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深度荟萃]

合集下载

学前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学前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二)集体训练
1.凳上运动 (1)手部训练
目的:灵活手指并协调手部的小肌肉群,促进 幼儿左右脑平衡发展 (2)上肢训练
目的:协调手臂的灵活性,达到手脑一致
(3)全身及腿部训练 目的:锻炼颈部肌肉的力量,促进幼儿头、 手、脚发展,提高幼儿本体觉和触觉的敏感性; 培养幼儿控制力、平衡力及毅力。
2.起床运动
组员:张欣欣 李亚琪 王燕燕 张卫卫 张亚莉
(三)感统失调的发生率
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情况有 较大的差异,且随时代不同而不同。 艾尔丝博士曾报道美国儿童感觉失调比例 为5%-10%。 我国区域性研究状况表明3-13岁儿童的感 统失调率可能在10%-30%之间,男童的发 生率显著高于女童。
二、感统失调的表现 1.视觉统合失调 2.听觉统合失调
3.触觉统合失调
4.平衡统合失调
5.本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失调
三、感统失调的原因
感统失调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孕 产因素、抚养因素、教育因素等。除此 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综合作用, 才最终造成儿童感统失调。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统训练策略
一、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感统训练可改善儿童的运动技能及运 动的协调组织能力,对儿童的粗大动作、精 细动作及双侧协调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它通 过调整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运动的协调能力, 达到手、眼、脑的协调运动,从而改善了儿 童的统合能力。
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要保证练习的强度和动作的准确性 3.快乐原则 4.及时反馈原则
二、感统失调的测量与评估
对感统失调儿童的测量与评估,可以采取用父母 报告、日常行为观察和临床工作者对儿童的各种生 活、心理的测量和评定等形式综合考察。 感觉统合检核表分为五项: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第1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1.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1.2 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1.3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二)第2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2.1 感觉统合理论的发展2.2 大脑神经发育与感觉统合2.3 感觉统合训练与儿童发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三)第3章: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3.1 视觉统合训练3.2 听觉统合训练3.3 触觉统合训练3.4 本体感觉统合训练3.5 前庭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四)第4章: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4.1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原则4.2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实例4.3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实施步骤第5章: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5.1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5.2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指标5.3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策略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六)第6章: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6.1 教案设计的要点6.2 教案设计的基本结构6.3 教案设计实例解析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七)第7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7.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步骤7.2 感觉统合训练的指导策略7.3 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八)第8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8.1 与家长的有效沟通8.2 家长在家乡的辅助训练8.3 家长反馈意见的收集与处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九)第9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9.1 儿童的特殊需求9.2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与适应9.3 特殊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安全保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十)10.1 成功案例分析10.2 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第一章)2. 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第二章)3.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第三章)4.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第四章)5. 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第五章)6. 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第六章)7.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第七章)8. 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第八章)9. 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第九章)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本环节重点解释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以及它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智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研究(含5篇)

智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研究(含5篇)

智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研究(含5篇)第一篇:智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研究智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个案实例,从实践操作中通过沟通与交流对于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所产生的影响及在实际操作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来探讨沟通与交流在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提出了与感统训练的对象进行情感交流对于感统训练有序进行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沟通交流退缩、逃避行为所谓感觉统合是指各种感觉刺激透过接受器官,成为感觉信息。

这些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经过整理、组织,继而指示身体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而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各种感觉刺激透过接受器官,未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经过恰当调节、区分、整理及组织,继而未能指示身体做出适当反应。

其实质就是针对相应的神经生理过程缺陷,通过专门的训练活动,使大脑的相应部位受到适宜的刺激,促进脑神经成熟。

从而改善大脑的感觉统合过程。

因此感觉统合的实质是脑功能训练。

特殊儿童由于受其身心障碍差异的影响,较普通儿童而言在前庭平衡觉、本体觉、视觉、触觉等感觉系统方面存在一些更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社会适应等很多方面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其以后的生活、工作等方面。

所以,及早针对特殊儿童在感觉统合失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与训练,对其日后各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笔者就以在实习期间所带的一个个案为研究对象,谈一谈本人如何进行智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一、个案基本情况(一)、姓名:磊磊(化名)年龄:七岁残疾类别:智障所属程度:中度(二)、现有发展水平:1、语言:(1)基本无语言,只能说“爸爸”、“妈妈”,且发音不准,含糊不清;(2)无书面语言能力;(3)语言理解能力差;2、社会适应:(1)不能准确的表达感情或其他感觉;常以哭泣等消极态度来表达情绪:(2)无法准确理解他人的意思、指令等;3、感知觉:(1)前庭平衡觉失调、本体觉发展水平低、触觉防御差;(2)注意力差;(3),触觉敏感(足部);4、肢体运动:(1)能独立行走;(2)精细动作能力差;二、对个案中智障儿童的感统训练笔者带着磊磊做感统训练期间,从最初的陌生,不配合训练到现在的基本能够控制其训练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接触期此阶段约为时一周。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ppt课件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ppt课件

精品ppt
23
(三)成因
➢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
失常
➢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早产或剖腹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洁癖症家长或保姆造成幼儿刺激缺乏及活
动不足
精品ppt
24
➢要求太多、管教太严,拔苗助长对孩子产 生的挫折
1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2本课程内容简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感觉统合训练生理心理基础?第三章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特征与评估?第四章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第五章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务要素?第六章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务技术?第七章各类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第八章感觉统合训练室的建设与管理?第九章见习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感觉统合与儿童发展?第二节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第三节感觉统合训练发展简介4第一节感觉统合与儿童发展?一感觉统合的理论?一感觉统合的概念?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 本体感的发展是以前庭平衡觉和触觉的发展为 基础的。
• 本体感觉出现问题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 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动作记忆差、 学技术困难,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 音不全等),特别怕黑,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生活自理能力差。
精品ppt
19
1、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表现
• 1)、前庭问题 • 2)、触觉问题 • 3)、本体觉问题 • 4)、视觉问题 • 5)、听觉问题
精品ppt
30
• (五)训练周期、频次及训练效果
• 一般为以半年为一个训练周期,每周训练 应不少于2次,每次训练活动须持续一个小 时左右,每个训练项目持续3-8分钟,可重 复进行同一项目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实践

感觉统合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实践

感觉统合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实践【摘要】感觉统合训练是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开展中的重要措施,针对特殊儿童教育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在感觉统合训练实践教育中,要对感觉统合训练进行系统的认识,充分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有效发挥感觉统合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特殊儿童教育;实践一、感觉统合训练简介感觉统合训练简称感统训练,是指大脑对个体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前庭觉等的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具有感觉统合不良或失调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的各种感觉进入大脑之后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缺陷。

对他们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对他们的感觉进行刺激,从而促进特殊儿童感觉综合能力更好的发展。

二、感觉统合训练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特殊儿童教育研究数据表明,在对特殊儿童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格局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来进行,而特殊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正常儿童的心理状态相比,其健康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面对特殊儿童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对他们的健康程度进行提高。

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的提升特殊儿童的感觉综合能力,促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程度的提升,从而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而言,感觉统合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三、感觉统合训练教学原则1.分组教学和集体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特殊儿童实际教学中,以分组教学和集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进可以促进特殊儿童之间的交流,还能提升儿童集体活动的良好氛围,使能力较好的儿童带动能力较差的儿童,从而促进整体儿童能力的提升。

2.针对性教学原则在特殊儿童教育开展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不同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育,让儿童能够在自身学习能力范围内开展学习,从而提升特殊儿童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了解不同儿童的学习差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特教感觉统合训练项目

特教感觉统合训练项目

彬县特殊教育学校感觉统合训练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以感知觉为根底的,所谓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视、听、触等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展屡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

这是儿童个体学习的生理根底和与生俱来的先天条件。

如果这方面有缺损和缺乏都会导致行为开展和学习上的困难。

一、感觉统合的理论依据1. 美国艾尔丝博士〔 Dr.JeanAryes 〕提出的感觉统合理念〔 Sensorylnte —gration 〕因此矫治儿童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上的缺乏,通过前庭觉、平衡感、触觉防御和本体感四个方面对儿童进展训练,是一种事前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

2. 我们认为感觉统合是全方位的,应该包括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感觉的统合。

除动态的大肌肉运动外,还应增加相对静态的视、听训练,以及视、听、说、动之间的统合训练。

3. 触觉在感觉统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为它和一个人的情绪有关,但情绪不仅是生理触摸的问题,也是心理调节问题,使儿童处在一种最正确的心理状态。

4. 多年研究说明,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以感知觉为根底的,儿童感觉统合是能力是认知能力开展的根基。

感觉统合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开展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所以我们把开展孩子的学习能力,作为我们感统训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5. 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成立不久,引进日本 PRS 筛查量表,并对**省 5000 多名 5 —12 岁儿童中进展感统失调率的样本调查,建立了**评定常模标准量表,在此根底上,制定了适合全国使用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进展评定,为感觉统合训练提供依据。

6. 据有关资料说明,随着社会的开展 , 独生子女、小家庭制,都市化的形成,感觉统合失调儿童逐年呈上升趋势。

据调查,**失调概率为 36.6% ,为 48% ,**为 52.7% 。

在一些兴旺的地区和国家,小学、幼儿园参加感统训练的达 98% 以上,他们在群体预防上有一定作用。

(完整word)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

(完整word)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分为:触觉敏感、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

1。

前庭平衡失调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2. 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写字易颠倒,学了就忘,计算困难,易抄错题抄漏题等.3。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4.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爱挑剔、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5。

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6。

本体感失调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7.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

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感觉统合训练的功能感觉统合训练前,首先由专家测查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订一对一的训练方案,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教具,以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和脑力强化训练。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最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Dr.Jean Aryes)在1969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将儿童的脑神经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结合,提出感觉统合理论。

爱尔丝博士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把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与训练中。

业,把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与训练中。

什么是感觉统合?在母亲的子宫内,胎位变化的过程中,触觉、潜艇平衡、固有平衡等能力就已经逐渐在发展。

出生后,它们和视、听、嗅、味等感官更不断相互影响。

在大脑中的感觉中枢相互联系着,这 些感觉神经的交错程度,比任何网络都复杂。

这种进入大脑的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形式有效率的组合,就叫做“感觉统合”。

正因为有这中能力,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作出适当的反应。

爱尔丝博士 将之比喻为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

在达到各种目的的协调行动上,感觉统合的能力非常重要。

达到各种目的的协调行动上,感觉统合的能力非常重要。

智障儿童在生活中与同伴交往受到限制,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语言;有的家长缺乏特殊教育知识,过于溺爱孩子,教育孩子缺乏耐心,家长有事包办;有的家长无法承受现实,夫妻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把 孩子送到祖辈照顾,与孩子接触少,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家庭环境;有的家长过于自卑,把孩子关在家里,孩子很少到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

以上种种情况加重智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程度,以上种种情况加重智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同时也错过智障儿童特同时也错过智障儿童特殊教育的训练的最佳时期。

殊教育的训练的最佳时期。

智障儿童感知觉、语言等方面发展迟延,在他们的早期教育中注重感知觉与运作的发展训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感知觉与运作的发展训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感觉统合训练有效的促感觉统合训练有效的促进智障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 力)的提升,在他们日后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过度后娇纵溺爱,造成孩子身体操作 能力欠缺
➢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 力不足
➢延误矫治,造成幼儿不良习惯的定型和自 信心不足
行业特制
25
(四)流行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10%-30%儿童 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症。
• 有关专家对上海2031名学龄儿童的调查表 明:儿童中患轻度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比 率为36.6%,重度为16.1%。
行业特制
6
(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阶 段
• 1、初级感觉统合阶段(3岁前) • 2、中级感觉统合(3-7岁) • 3、高级感觉统合(7-青春期)
行业特制
7
三、感觉统合能力对儿童发展的影 响
• 1、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 • 2、影响个体的学习活动 • 3、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 4、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 • 5、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 本体感的发展是以前庭平衡觉和触觉的发展为 基础的。
• 本体感觉出现问题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 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动作记忆差、 学技术困难,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 音不全等),特别怕黑,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生活自理能力差。
行业特制
19
1、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表现
• 1)、前庭问题 • 2)、触觉问题 • 3)、本体觉问题 • 4)、视觉问题 • 5)、听觉问题
行业特制
23
(三)成因
➢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
失常
➢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早产或剖腹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洁癖症家长或保姆造成幼儿刺激缺乏及活
动不足
行业特制
24
➢要求太多、管教太严,拔苗助长对孩子产 生的挫折
• 日前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对南京市 2486名6岁至11岁的学龄儿童通过规范、系 统的测试,结果发现有34.9%的学龄儿童存 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行业特制
11
1)、前庭问题
• 前庭器官控制人的重力感和平衡感:人对 重力的感受、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控 制身体的平衡,对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 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动都 与前庭器官有重要关系
行业特制
12
• 存在前庭问题的儿童会出现前庭平衡功能 失调,表现为:方向感不明;分辨不出相 似的图形或物品;协调能力差;空间定向 困难。
行业特制
4
(二)感觉统合的神经心理机制
• 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特征:协调+整合。
• 个体信息处理的三个环节:信息获取;信 息加工与反馈调节;信息表达。
• (三)关于感觉统合理论的思考
行业特制
5
Hale Waihona Puke 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 (一)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要素 • 1、身心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 • 2、持续、丰富的环境刺激
行业特制
8
四、感觉统合失调
• (一)定义 是指个体的某一感觉系统、感觉系统之间、
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之间等的信息组织与 整合不协调,导致信息统合过程发生异常, 出现对刺激的不敏感或者过分敏感,行为 顾此失彼等现象。
行业特制
9
(二)表现与特征
行业特制
10
1、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表现
• 1)、前庭问题 • 2)、触觉问题 • 3)、本体觉问题 • 4)、视觉问题 • 5)、听觉问题
行业特制
20
4)、视觉问题
• 视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表现为视觉能力低,图形
记忆困难、认字困难、阅读困难、书写困难,
因此在学习时会出现阅读困难(漏字窜行、翻
错页码),计算粗心(抄错题目、忘记进退
位),写字时常常过重或过轻、字的大小不一、
出圈出格、常把数或字颠倒写(例如把9写成6,
把79写成97)等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
习障碍。
行业特制
21
1、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表现
• 1)、前庭问题 • 2 )、触觉问题 • 3 )、本体觉问题 • 4 )、视觉问题 • 5 )、听觉问题
行业特制
22
5)、听觉问题
• 有听觉问题的儿童表现为听觉能力低,听力理解、 记忆、表达困难,音乐差、有重听或语音分辨不 清的现象、语言发育发展缓慢。上课注意力不集 中、多动,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同时,这样儿 童记忆力差,丢三拉四,对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 不良的效果。
行业特制
15
• (1)触觉防御(触觉敏感)
• 表现出对外界的新刺激适应性弱,所以 喜欢固着于熟悉的环境和动作中,喜欢保
持原样和有重复语言、重复动作,对任何
新的学习都会加以排斥,不喜欢他人触摸、
成绩不佳、人际关系冷漠、常陷于孤独之
中。
行业特制
16
• (2)触觉迟钝 • 有这种症状的儿童则反应慢(拖拉
• 在学校里则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 集中和学习困难和语言障碍等。
行业特制
13
1、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表现
• 1 )、前庭问题 • 2)、触觉问题 • 3 )、本体觉问题 • 4 )、视觉问题 • 5 )、听觉问题
行业特制
14
2)、触觉问题
• 触觉统合失调,主要是因为触觉神经 和外界环境协调不佳,从而影响大脑 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即所谓触觉敏 感(防御过当)或迟钝(防御过弱)。
行为的生理基础)、动作不灵活、笨手 笨脚、大脑的分辨能力弱、缺少自我意 识、学习积极性低下,所以也表现出学 习困难、人情冷漠的问题。
行业特制
17
1、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表现
• 1 )、前庭问题 • 2 )、触觉问题 • 3 )、本体觉问题 • 4 )、视觉问题 • 5 )、听觉问题
行业特制
18
3)、本体感觉问题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马明胜
行业特制
1
本课程内容简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感觉统合训练生理心理基础 • 第三章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特征与评估 • 第四章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 第五章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务要素 • 第六章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务技术 • 第七章 各类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 第八章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建设与管理 • 第九章 见习
行业特制
2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感觉统合与儿童发展 • 第二节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 第三节 感觉统合训练发展简介
行业特制
3
第一节 感觉统合与儿童发展
• 一、感觉统合的理论 •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 • 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
不同感觉通路输入信息进行选择、解释、 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 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 感觉统合分为低位统合和高位统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