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答李淑一导学案(个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篇一:》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第三节九年级第7周侯瑞教学目标1. 感受和领会苏州评弹的风格特点。
2. 通过赏析,激发学生对说唱音乐及中国曲艺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认识说唱音乐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认识说唱艺术。
2. 让学生清晰地听出曲种的最主要特征并加以记忆。
教学难点:1. 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辨认说唱音乐。
2.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总结归纳我国说唱音乐的特点。
教材分析苏州评弹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
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
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评弹开篇。
唱词是毛泽东于1957年所写的追念革命烈士杨开慧、柳直荀的旧体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由赵开生用评弹曲调编曲。
唱词融合了蒋调、陈调的传统唱腔旋律,并吸收戏曲的板腔变化手法而构成。
“我失骄杨君失柳”节奏自由,带有吟诵特点的旋律。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大幅度跳动的旋律进行,情绪激动。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一、教学内容分析1957年春节,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见丈夫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惊梦》。
毛泽东同年5月21日回信并写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为赠。
正式发表时,题词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诗人抒发的革命情怀。
2、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
3、感受作者的创作心境。
三、教学重难点1、展开想象,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写法。
2、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1、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2、师:同学们,课前让大家预习了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词。
通过预习大家对这首词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介绍一下这首词的背景资料?﹙指学生介绍文中出现的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杨开慧:毛泽东的妻子1930年被反动派杀害。
李淑一: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老师。
柳直荀:李淑一的丈夫,毛泽东的老战友1932年牺牲。
杨开慧和李淑一是老同学、好朋友,经杨开慧介绍李淑一、柳直荀二人结为夫妻。
吴刚、嫦娥是两个神话中的人物。
﹚2、了解词的特点,“蝶恋花”是词牌名,一般分为上下两阕又叫上下两片,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3、抽查学生读书情况,学生评价朗读。
4、指学生汇报:杨柳君报伏虎答重霄九轻飏忠魂骄等词的意思。
(在孩子汇报到杨、柳二字时相机板书“一语双关”。
)答:毛泽东该李淑一的回信。
杨柳:双关,既指杨开慧柳直荀,也指他们的灵魂像杨花柳絮一样。
报:传来了。
伏虎:革命胜利。
重霄九:九重天的意思,古人认为九重天是天的最高处。
轻飏:轻轻飞扬。
忠魂:杨柳二人忠于党和革命的灵魂。
5、指导孩子用连词成句的方法说说这首词大概意思是什么?(师评价,不完整的补充。
)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走进这首词、走近毛泽东,感受伟人的豁达胸襟。
音乐九年级上人音版3.2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说唱音乐2、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说唱艺术的产生背景和社会意义,以及其主要种类,表演形式,艺术特色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乐器图片教学重难点:苏州弹词及其作品欣赏,表演形式艺术风格教学思路:1、有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导入2、说唱音乐的知识3、表演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4、唱一唱《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青春舞曲》另填词演唱二、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唱。
多媒体播放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首歌有何特点?与以前所唱的歌有何区别?生:有说有唱三、新课教学:说唱音乐就是以唱为主,说唱自由结合而浑然一体的艺术形式。
说唱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出现了。
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可以说是说唱音乐的雏形,南北朝时期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都可以说是一种说唱音乐的形式。
隋唐以后,说唱音乐正式形成。
明清以后,各地说唱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曲种繁多,流派纷呈。
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古老的说唱艺术获得新生,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说唱音乐是一种叙事性的音乐体裁,是由说、唱、器乐三部分构成的统一体。
根据各曲种的历史渊源、演唱风格、演唱形式等特点,大体分为:1、古词类2、渔鼓类3、牌子曲类4、琴书类5、评书评话类6、相声类目前较为流行的曲种:苏州弹词(被誉为“江南明珠”)、扬州弹词(二)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表演形式: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三弦艺术风格:委婉细腻,富有诗情画意。
演员运用嗓音变化、面部表情、手势、唱腔及弹奏乐器的烘托来创作角色、叙事感染听众(三)学生表演作品(四)师生跟唱《蝶恋花.答李淑一》小结:说唱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是中国的民间沃土养育了她,使她得以成长和繁荣,曲类种类不断增多。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搜集有关作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欣赏!。
达李淑仪 导学案 2

校长寄语:小习惯成就大未来! 第三单元《蝶恋花 答李淑一》导学案本周习惯养成:动手整理课外资料,读书感受英雄情怀。
课 题 《蝶恋花 答李淑一》 审核人 主备人使用人 班级 六( ) 组名 六年级组 学习主人 时间 2014.3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作者(毛泽东)抒发的革命情怀。
2、自学并积累“我的摘录笔记”,认字5个,写字1个。
3、展开想像,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 点重点: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学法指导关于词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对词的相关知识学生有一些基本的理解,理解本首词的基本意思不是很难,但对于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革命情怀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
流 程具 体 内 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第四单元“生命”中的第三篇课文——《蝶恋花 答李淑一》。
读课题:你发现课题与以往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这首诗是我们今天新接触的一种文学形式,叫词。
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
词,有固定的格式,分为上阕和下阕,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
所有的词都可以配乐歌唱,因此就有了词调,也叫词牌名。
“蝶恋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也就是说词牌名叫“蝶恋花”的诗词,它的格式都是分上下两阙,共六十个字。
词牌有很多种,比如“菩萨蛮”、“清平乐”、“沁园春”、“浪淘沙”“卜算子”等,这些都是词牌名。
2、这首词的作者是——毛泽东。
3、简介毛泽东:自主学习 生成问题 1、搜集资料:有关毛泽东的相关资料,杨开慧生平资料;李淑一、柳直荀以及他们与毛泽东、杨开慧的关系以及李淑一给毛主席的信和《菩萨蛮》;词、词牌、蝶恋花;吴刚、嫦娥、游仙。
2、词语解释:骄杨: 轻飏:重霄九:舒广袖: 伏虎: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词中勾勒出怎样的神奇境界?问题一、用自己的话这首词的意思。
校长寄语:小习惯成就大未来!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问题二:探究这首词使用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前言《蝶恋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作品,它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和她的爱情故事。
这篇文章被广泛地用于中学语文教育中,作为一篇优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本文将针对李淑一老师的教学案例,对《蝶恋花》的教学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作者;2.理解《蝶恋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1.播放与《蝶恋花》相关的音乐,如《蝶恋花》古筝曲等;2.展示与《蝶恋花》相关的图片,如古代女子的服饰、古代园林等;3.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蝶恋花》是什么故事吗?”“你们喜欢看古代小说吗?”等。
课堂教学第一部分: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作者1.介绍《蝶恋花》的作者——柳永,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介绍《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理解《蝶恋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1.分析《蝶恋花》的主要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发展线和情节转折点;2.分析《蝶恋花》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第三部分: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1.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难点;2.分析《蝶恋花》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第四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1.分析《蝶恋花》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蝶恋花》的感受和评价。
课后作业1.阅读《蝶恋花》全文,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2.分析《蝶恋花》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3.了解其他古代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蝶恋花》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化和文学氛围。
《蝶恋花.答李淑一》导学案[1] 2
![《蝶恋花.答李淑一》导学案[1] 2](https://img.taocdn.com/s3/m/a050cd385a8102d276a22f44.png)
3、习中遇到的难以解决问题填写到我的疑问处,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探讨解决。
二、带着生成的问题上课。
一、听宋祖英的同题歌曲引入主题。
二、预习情况检查。
1.听写词语(我的摘录笔记)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任务导学
1、简介毛泽东、杨开慧、李淑一、柳直荀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
4、解说词、词牌、蝶恋花。
5、理解词语:轻飏、重霄、问讯、寂寞、忠魂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并写上你的看法及体会。
。
。
以任务问题为载体,自主探究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合作探究
1、读了李淑一的词,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的朋友给你写这样的信,你会怎么做?2、毛泽东是怎样安慰李淑一的?
3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2、引导学生组内互动探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边共同研讨。
检测达标
1、我能背诵这首词。
2、本节课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展示。
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把一切献给党》、《清平乐·六盘山》《红岩》等书籍。
课题
蝶恋花答李淑一
课型
新授课
学校
宝平路小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师
翟香蕊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这首词。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过程方法:积极参与,深入探究,大胆展示。
重点难点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诗词鉴赏步骤,明概要—品语言—赏意象—悟情志。
方法与过程:诵读、想象、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烈士生命的壮丽和品格的崇高,
体会词人深沉而炽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郭沫若评《蝶恋花·答李淑一》“不用说这里丝毫也没有旧式词人的那种靡靡之音,而使苏东坡、辛弃疾的豪气也望尘却步。
这里使用着浪漫主义的极夸大的手法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非常自然生动、深刻动人。
这真可以说是古今的绝唱。
”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鉴赏这首“古今的绝唱”。
鉴赏步骤:明概要—品语言—赏意象—悟情志。
二、明概要。
因为是赠答词,故须先理清赠答双方的关系,知人论世。
书本第二页注释①。
杨李为同窗好友,毛柳为早年战友,杨之父与柳之父、李之父又是至交。
毛泽东与李淑一既是同志,也是亲人。
战争年代,毛失其妻,李失其夫,人生不幸,何其相似!因此,本词又为悼亡词。
三、诵读。
李淑一《菩萨蛮惊梦》。
把握情感基调:本词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了
当时的离愁与伤感。
情感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毛泽东读其信,咏其词,同命相惜。
“满衫清泪滋”,触发了毛早年的情思,慨然成章,于是作《蝶恋花》一首,回答“征人何处觅”。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把握情感基调:深沉炽热,慷慨豪迈。
自读—师读—齐读—个别读—听评弹。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中国古代的纯音乐曲目,由古琴演奏。
它是古琴曲《鹿鸣》的续曲,也是古琴四大名曲之一。
该曲的演奏要求较高,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琴技和音乐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份关于《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教案,介绍了该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一、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点和背景知识;2.掌握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3.通过音乐表达传达曲目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点和背景知识;2.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3.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演奏部分简单的古琴曲进行热身,增强学生的乐感和对古琴音乐的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及音乐特点,包括曲调、音阶、节奏等方面。
结合诗词解析曲目中的情感和意境。
3.基本演奏技巧讲解依序介绍古琴演奏中的基本技巧,包括指法、弹拨、音色控制等,重点讲解该曲中的一些特殊技巧和难点。
4.示范演奏演奏者进行示范演奏,展示曲目的整体效果。
同时,讲述自己在演奏中的情感表达和理解。
5.学生演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分组进行演奏,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提升演奏水平。
6.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引导学生通过演奏活动,理解曲目的情感表达,引导他们在演奏中发现和传达曲目中的情感和意境。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在演奏中的进步和表现,提出改进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判断他们在课堂中的进步和积极性;2.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感受;3.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包括技巧的掌握程度、情感的表达以及整体演奏的效果。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曲目的演奏,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比较,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在演奏中发现和传达曲目中的情感。
同时,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参与和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交流。
2、教师点拨,梳理。
(三)、想象画面
1、教师范读。
2、教师轻声朗诵,学生闭目想象,诗歌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3、学生交流:三个画面
一是杨花柳絮飞扬,杨柳二烈士英雄冉冉升天。
二是吴刚捧酒,嫦娥献舞。
三是杨柳二烈士举杯同庆,喜悦的热泪盈眶。
5、想象画面,情感朗诵。
6、再看课文插图,上面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倾听诗歌朗读录音,感受诗文意境。
齐读课题。
教
学
过
程
(一)、一读:自由读,扫清字词:
学生先自由试读诗歌,划出生字词,多音字。教师板书重点词语,多音字易混字及需要注意的读音。
1、易错字:强调:“泽”,下面是两横,不能写出三横;
“柳”,右面的一撇一竖,不能丢掉一撇;
“袖”,衣字旁,不能写出示字旁。
2、正音字:
1、交流资料:对毛泽东都有哪些了解?
毛泽东:字,润之。国际共产主义卓越的伟大领导者。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情感的抒发。
巩
固
练
习
一、注音。
飏()霄()讯()曾()倾()
二、拼写。
jiāo yáng chóng xiāo wèn xùn wàn lǐcháng kōng
()()()()
五、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梳理:
杨开慧:毛泽东的第一人妻子,一直追随毛泽东同志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柳直荀:李淑一的丈夫,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从事革命工作,1932年遇难牺牲,时年34岁。
学生闭目想象,诗歌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想象画面,情感朗诵。
板书设计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寂寞嫦娥舒广袖,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问讯吴刚何所有,忽报人间曾伏虎,
吴刚捧出桂花酒。泪飞顿作倾盆雨。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教师反思
漳县新寺中心小学语文学科课时导学案(个案)
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备课组长签字:审核人签字:
课题
蝶恋花答李淑一
学习目标
chángézhōng hún jìmò
()()()
课堂小结
这首词将现实革命斗争与神话传说直接沟通,以神仙为线索,虚构二烈士游月宫所遇、所闻、所感诸情节,融叙事、抒情于一体,创造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瑰丽的艺术境界,寄托了对亲人和战友的深切悼念之情,热情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不朽精神,是一首政治内容于较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典型之作。
漳县新寺中心小学语文学科课时导学案(个案)
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备课组长签字:审核人签字:
课题
蝶恋花答李淑一
学习目标
1、会写1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用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抒发的革命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诗人抒发的革命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毛泽东、杨开慧等人的资料
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学法指导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诗文大意
课时
共(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复备栏
导
入
听着那饱含激情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嫦娥跳忠魂舞,吴刚捧出桂花酒来款待烈士们的场景。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让泪化作倾盆大雨般的感人场面。这节课,我们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师板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
蝶恋花答李淑一
失:丧失、失去;君:您,对人的尊称;
杨柳:杨开慧,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
轻飏:飏,飘扬。轻盈地飞升;伏虎:指革命胜利;
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
教师反思
1、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写法。
2、能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及难点
品味重点词句,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再读课文,背诵诗歌。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课时
共(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复备栏
导
入
词牌名:用来规定词的格式,就是规定词句子的多少和句子的长短。(一般没有含义)
标题:又叫题目,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轻飏(yáng)重霄九(chóng)曾伏虎(céng)倾盆雨(qīng)
3、多音字:(重、曾)
(二)、二读:多样读,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学生划分节拍。
2、学生根定小组朗读,读出韵律来。教师指导点拨
4、全班一起朗读诗歌,师生共同评价。
5、学生自由背诵,再读诗歌,感知内容。
4、谁捧出桂花酒?为什么用“捧”?谁又跳“忠魂舞”?
5、为什么“泪飞顿作倾盆雨”?
(当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时,烈士们欢喜若狂,喜极而泣,顿时洒下“倾盆大雨”一般的泪水。)
二、品读感悟,升华主题:
(一)、质疑:
1、此时,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大意吗?
2、你从诗歌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这首诗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课堂小结
这首词,革命浪漫主义的表现尤为突出,其特点是想象力特别丰富,安排特别巧妙。由杨柳二烈士之姓联想到杨花柳絮;又由此联想到他们飞入月宫,受到吴刚和嫦娥的欢迎;由月宫中吴刚折桂酿酒的传说想出他们用醇美的桂花酒款待英烈;由英烈听到革命胜利的消息而热泪飞洒,继而构想出大雨倾盆……总而言之,想象象插上了翅膀,翱翔与人间——天上——人间,形成大幅度的空间转换,从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优美艺术境界。词意既浪漫夸张,又现实真朴;既博大崇高,又缠绵深婉,是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典范。
巩
固
练
习
理解词句,完成填空。
1、这首词的作者是(),这首词是他写给()的。词中的“杨柳”一语双关,既指(),又指()。
2、“泪飞顿作倾盆雨”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位英烈的()。
3、《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中运用()的手法,深情悼念了亡妻()和亡友(),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全词以两位英烈忠魂游月宫的()、()、()为线索贯穿始终,将情、事、景融为一体,把天上的仙境和地上的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
我们走进课文,继续学习。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词。
《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标题;《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标题。
教
学
过
程
一、再读:思考:
1、君、失、杨柳、轻飏、伏虎、重霄九、舒广袖在诗歌中是什么意思?
2、说说诗中“嫦娥”、“吴刚”都是谁?
3、诗中还提到了哪两个人,她们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