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的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的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的教案高中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的教案预习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及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学习方法: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分析归纳、交流研讨自主学习:1.人们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

2.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由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等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合作探究:1.化学反应有快有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一些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的方法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 分组实验:(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镁条与0.5mol/L盐酸在室温下反应2 镁条与0.5mol/L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铁片与0.5mol/L盐酸反应2 相同铁片与3mol/L盐酸反应(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取少量过氧化氢溶液放入试管2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块状碳酸钙与0.5mol/L盐酸反应2 粉末状碳酸钙与0.5mol/L盐酸反应总结:影响一个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外界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4.我们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因素有什么意义?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习题巩固:1.化学反应的快慢通常用“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物理量描述,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指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B.化学反应速率指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C.化学反应速率指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D.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3.当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B.加热C.增大稀硫酸的浓度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4.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则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时,20mL3mol/L的.X溶液B.20℃时,30mL2mol/L的X溶液C.20℃时,20mL4mol/L的X溶液D.10℃时,10mL2mol/L的X溶液5.100mL6mol/L硫酸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小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则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B.水C.硫酸铵固体D.烧碱溶液6.下图为镁和盐酸反应的时间—速率图,请解释反应速率先快再快后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基本框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典型的生活生产实例和直观明显的实验,使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实验认识到不同反应的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同,直到反应条件的改变(温度、浓度、催化剂)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为下一节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打下基础。

但本节不需要学生理论分析和定量计算。

对于活动探究,适合鼓励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分析——讨论——设计——实验的程序完成探究任务。

教材中提供的“方法导引”“工具栏”等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已有知识和开阔视野。

知识结构上,从生活、生产、实验到结论、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接受。

重难点: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觉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教学设想】密切联系生活生产的实际,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解决每一个问题。

充分利用课堂实验和多媒体,使本节抽象枯燥的内容有直观通俗性、趣味易懂性;再通过归纳比较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识。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多媒体、实验探究、练习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导入>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实质。

但在观察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时,有快有慢,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因素让一个反应变快变慢呢?如何让化学反应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化学反应的快慢问题。

<板书>课题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一、化学反应的快慢<阅读“联想·质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展示>多媒体展示烟花的绚丽、锈蚀的青铜大钟、氢氧化铁的制取等等。

第 2 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doc

第 2 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doc

第 2 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课标要求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其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的概念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快慢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_______里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________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 )决定物质之间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以及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外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3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以及使用___________都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升高 10 ℃ ,化学反应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_____________( 4 )使用电冰箱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 1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特有现象(如生成沉淀、气体、溶液颜色变化等)出现的快慢定性表示。

( 2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指定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为△c :某物质浓度的变化,若是反应物,表示其浓度的减少,若是生成物,表示其浓度的增加,常用单位: mol / L 。

△ t :时间,常用单位为s 、 min 、 h 。

因此,化学反应速率 v 的常用单位是: mol / ( L · s )、mol / ( L · min )、 mol / ( L · h )。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张瑞可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张瑞可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张瑞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能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

2. 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本质。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概念。

3. 利用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 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

3. 第三课时:化学平衡的建立、可逆反应的特点。

4. 第四课时: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应用实例分析。

5. 第五课时:综合训练与测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识的掌握。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与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问题。

2.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浓度、温度、压强等。

4. 介绍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解释可逆反应的特点。

5.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展示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与材料:1. 多媒体课件: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等内容。

2. 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滴定管等,用于进行化学实验。

3.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识进行解决。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快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教学准备】学生按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探究”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问题推进、分析类比、实验探究【教学过程】【锚式问题】为什么食品冬季保存的时间要比夏季的长?【板书】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链式问题】阅读教材40页联想质疑”如何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作用?【学生】① 气泡快慢② 颜色变化③ 固体量减少④ 浑浊程度⑤ 温度变化等在硫酸的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硫氧化生产成三氧化硫要选择一定的温度、催化剂是为了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

说明条件的不同对化学反应有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的呢?【板书】一、化学反应的快慢【媒体显示】“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实验设计:【链式问题】1.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课本P41所给的试剂分类,判断它们间哪些物质会发生反应?2.我们应如何判断反应的快慢?3.根据方法导引和工具栏的提示设计实验:【学生设计】学生讨论、分析所给物质的浓度、状态,设计实验方案(1)铜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2)镁条、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3)铁片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4)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5)块状碳酸钙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6)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通过什么现象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阐述】化学反应进行时可以通过观察气泡逸出的快慢、固体物质的消失或产生的快慢、颜色改变的快慢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

通常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

【板书】1.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计算公式为=△ C /△ t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s )mol/(L?min)mol/(L?h)【链式问题】如何认识反应速率?练习:向一个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2s末测得容器内有0.8molSO2,求2s内SO2、SO3、O2 的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比2.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例:反应N2+3H2= 2NH3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5min内NH3的质量增加了 1.7g求v (NH3)、v (N2)、v (H2)。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1)(1)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1)(1)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一、 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在学生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后,引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限度,使学生从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这一全新的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但外界条件的改变如: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波、以及气体反应体系的压强等因素的变化都可影响反应的快慢。

催化剂的使用同样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

在可逆反应中,一定条件下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外界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到化学平衡的移动,这是反应的限度问题。

从分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优化工业生产的条件的选择。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新教材中将此部分知识分解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

必修部分与旧教材相比,降低了知识要求和难度。

更简洁、易懂,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优化化工生产条件的重要依据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平衡) 化学反应的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的建立 化学平衡的移动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2、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

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3、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4、通过“硫酸制造工业的发展”“催化剂和化学工业”等资料介绍,使学生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化学反应、工业生产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半定量实验的研究方法。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9 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9 鲁科版必修2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结合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意识到化学对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引言:通过前面化学键的学习,我们已深入地认识了化学反应的本质,那么要更加有效地利用化学反应,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我们还需要认识化学反应的哪些方面知识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幻灯片1:1、爆炸2、铁桥生锈3、塑料的自行降解引导:1是瞬间即能完成2是比较缓慢3是极其缓慢以上事实说明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而我们对化学反应的要求也不同,如2反应我们希望进行得越慢越好,3反应我们希望进行得越快越好,那么我们如何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化学反应的快慢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本节课的目标幻灯片2: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认识化学反应快慢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3、学习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学习对照实验和实验条件的选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1、怎样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导:我们已知道描述快慢常用“速度”这个物理量来表示,而物理学中的速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即位移的变化,那么化学反应是什么变化呢?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如何变化呢?板书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是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2)公式:表达式 V=ΔC/ΔT(3)单位:mol·L-1·S-1 mol·L-1·min-1幻灯片3练习:向一个体积为1L 的容器里放入2molSO 2和1molO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3,2S 末时,测得容器内有0.8mol SO 2,请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教学以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为根本,努力营造“新课标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氛围。

化学反应速率内容的教学,应遵循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本节课以充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生活化,“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主要特色:注重在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强调学生实验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为出发点,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与生活密切联系。

通过探究实验来提升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体现新课程理念。

二、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是高一新课标鲁科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材是继化学反应本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之后,对化学反应属性从另一新的视角进行定性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是为选修模块中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的理性分析做好知识铺垫。

本节新授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只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表示方法及影响因素。

根据课标要求,本部分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速率,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认识到化学反应进行时有快慢之分,知道外界条件的改变(浓度、温度、催化剂、接触面积)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因此,本节教学不能求深,,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归纳得到一些简单结论,不需要进行理论分析,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可控性,从而意识到学习化学对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的重要意义。

三、学情分析实施新课标以来,学生在初三才开始接触化学,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基础比较差,对某些概念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等都有一定的欠缺。

但通过高一一个半学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实验基本能力(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简单运用实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简单实验能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一、 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在学生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后,引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限度,使学生从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这一全新的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但外界条件的改变如: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波、以及气体反应体系的压强等因素的变化都可影响反应的快慢。

催化剂的使用同样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

在可逆反应中,一定条件下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外界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到化学平衡的移动,这是反应的限度问题。

从分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优化工业生产的条件的选择。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新教材中将此部分知识分解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

必修部分与旧教材相比,降低了知识要求和难度。

更简洁、易懂,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优化化工生产条件的重要依据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平衡) 化学反应的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的建立 化学平衡的移动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2、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

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3、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4、通过“硫酸制造工业的发展”“催化剂和化学工业”等资料介绍,使学生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化学反应、工业生产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半定量实验的研究方法。

2、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通过对化工生产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学会对照实验和半定量实验的实验方法,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预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如何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哪些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从实验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进行得很完全?化学平衡是一种什么样的平衡体系?如何优化化工生产的条件?2、将学生每4-5人编为一组,设计“活动·探究”的实验方案。

(二)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问题推进、分析类比、实验探究六、课时安排3课时七、教学过程【实验探究】分组实验:镁、锌和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质疑】1、镁、锌和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生活或学习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反应是较快的、哪些反应进行缓慢?2、实验室制氧气为什么要使用二氧化锰?【讨论】学生讨论思考上述问题。

【引入新课】从同学们以前所学的化学反应知道,不同的反应有快慢之分,而有些反应需要加热或使用催化剂,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点评】密切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应知识,从“问题”直接引入新课题,使将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从实验探究入手创设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氛围。

【板书】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阅读并质疑】阅读教材39-40页“联想·质疑”,如何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作用?【过渡】在硫酸的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硫氧化生产成三氧化硫要选择一定的温度、催化剂是为了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

说明条件的不同对化学反应有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的呢?【板书】一、化学反应的快慢【媒体显示】“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实验设计:【思考、讨论并质疑】从所给试剂分析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为什么三种金属的表面积要大致相同?你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探讨化学反应快慢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学生设计】学生讨论、分析所给物质的浓度、状态,设计实验方案(1)铜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2)镁条、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3)铁片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4)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5)块状碳酸钙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6)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质疑】通过什么现象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阐述】化学反应进行时可以通过观察气泡逸出的快慢、固体物质的消失或产生的快慢、颜色改变的快慢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

通常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

【板书】1、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计算公式为=△C / △t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s )mol/(L•m in) mol/(L•h)【思考】如何认识反应速率?1、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摩尔/升,经过两分钟的反应,它的浓度变成了1.6摩尔/升,求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2、在一定条件下N2 + 3H2 2NH3 的反应中,起始C(N2) 为2mol/L,C(H2)为5mol/L,反应到2分钟时,测得 C(NH3 )为0.4mol/L,(1)分别用N2 、 H2、 NH3 表示反应速率。

(2)反应到2分钟时C(N2) 为_________, C(H2)_________。

【点评】简单的计算有利于学生对反应速率的认识和理解。

【小结】(1)现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必须注明物质。

(2)起始浓度不一定按比例,但是转化浓度一定按比例。

(3)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A(g) + 3B (g) C (g) + 4D (g) ν(A):ν(B):ν(C):ν(D) = 2 :3 :1 :4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质疑】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什么?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质疑】一个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的?从几组实验可知比较一个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表面积等。

【结论1】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结论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0C,化学反应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2-4倍。

【质疑】是否只有对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才能加快反应速率?请你举例说明。

不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如木炭的燃烧。

【结论3】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质疑】催化剂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在2H2O2= 2H2O + O2↑的反应中,有二氧化锰、氯化铁或过氧化氢酶做催化剂。

【结论4】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41-42页,了解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生活中的催化剂你知道有哪些?【资料介绍】海鲜是一种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的食物,而啤酒中则富含分解这两种成分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

如果吃海鲜时饮啤酒,会促使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结合,增加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从而形成难排的尿路结石。

如果自身代谢有问题,吃海鲜的时候喝啤酒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致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质疑】对气体物质参加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吗?如何理解?【阐述】一定温度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压强越大体积越小。

所以加压使体积减小,浓度增大,故加压能加快反应速率。

【结论5】对气体物质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板书小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还有压强(对有气体物质的反应)、光波、电磁波、超声波、溶剂、固体的表面积等。

通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对有气体物质的反应,为什么?);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思考练习】1、在铝和硫酸的反应中可以通过什么现象说明反应的快慢?可以通过改变哪些条件说明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质疑】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有两个重要的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氧化性: 2SO 2 + O 23 , SO 2 + 2H 2S = 3S + 2H 2O,一个式子用“=”号?说明什么?有些化学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即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这与化学反应的限度有关。

【板书】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阐述】在2SO 2 + O 23反应中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同时,三氧化硫又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氧气。

【板书】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注意】同一条件,同时进行;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质疑】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水,水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的分解反应是可逆反应吗?还有哪些反应是可逆反应?【质疑、讨论】常温下,在100g 水中加入100g 氯化钠固体,能否溶解完全(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100g )?在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能否溶解?【阐述】常温下,在100g 水中溶解的氯化钠是一定的。

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的固体,固体会溶解同时溶液中的溶质又会析出,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并没有变化,只是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同,而达到溶解结晶平衡。

平衡时溶解和结晶的过程并没有停止,这是一个动态平衡。

【质疑、探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能否出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请在下图中画出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阐述】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从反应物开始建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一段时间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速率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应达到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