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及工作原理
动叶可调轴流引风机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引风机一引风机的结构特点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一般包括:进口消音器、进口膨胀节、进口风箱、机壳、转子、扩压器、联轴器及其保护罩、调节装置及执行机构、液压及润滑供油装置和测量仪表、风机出口膨胀节、进、出口配对法兰。
电动机通过中间轴传动风机主轴。
1 进气箱、扩压器进气箱和进气管道,扩压器和排气管道分别通过挠性进气膨胀节和排气膨胀节连接;进气箱和机壳、机壳与扩压器间用挠性围带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可防止振动的传递和补偿安装误差和热胀冷缩引起的偏差。
进气箱中心线以下为成弧形结构,减小进气箱进气损失,并相对减小了气流的脉动,有利于提高风机转子的做功效率。
进气箱、扩压器、机壳保证相对轴向尺寸,形成较长的轴向直管流道,使风机气流流动平稳,减少了流动损失,提高了抗不稳定性能,保证了风机装置效率。
进气箱和扩压器均设有人孔门,便于检修。
进气箱有疏水管。
2 机壳机壳具有的水平中分面以及机壳前后的挠性围带连接,很容易拆卸机壳上半,便于安装和检修转子部。
3 转子转子由叶轮、轴承箱、中间轴、液压调节装置等组成。
轴承箱为整体结构,借助两个与主轴同心的由圆柱面内置于机壳内筒中的下半法兰上,轴承箱两个法兰的下半部分与机壳内圆筒的相应法兰用螺栓固定。
机壳上半内筒的法兰紧压轴承箱相应法兰。
在主轴的两端各装一个滚柱轴承用以承受径向力,为了承受轴向力,在近联轴器端装有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承担逆气流方向的轴向力。
轴承外侧装有氟橡胶制的径向轴密封,防止漏油。
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借助于轴承箱体内的油池和外置的液压润滑联合油站。
为防止烟气温度的影响,对主轴承箱外表面及油管进行附加冷却,在风机一侧装有冷却(密封风机)。
置于整体式轴承箱中的主轴承为油池强制循环润滑。
当轴承箱油位超过最高油位时,润滑油将通过回油管流回油站。
润滑油和液压油均由25 l/min的公用油站供油。
叶轮叶轮轮壳采用低碳合金钢(后盘及承载环为锻件)通过多次焊接后成型,强度、刚度高,叶轮悬臂装在轴承箱的轴端。
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及工作原理

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及工作原理我公司#5、6炉引、送风机均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7、8炉送风机也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为了充分掌握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的动叶调节机构和工作原理,首先我们要了解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的有关特性。
一.引、送风机的结构:引、送风机由吸入烟风道、进气室、扩压器、叶轮、主轴、动叶调节机构、传动组、自动控制机构等部分组成。
二.引送风机的工作原理:引送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机翼型理论:当气体以一个攻角α进入叶轮,在翼背上产生一个升力,同时必定在翼腹上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气体排出叶轮呈螺旋形沿轴向向前运动。
与此同时,风机进口处由于差压的作用,使气体不断地被吸入。
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攻角越大,翼背的周界越大,则升力越大,风机的压差越大,风量则小。
当攻角达到临界值时,气体将离开翼背的型线而发生涡流,此时风机压力大,幅度下降,产生失速现象。
三.引送风机相关参数:四.引、送风机液压油系统图:五.引、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工作原理:从液压调节机构来看,液压调节结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控制头,它不随轴转动。
另一部分为油缸及活塞,它们与叶轮一起旋转,但活塞没有轴向位移,叶片装在叶柄的外端。
每个叶片用6个螺栓固定在叶柄上,叶柄由叶柄轴承支撑,平衡块与叶片成一定角装设,两者位移量不同,平衡块用于平衡离心力,使叶片在运转中成为可调。
液压调节机构的调节原理大致如下:1.当讯号从控制轴输入要求“+”向位移时分配器左移、压力油从进油管A经过通路2送到活塞左边的油缸,由于活塞无轴向位移,油缸左侧的油压就上升,使油缸向左移动,带动调节连杆偏移,使动叶片向“+”向位移。
与此同时,调节杆(反馈杆)也随着油缸左移,而齿条将带动控制轴的扇齿轮反时针转动,但分配器带动的齿条却要求控制轴的扇齿做顺时针转动因而调节杆就起到“弹簧”的限位作用。
当调节力大时,“弹簧”限不住位置,所以叶片仍向“+”向位移,即为叶片调节正终端位置,但由于“弹簧”的牵制作用,在一定时间后油缸的位移自动停止,由此可以避免叶片调节过大,防止小流量时风机进入失速区。
风机叶片工作原理

风机叶片工作原理
风机叶片是风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风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
风机叶片通常由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铝合金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它们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或桨叶,具有弯曲的轮廓。
当风吹向风机叶片时,风的能量会对叶片施加一个力,将叶片推动。
这个力通过叶片表面的压力差来产生。
在叶片的进气面,风流速度较高,气压较低。
而在叶片的背面,风流速度较低,气压相对较高。
这种压力差使得叶片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推动叶片转动。
当叶片转动时,叶片将风的动能转化为旋转的机械能。
这时,叶片上的气压差将被等效为一个向心力,使叶片产生旋转运动。
风机通常由多个叶片组成,它们平均分布在风机的周围。
这种设计能够提高风能的转换效率,同时减少了因风向改变而引起的压力不平衡。
综上所述,风机叶片通过将风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了风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源的功能。
这使得风能得到有效利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可再生的能源来源。
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风机主要由机壳、叶轮、轴、轴承和密封圈等组成,可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离心式风机、轴流式风机和混流式风机等。
离心式风机
离心式风机是利用气体离心力的原理来获得风量和风压的机械。
它由叶轮、轴、轴承、机壳等组成。
叶轮是一个圆锥形的空气流,在叶轮中作高速旋转,把气体从叶轮中心吸向外面。
轴是用来装转子的,它起着传送动力和支撑作用。
机壳内装有叶轮,用来吸收气体。
轴流式风机的叶轮是一个轴对称的圆柱形空气流,在轴上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
当气体从进口进入时,气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被抛向叶片中心;当气体从出口进入时,气体受到压力而被吸入叶片中心。
轴流式风机的轴上装有两个或更多的轴承,轴承用来支撑轴流式风机轴和传递动力和保持旋转方向。
轴流式风机
轴流式风机是利用电机直接驱动叶轮旋转来产生气体动力的机械。
它由机壳、电动机、轴流式叶轮、蜗壳、传动装置等组成。
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叶轮旋转,通过蜗壳将旋转后的气体引入到蜗壳中。
—— 1 —1 —。
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风机是一种常见的动力机械设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
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风机的结构。
风机主要由叶轮、机壳、电机和控制系统组成。
叶轮是风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叶轮通常由多个叶片组成,叶片的形状和数量会影响风机的性能。
机壳是叶轮的外部保护装置,它可以起到导流和集中风力的作用。
电机是风机的动力源,它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叶轮旋转。
控制系统则可以根据需要对风机进行启动、停止、调速等操作,以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行。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风机的工作原理。
当风机启动时,电机会带动叶轮旋转。
当风力作用于叶轮上时,叶轮会受到风力的作用而转动,同时叶片的形状和数量会使风力转化为机械能。
转动的叶轮会产生气流,气流经过机壳后被集中,然后通过风机出口排出。
在这个过程中,风能被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了风机的工作。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外,风机还有很多衍生形式和应用。
例如,风力发电机就是利用风机的工作原理来产生电能的设备,它在现代能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风机还可以用于工业通风、空气净化、气体输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理解其结构和工作
原理,才能更好地应用和维护风机。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动叶调节轴流风机动调机构详解

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动叶调节轴流风机厂商有:豪顿华工程公司、沈阳鼓风机厂、上海鼓风机厂、成都电力设备总厂;豪顿华工程公司和沈阳鼓风机厂是使用同一种调节技术,其技术主要是来自丹麦,且目前的专利是属于英国豪顿公司,上海鼓风机厂的技术主要是来自德国TLT公司,成都电力设备总厂的技术主要是来自德国KKK公司,三种形式的调节机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下面详细介绍三种调节形式的油路走向以及调节原理。
豪顿华、沈鼓液压调节机构(一次风机、送风机液压缸):1-拉叉2-旋转油封3-拉叉接头4-限位螺栓5-调节阀阀芯6-调节臂部7-错油孔8-错油孔9-弹簧10-活塞11-液压缸缸体12-诅油孔13-液压缸连接盘14-调节盘15-滑动衬套16-旋转油封连接螺栓17-端盖18-连接螺栓19-调节阀阀体20-风机机壳21-连接螺栓(增压风机、引风机液压缸):此液压缸分为三部分:旋转油封、调节阀芯、主缸体,其功能主要如下:旋转油封:其作用是将高压油(P)、回油(O)、润滑油(T)引出或引入高速旋转的缸体,由一高速旋转的轴心和固定不动的壳体在滚动轴承的支撑下组成的,其精度很高,内泄不能太大,长期运行温度不能超过滚动轴承的承受温度。
国产的旋转油封使用寿命大概在2~3年左右,豪顿进口的旋转油封,其内部有W形弹簧垫片,可以保证旋转油封的轴向串动,此弹簧垫为豪顿专利,目前国内无法生产,只有豪顿公司可以生产,而且弹簧垫可以提高旋转油封的寿命,故进口的旋转油封价格高于国产旋转油封的10倍以上。
调节阀芯:它是一负遮盖换向阀。
在正常状态下(动叶不动),进油路(P)常开而回油路(O)常闭,润滑油路(T)常开;负遮盖方式使回油路有一很小的开口量,因而有一定的回油量来循环冷却缸体,此开口量的大小决定了在平衡状态下,液压油的油压;目前国产液压缸,由于加工精度的原因,无法在加工上实现,所以基本是在加工好液压缸后,通过使用来决定开口的大小,以保证工作油压;而豪顿生产的液压缸,其加工精度可以实现在机械加工上直接开口,此即为国产缸与进口缸直接的区别,在国产缸的调阀第二道槽的上边缘有一个小开口,为后期磨出来的,如果大家看到了,不要以为是加工缺陷或者磨损掉的,那个开口是故意留出来的,进口缸就不存在。
火电轴流风机动叶调节原理(目前看过最通俗易懂的)

TLT 轴流式风机动叶片液压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1.叶片角度的调整若将风机的设计角度作为0º,把叶片角度转在-5º的位置(即叶片最大角度和最小角度的中间值,叶片的可调角为+20º~-30º)。
这时将曲柄轴心和叶柄轴心调到同一水平位置,然后用螺丝将曲柄紧固在叶柄上,按回转方向使曲柄滑块滞后于叶柄的位置(曲柄只能滞后而不能超前叶柄),全部叶片一样装配。
这时当装上液压缸时,叶片角处于中间位置,以保证叶片角度开得最大时,液压缸活塞在缸体的一端;叶片角关得最小时,液压缸活塞移动到缸体的另一端。
否则当液压缸全行程时可能出现叶片能开到最大,而不能关到最小位置;或者相反只能关到最小而不能开到最大。
液压缸与轮毂组装时应使液压缸轴心与风机的轴心同心,安装时偏心度应调到小于0.05mm,用轮毅中心盖的三角顶丝顶住液压缸轴上的法兰盘进行调整。
当轮毂全部组装完毕后进行叶片角度转动范围的调整,当叶片角度达到+20º时,调整液压缸正向的限位螺丝,当叶片达到-30º,调整液压缸负向的限位螺丝,这样叶片只能在-30º~ +20º的范围内变化,而液压缸的行程约为78~80mm。
当整个轮毂组装完毕再在低速(320r/min)动平衡台上找动平衡,找好动平衡后进行整机试转时,其振动值一般为0.01mm左右。
2.平衡块的工作原理TLT 风机在每个叶柄上都装有约6kg 的平衡块,它的作用是保证风机在运行时产生一个与叶片自动旋转力相反、大小相等的力。
平衡块的计算相当复杂,设计计算中总是按叶片全关时(-30º)来计算叶片的应力,因为叶片全关时离心力最大,即应力最大。
所以叶片在运行时总是力求向离心力增大的方向变化。
有些未装平衡块的送风机关时容易,启动时打不开就是这个原因。
平衡块在运行中也是力求向离心力增大的方向移动,但平衡块离心力增加的方向正好与叶片离心力增加的方向相反而大小相等,这样就能使叶片在运行时无外力的作用,可在任何一个位置保持平衡,开大或关小叶片角度时的力是一样的。
风机的工作原理

风机的工作原理风机,又称风扇,是一种常见的电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工业场所等环境中。
它通过产生气流,帮助调节温度、改善空气质量等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分类和应用。
一、工作原理1.1 转子与定子风机的主要构造由转子和定子组成。
其中,转子是指电机主轴,通过电动机的驱动,转子能够快速旋转。
定子则是固定的部分,在转子旋转时起到固定作用。
1.2 叶片与电机风机的转子上附着着若干个叶片。
叶片的角度和形状、数量的不同会影响风机产生的气流形式和效果。
电机通过驱动转子的旋转,使叶片快速转动,从而产生气流。
1.3 气流产生当电机启动时,转子开始旋转,驱动叶片快速转动。
由于叶片设计合理,它会带动周围的空气形成一个高速旋转的气流。
这个气流从风机的前方吸入空气,然后向风机的后方排放出去。
在此过程中,风机能够将空气带走,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
二、分类与应用2.1 随身风扇随身风扇多采用蓄电池供电,可以携带在身上。
它通常体积小巧轻便,非常适合在户外、旅行等场合使用。
随身风扇的轻便特点使得它广受欢迎,尤其在夏天高温的季节,能够给人带来一丝清凉。
2.2 家用电风扇家用电风扇常见于家庭、办公室等场合。
它一般通过与电源插座连接,实现供电功能。
家用电风扇通常设计有多档风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风力大小。
除了通风散热之外,它还可以用来降温、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2.3 工业风扇工业风扇通常体积较大,具备更强大的风力。
它主要用于一些大型工业场所,如厂房、仓库等。
工业风扇可以通过调节角度和风量来满足不同的通风要求。
由于其风力的强大性能,能够迅速将热气、浊空气排出室外,因此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4 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主要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
例如,计算机主机、显卡、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散热风扇通过产生气流来降低设备的温度,保持其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及工作原理
发表时间: 2006-12-03 15:49 作者: 忘幽草来源: 热电技术联盟社区门户
字体: 小中大| 打印
一. 引、送风机的结构:
引、送风机由吸入烟风道、进气室、扩压器、叶轮、主轴、动叶调节机构、传动组、自动控制机构等部分组成。
二. 引送风机的工作原理:
引送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机翼型理论:当气体以一个攻角α进入叶轮,在翼背上产生一个升力,同时必定在翼腹上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气体排出叶轮呈螺旋形沿轴向向前运动。
与此同时,风机进口处由于差压的作用,使气体不断地被吸入。
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攻角越大,翼背的周界越大,则升力越大,风机的压差越大,风量则小。
当攻角达到临界值时,气体将离开翼背的型线而发生涡流,此时风机压力大,幅度下降,产生失速现象。
三.引、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工作原理:
从液压调节机构来看,液压调节结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控制头,它不随轴转动。
另一部分为油缸及活塞,它们与叶轮一起旋转,但活塞没有轴向位移,叶片装在叶柄的外端。
每个叶片用6个螺栓固定在叶柄上,叶柄由叶柄轴承支撑,平衡块与叶片成一定角装设,两者位移量不同,平衡块用于平衡离心力,使叶片在运转中成为可调。
液压调节机构的调节原理大致如下:
1. 当讯号从控制轴输入要求“+”向位移时分配器左移、压力油从进油管A经过通路2送到活塞左边的油缸,由于活塞无轴向位移,油缸左侧的油压就上升,使油缸向左移动,带动调节连杆偏移,使动叶片向“+”向位移。
与此同时,调节杆(反馈杆)也随着油缸左移,而齿条将带动控制轴的扇齿轮反时针转动,但分配器带动的齿条却要求控制轴的扇齿做顺时针转动因而调节杆就起到“弹簧”的限位作用。
当调节力大时,“弹簧”限不住位置,所以叶片仍向“+”向位移,即为叶片调节正终端位置,但由于“弹簧”的牵制作用,在一定时间后油缸的位移自动停止,由此可以避免叶片调节过大,防止小流量时风机进入失速区。
2. 当油缸左移,活塞右侧缸的体积变小,油压也就升高,使油从通路1经回油管B排出。
3. 同理,当讯号输入要求叶片“-”向移动时,分配器右移,压力油从油管A经通路1进到活塞右侧的油缸中,使油缸右移,最终使动叶片向“-”向位移。
油缸左边的体积减小,油压就会升高,油从通路2经回油管B排出。
整个调节过程正好与上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