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院PA+GF标准
《风险基准》《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两个标准合并解读(1)

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方法,计算步骤如下:
a) 收集资料数据; b) 确定评估单元; c) 危险识别和泄漏场景辨识; d) 分析事故概率; e) 分析事故后果; f) 定量风险计算; g) 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确定评估单元
危险识别和泄漏场景 辨识
分析事故概率
分析事故后果
二是遵循了与国际接轨、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则,本 次基准提出的个人和社会风险基准接近国外发达国家 中等偏上水平。 三是结合了当前国内土地规划利用方面的现行要 求,在防护目标分类方面更多的参考了我国建设用地 的分类。
6、个人风险基准
防护目标分类
防护目标按设施或场所实际使用的主要性质,分为高敏感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 (GB 36894-2018)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 距离确定方法》(GB/T 37243-201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019年6月
内容提要
一、出台背景 二、起草过程 三、基于13号公告的改进 四、标准主要内容 五、重点释义
一、出台背景
内容提要 一、出台背景 二、起草过程 三、基于13号公告的改进 四、标准主要内容 五、重点释义
三、基于13号公告的改进
(一)删掉了原公告中的危险指数法
原危险指数法适用于不涉及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的小型危险化 学品生产、储存装置。针对这类事故场景的安全距离在现行的标准 规范从防火间距的角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通过验算和近年来事 故检验,可以满足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的目的。因此从实际出发, 避免与现行标准规范出现不必要的交叉和冲突,删掉原13号公告中 第三种方法-危险指数法,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消防防 火间距、安全距离的要求。
某研究院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

中国****研究院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帮助员工建立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有利于实现职业目标的工作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潜能,构建忠诚奉献、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
为做好我院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是企业的必备工作。
职业发展规划是指通过分析影响员工职业发展的多种因素,包括个人兴趣、性格特质、专业能力等主观条件以及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等外部客观环境,确定员工职业发展的目标、路径和行动计划,并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实现的过程。
企业要指导和引导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员工认识其个人特点、让员工清晰地了解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使命和愿景,帮助员工正确设立个人职业目标,把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愿景客观良好的匹配,使员工及时了解自己在单位内部的工作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根据个人阶段发展目标进行锻炼、学习和提高。
企业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测评工具作为辅助手段来了解员工的才干和材质,特别是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企业各级领导要注意、重视和善于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沟通文化,及时发现员工特点,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为员工提供适合的发展通道和平台。
职业发展规划不仅包括企业帮助员工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倡导员工自我职业管理,引导员工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做出规划和设计,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积极主动积累知识、开发技能。
企业要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建立适合员工发展的职业通道,针对员工职业发展提供适时培训,促使员工职业发展成功。
二、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责任义务。
开展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前,企业首先要指定开展此项工作的相关责任人,成立工作小组,并明确每位责任人的有关责任和义务。
工作小组的职能是对员工职业规划进行管理,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和辅导培训。
通常情况下,工作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人力资源部、各部门领导及员工本人组成。
单位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工作小组进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制定职业规划的方向和目标,提供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某材料研究院薪酬设计方案

某材料研究院薪酬设计方案一、薪酬体系设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薪酬体系。
这个体系要能够体现出员工的个人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到市场行情和内部公平性。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薪酬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员工的生活水平。
我们将基本工资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和资深。
每个等级的工资标准将根据市场行情和员工的工作经验、技能水平来设定。
2.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是对员工工作成果的肯定。
我们将采用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
月度奖金根据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发放,年度奖金则根据全年绩效来决定。
3.股权激励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我们计划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公司将提供一定比例的股权,让他们成为公司的股东,共享公司发展的成果。
二、福利待遇设计福利待遇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部分,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
1.社会保障公司将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2.假期制度员工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年假、病假、产假、陪产假等假期,让员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3.员工培训公司将为员工提供各类培训机会,包括专业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帮助员工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职业发展。
4.补充福利(2)交通补贴:公司为员工提供交通补贴,减轻他们的通勤压力。
(3)节日礼品:在重要节日,公司将为员工发放节日礼品,传递公司的关爱。
三、薪酬调整机制1.市场行情调整:每年根据市场行情调整薪酬水平,确保公司薪酬具有竞争力。
2.个人绩效调整:根据员工绩效评估结果,对员工薪酬进行调整,激励优秀员工。
3.内部公平性调整:定期对内部薪酬进行比较,确保薪酬体系公平合理。
四、实施与监督1.实施步骤(1)制定薪酬方案: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薪酬方案。
(2)宣贯培训:对全体员工进行薪酬方案宣贯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方案内容。
(3)实施薪酬方案:按照薪酬方案,对员工薪酬进行调整。
研究院绩效考核办法

研究院绩效考核办法(一)总则一、指导思想根据国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统筹兼顾”的原则,体现“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精神,将个人业绩与个人收入相结合,使业绩透明化、管理系统化,保证研究院良好、高效有活力地运营,确保研究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适用范围研究院全体员工。
三、考核目的通过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结果,挖掘员工工作潜力,以在短时间内使员工工作能力快速提高,同时让员工得到相应的收入,从而有效提升研究院的整体绩效。
四、考核原则以员工工作结果为依据,以提高员工绩效为导向;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平、公正考核。
五、考核用途考核结果的用途主要用为评定员工晋升、岗位调动、外派培训的依据。
(二)考核人员绩效考核由本公司技术委员会全权负责,技术委员会在项目研究各个阶段通过例会、专题会、扩大会议等手段对项目进行考核,并给出奖励方案及后续计划.(三)考核内容考核分阶段进行。
研发阶段分为:产品立项、原料合成、制剂研究、注册申报与审评等。
考核周期依据确认的研发方案而制订,一般在立项时仅制定小试阶段的计划时间,后续阶段的计划时间在研发过程中再行制定。
一、立项1、筛选品种(含原料药和制剂),起草立项报告;2、技术委员会评估;3、(可选)外聘专家进行风险评估、技术方案评估;4、确认研发品种并立项。
二、原料合成(除可直接购买原料药的6类药项目之外)1、起草研发方案,明确研发周期,并经技术委员会批准;2、探索、优化并确定合成路线,建立小试原料药分析方法;3、完成原料药中试,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4、确定原料药质量标准,完成方法学验证及稳定性考察。
5、整理申报资料和实验记录,经审查合格后交注册部。
三、制剂研究1、起草研发方案,明确研发周期,并经技术委员会批准;2、筛选并初步确定处方工艺,摸索并建立制剂的分析方法;3、确定制剂处方和工艺,生产三批合格的样品,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4、确定制剂质量标准,完成方法学验证及稳定性考察。
pa66 gf 35 测试 标准

一、PA66 GF 35材料的概述PA66 GF 35是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66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外壳、工程机械零部件等领域。
二、PA66 GF 35材料的测试标准1. 机械性能测试PA66 GF 35材料的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指标。
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ASTM标准测试方法进行检测。
2. 耐热性能测试PA66 GF 35材料的耐热性能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可通过热失重测试、热变形温度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
3. 化学稳定性测试PA66 GF 35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可通过耐候性测试、耐腐蚀性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以保证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4. 尺寸稳定性测试PA66 GF 3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尺寸稳定性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可通过热变形温度、热膨胀系数等测试进行评估。
5. 其他测试除了以上常见的测试标准外,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和要求,还可以进行其他性能指标的测试,比如电气性能、阻燃性能等。
三、PA66 GF 35材料测试的重要性1.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PA66 GF 35材料进行全面的测试,可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降低产品风险材料性能不达标可能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通过测试可以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避免产品召回和售后问题。
3. 满足客户需求定制化产品对材料性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测试可以保证产品的性能指标符合客户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测试方法的选择在对PA66 GF 35材料进行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标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通过对PA66 GF 35材料进行全面的测试,可以保证其在各种应用环境下具有稳定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建立健全的测试体系和标准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某研究院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方案

根据研究院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不断优化考核指标,确保指标的科学 性和合理性。
加强考核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考核机制,确保考核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
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和激励作用
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培训等方面紧密挂钩,增强考核结 果的激励作用。
不断提升考核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03
持续成长。
06
监督管理与持续改进
监督管理机制建立
设立独立的监督管理部门
负责绩效考核体系的执行和监督,确保考核的 公正性和客观性。
制定监督管理流程
明确监督管理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规范 监督管理行为。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及时收集和反馈绩效考核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为改进绩效考核体系提供依据 。
持续改进策略部署
异化和个性化。
结果反馈与沟通机制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在评价周期结束后,及时向被评价者反馈评价结果,指出优点和 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建立沟通机制
建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机制,鼓励双方就评价结果进 行充分讨论和交流,达成共识。
公开透明
确保绩效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接受内外部监督,增强公 信力和认可度。
02
03
反馈机制
针对突发事件或重大政策调整, 及时对考核指标进行动态调整, 确保考核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建立员工反馈渠道,收集员工对 考核指标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调 整考核指标的重要参考。
03
考核方法与流程设计
考核方法选择及依据
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
360度反馈评价
针对研究院各部门及岗位特点,制定具体 、可衡量的绩效指标,确保考核的公正性 和客观性。
关于研究生奖学金综合测评标准说明

关于研究生奖学金综合测评标准说明为了保证学业奖学金评选的“公平、公开、公正”,确保奖学金评选各个环节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参评者应参照《某某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办法》文件的相关政策在规定时间内完整、规范、严谨地提交参评所需的文章、著作及获奖成果等证明材料,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交相关资料的,不可计算相应分值,责任自负。
一、学习成绩课程成绩是指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成绩的学分加权平均分。
(一)参评国家奖学金附加条件:1.学术型研究生必须有公开发表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不含译文、摘编、访谈、对话与书评等非学术论文),专业硕士不要求。
2.硕士三年级与博士三年级学生需修满毕业所需学分,完成开题且成绩达到合格。
3.硕士二年级,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成绩的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
二、科研创新论文、学术著作、咨询报告等,参评者署名时所在单位需为某某大学或北京体体育大学校内单位,无署名单位不计入,第一作者署名单位非某某大学不计入。
(一)主持科研项目1.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题经费需划入某某大学,某某大学是课题管理单位,院系级课题不受限制。
若学生主持了一项其他院校的课题,如,首都体育大学某某学院设立的课题,算院系级课题。
2.参评者需要提供立项或结题证明。
每项课题仅限一位主持者,子课题主持人与其他课题成员属于参与课题。
3.不同课题分数可以累计,需要根据立项书等材料确认项目是否属于不同课题,不包括同一课题改换题目多次立项。
若同一课题多处立项,取一个最高项分值。
且课题不可与学位论文题目相同(根据课题立项书与中期考核表认定)。
4.本年度若顺利开题,可以计开题分,下一年度若顺利结题,下一年度评选时可以计结题分。
同一年度开题并结题,开题分和结题分累计。
(二)参与科研项目参与某某大学及校内单位的课题,需要项目负责人提供证明,证明内容列明参与课题数量、项目级别、课题编号等项目基本信息,参评者贡献评价等,证明需项目负责人签字。
pra标准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pra标准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现代科学与技术领域中,为了实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于不同样本或数据的分析和比较,通常需要借助于标准值来进行评估和判断。
标准值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大量样本测试和分析得到的参考数值,旨在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参考基准。
标准值的制定过程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并经过科学严谨的实验和统计分析来确保其可靠性和精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值常常用于比较测试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
通过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评估所测试数据的准确程度、可靠性以及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情况。
同时,标准值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某个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或达到特定的标准。
通过与标准值的比较,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识别并解决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精确性。
标准值的制定通常需要借助于专业组织、权威机构或科学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共识。
这些组织和机构会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原理,通过严格而科学的方法制定出适用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标准值。
在制定标准值的过程中,考虑到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样本来源、实验方法、仪器设备等,需要进行大量的统计分析和对比试验,以确保标准值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标准值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通过实验和统计分析得到的参考数值,用于评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
通过与标准值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并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精确性。
标准值的制定需要经过专业组织和权威机构的共同努力和共识,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扩展,标准值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各个领域的科研和实验提供参考依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本文结构的概览,以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研究院PA+GF标准————————————————————————————————作者:————————————————————————————————日期:ﻩ研究院企业标准Q/20194000-7·138-2004改性尼龙2004-12-04发布2004-12-31实施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分类与标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要求.................................................................................25 试验方法.............................................................................36 检验规则.............................................................................37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48 包装、运输、贮存..................................................................... 5前言改性尼龙产品是以尼龙为基体树脂,添加其他改性剂经过双螺杆熔融挤出制得的改性尼龙产品。
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订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依据。
本标准的性能指标是依据用户的要求并经过多次试验的实测数据而确定的,试验方法采用GB/T 1040-1992《塑料力学性能试验试验方法拉伸强度的测试》等国家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由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批准。
本标准起草人:单幼兰改性尼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改性尼龙的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尼龙6或尼龙66或尼龙1010或尼龙12为基体树脂,以玻璃纤维,阻燃剂、增韧剂、耐磨剂、矿物填充剂、染色剂为改性材料,按照不同的改性目的添加,经双螺杆熔融挤出制得的改性尼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40-1992塑料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GB/T 1634.2-2004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2408-1996塑料水平和垂直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GB/T 9341-2000 塑料弯曲强度的测试方法GB/T 9345-1988 塑料灰分通用测定方法GB/T17037.1-1997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制备—第一部分:一般原理3 分类与标记3.1 分类根据改性的目的分九类:玻纤增强尼龙(G)、阻燃尼龙(V0)、阻燃增强尼龙(VG)、增韧增强尼龙(TG)、增韧尼龙(T)、超韧尼龙(ST301)、耐磨尼龙(NM)、矿物填充尼龙(M)、染色尼龙(RS)。
根据基体树脂种类的不同分四类:尼龙6(6)、尼龙66(66)、尼龙1010(1010)、尼龙12(12)。
根据颜色不同分七类:灰(G)、白(W)、黑(B)、红(R)、黄(Y)、蓝(BL)、本色(不标注)。
根据改性材料含量不同分六类:以百分数表示分别为15、20、25、30、35、50 。
3.2标记PA颜色代号改性材料百分含量改性目的基体树脂种类基体树脂代号示例: PA66VG30W。
表示为玻璃纤维含量为30%的白色阻燃增强尼龙66。
4要求4.1外观色泽均匀的圆柱体颗粒,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4.2性能指标4.2.1 玻纤增强尼龙66性能指标玻纤增强尼龙66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玻纤增强尼龙66性能指标项目玻纤增强PA66G20玻纤增强PA66G30玻纤增强PA66G35增韧增强PA66TG30阻燃增强PA66VG30拉伸强度,MPa≥1 100 弯曲强度,MPa ≥17 0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78912 9热变形温度(1.81MPa),℃≥2220 燃烧性(垂直燃烧法)- - - - FV-0 玻纤含量,% 20±3 30±335±330±3 30±3 4.2.2 改性尼龙6性能指标改性尼龙6性能指标见表2。
表2改性尼龙66性能指标项目染色尼龙66PA66RS超韧尼龙66PA66ST301增韧尼龙66PA66T矿物填充尼龙66PA66M阻燃尼龙66PA66V0拉伸强度,MPa ≥5040 45 70 40弯曲强度,MPa ≥75384511055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5 8098 4热变形温度(1.81MPa),℃≥6燃烧性(垂直燃烧法)- -- -FV-04.2.3 玻纤增强尼龙6性能指标玻纤增强尼龙6性能指标见表3。
表3玻纤增强尼龙6性能指标项目PA6G15 PA6G20PA6G25 PA6G30 PA6G50 拉伸强度,MPa≥1 150弯曲强度,MPa≥0 240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1010 1011 12热变形温度(1.81MPa),℃≥165玻纤含量,% 15±3 20±3 25±3 30±3 50±34.2.4 改性尼龙6性能指标改性尼龙6性能指标见表4。
表4 改性尼龙6性能指标项目超韧PA6ST301染色PA6RS耐磨PA6NM增韧增强PA6TG25阻燃增强PA6VG30阻燃PA6V0拉伸强度,MPa≥ 35 5弯曲强度,MPa ≥35 8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80 10 5.514 12 5 热变形温度(1.81MPa),℃≥50 5560 180 190 120 燃烧性(垂直燃烧法)- - - - FV-0 FV-0 玻纤含量,% - - -25±330±3 - 4.2.5改性尼龙1010、改性尼龙12性能指标改性尼龙1010、改性尼龙12性能指标见表5。
表5改性尼龙1010、改性尼龙12性能指标项目玻纤增强尼龙1010PA1010G30染色尼龙1010PA1010RS耐磨尼龙12PA12NM拉伸强度,MP a≥120 40 85 弯曲强度,MP a≥180 70110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14 20 10热变形温度(1.81MPa),℃≥1905050 玻纤含量,% 30±3 0 0 4.3 净含量及允差每袋:25.0kg±0.25kg。
但平均允差应大于等于零。
5 试验方法5.1外观目测。
5.2性能指标5.2.1 拉伸强度按GB/T 1040-1992规定方法进行。
5.2.2 弯曲强度按GB/T 9341-2000规定方法进行。
5.2.3冲击强度按GB/T1843-1996规定方法进行。
5.2.4 热变形温度按GB/T 1634.2-2004规定方法进行。
5.2.5 燃烧性按2408-1996规定方法进行。
5.2.6玻纤含量按GB/T9345-1988规定方法进行。
5.3 净含量采用分度值能满足净含量及允差称量要求的计量器具称量。
6 检验规则产品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 出厂检验6.1.1产品需经院质检部门逐批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1.2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净含量。
6.1.3 组批与抽样6.1.3.1 组批产品以同一批原料,同一配方及同一工艺条件生产的产品为一检验批次。
最大批量不超过10000kg。
6.1.3.2 抽样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每批从不少于5个包装袋中随机抽取不少于1kg作检验用。
6.1.4 判定规则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
若有不合格项,可自同批产品中两倍量抽样进行复检,若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6.2 型式检验6.2.1正常生产时,每年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若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a) 产品定型时;b) 当原材料来源及工艺条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 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6.2.2 抽样自出厂检验合格品中随机抽取2kg作为型式检验样品。
6.3 判定规则型式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若有不合格项,可自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两倍量抽样进行复验,若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7.1 标志产品包装上应有以下内容:a)生产单位名称、地址;b)产品名称;c)执行标准编号;d)净含量;e)产品批号;f)生产日期;g)保质期。
7.2 标签产品合格证上应有以下内容:a)产品名称;b)检验合格印章;c)检验员代号;d)检验日期;e)出厂检验资格证号。
7.3 使用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应有以下内容:a)产品的用途;b)产品的使用方法;c)有关产品安全注意事项的警示。
8 包装、运输、贮存8.1 包装本产品采用内衬聚乙烯薄膜的聚丙烯编织袋包装。
8.2 运输本产品按无毒,非危险品运输。
8.3 贮存本产品应贮存在室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下,避免与酸、碱、有机溶剂等化学物品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