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液成分
最新胰腺的组织解剖

β -S-S-
胰岛素
α -S-S- β
葡萄糖
ATP 蛋白质
蛋白质合 成与分解
ADP 磷酸化 蛋白质
生物效应
DNA合成基因转录
转 运
葡萄糖 载体
糖原合成 与代谢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糖代谢: 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加速其在细胞
内的氧化、
利用。
②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③ 抑制糖原异生。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胰岛素受体为大分子跨膜糖蛋白复合物
两个13kD的α-亚单位 两个90kD的β-亚单位 α-亚单位在胞外,含胰岛素结合部位 β-亚单位为跨膜蛋白,胞内部分含酪氨酸蛋白激酶。
作用过程
胰岛素与其受体α-亚单位结合,迅速引起β亚单位的自身磷酸化,激活β-亚基上的酪氨酸蛋 白激酶,导致对其他细胞内活性蛋白的连续磷酸化 反应,进而产生降血糖等生物效应。
④ 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并贮存于脂肪组织。
2、调节脂肪代谢: ①促进葡糖糖进入脂肪细胞,可转化为α-磷酸甘油 ,并合 成脂肪。
②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体内脂肪分解。 ③促进肝合成脂肪酸,并转运到脂肪细胞内贮存。 促进脂 肪细胞可合成少量脂肪酸 。
3、调节蛋白质代谢及生长: 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① 使氨基酸经膜转运入细胞的过程加速。
胰脂肪酶 作用 在辅酶的作用下,分解中性脂肪 为脂肪酸、甘油一脂、甘油。最适宜pH值7.5-8.5 。
此外胰腺还分泌胆固醇酶 和磷脂酶A2,分解胆固醇 和磷脂。
胰蛋白酶
胰蛋白水解酶 糜蛋白酶
羧基肽酶
胰腺的内分泌部:
胰岛散布在胰腺腺泡之间不规则细胞索 团,成人约有100-200万个,胰尾较多。 有几百个或数百个细胞组成,细胞间有 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分泌的激素直接 进入血液。
第八章 消化生理

第八章消化系统一、填空题1、消化分为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2、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是蠕动。
小肠平滑肌特有的运动形式是分节运动_。
3、不同性质的食物胃排空的速度是糖大于蛋白质大于脂肪。
4、排便反射基本中枢在脊髓腰骶段。
5、胃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内因子、粘液。
6、胰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等。
、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胃肠激素主要有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生长抑素等。
、交感神经系统对胃肠的作用是抑制。
11、胃的运动形式有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
二、选择题(在下述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正确或最佳答案并把其序号填在括号中)1、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C)、胃液 B、胆汁 C、胰液 D、小肠液2、能激活胃蛋白酶原的激活物是:(D)、Cl- B、K+ C、Na+ D、HCl3、下列没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B)、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4、下列无直接消化作用的酶是:(D)、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脂肪酶 D、肠激酶5、关于促胃液素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促进胃液分泌 B、促进胰岛素释放、促进胆囊收缩 D、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6、小肠特有的运动方式是:(C)、紧张性收缩 B、蠕动 C、分节运动 D、集团运动7、以毛细淋巴管为主要吸收途径的物质是:(C)、单糖 B、氨基酸 C、脂肪微粒 D、无机盐8、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胃液中缺乏(D)、盐酸有关 B、胃蛋白酶有关 C、粘液有关 D、内因子有关9、关于胃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壁细胞以酶原的形式分泌 B、由HCl激活胃蛋白酶原变成、必须在酸性环境中起作用 D、能将蛋白质水解为月示和胨10、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能够使:(C)、唾液分泌增多 B、胃液分泌增多C、胃肠蠕动减弱D、吞咽困难11、不属于胃防御功能的是:(C)、HCl的杀菌作用 B、胃粘膜屏障作用C、胃排空作用D、胃粘液屏障作用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呕吐会失酸 B、患肝炎时脂肪消化吸收不良C、腹泻会失碱D、大肠内的细菌能制造维生素D13、营养物质被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C)、十二指肠、胃、小肠、盲肠、大肠14、迷走神经兴奋可以引起(A)、胃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增多B、消化管的活动减弱、胃泌素的分泌减少D、奥迪括约肌收缩E、促进唾液腺分泌含粘蛋白多的粘稠唾液15、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C)A、肝细胞B、肝索C、肝小叶D、肝门管区E、肝血窦16、合成、分泌盐酸的是(B)A、主细胞B、壁细胞C、上皮细胞D、颈粘液细胞三、名词解释、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消化系统知识点归纳

消化系统知识点归纳消化系统是指人体内一系列参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和组织。
它的结构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以及消化液的分泌器官如唾液腺、胃液分泌细胞和胰腺等。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组织和其相关知识点。
1.口腔:-功能:摄食、咀嚼食物、混合唾液、开始化学消化。
-主要结构:牙齿、舌、腭、喉。
-牙齿的种类、结构和作用:门齿、犬齿、前磨齿、后磨齿,用于咀嚼、切割和磨碎食物。
2.食管:-功能:将食物从口腔传输到胃。
-主要结构:黏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3.胃:-功能:暂时贮存食物、消化食物、杀死细菌。
-主要结构:胃壁、黏膜层、胃液分泌细胞。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胃酸、胃蛋白酶、粘液,用于杀灭细菌、部分蛋白消化。
4.小肠:-功能: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主要结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小肠壁的结构:黏膜、肌层、外膜,黏膜上有许多绒毛。
-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碳酸氢盐、胰蛋白酶、肠腺蛋白酶、腺苷酸,用于中和胃酸、消化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
5.大肠:-功能: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粪便。
-主要结构:盲肠、结肠、直肠。
-盲肠的附属器官:阑尾,可能在免疫和有益菌群中发挥作用。
6.胰腺:-功能:分泌胰液,参与消化过程。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酶、碳酸氢根离子、消化蛋白、脂肪、淀粉等。
-胰岛细胞的功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水平。
7.肝脏:-功能:产生胆汁、代谢和解毒。
-胆汁的成分和作用:胆盐、胆固醇、胆红素等,用于脂肪消化和吸收。
8.胆囊:-功能:贮存胆汁。
-主要结构:黏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9.消化液:-唾液的作用和成分:淀粉酶、抗菌酶,开始淀粉消化和抑制细菌生长。
-胃液的作用和成分:胃酸、胃蛋白酶、粘液,杀灭细菌、消化蛋白和润滑黏膜。
-胰液的作用和成分:胰酶、碳酸氢根离子,消化蛋白、脂肪和淀粉。
10.消化酶:-类型和功能: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分别用于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食品营养学部分思考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思考题1、简述胰液的成分和它们的生理作用?①胰液的分泌:外分泌腺可分泌胰液,胰岛主要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②成分: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7.8-8.4,主成分有NaHCO3 和各种消化酶;③生理作用:对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
胰液含大量NaHCO3,能中和由胃进入小肠的盐酸,使肠内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利肠内消化酶的作用。
2、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答:首先,小肠中除含多种粘蛋白、肠激酶外,还含多种消化酶,进一步分解肽类、二糖和脂类使其成为可被吸收的物质;其次小肠的分节运动,可使食靡更充分地与消化液混合,延长食靡在小肠内停留时间,增大食靡与小肠粘膜接触面积,均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再次蠕动可使小肠内容物向大肠方向推进,移行性复合运动则将肠内容物,包括前次进食后遗留的食物残渣、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细菌等清除干净;阻止结肠内的细菌迁移到终末回肠。
因此,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3、试述能量的作用和生物学意义。
答: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摄入与消耗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营养学上称为能量平衡。
体内的能量,一方面不断地释放出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并不断地向环境中散发,另一方面作为能源可维持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4、试分析影响不同生理人群能量需要量的主要因素。
①基础代谢,基础代谢又受年龄、性别、体格、不同生理、病理状况、内分泌、气候及环境条件的影响;②对食物代谢的反应;③体力活动等。
5、你如何测定或估算某一人体或人群的能量消耗量。
答:由于空气中含氧量一定,且可测定,故可根据耗氧量的多少来推算所消耗的能量,然而人体的耗氧量可以通过收集所呼出的气量来分析其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容积百分比,用吸入空气的含氧量减去呼出气体中的含氧量,即可计算一定时间内机体的耗氧量。
6、怎样通过合理膳食防止人体能量失衡及相应疾病发生。
答:人们通过饮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维护自身健康。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寿命,提高民族素质。
胰腺的功能和作用

胰腺的功能和作用
胰腺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消化和内分泌器官,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
1. 消化功能:胰腺产生和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酶,如胰蛋白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酶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胰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使其可以被肠道吸收。
胰脂酶能够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以便被小肠吸收。
胰腺酶的分泌受到胃酸和肠内激素的调控。
2. 胰岛素的分泌:胰腺中有一种特殊的细胞群体叫做胰岛,其中的β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还促进肝脏和肌肉中的葡萄糖的储存,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3.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腺中的α细胞能够分泌胰高血糖素,它的作用与胰岛素相反。
胰高血糖素能够提高血糖水平,通过促进肝脏释放存储的葡萄糖和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同时也能够促进脂肪分解,使脂肪酸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提供血糖来源。
总之,胰腺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消化和内分泌功能。
通过胰液的分泌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血糖水平的平衡,维持机体内正常的代谢状态。
简述胆汁与胰液的主要

简述胆汁与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胆汁的产生,主要性质,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和胰液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胆汁和胰液,胆汁和胰液的成分,分泌。
主要内容:人类与动物体是复杂的有机体,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胆汁与胰液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如果一旦发生变化,就可能对有机体产生毒性,我各别的论述胆汁与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分泌:一.胆汁的主要性质成分和作用:胆汁是从肝脏中分泌出来的,胆汁是味苦,粘性,弱碱性的有色液体。
成人每天生成量约100~200毫升,进餐时肝脏产生的胆汁比平时多一点。
胆囊是储存及控制胆汁分泌的器官,胆囊内的胆汁因经浓缩而成深绿色。
(一)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等3种。
(1)胆盐的主要作用: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A,K,D,E 的吸收,促进胆汁的分泌,胆汁含有重碳酸盐,在十二直肠有中和胃酸的作用。
(2)胆色素的作用: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包括胆红素和胆绿素。
胆汁的颜色由胆色素的含量和种类决定。
如:肉食动物胆汁呈红褐色,猪的胆汁呈黄色,动物的胆汁是暗绿色,人的胆汁是淡蓝色,胆色素不参与消化过程。
作用:是产生大便和尿的颜色,人胆汁的胆色素随大便和尿排除体外。
(3)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是肝细胞脂肪代谢产物,如果胆固醇分泌过多或胆盐含量减少,可导致胆固醇沉积,这是形成胆结石的原因之一。
通常称牛的胆结石为牛黄,马的胆结石为马宝。
胆汁中还有少量胆汁酸,卵磷脂,电解质和蛋白质等成分。
一般胆汁中没有消化酶,除胆红素外进入体内的药物,代谢产物,毒物,染料及重金属盐等均可随胆汁排除入肠道,再由大便排除体外。
胆汁中极大的成分是水(肝胆汁中水的约占97%),在水中溶有许多种物质,其中包括能帮助脂肪消化和吸收的胆汁酸以及与消化无关的肝的排泄物胆红素。
此外,胆汁中含有磷酸,钠,钾,钙等元素和磷酸盐。
生理学答案

1.排尿过程属于负反馈过程。
×2.氧和二氧化碳的跨膜运动是一种耗能过程。
√3.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或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4.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一种富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5.家兔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20ml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使尿量增多。
√6.老花眼只在看近物时需凸球镜片调节,看远物时不需调节。
√7.按照听觉的行波学说,声波频率越高,基底膜振动的最大部位越靠近蜗底。
√8.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后膜局部去极化。
√9.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10.甲状旁腺分泌降钙素,使血钙降低。
×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生成三个步骤。
2.心室舒张与充盈包括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四个时期。
3.胃液主要成分有胃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
4.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
5.胆碱能受体也可分为两型,它们是毒蕈碱型受体受体和烟碱型受体受体。
6.根据中枢抑制产生机制的不同,其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
7.牵张反射有肌紧张、腱反射两种类型。
8.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促进蛋白质分解,血糖升高,血胆固醇降低。
9.应急反应主要是由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引起的,而应激反应则主要是由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引起的。
10.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经历了分泌期、增殖期与月经期三个时期的变化。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1.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人或呼出肺泡的气体总量,它是与直接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2.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3.体温: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是体温。
4.渗透性利尿:是指因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使水重吸收减少而发生的利尿现象。
5.牵涉痛: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胰腺疾病的检查

胰腺疾病的检查一、胰腺的外分泌功能胰腺的外分泌物总称为胰液,pH7.4~8.4。
主要成分为水、消化酶和碳酸氢盐等。
碳酸氢盐:中和胃酸和激活消化酶。
消化酶:包括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蛋白酶又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
正常时,胰液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血液。
某些胰腺疾病可以使这些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液中酶活性升高。
二、胰腺疾病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一)淀粉酶:1.概述:属于α-淀粉酶,可通过肾小球滤过,是唯一能在正常时于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血液中淀粉酶主要来自胰腺、唾液腺,尿液中淀粉酶来自于血液。
同工酶:P-同工酶(胰型同工酶)S-同工酶(唾液型同工酶)2.测定方法:限定性底物法。
基本原理:把病人的标本(含淀粉酶)和作为底物的多糖一起进行反应后,测定反应后的剩余底物或产物来计算淀粉酶的活性。
现用限定性底物法,即用小分子低聚糖(如对硝基苯麦芽庚糖苷)作为底物,产生稳定的限定性产物,然后测定反应产物(发色团或葡萄糖)量来计算淀粉酶活性。
影响因素:①很多阴离子有激活淀粉酶的作用,其中以Cl-,Br-为最强;②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高时,可以抑制淀粉酶活性,应将标本加以稀释,以降低其影响;③肝素抗凝:由于Ca2+是淀粉酶分子组成的部分,一般抗凝剂如草酸盐,枸橼酸盐等因能与Ca2+结合,抑制淀粉酶活性而不宜应用。
同工酶测定:琼脂糖凝胶和醋纤膜电泳法。
3.参考值:限定性底物法。
血清淀粉酶≤220U/L(37℃)尿淀粉酶≤1200U/L(37℃)P-同工酶:血清115U/L;尿800U/L4.临床意义:(1)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
发病后2~12h活性开始升高,12~24h达峰值,2~5d后恢复正常。
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升高可早于血淀粉酶,而下降晚于血淀粉酶。
(2)监测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血淀粉酶活性多持续升高。
(3)胰腺癌早期淀粉酶活性可见升高。
(4)腮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机械性肠梗阻等非胰腺疾病淀粉酶活性可中度或轻度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液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的管壁细胞所分泌,是一种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其pH为7.8~8.4,每日分泌量约1.0~2.0L。
胰液的主要成分有水、碳酸氢盐和多种消化酶。
(1)碳酸氢盐:由胰腺小导管管壁上皮细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酸性食糜,使小肠粘膜免受强酸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pH环境。
(2)胰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及葡萄糖。
(3)胰脂肪酶:能将甘油三酯分解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这两种酶刚分泌出来时为无活性的酶原形式。
当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胰蛋白酶原被肠液中的肠致活酶激活成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此外,胰蛋白酶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活化。
糜蛋白酶原由胰蛋白酶激活为糜蛋白酶。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将蛋白质分解。
两种酶共同作用于蛋白质,能将其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
糜蛋白酶还有较强的凝乳作用。
由于胰液中含有水解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因而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证明,当胰液分泌障碍时,即使
其它消化液分泌正常,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仍不能被完全消化,从而影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