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 精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精)

A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茶具,买 方要求A公司代为租船,费用由买方 负担。由于A公司在约定日期内无法 租到合适的船,且买方不同意更换条 件,以致延误了装运期,买方以此为 由提出撤消合同。问买方的要求是否 合理?
有一笔新闻纸进出口交易,出口商与进 口商签订FOB合同,港口为伦敦,装运期为 9月份,进口商指派的船舶在9月30日之前 没有能够抵达伦敦港,实际船舶10月5日才 到。正巧10月3日一场意外火灾让货物损失 80%。出口商让进口商赔偿损失,进口商 说货物没有装船,不属于进口商承担的风 险,出现争议,如何处理?
• 有一份CIF合同,货物已在规定的期限和 装运港装船,但受载船只在离港4小时后 因触礁沉没。第二天,当卖方凭提单、 保险单、发票等单证要求买方付款时, 买方以货物已经全部损失为由,拒绝接 受单证和付款。 试问:在上述情况下,卖方是否有权利 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
案例分析:
• 某公司以CIF条件出口一批罐头。1、合同签订 后,接到买方来函,声称合同规定的目的港口 最近经常发生暴乱,要求我方在办理保险时加 保战争险。对此,我公司应如何处理? 2 、这 批货物运抵目的港后,我方接到买方支付货款 的通知,声明:因货物在运输途中躲避风暴而 增加的运费已代我公司支付给船公司,故此, 所付的货款中已将此项费用扣除。对此,我公 司应如何处理?
案例分析:
• 上海一家出口公司与德国一家进口公司签 订一份出口1000张生羊皮的合同,采用EXW 术语成交,由于德方不方便装货,于是请 求中方协助装货,中方答应,在将货物装 运上船的过程中,一捆货物不慎掉入海中, 德方要求中方补发一捆生羊皮。双方引发 纠纷,问此案件应如何处理?
• 英国一家进口公司与日本一家出口公司签订了 一份进出口索尼彩色液晶电视机的合同,采用 EXW术语成交,成交数额为2万台,交货期为 2006年11月份,签订合同时英方付了货款的 10%的定金,合同中规定由日方协助英方办理 相应出口清关手续。但是由于日本商检局于 06 年10月份在抽查索尼产品时发现旗下很多种类 的电器在适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随颁发了 禁止或限制此品牌尤其是家电的出口文件,待 问题查清解决后方可恢复此品牌产品的出口。 所以日方于06年11月份出口的此批货物遭海关 扣留。英方得知此消息后要求日方退还定金, 并赔偿因未交货而产生的损失20万美元。双方 就此案引发纠纷。
国际贸易各种案例分析及解答

国际贸易各种案例分析及解答案例1某合同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按fob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公证员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已及时发出装船通知。
但航行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
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因而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试问在上述情况下,卖方对该项损失是否负责?为什么?A:卖方对这一差价不负责任。
因为:按照国际商会《incoterms2000》的解释:“fob是指当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买方必须自该交货点起,负责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按本例的情况,卖方已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将货物在规定的装运港装上买方装运的船只上,自装船越过船舷之时起,货物的风险以由货物的卖方转移给买方。
在运输途中部分的大米受到海水的浸泡,致使品质受到影响,这是属于风险损失范围,与卖方的交货品质无关。
事实上,货物在装船时,已验明品质是符合合同规定的条件的。
因此,按照fob条件的解释,卖方不需要负责。
案例分析(2)我们的一家公司以离岸价出口了一批冷冻鸡肉。
合同签订后,我方接到买方电话,表示租船困难,委托我方代表买方租船,相关费用由买方承担。
为了便于履行合同,我们接受了对方的要求。
然而,说到装运时间,我们不能在装运港租一艘合适的船,买方也不同意更改装运时间。
因此,货物在装运期届满时尚未装船。
由于销售季节即将结束,买方写信取消合同,理由是我们未能租船按时履行交货义务。
我们该怎么处理?我方应拒绝买方撤消合同的无理要求。
对于以FOB条款签订的合同,买方通常负责租船和订舱,卖方可以代表买方处理租船和订舱,但卖方不承担不能租船的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卖方未能代表买方租船,且买方不同意更改装运日期,卖方不承担因其未能租船而延迟装运的责任。
因卖方未能租船而延误装运的风险应由买方承担,买方不能要求解除合同。
案例分析(3)有一份出售油菜籽的fob合同。
合同中规定:“2001年3月装船,如果买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不能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同意保留28天,但买方应负担按现行费率计算的仓租、利息和保险费。
(完整版)国际贸易经典案例分析含答案

•案例:某出口公司向外商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成交条件FOB上海.装船时货物经检验符合合同要求,货物出运后,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但是航运途中,因海浪过大,大米大半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价格出售,于是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问应如何处理这一纠纷?卖方不应该赔偿差价损失。
采用FOB条款,货物在越过船舷之后,风险和责任在买方。
•案例:我国某内陆出口公司于2000年2月向日本出口30吨甘草膏,每吨40箱共1200箱,每吨售价1800美元,FOB新港,共54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2月25日之前,货物必须装集装箱。
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2月上旬便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箱装船,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午夜着火,抢救不及,1200箱甘草膏全部被焚,办事处立即通知内地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30吨。
否则无法按期装船。
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要求日商将信用证的效期和装运期各延长15天。
试分析其中缘由。
•该出口公司所在地正处在铁路交通的干线上,外运公司和中远公司在该市都有集装箱中转站,既可接受拼箱托运也可接受整箱托运。
假如当初采用FCA(该市名称)对外成交,出口公司在当地将1200箱交中转站或自装自集后将整箱(集装箱)交中转站,不仅风险转移给买方,而且当地承运人(即中转站)签发的货运单据即可在当地银行办理议付结汇。
该公司自担风险将货物运往天津,再集装箱出口,不仅加大了自身风险,而且推迟结汇。
•案例:我与越南某客商凭样品成交达成一笔出口镰刀的交易。
合同中规定复验有效期为货物到达目的港后的60天。
货物到目的港经越商复验后,未提出任何异议。
但事隔半年,越商来电称:镰刀全部生锈,只能降价出售,越商因此要求我方按成交价的40%赔偿其损失。
我方接电后立即查看我方留存的复样,也发现类似情况•问我方应否同意对方的要求,为什么?•不同意,此案例中的买卖是凭买方样品买卖,即由提供样品由买方依样承制。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1.某年我方某外贸公司出售一批核桃给数家英国客户,采用CIF术语,凭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
由于销售核桃的销售季节性很强,到货的迟早,会直接影响货物的价格,因此,在合同中对到货时问作了以下规定:“10月份自中国装运港装运,卖方保证载货轮船于12月2日抵达英国目的港。
如载货轮船迟于12月2日抵达目的港,在买方要求下,卖方必须同意取消合同,如货款已经收妥,则须退还买方。
”合同订立后,我外贸公司于l0月中旬将货物装船出口,凭信用证规定的装运单( 发票、提单、保险单)向银行收妥货款。
不料,轮船在航运途中,主要机件损坏,无法继续航行。
为保证如期抵达目的港,我外贸公司以重金租用大马力拖轮拖带该轮继续前进。
但因途中又遇大风浪,致使该轮抵达目的港的时间,较合同限定的最后日期晚了数小时。
适遇核桃市价下跌,除个别客户提货外,多数客户要求取消合同。
我外贸公司最终因这笔交易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问题:我司与英国客户所签订的合同,是真正的 CIF合同吗?请说明理由。
答:不是,根据〈2000通则〉解释 CIF 贸易术语是象征性交货,属于装运合同,卖方只保证按时在装运港按时装运,而不保证按时到货,上面的案例实质上改变了 CIF 合同的性质。
2、某合同出售一级小麦 150 公吨,按 FOB 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运通知。
但船舶在航行途中,由于遭遇触礁事件,小麦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降价出售,买方因此要求卖方赔偿其差价损失。
问:卖方对上述情况下产生的货物损失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答:卖方不须承担赔偿责任,使用的 FOB 贸易术语根据〈2000 通则〉的解释,风险转移在货物越过装运港的船舷为界,货物是在运输途中遭遇触礁事件影响了小麦的质量,不属于卖方的责任。
买方自已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3、我出口公司对日商报出大豆实盘,每公吨CIF大阪150美元,发货港口是大连,现日商要求我方改报FOB大连价,我出口公司对价格应如何调整?如果最后按FOB条件签订合同,买卖双方在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方面有什么差别?答:我出口公司从报CIF大阪价改为FOB大连价时,应将原报价调低,即从原报价中减去货物从大连至大阪的运费和保险费。
国际贸易实务有关案例解析

国际贸易实务有关案例分析案例一:1996年某出口公司,对加拿大魁北克某进口商出口500吨三路核桃仁,合同规定价格为每吨4800加元CIF魁北克,装运期不得晚于10月31日,不得分批和转运并规定货物应于11月30日前到达目的地,否则买方有权拒收,支付方式为9天远期信用证。
加方于9月25日开来信用证。
我方于10月5日装船完毕,但船到加拿大东岸时已是11月25日,此时魁北克已开始结冰。
承运人担心船舶驶往魁北克后出不来,便根据自由转船条款指示船长将货物全部卸在哈利法克斯,然后从该港改装火车运往魁北克。
待这批核桃仁运到魁北克已是12月2日。
于是进口商以货物晚到为由拒绝提货,提出除非降价20%以弥补其损失。
几经交涉,最终以我方降价15%结案,我公司共损失36万加元。
参考分析:本案中的合同已非真正的CIF合同。
CIF合同是装运合同,卖方只负责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船,越过船舷之后的一切风险、责任和费用均由买方承担。
本案在合同中规定了货物到达目的港的时限条款,改变了合同的性质,使装运合同变成了到达合同,即卖方须承担货物不能按期到达目的港的风险。
在CIF合同中添加到货期等限制性条款将改变合同性质。
像核桃仁等季节性很强的商品,进口方往往要求限定到货时间,卖方应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对货轮在途时间估算不足;对魁北克冰冻期的情况不了解。
案例二:中国A公司(买方)与澳大利亚B公司(卖方)于某年3月20日订立了5000公斤羊毛的买卖合同,单价为314美元/KG,CFR张家港,规格为型号T56FNF,信用证付款,装运期为当年6月,我公司于5月3I日开出信用证。
7月9日卖方传真我方称,货已装船,但要在香港转船,香港的船名为Safety,预计到达张家港的时间为8月10日。
但直到8月18日Safety轮才到港,我方去办理提货手续时发现船上根本没有合同项下的货物,后经多方查找,才发现合同项下的货物已在7月20日由另一条船运抵张家港。
但此时已造成我方迟报关和迟提货,被海关征收滞报金人民币16000元。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1.某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茶具,买方要求公司代为租船,费用由买方负担。
由于公司在约定日期无法租到合适的船,且买方不同意更换条件,以致延误了装运期,买方以此为理由提出撤消合同,问买方的要求是否合理?2.我国某公司以CFR条件进口一批大豆,在约定日期未收到卖方的装船通知,却收到卖方要求该公司支付货款的单据。
过后我方接到货物,经检验部分货物在运输途中因海上风险而丢失。
问该公司应如何处理?3.我方按CIF条件进口一批床单,货物抵达我方后发现床单在运输途中部分受潮,而卖方已如期向我方提交了合同规定的全套合格单据并要求我方支付货款。
问我方能否以所交货物受潮而拒付货款或向卖方提出索赔?4.某公司以DES条件进口一批药材。
该公司已按合同约定日期做好受领货物的准备,却于合同约定交货期的7天后收到货物,经查证是海上风暴太大导致轮船无法按时到达。
因此,该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5万元延期交货违约金。
该公司以此为由向国外卖方提出索赔。
问公司的行为是否合理?5.某公司以EXW条件买进一批茶叶,在受领货物时发现茶叶包装不适宜出口运输,据此公司拒绝提货和付款。
问公司的作法是否合理?6.我方按CIP条件进口10吨化肥,其经海上运输,抵达目的港后转为铁路运输,我方受领货物后,卖方要求我方支付货款和铁路运费,请问卖方行为是否合理?7.交易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使用了CIF术语,但同时又约定“以货物到达目的港作为支付货款的前提条件”。
结果,货物在中途遇到海难,没有按合同的规定到达目的港。
问买方拒绝支付货款,是否合理?8.我国某公司向德国出口一批大豆,合同规定起所含水分最高为15%,杂质不得超过3%。
但在成交前,我方曾向买主寄过样品,订约后我方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
货到德国后,买方验货后提出货物的质量比样品差的检验证明,并据此提出索赔6000英镑的损失。
我方是否可以以该项交易并非凭样品买卖为由而拒绝买方索赔?9.一批出口到阿拉伯国家的冻鸡,合同中的品质条款规定由出口地伊斯兰协会出具证明书,证明该批冻机是按伊斯兰教的方法屠宰的,但货物到达目的港后,经检验发现,冻鸡的颈部没有任何刀口的痕迹,不符合伊斯兰教的屠宰方法,因此,买方拒绝收货,并要求解除合同。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题库(带详解答案)

案例分析题库(含分析)1.我公司与国外一家大公司签订一笔进口精密机床合同,该公司在欧盟区内共有3家工厂生产这种机床。
临近装运日期时,对方一工厂突然发生火灾,机床被烧毁,该公司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撤销合同。
问:可否撤销?说明理由。
原则上不能撤销合同。
此案涉及到不可抗力的后果。
一般说来,不可抗力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撤销合同,一种是延期履行合同.什么情况下解除合同,什么情况下履行合同要看所发生事故的原因、性质、规模以及履行合同所产生的影响程度.本案中,火灾虽然是当事人无法预料的,应该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但由于对方还有两家工厂可以生产合同项下的产品,因此,我方要求对方延期履行合同。
2.我国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CIF出口合同,我国公司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了保险。
货物发出后,银行议付了货款,但货到目的港后发现严重破损,而保险中没有投保破损险(因为买方没有指明),买方要求我国公司到保险公司办理索赔事宜。
问:我方应否办理?买方要求不合理.此案涉及到CIF合同的性质。
①根据《2000年通则》,CIF属于象征性交货术语,即卖方只要交出符合合同或信用证规定的正确完整的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所以不是到岸价。
②CIF虽然由卖方办理保险,但投保金额和险别必须事先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只能按照国际惯例办理,即按FOB货价×(1+10%)投保平安险。
③在CIF术语下,卖方办理保险仅为代理性质,应由买方处理索赔事宜.如果买方要求卖方代替办理索赔事宜,但责任和费用用由买方承担.本案例,买方显然是在推卸责任。
因此我方不能答应对方要求。
3.某年11月,我国某外贸公司与一外商签订了出口5000公吨钢材的合同,价格条款为CIF 温哥华。
支付方式为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
我方按合同规定办理了租船定舱和保险并支付了相关费用,取得了全套合格单据并到议付行付货款,不料货物在航行途中遭遇海啸,全部灭失。
外商以货物灭失为由拒绝付款赎单,问我方如何处理?这是一起并不复杂案例.在CIF术语中,买卖双方风险划分地点是装运港船舷,越过船舷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卖方办理保险仅仅是代理性质,出险后应由买方办理索赔事宜。
国际贸易及合同管理知识条款案例分析题

国际贸易及合同管理知识条款案例分析题背景:某公司与一家国外公司签订了一份国际贸易合同,合同涉及商品的采购和销售。
然而,在交货和货款支付阶段发生了纠纷。
本案例分析将围绕国际贸易及合同管理知识条款展开讨论。
一、交货问题根据合同条款,交货地点是卖方工厂的门口。
但是,在卖方准备交货时,买方提出要求将货物交付到其指定海港。
这导致了卖方与买方之间的不满,卖方拒绝改变交货地点。
分析:根据国际贸易惯例,交货地点应按照合同约定,而卖方是不应该随意改变交货地点的。
买方的要求属于变相修改合同的行为,违反了双方在合同中达成的协议。
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交货地点,并在合同中做好明确的约定。
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首先参考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如果卖方不能满足买方的要求,应及时沟通并寻找解决方案。
二、货物质量问题在交货后,买方发现货物的质量存在问题,与合同规定的规格不符。
买方提出索赔要求,要求卖方退还货款或重新交付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
分析: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质量问题是常见的争议。
卖方在交付货物之前,应确保货物的质量与合同约定的一致。
如果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买方有权要求退款或重新交付。
建议:对于卖方来说,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生产和检验,以确保货物的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对于买方来说,应在货物交付前进行质量检验,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提出索赔要求。
三、货款支付问题根据合同条款,货款应在交货后的一个月内支付。
然而,在卖方交货后,买方未按时支付货款,导致卖方对买方的违约行为提出索赔。
分析:货款支付问题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纠纷之一。
根据合同约定,买方应按时支付货款,否则将构成违约。
卖方有权要求买方支付违约金或提起法律诉讼。
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货款支付的时间和方式。
对于买方来说,应按时支付货款,并遵守合同中的相关条款。
对于卖方来说,应及时催款,并在买方未按时支付货款时采取合适的法律手段。
结论:国际贸易及合同管理知识对于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一份CIF合同,货物已在规定的期限和 装运港装船,但受载船只在离港4小时后 因触礁沉没。第二天,当卖方凭提单、 保险单、发票等单证要求买方付款时, 买方以货物已经全部损失为由,拒绝接 受单证和付款。
试问:在上述情况下,卖方是否有权利 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
某年C公司与英国B公司签订一份出口轻工 产品的CIF合同。合同中订立两项特殊条款(1) 当年10月由中国上海港运至英国某港口,B公 司须于当年8月底前将有关信用证开到C公司, C公司则保证运载船只不迟于12月1日前抵达目 的港;(2)如果载运船只迟于12月1日前抵达 目的港,B公司可以撤销合同,如届时货款已 收妥,则须将所收货款如是退回B公司。
• 我西北某市一出口公司于97年12月向日本 出口30公吨甘草膏,共1200箱,FOB新港条 件成交,货值54000美元,装运期是12月25日 前,货物装集装箱。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 办事处,于是在12月上旬将货物运到天津, 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装集装箱。不料货物在
天津存仓后第三天即因火灾全部被焚。办 事处赶紧通知内地公司补发货30公吨,怎 奈货源不足,只好请求日本商人将信用证 有效期和装运期各自延长15天。本案中货 物被毁的风险应由谁承担?
案例分析:
• 我方以CFR贸易术语与B国的H公司成交一 批消毒碗柜的出口合同,合同规定装运为4 月15日前。我方备妥货物,并于4月8日装 船完毕。由于遇星期日休息,我公司业务 员未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运通知,导致买方 未能及时办理投保手续,而货物在4月8日 因发生了火灾被火烧毁。 买方遂向我方索 赔,我方以货物装上船,风险已经转移为 由拒绝赔偿,问此案应如何裁决?
对此损失,我方应向谁索赔?
• 97年,某进出口公司按CFR术语与法国一 进口商签订了一批抽纱台布的出口合同, 价值8万美元。货物于1月8日上午装船完毕, 业务员因当天业务较忙忘记向买方发装船 通知,9日上班时才想起并发出装船通知。 法商收到我方的装船通知后向当地保险公 司投保时,该保险公司已获悉装载该批货 物的轮船已于9日凌晨在海上遇难,保险公 司拒绝承保。法商立即来电称:“由于你 方晚发装船通知,以至我方无法投保。因 货轮已罹难,货物损失应由你方负责并应 赔偿我方利润及费用损失8000美元.”
问我方能否以所交货物受潮而拒付 货款并向卖方提出索赔?
我方按CIF“卸到岸上”条件对外出 口,并按规定提交了全套符合要求的单 据,货轮在航行途中触礁沉没,货物全 部灭失,买方闻讯以“卖方需将货物运 到目的港并安全卸到岸上才算完成交货 任务”为由拒付货款。
请分析买方拒付的理由是否合理? 我方应如何处理?
买卖双方按CIF条件签订了一笔初级产品 的交易合同。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卖方备 妥了货物,安排好了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 输事项。在装船时,卖方考虑到从装运港到 目的港距离较近,且风平浪静,不会发生什 么意外,因此,没有办理海运货物保险。实 际上,货物也安全及时抵达目的港,但卖方 所提交的单据中缺少了保险单,买方因市场 行情发生了对自己不利的变化,就以卖方所 交的单据不全为由,要求拒收货物拒付货款。 请问,买方的要求是否合理?此案应如何处 理?
某货轮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航行途中 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 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 往舱中灌水灭火。火虽被扑灭,但由于主 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用 拖轮拖回新港修理,检修后重新驶往新加 坡。事后调查,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为:a、 1000箱货物被火烧毁 b 、600箱货物由于 灌水灭火而受损 c、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 坏 d、拖轮费用e、额外增加的燃料及船长、 船员工资
我国某公司以CFR条件进口一批大豆, 在约定日期未收到卖方的已装船通知, 却收到卖方要求该公司支付货款的单据。 此后我方接到货物,经检验部分货物在 运输途中因海上风险而丢失。
问该公司应如何处理,国外 卖方按期租船将货物发往我方目的港。货 到目的港后,发现该批面粉严重霉变。经 调查,原因是运货船舶是艘超龄服役的船 ,设备老化,航行速度慢,且船方又沿途 招揽货物,致使航期延长了一个多月。由 于是高温、潮湿季节,长时间在船舱中, 面粉因些发生霉变。
案例分析:
我国A公司和英国B公司签订一份以EXW 术语进出口1000打羊毛衫的合同,合同 规定9月1日在青岛港交货,我方按照合同 规定将货物放于青岛港W仓库,可是临 近装运期,我方未见对方派来的船只, 直至9月3日对方的船只才到,可是货物 于9月2日发生火灾,损失了300打,B 公司于是只付给我方700打的货款,双 方发生纠纷,问此案件应如何判决?
我国深圳某公司以CIF条件出口大米2000包。 合同规定由卖方投保一切险加战争险,后应 买方的要求加附罢工险,保险公司按“仓至 仓”条款承保。货抵目的港卸至码头后,恰 遇码头工人罢工,并与警方发生冲突,工人 将大米包垒成掩体进行对抗,罢工经历20天 才结束。当收货人提货时发现这批大米已经 损失达75%,因而向保险公司索赔。
我出口风扇1000台,国外来证规定不许 分批装运。装船时发现有40包装破裂, 风罩变形或开关脱落。为保证质量,发 货认为:《UCP500》有规定,即使不许 分批装运,数量上可以有10%的溢短装。 于是,少装40台。但却遭到议付行的拒 付。
问:议付行的拒付是否有理,为什么?
案例分析:
海轮的舱面上装有1000台拖拉机,航行中 遇大风浪袭击,450台拖拉机被卷入海中, 海轮严重倾斜,如不立即采取措施,则有 翻船的危险,船长下令将余下的550台拖拉 机全部抛入海中。 问:这1000台拖拉机的损失属于何种性质?
案例分析:
某公司按FCA条件出口一批钢材, 合同规定是四月份装运,但到了四 月三十日,仍旧未见买方关于承运 人名称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在此期 间,出口的货物因火灾而焚毁。问: 此项货损谁负责?
案例分析:
我方出口手表到印度,按FCA Shanghai Airport签约,交货期8月。出口企业8月 31日将该手表运到上海虹桥机场并由航空 公司收货开具航空运单。我方即电传印度 发出装运通知。9月2日手表抵达孟买,将 到货通知连同发票和航空运单送交孟买某 银行。该银行即通知印商提货、付款,但 印商以延迟交货为由拒绝。问该案如何处 理?
问:保险公司应否给予赔偿?为什么?
我方按CIF旧金山出口冷冻牛肉一批,合同 规定投保一切险加战争险、罢工险。货到旧 金山后适逢码头工人罢工,货物因港口无法 作业不能卸载。第二天货轮因无法补充燃料, 以致冷冻设备停机。等到第六天罢工结束, 该批冷冻牛肉已变质。 问:进口商向保险公司索赔是否有理?
某公司出口某货物,投保一切险加战 争险,该船抵达目的港开始卸货时, 当地发生武装冲突,部分船上货物及 部分已卸到岸上的货物被毁。问:保 险公司如何赔偿?
• 问:法商的要求合理吗?我方该不该赔偿?
案例分析:
• 某公司以CIF条件出口一批罐头。1、合同签订 后,接到买方来函,声称合同规定的目的港口 最近经常发生暴乱,要求我方在办理保险时加 保战争险。对此,我公司应如何处理?2、这 批货物运抵目的港后,我方接到买方支付货款 的通知,声明:因货物在运输途中躲避风暴而 增加的运费已代我公司支付给船公司,故此, 所付的货款中已将此项费用扣除。对此,我公 司应如何处理?
【案情】2001年8月,我某出口公司对外签定一 份以FOB为条件的农产品合同,买方已向保险 公司投保仓至仓条款的一切险。货物从我公司 仓库运往装运港码头时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损失, 事后我公司以保险单含有仓至仓条款要求保险 公司赔偿,被拒绝,后我公司又请买方以买方 的名义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同样遭拒绝。 保险公司是否有权利拒绝? 为什么?
案例分析:
• 上海一家出口公司与德国一家进口公司签 订一份出口1000张生羊皮的合同,采用 EXW术语成交,由于德方不方便装货,于 是请求中方协助装货,中方答应,在将货 物装运上船的过程中,一捆货物不慎掉入 海中,德方要求中方补发一捆生羊皮。双 方引发纠纷,问此案件应如何处理?
• 英国一家进口公司与日本一家出口公司签订了 一份进出口索尼彩色液晶电视机的合同,采用 EXW术语成交,成交数额为2万台,交货期为 2006年11月份,签订合同时英方付了货款的 10%的定金,合同中规定由日方协助英方办理 相应出口清关手续。但是由于日本商检局于06 年10月份在抽查索尼产品时发现旗下很多种类 的电器在适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随颁发了 禁止或限制此品牌尤其是家电的出口文件,待 问题查清解决后方可恢复此品牌产品的出口。 所以日方于06年11月份出口的此批货物遭海 关扣留。英方得知此消息后要求日方退还定金, 并赔偿因未交货而产生的损失20万美元。双方 就此案引发纠纷。
【分析提示】 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必须具 备三个条件: ⑴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的损失; ⑵ 索赔人是保险单的合法持有者; ⑶索赔人具有可保利益。
保险公司拒赔卖方是因为损失发生时他虽有 可保利益,但他不是保险单的合法持有者, 因此无权向保险公司索赔;
拒绝买方是由于损失发生时他对货物不具有 可保利益,虽然他是保单的合法持有者,但 保险公司仍有权拒绝赔偿。
某公司以CIF条件进口一批药材。该公司已按 合同约定日期做好受领货物的准备,但却 在合同约定交货期的7天后才收到货物。经 查证是海上风暴太大导致轮船无法按时到 达。因此,该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5 万元延期交货违约金。该公司以此向国外 卖方提出索赔。问公司的行为是否合理?
我出口冰冻黄花鱼一批20公吨,每公吨 400美元 FOB上海。合同规定数量可以有 10%的增减,国外来证规定:总金额8000 美元,数量约20公吨,我方装出22公吨, 到银行议付时却遭到议付行的拒付,试 分析付行的拒付的原因。
试分析以上损失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 损失?
某外贸公司按CIF术语出口一批货物,装运 前已向保险公司按发票总值110%投保平安 险。途中载货船舶海上遇到暴风雨,致使 一部分货物受到水渍,损失价值为2100美 元。数日后,该轮又突然触礁,致使货又 遭受部分损失,价值为8000美元。问保险 公司对该批货物两次损失是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