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开挖方案比选
桥隧方案比选

5.4.2桥隧方案比选在选择本项目采用桥梁跨越长江的同时,项目研究组考虑过采用水底隧道穿越长江的隧道方案,并收集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和信息,对隧道方案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和比较,对隧道方案的工程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我国过江隧道最早修建首推20世纪60年代的黄浦江隧道,近十几年来,随着黄浦江、珠江和甬江等一些大型水底隧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的修建越江隧道技术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我国在跨越海、江、河的方案上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使隧道成为解决过江通道的基本手段之一。
5.4.2.1隧道施工方法国内公路隧道的施工方法早期以矿山法为主。
而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隧道的施工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一些新的隧道施工方法和工艺在工程中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一批长大隧道得以顺利建成。
常用于水底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暗挖法和沉管法两种:1、暗挖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新奥法(NATM)、掘进机法(TBM)和盾构法。
A、新奥法。
新奥法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作用和自稳能力。
隧道开挖后,及时采用喷砼、锚杆封闭、加固围岩,尽可能保持围岩的原有强度,容许围岩变形但又不致出现强烈的松弛破坏;当隧道变形基本稳定时,施作二次衬砌。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并对量测信息进行处理、反馈,进一步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调整支护参数,以指导下阶段的隧道施工。
对于浅埋软弱围岩,需采用超前支护或地层改良等辅助施工措施。
施工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是修建隧道最常用的方法。
新奥法的优点是施工组织简单、工期较短、建设费用较低;施工适用范围广,不受隧道断面尺寸和形状的限制,对各类围岩均能适用,当地质条件变化时,施工工艺可机动灵活随之变化;施工设备的组装和工地之间转移简单方便,重复利用率高;多年来已经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施工经验,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工艺。
但它同时也存在施工工序多,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干扰大,开挖速度低、超欠挖严重,爆破对地层扰动大,施工安全性差,作业场所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难以克服的缺点,此外由于开挖速度低,在较长隧道施工时,往往需要采用辅助坑道来增加开挖工作面,从而增加工程造价。
浅埋城市隧道开挖方案比选分析与应用

A s atHee Ct lP aa b sta se e tr a n e eRo dI rv me t rjc E - bt c: fi i Ha lz , u rn fr n est weru d r h a mp o e n oet n r y l c o t P
第1 8卷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安 徽 建 筑 工 业 学 院 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 u n lo h i n t u eo c iet r o r a fAn u si t fArhtcu e& Id sr I t n u ty
Vo_ 8 No 4 l1 .
S lo u b n t nn le c v to a l ssa d a plc to hal w r a u e x a a in nay i n p ia i n
o m pa io n e e to f Co rs n a d s l c i n
S UN o h a CH ENG u , W ANG n -i Gu — u , H a Do g l n
Ke r s FLAC p o r m s u n l iiin meh d o b u i e l se ywo d : r g a ;t n e;dvso t o fa o tsd wal tp;p st ese t o o ii t p meh d v
1 引
土体原有的受力平衡状态 , 从而导致其 向新 的平 衡状 态转 化 , 引起 地表 沉降 和变形 , 重者将 影 并 严
隧道方案比选

桥隧方案比较
• 1、主要优缺点
• 桥梁方案与隧道方案在完成过江功能上,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与桥梁方案相比较,隧道方案的主要优点有:
• ①不侵占航道净空,不影响港口航运,不干扰岸边航务设施, 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全天候越江通车;
• ②它可以做到一洞多用,能将城市供水、供电、通讯等管道安 排在同一洞内过江,并可保证安全稳定;
• 根据以上实例和国内沉管的建设经验及沉管法具有缩 短隧道长度、水密性好、施工条件好、效率高、工期 短、要求的地基承载力不大等优点,本项目亦可采用 沉管方案。
隧道方案建筑限界
• 按照六车道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隧道计算行车速度 为100km/h,采用上下行分离的隧道。根据《公路隧 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规定,隧道单向 净宽拟采用0.5+0.5+3×3.75+0.5+0.5=13.25m,隧道 建筑限界高5.0m
• 3、盾构法。 • 盾构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较为广泛采用的地下隧道全机械化开挖
的施工技术。盾构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 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支护、推进、衬砌等 作业功能。盾构技术以其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和施工安全性已广泛用于地 铁、铁路、公路、市政、水工隧道工程之中。我国已成功采用盾构法建 成许多大型公路隧道,其中包括上海黄浦江3条过江隧道,施工技术较 为成熟。 • 已经建成的武汉长江隧道为“万里长江第一隧”,2003年10月国内专家曾 对其设计和施工方法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认为:该隧道是我国在长江 上兴建的第一条过江隧道,不能冒太大风险,首先要确保安全;盾构法 技术成熟,对防汛没有影响,拆迁量较小,施工期短,施工时长江航运 不受影响,因此,宜采用盾构法施工。 • 举世瞩目的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确立南隧北桥为工程推荐方案,其中 过江隧道拟采用盾构隧道施工,按双向6车道布置,全长8.95公里,隧 道外径长达15.20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 • 盾构是一种价格昂贵,针对性很强的专用施工机械,对每一条用盾构法 修建的隧道,都需要根据地质水文条件、结构断面尺寸专门制造,一般 不能简单地套用到其他隧道工程中重复使用,使得必须有一定投资规模 和施工难度的隧道工程才考虑实际应用该项施工技术。 • 本项目位于武汉长江隧道下游190多公里,两岸第四系覆盖层厚,基岩 深埋,隧道区围岩属软弱围岩,适合运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并且该水底 隧道规模较大,采用盾构隧道有经济可比性。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本项 目可以采用盾构方案。
浅析瓦斯隧道施工方案经济比选

浅析瓦斯隧道施工方案经济比选发表时间:2018-05-18T10:23:58.6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作者:周立燕[导读] 经过以上经济分析,方案二的施工成本比方案一低92.62万元,且能保证工期,设备改造后残值率高。
选择施工方案二比较合理。
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24摘要:为寻求高瓦斯这一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施工的合理方案,结合百兆隧道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技术决策和经济分析,通过比选确定合理施工方案。
本文就云南召泸高速公路白兆隧道瓦斯工区的施工实例,对拟定的加强通风和配置防爆型设备两个施工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确定推荐方案。
关键词:高瓦斯;隧道;施工方案;经济比选白兆隧道为分离式隧道,每幅长1250m,全长2500m。
根据设计勘察的地质资料显示,本隧道穿过煤层区,白兆隧道穿越的四层层厚大于0.7m的煤层中,有三层属于高瓦斯[1]煤层,瓦斯涌出量≥0.5m3/min。
由于隧道穿越旧煤矿,有5个影响施工的采空区,瓦斯突出的可能性较高,受瓦斯气体影响的段落初步评估有140m左右。
1施工方案概况根据本隧道的特点,经过技术可行性分析,对本隧道瓦斯工区拟定出如下两个施工方案进行比选。
方案一:加强高瓦斯工区的通风,设置瓦斯监控系统,配置防爆型供电系统。
为实现本隧道瓦斯工区的瓦斯涌出量小于0.5m3/min的要求,可采取加强隧道通风的方式。
即通过计算,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设置瓦斯监控系统,采取24h连续通风的方式,确保瓦斯涌出量小于0.5m3/min,从而达到无须配置防爆型设备的目的。
经计算需要在隧道正洞口安装2台SDF(c)-NO.13(2×110KW)型轴流风机分2管路通过φ1.5m双抗风管(阻燃、抗静电)将新鲜空气送至正洞,并预留置一台1台SDF(c)-NO.13(2×132KW)型轴流风机。
洞内设置两台局扇FBD60-II-N06,增强通风效果。
隧道方案比选

隧道方案比选一、背景介绍隧道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地下工程形式,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隧道的设计方案比选是隧道工程建设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比选不同的方案,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方案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二、目标和限制在进行隧道方案的比选过程中,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限制。
目标可以包括隧道的功能要求、环境保护要求以及交通需求等。
限制可以包括预算、工期、地质条件等。
明确目标和限制有助于在比选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三、方案比选的方法1.定性比选:定性比选是根据方案的特性和性能指标进行主观评估的方法。
可以通过专家评审、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分可以采用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
2.定量比选:定量比选是根据数据和科学方法进行客观评估的方法。
可以通过建立模型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法、风险分析法等。
3.综合比选:综合比选是将定性比选和定量比选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先进行定性评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案,再通过定量评估得到最优方案。
四、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进行选择,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评价指标:1.成本:隧道工程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
可以包括施工成本、材料费用、运营维护成本等。
2.工期:工期可以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投资回收速度。
通过比选不同的方案,可以找到工期最短的方案。
3.风险:隧道工程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地质风险、环境风险等。
通过比选不同的方案,可以找到风险最小的方案。
4.可持续性:隧道工程的可持续性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社会效益的提升等。
通过比选不同的方案,可以找到最能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方案。
五、具体比选流程1.确定需求和限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限制条件,包括功能要求、预算、工期、环境要求等。
2.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具体项目特点,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
3.收集方案数据:收集各方案的相关数据,包括技术参数、成本数据、工期数据等。
4.定性评估: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方案进行定性评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案。
柠檬坳隧道单向掘进出洞方案比选

t h r e e s c h e me s f o r t h e” t h a n o u t s i d e s l o p e s , c o v e in r g t u n n e l g r o u t i n g ;a d d i t i o n l a s u r f a c e l a y e r t o a d v a n c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 b i a s o f r e t a i n i n g a n d p a r t i l a l o a d b a c k p r e s s u r e ; a t t h e s a me t i me t u n n e l e x c a v a t i o n s u p p o r t f r o m i n t e r n a l t o a s e i r e s o f me a s u r e s a d o p t e d t o a b a t e , b i a s i n t h e s h ll a o w l a y e r a n d v a r i o u s n e g a t i v e e f f e c t s o n t h e t u n n e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c h e me o P ’ s fe a t y g ua r a n t e e t u n n e l k ey wo r d : t u n n e l S e c u r i t y h o l e Pr o g r a ms mu s t
建 筑理 论与 设计
柠檬坳 隧道 单 向掘进 出洞方案 比选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报告3000字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报告3000字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突出。
隧道作为一种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是隧道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隧道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从隧道选线方案比选的角度出发,对隧道选线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隧道选线方案的概念和意义
隧道选线是指在隧道设计过程中,根据交通流量、地形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最优的线位建造隧道。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是指在隧道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选线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为适合的方案。
隧道选线方案比选对于提高隧道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隧道选线方案的比选方法
隧道选线方案的比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交通流量、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政策因素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优的线位建造隧道。
该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利弊,对不同的因素进行权衡,从而得到最佳的选线方案。
2.数学模拟法
数学模拟法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不同选线方案的交通流量、车辆延误等指标进行模拟分析,选择最优的选线方案。
该方法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不同选线方案的交通运行状况进行精确的模拟和预测,为隧道设计提供重要的
决策支持。
3.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指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不同选线方案的优缺点,提出相应的建议。
该方法可以通过对实际隧道的建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隧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从中寻找解决方案。
黄土浅埋段超大跨度高速公路隧道开挖施工方法比选

黄土浅埋段超大跨度高速公路隧道开挖施工方法比选摘要:结合超大跨度浅埋黄土隧道的围岩地质条件,从技术指标、施工工序、沉降控制和施工风险等方面分析了隧道开挖工法双侧壁导坑法、偏心导坑+环形开挖法和盖挖法等各工法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从而选择合理的超大断面黄土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突破了传统的山岭地区公路隧道的施工工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跨度浅埋黄土隧道开挖方法创新工艺工法比选1 工程概况1.1 隧道设计阳曲1号隧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穿越凌井小盆地,阳曲小盆地和太原盆地3大地质构造单元。
隧道为分离式双洞单向三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隧道左线长4685m,右线长4711m。
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4.5m,净高5.0m,为平定至阳曲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隧道进口端黄土地质段全长1213m,土质围岩分界里程K93+857~K95+070,区段内隧道最大埋深50.244m,普遍埋深为14~23m,覆盖层厚较薄,K94+039~K94+126冲沟段埋深仅2.92m。
隧道断面大,主洞开挖跨度17.23m,开挖断面面积160m2;加宽带跨度19.87m,开挖面积202.3m2。
1.2 工程地质特征本区段为黄土丘陵地区,普遍黄土厚度大,黄土地区普遍分布冲沟、陡坎、崩塌和陷穴,同时存在松软土等特殊岩土。
线路位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坡积层(Q4del)、上更新统(Q3eol+al)风积与冲积层的黄土和砂层、中更新统(Q2)黄土、砂层、砾石层中。
隧道主要穿过新黄土地层,成分主要以粉粒为主,结构疏松,具大空隙,富白色钙质菌丝及植物根须,偶含零星钙质结核。
土质纯净,渗透性强,竖向节理发育,具大孔性和直立性;土体含水率较高,重力湿陷性显著,隧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变形发育。
2 施工方法2.1 双侧壁导坑法(传统工艺)隧道洞口区段存在浅埋和偏压难题,在进洞施工试验阶段,设计文件建议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支护参数:隧道黄土段设计Va级浅埋I22b型钢钢架,间距0.5m,Vb级深埋I20a型钢钢架,间距0.8m,VJ级加宽带I22b型钢钢架,间距0.5m,侧壁墙I18型钢钢架,间距同初支钢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定汉线坪坎至汉中(石门)高速公路交叉中隔壁(CRD)与两台阶开挖方案比选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宝汉高速公路坪坎至汉中(石门)段PH-10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八月五日
交叉中隔壁(CRD)与两台阶开挖方案比选
一、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CRD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或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撑,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或二部分,完成横撑施工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Ⅳ级围岩深埋软质岩、浅埋、偏压地段以及Ⅴ级围岩深埋地段的施工,Ⅴ级围岩深埋段二型衬砌仅在必要时增设。
1、CRD法施工工艺流程
厚混
横撑;
横撑,
临时(10)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Ⅷ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
作)。
二、两台阶法
1.开挖、支护顺序说明
(1)拱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
(2)上台阶开挖。
(Ⅲ)上台阶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网、安装锚杆、喷射混凝土)。
(4)下台阶开挖。
(Ⅴ)下台阶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网、安装锚杆、喷射混凝土)。
(Ⅵ)浇筑仰拱。
(Ⅶ)敷设土工布和防水板,采用模板台车全断面一次抹筑二次衬砌混凝土。
(图中阿拉伯数字代表开挖部序,罗马数字代表支护施工顺序)。
三、CRD与两台阶开挖方法比选
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两种开挖方法的比选应从爆破难度、施工时间、后期初期支护、二衬施工等方面进行选择。
根据围岩等级划分的标准(BQ),对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及岩体的裂隙程度进行实验获得结果后,可将Ⅴ级围岩转做Ⅳ级进行施工。
1.爆破难度
由前面的叙述可知,对于CRD开挖来说,简而言之是将隧道的断面划分四个部分,各个部分按照“先支护,后开挖,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对于两台阶开挖方法,明显增加了其开挖断面的宽度。
对于隧道爆破来说,两台阶施工增加了炮眼利用率,而断面的宽度过小会降低楔形掏槽眼的爆破效果,从而增加了爆破成本,而对于隧道来说,违背了“向开挖要效益”的遵旨。
2.施工时间
根据《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1的要求,CRD施工首
先应在开挖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另一侧开挖,且左右量测导坑开挖工作面的纵向距离不宜小于50米:台阶法施工时,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即可开挖。
因此台阶法施工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3.初期支护及二衬
下表是对CRD开挖和台阶法开挖初期支护及二衬每延米工程量进行简单的比较:
由上表可知,Ⅵ级二型导洞无临时支撑,相对于开挖方量、早强砂浆锚杆、钢拱架、锚杆垫板、螺栓螺母、初支喷射砼方量以及二衬施工砼方量Ⅵ级二型均明显优于Ⅴ级浅埋。
综上所述,在保证隧道安全施工的前提下,Ⅵ级二型明显优于Ⅴ级浅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