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制作蟾蜍坐骨神经标本的一种方法

合集下载

说明文:制作蟾蜍骨骼标本

说明文:制作蟾蜍骨骼标本

今天参加了一个课外生物活动,活动中领队要求我们一组人合作,做一个蟾蜍骨骼标本。

活的蟾蜍,抓在手中,看着它那鼓鼓的眼睛和有疙瘩的皮肤,真是有点吓人。

但是,你去解剖它,做成骨路标本,还是很有趣的呢。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来介绍一下做法。

第一步;处死。

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用乙醚麻醉它;另一种是用探针破坏它的中枢神经--先用刀在它的胸部划t形,划一横时要注意不能弄坏胸骨,接着用探针在脊椎里多钻几下,钻的时候要轻,免得弄断脊柱。

这时,被破坏了中枢神经的蟾蜍就已经不省人事了。

第二步:
剥皮。

先从胸部向下撕,再从头向背部往下撕,这样便完好地剥下了一张皮。

如果任意去撕,就会撕坏皮下的骨骼,这样做出来的标本就不完整了。

第三步:
除内脏。

用刀剖腹,小心地取出内脏。

再用水洗洗它的身躯,这样蟾蜍身体内部解剖后的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第四步:
去肌肉。

将洗净的蟾蜍放入开水中烫5分钟,取出后除去大块的肌肉。

接着先用铜丝把脊椎穿好,再剔肉,免得剔好后,脊椎骨对不起来。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除去前后四个爪子的碎肉时要加倍小心,不要把爪子弄散了。

还要注意的是,头骨要完整,不要拆散。

但两块骨头下有黑色物质,要先取下骨头,挑去黑物,然后用胶把两块骨头粘好。

就这样,蟾蜍的骨骼标本做好了,看着这标本,心中涌出的成就感真不小。

1/ 1。

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

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

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121140066 许克波 B3一、实验目的1、离体标本实验(与在体标本实验的区别)2、掌握锌铜弓导致生物电产生的原理3、掌握离体标本的制备及手术训练4、掌握剪刀的技用和双毁髓的意义二、实验原理1、锌铜弓的作用及原理锌铜弓:在生理学实验中,锌铜弓是检验标本机能活性最常用而简易的刺激器。

由铜片和锌片两种金属制成。

锌铜弓具有刺激作用,是因为金属与溶液之间产生电位差,即电极电位。

通常将金属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如Zn便溶解而成Zn离子。

而在Zn的里面则形成负离子。

Cu在溶液中则相反,金属与溶液之间便产生了电位差——电极电位。

如果将Zn和Cu一端接触,则在接触部位电流由Cu向Zn方向流动;而在溶液中则相反,由Zn向Cu流动。

当锌铜弓接触组织时(注意:表面必须湿润),电流便沿Zn→可兴奋组织→Cu方向流动,而产生流动作用。

这样,锌铜弓好像一个电池,Zn如同其阳极,Cu好像阴极而发挥作用。

神经或肌肉的电刺激阈值非常小,所以仅用锌铜弓接触,即可构成刺激,以便检验组织的机能活性。

2、蟾蜍的毁髓及单毁髓和双毁髓及双毁髓的意义蟾蜍破坏脑脊髓: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右手握住蟾蜍,用食指压住头部前端使头前俯,中指、无名指捏住两前腿,无名指以及小指捏住两后腿,左手持针,当触及到两耳中间的凹陷处时,持针手即感觉针尖下陷,此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左手持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然后将刺蛙针退到枕骨大孔,不拔出而是将其尖转向后插入脊柱管中捣毁脊髓,插入椎管时,蟾蜍后肢立即失去紧张性,多数情况出现尿失禁。

若脑脊髓破坏完全,可见蟾蜍四肢松弛,呼吸消失。

单毁髓:如毁髓针确在颅腔内,实验者可感到针尖触及颅骨。

双毁髓: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看到动物的后肢突然蹬直,而后瘫软如棉。

双毁髓的意义:这个实验主要是探讨神经纤维冲动产生、兴奋传递和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与神经中枢无关。

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破坏脑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握住蟾蜍,用食指压住头部前端使 头前俯,右手持刺蛙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刺入颅腔(图 1-1),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然 后将刺蛙针退到枕骨大孔,不拔出而是将其尖转向后插入脊柱管中捣毁脊髓,插入椎管 时,蟾蜍后肢立即失去紧张性,多数情况出现尿失禁。若脑脊髓破坏完全,可见蟾蜍四 肢松软,呼吸消失。
5. 游离坐骨神经和剪断股骨 认清坐骨神经沟和腓肠肌的部位(图),用剪刀剪断梨状肌 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左手提着神经上的细线,右手持剪刀或玻璃分针沿坐骨神经沟细 心剥离,直至将坐骨神经剥离到腘窝。将游离干净的坐骨神经放在下腿上,沿膝关节的 周围将大腿的所有肌腱剪断,并用剪刀刮净股骨下段附着的肌肉,在股骨上三分之一处 剪去上段股骨及所附的肌肉,这样制成的称为坐骨神经下腿标本(图 1-4)。
图 1-1 破坏蟾蜍脑脊髓
图 1-2 剪除躯干和内脏
图 1-3 剥除后肢皮肤
4. 分离两腿 用玻璃分针沿脊柱两侧游离出两条坐骨神经,并于近脊柱处各扎一细线,然 后在扎线与脊柱之间剪断神经。提着神经上的细线,将两条坐骨神经分别置于两条大腿 上,左手持脊柱,将骶骨翘起,将下位脊柱全部剪除。捏着两侧骼骨向反方向分离,使 耻骨联合脱臼后,沿耻骨联合正中将两下肢剪开,将一条腿浸于任氏液中备用,另一条 置于浸有任氏液的玻璃板上。
6. 游离腓肠肌 在坐骨神经下腿标本的基础上,用剪刀将跟腱的下端剪断,在跟腱与肌肉 交界处扎一条细线,左手提线,右手用剪刀游离腓肠肌,直到膝关节。最后用粗剪刀在 膝关节下将小腿剪去,留下的即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 1-5)。做好的标肌立即收缩,表示标本的兴奋性良好,然后将标本 放入任氏液中,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再进行实验。
实验 1 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神经干的性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神经干的性质实验目的要求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以及腓肠肌标本制备的方法;学习生理学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观察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掌握引导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与测定其传导速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蟾蜍、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金冠剪、眼科剪、眼科镊、玻璃分针等)、烧杯、培养皿、纱布、棉线、粗剪刀、蛙板、污物缸、滴管、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铁架台、计算机、任氏液等。

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与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与掌握。

因此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蟾蜍的神经肌肉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

任氏液是—种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可以用来延长青蛙心脏在体外跳动时间、保持两栖类其他离体组织器官生理活性等。

腓肠肌由许多的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应期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而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为阈刺激,但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则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

这时,即使再加大刺激强度,肌肉的收缩强度也不会随之而增大。

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

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地收缩反应,即单收缩。

单收缩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

刺激坐骨神经能引起腓肠肌产生收缩。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不断增大刺激频率可引起肌肉收缩形式发生改变。

若刺激频率较小,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大于一次肌肉收缩与舒张所持续的时间(即单收缩)时,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若增大刺激频率,使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大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期时间,而小于单收缩时,肌肉呈现不完全强直收缩;若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小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期时间,肌肉则表现出完全强直收缩。

蟾蜍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蟾蜍坐骨神经实验报告

蟾蜍坐骨神经实验报告蟾蜍坐骨神经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生物学研究中,动物模型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

蟾蜍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其神经系统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蟾蜍坐骨神经的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蟾蜍、手术刀、显微镜、显微摄像机、生理记录仪等。

2. 实验操作步骤(1)蟾蜍麻醉:将蟾蜍置于麻醉盒中,使用适量的麻醉剂使其进入麻醉状态。

(2)手术准备:用手术刀小心地在蟾蜍的背部切开一小段皮肤,暴露出坐骨神经。

(3)神经刺激:使用细电极刺激坐骨神经,并记录下相应的电信号变化。

(4)数据记录与分析:使用生理记录仪记录下坐骨神经的电信号,并通过显微摄像机观察和记录蟾蜍的反应。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坐骨神经的结构:坐骨神经是蟾蜍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神经纤维组成。

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纤维的排列和分布情况。

2. 神经刺激的效果:通过对坐骨神经进行电刺激,我们发现蟾蜍会出现明显的反应,如肌肉的收缩和腿部的运动。

这表明坐骨神经对蟾蜍的运动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3. 神经信号的记录与分析:通过生理记录仪,我们成功地记录下了坐骨神经的电信号,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这些信号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蟾蜍神经系统的活动状态。

四、实验讨论1. 坐骨神经的功能:坐骨神经是蟾蜍神经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神经通路,它负责传递运动指令和感觉信号。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坐骨神经的刺激会引起蟾蜍的运动反应,这进一步验证了其在运动调控中的重要性。

2. 神经信号的传导:通过记录和分析坐骨神经的电信号,我们可以了解神经信号的传导过程。

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为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蟾蜍坐骨神经的结构和功能。

坐骨神经在蟾蜍的运动调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电信号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及不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及不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及不同强度肌肉收缩的影响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1.目的掌握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基本操作技术,掌握蛙类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2.材料蟾蜍或蛙,任氏液,锌铜弓3.方法1.捣毁脑髓取一只,用左手握住,以食指压其头部前端使其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自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到达椎骨,即将探针改变方向刺入颅腔,向各侧不断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再将探针原路退出,刺向尾侧,捻动探针使逐渐刺入整个椎管内,捣毁脊髓。

此时蟾蜍下颌呼吸消失,四肢松软,即成为一捣毁脊髓的蟾蜍,否则须按上法再行捣毁。

2.剪除驱干上部及内脏用粗剪刀在颅骨后方剪断脊柱。

左手握住蟾蜍脊柱,右手讲粗剪刀沿两侧剪开腹壁。

此时躯干上部及内脏即全部下垂。

剪除全部躯干上部及内脏组织,弃于盆内3.剥皮避开神经,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脊柱,左手捏住皮肤边缘,逐步向下牵拉剥离皮肤。

拉至大腿时,如阻力较大,可先剥下一侧,再剥另一侧。

将全部皮肤剥除后,讲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4.洗净双手和用过的全部手术器械5.分离两腿避开坐骨神经,用粗剪刀从背侧部剪去骶骨,然后沿中线将脊柱剪成左右两瓣,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讲以分离的标本浸于任氏液中6.游离坐骨神经取腿一只,先用玻璃分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腹腔部,然后用大头针将标本背固定于干净蛙板上。

用玻璃分针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纵向分离暴露坐骨神经之大腿部分,直至分离至腘窝胫神经分叉处。

然后剪断股二头肌腱,自上而下剪断所有坐骨神经分支。

将连着3~4节椎骨的坐骨神经分离出来7.完成坐骨神经小腿标本将已分离的坐骨神经搭在腓肠肌上。

用粗剪刀自膝关节周围向上剪除并刮干净所有大腿肌肉,在距膝关节约1cm处剪断股骨。

弃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即为坐骨神经小腿标本8.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尖头镊子在上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肌腱下方穿孔,穿线结扎之,提起结扎线,在结扎线下方剪断跟腱,并逐步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处,左手握住标本的股骨部分,使已游离的坐骨神经和腓肠肌下垂,右手持粗剪刀水平方向伸进腓肠肌与小腿之间,在膝关节处剪断,与小腿其余部分游离。

实验三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三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六、注意事项
1、制备标本过程中,应随时用林格液润湿神经和肌 肉,防止干燥。 2、游离神经时,切勿用玻璃分针逆向剥离,以防损伤 神经干,又要避免金属器械对神经的不必要触碰。
3、避免蟾蜍皮肤分泌物和血液等污染标本,也不能用 水冲洗标本。
4、有时标本兴奋性过高,可放置20min待其稳定后再 用于以下实验。必要时可接地予以分流。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在腋部用铁剪刀剪断脊柱, 将头、前肢和内脏一并弃去,仅保存一段脊柱和后肢。脊 柱的两旁可见坐骨神经丛。
3、去皮:先剪去肛门周围皮肤,然后用左手捏住脊柱断端,右手捏 住断端边缘皮肤,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皮肤。标本放入盛有林格液的小烧 杯中,将手及用过的器械、蛙板洗净,以免皮肤分泌物污染神经-肌肉 标本。 4、分离标本为两部分:沿脊柱正中线将标本均匀地分成左右两半, 分别作进一步剥制。 5、游离坐骨神经:用玻璃分针在半膜肌和股二头肌之间分离出坐骨 神经。注意分离时要仔细用剪刀剪断坐骨神经的分支,勿伤神经干,前 面分离至脊柱坐骨神经丛基部,向下分离至膝关节。保留与坐骨神经相 连的一小块脊柱,将分离出来的坐骨神经搭于腓肠肌上,去除膝关节周 围以上的全部大腿肌肉,用铁剪刀刮净股骨上附着的肌肉,保留下半段 股骨。 6、分离腓肠肌:在跟腱上扎牢一线,提起结线,剪断结扎线外的跟 腱,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处,将膝关节以下小腿其余部分全部剪去。至 此,标本制成。 7、标本的检验:将标本置于蛙板上,用锌铜弓(或电子刺激器)刺激 坐骨神经,若腓肠肌收缩表明标本的兴奋性良好。将标本放入林格液中 待用。
实 验 三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学习破坏蟾蜍脑和脊髓的方法. 熟悉并掌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二、试验器材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标本制备(图文)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标本制备(图文)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标本制备[学习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蛙类(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动物与器材]蛙或蟾蜍、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金冠剪、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和玻璃分针)、蜡盘、蛙板(木质或硬泡沫塑料)、固定针、锌铜弓、培养皿或不锈钢盘、滴管、纱布、粗棉线、任氏液。

[方法与步骤]1、蛙或蟾蜍的单毁髓与双毁髓一手握住蛙或蟾蜍(可用纱布包裹蟾蜍躯干部),背部向上。

用拇指压住蛙或蟾蜍的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使头端向下低垂;另一手持毁髓针,有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触划,当触及到两耳间的凹陷处(此处与两眼的连线成等边三角形)时,持针手即感觉针尖下陷,此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即可进入枕骨大孔。

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捣毁脑组织。

如毁髓针确在颅腔内,实验者可感到针尖触及颅骨。

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

在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看到动物的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如棉,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如动物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必须重新毁髓。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使蟾蜍头部向外侧(不要挤压耳后腺),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如被射入,则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2、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剥制后肢标本如果动物个体较大,可将双毁髓的动物腹面向上放入蜡盘中。

一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耻骨联合上方的皮肤,另一手用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再剪开体壁肌肉(开口要大)。

然后用手术镊轻轻提起内脏,自耻骨部剪断(勿损伤脊神经)。

一手轻轻托起蟾蜍后肢,使头部及内脏向下,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于其前方用金冠剪横向剪断脊柱。

然后再沿脊柱两侧到横向切口剪断体壁,一手用蘸有任氏液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断开的脊柱后端,另一只手向后撕剥皮肤并除去断开脊柱以上部位肢体及内脏。

如果下肢撕皮困难,可在撕皮至股部时,用手勾住双股中间后再行撕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
从箱子里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左手握蟾蜍,用食指按压其头部使其尽量前俯,右手用大头针自枕骨大穴垂直插入,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毁坏其脑组织;将探针回撤向后刺入脊椎管,反复提插毁其脊髓。

如果蟾蜍四肢酸软,呼吸消失,说明其脑和脊髓被破坏的差不多,否则继续上述方法进行。

2、剪除蟾蜍的躯干上部和其内脏
沿着蟾蜍的上肢处将蟾蜍的头部剪去,继而沿脊柱两侧剪开腹壁,这时的内脏全部下垂,减除内脏。

此时,你可以在脊柱的两旁看见坐骨神经,注意剪除的过程中不要损伤坐骨神经!
3、剥皮
用镊子夹紧脊柱的断端,右手捏住蟾蜍的皮肤边缘,逐步向下剥离皮肤,将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4、制备坐骨神经的小腿标本
用粗剪刀沿中线将脊柱剪成左右两半,从耻骨联合处剪开两侧的大腿,在这期间,注意不要损伤了坐骨神经。

将分离的标本放到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取一侧的下肢用大头针固定在蛙板上,用玻璃分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于近脊柱侧结扎。

再循着坐股神经沟分离暴露出坐骨神经的大腿部分,直至胫腓神经分叉处。

自上向下剪断所有坐骨神经的分支,游离出坐骨神经。

将游离的坐骨神经搭于腓肠肌上,自膝关节周围向上剪除所有的大腿肌肉,在股骨的中部剪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即为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5、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将上面所做的标本在跟腱处结扎后剪断,并逐步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处,将小腿的其余部分全部剪掉,这样就制成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