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和生殖健康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
1994年WHO提出废弃“更年期”,推荐采用
“围绝经期”一词。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指从接
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 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 经后1年。 绝经(menopause):指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上。
女性一生的内分泌时期
[治疗] 1 口服雌激素常用: 国产尼尔雌醇 妊马雌酮(premarine,倍美力) 微粒化17-p雌二醇(诺坤复)
7—甲异炔诺酮(tibolone,利维爱)
2 孕激素:常用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 炔诺酮。
[治疗] 3 阴道用药:倍美力软膏,雌三醇栓剂等。 4 皮肤给药:松奇贴片,爱思妥凝胶
[治疗]
关键 (1)适应证:雌激素缺乏所致的潮红潮热及精神 症状,老年性阴道炎、泌尿道感染,预防骨质疏 松。
(2)禁忌证:妊娠、严重肝病、胆汁淤积性疾
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原因不明的 制剂及剂量的选择:原则上尽量选用天然雌激素, 以雌三醇和雌二醇间日给药最为安全有效。剂量 应个体化,以取最小有效量为佳。
2 中期:尿频、尿急、阴道干躁、性交痛等泌尿、 生殖道症状。
3 远期: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皮肤松驰,毛
发干枯,牙齿脱落等
[治疗]
1 一般治疗:
镇静 锻炼,日晒 摄人蛋白质及含钙丰富食物,如牛奶、豆浆、海 产品、黑五类
补充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双磷酸盐类
[治疗] 2 激素替代治疗
(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最为
绝 经:女性一生最后一次月经 年龄:48.5±3.8岁
40岁 最后一 次月经
青春期
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的调查分析

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对调查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对她们进行针对性的服务,以便提高社区妇女的生活质量。
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社区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20例围绝经期妇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围绝经期的生殖健康状况以及保健需求,从而进行分析。
结果:接受调查的120例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资料显示,有部分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了如失眠、疲劳、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
保健需求方面主要依托定期体检,需求较为强烈。
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普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生殖健康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妇女群体进行适当的生殖健康知识的讲解,增强她们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身健康问题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保健需求绝经是指女性卵巢功能停止运作,体内雌性激素减少,致使其失去生育能力,也产生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变化。
这一个阶段医学上称之为围绝经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更年期,它是女性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时期,有社会资料显示,很大基数的女性都会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这种病症诱发原因多为女性随着年龄增大导致体内雌性激素下降,它对女性的生活、健康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
而长期的雌性激素缺乏会出现一些其他病变,比如心血管类疾病、骨质疏松、也容易引发一些生殖道疾病,现今社会现象中,随着老年化人口的增多,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方面逐渐引起重视[1]。
本次调研将120例45-62岁社区妇女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状况、保健需求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现将主要内容讲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社区的120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了解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调查对象群体的平均年龄为53.5岁,已经绝经的妇女人数占总比的80%,人数为96人,没有绝经的妇女人数为24,占总比的20%;绝经方式:有72例为自然绝经,也有24例妇女因为为手术或其他非自然性原因。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保健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保健摘要: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一环,它与老年女性的健康问题息息相关。
围绝经期女性保健的理论一度被忽视,至今也未能得到普遍认知。
大部分女性忍受着围绝经期体内激素紊乱所带来的身体、心理的双重不适。
随着医学的发展,女性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也得到了新的突破,性激素疗法的疗效也进一步得到了证实。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问题需要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更加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围绝经期;绝经;女性;保健;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
围绝经期女性的卵巢功能开始不断退化,到最后完全丧失。
卵巢功能的丧失引起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女性产生血管舒缩症状、神经和精神症状、泌尿生殖道症状和骨骼和肌肉症状等,影响女性日常生活,降低女性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还关系到女性老年的健康,是一级预防的最佳启动时期,做好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工作,可以有效预防衰老性疾病的发生。
1.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妇女的变化及保健概况女性卵巢功能在绝经过渡早期开始衰退,这一时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分泌减少,不能刺激排卵,同时卵巢对促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反应性下降,导致卵泡常停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而无法正常排卵,激素水平紊乱,子宫内膜不再呈现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不断退化,直至完全丧失。
近年来,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逐渐受到重视,有关围绝经期的研究层出不穷,为妇女保健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数据支持。
1.1.围绝经期妇女的变化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因体内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可能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系列症候,这就是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是女性的自然生理过程,大多数妇女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而逐渐适应这种变化,不出现或仅有轻微症状出现。
也有少数妇女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出现明显的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最明显表现为月经的变化。
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为开展中老年女性生殖健康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发放《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表》,主要了解围绝经期女性月经婚育、围绝经期症状及就医等情况。
结果有效调查表572份,379例已绝经,绝经年龄为(47.3±4.2)岁,绝经前出现月经紊乱者占61.5%,未绝经者49.7%出现月经紊乱,持续时间为(8.5±3.1)个月。
围绝经期症状:潮热多汗及情绪波动为主,性生活异常发生率较高,感觉异常发生率最低。
仅56.1%因上述症状而就医,治疗时间<1年者占69.5%。
结论了解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现状,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和服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事实依据。
【关键词】围绝经期生殖健康保健围绝经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多系统变化[1-2],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为制定科学的围绝经期女性保健措施,笔者对572例围绝经期女性进行了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围绝经期女性572例,年龄44-62岁,平均年龄(53.2±10.1)岁。
所有调查对象均无子宫、卵巢手术切除史,无精神疾病病史,所均处于围绝经期,自愿接受本次调查。
1.2 方法向所有调查对象发放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设计的《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表》。
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表,如难以自行填写,则由本人口述,家属代填。
1.3 调查内容1.3.1 月经婚育:月经初潮年龄、行经及痛经、婚育状况、分娩及流产次数、避孕措施及绝经年龄、绝经前月经情况,月经停止≥1年判断为绝经。
1.3.2 围绝经期表现:绝经前期、绝经期以及绝经后期是否存在身体不适、相应症状、诊疗情况。
2 结果共产生有效调查表572份。
2.1 月经婚育情况:572例围绝经期女性的月经婚育情况见表-1,379例已绝经,占66.3%,绝经前61.5%(233/379)出现月经紊乱,未绝经者中有49.7%(96/193)月经紊乱。
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

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摘要】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1]。
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渐下降,在绝经过渡早期,FSH水平升高,导致雌二醇分泌过多;在卵泡完全停止生长发育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
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
上述一系列症状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补充治疗,并鼓励锻炼身体和健康饮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关键词】围绝经期雌激素变化与症状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正常的生理变化时期。
北美绝经协会(NAMS)中说围绝经期指自绝经前2-8年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一般开始于40多岁,也有些女性在30多岁已经有围绝经期的症状。
英国PRODIGY(英国NHS指南)中说围绝经期指自卵巢功能开始下降(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潮热症状),至末次月经后12个月。
卵巢为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明显减少且易发生卵泡发育不全,最终,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导致卵巢功能衰竭。
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妇女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
现将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以及处理综述如下。
1 雌激素的变化绝经前后最明显变化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卵巢功能衰竭[2],卵巢功能衰退的最早征象是卵泡对FSH(促卵泡生成素)敏感性降低。
抑制素是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它的生理作用是选择性地抑制垂体FSH的产生,包括FSH的合成和分泌。
绝经后妇女抑制素浓度下降,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显,可能成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更敏感的标志。
抑制素有反馈抑制垂体合成分泌FSH作用,此期抑制素浓度下降,而FSH水平升高。
女人在绝经前都有的表现

1、月经变得不规律女性在快要绝经前,月经就会变得不规律。
有的女性月经一来就是十几天,也有的女性月经量特别多。
如果此时女性的子宫没有任何的异常,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了,看是不是得了宫颈癌。
一般女性绝经前有以下表现:经期时间过长:有的女性在绝经前来临之际,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有的是二十天来一次月经,有的是两个月来一次。
直到最后月经不再光顾。
月经量变化:绝经前的月经颜色也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变成浅粉色,有的变成黑色。
也有的变成粉红色。
这都是绝经前的症状。
2、身体潮热发生潮热是女性绝经前的症状之一。
这是一种暂时性的感觉。
女性会突然感觉有一股热流流向全身。
特别是胸部和头部附近。
绝经前的女性会有面部潮红、出汗的现象。
3、心悸不适如果女性出现心悸或焦虑的表现时,就要警惕绝经的到来。
一般在绝经前,会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但每次持续的时间不长。
每天会发作十几次甚至更多。
4、情绪波动大绝经前后也会和更年期一样,此时的女性情绪波动特别大。
特别容易生气。
有的女性还会发生抑郁症。
针对绝经期的女性,家人最好给更多的关心,帮助她们度过绝经的这个难关。
5、泌尿生殖系统改变女性绝经后,也意味各方面的生殖功能下降。
比如阴道会变得干涩,没有弹性。
同房时会有疼痛感。
乳房也会出下垂、小便失禁,或有膀胱炎症的现象。
6、骨质疏松中年期女性发生骨质疏松也是绝经前的征兆。
此时的女性骨骼压缩会造成人的体格变下,产生骨质。
7、停经后出血月经时来时不来也是绝经来临的现象之一。
这种绝经前的表现是因为卵巢功能在绝经后并没有停止工作,还会继续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从而使子宫内膜加厚,加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发月经的再次到来。
其实对于我们女性朋友们来说,决定之前出现了这样的症状表现,有了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积极的按照上面所说的方式来作,改善着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才是最有效的,否则的话也会严重的危及到我们的健康,给我们的生命带来的困扰也是比较大的。
女性围绝经期各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

女性围绝经期各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摘要】通过对绝经过渡期、绝经期、绝经后期各个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体现围绝经期女性生理的变化。
【关键词】绝经过渡期绝经期绝经后期激素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竭,生殖能力终止。
卵巢功能衰退是渐进性的,以往一直用“更年期”来形容这一渐进的变更时期,但由于更年期定义模糊,1994年WHO提出废除“更年期”这一术语,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一词。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间,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1]。
1.绝经过渡期1.1雌激素绝经过渡早期雌激素水平呈波动状态,其原因是FSH升高对卵泡过度刺激引起雌二醇分泌过多,导致雌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卵泡期水平。
在绝经过渡期中,即使雌激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卵泡对FSH的耐受也逐渐增加。
对促性腺激素的相对耐受在临床围绝经期之前就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一过程在进行IVF刺激卵泡的妇女中显示得比较清楚。
在平均年龄小于30岁的妇女,如果每天用225IU的FSH刺激,雌激素水平很容易高于1000pg/ml。
相反,大多数年龄超过40岁的妇女,即使给予3倍剂量的促性腺激素,也很少达到这一水平。
卵巢对激素刺激的耐受,可解释一些妇女为什么雌激素水平正常却产生潮热症状。
它提示潮热或许与促性腺激素水平突然变化导致雌激素水平波动或其他卵巢激素(如抑制素)水平过低有关[3]。
1.2孕酮孕酮主要由颗粒细胞产生,且在黄体中期达到高峰。
在绝经过渡期中很少发生排卵,总孕酮产生量下降。
在另一些妇女,虽然排卵继续出现,但黄体期孕酮水平却低于年轻的妇女。
1.3促性腺激素绝经过渡期FSH水平升高,呈波动型,LH仍可在正常范围,但FSH/LH仍<1。
1.4催乳激素绝经过渡期由于雌激素具有肾上腺能耗竭剂的功能,可抑制下脑分泌催乳激素抑制因子(PIF),使催乳激素水平升高。
妇女围绝经期特征及保健

1 泌 尿 生 殖 系 统 萎 缩 症 状 ( ) 尿 系 统 : 经 后 因尿 道 变 短 、 . 4 1泌 绝
停止 。此期除了有月经紊乱外 , 约有 1%~3 %的妇女有 比较明 0 0
显 的心血管症状和精神神经症状 , 表现为潮热 , 即突然感 到发热
黏膜变薄 , 括约肌松 弛 , 现为尿急 、 表 尿频 、 排尿 困难 、 夜尿 或张
岁; 以改 良的 K p e a u p m n氏症状评分表调查其更年期症状发生率
为 8 . 其中 , 33 %, 重度 占 5 %。 . 4
2 围绝经期综合 征的影 响因素 . 2 卵巢功能减退引起的内分泌
【 华嘉增. 2 】 妇女保健新编. 海: 上 复旦大学出版社 ,0 1 14 20 , . 9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 1 年 1 月中 第 2 第 3 期 00 1 卷 2
0co e 2 1 tb r 0 0 VO12 . No3 -2
3 8・ 0
Ju n l f hn rdt n l hn s dcn no t n o r a o iaT a io a C ie eMe iieI fr i C i ma o
后 随年龄 的增加 , 围绝 经期症状发生 明显 ; 体重指数与 围绝 经期 综合 征各症 状呈正相关 , 重指数越高, 体 围绝 经期综合征症状越
可分为近期症状和远期症状 。近期症状 主要 以 自主神 经和 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为主, 伴有 泌尿生殖系统萎缩 。远期症状主要 是骨质疏松 、 老年痴呆和血脂代谢异常 。 11 月经紊乱 此期 由于卵巢内卵泡数 目减 少及 卵泡对垂体促 .
【】 l曹缵孙 , 陈晓燕. 妇产科综 合征 . 北京: 民卫生出版社 ,0 3 16 18 人 20 ,4 —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涵盖了母亲安全、计划生育、 性健康和儿童生存与发展等多个方面,涉及妇产科、儿科、 胚胎发育学、遗传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 学等许多学科。
女性一生分期
➢ 幼年期、 ➢ 青春期、 ➢ 生育期、 ➢ 围绝经期、 ➢ 老年期。
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相关因素
家庭角色
生理特点
职业压力
情绪精神
生殖健康
人际关系
妇科疾病
环境污染
肥胖减肥 避孕
围绝经期的心理、社会特点
➢ 心理疲劳 经常对工作、事业、人际关系、家庭角色等不断思考,
感受生活很累,晨起四肢沉重,整日精神萎糜,工作效率差,感情 易激动,困乏又睡不着 。
➢ 焦虑、悲观心理 无缘故紧张、惊恐、不安;轻微不适便疑患重
病,忧郁悲观。
➢ 个性行为改变 敏感多疑、无端心烦意乱。
➢ 性心理障碍 月经紊乱、性交疼痛,怀疑自己性能力等。
➢ 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 子女成家、丈夫工作繁忙、婚姻关系紧
张;职位变动、下岗、退休、社会角色转换等。
3、饮食相关因素:肝癌的发生与生活 习惯息 息相关 。长期 进食霉 变食物 、含亚 硝胺食 物、微 量元素 硒缺乏 也是促 发肝癌 的重要 因素。 黄曲霉 毒B1是目前 已被证 明有明 确致癌 作用的 物质, 主要存 在于霉 变的粮 食中, 如玉米 、花生 、大米 等。另 外当摄 食大量 的含有 亚硝 酸盐的食物,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 能及时 排出, 可以在 体内转 变成亚 硝胺类 物质, 亚硝酸 盐含量 较高的 食物以 烟熏或 盐腌的 肉制品 为著, 具有明 确的致 癌作用 。同时 肝癌的 发生也 与遗传 因素、 寄生虫 感染等 因素相 关。[1] 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短
反
正 反 馈
馈
长
反
垂体 FSH,LH
馈
(+)
卵巢E,P,I
内分泌激素周期性变化示意图
LH 雌激素 孕激素 FSH 激 素 水 平
卵
排
泡
卵
期
黄 体 期
卵巢周期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 卵巢功能衰退,下丘脑垂体功能
退化。
GnRH
➢ 卵泡对FSH敏感性下降,对促性腺激 素刺激的抵抗性逐渐增强。
➢ 绝经过渡期卵巢尚有排卵功能,早期 雌激素水平呈波动状态,FSH 卵 巢过度刺激 E ,卵泡停止发育 E ;卵泡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 P ;LH T 。
肝癌的早期表现很不典型,往往容易被 忽视。 以下症 状可供 参考: 1、食欲明显减退:腹部闷胀,消化不良 ,有时 出现恶 心、呕 吐; 2、右上腹隐痛:肝区可有持续性或间歇 性疼痛 ,有时 可因体 位变动 而加重 ; 3、乏力、消瘦、不明原因的发热及水肿 ; 4、黄疸、腹水、皮肤瘙痒; 5、常常表现为鼻出血、皮下出血等。 肝癌的一些典型症状只有疾病进展到中 晚期时 才会发 生,而 那时往 往已经 丧失手 术机会 ,因此 平时的 自我检 查非常 重要。 当感觉 疲惫乏 力持续 不能缓 解时, 很可能 是肝病 的预兆 ;心窝 处沉闷 感,或 是腹部 右上方 感觉钝 痛,有 压迫感 和不适 感等, 体重减 轻,时 有原 因不明的发烧及出现黄疸,应尽早前 往医院 检查。[1-2] 诊断鉴别 检查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 肝脏影 像学检 查。甲 胎蛋白 是目前 常用的 ,也最 简单实 用。我 国60% 以上肝 癌病例 的血清AFP>400 μg/L,9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 感染的 背景,10%有 丙肝病 毒(HC V)感 染背景 ,还有 部分患 者HBV和HCV重叠 感染,因此如果在病毒性肝病基础上 合并AF P> 400 μg/L应该高度怀疑肝癌可能,尽早完善影 像学相 关检查 ,做到 早发现 、早诊 断、早 治疗。 现代医学影像学手段也为肝癌的诊断提 供了很 大的帮 助,为 肝癌的 定位、 定性、 定量、 定期和 制定治 疗方案 提供了 可靠的 依据。 1、最常用的是肝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 为非侵 入性检 查,对 人体组 织无任 何不良 影响, 其操作 简单、 直观准 确、费 用低廉 、方便 无创、 广泛普 及,可 用于肝 癌的普 查和治 疗后随 访。 2、CT已经成为肝癌诊断的重要常规手 段。腹 部CT增 强扫描 可清楚 地显示 肝癌的 大小、 数目、 形态、 部位、 边界、 肿瘤血 供丰富 程度, 以及与 肝内管 道的关 系,对 于进一 步明确 诊断, 与其他 良性肝 脏占位 相鉴别 ,同时 明确肝 癌的分 期分级 ,对于 指导治 疗及判 断预 后有重要意义。通过影像分析软件还 可以对 肝脏内 各管道 进行重 建,可 以精确 到各肝 段血管 的走行 ,肿瘤 与血管 的关系 ,模拟 手术切 除平面 ,测算 预切除 肿瘤的 体积和 剩余肝 体积, 极大的 提高手 术安全 性。 3、肝脏特异性MRI能够提高小肝癌检出 率,同 时对肝 癌与肝 脏局灶 性增生 结节、 肝腺瘤 等的鉴 别有较 大帮助 ,可以 作为C T检查 的重要 补充。 4、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全 身扫描 可以了 解整体 状况和 评估肿 瘤转移 情况, 更能全 面判断 肿瘤分 期及预 后,但 是价格 较为昂 贵,一 般不作 为首选 检查。
妇女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 与生殖健康
苏州大学附属一院
前言
➢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 时代,也是人类对健康需求向更高层次 不断发展的阶段。近年来随着妇女保健 事业的迅速发展,2019年“人人享有生 殖保健服务”已成为全球的行动目标。
生殖健康新概念
➢ 生殖健康 是指在生命所有阶段的生殖功能和过程中
围绝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健
➢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极重要的阶段, 精神、体力、心理上的压力极重,理想与 事业、婚姻与家庭、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 生活方式等诸多矛盾,时时困扰。
围绝经期保健
➢ 围绝经期 妇女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卵巢功
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一般始于40岁, 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历时10余年。
临床表现
➢ 雌激素下降相关症状
➢ 血管舒缩症状 潮热、出汗、心悸、抑郁、紧张等。 ➢ 精神神经症状 情绪、记忆力及认知功能症状 。 ➢ 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消退 尿路感染、压力性尿失禁。 ➢ 心血管疾病 易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脑血管意外;
HDL↓、LDL↑、CT ↑ 。
➢ 骨质疏松 骨折、骨骼压缩身材变。
➢ 自然绝经: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绝经。
➢ 人工绝经: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损坏 所致绝经。
围绝经期包括:
➢ 绝经过渡期
➢ 绝经: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
➢ 绝经后期
➢ 约1/3的妇女能通过自我调节使神经内分泌功能达到新的 平衡,2/3的妇女出现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女性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 GnRH
➢
续10年,然后下降。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绝经后GnRH分泌增加与LH相
➢
平行。
➢ 抑制素 围绝经期下降较E2下降早、明显,绝经后水平极
➢
低。
➢ 催乳激素 过度期升高,绝经后下降。
临床表现
➢ 月经紊乱 半数以上出现2~8年无排卵月经,
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及月经量增多。
➢ 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 ➢ 绝经年龄45-55岁,平均50岁(49.5岁)。
FSH
LH
E
PT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 雌酮E1/雌二醇E2>1;
➢ 绝经后卵巢不分泌雌激素 ➢ 雌激素来源:
雌激素
肾上腺皮质 肌 肉
脂 肪 肝、肾、脑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 绝经后无孕激素分泌
➢ 促性腺激素 绝经过度期 FSH/LH <1;
➢
绝经后 FSH /LH <1, 2~3年最高水平,持
➢ “围绝经期”一词,由 WHO 1994年提出,废弃 以前“更年期”的提法。
➢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 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围绝经期保健的重要性
➢ 围绝经期是妇女性功能从成熟到期衰退的过渡时 期,生殖系统均可发生较大的变化,若无良好的 保健,可使妇女提前衰老或影响妇女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