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及其重要性
关于芭蕾舞的基本功与艺术表现力

关于芭蕾舞的基本功与艺术表现力芭蕾舞是一种通过身体的优美姿势和优雅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
它要求舞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芭蕾舞的基本功和艺术表现力,并探讨它们在芭蕾舞演出中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芭蕾舞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芭蕾舞的基石,是舞者能否胜任更高难度舞蹈动作的关键。
它包括身体灵活性、力量、平衡和协调等方面的训练。
身体灵活性是芭蕾舞基本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舞者需要通过经常性的伸展运动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以便能够完成各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力量训练则是为了提高舞者的肌肉力量,使他们能够控制身体并完成高空中的跳跃。
此外,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训练也是芭蕾舞基本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舞者在表演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姿势非常关键。
基本功的训练需要舞者付出大量的汗水和时间。
每天的反复练习让舞者的身体和肌肉逐渐适应舞蹈动作的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技巧和表现能力。
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舞者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流畅而完美的动作。
然而,芭蕾舞并不仅仅只是技巧的展示,它更重要的是艺术表现力。
艺术表现力是指舞者通过舞蹈展现出的情感和故事。
舞者需要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中,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故事中的情绪和情感。
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舞蹈技巧,如姿势的优雅和动作的流畅,以便能够准确地表达角色所需要的情感。
艺术表现力除了技巧的展现外,还包括音乐性和舞台表现力。
舞者需要通过音乐来配合自己的动作,使整个演出更加和谐。
他们需要准确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以便能够通过舞蹈表达出音乐所传递的信息。
此外,在舞台上的表演也是芭蕾舞艺术表现力的一部分。
舞者需要具备自信和表演力,使观众能够被他们的表演所吸引和感染。
基本功和艺术表现力在芭蕾舞演出中互为依托,缺一不可。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舞者无法完成高难度和精湛的舞蹈动作;没有艺术表现力,舞者的演出就会显得单调和乏味。
只有基本功和艺术表现力相辅相成,舞者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真正的魅力和技巧。
浅析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芭蕾基训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舞蹈基础。
芭蕾舞的基本功非常重要,包括脚法、体态、转体、跳跃等等。
这些基本功不仅需要学生们通过层层训练去掌握,更需要他们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地去巩固和提高。
只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们才能够在未来的舞蹈生涯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去应对各种复杂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芭蕾基训能够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纪律性。
芭蕾舞需要学生们在严格的考核下去进行训练,而这种严格的要求不仅仅是对于技巧上的要求,更是对于学生们的态度和纪律性的要求。
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对于舞蹈的专注力和纪律性,这种专注力和纪律性在未来的舞蹈生涯中也会派上用场。
芭蕾基训可以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和执着。
芭蕾舞需要学生们在长时间的训练中去打磨自己的技巧,而这种长时间的训练往往需要学生们有强烈的热爱和执着。
通过学习芭蕾舞,学生们可以在日常的训练中逐渐培养出对舞蹈的热爱和执着,这种热爱和执着也将是他们未来舞蹈事业中最宝贵的财富。
芭蕾基训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舞蹈艺术。
芭蕾舞是一种充满艺术魅力和美感的舞蹈形式,通过学习芭蕾基本功,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舞蹈艺术,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舞蹈生涯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
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舞蹈基础,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专注力、纪律性,以及对舞蹈的热爱和执着。
它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舞蹈艺术。
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芭蕾基训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未来的舞蹈生涯中能够更加出色地展现自己。
浅析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芭蕾基训是舞蹈教学中的基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和技巧有着重要影响。
在舞蹈教学中,芭蕾基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芭蕾基训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体态和核心力量。
芭蕾舞是一门要求艺术家拥有优美的体态和灵活的身体的舞蹈形式,而良好的体态和核心力量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基础。
通过芭蕾基训,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站姿、站位以及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方法,从而让身体保持良好的平衡和稳定。
通过芭蕾基训,学生的核心力量可以得到加强,这对于其他舞蹈技巧的学习和表演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跳芭蕾舞时,需要通过腹部的收缩和脊柱的伸展来实现优美的舞姿,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芭蕾基训来加强和训练。
芭蕾基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芭蕾舞是一门要求舞者与音乐完美结合的舞蹈形式,而音乐感和节奏感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
在芭蕾基训中,学生会接触和学习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节拍,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芭蕾基训,学生的身体和肢体会更加灵敏和协调,这会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从而让舞蹈的表演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芭蕾基训培养了学生的自律和毅力。
芭蕾舞是一门要求高度自律和毅力的舞蹈形式,而自律和毅力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
在芭蕾基训中,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和节奏进行训练,严格要求自己的动作和表演。
芭蕾基训的训练强度较高,需要学生付出较大的努力和持续的坚持。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力和耐力,这对于日后的舞蹈学习和表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体态和核心力量,柔韧性和力量,音乐感和节奏感,以及自律和毅力。
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和表演舞蹈时必不可少的基础和素养,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地位不可低估。
浅析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芭蕾基训是指芭蕾舞蹈的基础训练,是芭蕾舞蹈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在舞蹈教学中,芭蕾基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对学生的舞蹈技术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还对塑造学生的艺术修养、个性品质和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技术训练、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芭蕾基训对学生的技术训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芭蕾舞是一门需要高度技术含量的艺术形式,而技术的基础则是在基本功上的打磨。
芭蕾基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力、柔韧性、平衡力和协调性等基本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身体姿势、站姿和行走姿态。
在基训中,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基本动作、姿势和步法,使身体的肌肉、骨骼和关节得到充分锻炼和伸展,从而培养出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肌肉记忆能力。
这些基本功的打磨将为学生以后更高级的技巧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芭蕾舞蹈中能够做到身体的灵活与协调、步法的准确与流畅、力量的控制与稳定,提高舞蹈技巧的质量和效果。
芭蕾基训对学生的艺术修养与个性品质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芭蕾舞蹈是一门艺术,它强调简洁、优雅和精致的表达方式。
在芭蕾基训中,学生通过接触经典曲目和舞蹈作品,学习了解芭蕾的历史、发展和风格,培养对音乐和舞蹈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意识。
基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意识和舞台表演能力,使学生在舞台上表现出良好的形体和舞姿,并且具备艺术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芭蕾舞蹈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自律性、奉献精神和对艺术的追求,而这些品质也是在基训中通过训练和锻炼塑造出来的。
通过基训,学生不仅能够在舞蹈技巧上有所提高,而且还能够形成对艺术的追求和理解,培养出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品格和精神。
芭蕾基训还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芭蕾舞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包括身体的柔韧性、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等方面。
而这些身体素质的培养则需要在基训中进行。
在基训中,学生通过瑜伽、拉伸和肌肉锻炼等训练方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培养耐力和持久力,并且通过平衡训练和空中动作的练习,提高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
浅析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芭蕾基训是指芭蕾舞学生在学习芭蕾舞之前,必须进行的一系列基础训练。
它是芭蕾舞的基础,对于芭蕾舞的发展和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浅析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芭蕾基训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非常重要。
芭蕾舞需要优雅的身体线条和协调的动作,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基础训练来获得。
孩子们在学习芭蕾舞之前,要先学习站姿、步法、转体等基本的身体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和纠正,逐渐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
只有通过基础训练,学生才能养成正确的身体习惯,并能在后续的舞蹈学习中更好地展示芭蕾舞所需要的优雅和协调。
芭蕾基训对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也非常重要。
芭蕾舞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反复训练的艺术,学生必须具备耐心和毅力来面对一遍遍的练习和重复。
多数芭蕾动作都需要通过练习来逐渐掌握,学生可能会面临反复练习而没有明显进步的情况。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基础训练,才能逐渐提高技术水平和艺术造诣。
通过芭蕾基训,学生能够培养出耐心和毅力的品质,不仅能在芭蕾舞中受益,也能在生活中受益。
芭蕾基训对于培养学生的形体感和音乐感也具有重要作用。
芭蕾舞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舞蹈形式,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形体感和音乐感。
通过基础训练,学生可以接触和感受到更多的形体和音乐元素,提高对形体和音乐的感知能力。
在基础训练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的节奏、音符和动作,通过与音乐的结合来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出对于形体和音乐的敏感度,使舞蹈更加生动和优美。
芭蕾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塑造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培养耐心和毅力、发展形体感和音乐感、培养团队意识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只有通过系统的基础训练,学生才能够在日后的舞蹈学习和表演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芭蕾基训是芭蕾舞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少儿芭蕾舞基本功训练

少儿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引言:少儿芭蕾舞是一门优雅、优美的艺术形式,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而掌握良好的基本功是少儿芭蕾舞的关键,本文将重点介绍少儿芭蕾舞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训练方法,帮助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少儿芭蕾舞基本功是孩子学习芭蕾舞的起点,它不仅是承载其他技巧的基础,也对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形体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基本功训练可以提升孩子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反复训练,孩子能够逐渐掌握肢体的协调性,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复杂的舞蹈动作。
其次,基本功训练可以培养孩子的姿势和形体美感。
芭蕾舞追求肢体的优美线条和舞蹈的姿势感,基本功训练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势,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孩子优雅的气质。
最后,基本功训练还可以增强孩子的体力和耐力。
少儿芭蕾舞需要孩子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耐力,通过基本功训练,孩子的肌肉力量和体能水平可以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适应芭蕾舞的要求。
二、基本功训练的方法1. 柔软训练:柔软训练是基础功训练不可或缺的一环。
孩子可以通过日常的柔软训练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如扩展四肢的活动范围,做各种拉伸和伸展运动等。
2. 对脚指和脚背的训练:脚是芭蕾舞中十分重要的部位,对脚指和脚背进行专门的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脚力和平衡感。
孩子可以通过踮脚尖、扇动脚背等练习来加强脚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3. 姿势和站姿的训练:正确的姿势和站姿是芭蕾舞的基本要求。
孩子可以通过镜子的帮助,反复观察和模仿专业芭蕾舞者的姿势和站姿,逐渐培养出正确的姿势感和站姿。
4. 转体和转身的训练:芭蕾舞中的转体和转身是比较难掌握的技巧,但却是基本功训练的重点。
孩子可以通过练习踢腿、扭身等动作来提高转体和转身的技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5. 肢体协调和动作连贯的训练:协调性和连贯性是芭蕾舞的核心要素,孩子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基本的舞步组合来提高肢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连贯性,达到更流畅的舞蹈效果。
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及其重要意义研究

2020-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及其重要意义研究林毓浩(江西省中山舞蹈中等专业学校,江西南昌330029)摘要:芭蕾舞基础训练是芭蕾舞蹈学习者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其在整个芭蕾舞蹈表演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
进行芭蕾舞基础训练,对于舞者来说,可提升身体协调性,增强体能、加强身体的柔韧性,并且还很好地解放了四肢,其意义重大。
芭蕾舞基础训练内容包括“开”、“绷”、“直”、“立”,强化芭蕾舞基础训练十分必要。
本文阐述了芭蕾舞基础训练,并分析芭蕾舞基础训练对于学习者的重要意义,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芭蕾舞;基础训练;舞蹈艺术;舞蹈元素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094-01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62一、芭蕾舞的基础训练1.进行“开”的基础训练。
在芭蕾舞训练中,脚的姿态、脚的位置需要练习者格外重视。
芭蕾舞者的脚需要把握好五个位置,而这五个位置均是一种向“外开”的姿态,即舞者的两条腿在髋关节处进行“外旋”,形成一种深具贵族风格的舞蹈姿态。
在芭蕾舞中,外开这一基本功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舞蹈者舞姿的跳跃、轻快地反转以及各种芭蕾舞步的对接等等,都要以“外开”为基础特点,例如腾空腿和单腿旋转等都是外开的,外开训练可塑造美观气质优雅的形态。
2.进行“绷”的基础训练。
“绷”是芭蕾舞十分凸显而基础性的要素。
一般而言,芭蕾舞者的脚只要离开地面腾空而起,就必须要做“绷”的动作。
“绷脚”训练对于芭蕾舞学习者来说十分必要。
这一训练的好处有两点,一则自然延长舞者腿的长度,让腿部线条美更突显。
二则增强了舞者踝关节到趾关节强度与灵活度,让舞蹈更姿态更美。
“绷脚”将力量从踝关节一直注入到舞者的趾关节,让趾头寻找脚心,形成“鹤立”之美,绷脚可谓是芭蕾基训的灵魂所在。
3.进行“直”的基础训练。
在“直”的基础训练中,芭蕾舞者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掌握:第一,从精神气质角度来把握。
芭蕾基本训练的意义是什么

芭蕾基本训练的意义是什么芭蕾舞是一门优美的艺术形式,它要求舞者具备出色的技巧、力量和柔韧性,以及对舞蹈表达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感觉。
在芭蕾舞的世界里,基本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为舞者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进阶和精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芭蕾基本训练的意义以及对舞者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芭蕾基本训练是建立正确体态和姿势的基础。
舞者通过练习基本的舞蹈姿势,如正立位、平衡、转身和弯曲,可以培养出正确的体态和优雅的姿势。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舞者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使得他们能够保持舞姿的优美和稳定,产生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
其次,芭蕾基本训练有助于培养舞者的技巧和灵活性。
芭蕾舞需要舞者具备优秀的技巧,如准确的脚部控制、优雅的手臂动作和矫健的体魄。
基本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练习,锻炼舞者的身体力量和柔韧性,提高他们的技巧和舞蹈能力。
只有通过艰苦的基础练习,舞者才能达到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如旋转、跳跃和控制等。
此外,芭蕾基本训练可以培养舞者的表演能力和艺术感知力。
舞台上的表演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表演能力和对舞蹈的深刻理解。
通过芭蕾基本训练,舞者可以逐渐理解和领悟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和内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观众沟通和共鸣,创造出更加感人和精彩的舞台效果。
另外,芭蕾基本训练对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舞者在基本训练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肌肉拉伸和体能训练,这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耐力。
此外,芭蕾舞也是一项高度要求自律性和毅力的艺术形式。
通过坚持基本训练,舞者可以培养出坚韧不拔的品质,从而迎接日后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芭蕾舞的基本训练也能够帮助舞者培养出正确的身体形象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芭蕾基本训练对于舞者的意义非常重大。
它不仅帮助舞者建立正确的体态和姿势,在舞台上展现出优美的动作和表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舞者的技巧、灵活性和艺术感知力。
通过基本训练,舞者可以发展出优秀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未来的舞蹈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各种舞蹈五彩缤纷,种类繁多,诸舞种体态迥异,各具特色,但它们也有其内在的共同性和基本规律。
芭蕾基础就是各舞蹈练习者必不可少的一课,它在各种舞蹈表演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而提到“芭蕾”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它那优美、非凡的舞姿和高贵、典雅的气质。
芭蕾以它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吸引着世人。
一、芭蕾的发展历程“芭蕾”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
中国的芭蕾自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引进俄罗斯芭蕾至今,也已半个世纪。
芭蕾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多种学派,其主要有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俄罗斯学派、丹麦学派和法国学派等。
这些学派之间,风格与动作略有差异,如:意大利手臂基本是直的,但平腕有些下垂;而法国肘和平腕都是弯曲的;俄罗斯则线条强调圆孤形等。
芭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日趋成熟和日臻完善的过程。
“芭蕾”在其发展过程之中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也称五大发展时期,这就是“早期芭蕾”、“古典芭蕾”、“浪漫芭蕾”、“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
这五大时期是以芭蕾在不同的国家形成的发展主流而言的,每个后来的时期都汲取和保留了前一个时期的精彩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对前一个甚至前几个时期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或取代。
芭蕾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芭蕾中所特有的脚和手的基本位置、一些固定的舞姿,以及相应的美学原则。
二、芭蕾的基础训练芭蕾舞基础训练以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为特点,芭蕾舞通过对“开、绷、直、立”等严格的舞蹈磨练,逐渐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体态,并且使心与形相交融,在意念与感觉的延伸中,使演员们在“气质”上得到培养。
芭蕾有一套比较科学的规范要求和训练法则,正是依靠了这些法则,培养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舞蹈家,形成许多著名流派,推出了上百个优秀的舞蹈作品。
但不管它如何发展和演变,多年来,芭蕾基础训练中的“开、绷、直、立”是一直要严格遵循的,它是芭蕾的基本元素。
1.开。
芭蕾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是对外开、伸展、绷直的追求,包括脚的五种基本位置。
这五个位置中表现出“向外”的本质,这通常是指两条腿于髋关节处外旋,即“外开”。
外开不是人们自然而然形成的动作习惯,但它对于一种发源于皇家宫廷中的、极具贵族风格的舞蹈来说,“外开”的体征却是必不可少的,各种舞姿的跳跃、旋转和转身,各种舞步和连接等一系列的动作,都要求其具有“外开”的特征。
例如作单腿旋转动作时,腾空腿就必须是外开的,而不能出现勾脚和蒯脚现象,否则就会丧失本来具有的高雅气质。
“外开”是构成古典芭蕾风格的基本要素,训练舞蹈者的外开性功能,不仅可以使舞蹈者的造型美观气质优雅,而且可为舞蹈中很多技巧的完成奠定基础。
2.绷。
绷也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基训中,绷脚是教师经常提醒学员的话题之一。
可以这么讲,一般情况下腿只要离开地面,就必须绷脚。
绷脚也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毫无疑问地延长了腿的长度,强化了腿的流线型的美;二是绷脚训练能使踝关节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增强了踝关节以下到趾关节的能力和灵敏性。
绷脚必须从踝关节开始把力量一直贯入到脚趾,让脚趾去找脚心,实际上脚背脚趾绷得越紧,腿部膝盖也会越收紧。
一个演员必须反复地进行绷脚练习,在绷脚中寻找芭蕾基训的真谛。
3.直。
在基训中要求人体的直有两个目的:一是从精神气质角度,要求身体挺拔直立,不能塌腰凸臀,不能挺胸叠肚,也包括腿在需要直的时候,必须收紧膝盖,绷直脚背,使人有一种精神倍增、赏心悦目的潇洒、帅气和高雅的气质,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青春美的享受;二是从技能技术训练的角度,在任何情况下,上身因舞姿造型的需要,而出现离开轴心线的动作时,人体的重心必须严格保持垂直,重心的垂直是人体在直立状态下的必需,惟有这样才保证动作的稳定性,人在舞蹈中身体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只有在动作中不断地调整重心,才能使身体的重心始终保持垂直,去完成一些旋转和高难度的技巧动作。
4.立。
在基训中强调最多的就是“立”了。
芭蕾的美就是建立在直立基础上,只有先找到立,才能完成更美更高的技巧和艺术表现。
“立”是在直的基础上的升华,是从形体美到舞蹈美的整体概念。
首先“立”是一种延伸感,是指身体要拉长,在训练中脚用力踩向地面,脖子向上拉伸,找一种立地顶天的感觉,是一种轻盈、敏捷和精神气质的美。
其次是指腰椎到颈椎部位的立,这是“立”的真髓,因为从腰椎到颈椎这一部位是躯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
只有把这一部位控制住,才能够真正立起来,也就不会出现松腰、懈胯的现象了。
三、芭蕾基础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1.形体训练离不开芭蕾基础形体美的训练是艺术表演的基础,人们在欣赏艺术表演的同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表演者的风度气质,形体姿态和外部造型。
这些因素及其表现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演出的效果甚至成败。
因此表演者的形体训练应是表演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而芭蕾基础则是所有舞蹈艺术表演者在形体训练中的必修内容。
形体训练是培养专业舞蹈人才的重要步骤。
“形体美”是每个舞蹈表演者所必然的追求。
而修长、挺拔、匀称的身材则是舞蹈演员的理想目标。
要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就要求从事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身体方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条件,芭蕾基础训练正是塑造这一理想身材的最佳手段。
其次,正确的身体垂直位置也是不容忽视的。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身体垂直位置和正确的支撑力,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平衡和稳定,才能使舞蹈演员的形体挺拔、舞姿舒展。
同时坚持不懈的努力训练,才能使舞蹈演员具备发展舞蹈高难技巧的基础能力。
演员的形体动作,看似演员的外部动作技巧,实质上其内在的艺术气质、形体动作修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芭蕾基础能力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在芭蕾舞基础训练中,芭蕾的基本能力、基本形态占有相对重要的位置。
首先,控制能力是芭蕾基训中的重要能力之一。
控制可训练舞者的胯关节和动力腿在一定高度上从弯曲到伸直的控制能力,锻炼腰、背肌力量和躯干重心的稳定,是动力腿在空中大幅度运动的基础练习之一,训练时可以向前、旁、后进行练习。
练习可使演员在训练时掌握在动力腿向上抬起的过程中保持胯关节松弛,并适当放松大腿肌肉,要用外开和绷直的力量向前延伸至脚尖顶端。
做动作时演员的躯干正直和重心准确,两肩、两肋和两边的胯完全处于平行线上。
这样有助于锻炼腰肌(包括侧腰肌)收紧、拉长的控制能力。
跳跃在舞蹈训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多种舞蹈中的基本动作之一,它们不仅是锻炼体能和素质的手段,有些还可以直接用于舞台表演。
在训练跳跃时应掌握躯干正直,腰、背和腿部肌肉具有一定的能力,脚比较柔韧有力。
起跳时较多地运用从脚跟到脚掌、脚趾的推力,使双脚先后或同时离开地面形成腾空动作,落地时均以脚尖先着地,然后是脚掌,最后是脚跟,用脚趾、脚掌和腿部的力量缓释身体的重力,使落地稳定且能保持动作连贯。
跳跃训练可以锻炼演员脚的灵活、敏捷和柔韧。
3.训练感觉在舞蹈表演与训练中,舞感贯穿于整个舞蹈表演过程的始终,这个“舞感”即“舞蹈感觉”。
舞蹈演员在表演中的感觉,是演员在生活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要求,经过艺术加工在脑海中呈现的艺术形象。
如果演员缺乏丰富的想象,不能在心中塑造出一个生动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心视象”、“形象世界”、“情境世界”,就不能领悟作品所赋予的情境、意境,也就不能产生相应的舞蹈感觉。
所以,美好的舞蹈感觉,是经过演员的二度创作所形成的,没有良好的心理感觉,就没有良好的形体表现。
只有当一个演员拥有了良好的自我感觉或舞蹈感觉时,才能引起观众良好的感觉,才能得到观众的好评。
训练中,我们必须要求学员在表演某一个动作时,都要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演员的一招一式都是情感的倾诉,都会牵动人们的心弦;一双具有丰富内涵、变化无穷的眼睛,才能吸引台下上千双眼睛,舞蹈的表演要注满感情,充满活力。
情的出发点是内心感受,内心有感才洋溢出情,要把自己融入到舞蹈中,当我们用心去跳、用情去跳时,我们将会感染每一位观众,也在感染着自己。
芭蕾是世界舞蹈艺术之精华,它的高深与博大、唯美与脱俗使它不断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推崇。
她不仅能影响和改善人的形体美,还能让人拥有姿态美和气质美。
练习芭蕾基础,加强了舞蹈演员身体的柔韧性和体能,在表现舞剧或舞蹈内涵的同时,舞蹈演员用肢体的语言来表达传递感情。
练好芭蕾基础不仅可以使练习者具有舞蹈所必须的“形体美”,还可以使表演者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身体的重心,时刻掌握身体的平衡;练好芭蕾基础可以使舞蹈表演者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使每一个动作姿态准确、到位;练好芭蕾基础能够全面领会题材的内涵,准确地把握主题,形成准确的对舞蹈主题思想的感觉和对舞蹈姿态、舞蹈动作的感觉。
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果舞蹈表演者都具有深厚的芭蕾艺术功底,那么他的表演将会达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将会在表演者的旋转、跳跃中更加突出地表现作品的主题,使人们在欣赏美丽舞姿的同时,感受作品的思想,接受心灵的启迪。
一部高品位的舞蹈作品,在舞蹈演员的演绎下,会为观众带来百吃不厌的艺术美餐。
舞蹈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的艺术之花,因为有了芭蕾基础训练这样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训练体系的存在,而愈来愈显现出它的美丽高雅、灿烂夺目。
参考文献[1]许霓.论芭蕾基训在形体训练中的实用价值[J].中国西部科科技,2007(4).[2]李静.普通高校芭蕾基础训练教学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4(8).[3]柴黎明,长场景.芭蕾基训的基本要素[J].东方艺术,2005(6).[4]刘薇.芭蕾基训规范之我见[J].前沿,2008(9).[5]潘滨.浅谈高师舞蹈教学中的芭蕾基础训练[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6).[6]赵卫华.浅谈芭蕾基训课的特点[J].艺术教育,2006(6).[7]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8]矫立森.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二卷)——中外芭蕾舞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刘青戈.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0]易红武.漫谈舞蹈感觉[J].焦作大学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