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8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8 第2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2.能够独立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问题的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2.教具:绘本、数字卡片、实物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实际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主体
1.讲解问题和解题思路。
2.通过绘本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方法,解决问题。
3. 拓展
1.鼓励学生编写自己的问题,并交流解决方法。
2.在生活中找寻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 总结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
六、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写出解题方法。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5课时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5课时列综合算式解决
问题
课题;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5课时
问题;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 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3).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说
明.
(4). 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5).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问题;
(1). 你知道了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
问题》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熟练掌握克与千克的换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导入引思
小明平时喜欢帮助妈妈买菜,今天他去市场买了500克的土豆和200克的茄子,他还想再买200克的青椒,问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蔬菜?
三、新课呈现
1. 克与千克的换算
•克(g)是小单位,千克(kg)是大单位。
•1千克 = 1000克,即1千克等于1000克。
2. 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1:小明买了3千克的土豆和5千克的苹果,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蔬果?
3. 计算方法
•先算出每种食物的克数,然后将所有食物的克数相加得到总克数。
四、解题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例题1,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小华买了2千克的香蕉和4千克的橙子,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水果?
2.小红买了500克的鱼和300克的虾,她一共买了多少克的水产品?
五、拓展练习
1.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行设计两道克与千克的换算问题。
2.请同学们互相交换题目,互相解答,然后互相核对答案。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克与千克的换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了练习。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次《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下继续加强练习,掌握这部分知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用图形和文字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够应用简单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并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用文字描述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课桌椅摆设3.适量的图形卡片和数字卡片4.练习册和笔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请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2. 新知讲解1.引导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讲解问题解决的步骤:先观察,再思考,最后解决。
3. 解决问题的练习1.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买了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文字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2.鼓励学生用图形和符号表示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拓展练习1.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场景,并邀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找出解决方法。
5. 总结课程•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解决问题。
五、课堂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写在练习册上。
六、教学反思•教师对今天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思考学生的反应和表现,以指导下一堂课的备课工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第三课时)《解决
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2.能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问题并准确提取问题中的数据。
2.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教会学生如何根据问题提取出正确的数据。
2.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适当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
1.教案、课件、教学素材。
2.学生书、教师书、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有关加法和减法的情境图片或简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2. 学习
1.老师向学生讲解如何解决一个关于加法和减法的问题,重点讲解提取
问题中的数据。
2.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3. 拓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实践
1.让学生自主进行解决问题的练习。
2.师生互动,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
老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展示。
六、课堂作业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
经过本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提取问题中的数据和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训练和指导。
以上就是本节课《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希望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练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能力目标–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习1.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讲解示范一个或多个解决问题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
3. 练习1.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分组合作,让学生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并写下解决过程。
五、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练习1.方法:找规律、列式计算、逻辑推理2.技巧:理清思路、多角度思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下节课如何继续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本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五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5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3、54页例4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的1、2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1、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式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如何列式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
学习难点:如何依据题意正确使用小括号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或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53、54页例4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的1、2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1、三年级同学要浇300棵树,已经浇了180棵。
还剩下多少棵?2、如果剩下的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三)新课导入:1、引入课题。
(出示主题图)你买过面包吗?认真观察,面包店里的员工遇到了什么问题呢?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一)、教学例4、(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问题:1.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2.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3.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2)尝试解决,体会方法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90-36=54(个)54÷9=6(次)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问题:①. 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②.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 (90-36)÷9 = 54÷9 = 6(次)③. 这两个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④. 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⑤. 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三)、检查反思,归纳总结问题: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导学案

1、互查演练成果,自行修正;
2、观察黑板展演成果,快速查找问题,组长记录;
3、交流新思路、新解法、新拓展。
展示单元二:
全班互动型展示:
1、问题大搜索;
2、问题纠错后的自主性展示,拓展性展示。
四.总结评价环节(预时2分)
2、互助组:
组长带领全组同学交流以下问题:两个例题的解题方法。
3、共同体:
教师分配任务,承担展示任务的小组,确定展示方案,并在黑板做好展示准备,其他组在小组内做好展示准备。
展示单元一
方案一:解决例1
1、已知条件
2、所求问题
3、解题思路(不同方法)
4、板书列式计算
5、检验作答
方案二:解决例2
1、已知条件
二、自主学习环节
三、快乐展示环节
(预时12分)
自研自探(预时5分)
合作交流(预时8分)
问
题
探
究
(25分)
1、认真看例1和例2主题图:
例1:已知条件(1)
(2)
(3)
所求问题
我的解决方法:
例2:已知条件(1)
(2)
(3)自己的解题思路。尝试不同方法。
1、小对子:
结合自研问题及成果,对子间进行交流并相互给予等级评定。
银州区第十八小学自主学习型数学导学案
班级:姓名:4册1单元第1课时
课 题:解决问题主 备:宋宇集 备:二年组
课前学具准备:学习内容:课本第2-5页
一、激趣导入环节(预时1分)
创设情境: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明确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7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1课时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
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
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是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