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简介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诗经》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西汉时被尊为;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韩婴、毛赵人毛苌四家..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初年至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采集、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和《》..曾概括《诗经》宗旨为"";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bīn fēng chīxiāo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中叶;据郑玄《》;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500年..《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诗经》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西汉时被尊为;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韩婴、毛赵人毛苌四家..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初年至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采集、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和《》..曾概括《诗经》宗旨为"";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bīn fēng chīxiāo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中叶;据郑玄《》;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500年..《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社会的..《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此后;它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虽经秦始皇焚书;但《诗》由于学者的口头传诵;得以流传下来..《诗经》以至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社会的..《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此后;它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虽经秦始皇焚书;但《诗》由于学者的口头传诵;得以流传下来..《诗经》以至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诗经中的经典

【翻译】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 在城的角楼等我。 隐藏起来不让我看见, 急得我挠着头来回走。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好, 送我一支红色的笛管。 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 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
姑娘从郊野采来草芽送我作为信物, 真是美好新异。 并不是茅草芽多美, 而是因为美人所赠。
“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是周天子和诸侯们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诗经》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和“小雅”中的民歌。 《诗经》里有不少诗歌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篇章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形式,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就是赋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铺叙。 “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 。 “兴”:就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托物起兴。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第一首写热恋中的男子度日如年,渴望与恋人相见的心情十分强烈。而第二首诗中的女子也在焦急地等待,她不明白心上人为什么没有音信?她一趟一趟地爬上城楼眺望爱人的踪影,她独自徘徊在城楼上苦苦等待——这种分别的日子,虽然才离开了一天,好比已经隔了漫长的三个月!
请简要介绍《诗经》

请简要介绍《诗经》
《诗经》(又称《诗经三百篇》、《诗三百》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涵盖了先秦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
它是中国古代五经之一,与《周礼》、《周官》、《仪礼》、《礼记》合称为“五经”。
《诗经》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风(folk songs):描绘了古代社会生活、婚姻、家庭、爱情等方面的歌谣。
其中包括《关雎》、《蒹葭》等。
2.雅(odes):是歌颂君王、描绘社会风貌、歌颂爱情和感叹人生等方面的诗歌。
其中包括《国风》、《小雅》等。
3.颂(hymns):赞美宗庙、祭祀、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颂诗。
其中包括《周颂》、《鲁颂》等。
《诗经》的语言简练而含蓄,以五言绝句居多,形式上主要有风格独特的“雅”和“颂”,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
诗中表达的情感直白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道德观念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该书的传世版本有《毛诗》、《训诂大全毛氏注》等,其中以《毛诗》的版本为最为著名,因其注释详细,影响深远。
《诗经》对后世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诗经相关知识简介

诗经相关知识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它原本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共有诗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到了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并命名为《诗经》。
《诗经》内容丰富,涵盖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方方面面,被誉为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的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即记叙、比喻和用其他事物引起所咏之物。
它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屈原的《离骚》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被尊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经典之作。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总的来说,《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诗经的简介

诗经的简介有关诗经的简介《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有关诗经的简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参考学习!诗经的简介篇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
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
“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
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
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
《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
《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
“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
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
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
此后,它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
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
诗经简介及作品介绍

诗经简介及作品介绍
诗经简介及作品介绍
一、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汉族文化中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典籍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共收集了汉代周朝以来的约三百首诗歌,约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的诗歌内容生动、具有民间特色,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也是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
二、风
《风》是《诗经》中的主要篇目之一,收录了风俗民情、田园生活、男女爱情、宗教信仰、人际交往等多种主题,诗句含蓄抒情,质朴淳朴,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千古名篇。
其中,像《蒹葭》、《关雎》、《桃夭》等篇目在当时已经广泛传唱于民间,至今仍是经典。
三、雅
《雅》收录的是以宗庙、祭祀为主题的诗歌,反映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建国开基、爱国情怀等方面。
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受到了后世很多文人士子的推崇。
例如《卫风》、《郑风》等篇目,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热爱之情,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颂
《颂》是《诗经》中最为宏伟、表现最为深奥,其中的《大雅》、《小雅》又是《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它们大都是由贵族和周王室的高级官员所撰写的,内容取材广泛,包括了祖先崇拜、周王室的历史和威望、以及对古代人物的赞颂等多个方面。
特别是《大雅》的篇目在历史上曾经被认为是民歌雅颂最高峰,至今在音乐、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五、总结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巨著,它广泛地记录了周代以来的历史、文化、人民生活背景等方面,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被誉为“文化之源”、“历史之魂”、“情感之精华”,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着高度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诗经》

——执著追求
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 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主题: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 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
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 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 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 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曲的河道, 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 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地追寻着心 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 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 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 状。
二、重章叠句: 强化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 音乐美。
三、均为四言,题目取自首句,采用一些 双声、叠韵字。
蒹 葭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
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 “荻苇、芦苇”,生于水边。 蒹葭的意思是
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 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 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 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 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 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诗经--简介

三、卫风· 氓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注释]靡:没有。室劳:家务劳动。夙兴夜 寐:早起晚睡。朝:一朝一夕。言:语助词。 既:已经。遂:随心,满意。暴:横暴。咥: 大笑貌。笑:讥笑。躬:自己,自身。悼: 伤心。
三、卫风· 氓
五、商颂· 玄鸟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 止,肇域彼四海。 [注释]龙旂qi:乘: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糦:酒食。是:指示代词,指“大糦”。 邦畿:天子的直辖区。止:居住。肇: 开始,开辟。域:有。
五、商颂· 玄鸟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 宜,百禄是何。 [注释]假:至。祁祁:众多的样子。 景:景 山。员:周围。维:表判断,为。景员维河: 景山周围是大河。咸:全,都。是:指示代 词,指“百禄”。何:通“荷”,承受。
(四)、《诗经》名句解读 •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国风·卫风·硕人》) • 【注释】倩:笑时两腮出现的酒 窝,或者指笑容美好的样子。盼: 眼睛黑白分明。
(四)、《诗经》名句解读
• 4、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 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 日不见,如三岁兮!(《国风· 王风· 采葛》) • 【译文】那个采葛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秋季长啊。那个采艾 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年长啊。
三、卫风· 氓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 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 极,二三其德。
[注释]陨:坠落。这两句比喻自己容颜衰老。徂 尔:嫁给你。食贫:过着贫苦的生活。汤汤: 水大的样子。渐:沾湿。帷裳:车围子。连上 句是说被遗弃后渡淇水回来的情况。爽:差错。 贰:不转一,用如动词。行:行为。罔:无。 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二三其德:三心 二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家诗:今文诗学 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 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 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 (清)王先谦辑撰《诗三家义集疏》 毛诗:古文诗学 秦汉之间毛亨、毛苌传授。
自東漢鄭玄爲毛詩作傳後,毛詩漸興而 其余三家詩漸廢。 【詩六義】《诗· 大序》(作者未定,多 以为子夏所作):“詩有六義:一曰風, 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 曰頌。”風雅頌指詩歌體裁,賦比興指 寫作方式——赋(铺叙其事)、比(指 物譬喻)、兴(借物起兴)。
《诗经》的பைடு நூலகம்今注本
古代: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东汉) 郑玄笺,(唐)孔颖达疏 (宋)朱熹《诗集传》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现代注本: 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陈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振寰《诗经》,漓江出版社
先秦时期,《诗经》被称为“诗三 百”或“诗”。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 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 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在汉武帝时期被正式奉为经书。 《汉书武帝纪赞》:“罢黜百家,表章 六经。” 《汉书艺文志》:“《诗经》二十卷, 鲁、齐、韩三家。”
《诗经》
《诗经》: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 纪)——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类: 风:十五国风,有160篇。 雅:大雅、小雅,105篇。 颂:周颂、鲁颂、商颂,40篇。
《史記·孔子世家》云:“古者詩三千 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 義„„” 《史記·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 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魯迅説:“風者,閭巷之情詩;雅者, 朝廷之樂歌;頌者,宗廟之樂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