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简介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诗经》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西汉时被尊为;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韩婴、毛赵人毛苌四家..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初年至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采集、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和《》..曾概括《诗经》宗旨为"";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bīn fēng chīxiāo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中叶;据郑玄《》;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500年..《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诗经》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西汉时被尊为;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韩婴、毛赵人毛苌四家..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初年至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采集、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和《》..曾概括《诗经》宗旨为"";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bīn fēng chīxiāo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中叶;据郑玄《》;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500年..《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社会的..《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此后;它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虽经秦始皇焚书;但《诗》由于学者的口头传诵;得以流传下来..《诗经》以至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社会的..《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此后;它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虽经秦始皇焚书;但《诗》由于学者的口头传诵;得以流传下来..《诗经》以至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请简要介绍《诗经》

请简要介绍《诗经》
《诗经》(又称《诗经三百篇》、《诗三百》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涵盖了先秦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
它是中国古代五经之一,与《周礼》、《周官》、《仪礼》、《礼记》合称为“五经”。
《诗经》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风(folk songs):描绘了古代社会生活、婚姻、家庭、爱情等方面的歌谣。
其中包括《关雎》、《蒹葭》等。
2.雅(odes):是歌颂君王、描绘社会风貌、歌颂爱情和感叹人生等方面的诗歌。
其中包括《国风》、《小雅》等。
3.颂(hymns):赞美宗庙、祭祀、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颂诗。
其中包括《周颂》、《鲁颂》等。
《诗经》的语言简练而含蓄,以五言绝句居多,形式上主要有风格独特的“雅”和“颂”,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
诗中表达的情感直白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道德观念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该书的传世版本有《毛诗》、《训诂大全毛氏注》等,其中以《毛诗》的版本为最为著名,因其注释详细,影响深远。
《诗经》对后世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诗经》简介

《《诗经》里有不少诗歌在艺术 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篇章结构 上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形式, 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的手 法。 “赋”就是铺陈叙述的手法表 现诗歌的主题;“比”,就是用比 喻描摹事物,抒发感情;“兴”就 是“先言他物六 义”?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 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 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 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 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 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 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 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按体制《诗经》分 “风”“雅”“颂”三大类。“风” 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 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 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 经》中的精华。“雅”分大雅与小 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 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 歌。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入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 汉以前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内容:风 雅 颂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手法:赋 比 兴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
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 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现实主义诗篇!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诗经》的主要组成部分: 风、雅、颂。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赋、比、兴。
有关诗经的简介

诗经的简介有关诗经的简介《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有关诗经的简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参考学习!诗经的简介篇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
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
“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
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
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
《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
《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
“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
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
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
此后,它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
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
诗经简介及作品介绍

诗经简介及作品介绍
诗经简介及作品介绍
一、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汉族文化中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典籍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共收集了汉代周朝以来的约三百首诗歌,约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的诗歌内容生动、具有民间特色,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也是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
二、风
《风》是《诗经》中的主要篇目之一,收录了风俗民情、田园生活、男女爱情、宗教信仰、人际交往等多种主题,诗句含蓄抒情,质朴淳朴,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千古名篇。
其中,像《蒹葭》、《关雎》、《桃夭》等篇目在当时已经广泛传唱于民间,至今仍是经典。
三、雅
《雅》收录的是以宗庙、祭祀为主题的诗歌,反映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建国开基、爱国情怀等方面。
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受到了后世很多文人士子的推崇。
例如《卫风》、《郑风》等篇目,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热爱之情,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颂
《颂》是《诗经》中最为宏伟、表现最为深奥,其中的《大雅》、《小雅》又是《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它们大都是由贵族和周王室的高级官员所撰写的,内容取材广泛,包括了祖先崇拜、周王室的历史和威望、以及对古代人物的赞颂等多个方面。
特别是《大雅》的篇目在历史上曾经被认为是民歌雅颂最高峰,至今在音乐、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五、总结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巨著,它广泛地记录了周代以来的历史、文化、人民生活背景等方面,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被誉为“文化之源”、“历史之魂”、“情感之精华”,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着高度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诗经》

——执著追求
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 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主题: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 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
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 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 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 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曲的河道, 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 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地追寻着心 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 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 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 状。
二、重章叠句: 强化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 音乐美。
三、均为四言,题目取自首句,采用一些 双声、叠韵字。
蒹 葭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
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 “荻苇、芦苇”,生于水边。 蒹葭的意思是
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 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 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 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 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 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诗经--简介

三、卫风· 氓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注释]靡:没有。室劳:家务劳动。夙兴夜 寐:早起晚睡。朝:一朝一夕。言:语助词。 既:已经。遂:随心,满意。暴:横暴。咥: 大笑貌。笑:讥笑。躬:自己,自身。悼: 伤心。
三、卫风· 氓
五、商颂· 玄鸟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 止,肇域彼四海。 [注释]龙旂qi:乘: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糦:酒食。是:指示代词,指“大糦”。 邦畿:天子的直辖区。止:居住。肇: 开始,开辟。域:有。
五、商颂· 玄鸟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 宜,百禄是何。 [注释]假:至。祁祁:众多的样子。 景:景 山。员:周围。维:表判断,为。景员维河: 景山周围是大河。咸:全,都。是:指示代 词,指“百禄”。何:通“荷”,承受。
(四)、《诗经》名句解读 •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国风·卫风·硕人》) • 【注释】倩:笑时两腮出现的酒 窝,或者指笑容美好的样子。盼: 眼睛黑白分明。
(四)、《诗经》名句解读
• 4、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 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 日不见,如三岁兮!(《国风· 王风· 采葛》) • 【译文】那个采葛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秋季长啊。那个采艾 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年长啊。
三、卫风· 氓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 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 极,二三其德。
[注释]陨:坠落。这两句比喻自己容颜衰老。徂 尔:嫁给你。食贫:过着贫苦的生活。汤汤: 水大的样子。渐:沾湿。帷裳:车围子。连上 句是说被遗弃后渡淇水回来的情况。爽:差错。 贰:不转一,用如动词。行:行为。罔:无。 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二三其德:三心 二意。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集,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集之一。
据传统的记载,它是由孔子从3000多首诗中整理出来的,但现代研究认为《诗经》的编撰过程可能更为复杂,涉及了许多编辑和作者。
《诗经》收录了西周早期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大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间的作品,共计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 “风”:指的是各地区的民间歌曲,共计160首,包括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豳风、王风、齐风、郑风、骈风、小雅、大雅、周颂、鲁颂、商颂。
2. “雅”:源于宗庙之音乐,包括大雅和小雅两部分,共计105篇。
大雅主要歌颂和表彰尧、舜、禹等古代圣贤和周朝的功绩;小雅则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3. “颂”:主要是祭祀时的神歌和颂歌,共40篇,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主要是颂扬周王朝的祖先和神灵。
《诗经》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是研究古代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古代中国文学的重要基础。
它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经》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在中国,它被尊为"诗的鼻祖",并被纳入儒家"五经"之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在《诗经》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早期的道德观、价值观、思想观,以及世界观,深深地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诗经》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
它采用了韵文的形式,以其独特的音韵、节奏、想象和象征,将言词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同时,《诗经》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它以鲜明的生活画面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了生活的韵味和情感的力量。
虽然《诗经》的诗歌多是短小精悍的四言诗,但是通过这些简短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的心灵深处的感情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 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诗经》的表现手法: 一、大量运用了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二、《诗经》 的表现手法之二:四言为主,章节复沓, 反复咏叹。
《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是中 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 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 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 此 后,它与《书》、《礼》、《易》、《春秋》 并称“五经”。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 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虽经秦始皇焚 书,但《诗》由于学者的口头传诵,得以流传 下来。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 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 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 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与《雅》、《颂》 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 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 《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 正统的宫廷乐歌。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 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 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 典礼。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 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 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 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 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 按当初 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 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 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 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 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 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 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