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30首(五篇)

最新陶渊明的田园诗30首(五篇)陶渊明的田园诗30首篇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田园诗30首篇二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陶渊明的田园诗30首篇三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____。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____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绘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的诗,可以分为述怀、哲理和田园诗三局部,共约六十首左右,而田园诗三十首左右,约占一半。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
他继承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在思想艺术上有新的打破,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的开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严密相关。
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开展。
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衰败。
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____,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
与此相反,一局部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究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间隔,因此更接近于广阔劳苦群众。
陶渊明的诗十首

陶渊明的诗陶渊明的诗十首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渊明的诗十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归园田居其五》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2、《归园田居其三》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饮酒其一》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4、《拟古其一》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5、《拟古其九》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6、《时运》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7、《时运》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8、《时运》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挣,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9、《桃花源诗》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陶渊明田园生活诗句

陶渊明田园生活诗句【篇一:陶渊明田园生活诗句】陶渊明的田园诗作者:代表作: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 导言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的诗,可以分为述怀、哲理和田园诗三部分,共约六十首左右,而田园诗三十首左右,约占一半。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
他继承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在思想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
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
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
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
陶渊明描写田园山水的诗句

陶渊明描写田园山水的诗句
嘿,你知道陶渊明吗?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诗人呀!他写的那些关
于田园山水的诗句,简直绝了!就好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哇塞,你想想看,在东边的篱笆下采着菊花,然后悠然地就看到了那
远处的南山,这画面,多美啊!这就像你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躺
在草坪上,看着天空中变幻的云朵,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感觉呀!
还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时分山间的气息是那么美好,飞鸟们结伴而归。
这不就像是我们每天结束忙碌的工作后,走在回家
的路上,看着夕阳西下,感受着那份宁静和温暖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哈哈,在南山下种豆子,结果草长得
比豆苗还茂盛,这多有意思呀!就好像我们有时候做一件事情,可能
结果并不是那么完美,但过程却充满了乐趣呀!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被束缚的鸟儿思念着以前的树林,池
塘里的鱼儿想念着原来的深潭。
这多像我们在城市里待久了,会怀念
小时候在乡村的自由自在呀!
陶渊明的这些诗句,真的是把田园山水的那种美和宁静描写得淋漓
尽致。
他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
魅力。
他的诗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能透过它看到另一个世界,一
个充满诗意和美好的世界。
我觉得呀,陶渊明的这些诗句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们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让我们懂得去欣赏身边的美好。
所以呀,我们真应该多读一些陶
渊明的诗,去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
陶渊明的田园诗30首

陶渊明的田园诗30首1、《归园田居其一》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归园田居其二》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3、《归园田居其三》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归园田居其四》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5、《归园田居其五》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6、《饮酒其一》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7、《饮酒其二》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8、《饮酒其五》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饮酒其六》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陶渊明田园诗代表作

陶渊明田园诗代表作: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 导言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
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地长嘘了一口气。
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
这与官场的令人室息、仕途的坎坷陷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长期的田居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陶渊明已经与农民有了共通的语言,这对一个士大夫知识分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农事歌咏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占据了极大的篇幅。
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参与者,以怡然自得的心情,把农村生活如实地大量写入诗中,这是陶渊明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
除了反映农作的诗篇外,他还以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农村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
如前所引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完美的生活情趣和民俗特征。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田园生活经历,更广阔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既是诗,又是史。
2、田园诗反映的思想矛盾作品不仅是作家真实的外在生活的反映,更是作家精神生活的镜子。
陶渊明的田园诗集锦

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作: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 导言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的诗,可以分为述怀、哲理和田园诗三局部,共约六十首左右,而田园诗三十首左右,约占一半。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
他继承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在思想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的开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开展。
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
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
与此相反,一局部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阔劳苦群众。
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陶渊明写的田园诗

陶渊明写的田园诗1.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 《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3.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 《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5. 《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6.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 《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8.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琴书。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9. 《游斜川》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在他的诗里很难找到奇特 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陶渊明 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于常见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 其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而是平淡之中见 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在平淡的外表下,陶渊明的诗蕴含着炽热的 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韵味隽永。《劝农》诗,把中国农 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生活进行感观上的美化,从而呈现 出一幅祥和的农作图。耕种,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 想获得实现的愉快《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负盛名,抒发了诗人 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 还写到了农业劳动,他的躬耕,是对儒家耽道、庄老玄言的一种反驳, 是对人生价值的积极实践,使他超越了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位隐士或诗 人,显示出深邃淳厚的民本思想。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 和个人生活方式,陶渊明写田园生活,写自我。
本篇写诗人离开仕途,归隐田园的简朴生活,抒发 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憎恶和归田后的喜悦安适的心情。
这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诗人采用寓情于景,借景
抒情的方法,使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交融 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使读者通过想象觉得如同 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意境美,从而受到感染。如诗中 我们所感触到的田亩草屋,成荫的榆柳,列植的桃李, 黄昏的远村,依依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颠上的鸡 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点化,都增添了 无穷的情趣,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它们有近有远,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的生机,有自 然的趣味。将这画面有机地组合起来,便又构成一幅清 新自然,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图景,并从这图景中体 会到诗人那归隐的无穷乐趣和乡居的安适心情,使读者 感受到一种艺术的意境美。
音乐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 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 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 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 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 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 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 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 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 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一、艺术风格上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二、艺术境界上高远拔俗、天然浑成。主要 体现在情、景、事、理的交融统一上。 三、语言上自然本色、精练传神。
陶渊明的田园诗
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和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 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 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 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 得,那样地超凡脱俗。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 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 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 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 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陶渊明的田园诗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 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 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
的诗,可以分为述怀、哲理和田园诗三部分,共约六十首左右, 而田园诗三十首左右,约占一半。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史 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他继承 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在思想艺术上 有新的突破,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 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 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 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 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 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 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 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 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 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 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 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 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 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陶渊明的田园诗
文学作品的产生大都和时代背景有关,多年时宦时隐的生 活,让秉性真实淳厚的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虚伪和政治的 黑暗,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 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于是从渴望返归田园到最终坚 决地辞官隐居。可以说,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实际上 是理想与当时政治现实相矛盾、相背道的结果,这也使他 的诗歌中凸现了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一份闲逸,同时也 多了一份乐天知命、安分守己、逃避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