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字在古诗词里的读音
李峤《风》斜字到底怎么读?斜的正确读音解读!

李峤《风》斜字到底怎么读?斜的正确读音解读!李峤《风》的全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很多人对于本诗中最后一个字“斜”的读音有疑问,其实很简单就读作“xiá”。
在第一行中的最后一个字是花,所以根据押韵我们知道这里的“斜”只能读作“xiá”。
在古诗中如果“斜”在文中一般都是读作“xié”,但若在古诗中出现在一行的末尾我们很多时候就会读作“xiá”。
TIPS:在本诗中的第一个字:解,在这里我们也做一下分析!解落,jiěluò原意是:解散,散落,解官免职。
(在这首古诗里是会、能够的意思。
)xiá:斜在中国古代时期的读音为xiá,所以古体诗词以斜作韵脚时都念xiá,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
古诗风全文翻译: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风(李峤)赏析:《风》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
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
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
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
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关于“斜”在古诗词中读音问题的探讨

关于“斜”在古诗词中读音问题的探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留下了无以数计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特定的意义,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更替,每一个汉字也在不断的变化,形状从最初的甲骨文演变成了现在的方块字,读音意义也在不断的改变。
记得以前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读古诗《山行》的第一句是“远上寒山石径斜(xiά)”,现在的老师教的是“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究竟是读(xié)或是(xiά),我本着不懂就问,实事求是的精神,问别人查资料,也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在此,我把这些年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同行给予指点。
教育部审定的(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温儒敏教授总主编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书中,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古诗《山行》,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斜”的注音是“xié”。
在相同版本的其他册书的古诗词中的“斜”字没有注音,如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有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
在有的字典中“斜”只有一个读音“xié”,有的字典中“斜”有一个标注古读“xiά”。
在汲庆海主编的,云南出版集团公司,晨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注音版中,《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乌衣巷》(唐•刘禹锡)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斜”的注音是“xiά”,在这本书中,其余古诗词中的“斜”注音也是“xiά”。
有人说,为了统一,方便学习,“斜”在现代汉语中的读音是“xié”,所以“斜”在古诗词中也要读“xié”。
斜的诗词 斜的古诗有哪些

斜的诗词斜的古诗有哪些今天给各位分享斜的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斜的古诗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风》的古诗中最后一个字“斜”念什么?《风》的古诗中最后一个字“斜”念什么?1、唐代诗人李峤的《风》,最后一句“入竹万竿斜”中斜念【xié】,意为:倾斜,歪斜。
原诗:《风》唐代: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释义: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2、“斜”读xiá。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催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
3、五言绝句《风》的最后一个字“斜”在现在读音为【xié】,在古代为读音为【xiá】,读诗的时候按现在读音即可风作者: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斜”读xiá。
1,风,作者: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译文:秋风吹落了树叶,春风吹开了百花。
江风卷起千尺波涛,狂风刮得万竿翠竹歪歪斜斜。
3,注释,解落:吹落,散落。
倾斜的诗句倾斜的诗句是什么倾斜的诗句倾斜的诗句是什么斜倾的诗句有:半醉依人秋水欲斜倾,北斗方斜倾。
斜倾的诗句有:白首一节无斜倾,正银汉斜倾。
结构是:斜(左右结构)倾(左右结构)。
注音是:ㄒ一ㄝ_ㄑ一ㄥ。
拼音是:xiéqīng。
欲进宫人食,先薰命妇车。
晚归长带酒,冠盖任倾斜。
带有斜字的古诗唐代韦庄《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
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译文:梦醒了还留着梦中的惆怅,看到一轮山月低斜。
引清曹寅《射堂柳已成行命儿辈习射》诗之二:“绳量马道不_斜,雁字排栽筑水沙。
”网络解释_斜qīnxié_斜(_斜)歪斜。
古诗词中一些字的读音

古诗词中一些字的读音?本学期,我校在“经典诵读”时间安排了古诗诵读活动,广大师生在琅琅的古诗诵读声中传承着国学文化,同时也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能力。
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古诗中个别字词的读音存在误读,这个现象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也较为常见。
为了使师生能够正确地学习古诗,现将古诗文中常见的字音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希望对教学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停顿1.单音节词停顿??? 古代汉语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不能把两个单音节词当成一个双音节词。
例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中的“衣裳”是两个单音节词,是指“衣和裳”,“衣”是指上衣,“裳”是指下衣,读“cháng”。
例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中的“妻子”也是两个单音节词,是指“妻子和儿子”。
“子”不能读轻声。
2.意义上的停顿例如:“古朗月行”应读作“古/朗月行”,而不能读作“古朗/月行”。
因“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诗人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了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再如“两三点雨山前”应读作“两三点雨/山前”,而不能读作“两三点/雨山前”;“题西林壁”应读作“题/西林壁”不能读作“题西/林壁”。
二、汉字的古音汉字的读音随着汉语的演变,会发生“音变”。
在有的古诗中原本押韵的字发生了“音变”,今天读来就不押韵了。
例如:1.“远上寒山石径斜”“寒食东风御柳斜”“乌衣巷口夕阳斜”中的“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2.“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古音读“cuī”,今音“shuāi”;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野”,古音“yǎ”,今音“yě”。
4.“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回”,古音读“huái”,今音“huí”。
对于以上古诗词中汉字的古音,教材一般不注音,如果是生字,一般注现代的读音。
我们学校主张,如果该字是韵脚,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古代的读音,并且按古音读,押韵,读出古诗味儿来,但要牢固掌握现代读音。
从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说起

从“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的读音说起大悟县四姑镇同兴小学谢波关于“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字的读音问题,我收集了不少资料,均认为应该用普通话的语音朗读。
现简述如下。
一、不用古音读诗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按照古代音律,诗中的二、四句的末一字是“家”“花”其韵脚都是“a”。
因此首句的末字“斜”应该押此韵,其韵脚也应是“a”。
但在现代汉语中“斜”已没有“xiá”的音了,所以这个字只好依从今天的发音,读“xié”。
对于处在识字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还不宜讲到古音“旧读xiá”。
就这首诗而言,第二句的“家”和第四句的“花”押韵,即使将“斜”字规范读音为xié,也不影响全诗的琅琅上口。
当然,不能不指出,“斜”字在古诗中的读音的确应该是xiá,而不是xié。
除了杜牧的《山行》之外,还有唐代诗人韩翃(音hóng)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化,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王侯家。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宋代辛弃疾的词作《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山远近,路横斜,东临蚕种已生些。
青旗沽酒有人家。
平冈细草鸣黄犊,城中桃李愁风雨,斜日寒林点暮鸦。
春在溪头荠菜花。
”如果把这些诗词中的“斜”字读成xié就破坏了原诗的韵律。
因此,通常都会在这些诗词后面注明:“斜,旧读xiá。
”辛弃疾词《鹧鸪天》第三句末的“些”字,是句末语气助词,读sā。
这些古今读音的掌握,要随着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逐步了解和掌握。
统编中学教材高一册《诵读的要领》知识短文中说:“一般说来,读音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标音为准,不是有特定要求的,不要再读古音。
至于一些异读字,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另处,在古诗词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字,这些字,古时有旧读音,而现代却已经没有这个旧读音了,或者这些字按古代的音韵规则来说,应该发某个旧读音,但是在现代汉语规范音中却找不到这个旧读音。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1、注意斜(xié)的读音,斜的意思是弯弯曲曲。
2、《山行》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3、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看到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4、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诗人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5、《赠刘景文》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6、《赠刘景文》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看出来的。
7、《夜书所见》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8、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山行》知识点1.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诗文释义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古诗词中这些字你读对了吗?

古诗词中这些字你读对了吗?作者:叶嘉莹来源:《读写月报(初中版)》2019年第12期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巳忘言。
这首诗里有几个字要注意:“车马”,要念“ju马”。
che是俗音,“自行车”“电车”“汽车”的“车”念che。
古人没有“车”(che)的读音,古人的“车”字只有两个读音:一個是ju,押鱼韵;另一个是cha,在诗里押麻韵。
“飞鸟相与还”的“还”,好像读huan,其实念xu6n。
中国字有时候不止一个读音,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思。
“还”,念huan时是“还家”的意思,念xuan时是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所以这里应该念xuan。
欲辨已忘言”的“忘”,这里不念第四声wang,而是平声的读音,当作动词,念wang。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一首汉乐府诗,乐府诗是民间流传的诗歌,而《敕勒歌》是中国北方民族流传的民间诗歌,它的体裁是长短句,而不是很整齐的五个字一句。
敕勒是一条水的名字。
“阴山下”的“下”,在这里不念xia,念上声,xia,是诗.韵里的马韵。
“笼盖四野”的‘野”,不念ye,念ya,也是上声马韵。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念xian。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的“合”字、“还来就菊花”的“菊”字都是入声字。
“青山郭外斜”的“斜”念xia,押麻韵。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书法家。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念cui。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斜的两个读音

“斜”字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xié和xiá。
一、斜的读音是xié,是指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
另有古音念xiá,在部分古诗中使用古音以求押韵。
二、《唐韵》似嗟切《集韵》《韵会》《正韵》徐嗟切, 音邪。
《说文》抒也。
《玉篇》散也,不正也。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枝牚杈枒而斜据。
又《集韵》《韵会》余遮切《正韵》于遮切, 音耶。
梁州谷名。
在武功西南。
《前汉·扬雄传》西自褒斜。
《注》南山谷名也。
《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
《注》梁州记曰:万石城泝汉,上七里有褒谷。
南口曰褒,北口曰斜。
长四百七十里。
又《集韵》时遮切,音闍。
伊雅斜,单于名。
又直加切,音秅。
义同。
一、斜的读音是:xié。
二、汉字释义:1、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线。
~对面是学校。
2、倾斜:~着身子坐下。
3、姓。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四、造字法:形声;从斗、余声五、斜的部首:斗六、相关词组:斜线、斜射、斜阳、倾斜、攲斜扩展资料:一、汉字笔画:撇、点、横、横、竖钩、撇、点、点、点、横、竖、二、词语释义:1、斜线[ xiéxiàn ]两条直线相交不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斜线。
2、斜射[ xiéshè]光线不垂直地照射到物体上:地球的两极地方只能受到~的日光。
3、斜阳[ xiéyáng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4、倾斜[ qīng xié]歪斜:屋子年久失修,有些~。
比喻偏向于某一方:投资向西部地区~。
5、攲斜[ qīxié]倾斜;歪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字在古诗词里的读音
本文是关于“斜”字在古诗词里的读音,感谢您的阅读!
TAG:斜字古诗词读音《现代汉语词典》第1507页指出,“斜”字只有一个读音,但有三种意思:①形容词,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②动词,倾斜;③姓。
而《古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则指出,“斜”字有三种读音:①xié;②xiá;③yé,陕西终南山山谷名。
根据其注解,“斜”旧读“xia”。
也就是说,“斜”字在古时候读“xiá”。
我举两首古诗中出现了“斜”字的读音:
一首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风》。
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以前的诗集注解中曾有特别提示,为了押韵,诗中的这个“斜”字可以读“xiá”,但是近年来可能是出于“规范字音”的需要,“xi á”的读音便被取消了,以致于连《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权威的工具字典中都显示“斜”字只有“xié”的读音。
但是,即便是为了“规范读音”,我仍认为这种改法有待商榷,理由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中也有一个“斜”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斜”字在古诗词里并非只有“xia”音,《古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中就有举例,如杜牧的诗《怀钟陵旧游》中“斜斜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斜”字都念“xie”。
因此,要判断在古诗词中“斜”字读“xie”还是“xia”,应该结合整首诗或词连看,看有没有涉及到押韵的问题。
若涉及到押韵,一般发“xia”音,若不涉及押韵,则一般发“xie”。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