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6单元)全一册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6单元)全一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一册)第一单元:《歌舞青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青春舞曲》2.欣赏《共青团员之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

(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3.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学习“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3)了解王洛宾的生平及贡献。

(4)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唱歌《青春舞曲》(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

(2)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

附点节奏:4/4 X.X X X| X.X X X|切分节奏:4/4 XXX XX XXX XX | XXX XX XXX XX |(3)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并找出歌曲的旋律创作特点。

(4)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

①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生按此手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1=C 2/45 3 2 ∣∣∣∣②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对旋律进行逐步记忆。

(5)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7)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歌曲设计相应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并请同学们踊跃展示。

(8)介绍新疆的常用民族乐器。

(9)随老师学跳新疆舞的几个典型动作。

(10)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同学演唱歌曲,一组同学表演舞蹈,另外一组拍击节奏。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1 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1 全单元教案
Now work with a partner. 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 about the people in thepicture.Act out yourconversations.
Step5Listening
Tell Ss they will hear a conversation about three students’conversations. 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fill in the chart. Then listenagainandcheck Yes, or No.Let Ss readthe phrases in the chart of 2b.Play the recording. Do2aand 2b.
③—Did you go with anyone?—Yes, I did./No, I didn’t.
Language points
anyone, anywhere, wonderful, quite a few, most,something, nothing, everyone, of course, myself, yourself
Key points
①一般过去时态的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否定回答。
②用所学的功能语言交流假期去了什么旅行。
Difficult points
①—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I went to the mountains.
②—Where did Tina to on vacation?—She went to the beach.
2)阅读填空能力的提高。
Language points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主题:战争作品类型:叙事性,有新闻.通讯.小说.书信.报告文学。

一..教学内容回顾人类历史,观察时事风云,血与火的战争始终伴随着和平的呼声而不断爆发。

战争与和平,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二大永恒的主题。

作为中学生,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感受战争,思考战争,了解历史,明白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本单元五篇课文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

五篇课文中,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本单元五篇课文,内容上兼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两个方面,文体上以叙事性作品为主。

文中既有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英雄群像,有"老头子"那样的孤胆英雄,又有南斯拉夫母亲那样感人肺腑的形象;有百万大军横渡千里长江的壮阔画面,有白洋淀老英雄痛打鬼子的动人场景,又有老妇人在枪林弹雨中掩埋烈士的悲壮场面。

情景各异,又惊心动魂,一定能激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感受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魂的情景,最终得出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识记字词,积累并运用;努力提高默读的速度(注重技巧,经常自测);把握叙事性作品六要素,学会概括;了解中外古今战争史,树立正确战争观,培养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思想。

.三教学方法1.要熟悉相关的历史知识,适当介绍历史背景。

课文所写的战争,远的已经相隔一个多世纪,近的也相隔半个多世纪了,备课时需要进一步熟悉相关的历史知识,熟悉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关于解放战争的知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新闻写作最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新闻写作最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新闻写作最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新闻写作”,旨在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新闻的定义、特点、结构、语言等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新闻写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新闻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可能对新闻写作的规范和技巧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培养他们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定义、特点、结构、语言等基本知识。

2.掌握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新闻的定义和特点。

2.新闻结构的规范和写作技巧。

3.如何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闻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新闻案例,让学生了解新闻写作的实际应用。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撰写新闻稿,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新闻案例:收集一些典型的新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新闻写作素材:准备一些新闻写作的素材,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3.新闻写作模板:提供一些新闻写作的模板,方便学生参考和借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对新闻写作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呈现(10分钟)讲解新闻的定义、特点、结构、语言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新闻写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的新闻案例,让学生了解新闻写作的实际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加深对新闻写作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5分钟)提供一些新闻写作的素材和模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际操作,撰写新闻稿。

新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GreetingsLesson 1: 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 教学目标:研究如何进行问候和自我介绍。

- 教学内容:- 学生可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问候。

- 学生可以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国籍等信息。

-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呈现问候语并进行示范。

2. 学生模仿老师进行问候,并互相问候。

3. 引导学生研究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

4. 学生分组互相介绍,并在班级中展示。

-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正确使用问候语的情况。

- 评价学生介绍自己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Lesson 2: Daily Routines- 教学目标:研究描述日常活动。

- 教学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

- 学生可以用英语叙述一天的活动安排。

- 教学步骤:1. 复前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日常活动的英语表达。

2. 引导学生研究新的日常活动的词汇和句型。

3. 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一天活动安排,并向全班汇报。

-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对日常活动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 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二单元: Hobbies and Leisure ActivitiesLesson 1: Hobbies- 教学目标:研究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

- 教学内容:- 学生可以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

-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对话练。

- 教学步骤:1. 复前一课的词汇和句型。

2. 引导学生研究新的兴趣爱好词汇。

3. 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

-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对兴趣爱好词汇的掌握情况。

- 评价学生在对话练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Lesson 2: Leisure Activities- 教学目标:研究谈论闲暇活动。

- 教学内容:- 学生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闲暇活动。

- 学生能够与他人交流关于闲暇活动的话题。

- 教学步骤:1. 复前一课的词汇和句型。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教案【教案一】Section A(1a - 1c)◆学习目标1.重点短语: stay at home,go to the mountains,go to summer camp2.重点句式:—Where did Tina go on vacation ?—She went to the mountains.◆学习重点1.重点短语和句型2.一般过去时态的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学习难点一般过去时态的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自主学习一、认真预习1a—1c,找出下列短语和句型。

1.待在家里 ____________________2.去山区 ____________________3.去夏令营 ____________________4.去纽约城 ____________________5.—蒂娜去哪里度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她去山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Step 1情景导入Teacher:Hello,everyone.Glad to see you again.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during the vacation? Did you go anywhere interesting with your parents? Did you do anything special there? Can you tell us where you went on vacation ?环节说明:以学生假期旅行为话题开始本节课的教学,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师用书电子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师用书电子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师用书电子教案第一章:第一单元1.1 课文《新闻两则》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分析课文中的信息,归纳总结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新闻两则》。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信息,归纳总结作者的观点。

5.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1.2 课文《散步》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家庭和亲情的思考。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感受作者对家庭和亲情的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散步》。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学生感受作者对家庭和亲情的思考,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5.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章:第二单元2.1 课文《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秋天的描绘和赞美。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描绘和赞美手法。

2. 感受作者对秋天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秋天的怀念》。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描绘和赞美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Ⅰ.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1.Knowledge ObjectsNames of activities.Adverbs of frequency.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I often go to the movies.2.Ability ObjectsWriting skill.Listening skill.Communicative competence.3.Moral ObjectTake exerciseⅡ.Teaching Key Points◆what does she do on weekends?—She often goes to the movies.◆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Three times a weekⅢ.Teaching MethodsDiscover method.Listening and writing methods.Pairwork.Ⅳ.Teaching AidsA tape recorder.Large monthly calendar showing the days of the week.A projector.Ⅴ.Teaching ProceduresStep Ⅰ Greet the classStep Ⅱ Section A 1a (This activity introduces the key vocabulary.)●Look at the picture. Ask a few students to say what they see in thethought bubbles. Each thought bubble shows something that a person does on weekends.●Name each activity. Ask students to repeat each one.Saying,One girl isshopping.Another girl is reading.This boy is exercising.Another boy is watching TV.These girls are skateboarding.●Point out the sample answer.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list all theactivities in the thought bubbles.They can use bilingual dictionaries to help tnem.Ask the student who finishes first to write the answers on the board.●Check the answers on the board and ask students to correct their ownactivities.Answers:watching TV readingskateboarding exercisingshoppingStep Ⅲ1b This activity gives students practice in understanding the target language in spoken conversation.●Point to each scene in Activity.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each pictureand tell what the person does on weekends.●Play the recording the first time.Students only listen.●Play the recording a second time.Point to the pictures.This timesay,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The people are talking about what they do on weekends.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write the letter of one activity(a through e)after the word in the list.For example,on the recording someone says,I always go shopping.Shopping is a letter in the picture in activity 1a.So you put an“a”after the word always in this list.Repeat the explanation,if necessary.●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activity individually.●Check the answers.Answersalways a usually coften e sometimes dhardly ever d never aTapescriptReporter: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Boy 1: I usually exercise.Girl 1: I always go shopping.Boy 2: Eeeeew…I never go shopping. I can't stand shopping.Girl 2 : I often go skateboarding.Boy 2 : And I sometimes watch TV.Reporter: How about you?Girl 3: I hardly watch TV. I love reading.Reporter: Oh, why is that?Girl 3: Oh, I don't know. I guess I just like reading books.Step Ⅳ1c PairworkFirst,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sample in speech bubbles.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I often go to the movies.Now work with a partner. 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 about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For example.Picture a:What does she do on weekends ?She often goes shopping.Then have students work in pairs. Make their own conversations about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Then ask some pairs to present their conversations to theclass.Picture b:What does she do on weekends?She often does reading.Picture c:What does he usually do on weekends?He often does exercise.Picture d:What does he usually do on weekends?He often watches TV.Picture e:What do they usually do on weekends?They often do skateboarding.Step ⅤSummary and HomeworkThis class we've learnt some names of activities…keep a weekend diary showing what you do on weekend. You can write down what they do from the time you get up to the time you go to sleep. You can use a dictionary to learn new vocabulary words if necessary. I'll ask you to read your diaries to the clas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世界看我国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6.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要求我国地理第一个学习的内容是了解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增强国土意识”。

这一单元课标明确:(1)了解我国的范围,从世界的角度了解我国的辽阔疆域。

(2)了解国土面积和邻国、濒临的海洋,进而了解我国漫长的陆地国界线和海岸线。

(3)了解行政区划通过我国的行政区划。

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土意识,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本章是学生学习我国地理的开篇之作。

要认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和发展变化,了解区域的特征、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理解我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首先要认识我国的空间位置、空间范围、行政区划、人口组成和特征以及民族。

本章内容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知道自己祖国的大小、边界起止点,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邻国,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

在初步了解祖国概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行政区划再进行详细学习。

这部分是学生以后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

教材接着从人文地理的视角对我国的人口特征、分布、存在着的问题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了解我国的民族组成、各个民族的分布、民俗、民族的分布特征以及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章的第三节对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去年已经进行了每一周两课时一个学年的系统学习,已经具有了世界的洲洋组成、各个大洲和大洲分区的基础知识,已经具有了有关世界的人口分布、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学生在学习地球和地图中已经会在地图上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利用地图上的颜色变化分析地形和地势的变化。

学生已经具有学习本章内容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基础知识还比较差,技能还比较薄弱。

教学策略本章教学内容比较碎,尤其是我国的行政区划这部分内容。

所以在教学和学习的时候需要大量使用我国地图并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和导学案相结合进行教学。

教师采用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对简单的知识进行速读,教材、知识的提取和记忆。

对深层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现实生活经验设置“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发挥小组内集体的力量来理解和解决问题,对易错易混点设置“疑难反馈”,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强调和点拨,加深印象。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式学习、启发式、举一反三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问题式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共5课时)第一节疆域2课时第二节人口1课时第三节民族1课时第一单元测试与评讲1课时第一节疆域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课标解读1.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四端)、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对于我国的经纬度位置通过学习我国最东、最西、最南、最北四个端点完成对经纬度的认识。

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广是南北太阳的辐射、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国东西跨经度很广,造成东西的时差、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

总而言之我国东西南北跨度大疆域辽阔,造成自然景观的差异。

2.我国的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漫长的海岸线、有四大临海;有较多的岛屿和半岛。

3.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领土面积广大的国家。

具有十分独特和优越的海陆位置。

我国海陆位置的特征决定其对气候、河流、以及经济具有较大的优势。

4.我国面积辽阔,具有较多的陆上邻国,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有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有利于国际交流和发展经济贸易。

学情分析对于我国的领土面积、面积在世界上的地位、四大临海以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等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影视节目或者新闻中知道和掌握了一些,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结合生活灵活设计和组织课堂。

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两部分内容。

教材有正文,以流畅的文字系统地做了详细的介绍。

教材大量运用地图、活动和图片,运用比较的手段,有利于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

教材中没有介绍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方法,但是通过活动题目的完成,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分析和学习的方法。

在分析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时候,教材采用比较的方法设计了大量的活动,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濒临的海洋,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四至点,知道领海、内海和国家管辖的海域,记住疆界长度,记住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

3.知道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在知道我国是陆地大国的基础上,明确海洋大国的概念。

4.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读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从跨纬度广理解我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以及东西跨经度广带来的时间差异。

2.学会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我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媒体与教具课件、投影仪、红蓝圆珠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教师要求:快速阅读教材p.2~p.5,在教材上用红笔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地理位置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半球;我国位于亚洲部、洋西岸(海陆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带,南部小部分位于带。

教师要求:在p.2图1.1上找出赤道。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哪一个半球?在图中画出20°W和160°E。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哪一个半球?我国位于五带中的什么部位?2.我国的四至领土的四端点: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最西端位于,东西相距多千米,跨个时区(东5区到东9区);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最南端为(海南省),南北相距约50个纬度、多千米。

教师要求:(1)根据p.3图1.2,找出我国的四至点,算一算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约多少度?根据时区的划分,我国东、西跨多少个时区?(2)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大致跨多少度?3.濒临的海洋(1)面积:我国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居位。

(2)临海、内海和岛屿: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自北向南依次濒临的海洋有,台湾岛东面直接濒临。

海南岛和大陆之间的。

(3)海峡及内海我国的内海有。

我国主要的岛屿有台湾岛(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崇明岛等。

4.相邻的国家教师要求:读p.4的图1.3,找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我国陆上邻国共14个:等;隔海相望的国家有等。

(二)解疑释惑教师指导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内进行交流答案。

如果答案不统一,组长带领进行组内讨论。

(三)读图析图1.五带中的位置教师展示教材p.3图1.2和地球上的五带划分图,指导学生分析我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什么带?2.我国主要的临海教师展示教材p.4图1.3,指导学生读图找出我国濒临的四个海,并找出两大内海。

(四)合作探究教师展示教材p.4图1.4,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冬季黑龙江省是冰天雪地,此时西沙群岛却是草木郁郁葱葱、天气炎热的景象。

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先独自思考,再组内交流分析总结。

(五)疑难反馈教师展示教材p.5图1.5,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却繁星满天,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先独自思考再组内交流分析总结。

(六)高效记忆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用问题的方式展示主要知识点,指导学生高效记忆。

(七)课堂小结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知识树,指导学生对照知识树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然后同桌二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八)达标测试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南北、东西不同省区的风光和民俗图片或者视频导入。

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一快速阅读教材p.6~7页,在教材中用红笔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2)三级行政区划的数量?2.自主学习二在教材p.7图1.7中找出并记住我国主要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相邻的省区。

3.自主学习三教师要求:快速阅读教材p.7~8完成下列问题。

(1)省级行政单位和简称有两个的有哪些?(2)用省级行政名称中的一个字做简称的有哪些?(3)用古代国名做简称的有哪些?(4)用河流、山脉做简称的有哪些?(二)疑难反馈教师出示一张轮廓图,让学生在教材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然后教师展示各个省区的轮廓图。

(三)动手活动每个学生拿一张老师自制的8开大的空白“我国政区图”,三人一组用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在空白图上涂上颜色,省用黄色,自治区用绿色,直辖市用粉色,特别行政区用橘黄色。

也可以用剪刀剪出单个省区政区的轮廓。

看哪个小组最快。

班级内选出最巧手。

(四)技巧记忆简称三字经:黑吉辽京津沪晋陕甘冀鲁豫青新宁内蒙古藏琼台港澳渝苏浙皖湘鄂赣桂粤闽川黔滇爱祖国好河山(五)合作探究教师展示彩色“我国政区图”挂图,指导学生二人一组找出沿海的省区,长江、黄河流经的省区,有陆上邻国的省区。

找到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内进行交流。

(六)课堂小结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彩色“我国政区图”挂图,指导学生对照知识树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然后同桌二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