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教学设计 教案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学实录及反思

同盟 ” “ 产 主义 同盟 ” 动并为其起 草纲领《 为 共 活 共
师: 他还是谁? ຫໍສະໝຸດ 课 件展示材料。 产党 宣言》 14 , 加 欧洲革命 , 办《 ;88年 参 创 新莱茵 报》16 ,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即第一 国际 ;81 ;84年 17
满腔热 情地支持 和帮助 巴黎公社 。 为了加深学 过去千年(oo 2o ) 1o- oo谁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最I 年 , -
案
J
。
蔓
蔓
i 种
口 刘 岩
( 州 第十 四 中 学 , 杭 浙江 杭 州 30 0 ) 10 6
《 科学社 会主义 的奠 基人马克 思》 是人教 版选 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 第五单元第一课 。 根据《 浙 江省普通 高 中新课程 ( 实验 ) 历史 学科教学 指导意 见》 的规定 , 结合学生实际 , 这一课 的教学 目标确定 的革命 理论 和实践活动 ;2 感悟马克思的精神 , () 激
师:马克思为何 能成为千年伟大 的思想家? 同
学们在 回答 的 时候 要注 意 回答 问题 的思路和 历史
“ 业 革命 前 , 工 人类 的生 产 力每 10 0 0年 才增 长 1 ,而英 倍
国在 1 9世 纪 的 10年 中 , D 0 G P
学科 的特 点。 我们 可 以从马 克 思的个人 因素 、 当时 的社会 背景和 社会需要来看这个 问题 。 从个 人 因素
—
.
/
』
、\ 、 、
。
英法空想
社会主义
重点为 : 马克思的革命理 论和实践 活动 。 教学难 点 为 : 识 马克思 主义产 生的 影响 , 认 认识 《 产党 宣 共 言》 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 生标志的理 由。
高三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教案

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教案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课标要求】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在三大国际工人组织和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2.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贡献:《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理论建树。
3.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发表《共产党宣言》,投向对资产阶级统治“武器的批判”;《资本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历史意义,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斗争。
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过去千年(1000-2000),谁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最大?千年最伟大运动员:拳王阿里千年最伟大艺术家:达·芬奇千年最伟大世界领袖:圣雄甘地那么谁是千年第一思想家?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 BBC ),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第三,达尔文第四。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以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仍然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 万名听众,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
讲授新课一、青年时代1、马克思(1)伟人诞生:1818 年5 月5 日,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市(2)中学时代,确立崇高理想是为人类谋幸福《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德语作文。
作文引起了他的老师的注意,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教师们所惊叹,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
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教学设计6: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马克思生活社会的现状,理解马克思树立“为人类工作”的理想产生的原因。
掌握马克思的理论成果和革命实践活动,并分析理论是实践的关系,以及对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
2.过程与方法情景材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问题探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马克思一生为实现“为人类而工作”的承诺,忍受经济困难和各国政府的驱逐,坚持工作和斗争,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深刻内涵,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初心”。
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在世界上的发行和研究热度上指导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基础,而且指导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政策的调整,从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普世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
难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课堂教授】导入: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
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材料:马克思主义是近代最复杂和精深的学说之一。
学说的范围包括了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
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任何其他主义所不能及的也因为如此,这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版本的解释和陈述。
就如美国近代马克思主义学家达拉普所讲“在人类历史上,少有学说像马克思思想一样,被不一般的人为严重扭曲”。
除了马列主义以外,许多派别的学说都认为自派学说为马克思的正统继承。
如今,其中比较有影响力和主要的阵营包括:托洛茨基主义、斯大林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
——360百科马克思新课:一、“为人类工作”1. 伟人诞生: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市。
原创2: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一、马克思的革命轨迹
树立崇高理想 实现伟大转变 与恩格斯的伟大合作
为人类工作
(一)树立崇高理想,转变思想
1、中学时代就树立“为人类工作”的 崇高理想 2、汲取了黑格尔哲学的精髓 3、思想转变
(二)与恩格斯的伟大合作
1、理论创建:《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主义 历史观 2、建立政党:1846年 布鲁塞尔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共产党宣言》内容节选
“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 产生了它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 马克思揭示了阶级社会发展怎样的客观规律? ……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 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 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1847年 正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 《共产党宣言》 3、参加斗争:参加1848年革命;创办《新莱茵报》
(三) “为人类工作”
1、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第一国际、巴黎公社) 2、写成《资本论》 3、创立马克思主义
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
马
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
克 思
的
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故
乡
(1)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
材料二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 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 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 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材料二中恩格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你如何理解?
本课内容结束
教学设计5: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回到历史现场感悟真理力量一、教学目标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马克思思想的两次转变和飞跃。
2、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合作的成就。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他所从事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活动。
2、难点:马克思“为人类工作”崇高理想的确立的原因和他思想几次飞跃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ppt多媒体课件、录播教室四、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及部分实录)这节课以马克思的光辉的一生为叙事主体,其核心内容应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这部伟大的著作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这节课是一节研究性课,通过重点讲述和解读《共产党宣言》,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义,更真切地体会马克思和马克思所生活的是时代!一、谈谈这节课的设计理念——时代的篇章,永恒的真理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这些远离现实生活的词汇。
如果按照教科书讲这节课,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而且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我认为,必须将马克思、恩格斯及《共产党宣言》回放到那个时代。
所以,我以“时代的篇章永恒的真理——重温《宣言》再度经典”这一设计理念作为课堂标题。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是理论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这节课的核心是《共产党宣言》,要认识《宣言》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就只有把《宣言》放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去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这节课首先要交待工业革命及其后果。
我写了这样的板书:一、溯源《宣言》背景——回到历史现场投影材料:8岁女孩萨拉是高沃煤矿通风口的值班工人:“我早晨4点钟有时3点半就起来……我喜欢唱歌,但在黑暗中我不敢唱……我希望上学,不想待在矿坑里。
”——《全球通史》思考:工业革命在给英国带来财富的同时,还带来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伴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财富增加而出现的是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急剧恶化。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案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为人类工作”1.树立理想中学时代,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2.思想转变(1)大学期间被黑格尔哲学所吸引,加入“博士俱乐部”。
后汲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2)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发表,给马克思以巨大影响,使他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3)1844年出版《德法年鉴》,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73中你得到哪些启示?【提示】 马克思认为,只有为全人类劳动的人生追求,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才能够成为伟大的人物和达到光辉的顶点。
我们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一定要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选择最能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的职业,并能够坚定不移地奋斗终生。
二、伟大合作1.合作原因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早期相似的理论研究。
2.友谊开始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在巴黎见面。
3.理论合作:创建理论(制定科学世界观)(1)两人合作的第一个作品是《神圣家族》,这是一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著作。
(2)1845年两人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部巨著中,他们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3)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4.实践合作(1)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1847年,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3)积极参加1848年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参加德国革命。
三、流亡中的贫困生活1.原因由于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马克思多次遭到迫害和驱逐。
2.态度恪守崇高的革命信念,始终以革命事业为第一生命。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76[学思之窗],结合中国历史,请思考:马克思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提示】英国殖民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华民族犯下了滔天罪行:劫掠并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规定十口通商,使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传教;《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增开天津为商埠,强割中国领土九龙司地方一区,强迫清政府同意华工出国,变相进行“奴隶”贸易。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诽疯的动反 谤狂发了动公 巴社 最叫表一势 黎失 多嚣更场力 公败 ,。引反对 社 受马起革国 后 的 威克了命际, 原 胁思资围工 西 则 最顿产剿人方 是 大时阶。协 资 永 的成级《会产 存 人了舆法和 阶 的 。“论兰马 。级 ”伦的西克政 敦一内思府 受片战发和 》
(1)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民族矛盾尖锐
为纪念马克 思逝世七十三 周年(1956年3 月14日),在 伦敦海格特公 墓新修建的纪 念碑。
天安门广场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像
苏 联 的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纪 念 碑
上海复兴公园的马克 思恩格斯雕像于1985年 5月5日落成。
概述马克思一生主要的理论贡献与革命实践活动.
理论成就 1844年 《神圣家族》 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史 观 1848年《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67年秋《资本论》第一 卷出版 1871年写了《法兰西内战》 (最辉煌的文件之一) 实践成就 ①1846共产主义通讯委 员会 ②1847改正义者同盟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 ③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④创办机关报《新莱茵 报》 ⑤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⑥关心巴黎公社运动
课堂练习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作品有(
C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B ②③④ D ①③
阅读材料 马克思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一: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 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 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 争》(1850年1月—11月1日)。《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第450页。) (1)依据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马克思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是由怎样的社会时代 创造出来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播放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短视频,让学生对马克思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展示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如工业革命、社会变革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
3.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为何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2.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马克思的思想体系,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利用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马克思的生活背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学习马克思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马克思的生平、学说以及他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马克思的主要思想贡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以及认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2.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在三大国际工人组织和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主
要活动。
2.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贡献:《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理论建树。
3.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发表《共产党宣言》,投向对资产阶级统治“武器的批判”;《资本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历史意义,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斗争。
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
图片。
4.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教学过程
历史人物评说课例: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回顾:
一、马克思伟大于何处?(前节课的内容。
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史实)
1.理论创造;
2.实践活动
新课:
二、马克思为何能成为“马克思”?
设问:马克思拥有什么?
1.良好的早期教育
(依教材内容简述)补充:马克思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和期望材料(材料略);
2.长期的勤奋学习
依教材内容简述)读三所大学,学习中的刻苦和勤奋态度,并补充相关小故事。
3.渊博的知识
马克思对外语学习和运用自如的能力水平;对于数学的爱好和学习;对于哲学的学习和发展,等等。
4.关注社会现实
参与工人运动实践等。
5.有亲密可靠的朋友
妻子燕妮、恩格斯等。
6.始终如一,一生只做一件事
如,20年研究,写出《资本论》等。
7.惊人的才华和创造能力
体现在其著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
设问:马克思放弃了什么?
1.金钱与物质财富
2.安定的生活
3.健康
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列表:马克思七位子女的生卒表,其子女多早年夭折。
归纳:马克思的拥有和放弃,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生的选择:为人类工作。
材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节选(略)引导出马克思的人生规
划
三、马克思的人生规划-为人类工作
简述马克思的人生规划及其实践。
列举马克思爱好爬山,并从中领会对
工作和生活的态度。
材料: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四、多面的男子汉
简述马克思的生平:突出其学生时代的刻苦学习、他的“伦敦情结”、
他与孩子的关系(称职的父亲)等。
伦敦是马克思的生活之地、创作之地、伤心之地……
材料:马克思的自白(马克思对自我评价的材料。
略)从中进一步体会
马克思作为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的情怀。
讨论:1.马克思只是一位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吗?“为人类工作”是他的
选择。
2.马克思主义学说只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吗?
材料:一组图片:世界各地人们瞻仰马克思墓;世界各地的马克思纪念碑、雕塑;马克思著作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出版;列宁等伟人及普通民众对
马克思的评价……
马克思为人类工作,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得到世人的普遍敬仰。
小结:对本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并对知识要点进行提示。
结论:马克思属于无产阶级,更属于全人类。
课堂小结
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
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
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极
其伟大的著作是《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
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他和恩格斯
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课后反思:
课程标准对历史人物评说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其中的要素包括:
1.历史人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2.历史人物的“个性”和“活动”又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3.了解他们的活动,
4.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
5.评价其作用。
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历史人物评说的学习,侧重的是对其作用的认识和评价,重点应该不在历史人物做了什么和怎么做,而是这些历史人物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以及他们所作所为的作用和影响。
评价历史人物少不了对他们事迹的介绍和了解,但这是评价的基础而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
其中“历史人物与时代的相互关系”,应该是一个学习的重要着眼点。
通过渲染其历史功绩,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历史人物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力量。
课后习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只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吗?
板书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