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溶液依数性在生活上的应用
物理化学生活实例

1、热力学(1)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下降。
(绝热膨胀,内能降低,温度下降)(2)融雪天比下雪天感觉更冷。
(融雪过程需要从环境吸热。
另融雪天空气湿度大,人体向外散热速度快)(3)炎炎盛夏,在河边走为什么感到凉爽?(因水的热容比空气的热容大,接受同样热能(光照),水的温度较低,且水蒸发吸热,也使水温降低。
由于河水温度较低,河边空气会有部分热量传递给河水,这样河边空气温度稍低,感觉自然凉爽些)(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岁月留痕。
(不可逆过程)(5)殊途同归。
(状态函数法、盖斯定律)(6)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不劳而获”和“天上掉馅饼”是不可能的。
有得必有失。
(热力学第一定律)(7)覆水难收。
破镜不能重圆。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8)点石成金。
(高压下石墨可自发转变为金刚石)(9)海水总是表面先结冰。
(克拉佩龙方程。
水的冰点随压力增大而降低)(10)高山上的冰川会滑动。
(克拉佩龙方程。
冰的熔点随压力增大而降低,冰川下面就有部分冰变为水,就如同涂了一层润滑油)(11)高山上很难将东西煮熟。
(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外压越小沸点越低)(12)夏天易中暑。
(非平衡态热力学。
外熵流不畅导致体内积熵而引起疾病)(13)冬天水蒸气在高空凝结成规则的六角形雪花。
(耗散结构、自组织现象)(14)美丽的蝴蝶、斑马花纹。
(化学振荡、化学波)(15)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改革开放富民强国。
(封闭系统总要趋于平衡,开放系统才有产生并维持稳定有序结构的可能。
非平衡乃有序之源,远平衡乃活力之源)2、多组分系统(1)汽水瓶、啤酒瓶等需达到一定的耐压强度要求。
(亨利定律。
挥发性溶质溶解得越多,蒸气压越大)(2)清洗时用水应少量多次。
(分配定律及萃取效率)(3)冬天河水结冰时海水却还没有结冰。
(稀溶液依数性之凝固点降低)(4)冬季建筑施工时,为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盐类,且加CaCl2效果较好。
生产、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溶液依数性及其应用

生产、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溶液依数性及其应用稀溶液依数性是指只依赖溶液中溶质分子的数量,而与溶质分子本性无关的性质。
依数性包括溶液中溶剂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等。
稀溶液依数性可以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和生活规律,在生产、生活和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就四种依数性的应用分别举例说明。
一、蒸气压下降由Raout定律,P A = P A* X A,则△P= P A*- P A= P A*(1-X A)= P A*X B ,△P表示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即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P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
CaCl2、NaOH、P2O5等易潮解的固态物质,常用作干燥剂。
因其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其表面形成溶液,该溶液蒸气压较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凝结进入溶液而达到消除空气中水蒸气的目的。
二、凝固点降低溶质的加入使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析出的温度T f比纯溶剂的凝固点T f*低。
应用热力学原理,推导出凝固点降低值△T f与溶液组成的定量关系式为△T f=k f m B , k f为凝固点降低常数。
冰雪天的道路上通过泼洒工业食盐可以加速除冰融雪,从而使道路畅通。
在冰雪中撒食盐,食盐溶解在水中后形成稀溶液,由于稀溶液凝固点要低,依据相平衡条件,随着白天温度稍稍回升,就可以使平衡向稀溶液方向移动,冰雪就会加速溶解变成液体,从而达到除冰融雪的目的。
同样基于凝固点降低的原理,在冬季,汽车的散热器里通常加入丙三醇、建筑工地上经常给水泥浆料中添加工业盐等,都是通过降低凝固点来预防冻伤。
[3]冬天吃冻梨前,将冻梨放入凉水中浸泡。
一段时间后,冻梨内部解冻了,表面却结了一层薄冰。
是利用梨汁含有糖分,其凝固点低于水的冰点,凉水温度比冻梨温度高,使冻梨解冻;冻梨解冻时要吸热,且解冻后的温度仍低于水的冰点,故冻梨内部解冻了而表面却结了一层薄冰。
[4]三、沸点升高当溶剂中加入不挥发溶质时,溶剂的蒸气压下降,使溶液沸点升高。
稀溶液依数性

仪器:温度计、烧杯、搅拌 器、滴定管等
实验步骤与操作
准备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搅拌器、 滴定管等
配置稀溶液:按照一定比例配制不同浓 度的稀溶液
测量溶液温度:将溶液搅拌均匀后测量 其温度
滴定操作:将标准溶液滴加入稀溶液中 记录滴定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稀 溶液依数性的规律
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制药行业中稀溶 液依数性对于药物 的提取、分离和纯 化等过程具有重要 影响利用稀溶液依 数性可以提高药物 的纯度和收率。
稀溶液依数性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渗透压调节:稀 溶液中的溶质分 子可以影响细胞 的渗透压进而影 响细胞的吸水和 膨胀。
物质运输:稀溶 液中的溶质分子 可以影响物质的 跨膜运输例如葡 萄糖和氨基酸在 血液中的运输。
实验数据:测量 了不同浓度溶液 的蒸气压、凝固 点、沸点等数据
结果分析:通过 数据分析验证了 稀溶液依数性与 浓度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依数性的 规律
实验结论:实验 结果与理论预测 基本一致进一步 证实了稀溶液依 数性的存在
实验意义:实验 验证了稀溶液依 数性的理论为进 一步研究溶液性 质提供了实验依 据
添加标题
实例分析:以氯化钠为例 氯化钠溶于水后水分子的 偶极受到氯离子和钠离子 的静电吸引作用导致水分 子的偶极方向发生变化从 而影响了溶液的蒸气压、
沸点、凝固点等性质。
稀溶液依数性与溶剂性质的关系
溶剂的种类对稀溶液依数性有影响不同溶剂的稀溶液依数性不同。 溶剂的浓度对稀溶液依数性有影响溶剂浓度越高稀溶液依数性越明显。 溶剂的分子极性对稀溶液依数性有影响分子极性越强稀溶液依数性越明显。 溶剂的粘度对稀溶液依数性有影响粘度越大稀溶液依数性越不明显。
添加副标题
基础化学第七版第二章稀薄溶液的依数性PPT课件

02
稀薄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蒸气压下降的定义
蒸气压下降
当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稀薄溶液时, 溶液的蒸气压会低于相同温度下纯溶 剂的蒸气压,这种现象称为蒸气压下 降。
蒸气压下降的原因
蒸气压下降的物理意义
02
这些性质在稀薄溶液中表现尤为 明显,因此称为稀薄溶液的依数 性。
依数性的重要性
依数性是溶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 意义。
通过研究依数性,可以深入了解溶质 粒子对溶液宏观性质的影响机制,有 助于解决实际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问 题。
依数性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稀薄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低,溶质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依 数性与溶液浓度关系不大。
响也不同。
溶液浓度
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溶质的分 子或离子数量增多,对溶剂蒸气 压的影响更大,导致凝固点降低
更多。
压力
压力对凝固点的影响与溶质和溶 剂的性质有关。在高压下,一些 溶质会使溶剂的蒸气压增加,导
致凝固点升高。
凝固点降低的实验验证
实验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浓度溶液的凝固点,可 以验证凝固点降低现象。在实验中, 将纯溶剂与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冷却 至凝固点,记录各自的凝固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05
稀薄溶液依数性的应用
在化学工程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用
溶剂选择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可用于 选择合适的溶剂,以满足 特定化学反应或分离过程 的要求。
反应速率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有助于 理解反应速率与溶液性质 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化 学反应条件。
稀溶液的依数性-总结

§2.3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一、液态纯物质的凝固点
凝固点(freezing point)是物质的固、液两 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此温度下固相与 液相平衡共存。
纯水的凝固点(273.15 K)又称为冰点,
即在此温度水和冰的蒸气压相等。
28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 纯溶剂凝固点低,这一现象称为溶液的凝 固点降低(freezing point depression)
❖对于电解质溶液,范托夫定律应写成:
Π=icRT
43
例 将2.00 g蔗糖(C12H22O11)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求溶液在37℃时的渗透压力。
解: C12H22O11的摩尔质量为342.0g·mol-1,则
n
c(C12H22O11) V
342g
2.00g mol 1 0.0500L
注意:溶液的凝固,开始析出的是溶剂的固 体(不含溶质,水为溶剂时析出的是冰)。
溶液的凝固点是指刚有溶剂固体析出时
的温度。
29
➢ 溶液凝固点降低的原因?
——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30
图2-4 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
30
和沸点升高一样,对于难挥发性的非电解 质溶液,凝固点降低亦正比于溶液的质量摩 尔浓度,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用公式表示为:
p = pA* xA
式中, p 为溶液的蒸气压, pA* 为纯溶剂的蒸
气压,xA 为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18
对于只有一种溶质的稀溶液,设xB为溶质的摩 尔分数,则 xA +xB =1。 p = pA* xA式可改写作:
p = pA* (1- xB )
p = pA* - pA* xB pA* - p = pA* xB
大学化学 稀溶液的依数性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稀溶液的依数性应用
溶液凝固点降低的性质还有许多实际应用。
——盐和冰的混合物可用作冷却剂
——严冬时节,汽车的散热水箱加入甘油或乙 二醇等物质,可防水箱结冰
b [K 3 Fe(CN) 6 ] 4.94 / 329 0.100 0.150 (mol kg
1 )
实验测得溶液中各种溶质的总质量摩尔浓度为
b总 T f Kf 1.1 1.86 0.591(mol k g
1
)
【例2-3】续解 b [ K3Fe(CN)6]不等于 b总是由于 K3Fe(CN)6 在水中溶解 成离子所致。设 1 个 K3Fe(CN)6 解离成 x 个离子,则
ΔTf = Tf0 - Tf = Kf bB
式中,ΔTf为凝固点下降数值;Kf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 点下降常数,也是溶剂的特征常数,单位为K· kg· mol-1 溶液的凝固点的下降是稀溶液的依数性 上式表明,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的下降只与 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有关,即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质 点数的多少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③ 弱电解质的依数性计算可近似等同于非电解质。
例题(Example)
【例2-3】实验测得4.94g K3Fe(CN)6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
溶液的凝固点为- 1.1℃ , M[K3Fe(CN)6] = 329g· mol-1 , 写出K3Fe(CN)6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
【解】假定K3Fe(CN)6在水中不发生解离
表2.2 不同温度下冰和水的蒸气压
p/ kPa
化学综述--稀薄溶液的依数性在生活上的应用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在生活上的应用姓名:袁信涛牛昊东班级:16级2班学号:201680081201680093摘要:以非挥发性溶质形成的稀溶液,其饱和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等性质只与溶质的分子数量有关而与其种类无关,这些性质称为稀溶液依数性。
当溶质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浓度大时,依数性性质将发生偏离。
关键词:稀溶液、依数性、蒸汽压力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
前言:稀薄溶液的依数性描述了稀溶液性质比起所对应纯溶剂性质的一类特殊变化,是多组分系统中化学势随组分数而表现出来的自身变化规律。
在讨论稀溶液依数性时,要牢牢把握形成稀溶液的溶质和溶质本性是不能发生改变的,即溶质分子在形成溶液后不能形成聚合物或水解物。
稀溶液依数性非常贴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可以解释我们身边的很多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
In chemistry, colligative properties are properties of solutions that depend on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solute particles to the number of solvent molecules in a solution, and not on the type of chemical species present.[1] The number ratio can be related to the various units for concentration of solutions. The assumption that solution propertie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nature of solute particles is only exact for ideal solutions, and is approximate for dilute real solutions. In other words, colligative properties are a set of solution properties that can be reasonably approximated by assuming that the solution is ideal.Here we consider only properties which result from the dissolution of nonvolatile solute in a volatile liquid solvent. They are essentially solvent properties which are chang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 solute. The solute particles displace some solvent molecules in the liquid phase and therefore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vent, so that the colligative propertie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nature of the solute. The word colligative is derived from theLatin colligatus meaning bound together.Colligative properties include:1.溶液的蒸汽压力下降1.在密闭条件中,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或固体处于相平衡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应用1303230018 罗健

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姓名:罗健学号:1303230018班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摘要在物理化学学习中,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本文对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并阐述了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应用。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某一难挥发性非电解质溶于溶剂中组成稀溶液时,相对纯溶剂而言,就会产生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等现象。
它们数值的大小,只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粒子的浓度有关,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所以称它们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我们讨论稀溶液的依数性一般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以及溶液的渗透压三个方面考虑。
关键词: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汽压熔沸点渗透压一、相关现象1沸点升高沸点是指液体(纯液体或溶液)的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
如果未指明外界压力,可认为外界压力为101.325 kPa。
对于难挥发溶质的溶液,由于蒸气压下降,要使溶液蒸气压达到外界压力,就得使其温度超过纯溶剂的沸点,所以这类溶液的沸点总是比纯溶剂的沸点高,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浓度越大,沸点升高越多。
2凝固点下降凝固点是物质的液相和固相建立平衡的温度。
达到凝固点时,液、固两相的蒸气压必定相等,否则两相不能共存。
纯水的凝固点为273.16 K(0.009 9℃),这时水和冰的蒸气压均为610.6 Pa(4.58 mm Hg)。
溶液凝固点是指从溶液中开始析出溶剂晶体时的温度。
这时体系是由溶液(液相)溶剂(固相)和溶剂(气相)所组成。
对于水溶液,溶剂固相即纯冰。
由于溶液蒸气压下降,当273.16 K时,冰的蒸气压仍为610.6 Pa,而溶液蒸气压必然低于610.6 Pa,这样,溶液和冰就不能共存,只有在273.15 K以下的某个温度时,溶液蒸气压才能和冰的蒸气压相等,这时的温度才是溶液的凝固点,所以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纯溶剂的低,这种现象称为凝固点下降。
溶液浓度越大,蒸气压下降越多,凝固点下降也越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溶液依数性在生活上的应用姓名:李国立班级:临床四班学号:201650196摘要:本文从目前对稀溶液依数性规律的应用研究出发,稀溶液依数性是指稀溶液中依赖溶质数量的物理性质.以非挥发性溶质形成的稀溶液,其饱和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等性质只与溶质的分子数量有关而与其种类无关,这些性质称为稀溶液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非常贴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可以解释我们身边的很多自然现象和生活规律.本文分析了依数性在人们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依数性; 应用实例,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力前言在现实生活中稀溶液依数性的应用十分广泛,其饱和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等性质不断的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生产以及医学上,对人类产生很大影响,有着极大的意义,目前人类对这些性质的利用正在探索的路上。
1蒸汽压力下降1.1原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稀溶液的蒸汽压比纯溶剂饱和蒸汽压低,这种现象叫蒸气压下降.蒸气压下降可由稀溶液的拉乌尔定律轻易证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依据拉乌尔定律: pA = p* A xA ,由于xA + xB = 1 ,则有:Δp = p* A -pA = p* A ·xB,( 1)式中,Δp 表示蒸气压下降,p* A 和pA 分别表示纯溶剂的饱和蒸汽压和相同温度条件下的稀溶液的蒸汽压,xA 和xB 分别为稀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摩尔分数.所以( 1) 式表明了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只与溶液中溶质的数量有关而与溶质的种类无关的特性.1.2应用可以用蒸汽压下降性质来解释糖水比纯水蒸发要慢的原因。
2 沸点升高2.1原理沸点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压时的平衡温度,当外压为101.325KPa 时的沸点称为正常沸点.在一定外压条件下,当溶液中含有不挥发性溶质时,溶液的沸点会比纯溶剂的沸点高,这种现象叫沸点升高.用ΔTb 表示沸点升高值,则有: ΔTb = Tb -T* b = kb·xB,( 2) 式中,T* b 和Tb 分别表示相同外压条件下的纯溶剂和稀溶液的沸点,kb 为沸点升高系数,由热力学推导可得kb = RMA ( T* b ) 2 ΔvapH* m,A ,它是仅与纯溶剂的沸点T* b 、溶剂的摩尔质量MA 以及溶剂的摩尔蒸发焓ΔvapH* m,A 有关的物理量.若水为溶剂,其值为0.52 K·kg·mol -1.因此,当外压为pex =101.325kPa 时,Tb >T* b 。
2.2应用在钢铁冶炼工业中,通过观测钢水的沸点来确定其他组分的含量在钢铁工业生产中,技术员为了配比一定比率的固溶体需要不断的取样测定,不仅重复劳动、工作量大,而且高温作业采样会有很大的潜在危险,于是技术员通过观测安装在熔炉中温度测量仪测定每一个状态时的沸点,就可以确定即时合金中的其他金属的含量,对合金生产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这就依据依数性的沸点上升原理,在纯铁水中加入另一种金属后沸点会升高,不同的组分含量就对应相应的沸点,通过沸点的变化值就可计算出在某一沸点时另一种金属的含量,对钢铁合金的调节既方便又简捷.3 凝固点降低3.1原理在一定外压条件下,固体溶剂与稀溶液达成两相平衡时的温度称为稀溶液的凝固点.在稀溶液中与只析出固态纯溶剂成相平衡时,稀溶液的凝固点比相同压力下纯溶剂的凝固点要低,这种现象叫凝固点下降.用ΔTf 表示凝固点降低值,则有: ΔTf = T* f -Tf = kf·xB,( 3) 式中,T* f 和Tf 分别表示相同外压条件下的纯溶剂和稀溶液的凝固点,kf 为凝固点降低系数,同样可由热力学推导得出kf = RMA ( T* f ) 2 ΔfusH* m,A ,它亦是仅与纯溶剂的凝固点T* f 、溶剂的摩尔质量MA 以及溶剂的摩尔熔化焓ΔfusH* m, A 有关的物理量.若水为溶剂,其值为1.86 K·kg·mol -1.当外压为pex =101.325kPa 时,Tf <T* f .3.2应用3.2.1在冬春季节,冰雪天的道路上通过泼洒工业食盐可以加速除冰融雪每逢冬春季节,道路被冰雪覆盖时,路政工作人员就在冰雪上泼洒工业食盐,来加速冰雪融化,从而使道路畅通.这就根据依数性的凝固点降低原理,冰雪可以认为是固态纯水,在冰雪中撒一些食盐,食盐溶解在水中后形成稀溶液,由于稀溶液的凝固点要低一些,依据相平衡条件,随着白天温度稍稍回升,就可以使平衡向稀溶液方向移动,冰雪就会加速溶解变成液体,从而达到除冰融雪的目的.同样基于凝固点降低的原理,在冬季,汽车的散热器里通常加入丙三醇( 俗称甘油) 、建筑工地上经常给水泥浆料中添加工业盐等,都是通过降低凝固点来预防冻伤。
3.2.2致冷剂的制备冰盐混合物在实验室中可用来使局部致冷。
将固体NaCl和冰混合,可做成致冷剂,获得零下低温。
混合物从外界吸热,冰部分融化成水。
冰水共存,应为零度,但水将NaCl溶解,形成溶液,其冰点低于零度。
故冰将接着融化成水。
理论上可达到低熔点的温度。
3.2.3溶液凝固点下降在冶金工业中具有指导意义一般金属的Kf都较大,例如Pb的Kf≈130 K kg/mol,说明熔融的Pb中加入少量其它金属,Pb的凝固点会大大下降,利用这种原理可以制备许多低熔点合金。
金属热处理要求较高的温度,但又要避免金属工件受空气的氧化或脱碳,往往采用盐熔剂来加热金属工件。
例如在BaCl2(熔点1236 K)中加入5%的NaCl (熔点1074 K)作盐熔剂,其熔盐的凝固点下降为1123 K;若在BaCl2中加入22.5%的NaCl,熔盐的凝固点可降至903 K。
3.2.4凝固点下降对植物的耐受性有重要意义当外界气温发生变化时,植物体内细胞中具有多种氨基酸和强烈地生成可溶物性糖,正是这些可溶物的存在,从而使细胞的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保证了在一定低温条件下细胞液不致结冰;另外,细胞液浓度增大,有利于其蒸气压的降低,从而使细胞中水分的蒸发量减少,蒸发过程变慢,因此在较高的气温下能保持一定的水分而不枯萎,从而使植物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和耐寒性。
4 渗透压4.1原理渗透压顾名思义是渗透的压力.在一个U 型管中间用一个半透膜隔开,在半透膜的两边分别装相等高度的纯溶剂和稀溶液半透膜只允许溶剂通过、不允许溶质通过,当在半透膜的两侧到达平衡时,溶液一侧的液面有所上升,为阻止溶剂分子自纯溶剂向溶液一侧渗透,就需要在溶液上方施加一个额外的压力,以增加溶液的蒸气压,使半透膜两边溶剂的化学势相等而达到平衡,此时液面再次达到平齐,这个额外的压力就定义为渗透压.渗透压用Π表示,则有: Π= cBRT,( 4) 式中cB 为稀溶液的摩尔浓度,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系统温度.4.2应用4.2.1可以使用依数性来测定非挥发性性溶质的摩尔质量.4.2.2可以用渗透压原理来说明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射液是与人体血液中红细胞与血浆正常的渗透压而特别配制的等渗溶液。
4.2.3海洋海水的淡化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淡水资源则不断匮乏,而取之不尽的海水因含有大量的盐分通常不能直接使用,所以海水的淡化技术昭示着非常巨大的经济价值和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海水淡化也称海水化淡或海水脱盐,是指将海水中的多余盐分和矿物质去除得到淡水的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海水冻结法和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就是基于渗透压的原理,通过在半透膜的含海水的一侧用特种高压泵增压,使海水通过反渗透膜而进入纯水一侧,从而达到将海水淡化的目的,反渗透法具有设备简单、易于维护和设备模块化的优点,且脱盐率高,逐步取代蒸馏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经过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海水,其水质甚至优于自来水,这样就可供工业、商业、居民及船舶和舰艇使用.4.2.4溶液的渗透压在生物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植物的细胞壁有一层原生质,起着半透膜的作用,而细胞液是一种溶液,其渗透压可高达2.0×10 Pa,土壤中水分通过这种渗透作用,送到树梢。
当植物处于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水通过半透膜想细胞内渗透,是细胞内产生很大的压力,细胞发生膨胀,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瓣就会有一定的弹性,这样植物就能更好地向空间伸展职业,充分吸收二氧化碳和接受阳光。
如果土壤溶液的渗透压高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就会造成植物细胞液内的水分向外渗透,导致植物枯萎。
农业生产上改造盐碱地、合理施肥和施肥后及时灌水就是这个道理。
总结对稀溶液依数性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尤其在医学上,如渗透原理被用来处理尿毒症。
在人工肾里,病人的血液在玻璃管(用作半透膜)循环,血液里的小分子废物向管外渗透,从而使得血液得到净化。
以非挥发性溶质形成的稀溶液,其饱和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等性质应用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
参考文献[1]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M].5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3241.[2]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M]. 5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4190.[3]何杰,邵国泉,刘传芳,等.物理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19123.[4]吕瑞东,高丕英.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浓度关系的推导方法[J].大学化学,2009,24( 3) :6972.[5]王正烈.稀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及其在依数性上的应用[J].大学化学,2008,23( 5) :4853.[6]傅玉普,郝策,蒋山.多媒体CAI 物理化学[M].4 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14117.[7]刘志明,吴也平,金丽梅.应用物理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325.[8]李惠淮.稀溶液的依数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1( 3) :45 -47.[9]百度百科.海水淡化技术[EB/OL].[2012 -11 -09].http: / /baike.baidu.com/view/2190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