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文献综述
生物化学综述

合肥学院2012届生物化学综述题目糖代谢综述姓名:余同节专业:生物工程班级: 12级生物工程(1)班学号: 1202011036 指导教师:肖厚荣2013 年 10 月 22 日高血压合并与糖代谢摘要:高血压常合并有糖代谢异常,有关高血压与糖代谢异常在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中对心血管系统特别是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和内在相关联系国内外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目前这也是该领域研究讨论的重点和热点。
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糖代谢异常对高血压左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左心室重构高血压和糖尿病目前已成为我国面临急需解决和防治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两大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都居高不下,并且患病者的知晓率、控制率低,每年消耗巨大的财力和卫生医疗资源,因此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研究和防治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1 高血压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血压和糖尿病呈显著增高趋势。
我国先后进行过四次大规模高血压患病率的人群抽样调查,根据最近一次既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18.8%,估计目前我国最少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
我国的高血压患者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1]。
而糖尿病最近几年流行情况更为严重。
2007 年全国14 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加权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 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2],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上述发病率情况正呈一个快速增高的趋势。
短期内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但两病增高的可能公共原因是:1.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2.老龄化:中国60 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在2007-08 年调查中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
生物化学综述

生物化学课程论文…………………………………………………………………………………………………题目: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综述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化与分子)成员:祝乐清(1433121003)任课老师:李弘剑二О一五年一月七日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摘要: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生命科学研究重心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及功能蛋白质组学等新领域(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经翻译后修饰改变自身的空间构象、活性、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性能,从而参与调节机体多样化的生命活动。
多数蛋白质存在翻译后修饰,目前已知的蛋白质共价修饰方式多达200余种,主要包括磷酸化、亚硝基化、硝基化、泛素化和小泛素相关修饰物化(SUMO)等。
我们就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类型和生物学功能做以下综述。
关键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磷酸化;糖基化;硝基化;亚硝基化;泛素化;SUMO 1磷酸化磷酸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最广泛的共价修饰方式,三磷酸腺苷/三磷酸鸟苷的γ位磷酸基团经磷酸化激酶催化转移到蛋白质特定位点上,而其反向过程去磷酸化由蛋白磷酸酶催化去除相应磷酸基团。
发生磷酸化的蛋白质按磷酸化残基不同分为4类:O-磷酸盐蛋白质”由羟氨基酸如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N-磷酸盐蛋白质:由天冬氨酸或谷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酰基磷酸盐蛋白质:由精氨酸、赖氨酸或组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S-磷酸盐蛋白质:由半胱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
其中,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主要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影响酶活性。
酪氨酸磷酸化除上述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为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多蛋白复合体提供基团,而形成的多蛋白复合体可进一步促进蛋白质磷酸化。
在多细胞生物有丝分裂中,相比非磷酸化的组蛋白H380位点苏氨酸,组蛋白H2A和H4优先与其磷酸化形式反应,增加与邻近核小体结合。
从而促进染色质的紧密贴合。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654位的苏氨酸经蛋白激酶C催化发生磷酸化,可抑制溶酶体对其自身的降解,此外,654位苏氨酸磷酸化可以保护表皮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结合.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磷酸化的小鼠CGG三聚体重复结合蛋白1的164位苏氨酸是端粒的保护信号,未被磷酸化的CGG三聚体重复结合蛋白1的164位苏氨酸的过表达引起端粒缩短和融合。
生物化学检验综述

第二章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AAT、AAG、Hp、Cp、CRP、C3、C4纤维蛋白原等这些血浆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而血浆PS、ALB、TRF则出现相应的低下。
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
是急性时相反应时极灵敏的指标。
3.前清蛋白(PA):可作为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不全的指标。
4.清蛋白(Alb):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
5.高尿酸症: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
6.痛风:当出现尿酸盐结晶形成和沉积,并引起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时即为痛风,严重者有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痛风是一组疾病,高尿酸血症中痛风发生率为10%-20%。
第三章1.糖化血红蛋白(GHb):HbA1a、HbA1b、HbA1c的统称。
2.糖尿病(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其特征是高血糖症。
3.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反映了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是在口服一定的葡萄糖前后2小时内,做系列葡萄糖测定。
3.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
4.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DM可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其实验室诊断指标:血糖(空腹与随机)、OGTT。
5.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出现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静脉血糖浓度≥11.1mmol/L。
○2空腹(至少8h内无含热量食物的摄入)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3OGTT中2h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
其中任何一项阳性时,随后再复查三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可确诊。
第四章1.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载脂蛋白。
生化、制药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综述

微污染物-微生物活性的微流控芯片直接检测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需要,这就要求有合适的实时检测设备。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所涉及的样品的选择、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个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微芯片上,通过微通道结构来控制流体流动,从而完成不同的化学或生物反应过程,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它为生化分析新局面的开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通俗点,就是将实验室搬到微芯片上,微流控芯片为环境监控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分析监测设备。
本文介绍了以色谱纸为基材制作了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基本概况、芯片的发展现状、芯片的制作、芯片检测方法,并将纸基微流控和微污染物-微生物的活性相结合,对微污染物-微生物活性的微流控芯片直接检测进行了初步研究。
2. 微流控芯片的基本概况一种新兴的芯片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以其快速分析、低消耗、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发展非常迅速。
微流控芯片(又称芯片实验室)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
它具有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微缩到一个几平方厘米芯片上的能力,已经显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是在分析化学领域发展起来的,它以分析化学为基础,以微机电加工技术、微流体驱动或者控制、检测技术为依托,以微通道网路为结构特征,以化学和生命科学为主要应用对象,把整个实验室的功能集成到芯片上,而且制作简便,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微流控研究已经涉及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物理学等诸多领域,学科交叉性强,分析化学则是其第一轮也是最直接的一个应用领域[1]。
近年来,微流控研究发展迅速,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3.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现状微型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s,μ-TAS)的概念是1990年Manz和Widmer等人首次提出来的,目前已经发展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之一。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范本)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书写实验报告是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就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的策略进行了综述,旨在引起教师、学生对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视,更好地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摘要】书写实验报告是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就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的策略进行了综述,旨在引起教师、学生对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视,更好地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报告;质量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一半的学时是在实验室完成的。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满足行业的用人需求,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训练至关重要。
训练的初期主要是在相关实验课中进行,以后在进入临床实习来加强。
因此,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是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为进入临床打下牢固的基础。
而实验报告书写是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实验效果的重要衡量依据,也能够综合反映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但在实验教学中却发现,学生虽然能够及时上交实验报告,但撰写的质量并不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提升学生实验报告书写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许多学者经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的策略,现归纳如下:1 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要性2 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存在的普遍问题不重视实验前的预习,书写时不加思考,互相抄袭,实验报告内容雷同;态度不严谨,不是按照实际操作书写,而是照抄实验指导,使实验报告书写一直流于形式;大多数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当实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就无从下手,不知原因出在哪里,不能客观全面地对实验现象或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内容方面,书写不完整,往往缺少实验方法评价、分析讨论、结果应用、注意事项等重要 3如何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加强学生实验报告书写,促进实验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3.1提高认识首先加强教师对实验报告的重视度,来提高学生对实验报告书写重要性的认识。
生物化学综述

更加主动 更为有效
改造生物 利用生物技术 创造生物
新兴产业
推动工,农, 医的发展
课程特点及学习与安排
内容多 复杂而繁琐
按生物分子的功能分类(不同于化学的结构 和官能团分类) 理论性强、概念多且前后交错
随时消化/温故知新 及时总结归纳/比较分类 理解的基础上必要的记忆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蛋白质 酶 核酸化学 糖代谢 生物氧化 脂类代谢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核苷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核酸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世纪
绪 论
概述 生物化学的发展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课程特点及学习与安排
我们所处在的地球充满着无数的生物,从最简 单的病毒、类病毒到菌藻树草,从鱼虫鸟兽到 最复杂的人类,处处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 觉察到生命的活动。地球上的生物形形色色, 千姿百态。不同的生物,其形态、生理特征和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都经历着生长、 发育、衰老、死亡的变化,都具有繁殖后代的
能力。
G6(葡萄糖) F(果糖) FA(脂肪酸)+甘油
分子核单酸体 5种含氮碱基(A、G、T、C、U)
组成蛋白等。 生物复杂多样,但在分子水平具有简单同一性。
研究 结构 功能
性质
返回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吸收与合成
生长、发育、生殖
异化作用
排泄与分解
剑桥大学 Cavendish Lab. 返回
Genomics
1990. 10. 1 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ic Project 2000完成
生物化学论文参考文献[Word文档]
![生物化学论文参考文献[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078ff7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6.png)
生物化学论文参考文献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生物化学论文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下面是生物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1]王晓东.蛋白质复合体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新策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2]李围.Akt1蛋白质复合体的纯化鉴定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3]罗孟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及分子佐剂研究[D].武汉大学2010[4]吴志强.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手足口病重要病原体的基因表达与复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5]孙颖.冠状病毒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筛选平台及其反向遗传学系统的建立[D].武汉大学2013[6]李围.配合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方案及实施技术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7]詹蕾.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纳米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4[8]苏测洋.SARS冠状病毒nsp10/nsp16蛋白质复合体行使2'-O-甲基转移酶功能的结构和生物化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4[9]易昌华.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诱导HeLa细胞凋亡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10]杨景晖.H3N2亚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冷适应株减毒特性及假病毒评价中和抗体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11]刘娟.人呼吸道腺病毒55型的基因组学与病原学特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12]喻正源.全基因组测序与病毒捕获测序技术探讨EB病毒进化及整合规律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13]陈晓庆.天然产物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活性评价及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4[14]李康.抗流感病毒和EV71新靶标及新药物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15]王君.白细胞介素-6受体介导A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白细胞介素-32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16]鞠湘武.H5N1型禽流感病毒损伤细胞溶酶体的机制研究和南极极端环境下科考队员的应激反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17]李围.Akt1蛋白质复合体的纯化鉴定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18]刘丹.乙型肝炎病毒Pol蛋白对NF-κB信号通路抑制作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19]江淼.RNA结构在其诱导细胞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D].武汉大学2011[20]申彦森.基于内含子剪切的人工miRNA结构和靶向位点与基因沉默效率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9[21]金旭.冠状病毒N7甲基转移酶甲基化核苷酸GTP的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3[22]陶佳莉.SARS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4的结构功能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3[23]高国振.宿主因子CyclinT1和Sam68在Ⅰ型人免疫缺陷型病毒生活周期中的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2[24]柳叶.阻断HIV-1辅助受体CXCR4的新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25]刘宇.实验室研究化学物质主动释放形成的电离层空洞边界层的非线性演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26]董岩.多氨基多硝基苯并氧化呋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27]刘进剑.多氨基多硝基吡啶及吡嗪氮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4[28]赵国政.氮杂环硝胺化合物的理论设计与母体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14阅读相关文档:法律论文提纲格式范文国际金融毕业论文提纲格式生物科学课题开题报告模板中国法制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法律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材料加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交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数字化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探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优化设计浅析油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名牌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改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高职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探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实践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最新最全【办公文献】【心理学】【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总结报告】【演讲致辞】【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党建材料】【常用范文】【分析报告】【应用文档】免费阅读下载*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生化综述

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班级:2010级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十班张佳5110001453张舒敏5110001454齐亚楠5110001443薛晓5110001470于祥兵5110001471侯涛4110025036日期:2012年5月20日摘要:蛋白质组指的是有机体全部基因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及其存在方式,是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生物体在特定时空上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
本文阐述了蛋白质的概念及其研究的策略和趋势,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取得的一些进展。
关键词: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生物学信息2001年人类基因草图正式发表并于2003年4月最终完成。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发展,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在这个时代,生命科学的中心任务是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即生命科学的研究重心将从基因组学转移到蛋白质组学。
近几年来,人们对蛋白质组学的认识日益加深,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尤其是其研究技术方面取得了空前硕果,而这些成果,必将对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产生深源的影响。
1蛋白质组学的产生及其概念蛋白质组这一概念是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等人于1994年提出,并首次公开发表在1995年7月的Electrophoresis杂志上,指的是由一个细胞或一个组织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
随着蛋白质组的提出,蛋白质组学也自然而然地孕育而生。
但目前,蛋白质组学仍无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它是研究蛋白质组或应用大规模蛋白质分离和识别及时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学科,是对基因组所表达的整套蛋白质的分析。
现阶段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对各种蛋白质的识别和定量化,还包括确定它们的细胞内外的定位、修饰、相互反应、活性、和最终确定它们的功能[1]。
2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蛋白质组的的研究技术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蛋白质组的分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