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教案
田径裁判教学设计

田径裁判教学设计一、引言田径运动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对裁判员的要求非常高。
裁判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保持公正、公平的裁判态度。
为了提高裁判员的能力和水平,本文设计了一套田径裁判教学方案,旨在帮助裁判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田径比赛规则,提高裁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和流程;2. 掌握田径比赛中常见的裁判判罚和判断标准;3. 培养公正、公平、专业的裁判态度;4. 提高裁判员的敏锐度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和流程田径比赛包括赛道跑、田赛、径赛和接力赛等多个项目。
裁判员需要了解每个项目的规则和流程,包括起跑方式、比赛结束的标志和程序等。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裁判员熟悉各项规则,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2. 常见的裁判判罚和判断标准田径比赛中,裁判员需要根据规则和标准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评判。
例如,在短跑比赛中,裁判员需要判断起跑线是否有早起现象;在跳高比赛中,裁判员需要根据运动员的跳高动作给予评分。
通过分析和讨论实际比赛中的案例,让裁判员掌握判断标准和评判方法,提高裁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公正、公平、专业的裁判态度作为一名田径裁判员,公正、公平是基本的准则。
裁判员需要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职业操守,在比赛中公正地对待每个运动员,不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裁判员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准确地判断和裁决比赛中的争议情况。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让裁判员培养正确的裁判态度,提高裁判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4. 敏锐度和决策能力的培养田径比赛中,情况变化很快,裁判员需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裁判员在比赛中需要快速做出决策,判断违规情况或确认成绩是否有效。
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让裁判员锻炼反应速度和分析能力,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示范,向裁判员介绍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和流程,掌握常见裁判判罚和判断标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比赛中的案例,让裁判员理解和掌握判断标准和评判方法,提高裁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田径类裁判规则教案初中

田径类裁判规则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比赛的基本裁判规则。
2.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3. 提高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田径比赛的基本裁判规则。
2. 田径比赛的裁判方法。
3. 田径比赛的纪律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田径比赛的基本裁判规则、裁判方法和纪律要求。
2. 教学难点:裁判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和普及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裁判规则讲解:(1)比赛场地和器材:标准田径场地、器材设备。
(2)比赛项目: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投掷等。
(3)起跑:蹲踞式起跑、站立式起跑、接力跑起跑。
(4)比赛进行:径赛项目的跑道规则、田赛项目的比赛规则。
(5)犯规和处罚:起跑犯规、越线犯规、推挤犯规等。
3. 裁判方法讲解:(1)裁判员的职责:维护比赛秩序、公正判罚。
(2)裁判员的位置:起点、终点、计时员、记录员等。
(3)裁判信号:哨声、手势等。
4. 纪律要求讲解:(1)运动员: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公平竞争。
(2)教练员:遵守赛场纪律、不得干扰比赛。
(3)观众:文明观赛、不得干扰比赛。
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田径比赛,让学生担任裁判员,实际操作和体验裁判工作。
6. 总结:强调田径比赛规则的重要性,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公平竞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田径比赛规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裁判工作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3. 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体验裁判工作。
2.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尊重他人的习惯。
3. 鼓励学生参加田径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参与意识。
4. 定期组织田径比赛,让学生担任裁判员,提高他们的裁判水平。
七、教学资源1. 田径比赛规则教材。
田径裁判法

不得触及起跑线或线前地面。
4、在"各就位"或"预备"口令发出后,所有运动员应立即做好最后的预备姿
势,不得延时,对警告后仍不服从起跑命令者,以起跑犯规论处。
5.运动员在做好最后预备姿势之后和鸣枪之前开始起跑动作,应判为起跑犯规。
教学难点
掌握运动规则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集中授课,讨论
教具准备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安排本节课内容
二、准备部分:
提问:
1、在在体育运动中怎样才能做到公正公平?
教师:运动规则,公平的裁判。这节课就来了解田径裁判法。
三、基本部分:
田径裁判法
一.计时
1、在跑道上举行的径赛项目,手计时成绩应判读到较差的1/100秒。
重新将运动员召集在起跑线后大约3米处。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X100米
和4X400米接力的第1棒)各个项目,运动员必须使用蹲踞式起跑。在"各就位"
口令之后,运动员必须走向起跑线,完全在自己的分道内和起跑线后做好准备姿
势。双手和一个膝盖必须触地。发出"预备"口令时,运动员应立即抬高身体重心
做好最后的起跑姿势,此时运动员的双手仍须与地面接触,两脚不得离地。运动
教学设计
课题
田径裁判法
课型
新授
共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裁判方法,初步了解计时、起点与终
点、接力赛跑的裁判方法。
2、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育的印象。
3、教育学生,要有团结友爱,健康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教案

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教案引言:田径运动作为一项普及广泛、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全球都备受关注。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和规范性,裁判法在田径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的基本原则、各项目裁判法的要点以及常见违规和裁判员的职责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的基本原则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的基本原则是公正、客观、权威。
裁判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则,保持中立,不偏不废地对待每一场比赛。
他们应当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裁判素养,准确判断各项比赛环节中的违规情况,确保比赛结果的公平性和正当性。
二、各项目裁判法的要点2.1 短跑项目短跑项目的裁判法主要包括起跑、加速、终点等环节的裁判要点。
裁判员需注意运动员起跑时是否有假发出,对于加速和终点时的位置、平行道内的交趾状态等也需要特别关注。
2.2 跳远项目跳远项目的裁判法主要包括起跳、飞行、落地等环节的裁判要点。
裁判员需准确判断起跳的位置和时机,对运动员的飞行动作进行评分,并注意他们的落地姿势和着地点是否合规。
2.3 铅球项目铅球项目的裁判法主要包括起投、转体、着地等环节的裁判要点。
裁判员要注意运动员的起投点是否符合规定,运动员的转体动作是否合理,以及铅球着地点是否在指定区域内等。
2.4 马拉松项目马拉松项目的裁判法主要包括起跑、沿途监督、终点等环节的裁判要点。
裁判员需注意起跑时是否有违规行为,对比赛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并确保终点的判定准确无误。
三、常见违规和裁判员的职责3.1 假发行为运动员在起跑时使用假发来蒙混裁判的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违规行为。
裁判员应当细心观察,如发现该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并根据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3.2 线路越界运动员在比赛中越过指定线路的行为也属于违规行为。
裁判员应当全程关注运动员的动态,并在发现线路越界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3.3 不当交趾在短跑项目中,如果运动员在同一条跑道上交趾或推搡对手,也属于违规行为。
田径裁判法田赛部分课件

11、记录员告诉检查记录员准备试跳运动员的 号码,检查记录员在显示牌上显示。管理裁判 员通知该运动员做好试跳准备。起跳点裁判员 将红旗平举,运动员准备试跳。红旗放下,运 动员开始试跳。
12、准备试跳的高度,凡超过世界、亚洲、全国 纪录时,主裁判应请田赛裁判长、技术官员, 对横杆的高度进行核查。
三、投掷裁判组工作方法的共同点
(一)赛前工作
1、主裁判根据每名裁判员的特长,定岗、 定位、明确职责。
2、在主裁判的组织领导下,学习竞赛规程 和规则有关章节,统一对规则的理解。
3、研究裁判方法,组织现场实习,熟练 地掌握岗位工作方法,以及各岗位之间 的相互配合。
4、检查场地、器材设备,领取裁判用具 5、确定对自备器械的检查办法和时间。 6、根据比赛现场情况,绘制场地、设备
3、赛前30分钟,主裁判接收参赛运动员 并向其通告比赛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宣 布开始丈量步点。记录员通知管理裁判 员、风速测量员、时限员、终端操作员, 检录表有无变动及其变动情况。
4、赛前20—25分钟,起跳点裁判员、记录员、 管理裁判员,在主裁判指挥下共同组织运动员, 按比赛顺序进行赛前练习试跳1—2轮次。
在比赛中跳高架不应移动,除非裁判长 认为该起跳区或落地区不适宜于比赛(此 类移动只能在一轮试跳完毕进行):丈量 好第一个试跳高度,并显示在公告牌上。
放置横杆和丈量高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横杆两端与立柱之间至少有1厘米的空 隙。
(2)丈量高度应从地面垂直丈量到横杆上 沿的最低点。丈量时应以1厘米为单位, 不足1厘米不计。
4)错过该次试跳顺序者;
(5)超过时限者。
运动员在试跳中,倘一脚触及落地区,而 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 应判为试跳失败。 运动员在试跳过程 中,遇有下列情况,也不应判为该次试 跳失败,可令其重新试跳: ①横杆被风 吹落。 ②横杆托松脱横杆下落。
田径类运动的裁判规则-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教案

田径类运动的裁判规则-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教案一、赛前准备在比赛开始前,裁判员需要按照比赛规则进行准备,包括:1.熟悉比赛规则:裁判员需要了解比赛相关规则,包括比赛项目、比赛规程、参赛选手资格等。
2.检查比赛设备:裁判员需要检查比赛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调整和标记。
3.对比赛场地进行检查:裁判员需要检查比赛场地是否符合规定,包括场地大小、场地标记、障碍物等。
4.参与赛前会议:裁判员需要参加赛前会议,听取组委会的安排,熟悉裁判员责任结构和比赛流程。
二、参赛选手资格在比赛开始前,裁判员需要检查参赛选手资格,包括:1.年龄:参赛选手必须符合规定年龄要求。
2.健康:参赛选手必须保持身体健康,不存在严重的疾病和损伤。
3.服装:参赛选手必须穿戴规定的运动服装,不能有不当装饰物和标志。
4.工具:参赛选手必须使用规定的运动器材,在季节性项目中,也要有必要的保护措施。
三、比赛流程在比赛过程中,裁判员需要遵守比赛规则和流程,包括:1.确认参赛选手:裁判员需要确认参赛选手是否符合资格,检查选手证件、年龄、身体状况等。
2.发令枪和信号灯:裁判员需要使用发令枪和信号灯,按照固定的流程发出信号,带领选手进入比赛状态。
3.记录时间和距离:在每项比赛中,裁判员需要根据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记录每个参赛选手的时间和距离,以便最后计算成绩和排名。
4.检查器材:在每项比赛中,裁判员需要检查参赛选手使用的器材是否符合规定,包括器材大小、重量、材料等。
5.判定成绩:裁判员需要根据记录的时间和距离,判定每个参赛选手的成绩和排名,发放奖项和纪念品。
四、违规处理在比赛过程中,裁判员需要对违反比赛规则的参赛选手进行违规处理,包括:1.警告:在裁判员发出警告后,参赛选手有机会纠正自己的错误,以避免不利影响。
2.禁赛:如果参赛选手多次违规或者情节严重,裁判员有权禁止该选手参与比赛,直到其行为得到纠正。
3.取消成绩:如果参赛选手在比赛中使用禁止器材或者有其他涉嫌作弊行为,裁判员有权取消其成绩,并追究其责任。
田径运动竞赛裁判工作(裁判培训内容之二)上课讲义

2020/6/25
2
(二) 径赛成绩计取方法
1.计时应从看到发令枪发出烟或闪光开始,直到运动员的 躯干(不包括头、颈、臂、手、腿和脚)任何部分到达终 点线后沿的垂直。
2. 用1/100秒和秒表或人工操作的数字电子秒表,其小数 点后面的第二尾数不是零时,则应进位较差的1/10秒。 如11.11秒应进位成11.2秒。
2020/6/25
16
计时员应按计时长的统一口令回表。计时裁判员计 取的成绩,不得私自向他人宣扬,不准任意修改成 绩。遇计取的成绩和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不一致 时,一般以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为准。长距离项 目计时可采用开总表与分表相结合的方法。 1500m以上的径赛项目如运动员人数不多,在秒 表误差很小的情况下,可采用“人盯人”、“三表 到底”既计时又记圈,也计名次包干到底的方法。
动员的比赛成绩。计时的方法有人工计时和全自动 电子计时。
(一)人工计时的工作方法
计时裁判员应根据大会规定的比赛时间提前20分 钟整队入场,三人一组按道次由上而下地排列坐好, 做好计时工作的准备。
在每组比赛前,计时长把成绩记录卡及时分发各 计时小组,计时员根据记录卡熟悉项目和本跑道运 动员的号码及特征。
(二)全自动电子计时裁判工作方法
凡重要比赛,都须有全自动电子计时器装置,所 计取的成绩应作为正式成绩。
2020/6/25
田径裁判法分析教案

田径裁判法分析教案教案标题:田径裁判法分析教案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田径比赛中常见的裁判法规;2. 掌握田径赛事中常见的判罚规则;3. 能够利用裁判法规对田径项目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1. 田径比赛中常见的裁判法规;2. 田径赛事中常见的判罚规则。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裁判法规对田径项目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1. 讲义和教材;2. 视频或图片展示田径比赛过程;3. 田径项目比赛规则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 (5分钟)1. 引入田径比赛的重要性和国内外知名的田径比赛。
2. 引入田径比赛中裁判的重要角色,以及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步骤二:介绍田径比赛的裁判法规 (10分钟)1. 分享田径比赛的一般规则,如比赛开始和结束信号、报名规定等。
2. 介绍比赛项目的裁判法规,如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标枪等项目的裁判规则。
3. 展示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裁判法规。
步骤三:讨论田径赛事中的判罚规则 (10分钟)1. 分组讨论当运动员违反裁判法规时,可能会面临的判罚。
2. 学生们发表观点,教师引导讨论,总结常见的判罚规则。
3. 比如,在短跑项目中,起跑动作不合规、抢跑、越线出发等都可能面临罚款或被取消资格等判罚。
步骤四:应用裁判法规进行田径项目分析 (15分钟)1. 分发田径项目的比赛规则资料给学生。
2. 让学生们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深入研究该项目的裁判法规和判罚规则。
3. 学生们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利用所学的裁判法规对选取的项目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 学生展示并交流自己的分析结果。
步骤五:课堂小结 (5分钟)1. 复习本节课中学到的田径比赛的裁判法规和判罚规则。
2. 强调深入理解裁判法规的重要性,以及对选手比赛结果的影响。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参加田径比赛,并在比赛中应用所学的裁判法规。
2.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或国内外的田径比赛,观察和分析裁判的判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