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目标
1 通过梳理石器时代的时序数轴图,理清石器时代的历史分期。 2 借用图标、文字等史料,用表框形式梳理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
遗存,认识早期文明产生的多源性和统一性(多元一体)。 3 通过对气候等要素的分析,认识环境、劳动对人类文明起源的推动作用。 4 通过对生产力提高、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的逻辑分析,认识国家产生的条
——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中国古代史》
黄帝时已经设官分职,出现了政治管理机构,如《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置左 右大监,监于万国”。从考古学的角度上分析,此间各地以城为中心的聚落群体, 明显地分化为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和一般性聚落,其社会集团内部自然需要一个 管理体系,需要不同级别、不同职能的管理机构。而各地出现的以城为代表的中心 聚落,应属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邦国林立的早期古国时代已经到来。
河南洛阳二里头文化
官——早期国家治理体系的雏形2.聚族而居3.控 (前160外服制度——对外服的管理具有有限性; 腐朽暴虐—社会矛盾尖锐; 河南安阳殷墟
商王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分封制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 陕西周原考古——早
——费尔南德兹《世界一部历史》
同时应看到,各地区文化发展速度是 不平衡的,相比较而言,龙山文化和 良渚文化发展水平较高,速度较快。 这些文化的中心地区最早孕育了社会 变革的因素,尤其是龙山文化区私有 制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更为明显,其 发展同我国最早的阶级社会夏商周有 着直接的联系。
——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中国古代史》
——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中国古代史》
有关母系氏族公社的传说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记载和传说中,保存有不少关于母 系氏族公社的传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史实。《楚辞·天问》:“女 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反映江汉地区就有以女岐为始祖的母系氏族,因盛行族 外婚,男女关系不稳定,女岐无法确定亲夫的事实。又如华胥履大迹于雷泽生伏 羲,这种“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的神话,实际上是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 知其父”情况的反映。

中华文明的起源 PPT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 PPT课件


17、不明白,别人都说痛苦的记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改变,可它在我心里,总是在这样的深夜,悄悄袭上心头,不断的蔓延,不断的重复。

18、触摸不到的幸福,再努力也是徒劳。

19、从此,只是孤单一人,守护着自己的孤独,卸下所有的包袱,蹒跚前行,期待着下一个幸福的轮回。

20、残花乱流年,愁肠攒心痛……试着用微笑去听完你们的邂逅,却发现伤痛占满了全世界,而被你捏碎的故事,你还欠我一个结局……回望过往,一切如梦,看似无痕,却挥散不去。



满 中华民族起源的核心地区

天 星
斗 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 ”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21、曾经说过:试着把你忘纪,其实忘记,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8张PP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8张PPT)
(1)国家的含义 国——國——或——域
“國,邦也,从口从或” “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
——《说文解字》 国:原为执戈以保卫城邑 防御性城址:战争对抗 防洪性城址:治水社会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2)国家产生的条件
山西陶寺遗址的实景图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6)礼乐制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7)井田制
02
04
01
03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 土地制度,起源于商, 兴盛于西周。
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 主要使用木、石、骨、 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 蚌等材质的工具,青 种类较多,技艺精湛 铜农具极少。
原始社会
母系氏 父系:贫富私

有阶级
世袭制
甲骨文(商朝的历史 是“信史”);阴历;
奴隶社会
过渡社会
内外服制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礼崩乐坏
三皇五帝 启;桀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打磨)
元谋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龙山 河姆渡 红山 大汶口 良渚
夏(二里头)
汤;纣(炮烙之刑)
武王;厉王;幽王 平王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
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华夏之祖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PPT课件

华夏之祖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PPT课件

·总结·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 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
·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学习目标
1 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 2 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 3 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终结的有关史实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 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水· ·大
禹 治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 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课堂讨论
如何看待禅让制?
“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导的制度 “禅让”表现为: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首领没有特权。
课堂讨论
试着说几个关于大禹的故事
三过家门
涂山之会
·黄帝·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 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 文初祖”。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蚩尤·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氏族部落联 盟的首领,有说是和炎帝同属一个 部落。
1992年,历命 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 临四方,……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 之阿,九隅无遗。
·尧舜禹时期·
尧舜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 又先后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
·尧帝禅让·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尧 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 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 致推荐了舜。
·贤德之舜·
舜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 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 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 后,禅位于禹。

《中华文明起源》课件

《中华文明起源》课件
《中华文明起源》PPT课 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本课程 将带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中华文明概述
文明起源
中华文明是全球最古老、 最有连续性的文明之一, 起源可追溯至距今5000多 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影响深远
中华文明对世界历史和文 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哲学、科技、军 事和文学艺术方面。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出现,创作水平空前。
3
当代文艺
中国当代文艺不断发展,文学、影视、音乐等均有世界级的代表,代表着新时代 的中华文明。
汉朝
刘邦打败了项羽,继而开创汉朝,富国强兵, 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文化建设。
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
唐代寺庙
寺庙受到政府的支持,建筑和艺术发展到了空前 的高度。
唐诗
唐代诗歌开拓了新风貌,尤以杜甫、李白、王维 等诗人为代表。
中华文独具元代风格的山水画。
2
明代文学
3
春秋战国
距今2500-2200年,中国先秦时期文化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诸子百家、音 乐舞蹈、兵器冶炼等。
华夏族的发展
甲骨文
商代中晚期的重要史料和文字材料,对古代中华 文化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万里长城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兴衰的象征和标志,被誉为世 界七大奇迹之一。
诸侯国时期的历史
1 动荡不安
传承发展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是 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涉 及数以千计的历史人物、 事件和思想奠基。
中华文明的起源
1
新石器时代
距今7000-4000年,满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分布在我国境内。
2
夏、商、周时期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2张PPT)

三、商和西周
西周三大政治制度:
分封制:权力的分配——政治生 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家庭生 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礼乐制:权力的认同——等级观 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三、商和西周
5.国人暴动与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 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 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卫今《试论我国最早的阶级分 化》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
两个墓葬坑有何区别?
尧王城遗址墓葬坑示意图
父系 社会
出现私有、贫富分化 生产力发展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早期人类文明分布的特点?
原始群落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渔猎、采集
良 渚
苏秉琦提渔出猎“、满农业天、星畜斗牧说业”,认农为业在、距畜今牧业60、0手0工年业左
——《礼记》
《礼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荀子》:“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
礼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序,各安其分。 乐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
实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作用:维护了西周的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血缘纽带
商代的各个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 族群演化而来的旧有政权,而西周的诸侯国则大 部分是由西周王室建立的。分封使得周天子与诸 侯间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君臣统属关系。据此
A 可知 A.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周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程度失当 史实错误 C.内外服制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偷梁换柱 D.商周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 无中生有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中华文明需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融入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3
02
01
华夏族群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张,与其他民族进行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华夏族群的扩张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得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互影响,丰富了文化内涵。
丝绸之路的开通
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迁徙和融合,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民族迁徙与融合
05
CHAPTER
02
CHAPTER
中华文明的起源背景
总结词
地理环境与资源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础。
详细描述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源、矿产等。这些资源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促使了早期人类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总结词
早期人类活动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推动力。
详细描述
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各种生产活动,如狩猎、采集、农耕等。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详细描述
西周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西周时期,中国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了著名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得西周的政治统治更加稳固,同时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周的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诗经》和《周易》。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西周的文化成就,而且对后人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影响与传承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共26张PP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共26张PPT)

1、能说出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分布,从 “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 、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3、搜集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相关史料,从“史 料实证”角度认识考古材料与文献在研究早期国家起源 中的作用。
(1)代表遗存: 170万年 元谋人
70-20万年 北京人
(2)生活状况:
打砸石器、渔猎采集 群居生活、会使用火
(3)分布特点:❶分布广泛,遍布全国
❷集中江河,聚河而居
(4)社会组 织:
原始人群
考古史料
元谋人牙齿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
采集渔猎
群居生活
火烧过的朴树籽
肿骨大角鹿头骨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②实行内外服制
内服: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殷复兴,诸侯归之。” 商①②王部巩对落固外联统—服盟治—的的传《控统需史制的要记力延》有续限。。
“内服”、“外服”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 (商王对外控制力有限)。
臣服于商族的部落,大多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了商王的中 心地位。
2.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2070年)
(1)生活 状况:
早期约7000-5000年
(2)代表 黄河:仰韶文化化
遗存:
大汶口文化 长江:河姆渡文化
晚期:约5000年 黄河:龙山文化 辽河:红山文化 长江:良渚文化
(3)分布 满天
多元
中原
特点: 星斗
一体
核心
(4)社会 组织:
大量使用陶器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相☆关学典术故小】拓:展周厉王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下列两组图片,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形状
简单、粗糙、种类少 光洁、精细、种类多样
用途
剥去植物果皮,动物的毛皮 农业种植
渔猎、采集 缺点: 来源不稳定
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 器时代,人们从原来 依靠采集和渔猎谋生 方式转变到栽培谷物 与驯养牲畜的生产性 经济活动,标志着人 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 伟大的经济变革,进 入了农耕时代。
历史
第一册 世界古代史 第二、三册 中国古代史 第四册 世界近代史 第五、六册 世界和中国的近现代史 第七册 专题史 (包括中国古代到近代的思 想演变史、上海史、史学史和启蒙思想、 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化史。)

重 点
1.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 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 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 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 知识的国民。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先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渔猎方式向农耕方式过渡。
(2) 材料一在史料分类上属于什么性质的史料?其价值 如何?
属于口传史料,有间接的参考价值。
(3)材料二、三在史料分类上属于什么性质的史料?其价 值如何?
中 华 文 明 的 起 源
考古中的起源
特点
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 中原地区为核心区域
有关盘古的神话传说,含有先民的夸大和想象。但也反映了我国最 初先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时的状况,盘古可以视为最古时代的代表 性人物。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 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 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 下,号曰“有巢氏”。 ——《韩非子· 五蠹》 人们构木筑土,慢慢地学会了在 地面上搭建半地穴式的或是杆栏 式的居所,这也可以说是广义的 “构木为巢”了。 “构木为巢”反映了我国原始先 民构筑居所的时代及其状况, “有巢氏”可以视为这一时代的 代表性人物。
南稻北粟

(黍或稷)
水稻
通过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河 姆 渡 文 化 猪 纹 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 姆 渡 文 化 骨 耜 新石器时代的石镰
姜寨遗址是一个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处在中华 文明起源的最初阶段。
整个聚落布局呈圆形、向心和内聚的格局,边缘用壕沟把整个聚落包围起 来……遗址中央是一个很大的墓地,四周围着五组房屋群,每组都以一个大 房屋为主体,周围分布着几十个小房屋,所有房屋都围绕着公共墓地……居 住用的房屋虽然大小有别,但从房屋内部的摆设观察,大房子与小房子没有 什么显著的差别,房子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聚落内的经济设施如窑 场、牲畜栏(没有单个的)等均为全体氏族成员所有……
获取史料的基本途径
a)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途径; b) 运用调查、访问等方式;
c) 从各种文献中获取历史信息,如文献、音像、 实物、当事人的回忆等材料;
1万 原始农耕 1、原始农耕产生的时间:距今 年前后。 生产性经济活动 ____________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 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南稻北粟 2、_____ 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 姜寨 大特点。 今天陕西临潼的______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典型。 神话传说 炎黄传说 4、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__________的形 式保留的。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与核心区域 等级 政治实体
意义
载自《三才图会》(明万历刻本)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 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 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 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 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 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天气蒙 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 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 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 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 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 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 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 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 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三国《三五历纪》
了解各个王朝历史的角度有哪些? 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对外关系。 在各个角度中的重点是什么?
政治、经济方面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关键词:
农耕文明 南稻北粟 满天星斗
根据人类制造与使用工具的历程, 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 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与新石器时 代。
2、 实物:遗址、遗迹和遗物
a) 实物本身是最好的历史证据,足以弥补文献的 空白 缺点: b) 遗迹和遗物不是历史全部,也不是历史原貌, 需要别的材料进行佐证。
日本军人背老婆婆过马路
3、 文献:文字记载(包括史籍、新闻、文学作品、史家的论述等)等。
a) 文字史料中应包含各种私人、官方的档案记录,史学研究 成果的摘引等;除了故意歪曲、篡改外,文字史料相对能比较 忠实地保持记录者的原意; b) 新闻可以是将来编写历史的资料来源,但是新闻绝对不 等于历史。 c) 文学作品绝非信史,但可以把它看成作者所处时代和作者 本人思想、实践的反映。 d) 受材料、视角、方法、素养等诸条件的限制,史家的论述 也会存在错误。
2.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 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 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 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 识。 ——钱穆《国史大纲· 导 言》
中国古代史的时间与范围: 时间:从170万年前——1840年鸦片战争 (本书开始于1万年前) 范围(主流观点): 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公元前 2070年—公元前476年 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 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鸦片战争前)公元前 475年—1840年
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 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 始祖。他是古代东夷部落的杰 出首领。 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 创制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 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 的万事万物。 传说中的伏羲氏教人结网捕兽 渔猎,驯养牲畜,反映我国历 史上原始先民渔猎生活的情景。 伏羲氏可视为渔猎时代部落首 领的代表性人物。
意义:
出现时间: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 特点: 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南稻北粟
原 始 农 耕
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共同耕作 生活方式: ,平均分配。(代表:陕西临潼姜寨 遗址) 1.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 2. 促进了生产能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人 们开始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 3.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 变革,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以下是我国大汶口文化晚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后期), 从中你能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贵族大墓和平民小墓,大量随葬品的出现,表明贵贱有别, 高下有序,显示出社会分化,社会等级出现。 乱葬坑说明,部族冲突激化,凌驾于聚落之上的政治实体 (国家)出现。
为什么会有了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 社会现象?
早 期 贵 族 早 期 奴 隶
盘古氏
开天辟地 钻木取火
传 说 人 物
燧人氏
有巢氏
伏羲氏 神农氏
建造房屋
结网捕鱼 种植农业
你认为神话传说的历史价值如何?
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类对自然 的认识有限,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 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 的色彩。 传说:传说总是保存着许多真实的历史史实,即许多真实 的历史史实保持在一代代人的无意识的、集体性的记忆中, 再通过口耳相传或文字记载得以传承。 总之,神话传说不等于历史事实,但它又保留着许多真实的 历史信息,这些保留着先民生活和社会情景的历史记忆为我 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使得后人复原远古社会的某 些历史场景成为可能。从中可以折射出早期历史的影子,可 以探索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也可作 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佐证。
神话传说 中的起源
内容:
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
意义:
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反映 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反映华 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中 华 文 明 的 起 源
考古中的起源
特点
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 中原地区为核心区域
神话传说 中的起源
内容: 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 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反映 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不等于 历史事实,但它又保留着许多 真实的历史信息
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 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 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 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 (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 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 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 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 帝。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 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 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 中华文明的先祖。
氏族 生产力 发展 剩余产品 的出现 贫富分化 贵族
下层
平民 阶级产生 政治实体出现(国家)
P4读图学史,找出地图中重要的文化遗址,归纳其分布 的主要特点。
上述文化遗址分散于中国各地,但主要集中于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 文化遗址的分布特点: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流域和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历史传说中,炎帝(神农氏) 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 耕文化的创始人。 传说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 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说他 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 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 者。
神农氏像(东汉画像石) 古书记载中的神农,可以视为原始农业初期的代表人物或原始农耕时代的象征。需要注意 的是,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的名称,都是后人根据其所做的事业特加以名之,并非其 人当时的称号。
时间: 距今1万年前后
小结
原 始 农 耕
标志: 特点:
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南稻北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