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名著类)考前指导

合集下载

微写作的考察方向和备考策略

微写作的考察方向和备考策略

微写作的考察方向和备考策略2014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Ⅰ.试卷结构一、各类测试内容的赋分(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约15分(二)阅读1.古诗文阅读约36分2.现代文阅读约27分3.阅读延伸约12分(三)写作1.微写作10分2.作文50分(三)写作1.微写作能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

2.作文能写不少于700字的论述类、实用类的文章,也可以写文学类作品。

(l)符合题目要求(2)内容充实,中心明确(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表达顺畅,结构完整(5)标点正确,书写规范(6)提倡写思想深刻、选材新颖、想象力丰富、有文采的文章(7)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2011,江西卷)“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

要求:(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2014,北京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10分)1.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

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2.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

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表达方式说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类:能够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对事物进行简单说明和介绍(2005,重庆卷)(1)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符合说明文文体特点。

②字数不少于200字。

说明文文体特点:◆把握事物的特征◆语言准确、简洁◆有条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作假设推荐阅读:科普读物网络百科(北京朝阳区,2014上学期高三期末)请描述老师的某间办公室,写出或“安静”或“热闹”的特点。

微写作(名著类)

微写作(名著类)

微写作(名著类)微写作(名著类)【解题技巧】在微写作中,有一类题型会涉及到名著阅读,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考生要根据考纲要求,认真全面有序地读“原著”,做到粗细结合,读练同步。

1.了解名著作者以及作品的??作背景和现实意义。

2.梳理出名著中主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列出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典型情节。

重点选择充分展现人物特征的精彩章节精读鉴赏。

如《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智慧”特性的主要情节有“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

3.注意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形成的环境与背景等因素。

如《高老头》的主人公拉斯蒂涅的蜕变是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产物,同时“得益”于导师伏脱冷的被捕,包赛昂夫人的离开和朋友高老头的惨死。

生动的“人生三课”促成了拉斯蒂涅的迅速成熟,直到被“权钱”吞噬。

4.读名著鉴赏,可以结合一些评论性的文字,提升自身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对有价值的焦点问题,要进行探究反思。

如有人这样评论《红楼梦》中的人物:“无论黛玉多么标致,湘云多么娇憨,探春多么有才,迎春多么老实,妙玉多么高洁,尤三组多么贞烈,《红楼梦》中,最适合做妻子的,还是薛宝钗。

”读这样的评论,我们便能从大的方面对作品中的人物及结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

在具体答题时,可能还会遇到词句阐释、情节概述、形象概括、手法表现、内涵主题理解、评析等方面的题型。

1.词句阐释:一要理解语句的本意,二要理解词句在句子中的含意,三要理解语句在段中或文中的作用,四要指出其运用的手法。

如《家》中描写鸣凤跳湖前的心理活动时写道,她觉得“永远有一堵墙隔开他们两人”。

其中对“一堵墙”可有哪些理解?该题中的“一堵墙”喻指割断鸣凤和觉慧间的东西。

从句中看,这堵墙比喻生与死的间隔;从文中看,这堵墙既可比喻鸣凤和觉慧间的地位差异,也可比喻割断相爱的人的封建家长制。

2.情节概述:一般用简洁文字将情节的时、地、人、事、因、果表述清楚即可。

如“简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过”。

2021年中考微写作写作指导

2021年中考微写作写作指导

2021年中考微写作写作指导
随着2021年中考的临近,学生们开始备考微写作。

微写作作为中考的一部分,要求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清楚准确的意思,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理解题目。

在考试中,往往会给出一个主题或提问,学生需要理解题目的意思并
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

如果不理解题目,可能会离题,导致分数低。

准确表达思想。

微写作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的意思,因此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
词语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或句子,以免引起误解。

注意结构的连贯性。

微写作虽然篇幅短小,但也需要有清晰的结构。

可以使用段落来
组织自己的写作,每个段落包含一个中心思想,并通过合适的过渡句将各个段落连接起来,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

保持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

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尽量避免
错误。

可以通过多读多练,积累一些常用的句子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利用语法和拼写
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复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注意语言的得体和简洁性。

微写作要求写作简洁、明了,不需要使用大量的修饰词和
繁琐的句子。

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可以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2021年中考微写作要求学生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清楚准确的意思。

学生在备考微写作时,需要正确理解题目,准确表达思想,注意结构的连贯性,保持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
以及注意语言的得体和简洁性。

通过充分的准备和实践,相信学生们能够在中考微写作中
取得好成绩。

高考语文名著微写作归纳

高考语文名著微写作归纳

“名著微写作”答题思路梳理名著微写作,即“名著阅读”与“微写作”结合,其内容来源于名著,其形式为微写作。

因为名著微写作能切实考查学生是否已经阅读名著,阅读时是否具有准确、深刻、独到的理解,而且在试卷中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因此在高三历次大型考试中倍受瞩目,也有望在2017年高考中大出风头。

《考试说明》对名著考查有如下说明:1. 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的整体把握;2. 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3. 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

名著微写作一般分为三个类别, 在语文试卷中一般按①②③顺序排列:①描写画面,说明特点,讲述故事(侧重描写/说明/记叙)②围绕话题,发表看法,分析理由(侧重议论)③聚焦人物,针对书籍,抒发情感(侧重抒情)下面,我们按照这三个类别进行梳理。

每一类别的梳理均包括“经典例题”“写作内容”“考查能力”“思路指引”“答案示例”五个部分。

希望对于大家的名著微写作复习有所裨益,在2017年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此外,后文附有其它名著微写作试题,可做巩固练习。

第一类:描述画面,说明特点,讲述故事(共6道经典例题)【经典例题1】:1画外音,是来自画外的声音。

它可以对画面背景、叙写对象、中心事件、人物心理直接描写。

请根据《红岩》内容,任选下面一幅图,为其配写画外音。

许云峰“应邀”参加宴会小萝卜头放飞蝴蝶绣红旗【考查能力】:对作品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思路指引】:确定画面中心,把握人物风貌,按照顺序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答案示例】:✧徐鹏飞眯着一双狐狸眼,嘴边挂着谄媚的笑容。

他手里盛满了红酒的高脚杯已经递到了许云峰胸前,殷勤地等待着。

身着一件素色长衫的许云峰,傲然地站在大厅中央,尖锐的目光如两道利剑。

闪光灯频频亮起,照亮的是许云峰坚毅的脸庞。

这根本就是敌人设下的圈套!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一秒,许云峰不禁挺直身板,他平复内心,坚定眼神,攥紧了拳头,说:“送我回去,我要和我的同志们在一起!”✧在黑暗犹如囚笼的白公馆,鲜有能进出的生命。

中考语文复习之微写作 共张 (一)

中考语文复习之微写作 共张 (一)

中考语文复习之微写作共张 (一)中考语文是升学考试中的一大难关,而写作又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中考复习之微写作就成为了备战中考的必修课程。

微写作是指通过给定的话题或素材,进行简短的写作练习。

这种练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语文运用的自信心。

在中考复习中,微写作也是重要的一环,具体来说,微写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同学们备考中考:1. 强化语法知识:微写作可以让同学们在不断地写作练习中巩固语法知识,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写作习惯:频繁的微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能够培养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同学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写作状态,提高写作效率。

3. 锻炼思维能力:微写作需要同学们在有限的篇幅之内完成表述思路,锻炼思维和逻辑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对于微写作的复习,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常规的微写作练习:可以在每日复习中安排一定的微写作练习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教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不断地提升写作水平。

2. 模拟考试: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模拟题库,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3. 线上学习:可以对于微写作相关的资料和范文进行在线学习,将各种优秀作品进行曲解和分析,学习成功的元素,争取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 多读多练: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强阅读量,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

综上所述,中考语文复习之微写作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同学们备战中考必不可少的手段,同学们应该认真对待微写作这一课程,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争取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2021年中考微写作写作指导

2021年中考微写作写作指导

2021年中考微写作写作指导中考微写作是指在一定字数范围内,通过叙事或描写的方式表达出一个情节或形象。

其重点在于情节或形象的刻画,要求语言简洁明了,且要注意节奏感和情感表达,以让读者产生共鸣。

下面,将从写作思路、内容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中考微写作的写作指导。

一、写作思路中考微写作在时间、题材上都非常有限制,要让一段话在短时间内引起读者共鸣,需要有一个好的思路。

1. 选择立意:微写作的选择要注重独特性和情感性,例如:一个瞬间的启示、一次难忘的经历、一条让人心生感触的名言等等。

选好主题后,可以适当调整角度,挑选不同维度的情节或视角,以增加表现的广度和深度。

2. 突出情感:中考微写作可以从思考和感受中寻找灵感,比如说大自然的美、亲友之间的感情、生活中的乐趣和烦恼等。

通过深入体验,把情感浸润到文字中去,让读者在情感共鸣中深刻体验到反思、启示等情感。

3. 创造内容:创造力是中考微写作的灵魂,通常涉及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事件发展等方面。

在表现内容方面,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

二、内容选材中考微写作的内容可以从生活、阅读、名言警句等方面进行选择。

在选材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生活中的点滴:运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从生活的细节中获得点滴的灵感。

例如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一道家常菜、一次运动赛事等。

2. 阅读中的启示:从阅读中获得灵感,可以是一部经典小说、一篇感人的散文、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等。

通过反思阅读,从中汲取情感激荡的灵感。

3. 名言警句的借鉴:有些名言或警句往往承载了很深的人生哲理,可以从中获得灵感。

例如小学时就熟悉的“豆腐渣”、“羊毛出在羊身上”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智慧,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深思。

三、语言表达中考微写作考验的不仅是思路和内容,也需要一个简明精炼的语言表达。

1. 用简单词语: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述情节、人物、环境等。

不用过于华丽的词汇和花哨的修辞,要重点在情节展示上。

名著类微写作备考梳理

名著类微写作备考梳理


①《呐喊》中哪一篇作品的结尾,令你印象深刻,给你带来启迪?
要求:复述大致内容,陈述理由,150字左右。

②在《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位“内心
强大”的人,写出其“内心强大”的表现。要求:写出人物姓名,
150字左右。

③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
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
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的生活,《平凡的世界》里 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 节,并做简要点评。
• 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 (二)情节赏析类
• 1.2019年高考① • 2.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西城区高三年级一模考试① • 3.昌平区2017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 • 4. 2017怀柔一模① • 5. 2018西城一模(1) • 6.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① • 7. 2019大兴一模③ • 8.房山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②
9. 2018西城一模② 10.2018石景山一模 ① 11. 朝阳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② 12. 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② 13. 2019昌平期末③ 14. 2019海淀一模③ 15. 2019海淀二模③ 16. 2019丰台二模③
Hale Waihona Puke (四)评说类• 写作要领:观点要鲜明,用二到三个层次多角度分析(角度可以 为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题等),注意结合原著,做到有 理有据。
名著类微写作系列训练
语文课标与考试说明的阅读要求
1.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学习任务群1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学习任务群10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学习任务群11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学习任务群15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 学习任务群16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

高考复习微写作解题指导

高考复习微写作解题指导

墙是一排展览柜,展示着许多签有“炎黄”
的捐款单。墙上还有志愿者们“寻找炎黄”
的活动照片。
(4分)
方法指导
说明要求: 真实准确 特征鲜明 生动形象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音,你送出了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了什么就是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音,你送出了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了什么就是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培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马尔顿 快去读书吧!书籍能让你充实,能给你带来快乐!——王玉春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当我微笑着说我很好的时候,你应该对我说,安好就好。
个性表达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 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 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 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 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 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 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 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 旧捐款。
典题重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写作(名著类) 考前指导
【解题技巧】
在微写作中,有一类题型会涉及到名著阅读,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考生要根据考纲要求,认真全面有序地读“原著”,做到粗细结合,读练同步。

1.了解名著作者以及作品的作背景和现实意义。

2.梳理出名著中主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列出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典型情节。

重点选择充分展现人物特征的精彩章节精读鉴赏。

如《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智慧”特性的主要情节有“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

3.注意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形成的环境与背景等因素。

4.读名著鉴赏,可以结合一些评论性的文字,提升自身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对有价值的焦点问题,要进行探究反思。

如有人这样评论《红楼梦》中的人物:“无论黛玉多么标致,湘云多么娇憨,探春多么有才,迎春多么老实,妙玉多么高洁,尤三组多么贞烈,《红楼梦》中,最适合做妻子的,还是薛宝钗。

”读这样的评论,我们便能从大的方面对作品中的人物及结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

在具体答题时,可能还会遇到词句阐释、情节概述、形象概括、手法表现、内涵主题理解、评析等方面的题型。

1.词句阐释:一要理解语句的本意,二要理解词句在句子中的含意,三要理解语句在段中或文中的作用,四要指出其运用的手法。

2.情节概述:一般用简洁文字将情节的时、地、人、事、因、果表述清楚即可。

如“简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过”。

回答这类题,一要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关键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二要明晰事件的来龙去脉,突出重要情节。

3.形象概括:要先指出人物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然后紧扣关联的典型情节或事例说明,回答时要有赋分意识,注意全面而不纠缠一点渲染,顾此失彼。

4.手法表现。

手法重在刻画人物,可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名著中有多种表现手法,答题时应明确用了何种手法,概括指出此手法在具体篇章中的运用,有时要答出手法体现的效果。

5.内涵、主题理解。

要对名著有总体的把握和理性思考,分析时语言要简洁、精练,有理有据。

6.评析。

这种题型主要要求点评人物、分析技法、评述思想等,主要是探因问果,属开放题型,对考生的鉴赏评价、探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点评人物时要表达对人物的看法或认识,有理有据,引述与评述结合,概述有条理,评价言简意赅,不妄加发挥。

分析技法,一要分析技法在篇章中的运用,二要分析技法所收到的效果。

评述主题、思想可从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时代本质、作家的思想情怀、流派风格等方面作答。

此处的分析人物和技法与简答题不同,不仅要回答出什么性格和技法特征,更要分析出形成性格的原因和使用此技法所收到的效果。

【同步突击】
1.《三国演义》设计谋达400多处,可以说是一部充满智谋的作品,周瑜就实施过“反间计”“苦肉计”“美人计”。

请从周瑜的这三个计谋中选择一个作简要概述。

(不超过150字)
答:
2.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金锁铭文是什么?请结合她的人生遭遇,谈谈你对金锁铭文的理解。

(不超过150字)
答:
3.“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

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

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

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

”这首诗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个人物?请简要叙述“目视十行书”所写的事件。

(不超过150字)
答:
4.《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个人物?请分析概括他们殒命的主客观原因。

(不超过150字)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