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后卫队员投篮技术运用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女篮与对手后卫进攻技术的对比

浅谈中国女篮与对手后卫进攻技术的对比

她的情况下 , 毫无问题地将球带过 半场。 然后 , 她还要有很 好的传球 攻压力。后卫队员得分能力越强 ,在关键 时刻可 以提高整个 队的气 能力 , 能够在大多数的时间里 , 将球传到球应该要到 的地方 : 有时候 势 . 给对手造成更大的心里压力。 是一个可 以投篮 的空挡 , 有时候是 一个更好 的导球位置 。 简单地说 , 她要 让球 流动得顺畅 , 她要能将球传到最容易得分 的地方 , 给 队友们
数据对 比分析 , 找出中国女篮后卫 队员 在进攻上 与其她 队伍的差距 形态技能逐渐在接近世界顶尖 队伍的水平 。 与不足 。
2 、 后 卫 的 定 义
6 、 中 国 女 篮 后 卫 与 对 手 投 篮 技 术 指 标 的对 比 分 析
得分是衡量一个球 队的重要指标 ,也是篮球 比赛胜负的最终评
I S P OR T S AN D TR AI N I N G> > > 竞技与训 练I
浅谈 中国女篮与对手后卫进攻技术 的对 比
口 孟 昭斌( 包头钢铁职业 技术 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1 0)
摘要 :本篇 运用分析和对 比的方法对 2 0 1 2年伦敦奥运会 中国女篮 中外女篮后 卫队 员的进 攻技 术进行 比较研究 ,并带着前人 的研 究成
何队友 的机会 比她好 时, 她一定将 球交给机会更好 的队友 。 所以, 控 的机会 。 但是 负面可以看到罚球机会多 , 但投篮时机 .自然我们对她的命 中率要 篮 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 求也就 比较高 , 一般而言应该要在五成以上 . 要 比小前锋和得分后卫 高。 而在得分能力 方面 , 外线和切人是她必备 的两项利器 。
果, 客观 的对 中国女篮运 动 员后 卫的进攻 能力做 出定性 与定量评价 , 并从理论 的高度 去剖析 中国女 篮后 卫在进攻上 的 1 - " 7 题 以及 造成 这

2015年中国男篮亚锦赛中外后卫队员攻防技术指标的比较研究

2015年中国男篮亚锦赛中外后卫队员攻防技术指标的比较研究

2015年中国男篮亚锦赛中外后卫队员攻防技术指标的比较研究本文以男篮后卫队员攻防技术指标为切入点对2015年男篮亚洲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阵国球队的9场交锋进行研究,结合官方数据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后卫队员与对阵的9个国家队后卫队员从进攻与防守两个层面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获得的原始数据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篮球运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后卫队员平均身高为189cm,伊朗、卡塔尔两支对阵国球队高于中国队,其余都低于中国队,中国队后卫平均身高与对阵国球队后卫平均身高相比存在明显优势。

中国队后卫平均体重与其对阵国球队后卫不存在差异。

中国队后卫的平均年龄为27岁,处在竞技水平的黄金年龄,这时期的篮球队员运动竞技状态良好、比赛经验丰富。

2中国队后卫队员的可莱托指数平均值为468,均高于其余9个球队的后卫队员平均值,中国后卫队员身体比例相对匀称。

中国队后卫队员劳雷尔指数平均值与对阵国球队后卫队员的平均值131相比较,不存在差异。

3中国队后卫队员场均得分为12.9分与对阵国球队后卫队员场均得分12.7分相比较中国队后卫队员并不具备优势。

中国队后卫队员场均得分所占球队场均得分的比例为12.1%低于对阵国后卫队员场均得分所占球队场均得分比例,由此可见中国队战术主要是以内线为主。

4中国队后卫队员三分球场均投篮次数为4.86次,对阵国球队三分球场均投篮次数为5.56次。

中国队后卫队员两分球场均投篮次数为3.97次,对阵国球队两分球场均投篮次数为4.67次。

说明中国队后卫队员在两分球与三分球的出手次数均低于对阵国球队后卫队员。

中国队后卫队员投篮得分率为49.4%,对阵国球队后卫队员的投篮得分率为31.4%,可以充分说明,中国队后卫队员的投篮命中率明显高于对阵国球队后卫队员。

中国队后卫队员的场均失误次数要明显少于对阵国球队后卫队员,说明中国队后卫队员支配球能力明显优于对阵国球队后卫队员。

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竞赛对手各位置进攻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竞赛对手各位置进攻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竞赛对手各位置进攻技术指标对比分析摘要:对参加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竞赛对手6场比赛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技术指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队后卫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进攻技术指标相比竞赛对手有相当差距;前锋队员只在3分球投篮及命中率、罚球次数及命中率的技术指标高于对手,其它技术数据统计都比竞赛对手差;中锋队员得分、罚球、篮板指标优于对手,失误略高于对手,助攻略低对手,针对以上差距提出训练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世界锦标赛男篮中国队竞赛对手位置进攻技术对比分析Male basket championship contest China of the world of 15th session team attacks technology index comparative analysis by each seat with contest opponentLin YanrongAbstract:To 6 match technology indexs such as each seat main forcenumber,score,holding attack,backboard,foul shot and error etc China team and contest opponent participating in world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contest of 15th session,adopt the document material and observation,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number recording a video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ethods such as statistics etc carrying 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The result indicates:attack technology index is compared contest opponents such as China team rear guard s score,holdingattack,backboard,foul shot and error etc have the suitable gap;Only the technology index that the sphere was shot hit probability,foul shot frequency and hit probability 3 minutes is more than opponent to vanguard team member,and other technical data is added up all wrong than contest opponent;Center forward team member sscore,foul shot and backboard quota is superior to opponent,and the error is a little more than opponent,slightly low opponent of holding attack.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 train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ove gap.Keywords:Championship contest in worldThe male basketThe China teamOpponent competesThe seatThe attack technologyComparative analysis【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0050-03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以31分惨败给希腊队,止步8强,以2胜4负的战绩结束了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的征程。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决赛技术统计分析张敏【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决赛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篮平均身高与日本队相比具有很大优势,但在比赛中没有将高度优势发挥出来;进攻方面,中国女篮的两分、三分投篮数远多于对手,但命中率太低,罚球方面和前场篮板球能力很强,助攻能力弱,失误数过高;防守方面,中国女篮主要差距是盖帽和抢断能力较弱;中国女篮失利与年龄结构不合理,心理承受能力差,准备不足,训练强度不够,缺乏核心球员等有很大关系.【期刊名称】《辽宁体育科技》【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日本女篮;技术统计【作者】张敏【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1.731从1965年至今亚锦赛已经举办了25届,中国女篮11次夺冠仅次于韩国。

进入21世纪后随着陈楠、苗丽杰等人的成长,中国女篮基本处于统治地位[1]。

但近年来,中国女篮的竞技水平出现了很大的下滑,在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中国女篮更是在决赛中大比分输给了日本,不仅错失了冠军,也失去了直通奥运会的入场券,只能通过落选赛赢取进入奥运会的门票。

本场比赛中国女篮从技战术到心理各个层面都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对本场比赛进行研究,将有利于中国女篮在奥运落选赛中获得一席参赛资格,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女篮竞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1.1研究对象以2015年第26届女篮亚锦赛决赛中国队与日本队比赛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与本文相关的文献,为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

1.2.2录像观察法对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决赛的录像反复观察和记录,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1.2.3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的部分身体指标、技术统计数据等进行比较分析,并找出存在的差距。

1.2.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比赛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

2015年中国女篮亚锦赛决赛失利因素分析

2015年中国女篮亚锦赛决赛失利因素分析

体育风尚SPORT & STYLE2015年中国女篮亚锦赛决赛失利因素分析李波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摘要:通过对中国女篮在2015届亚锦赛7场比赛的比赛数据、技战术应用、人员调动等方面进的研究,分析中国女篮在决赛中失利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2015年女篮亚锦赛;决赛;中国女篮;失利;因素随着篮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传,世界各国的篮球事业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趋势。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体育大国。

在国家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篮球水平获得了飞速的提高。

而中国女篮作为中国篮球的代表,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逐渐跻身于亚洲强队之列。

而在备受瞩目的2015年武汉女篮亚锦赛,作为夺冠热门的中国女篮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但在决赛中以50-85大比分35分惨败日本队,这样的结果在篮球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因此,通过对2015年女篮亚锦赛决赛中国女篮比赛的录像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女篮失利的因素。

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2015年女篮亚锦赛决赛中国女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一)2015年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半决赛数据分析对阵老牌劲旅韩国时,无论是小组赛还是半决赛,中国女篮的表现也全面压制对手。

进攻上投篮的命中率比对手高,助攻数量也比对手多。

在防守端,中国女篮做的也不错。

总篮板数量和抢断的数量都比对手多,而且迫使对手每场的失误数量都在两位数以上。

所以最终也击败了对手。

(二)队员整体技术分析在后卫的位置上,中国女篮的队员杨力维、陈晓佳在进攻端,攻击力不够,传球的威胁性也不够,再加上对位的对方队员比较矮,速度相对比较灵活,所以导致了她们对对手的移动的判断和传球时的视野判断的不是很准确。

面对对手快速的移动,她们很难为队友创造出合适的得分机会。

在内线的对位上,相比日本女篮超级中锋渡边敷莱梦全面的攻防技术,中国女篮的孙梦然、黄红玭等队员她们的攻击范围非常的小,只能进行中远距离的跳投,缺乏内线之间的对抗。

不能够在防守端给对方造成杀伤。

2015年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进攻半场人盯人运用对比研究

2015年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进攻半场人盯人运用对比研究

2015年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进攻半场人盯人运用对比研究中国女篮在亚锦赛历史上获得过11次冠军,所以每一届女篮亚锦赛都会备受瞩目。

本次亚锦赛上中国队与近两年暂露锋芒的日本队的交锋被视为一场焦点之战,两队也是赛前夺冠呼声最高的两支球队,小组赛中国队以一分惜败日本队,但是在决赛中中国队最终以50:85大比分输给日本队,获得亚军,无缘直通里约的门票。

本文以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战术落位方面,中国队落位形式过于集中,落位方式过于简单,便于被对方识破。

虽然中国队与日本队进攻半场人盯人落位方式最主要的都是2-3落位,但是日本队发动形式大多是传切和突破这种有攻击性的发动形式。

而中国队大多是以掩护形式发动,但是掩护质量往往不理想,达不到预期效果。

(2)在战术运用过程方面,日本队基础配合总次数要高于中国队。

日本队进攻半场人盯人战术更完善,有多个方案,队员心态更成熟,在整个24秒中都在寻求进攻机会,寻找最好的时机进行进攻而取得最好的效果。

而中国队在遇到最后几秒还没有出手的情况时,大多数情况是直接投篮或进攻,不会耐心的再利用基础配合而寻找进攻机会。

(3)在结束方式上,中国队与日本队投篮点略有不同,中国队多用于近区投篮,而日本队多用于中区投篮。

在进攻半场人盯人战术中,中国队惯于打有身体接触的近区投篮方式,而日本惯于利用基础配合打乱防守,进行中区投篮方式。

(4)在配合过程中,日本队在战术运用中加入了本队特有的连续传球形式,使比赛更连贯的进行,在配合中不只是四种基础配合方式;而中国队在比赛进行中的配合比较单一,只是运用了四种最常见的基础配合来进行运用,没有变化性。

本研究试图对2015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阵地进攻中进攻半场人盯人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找出中国女篮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中存在的不足与日本女篮的优势,为中国女篮今后再次对阵日本队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女篮与赛队技术统计分析r——2015亚锦赛为例

中国女篮与赛队技术统计分析r——2015亚锦赛为例

中国女篮与赛队技术统计分析r——2015亚锦赛为例陈龙强【摘要】通过录像,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15年亚锦赛中国女篮与对手进攻和防守数据进行对比.认为影响亚锦赛中国女篮成绩的因素,可以从进攻和防守两方面的两分得分率、前场篮板、罚球、助攻、三分命中率、盖帽、抢断、后场篮板、犯规数据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篮对战强队日本队全部数据与对战其他国家偏弱的队伍明显下降,说明中国队的整体配合能力及意识不如对手,队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差,有人防守时投篮能力差,中国女篮全场不能保持良好、充沛的体能.提出中国女篮在训练过程中,应逐渐加强高强度防守下的摆脱、传球和投篮练习,在大强度、高速度下提高外线队员的突破能力、投射能力和助攻能力;中国女篮在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应加强培养队员的独立性,坚韧性和应变能力,鼓励队员进行高强度的对抗;应通过各种比赛来培养球员助攻意识与快速攻击的能力,不断完善内、外结合的战术打法,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应加强专项体能训练,强化爆发力和速度的训练;应加强球队内部建设,积极培养篮球后备人才;应虚心吸取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反省,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落实整改等方面的建议.【期刊名称】《武夷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5)006【总页数】5页(P84-88)【关键词】亚锦赛;中国女篮;进攻;防守【作者】陈龙强【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部, 福建福州 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12015年女篮亚锦赛从9月29日开始,经过7天紧张的角逐,中国女篮最终以5胜2负(其中2次都是输给日本队)的成绩夺得亚军,无缘直通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是什么原因导致此次女篮亚锦赛中国两次输给日本?本文通过研究对比中国女篮两次对战日本女篮和对战其他国家女篮的数据,从中国女篮每场比赛进攻和防守数据对比研究,找出中国女篮的不足,希望能为其以后的训练、竞赛提供理论依据。

1.1 研究对象2015年亚锦赛中国女篮与与赛队伍的七场比赛。

中日韩三国女篮技术对比分析

中日韩三国女篮技术对比分析

从表 3 可以看出 , 中国女篮在三分球命 中率方面第二 阶段比第一阶段高之外 , 其它各个技术统计指标
第2 期
郭思强 : 中日韩三国女篮技术对 比分析
冠军. 而 日本女篮获得冠军要追溯 1 9 7 0 年第 3 届亚锦赛 , 距2 0 1 3 亚锦赛已有 4 3 年. 尽管中国女篮获得 了2 0 1 4 年女篮世界杯参赛名额 , 但在小组赛 中分别输给 了韩国女篮和 日 本女篮 , 在半决赛中仍不敌韩 国女篮. 本文
对 中 日韩 3 国女篮后卫 、 前锋 、 中锋进行量化分析 , 从 中找出之间的差距 , 为女篮 的训练和 比赛提供参考
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 中 日韩女篮 ; 效 率值 ; 篮球风格 中图分 类号 : G8 4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8 4 4 5 ( 2 0 1 5 ) 0 2 . 0 0 7 7 . 0 5
中韩两国女篮是 2 0 世纪亚洲女篮最高水平的代表 , 从2 0 0 0 年以来 中国女篮在 7 次亚锦赛 中, 5 次获得
首发女篮平均身高仅有 1 7 7 . 4 c m, 中国比日本高出近 1 0 c m . 日 本队 1 2 号球员是所有首发球员中唯一一位低
于1 7 0 c m的球员 , 身高仅有 l 6 5 c m . 中国女篮主力阵容身高是一小一 中三大 , 采用二后卫二前锋一中锋的位
置配备 , 这种打法在针对欧美强队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 但是 , 对于 日 本 的三小一中一大和韩国女篮的一小二
优秀后卫 队员的培养一直是我国篮球发展 的一项艰巨任务 , 核心后卫队员是教练员场上、 场下的得力
助手 , 是贯彻球 队发展方向和训练指导思想 的骨干 , 是实际 比赛中充分体现队伍的风格特点、 战术打法的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后卫队员投篮技术运用对比
分析
摘要:本文以 2015年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后卫投篮技术运用对比分析为研
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对比分析
法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比赛中原地投篮能力优于大多
对手后卫队员,但是仍和日本队后卫队员的原地投篮能力具有一定的差距;2在
比赛中行进间投篮能力中国队后卫队员相对于日本队后卫队员具有一定的优势;
3中国队后卫队员在比赛中总的投篮能力和投篮得分能力都优于大多对手后卫队员,但是日本队后卫队员总的投篮得分能力相对更具有优势;4在比赛中最后三
分钟中国队卫队员投篮能力优于韩国篮球队后卫队员,和日本队后卫队员具有一
定的差距,和泰国、印度以及中华台北篮球队的后卫队员,最后三分钟的投篮情
况基本相同。

关键词:女篮亚锦赛;中国队;后卫;投篮技术
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5-0080-01
1中国队与对手后卫投篮方式对比研究
1.1中国队和对手后卫队员跳投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观看2015年女篮亚锦赛录像资料,分别对中国女篮和泰国女篮、韩国女篮、印度女篮、日本女篮以及中华台北女篮的后卫队员的跳投情况进行技术统计,统计结果如上,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队在跳投的命中率上最高达到50%,最低是23.1%,总的命中率比对手高7.5%,跳投不像原地投篮那样容易被对手封盖,是篮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由此得出的结论:中国篮球队后卫队员
跳投能力优于泰国、韩国、印度以及中华台北,但仍和日本队存在一定差距,在
跳投训练中应多下功夫,提高跳投命中率。

1.2中国队和对手后卫队员行进间投篮情况对比分析
中国队在与泰国的比赛中,行进间投篮命中率达到了75%,而在与日本队的
比赛中却只有25%,中国队比对手总的行进间投篮命中率高11.9%,但相对与日
本的命中率却偏低些,根据中国女篮和对手的后卫队员的行进间投篮情况的对比
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在对手的比赛中,中国篮球队后卫队员在比赛中行进间投
篮能力优于泰国、韩国、印度以及中华台北篮球队后卫队员,但日本队的行进间
投篮能力相对于中国队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

2中国队与对手所有比赛中胜负场次投篮时机的比较分析
通过观看2015年女篮亚锦赛录像资料,分别对中国女篮和泰国女篮、韩国女篮、印度女篮、日本女篮以及中华台北女篮的后卫队员的投篮时机进行技术统计,统计结果如上,良好的投篮时机,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关键,一次好的得分机会
是靠个人和全队配合来创造的,要善于捕捉投篮的时机。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女
篮后卫队员在比赛中,相对于对手国家,无人防守时投篮次数较多,防守队员换
防时,投篮次数与对手相同,在防守队员防守距离较远时,投篮次数少于对手国家,由此说明,中国女篮的综合进攻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3最后三分钟投篮得分和命中率分析
最后三分钟投篮中国对投篮次数高于对手,而总的命中率却低于对手8.3%,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最后三分钟的投篮都是相对难度较大的,通过对比分析可
以看出,中国队在比赛中最后三分钟投篮能力优于韩国队,和日本队具有一定差
距,和泰国、印度以及中华台北队的,最后三分钟的投篮情况基本相同。

总结
1中国篮球队后卫队员在比赛中较大多对手后卫队员在各方面的投篮技术的
运用得分能力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和日本女篮后卫队员的投篮技术运用
的得分能力,具有一定差距,此外中国队在比赛中规避犯规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2中国篮球队后卫队员在比赛中近距离投篮、中距离投篮以及跳投、行进间
投篮能力较于其他比赛对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相比较日本队后卫队员来说,还具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加强对其的练习。

3中国女篮后卫队员在所有比赛中胜负场次投篮时机比赛中,无人防守时投
篮次数较多,防守队员换防时,投篮次数与对手相同,在防守队员防守距离较远时,投篮次数少于对手国家,良好的投篮时机,是提高比赛命中率的关键,由此
可以说明,中国女篮后卫队员在比赛中,综合进攻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4中国篮球队后卫队员在比赛中最后三分钟投篮能力优于韩国篮球队后卫队员,和日本队后卫队员具有一定的差距,和泰国、印度以及中华台北篮球队的后
卫队员,最后三分钟的投篮情况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
[1]王铁成.对28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后卫队员得分能力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63-65.
[2]杨飞.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前三名球队攻防能力差距分析[J].成都体育
学院学报,2009,1:92.
[3]黄荔生.浅谈篮球后卫队员应具备的能力与培养方法[J].莆田学院学报,2007,3:87-88.
[4]刘光同、赵映辉.第29届奥运会中外女篮后卫队员技术运用能力比较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3:112-113.
[5]文建传、钟海鸥.从第28届奥运会看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的技术差距[J].体
育学刊,2006,2:18-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