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乱丢果皮纸屑2
小学教案:不乱丢果皮纸屑

小学教案:不乱丢果皮纸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乱丢果皮纸屑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养成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乱丢果皮纸屑对环境的影响。
2. 如何爱护环境,做到不乱丢果皮纸屑。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 引导学生养成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五、教学内容1. 乱丢果皮纸屑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影响市容市貌、危害动植物等。
2. 如何爱护环境,做到不乱丢果皮纸屑:养成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乱丢果皮纸屑的现2. 引导学生思考:乱丢果皮纸屑对环境有哪些影响?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乱丢果皮纸屑对环境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爱护环境,做到不乱丢果皮纸屑。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正这些问题,做到爱护环境。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不乱丢果皮纸屑。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学生要养成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乱丢果皮纸屑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引导学生养成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为保护家园贡献力量。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观察和讨论1.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学校或社区周围的环境,指出乱丢果皮纸屑的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乱丢果皮纸屑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
活动二:角色扮演1. 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行人、环卫工人、商家等)。
中班教案《果皮纸屑不乱丢》反思

一、教学背景1. 适用年级:中班2.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到果皮纸屑乱丢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持卫生习惯。
3.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果皮纸屑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片干净的草地和一张纸屑,提问幼儿:“你觉得这张纸屑应该放在哪里?”引导幼儿思考。
2. 故事分享:《小猴子的故事》。
讲述小猴子在森林里乱丢果皮纸屑,导致森林环境污染,受到动物们的责备。
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到乱丢果皮纸屑的不良后果。
3. 讨论环节: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猴子做得对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讨论,让幼儿明白果皮纸屑应该妥善处理。
4. 实践操作: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环境中果皮纸屑的处理情况。
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重申果皮纸屑不乱丢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果皮纸屑处理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实地考察中的发现和提出的建议,评估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3. 搜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处理果皮纸屑的方法,检验教学效果。
四、教学拓展1. 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主动捡拾果皮纸屑。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学到处理果皮纸屑的方法。
3. 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到环保的乐趣。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纸屑、果皮等道具。
2. 环境布置:干净的教室,有序的座位排列。
3. 教学资源:环保相关书籍、视频资料。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果皮纸屑乱丢的不良后果,学会妥善处理果皮纸屑。
八、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果皮纸屑的处理方法。
学生健康习惯教育教案 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

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小学生知道,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废弃物是《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的一项要求,是文明的行为,是良好的卫生习惯,而且要让小学生知道,这样做有益于环境卫生,有益于身体健康,进而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二、课程设计1、教学过程本节的课程设计上,首先,应让小学生知道,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的要求,小学生不得乱丢果皮纸屑等废弃物,并了解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的危害。
其次,让小学生知道对于自己产生的果皮纸屑等垃圾该如何正确处理。
2、实例引导小虎是一年级男生,平时爱吃奶糖,他的书包里经常装着一些奶糖。
有一天下课后,小虎吃了一颗奶糖,随手把糖纸丢在地上。
一会儿,同班的小亮路过时,一脚踩到小虎丢弃的糖纸上,糖纸比较光滑,小亮差点滑倒。
小亮看见小虎正在吃糖,知道地上的糖纸是小虎丢弃的,指出小虎的做法不对。
小虎反驳说:“你自己不注意才差点滑倒”。
二人发生了口角,谁也不肯认输。
针对这一例子提问,让学生引起思考,分辨谁对谁错。
三、教学内容1、乱丢果皮纸屑有哪些危害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是一种不文明、不卫生、不道德的行为,其危害主要是:(1)影响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2)散发难闻的气味。
(3)传染细菌和病毒。
(4)使人受伤,造成交通事故。
(5)对清洁工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2、有了果皮纸屑该怎么办小学生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公园里,或者是在街道上,自己手里的水果皮、瓜子皮、糖纸,使用过的塑料袋,以及废纸片等垃圾都要丢进垃圾桶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小学生知政礼丢果皮纸屑影响环璁卫生,生蚊子、苍蝇、蠊螂等害虫,危害大家的健康。
2、教学难点让小学生养成不乱丢果皮纸屑的生习惯,在校园里看见乱丢果皮纸屑的不文明行为要婉言劝告。
五、课外阅读与实战1课外阅读乱丢果皮纸屑将被警告和罚散国务院颁布《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34条宽,随地吐痰、便溺,乱丢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不正当手段补救措施外。
果皮纸屑不乱丢,,,中班教案

篇一: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教案第六课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教学内容:不要乱扔果皮纸屑。
教学目标:让学生形成不乱扔果皮纸屑的意识,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形成不乱扔果皮纸屑的意识,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教法提示:辨析明理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猪八戒把吃完的西瓜皮随手扔在地上,结果自己踩上西瓜皮,摔了个鼻青脸肿。
二、新课学习1、让小朋友说说为什么猪八戒会摔交,吃完的西瓜皮该怎么处理?2、你知道乱扔果皮、纸屑有什么坏处吗?3、自己要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看到别人扔的时候,该怎么办?4、学习健康小秘诀。
四、老师总结:果皮纸屑不乱扔,养成将卫生的好习惯。
篇二:《垃圾不乱丢》教案《垃圾不乱丢,校园更美丽》主题班会天润实验学校六(5)班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净化校园环境卫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
2、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把我们校园卫生搞好,让我们的校园更美好。
3、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自豪感和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的责任感。
班会形式:、学习儿歌、环保倡议书、设计手抄报、设计环保标语。
课前准备:1、班主任组织班委会成员讨论班会黑板报设计。
2、班委会动员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破坏校园环境、污染校园环境的现象、检举有损校园环境的不良行为,看看我校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工作要做?3、全体同学收集整理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环保标语、校园图片若干张、校园环保儿歌等等。
4、班委会制定“环保倡议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1、班主任谈话: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大家都喜欢在这样美丽、干净的校园中学习、生活。
所以同学们每天都在辛辛苦苦地清扫校园和教室,把校园、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可是清扫后的校园,为什么又出现了垃圾随处可见的现象?为什么刚刚清扫干净的教室又出现了纸屑?是谁在不珍惜同学们的劳动?是谁不讲卫生,把美好的校园环境污染?校园只有一个,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让我们的校园环境越来越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健康地生活和学习。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果皮纸屑不乱丢1500字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果皮纸屑不乱丢1500字教案名称:果皮纸屑不乱丢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果皮纸屑对环境的影响。
2.培养幼儿保持环境卫生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分类和处理果皮纸屑。
二、教学准备:1.图片和实物:水果、果皮、纸屑、垃圾桶等。
2.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内贴有“果皮纸屑不乱丢”的标语。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导入1.引导幼儿观察和聆听:“大家看看,我们幼儿园里还有什么地方有果皮纸屑?你们是怎么处理它们的?”2.展示图片:展示果皮纸屑丢在地上和纸屑丢进垃圾桶的图片,提问:“这两种行为哪种更好呢?为什么?”步骤二:讲解1.引导幼儿思考:“果皮纸屑到处乱丢会带来哪些问题?”2.讲解果皮纸屑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空气、滋生细菌、造成滑倒等安全隐患。
3.讲解果皮纸屑的处理方式:正确分类并放入垃圾桶。
步骤三:练习1.展示水果和果皮:给幼儿展示几种水果和相应的果皮,引导他们说出水果的名字,并将果皮放在地上。
然后提问:“你们觉得这些果皮应该怎么处理?”2.分类游戏:“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水果和果皮,看看谁能最快最准确地将水果和果皮分类放入正确的篮子。
”3.辅导幼儿进行正确分类和垃圾桶的使用练习。
步骤四:总结1.复习果皮纸屑的处理方式。
2.引导幼儿总结果皮纸屑不乱丢的重要性。
3.引导幼儿许下“我保证果皮纸屑不乱丢”的承诺。
四、教学延伸:1.组织观察周边环境,寻找果皮纸屑,并记录下来。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探讨如何正确处理果皮纸屑。
五、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练习环节中的表现,根据他们的分类准确度和垃圾桶使用情况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幼儿对果皮纸屑的处理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培养了保持环境卫生的意识和习惯。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搭建游戏道具或者制作手工作品等方式加深幼儿的印象,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小学教案:不乱丢果皮纸屑

小学教案:不乱丢果皮纸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乱丢果皮纸屑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乱丢果皮纸屑的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乱丢果皮纸屑的不良后果。
2. 如何培养学生长期坚持保护环境、讲卫生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观察、实践、反思等环节,引导学生自觉养成保护环境、讲卫生的习惯。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垃圾分类工具等学习用品。
六、教学内容:乱丢果皮纸屑的危害七、教学内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八、教学内容: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九、教学内容:环保行动,校园实践活动十、教学内容:家庭环保教育十一、教学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十二、教学内容:环保知识竞赛十三、教学内容:环保创意展示十四、教学内容:总结与反思十五、教学内容:课后作业与跟踪评价六、教学内容:乱丢果皮纸屑的危害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城市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乱丢果皮纸屑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乱丢果皮纸屑的危害:影响市容市貌、导致土壤污染、影响水质、危害动植物生存等。
3. 分析乱丢果皮纸屑的原因:图方便、环保意识淡薄等。
七、教学内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乱丢果皮纸屑的现象。
2. 提出解决方案:自觉做到不乱丢果皮纸屑,垃圾分类,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3. 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成为环保小卫士。
八、教学内容: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1. 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3. 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分类。
九、教学内容:环保行动,校园实践活动1. 组织校园环保活动: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
小学教案:不乱丢果皮纸屑

小学教案:不乱丢果皮纸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乱丢果皮纸屑的不良后果,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自觉爱护环境。
3. 引导学生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共同维护校园卫生。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乱丢果皮纸屑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自觉捡拾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乱丢垃圾导致的环境污染图片。
2. 视频素材:环保宣传片。
3. 教学道具:垃圾袋、分类投放标识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乱丢垃圾导致的环境污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2. 新课导入:介绍乱丢果皮纸屑的不良后果,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环保宣传片或身边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环保行动的实际意义。
4. 互动环节:5. 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园环保活动中,如捡拾垃圾、分类投放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环保知识,一起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8. 板书设计:不乱丢果皮纸屑环保意识-> 良好习惯实际行动-> 爱护环境六、教学延伸:1. 开展“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捡拾垃圾、爱护环境。
2.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垃圾处理场、回收站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反馈: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评估教学效果。
八、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环保行为,形成家校共育。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表现。
3.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乱丢果皮纸屑的不良后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
中班教案《果皮纸屑不乱丢》反思

一、教学背景1. 适用年级:中班2.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到果皮纸屑乱丢的危害,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持卫生、分类垃圾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果皮纸屑乱丢的危害2. 学习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3. 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责任感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果皮纸屑乱丢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果皮纸屑乱丢的危害,如污染环境、影响市容等,让幼儿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3. 示范:教师演示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如将果皮纸屑扔进垃圾桶,并分类投放。
4. 实践: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垃圾处理实践,将果皮纸屑扔进垃圾桶,并尝试分类投放。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强调爱护环境、保持卫生、分类垃圾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垃圾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其对果皮纸屑乱丢危害的认识。
3. 家长反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垃圾处理行为的变化,评价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每个人的行为都对环境产生影响。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确保教学效果的延续。
4.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环保主题活动,如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和垃圾处理方法。
3. 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如清理社区垃圾、种植绿植等,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七、教学资源1. 制作课件:包括果皮纸屑乱丢的危害、垃圾处理方法等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2. 准备实物:垃圾桶、垃圾袋、分类标签等。
3. 搜集相关故事、案例等资料,用于教学导入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