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剧的戏剧冲突
对戏剧冲突表现形式的理解与分析

对戏剧冲突表现形式的理解与分析摘要: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有人物与人物、人物内心和人物与环境冲突等主要冲突。
本文笔者将对《暗恋桃花源》中戏剧冲突表现形式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暗恋桃花源;戏剧冲突;表现形式一、戏剧冲突的概念二、戏剧冲突表现形式(一)人物与人物的冲突: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外部冲突。
(二)人物内心的冲突: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
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三)人物与环境的冲突: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戏剧化。
三、《暗恋桃花源》戏剧冲突表现形式的分析《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
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
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其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时以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已濒临病终。
“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
武陵人鱼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
两个故事交错上演,形成一出精彩的舞台剧作。
(一)人物与人物的冲突:在人物与人物的冲突上,戏里也有非常精彩的呈现。
如《暗恋》中:江滨柳与云之凡的冲突。
江滨柳与云之凡因为战乱在上海相遇,江滨柳羡慕云之凡过年可以家人团聚,而他想要回到他的家乡——东北,他却回不去。
当年由于日本局部侵华,侵占了东北三省,也毁了江滨柳的家乡和他的亲人,导致他有家归不得。
其后,江滨柳与云之凡也因战乱分离,先后逃到了台湾。
他们一个有家能回,一个有家不能回,形成了小的冲突,这冲突又是当年混乱的的社会背景——战乱导致的。
关于电视剧的戏剧冲突

关于电视剧的戏剧冲突电视剧是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戏剧冲突是电视剧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让观众对电视剧产生兴趣。
本文将探讨电视剧中戏剧冲突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首先,戏剧冲突是电视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电视剧中,戏剧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角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冲突可以是情感上的、道德上的、物理上的,甚至是心理上的。
戏剧冲突是剧情发展的驱动力,它推动着角色之间的互动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果没有戏剧冲突,剧情就会变得单调乏味,观众也不会产生兴趣。
其次,戏剧冲突在电视剧中有很多作用。
首先,它可以让观众对电视剧产生兴趣。
当观众看到角色之间发生冲突时,他们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想要知道冲突的结果。
其次,戏剧冲突可以塑造角色的性格和特点。
在电视剧中,角色之间的冲突可以表现出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动机等等。
最后,戏剧冲突可以深化剧情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角色之间的冲突,可以探讨一些社会问题、道德问题等等,让观众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在电视剧中,戏剧冲突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
首先,创作者可以通过增加情节的紧张感和悬念来强化戏剧冲突。
这可以通过使用剪辑、音乐、灯光等手段来实现。
其次,创作者可以通过角色的互动来强化戏剧冲突。
这可以通过让角色采取行动、做出决策、表达情感等方式来实现。
最后,创作者可以通过引入新角色或事件来强化戏剧冲突。
这可以通过增加剧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来实现。
总之,戏剧冲突是电视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让观众对电视剧产生兴趣,同时深化了剧情的主题和意义。
在处理戏剧冲突时,创作者可以通过增加紧张感和悬念、强化角色互动、引入新角色或事件等方式来达到目的。
通过合理运用戏剧冲突,创作者可以创造出更加吸引人的电视剧作品。
论《茶馆》戏剧结构及戏剧冲突《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社单行本。
影视编导 如何设置戏剧冲突!

一个实例告诉你什么是戏剧冲突?《坐楼杀惜》的启示这是改编自《水浒》的“坐楼杀惜”。
上文交待宋江忘记取回公文袋,他与梁山泊英雄的通讯,就放在这个袋子中。
本来,忘记取的东西,放在自己的睡房,没有什么大问题。
睡房中只有最亲密最亲爱的夫人在,还会出什么事儿,问题就是宋江的枕边人并不与他亲密,亦不与他亲爱。
读者/ 观众都知道阎婆惜不喜欢宋江,红杏出场。
阎婆惜正要找机会脱离宋江,不是随随便便的分手,是要宋江付出很大代价的分手!戏剧的精彩处就是:1 、观众已知来龙去脉,编剧、导演把宋江的性格,阎婆惜的性格,一一刻划出来。
观众“熟悉”作出公断,对他们的思想行为有三成的准确估计,趣味来自观众一边看戏,一边猜度他们的思想行为,又大部分猜得(大部分指很多描写都是观众期待着的;而小部分的剧情,却出乎观众的意料)。
编剧的“天才”,是比观众“多深入的想一步”。
在合乎情理之下,发展使人惊讶的剧情,这些曲折的剧情,未必是观众能想及的。
2 、观众在台下/ 幕下/ 电视机前知道的资料,比台上/ 银幕中/ 荧幕内角色更多,更详细。
观众知,角色不知,趣味就衍生了。
观众发现“问题”所在,角色懵然不知;观众替角色担心、焦急,角色却未知身在险境;观众发现危机、矛盾,角色仍然未准备去面对冲突,这些都是戏剧带给观众的乐趣,也是编剧、导演故意安排的技巧。
先来看剧本及按语:宋江:我失落一样东西,大姐可会看见?惜姣:不错,看见了,不是一只“叫化袋”么?(按:惜姣用反问的语法,证实她发现关系宋江生命的“公文袋”,暗示她内心已不准备和宋江虚伪的周旋。
她发现“公文袋”时,已看过袋内重要的文件,在电光火石之间,决定利用这个发现来恐哧宋江。
如其所愿!观众未目击她了现“公文袋”的经过,从这句话中,可以捉摸到她的心理,也可以“嗅”到她准备要协宋江的行为。
这是含蓄的暗示,溶入了戏中的观众不难发现。
观众会如何从此泼妇手中取回关系着生命的证物?)宋江:是,是,一只“叫化袋”,快快把还与我!(按:宋江的戏剧动作是强作镇定。
《雷雨》的戏剧冲突200字

《雷雨》的戏剧冲突200字
《雷雨》是由曹禺创作的一部著名话剧,它展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该剧主要围绕着家庭、爱情和社会等方面展开,其中的戏剧冲突贯穿始终。
首先,家庭冲突是《雷雨》中的重要戏剧冲突之一。
故事中的吴家兄弟吴大爷和吴小姐与他们的父亲吴妈妈之间存在着世代隔阂和家庭矛盾。
吴大爷和吴小姐对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感到厌倦,他们渴望追求自由和个人幸福,与父亲的意见产生了冲突。
其次,爱情冲突也是《雷雨》中的重要戏剧冲突之一。
吴大爷与李雷的爱情故事是该剧的核心情节。
他们深爱着对方,但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阻碍,如阶级差异、传统观念以及世俗道德的束缚,这使得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此外,社会冲突也贯穿于整个剧情中。
剧中展现了封建社会与新思潮之间的冲突。
吴大爷和吴小姐代表了新一代的思想和追求,他们对封建礼教和旧有制度持有批判的态度。
与之相对的是李雷的父亲李公公和吴妈妈等人,他们代表了保守的封建势力,与吴大爷和吴小姐形成了对立。
总的来说,《雷雨》中的戏剧冲突涉及到家庭、爱情和社会等多个层面。
这些冲突不仅展现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这些冲突的交织与碰撞,使得《雷雨》成为一部引人深思的经典作品。
《西厢记》中的戏剧冲突

西厢记全剧的主要矛盾:崔张的自由恋爱与老夫人的极力阻挠,莺莺的离经叛道与老夫人的正统守道,这是贯穿全剧的主要冲突,也是推动全剧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莺莺传》中张生考取状元并不是为了获得爱情,而是为了否定爱情。
《西厢记》中则相反
封建社会因为受到社会体制与社会道德的约束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禁锢最严重的时代。
《西厢记》中的背景就是一个封建成都极高的社会。
门独观念与封建礼教决定的婚姻制度不容许受到由年青代表自由恋爱婚姻观念所冲击。
时代背景下的冲突与任务性格特性的融合入更能增加戏剧的张力。
门户不当导致了老妇人反对莺莺、张生的婚姻变得在所难免,然而与张生成就爱情爱情就意味着需要违抗母亲的意愿,摩擦的发生导致两人的冲突只能不断深化。
他们的冲突是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的冲突,是爱情与礼教的冲突,是非正统的美好追求与正统的专制思想的冲突。
戏剧鉴赏题专练之戏剧冲突作用-高考语文复习

戏剧鉴赏题专练之戏剧冲突作用一、戏剧冲突冲突(矛盾):是指剧中人物的情感、意志、主张、行为等受到外在因素的阻挠而无法实现的现象,也可能是人物内在前后不同的矛盾。
冲突是戏剧的核心,也是戏剧的灵魂,其作用:即是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冲突中推进情节,在冲突中彰显人物,在冲突中展现主旨。
(作用)二、冲突分类依据阻碍剧中人物意志行为等无法实现的因素不同,可以细分为:人与人的冲突:这是所有冲突的基础;人与环境的冲突:特别是社会环境,大的社会背景中人物的命运;人物内在矛盾:人物前后意志、想法等出现了变化、转折等;三、作用:分析戏剧结构,把握其情节,概括其主题戏剧结构是由情节、幕场等戏剧要素构成的戏剧存在形态。
主要包括情节的安排、分幕分场的处理等内容。
戏剧由于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所以剧本的艺术结构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尤显得重要。
戏剧结构类型分为回顾式、开放式、人像展览式三种。
戏剧情节,一般是指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各种关系所组成的生活事件、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戏剧情节是由一个个场面连贯而成的。
场面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单位,情节随着场面的次第转移而不断发展。
根据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进程,一个剧本情节的构成可分为矛盾的开端、矛盾的发展、矛盾的激化(高潮)和矛盾的解决四个部分。
戏剧主题就是通过情节和矛盾冲突所表现出的戏剧的中心思想和灵魂。
阅读戏剧文学,首先要分析其结构,把握其情节,在此基础上要对其主题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概括,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四、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先生与方女士戴涛不知道哪位名人说过,人与人的关系,距离远了太冷,靠得太近又有刺。
夫妻之间,可谓是最接近的,自然就容易生出些“刺”来。
比如这一对,女的姓方,当然是方女士;男的姓万,该称万先生。
方女士是某医院的麻醉师,因为她聪明好学,年轻轻的就在医院里有了名气。
于是,她就有种青年得志的感觉,手术后回到家里总喜欢在万先生面前畅谈今天又采用了什么什么麻醉新方法,效果又是如何如何的好。
影视剧冲突的种类名词解释

影视剧冲突的种类名词解释影视剧作为大众娱乐的一种形式,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感人的演技和视觉效果,吸引了无数观众。
然而,在创作和制作过程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影视剧冲突的种类繁多,涉及到人物、情节、观点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影视剧冲突的一些常见种类进行名词解释。
一、人物冲突人物冲突是影视剧中最基本的冲突形式之一。
它是指剧中角色之间因为不同的意愿、追求和价值观而发生的冲突。
这种冲突可以是主角与反派的对立,也可以是主角与配角之间的矛盾。
人物冲突通常以情感冲突、权力冲突等形式呈现,通过角色之间的争斗和对抗使故事更有张力和观赏性。
二、情节冲突情节冲突是影视剧中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是指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主要情节线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情节冲突可以是内在冲突,即主角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可以是外在冲突,即与外界环境、其他角色之间的冲突。
通过情节冲突的展开,观众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剧情中,感受到故事的紧张和张力。
三、道德冲突道德冲突是指影视剧中涉及到伦理、道德等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通常涉及到人物的行为准则、道德选择以及对善恶和正义的思考。
道德冲突的存在使得故事更加复杂和深入,引发观众对生活中复杂道德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四、文化冲突影视剧往往是一个反映社会、文化和时代的镜子。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价值观、习俗和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理解。
因此,影视剧中的文化冲突也是一种常见的冲突形式。
文化冲突可以是民族文化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也可以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
通过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影视剧不仅能够让观众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五、意识形态冲突意识形态冲突是指影视剧中涉及到不同社会观念、思想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通常涉及到政治、宗教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社会问题和分歧。
通过意识形态冲突的展示和讨论,影视剧有助于引导观众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
我看《闯关东》的戏剧冲突

我看《闯关东》的戏剧冲突2019-06-17电视剧《闯关东》收视率⼀路飙升,叫好⼜叫座,奥妙在哪⾥?我以为,除了内容的独特性和新鲜感,重要原因之⼀是创作者故事编得好,尤其是在处理戏剧冲突上,功⼒⾮凡。
由“⼀⽯⽶”冲突引出朱家娶亲不成和踏上闯关东之路,全剧的⽭盾冲突可谓密集⽽⼜多样,极具戏剧性和叙事张⼒。
从结构⽅式上来看,我以为⾄少可以分为三类。
⼀种是奇峰突起、平地惊雷。
⽐如朱传武与⼤熊的⽣死决⽃:初到伐⽊场的朱传武,忽然看到⼈称⽊帮⼀霸的⼤熊要强暴曾救过他命的谭鲜⼉,他想都来不及想就冲上去厮打。
⼤熊掏枪要打,⽊帮把头⽼独臂主持让⼆⼈⽴下⽣死状,以当众决⽃来了结。
⼤熊⼈⾼体壮,传武还是个孩⼦,决⽃中⼤熊⼀次次把传武摔倒在地,并喊“打死你,你姐也是我的”,不料传武突然跳起来,⽤⼀条围⼱死死勒住⼤熊的脖⼦不放⼿,直到⽼独臂说情,才放⼤熊谢罪下⼭。
来得快去得也快,短短的⼀场冲突就把⼭场⼦⾥那严酷的⽣存法则渲染到极致,有⼒地凸现了传武的倔强性格和对鲜⼉深深的爱,那强烈的悬念和动作性也让观众兴奋不已。
⼜如围绕着是否收留并救治龟⽥⼀郎的冲突:韩秀⼉把⼀个正要被⼈点⽕烧死的男孩背到朱家,当⼈们发现这是个⽇本孩⼦、⽇本⼈要烧他是因为他得了瘟疫时,收救还是扔掉的⽭盾冲突骤然⽽起:因怕被传染和惹⿇烦,韩⽼海要把孩⼦扔掉,朱传⽂装病说已被传染,并把孩⼦放在马棚⾥;朱开⼭则⼤骂传⽂“你的良⼼让狗吃了”,朱妻更说“只要他是个⼈,还有⼝⽓,咱就得把他留下”,秀⼉还嘴对嘴给男孩吸⽓。
村⾥许多⼈来朱家要抢⾛男孩去扔,⼀向温柔的朱妻竟持⼑⼤喊“我和你们拼了”!突如其来的这场冲突,彰显了朱开⼭夫妇的博⼤爱⼼,把秀⼉的善良推向极致,也写出了韩⽼海和传⽂的狭隘。
观众则在紧紧被吸引中受到了⼼灵的洗礼。
此外,像鲜⼉被恶霸陈五爷强暴和传武法场救鲜⼉的冲突也⼤致属于这种类型。
另⼀种是层层推进、步步惊魂。
⽐如朱开⼭在⽼⾦沟与⿊恶势⼒的⼀连串冲突:为给义兄贺⽼四报仇除恶,朱开⼭化名到⽼⾦沟当淘⾦⼯,先是⾦把头让他洗脚端尿,内奸⼤⿊丫多⽅试探他,官兵、⼟匪拖回外逃者⼫体⽰威,处处杀机、时时凶险,他冷静沉稳以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关于电视剧戏剧冲突的定义可以说是车载斗量,大家基本同意的观点是,电视剧冲突主要指电视剧人物之间的冲突,电视剧人物的内心冲突,以及电视剧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但笔者认为这种冲突理论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
因为不能说有冲突的地方就有电视剧,像战争是冲突,一场格斗也是冲突,但并不意味着这些都是饶有趣味的电视剧,所以只有正确看待和认识电视剧中的戏剧冲突,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电视剧作品。
关键词:戏剧冲突;电视剧心理活动;作家思维
1 电视剧的内部矛盾发展决定观众的兴致
一般来说,有关电视剧冲突的理解都只是把电视剧人物内部的冲突作为基本冲突,而没有把观众作为一维来进行思考。
其实,电视剧的冲突发展不仅包括电视剧内部人物的矛盾发展,还包括电视剧内部矛盾的运动方向和观众期待方向之间的相互冲突。
电视剧中的冲突之所以不同于体育比赛、棋类比赛,就在于他有一个第三维,即观众。
如果电视剧符合观众的审美需要,观众就觉得它是美的;如果不符合,观众自然就感觉不到它的美。
电视剧先建立起观众同情方向,这体现了作者的基本理想或者观念。
正是故事发展的方向和观众理想的方向相悖,观众在看戏过程中才会感觉可叹、可气、可恨、可爱、可喜、可惊、可思,从而引起观众观戏过程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我们过去总是说戏剧有三个原理:悬念、惊奇、满意,其实这三个原理都是观众观剧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三个过程就是使观众紧张、惊奇、满意,也就是电视剧剧情发展的方向与观众的期待相冲突、差异、吻合的过程,这个基本过程构成了电视剧的戏剧冲突。
比如,电视剧《橘子红了》写的是主人公大哥为了生育与三个女人的冲突,本来是“大哥”的问题而三个女人却感觉对不起他。
三个女人之间发生了争斗,两个女人还先后红杏出墙。
大哥没有生育能力先是嫣红知道,后来她一一告诉别人,每告诉一个人都引起人物关系的巨大变化,正是这一个秘密的先后明白过程,充分演绎了这些复杂的人物关系。
而这些观众都是明白的,观众像瞧小孩子捉迷藏一样陪着他们一块儿着急、担心、高兴、生气、解恨、悲哀,各种各样的感情都涌向心头,由此电视剧的戏剧冲突发挥了艺术魅力。
2 心理差异是剧作家创作思维的基本点
我们看电视剧经常有这样一种心理活动:明明是同一阵营,可偏偏斗争到底,其实,将一些电视剧掰开了看,正是自己人与自己人的斗争过程,而一旦明白了共同的敌人,电视剧就接近尾声了。
正是因为如此,观众才一会儿为一个人物着急,一会儿又为另一个人物着急,或者为他们共同着急,由此引发一系列矛盾冲突。
观众有时觉得人物大逆不道,而人物觉得自己偏偏有理;观众有时觉得人物早该如此,而人物却犹豫不决。
电视观众心理和电视剧人物心理之间的这些差异,才是剧作家创作思维的基本点。
戏剧理论家阿契尔曾将观众比作拥有全知能力的上帝,电视剧人物之间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一清二楚,仿佛在观看电视剧人物捉迷藏,这就是电视剧的乐趣所在。
正是观众的思维矛盾运动与故事的发生与发展构成反差,观众的期望与故事中的人物行动构成冲突,才创造了观众观戏思维的根本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观众是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按照过去的理解,电视剧好像是可以脱离观众而具体存在的。
其实,电视剧作家在创作时,时刻都要把握观众的愿望和理想。
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构造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使电视剧的整个发展趋势和观众的愿望组成冲突,才能充分发挥电视剧的魅力。
这时,作家所使用的“欲擒故纵”的本领,表面上是与电视剧人物做游戏,其实是与电视观众的心理博弈。
3 如何全面把握电视剧的戏剧冲突
过去,一些理论家正是因为没有将观众思维作为重要的一维,而只是局限于电视剧内部的人物冲突而谈电视剧的基本冲突,尽管有时也涉及到观众,但只是把观众当作单纯的观望
者,而没有从矛盾的基本属性出发把观众作为基本冲突的另一方,没有从编剧的视角来观察观众的地位,所以电视剧创作一直没有大的思维突破。
因此,要全面把握电视剧的戏剧冲突,就应该把观众心理作为一维,也就是说要注重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与观众心理期待之间的差异。
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和丰富电视剧、戏剧已有的冲突定义,从而更完整地把握电视剧的戏剧冲突内涵,创作出更多能够吸引观众的电视剧作品。
参考文献:
[1]董艳.国内电视剧戏剧性的构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5(2).
作者简介:包园园(1982-),女,汉,河南南阳人,本科,编辑助理,研究方向: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