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卡车底盘发展

合集下载

解放卡车制造技术自主发展之路——访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卡车厂厂长 王治富

解放卡车制造技术自主发展之路——访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卡车厂厂长 王治富

T PS,全 员持 续 改善 的思 想 得到 了
王厂长 :“ 五 ” 造 后 ,公 司 技术 不 匹 配 这 也 是卡 车 小毛 病 产 十 改
深 入 贯彻 ,通 过 不 断 的工 艺 改善 和 给 我 们 增 添 了先 进 的硬 件 设 施 ,但 生的原 因之一 。
现 场 作业 文 件 的 完善 使卡 车 制 造 是 ,如 何在 短 时间 内让 相 关 人 员熟 正 在 向精 细 化 制造 的方 向 努 力 ;解 悉 和 掌 握这 些 先 进 的硬 件 资源 ,就 A &M:整车制造企 业在面对 日 T
coV基R ORY ST
封 蔼
解放 卡车制造技术 自主发展之路
访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卡车rr长
近 年来 ,我国卡车产销量大幅攀升 ,已经成为世界重要 的卡 车生
产基地。但是 ,面对 国家燃油 原材 料价格的上涨以及 国…排放标准
王治富
的实施 ,中国卡车制造业 的发展 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这种越来越严 峻 的竞争环 境下如 何打 造卡 车企 业的竞 争 力 ,提升 自主开发创 新 能 力 ,使 中国卡车制造业走上可 持续发 展之路 ,是一个值得深入探 库 房 管理 建 成 后 ,还有 什 么问题 困扰 我 们 的 求 ,造成 卡 车产 品品 种 过 多 ,工 艺
以及 信息 技 术 的 应 用上 也 达 到 了 国 制造 技 术 进步 ,需 要继 续 做 哪 些 改 装备 投 入 过 多但 有 时还 跟 不 上产 品 内先进 水平 。 卡 车 厂 自 2004年 开 始 推 行 善 工作? 投放 速 度 的 问题 ,出现 许 多所 谓 的 “ 回工艺” 迂 来保 证装车 .与先进 制造
上 ,多 品种 、高 质量 的 自主 品牌 卡 工艺技 术 水 平达 到 了卡 车 制造 的 国 率 :激光在线 装置检测 1 0 O %监控窗 车 竞 相 亮 相 ,性 价 比也 已达 到 了 际先进 水 平 .驾 驶 室漆 膜性 能达 到 口和 门洞 口的质 量状 态 .有 效控 制

2023-2026中国汽车底盘测功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3-2026中国汽车底盘测功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3-2026中国汽车底盘测功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2023-2026年中国汽车底盘测功机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该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汽车底盘测功机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主要受到政府法规的推动和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汽车底盘测功机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 介绍汽车底盘测功机作为汽车工业中重要的测试设备,主要用于测试和评估汽车底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于汽车底盘测功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节将介绍中国汽车底盘测功机市场的背景和市场规模。

2.1 市场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汽车产量和销量一直保持较高增长。

同时,政府对于环保和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促使汽车制造商加强对底盘系统的测试和评估。

作为测试和评估底盘系统性能的关键设备,汽车底盘测功机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2.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底盘测功机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XX亿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政府法规的推动:政府对于汽车底盘系统性能和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汽车制造商对底盘测功机的需求。

•汽车行业发展:随着汽车销量和产量的增长,汽车制造商对底盘系统的测试和评估需求也在增加。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测试和评估更加高效和精确,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 市场分析本节将对中国汽车底盘测功机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竞争格局、市场驱动因素和市场发展趋势。

3.1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中国汽车底盘测功机市场主要由国内企业占据,包括XXXX公司、XXXX公司和XXXX公司。

这些企业在产品技术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国际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加强了市场竞争。

3.2 市场驱动因素•政府法规:政府对于汽车底盘系统性能和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汽车制造商对底盘测功机的需求。

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

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

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
悬架系统是指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能够支撑和隔离车身与地面之间的结构。

它对于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都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悬架系统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有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1. 电子化与智能化: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车辆悬架系统已经开始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监测和控制。

这种电子化悬架系统可以根据车辆行驶条件和驾驶方式自动调整悬架硬度和高度,提供更加舒适和稳定的驾驶体验,并根据需要进行主动悬架调整,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2. 空气悬架系统的普及:空气悬架系统利用气压来调节悬架的硬度和高度,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调性。

它可以根据载荷、行驶速度和路况等条件实时调整悬架,提高车辆在不同道路情况下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空气悬架系统的制造成本逐渐降低,其在高端车型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

3. 主动悬架系统的发展:主动悬架系统通过感应车辆的加速度、车速、转向角等参数,实时调节悬架的硬度和高度,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随着传感技术和控制算法的进步,主动悬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调节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行驶环境。

4. 轻量化与节能环保:随着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悬架系统也在追求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采用高强度材料、新型减震器和减震弹簧等技术,可以减轻悬
架系统的重量,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减排效果。

总的来说,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电子化、智能化、空气悬架系统的普及、主动悬架系统的发展和轻量化节能环保。

这些趋势将进一步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提升整体的驾驶体验。

商用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

商用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
匹配智能底盘的整车市场占有率30%
产业 关键部件及核心子系统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
链目标

2030年
➢ 覆盖高速、开放营运场景 ➢ 实现高度无人驾驶 ➢ TCO降低40%
➢ 底盘域控 ➢ 底盘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底盘横、纵、垂融合控制 ➢ 单点故障、失效全功能冗余
➢ OTA
智能底盘中,自主供应商具备国际领 导性品牌影响力
2.6商用车智能底盘总体目标
产品 目标
技术 目标
企业 目标 市场 目标
2025年
➢ 覆盖低速、封闭营运场景 ➢ 实现部分无人驾驶 ➢ TCO降低10%
➢ 分布式控制方式 ➢ 底盘多传感器 ➢ 横、纵融合控制 ➢ 单点故障,失效功能降级 ➢ 软、硬件分离
智能底盘中,自主品牌的核心部件及子 系统占据主导地位
2.8 商用车智能底盘核心技术指标
智能 底盘 属性
安全
✓ 横、纵、垂向运动控制精度 ✓ 系统响应时间、执行精度 ✓ 功能安全、信息安全 ✓ 功能冗余、故障时系统切换时间 ✓ 核心部件的可靠性
压制动
高速
✓ EBS
公交
✓ EBS ✓ EMB
城配
✓ EBS ✓ EMB
转向 系统
✓ 电液转向 ✓ 电控全液
压转向
✓ 电液转向 ✓ 电动转向
✓ 电液转向 ✓ 电控全液 ✓ 电液转向
压转向
✓ 电液转向 ✓ 电动转向
✓ 电液转向 ✓ 电动转向
根据运营场景的特性和要求,简单定义了2030年不同场景的底盘系统的种类
✓ 单点失效全功能冗 余 ✓ 失效不退出电控 ✓ 应对机制
2.4 商用车智能底盘构型
2025年
制动系统
2030年

线控底盘行业发展趋势

线控底盘行业发展趋势
比亚迪的线控底盘技术包括线控转向、线控驱动、线控制动和线控悬挂 等,这些技术能够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
驾驶功能。
比亚迪的线控底盘技术已经在其多款车型上得到应用,如秦EV、唐EV等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线控转向技术利用传感器、电控单元和电机等部件,实时监测方向盘的转动和车辆行驶状态,通过电信号传递指 令,控制转向助力电机工作,实现转向动作。该技术能够提高驾驶安全性、舒适性和灵活性,是未来智能驾驶的 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线控制动技术
总结词
线控制动技术是线控底盘中的另一项关键技 术,它通过电子信号来控制车辆制动系统。
政府将出台相关法规和政 策,规范线控底盘行业的 发展,保障行业公平竞争 。
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 企业自主创新,推动线控 底盘技术的持续发展。
产业链协同发展
跨界合作
线控底盘企业将与汽车制造商、电子 元器件供应商等相关企业展开跨界合 作,共同推动线控底盘技术的研发和 应用。
产业链整合
区域集群发展
新能源驱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线控底盘将更多地应用于 新能源车辆,实现节能减 排和绿色出行。
轻量化设计
通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 用,线控底盘将进一步实 现轻量化设计,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和车辆性能。
行业标准与法规
国际标准制定
线控底盘行业将积极参与 国际标准制定,推动行业 标准的统一和规范。
法规完善
线控底盘的组成
线控油门
通过电子控制油门开度 ,实现精确控制发动机
进气量。
线控刹车
通过电子控制刹车系统 的制动力量,实现精确
的刹车控制。
线控转向

全球线控底盘市场规模及各车企技术布局

全球线控底盘市场规模及各车企技术布局

市场前景:市场规模超千亿国产供应商有望顺势崛起市场空间:线控底盘市场广阔,预计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随着消费升级、电动智能的持续变革,汽车底盘各个子系统将持续向线控化转型。

我们预计,2025 年全球线控底盘五大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达1,757 亿元,2021-2025 CAGR +36%;其中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贡献核心增量;我们预计2030 年全球线控底盘五大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达3,309 亿元,2021-2030 CAGR +23%,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由于单车价值较高且前期渗透率较低,期间份额提升更快。

线控底盘子系统分属不同成长阶段,提升逻辑及放量节点有一定差异,具体来看:线控转向处于导入期,渗透率约为0%,随技术水平提升、线控转向车型量产、自动驾驶加速渗透进入成长期,有望达到最高增速,我们预计全球2021-2025 CAGR +174%,2021-2030 CAGR +87%;线控制动、线控悬架处于成长期,2021 年全球渗透率分别为8.4%/2.7%。

线控制动受益整车电动、智能趋势,线控悬架受益新势力配置升级及价格下探,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我们预计全球2021-2025 线控制动/线控悬架CAGR 分别为+51%/+45%,2021-2030CAGR 分别为+27%/+26%;线控驱动处于成熟应用期,增速相对平缓,全球2021-2025 CAGR +5%;线控换挡处于成熟应用期,渗透率提升驱动增长,全球2021-2025 CAGR +25%。

图全球线控底盘市场规模(亿元)图全球线控底盘市场规模占比(%)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202 0A 202 1A 202 2E 202 3E 202 4E 2025E 203 0E 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线控油门/驱动线控换挡100 %90%80%70%60%50%40%30%20%10%0%202 0A 2021A 202 2E 202 3E 2024E 202 5E 203 0E 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线控油门/驱动线控换挡竞争格局:目前线控底盘技术的布局者分为三类几类:1)主机厂(包括传统主机厂及海外新势力主机厂);2)底盘零部件Ti er1供应商;3)以技术突破市场的创业型线控底盘系统供应商。

中国卡车发展史

中国卡车发展史

中国卡车发展史
中国卡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开始生产和使用卡车。

以下是中国卡车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1. 1956年:中国首辆纯国产卡车“解放牌”正式下线,“解放牌”成为中国卡车制造业的代表品牌。

2. 196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技术和设备,
加速卡车生产线的升级改造。

3. 1970年代:中国的卡车制造业迅速扩大规模,开始生产多
种型号的卡车,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4. 1980年代:中国卡车制造业逐渐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提
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

同时,中国开始出口卡车到其他发展中国家。

5. 1990年代:中国卡车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纷纷进入
中国市场。

此时,中国卡车开始朝着环保、节能和高效的发展方向转变。

6. 2000年代:中国卡车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技术水平也大幅提升。

中国的一些卡车品牌开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

7. 2010年代至今:中国继续加大对卡车制造业的支持和发展,
推动绿色制造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中国卡车品牌不断向国际市场扩张,并逐渐崭露头角。

总体而言,中国卡车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引进技术、提升品质、扩大市场、创新发展的过程。

中央政府对卡车产业的支持和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卡车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卡车制造业的重要一员。

重卡车架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重卡车架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车架 总成 是 由左 、右 两 根纵 梁 与若 干根 横梁 经 条 生产 线 配置人 员 2.4名 ,可 以实现 纵梁 、支 撑 22
铆接 或 螺栓 连接 成框 架 结构 。纵 梁 的 内外腹 面 为 了 板 、飞机 梁 、弯梁 及 各种 小零 件 的铆装 、紧 固 。单
与发 动机 总 成 、驾驶 室 总成 、悬 挂 总成 、转 向机 总 条线包 括 设备 :
程主 要 有车 架铆 装 后涂 装 或车架 散 件涂 装后 铆接 两 种 ,下 面将进 行 详细 的分 析 。


打号机
车架 翻 转 机



5 6
1 、车架总成 铆接后涂装
11 车架 总成 铆接 线 .


悬挂吊车
KBK



1 0
8 9 1 O
n e f c . i d x o u k T e r s a c f h a e ma u a tr g tc n l g a e o h r ay t s f e v r t h e e r h o e fm n f cu i h o o y h sb c me t ep i r k o a y t r n e m a h
作者简介 : 贡博 , 助理工程师 , 研究 领域车架 零件 加工工艺 。
l 1 钢结构 吊挂系统 1
1 2 l 3 摇臂钻床6 4 1. 0 7
21 0 2年第 5期
贡博:重卡车架制造技术 发展趋 势研 究

要 :车架 总成 是 重型 卡车 底盘 系统 中的关 键 部件 之一 ,俗 称重 卡 的 “ 脊梁 ” ,车架 上各 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重型卡车悬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本文归原作者所有,很遗憾不知道是谁写的悬架系统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组成。

一般来说,汽车的悬架系统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种。

目前国内重型卡车的悬架主要为非独立悬架,悬架弹性元件一般为钢板弹簧。

1.板簧悬架钢板弹簧悬架(简称板簧悬架)又分为少片变截面钢板悬架与等截面多片板簧悬架。

目前国内95%以上的重卡悬架系统是以钢板弹簧为弹性元件兼作导向装置的非独立悬架,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艺成熟,工作可靠。

缺点是汽车平顺性、舒适性较差;簧下质量大,无法适应重卡轻量化的发展,并且不能同时兼顾重卡的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

而空气悬架则充分利用了空气弹簧变刚性的特性,达到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的目的。

2.空气悬架空气悬架系统是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以空气做弹性介质,在一个密封的容器内充入压缩空气(气压为0.5-),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的。

这种弹簧的刚度可变,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

目前空气悬架控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机械高度阀手动调节。

另一种为电子控制(ECAS),使传统空气悬架系统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提高了悬架操作舒适性和反应灵敏度。

3.橡胶悬架橡胶悬架是以橡胶弹簧为弹性元件,由于橡胶弹簧具有变刚度的特点,因此,整个悬架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橡胶悬架在承载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比传统使用的钢板悬架更具优势,而且能够适应矿山作业等恶劣工况。

国内重卡悬架发展现状1.板簧悬架国内汽车悬架弹簧生产企业160余家,遍布全国各地,具有规模的专业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在0.8万吨以上)约80余家。

产品质量水平已达到国外先进国家90年代水平。

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生产集中度低,散乱差问题较严重。

其中真正形成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仍停留在简单生产工艺的水平上,产品成本较高,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国内能够生产高档次汽车钢板悬架弹簧的企业只有4家: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簧厂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簧厂、、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重庆红岩汽车弹簧厂重庆红岩汽车弹簧厂、、山东汽车弹簧厂山东汽车弹簧厂,他们都具有生产多种叠片簧、渐变刚度弹簧、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和双曲率半径及平直段的汽车钢板弹簧的能力。

国内能够同时生产客车、货车、轿车悬架弹簧的厂家只有三个: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簧厂簧厂、、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山东汽车弹簧厂山东汽车弹簧厂。

在重卡领域,每家主机厂基本上都有自己的钢板弹簧配套厂家,一汽解放重卡板簧悬架主要是由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簧厂配套卡板簧悬架主要是由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簧厂配套;;东风重卡板簧悬架主要由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配套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配套;;中国重汽板簧悬架主要由山东汽车弹簧厂配套,上汽依维柯红岩板簧悬架主要由重庆红岩汽车弹簧厂与重庆红旗钢板弹簧厂配套厂配套,,江淮与华菱重卡板簧悬架主要由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配套江淮与华菱重卡板簧悬架主要由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配套。

2.空气悬架空气悬架弹簧是一种运用在高档客车和重型载货车上的悬架系统,是世界钢板弹簧发展趋势,空气悬架簧的最终发展趋势是不再需要或使用很少的弹簧扁钢。

空气悬架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空气悬架弹簧开始应用在载重车、小轿车、大客车及铁道车辆上。

到六十年代,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生产的大部分公共汽车中装有了空气弹簧悬架。

目前欧、美地区95%的客车、80%的货车和40%的挂车都已使用空气悬架系统,而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空气悬架系统只应用在一些豪华客车和少部分重型货车和挂车上。

虽然重汽HOWO-A7、东风天龙、解放J6、华菱星凯马等各厂家上市的新产品高配中都有空气悬架,但仅是概念阶段,真正被市场接受,实现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主要与中国国情有关,国内虽然治理超载超限力度不断加强,但是用户超载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空气悬架系统由于超载性不好,加之价格昂贵、国内物流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所以一直不被客户接受,只能在精密仪器、电子设备等特殊货物的运输中有所应用。

实际上,空气悬架系统的初始成本高于钢板弹簧悬架系统,但是根据世界各地使用经验证明,空气弹簧的总使用寿命却较长,一般比钢板弹簧悬架系统长10倍左右,维修工作少,这也有助于延长汽车寿命,因此运营成本要低于钢板弹簧悬架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就可以收回较高的初始投入。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车用空气悬架系统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随着引进车型整体进入中国市场上的空气悬架系统。

这一类主要体现在客车市场上,如西安沃尔沃、常州依维柯、亚星奔驰等。

这一类在中国车用空气悬架系统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

第二类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空气悬架系统。

这一类车用空气悬架系统供货周期一般在三个月以上,难以适应中国人在一个月以内供货的习惯,而且运输成本高。

其最大的弊病是在中国不服水土。

这类供应商主要有美国汉德森(HENDRICKSON)公司、美国的塔海尔集团属下空气悬架生产公司、美国凡士通轮胎公司和固特异轮胎公司以及德国BPW车桥公司威巴克公司和大陆集团属下的康迪泰克空气悬架生产公司等。

第三类是本土企业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车用空气悬架系统技术为基础,兼顾中国汽车状况、道路情况和运输特点,坚持先进性和可靠性相结合的原则,依据用户的具体车型进行二次开发和个性化设计,确保结构匹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量体裁衣,改善底盘的整体性能。

这类供应商主要有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等,这类供应商占据国内空气悬架的主流市场。

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是国内主流空气悬架供应商,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现已成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欧V客车、中国重汽等家国内近30家知名汽车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形成中型客车、大型客车、客车前独立悬架、重型载货汽车等共8个平台近90个品种的全空气悬架系统产品,目前商用车空气悬架市场份额超过20%。

3.橡胶悬架国内橡胶悬架是由美国翰德森公司提供,所以又叫翰德森橡胶悬架。

中国重汽在不久前推出的HOWO-A7系列重卡中,就选择了橡胶悬架。

此前,一汽解放、上汽依维柯红岩等公司也纷纷推出采用橡胶悬架的产品,因此橡胶悬架这种新颖的悬架结构形式逐渐引起业内的关注。

美国翰德森公司是专业从事中型和重型车辆悬架系统设计和制造的跨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悬架系统供应商。

该公司成立于1913年,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现有职工3000多人。

翰德森公司除了供应橡胶悬架外,还是北美主要的空气悬架供应商,在美国重型卡车和挂车的悬架市场份额超过75%。

目前,翰瑞森在中国主要销售HN522橡胶悬架,其特点是悬架刚度更软,提高了车辆的的平顺性;自质量轻,增加有效载荷,减少轮胎磨损,降低维修成本,再售价值更高;悬架刚度可变,辅助橡胶弹簧,横向、纵向稳定杆等,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翰德森公司还与中国重汽合作开发RS-850(载质量)重型车悬架系统项目,业内其他竞争者在类似的重载悬架系统方面则无法匹敌。

悬架市场发展趋势电子控制空气悬架和橡胶悬架代表了目前汽车悬架系统的发展方向。

在欧美汽车悬架的发展经历了“钢板弹簧→气囊复合式悬架→被动全空气悬架→主动全空气悬架(即ECAS系统)或橡胶悬架”过程。

在欧美,橡胶悬架和空气悬架的价格相差不大,但是使用环境不同,空气悬架不能超载,因此在牵引车上应用广泛;橡胶悬架适应能力强,可用于超载环境,因此主要应用在非公路用车或使用工况恶劣、对车辆载荷要求大的汽车上。

目前ECAS系统在欧洲部分大客车上已经开始应用,预计,随着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ECAS空气悬架系统将成为汽车悬架的一个发展方向。

虽然空气悬架与橡胶悬架已经在我国重卡领域引入多年,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实现量产呢?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1.国内用户超载超限现象严重。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内重卡用户的营运模式都是以超载超限来创造利润,抑制了新型悬架的需求。

从2005年开始国家加大了治超治限的力度,计重收费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现在全国90%以上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始实行计重收费,所以对于公路用车(如牵引车)来说,已经朝向轻量化、舒适性、经济性方向发展,目前空气悬架已经率先在某些运输特殊品(如精密仪器)的牵引车上引进。

2.购买与维修费用较高,维修不方便。

国内物流业利润较低,导致重卡用户对价格敏感度高。

虽然翰德森橡胶悬架超载能力强,但是价格昂贵、维修不方便,所以自卸车、搅拌车等工程车用户更加青睐工艺成熟的板簧悬架。

3.工艺、技术方面与还有一定的差距。

重汽在展示HOWO-A7车的时候就有一辆是翰德森橡胶悬架,但是悬架底端的离地间隙仅为200mm,对于应用在建筑工地、矿区的工程车来说这个缺陷几乎是致命的。

由于橡胶悬架铸件较多、结构复杂,目前国内的橡胶悬架也仅停留在概念阶段。

虽然国内新型悬架的引进过程缓慢,但是在重型卡车技术发展方面,空气弹簧悬架和橡胶悬架都代表着我国重卡悬架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原因有如下两个:第一、重卡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发展、运输量的增加、计重收费政策的普及以及重卡用户收入的提高,他们开始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符合以上要求的新型悬架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关注;第二、政策的鼓励。

由于空气悬架与橡胶悬架具有自重轻、对道路的损坏程度低等特点,国家颁发的《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中,对装有空气悬架或橡胶悬架的车辆轴载质量限值的规定,比装板簧悬架的车辆轴载质量提高15%。

因此在政策层面国家也对新型悬架做了倾斜。

未来5-10年,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重卡技术的提升,空气悬架与橡胶悬架必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