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辅助麻醉临床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麻醉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临床应用论文

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麻醉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临床应用论文

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麻醉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麻醉药物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在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室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620例患者分为2组,无痛组及对照组。

无痛组采取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静脉给药,同时观察患者bp、hr、spo2的变化情况。

结果:无痛组与对照组在患者bp、hr、spo2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麻醉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可获得显著地优于常规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麻醉;电子胃镜检查【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89-01电子胃镜检查是消化内科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中。

然而,常规电子胃镜检查中出现的咽喉部的异物感,以及因剧烈咳嗽、干呕而产生的痛苦及恐惧感,使部分患者抗拒或不能和好地配合检查。

我们始于2003年开展了无痛电子胃镜检查,诊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室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620例患者分为2组。

无痛组310例,其中男147例,女163例。

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62岁。

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响学检查,205例初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35例消化形溃疡, 42例食道炎 20例胃癌,8 例食道癌。

对照组310例,其中男138例,女 172例。

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6岁。

214例初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31 例消化形溃疡,18例食道炎,30例胃癌,17 例食道癌。

1.2方法1.2.1仪器设备与药物:用pentax电子胃镜(eg-271c)进行检查,(迈瑞mec-1000)型监护仪监测血压(bp)、脉搏(hr)、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准备简易呼吸机、氧气罐及气管插管盘。

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咪达唑仑。

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用于人工流产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用于人工流产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临床研究・ ・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用于人工流产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何金乾(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河南 南阳 473000)摘要:目的 评价人工流产术患者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麻醉的效果。

方法 拟行人工流产术患者100例,年龄18-35岁,体重45-65kg,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每组50例,采用双盲法给药。

静脉注射芬太尼-咪达唑仑,随后静脉注射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注射,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根据患者情况追加少量依托咪酯或异丙酚,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

记录麻醉诱导时间、人工流产时间、依托咪酯用量、异丙酚用量、手术医师和麻醉科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及术后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低氧血症、低血压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P组比较,E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注射痛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及低血压的发生率降低,术中最低血压值升高,术中肌阵挛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的发生率及麻醉科医师满意程度升高。

结论 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抑制程度较轻,术中及术后有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人工流产中图分类号:R 714.21 文献标识码:B异丙酚以其起效快,恢复时间短,无蓄积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但其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依托咪酯对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但镇痛作用较弱,需要配合镇痛药物使用。

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作效果,可以维持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

研究表明,咪达唑仑可有效降低依托咪酯肌阵挛的程度及发生率,但联合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尚不清楚。

本研究拟探讨人工流产术患者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麻醉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00例ASA Ⅰ-Ⅱ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年龄18-35岁,随机分为异丙酚(P)组和依托咪酯(E)组,每组50例。

丙泊酚、依托咪酯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研究

丙泊酚、依托咪酯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研究

丙泊酚、依托咪酯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研究于小津;吴秀英【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咪达唑仑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安全、舒适的人工流产术麻醉方案。

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女性160例(孕周6~10周),随机分为4组(n=40):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及咪达唑仑组(PMF)、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F)、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及咪达唑仑组( EMF)及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组( EF)。

PMF组和EMF组于麻醉前2 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PF组与EF组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作为对照;2 min后各组均静脉推注芬太尼1μg/kg,注射完毕2 min后,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E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 mg/kg。

记录各组入室(T1)、预给后(T2)、诱导期(T3)、追加期(T4)、结束时(T5)、苏醒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

并记录诱导至第1次追加时间(t1)、末次给药至睁眼时间(t2)、末次给药至应答时间(t3)、末次给药至自行走动时间(t4)、手术时间(ST)、术毕至睁眼时间(SZ);丙泊酚和依托咪酯计算总量(SUM),丙泊酚和依托咪酯经体重、手术时间校正后的总量(SWM)及不良反应。

结果(1)用药量:EMF组SUM、SWM小于EF组(P<0.05或0.01);PMF组SUM、SWM小于PF组(P<0.05或<0.01)。

(2)麻醉恢复时间:PMF组t2、t3大于PF组(P<0.01)、EMF组(P<0.01或0.05);PMF组SZ大于EMF组(P<0.01)。

(3) MAP:PMF、PF、EMF、EF组T3期MAP小于T1期、T4期( P<0.01);PMF、PF、EMF、EF组T5期MAP小于T4期( P<0.01)。

分析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

分析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
组 别

数 量
4 6
MA P下 降

H R下 降

S p 0 2 下 降

量 连 续泵 人 维持 剂量 ,这 样 做可 以有 效 避免 单次 药物 注 入可 能 引发 的患者体征参数的波动 ,通过对泵入速度进行调节 ,使患者迅速且 安全 地 达到镇 静 深度 。 实验 统计 了 A、B两组 在用 药前 后 的 M A P 、HR 、S p 0 2三个 参 考 指标 的变 化情 况 。两组 在用 药前 M A P 、H R、s p 0 2三项 指标 都没 有 统计 学的 差异 。A 组 采用依 托 咪酯 ,用 药后 的 MA P 、H R、S p 0 2 i项 指标 都 与药 物 注入前 没有 统 计学 意 义的 差异 产生 ,而 B组 采用 咪唑安定,用药后的 M A P 、H R、S p 0 2 一项指标都与药物注入前产 l 生 了十 分 明显 的统 计学 差异 ,三 项 指标 都 明显下 降 。根 据 上述 的结 果 可 以得 出依 托 咪酯 在 手 术 中 作 为 辅 助镇 静 药 剂 具 有 更 好 的安 全 性。 依 托 咪酯 系一 种催 眠性 静 脉全 麻药 ,是 咪 唑类 衍生 物 ,安 全性 大, 是麻 醉 诱导常 用 的药 物之 一 , 依 托咪 酯临 床应 用 已有 3 O 年 的 历 史。在临床上常用于用来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 ,减 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 ,促进和改善病人睡眠,诱 导遗忘 ,减少或消除病人在手术麻醉及术后治疗期间病痛的痛苦记 忆 。减 轻或 消 除病 人焦 虑 、躁动 ,防止病 人 的无 意识 行为 干扰 治疗 , 保护病人生命安全 ,降低病人的代谢速率 ,减少其氧耗氧需 ,使得 有利 f维 持机 体组 织 氧供 需平 衡 的需 求变 化尽 可 能适 应受 到 损害 的 氧输送状态,并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荷 。 依 托 咪酯 为非 巴 比妥类 静 脉镇 静 药 ,是 咪唑 的羟 化盐 。依 托 咪 酯对 心 管 功能 影响 轻微 。在临 床常 规 剂量 下 ,心脏 病 患者 和普 通 患者的心率 、平均动脉压 、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 、中心 静脉 压 、心脏 每搏 量 、心 脏指 数 、肺 血管 阻力 及 外周 血管 阻 力几 乎 无变 化 。 依托 咪酯 的血 液动 力学 稳 定性 与其 不影 响压 力感 受 器功 能 、 不影 响外 周 m L 管舒 缩 功能 和不 抑制 心肌 收缩 力 有关 。 依托 咪 酯的 药理 学特 点是 临 床应 用 的重要 依 据与 基础 :依托 咪 酯具有镇静 、催眠和遗忘作用,但无镇痛与肌松作用 ,是全身麻醉 药物组合中一个重要的镇静药;依托咪酯起效迅速,体内代谢与清 除均 较 快 ,C S H T 研 究 提示 持续 输 注 后体 内无 明 显蓄 积 ;依 托 咪酯 对循环抑制轻微是其突出的优点 ,依托咪酯对呼吸影响较小 ,在降 低脑 代 谢率 的 同时可 降低 颅 内压 ,不 影 响脑 灌注 压 ,依 托 咪酯乳 剂 可 显著 减少 注射 痛 和血 管损 伤等 不 良反 应 ,均 为临 床应 用提 供 了 良 好 的背 景 。

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价值分析

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R 9 7 1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4 ) 0 2 0 3 2 3 — 0 1
区域麻 醉在我 国应用较 为广泛 . 存在 较多优点 . 但 是 因 为 患 者 会 产 生 紧 张 而 引 发 应 激 反 应 等 使 其 存 在 一 定 缺 陷 …。 本 文选 取 1 8 4例 区 域 麻 醉 患 者 . 分 别 予 以依 托 咪 酯 与 咪 唑 安 定辅助区域麻醉用药 . 分 析 两 者 在 一 定 镇 静 深 度 下 是 否 存 在
在治 疗 过 程 中 不 再 予 以 其 他 类 型 镇 静 镇 痛 药 物 . 并 将 泵 速 调
整至 O O MS 评 分 Ⅳ级 。观 察患 者用 药 前后 平均 动 脉压 ( MA P )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 院 2 0 0 9年 1 月~ 2 0 1 3年 6月 1 8 4例 区域 麻 醉 患 者 . 按 照 自愿 原 则 分 为依 托 咪 酯 组 和 咪 唑安 定 组 . 每组 9 2例 . 所 有患者 均为妇科 手术患 者 . 年龄 2 5 5 5 ( 4 1 . 6 ± 8 . 1 ) 岁; 体重 4 3 . O 6 3 . 2 k g 。所 有 患 者 均 应 用 妇 科 下 腹 部 手 术 治疗 . 无脑血管病 、 呼 吸 系统 疾 病 、 脑 部 手 术史 、 创伤史 。 两 组 患 者在年龄 、 体重 、 手 术 方 式 等 基 础 资 料 方 面 对 吧 均 无 明 显
呼吸 、 循环抑制现象 , 现报 告 如 下 。
评分 Ⅳ级 , 静脉注入负荷量 0 . 3 mg / k g , 应用微量泵按照 l O p , #

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辅助麻醉临床比较

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辅助麻醉临床比较
最 适合 最 为辅助 麻 醉的 药物。方 法 选取 我院 2 0 1 0年 1月 ~ 2 0 1 4年 6月 1 8 4例 区域 麻 醉 患 者 ,按 照 自愿 原 则 分 为 依 托 咪 酯 组 和 咪 达 唑 仑 组 ,依 托 咪 酯 组 应 用依 托 咪 酯进 行 辅 助 麻 醉 ,咪 达 唑 仑 组 应 用咪 达 唑 仑 进 行 辅 助 麻 醉 分 析 对 比 两组 患 者 药 物 应 用 前 后 血 流 动 力 学 改 变 情 况 ,P< 0 . 0 5 ,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结 果 依 托 咪 酯 组 药物 应 用前 后 平 均 动 脉 压 、心 率 、氧饱 和 度 对 比 , P> 0 . 0 5 ,差异 不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咪 达唑 仑组平均 动脉压 、心 率、氧饱 和度在应 用前后 ,P< 0 . 0 5 ,差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e t i v e C l i n i c a l c o mp a r i s o n wi h t e t o mi d a t e a n d mi d a z o l a m a s
mi d a z o l a m a s s i s t e d t o p i c k o u t t h e mo s t s u i t a b l e f o r t h e a s s i s t e d a n e s t h e s i a d r u g s . Me t h o ds S e l e c t e d1 8 4 c a s e swi t hr e g i o n a l ne a s t h e s i af r o m J a n u a r y2 0 t O
2 结 果

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 、体重 、手术类 型等 方面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用 检验 ,以 P < O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1 . 2 纳入 及排 除标准 所有 入选者 均为妇 科行下 腹部 手术 两组用药前 MA P 、H R、S p O 指标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 义 ,依 托咪酯组 用药后 M AP 、H R、S p O 指标略有 下降 ,但
与 治疗前 比较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o咪 唑安定组用
患者 ; 同时排 除合并脑 血管病患者 、合并 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 、 有脑部手术史及创 伤史 的患者。
l 3 辅助麻醉方法
药后 M A P 、H R、S p O : 指标 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和依托 咪酯 本组 4 6例患 者选择硬 膜外及 腰硬 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详见表 1 。
随机分 为两组 , 采用依托 咪酯辅 助麻醉 的 4 6 例患者 为依托 咪酯组 , 采用 咪唑安定 的 4 6例患者 为咪唑安定组 ,观察 两组患者用药前 与用药后
血流 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用药前 MA P 、H R 、S p O 指标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依托 咪酯组用药后 M A P 、H R 、S p O 指标略有下降 ,但
与治疗前 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o咪唑安定组用药后 M A P 、H R、S p O : 指 标明显下降 ,与治 疗前和依托 咪酯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 学 意义 ( P < 0 . 0 5 ) 。结论 :依托咪酯辅助麻醉安全性更高 ,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
【 关键 词 】 依托 咪酯 ; 咪唑安定 ; 辅 助麻 醉
《 中 国 医 学 创新》 第1 0 卷第8 期( 总 第2 5 4 ) 2 0 1 3 年3 , q 临床 与实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i j i a n

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评价

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评价
0 ( ) 3 0—3 4 4 3 2 :5 5.
[ O Wal D, lakR 疼痛学[ . 1 ] l Mezc . P M] 3版. 赵宝吕, 崔秀云 , 沈 译.
阳 : 宁教 育 出版 社 ,00:5 . 辽 20 10
[ 1 章琪莹. 1] 中药熏蒸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 浙 江中西医结 J.
持用药 , E组用依 托咪酯 0 6— . s ( g・ ) . 0 9m k h 持续泵注 , / P组为丙泊 酚 6—1 / ( g・ ) 2ms k h 持续泵注 , 两组 同时复合瑞芬太尼 持续泵注 , 阿曲库铵间断追加维持肌松 。记录诱导前 ( , 、 管时 ( 2 、 T)插 T ) 切皮时 ( 3 、 T ) 手术开 始 3 i( 4 、 管时 ( 5 、 0mn T ) 拔 T 7— 2 . 20 1 (0 :2 6 8 血性疼痛止痛效果的研 究[ ] 国外医学: J. 物理医学与康复学
分 册 ,0 5 2 ( ) 13—15 2 0 ,5 3 :1 1.
通 过 比较 , 现 低周 波 、 冲磁疗 、 发 脉 低周 波 联合
[ ] Mc aty 8 C r Me at D . f co pcl asii ehr h GM, C r JE et t i pae i t e- y o ae f n nh t ayo andot a hiso ehn s J . h u tl19 , p f i s or ri f t ad [] JR ema ,9 2 p e e t t h o
分析 , S 一 A A I Ⅱ级 , 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依托 咪酯组 ( E组 , 4 ) n= 0 和丙泊 酚组 ( P组 ,, 3 ) /: 8 。麻醉诱导过 程 , I 两组 患者均 静注咪达 唑仑 0 0 s k , .3m / g稍后 , E组给予依托咪酯 0 5— . sk 缓慢静注 , . 0 6m g / P组给予丙泊酚 15— . s k 缓慢静注 , . 2 5m / g 两 组同时复合瑞芬太尼 1 . —15嘲/ k h 、 (g. ) 阿曲库铵 0 1 sk , 观察此过程 中患者 出现肌阵挛和注射痛 的情 况。术中维 .5m g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辅助麻醉临床比较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25T15:40:42.1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1期作者:董家福
[导读] 麻醉属于临床治疗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弱内交感神经兴奋性。

浙江萧山医院 3112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辅助麻醉的临床方法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区域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辅助麻醉,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依托咪酯辅助麻醉,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降幅低于对照组,同时麻醉5min(4.35±0.81)、10min(4.70±0.89)后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13±0.57)、(2.98±0.4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患者麻醉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依托咪酯辅助麻醉,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麻醉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麻醉对身体各项生理指标产生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依托咪酯;咪达唑仑;辅助麻醉;临床效果
麻醉属于临床治疗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弱内交感神经兴奋性,而且还可以确保血压、心率等临床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有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虽然他们都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但是也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将会对其辅助麻醉效果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随机选择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区域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不存在严重的肝肾等器官疾病;(2)排除气道异常者;(3)在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2-68岁,平均(43.7±1.6)岁,体重在46-78kg,平均(60.4±1.5)kg,ASA分级中Ⅰ级38例、Ⅱ级22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23-69岁,平均(43.3±1.5)岁,体重在49-80kg,平均(59.3±1.7)kg,ASA分级中Ⅰ级39例、Ⅱ级2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等临床数据方面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择了硬膜外及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处理,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要按照要求对患者实施麻醉治疗,麻醉效果出来后,对照组患者又给予了咪达唑仑(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辅助麻醉,主要是将0.05mg/kg的咪达唑仑通过静脉进行注射,随后以0.03mg/kg?h继续泵入。

而实验组患者又给予了依托咪酯(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79)辅助麻醉,主要是将0.2mg/kg的依托咪酯通过静脉进行注射,随后以微量泵10μg/kg?min继续泵入。

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不再使用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并对其泵速进行有效的调整,以确保其可以达到OOA/S评分Ⅳ级,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

1.3疗效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

(2)借助Ramsay镇静机制对两组患者5min、10min后进行评估,并对其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对比
通过针对性治疗后,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而经过相关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降幅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麻醉5min、10min后Ramsay评分结果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5min、10min后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为其实施区域麻醉处理,其给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比较小,而且也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

但是,临床上对于麻醉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选择,以更好的起到镇静效果。

通常情况下,单次使用麻醉药物后,会导致患者的血药浓度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一般会在低谷和高峰之间来回波动,为了有效改善和缓解这些现象,需要为单次用药提供明确的负荷量,以确保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达到一定的高度,然后维持持续泵入的状态,这样的麻醉方式不仅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和科学性,而且还可以根据具体要求来对泵速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维持可耐受的、良好的心率、血压水平,避免由于血压过低或过高而诱发并发症。

临床上,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辅助麻醉药物,依托咪酯属于咪唑类衍生物,是新研发的短效镇静药物,具有镇静程度容易控制、起效快、恢复迅速、无后遗作用、在体内无积蓄、呼吸抑制轻微等特点,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发现,依托咪酯辅助麻醉过程中对心血管及呼吸功能产生的影响比较小,而且在全麻诱导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静脉注射痛,降低了麻醉过程中对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

而咪达唑仑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其能够提高1-氨基丁酸及受体活性,提高细胞膜活性,使其达到超极化状态,从而达到对神经系统的有效抑制。

但是咪达唑仑静脉注射有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及呼吸抑制,有的时候还有可能引发呼吸暂停或心跳骤停,对于肺阻塞性疾病、体质衰弱及充血性心衰患者慎用。

总之,在进行临床麻醉过程中,与咪达唑仑相比,依托咪酯对患者各项生理指标产生的影响比较小,而且具有较高的辅助麻醉安全性,可以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侯艳波.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辅助麻醉临床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3):38-39.
[2]智玉国.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辅助麻醉临床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7,8(12):115-116.
[3]冯平.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无创心排量的比较[J].医学信息,2016,2(36):8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