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物】依托咪酯应用

合集下载

依托咪酯的临床应用(课堂PPT)

依托咪酯的临床应用(课堂PPT)

神经系统
1 小剂量依托咪酯增强感觉诱发电位( SSEP) 2 剂量相关性增加SSEP波幅 3 不影响SSEP的潜伏期
Ir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10
2015 Dec;184(4):799-803.
注射痛
11
Br J Anaesth. 2006;
2
使用方法
12
25
小结
依托咪酯起效快,循环稳,是全麻诱导的首选镇静药 按照诱导药物的特点顺序给药,避免肌阵挛和插管反应。 依托咪酯可以安全的用于手术室外麻醉和短时间(<3h)手术的麻醉维持
,必要时给与预防PONV的药物。 应用适量糖皮质激素可防止依托咪酯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所带来的可能不
良反应。
26
3
谢谢
半透明色块
` 依托咪酯
临床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 王韶双
1
静脉麻醉药
依托咪酯
1972年,在美国上市,用于 临床 1983年, ICU连续输注5天以 上组的死亡率高于未用依托 咪酯组的病人。 1986年依托咪酯乳剂诞生
2
1
药理特点
3
依托咪酯
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无镇 痛与肌松作用; 起效迅速,体内代谢与清除 均较快,持续输注后无明显 蓄积
4
1、起效快,代谢快,苏醒快 2、使用方便 3、无镇痛作用
5
VS
依托咪酯
1、循环抑制轻微 2、呼吸影响较小
3、降低脑代谢率的同时可降低颅内压,不影响脑灌注 4、显著减少注射痛和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
6
循环系统
1、丙泊酚显著降低麻醉诱导动脉血压 2、依托咪酯对心肌的收缩力,外周压力感受器和 外周血管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的应用

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的应用
依托咪酯持 续输注的应 用
副标题
前言
▪ 与常用镇静药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同样起效迅速,镇静作用确 切可靠,但对呼吸以及循环系统影响更小,已作为其替代药物, 单次给药,用于危重症、高龄患者的麻醉诱导。
▪ 依托咪酯长时间持续静脉输注同样有很高的临床需要,但相关文 献较少且存在争议。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综述。
11-脱氧皮质醇转化为皮质醇的量减少,11-脱氧皮质醇增多, 醛固酮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引起了暂时性肾上腺功能 不全。
持续输注依托咪酯的争议
▪ 同样Absalon等认为对于危重患者而言,给予少量依托咪酯仍对 皮质醇的合成有较大影响,影响持续时间超过24 h。
▪ Schenarts等也发现对急诊患者使用0.3 mg/kg的依托咪酯诱导后 行气管插管,对皮质醇合成的影响时间超过12 h。
最新研究
▪ 因依托咪酯存在争议,科学家们开始对依托咪酯衍生物进行研究, 例如衍生物MOC-carbon-etomidate,它直接作用于GABA-A受 体,所以具有更强的催眠和镇静效果,仍保留了依托咪酯的稳定 血流动力学优势,目前研究并未发现对肾上腺功有能抑制作用, 但仍需进一步进行临床实验。
结论
▪ 同样应用依托咪酯进行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中显示, 与丙泊酚组相比,肌肉颤动发生率高,这印证了拔管时间延长的原因。
持续输注依托咪酯的争议
■ 其他不良反应 ▪ 依托咪酯无镇痛作用,易术后躁动。大剂量快速注射易引起肌阵
挛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需进行提前预防。 ▪ Brock等发现80 mg利多卡因可以缓解依托咪酯注射引起的注射
依托咪酯的药理学机制
▪ Forman在实验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依托咪酯,对GABA-A受体的作 用方式也不同。

依托咪酯脂肪乳在全身麻醉维持中的应用

依托咪酯脂肪乳在全身麻醉维持中的应用

依托咪酯脂肪乳在全身麻醉维持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脂肪乳在全身麻醉维持中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ASA I或Ⅱ级,年龄18~64岁,需要全身麻醉行腹部手术,开胸手术或开颅手术的患者100例,手术时间应持续1 h以上、4 h以内,术前肝、肾(ALT、AST、BUN、Cr)正常。

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S组,n=50)和丙泊酚组(F组,n=50),麻醉诱导:插管前5 min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插管前3 min静推芬太尼4 μg/kg,插管前2 min静推维库溴胺0.1 mg/kg,插管前0.5 min静推依托咪酯0.4 mg/kg(S组)或丙泊酚2 mg/kg(F组),插管前1~2 s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1.5 mg。

麻醉维持:芬太尼2 μg/(kg·min)依托咪酯0.6~0.9 mg/(kg·min)(S组)或丙泊酚4~10 mg/kg(F组),维库溴铵酌情追加,记录入室、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3.5 min及切皮时的SBP、DBP、HR、SPO2,诱导期BP和HR的最高和最低值,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

麻醉前,插管后和术后24 h分别经桡动脉抽血2 ml,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

观察有无术后躁动、术后知晓、恶心呕吐、浅表性的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完毕后的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②与入室时比较,插管前两组SBP、DBP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尤其F组降低更为明显;插管后3、5 min F组SBP、DBP明显降低(P<0.05或P<0.01);插管后1、3 min S组HR明显增快(P<0.05),插管后3、5 min 时减慢(P<0.05)(见表1)。

③诱导期间两组患者最高SBP、HR和最低SBP、HR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④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插管后,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P<0.05或P<0.01),而F组升高更为显著(见表2)。

依托咪酯静脉麻醉诊疗规范

依托咪酯静脉麻醉诊疗规范

依托咪酯静脉麻醉诊疗规范
依托咪酯属强效催眠药,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完全。

1、适应证:
(1)全麻诱导:对心血管影响很小,心肌耗氧减少,能保持冠状循环稳定,常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诱导,药效比硫喷妥钠约强12倍。

(2)门诊小手术:如人工流产,扁桃体摘除,切开引流等。

(3)特殊检查和治疗:如内窥镜;
(4)全麻维持:静滴依托咪酯复合镇痛剂。

2、用法与剂量:
(1)单次静注0.1~0.4mg/kg(常用0.3mg/kg),速度30~60秒注完,维持8~13分钟,可重复用药2~3次,几乎无积累作用。

(2)静脉滴注:用0.1%依托咪酯,起始速度100μg/min,减至10μg/min维持,酌情增减,常辅用芬太尼镇痛。

3、并发症:
(1)出现肌肉震颤,可用安定、氟哌啶、芬太尼或东莨菪碱预防。

(2)不宜选用手背等小静脉注射,否则局部疼痛发生率较高。

(3)剂量大时可发生呼吸抑制。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依托咪酯是一种常用于临床麻醉的药物,具有快速、持久的麻醉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手术、产科等领域。

依托咪酯在临床使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需要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加以重视和管理。

本文将就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和讨论。

依托咪酯是一种静脉麻醉药物,属于异丙酚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抑制作用,从而产生镇静和麻醉效果。

依托咪酯具有起效快、效果持久的特点,适用于手术麻醉、恢复室镇静和产科镇痛等场合。

在临床应用中,依托咪酯虽然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依托咪酯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心血管抑制、呼吸抑制、过敏反应、疼痛注射部位反应和镇痛效果不足等。

心血管抑制是依托咪酯使用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临床上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等症状。

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和伴有低血容量的患者中,心血管抑制的风险更大,需要谨慎使用依托咪酯,并调整剂量和速度,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呼吸抑制也是依托咪酯使用中需要警惕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呼吸深度减小甚至呼吸暂停等症状。

在使用依托咪酯时,应特别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维持呼吸道通畅和呼吸功能。

过敏反应是一种较为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呼吸道水肿等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使用依托咪酯时,应向患者充分了解其过敏史,如对异丙酚等药物过敏,应禁忌使用依托咪酯,避免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疼痛注射部位反应和镇痛效果不足也是依托咪酯使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疼痛注射部位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灼热感、血管炎等症状,通常可通过减慢注射速度、加入局麻药或冷敷等措施进行缓解。

而镇痛效果不足可考虑通过调整依托咪酯的用药方案、联合应用其他镇痛药物等方式加强镇痛效果。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依托咪酯是一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过程中。

它具有快速的起效和恢复速度,麻醉深度可调节,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因而备受临床医生的青睐。

依托咪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呕吐、嗜睡等,并且对特定人群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一、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依托咪酯是一种快速作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常用于手术和其他需要全身麻醉的医疗程序。

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作用包括:1. 快速的麻醉诱导:依托咪酯具有快速起效的特点,通常在数十秒内即可实现麻醉诱导。

2. 麻醉维持:依托咪酯可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并且可以根据手术需要进行调节。

3. 麻醉恢复:依托咪酯在停止使用后,患者能够迅速清醒并且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虽然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中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主要包括:1. 低血压:依托咪酯可能会引起患者血压下降,尤其是在麻醉诱导的过程中。

这可能会对患者的心脏和循环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呕吐:依托咪酯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引起患者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在麻醉恢复的过程中。

这一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手术的进行,需要及时处理。

3. 嗜睡:依托咪酯在停止使用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嗜睡状态,这会影响患者的麻醉恢复和观察。

4. 呼吸抑制:依托咪酯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尤其是在高剂量使用或联合其他镇静药物使用时。

5.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对依托咪酯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不良反应的出现会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使用依托咪酯时应该非常小心谨慎,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三、依托咪酯在特定人群的使用注意事项依托咪酯在以下特定人群中的应用需要特别小心:1. 孕妇:依托咪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孕妇中的应用需要特别慎重,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 重肝功能不全患者:依托咪酯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可能发生改变,因此需要调整剂量。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依托咪酯是一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手术中。

但是在使用依托咪酯时,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需要临床医生和患者密切关注和处理。

本文将就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依托咪酯是一种合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作用而产生的。

在临床应用中,依托咪酯具有快速、持久的麻醉效果,而且在恢复期的镇痛效果较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和诊断检查中。

依托咪酯在临床应用中也会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其中包括呼吸抑制、低血压、嗜睡、恶心与呕吐等。

其中呼吸抑制是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暂停,甚至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低血压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传统上认为是由于依托咪酯对心血管功能的抑制作用所致。

依托咪酯还会对肝脏和肾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患者术后的肝肾损伤的风险。

在使用依托咪酯时,医生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临床应用中,依托咪酯通常是通过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使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医生会调整依托咪酯的用药剂量和给药速度,以优化麻醉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些研究表明,联合应用其他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能够有效降低依托咪酯的用药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联合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或镇痛药物,可以减少依托咪酯的用药量,减轻不良反应和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依托咪酯的代谢和排泄通常是通过肝脏完成的,因此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减量使用依托咪酯,并且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依托咪酯的排泄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慎重考虑是否使用依托咪酯,以及用药剂量和速度的调整。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不良反应进行持续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对于出现呼吸抑制的患者,医生需要立即停止依托咪酯的给药,并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措施。

依托咪酯化工用途

依托咪酯化工用途

依托咪酯(Etomidate)是一种药物,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状态。

它是一种快速作用的催眠药,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因此被广泛用于医院的外科手术中。

除了作为麻醉剂外,依托咪酯还有其他的化工用途,主要包括:
1. 科研用途:在药物研发领域,依托咪酯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用于探讨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以及药代动力学等。

2. 制药工业:依托咪酯是合成其他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或原料,在制药工业中有其特定的应用价值。

3. 生物标志物研究:依托咪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可以作为研究神经传递和信号转导途径的工具化合物。

4. 农产品加工:在农业领域,依托咪酯可能用于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尽管这不是其主要用途。

5. 材料科学:依托咪酯的衍生物可能用于制备特定类型的聚合物,如聚β-羟基丁酸酯(PHB)等生物可降解材料。

依托咪酯的化工用途说明其在医药、材料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然而,依托咪酯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因为它是药物,不当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使用依托咪酯进行化工应用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法律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尔利®的时量相关半衰期短, 提示维持静注不会蓄积
Context-Sensitive HalfTime(minutes)
111345000
依托咪酯 异丙酚
120 110
氯胺酮
10900
咪唑安定
4567800000
硫喷妥钠 安定
2300
100
0123456789
Infusion Duration(hours)
福尔利®心血管稳定性的机制
与丙泊酚相比,福尔利®对心肌收缩、压力感受器和外周血管均无影 响
心肌收缩力 外周压力感受器 外周血管
福尔利® 无影响
无影响
无影响
丙泊酚 抑制
抑制
扩张
Fundam Clin Pharmacol 1996;10:298-303 Anesthesiology 1992;76:725-733
• 2008年1月由中华医学会《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编辑部开始进行《依托咪酯临床应用指导意见》的撰 写工作。
• 2008年3月28日邀请全国各省50余名麻醉专家在南京 召开了《依托咪酯临床应用指南初审会》
• 2008年4月25日齐聚了医学会、医师协会、教育委员 会、解放军麻醉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在西宁召开终审会
福尔利®心血管稳定性不仅对危重患者 对普通患者同样具有更加安全的意义
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 1992 Apr;6(2):173-80
推荐意见3:依托咪酯可用于麻醉 维持,以5~20μg•kg-1•min-1连续 静脉输注为宜。依托咪酯麻醉维 持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同时给予 镇痛、肌松等药物。依托咪酯的 一般使用方法如上述,但具体实 施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要求 和用药者的临床经验来决定
➢ 依托咪酯对循环抑制轻微是其突出的优点 ➢ 依托咪酯对呼吸影响较小 ➢ 在降低脑代谢率的同时可降低颅内压,不影响脑灌注压 ➢ 依托咪酯乳剂可显著减少注射痛和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
依托咪酯制剂分类
依托咪酯为咪唑类衍生物,依托咪酯不溶于水。目前在临 床应用中主要有两种剂型:
①水剂:依托咪酯溶于35%丙二醇中制备而成的注射液 ②脂肪乳剂:依托咪酯溶于20%中长链甘油三脂中制备而 成的注射液
福尔利®具有更好的血管耐受性
水剂
乳剂
溶剂
35%丙二醇 20%中长链甘油三脂
渗透压
4750mmol/L 390mmol/L
注射痛
多见(78%) 少而轻(<3% )
静脉炎
+
-
静脉栓塞
+
-
组胺释放
+
-
溶血
+
-
乳剂与水剂相比不良反应大大减少,使用更加安全
福尔利®的起效和清除均快于 丙泊酚
Etom
Prop
Mida
初始分布半衰期 1.2~5.4min 1.8~8.3min 7~15min
清除半衰期
2.9~5.3h 4~7h
蛋白结合率(%) 75
98
96~98
诱导剂量(mg/kg) 0.2~0.6
2~2.5
0.1~0.2
维持剂量 (μg/kg/min)
5~20
60~200
1~2
现代麻醉学2006 p480—498
• 最常见的是在单次静脉注射0.2~0.6mg•kg-1依托咪酯诱导后,按 照5~20μg•kg-1•min-1的速度静脉维持;一般在患者苏醒前10min 应停止输注
Adapted from Reves et al., 1994
Glen JB,Hunter SC. Pharmacology of an emulsion formulation of ICI 35 868.Br J Anaesth,1984,56(6)∶617
推荐意见2:依托咪酯可用于麻醉 诱导,推荐剂量为0.2~0.6mg/kg。 在临床剂量范围内的苏醒时间为 7~14min。在老年患者及伴有心血 管疾病患者的麻醉诱导中应用更 有优势。临床应用时要注重与镇 痛药物联合使用以确保血液动力
亡率高于安定组 1986年依托咪酯乳剂诞生
依托咪酯的发展史
2005年9月,《米勒麻醉学》对其进行重新评价 -------依托咪酯可以用于全麻诱导、维持和短小操作,
其心血管稳定性对于普通患者来说也意味着麻醉更安全 《默克药物手册》 -----对于全麻诱导和维持来说,依托咪酯是更加安全的
静脉麻醉药物
现代麻醉用药的平衡原则
根据:无一种药物能满足基本要求
用一种药物去满足基本要求具有
超常风险
基本组合:三要素
镇静药(全麻药)
镇痛药
肌松药
是全身麻醉药物组合中一个重要的镇静药
➢ 依托咪酯起效迅速,体内代谢与清除均较快,CSHT研 究提示持续输注后体内无明显蓄积
依托咪酯临床应用 指导意见解读
• 组 长:曾因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邓小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副组长:刘 进(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

黄宇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姚尚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
• 于布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邓小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王志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王俊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 • 古妙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 刘 进(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 • 吴新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张 宏(解放军总医院) • 李文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李立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姚尚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郭曲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黄宇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南京会简介
南京会参会专家名单:(以拼音顺序排序) 艾登斌、 陈国忠、陈宁、陈丽、蔡兵、曹定 睿、邓小明、邓丽云、董振明、董铁立、杜 晓红、衡新华、类维富、刘敬臣、刘保江、 刘功俭、刘新伟、李伟彦、李金宝、李建军、 罗爱林、林高翔、柳顺锁、蒋奕红、金旭东、 孟凡民、米卫东、田鹏声、王俊科、王志萍、 王月兰、徐世元、夏萍、严春燕、曾因明、 张健、朱昭琼等。
西宁会参会专家名单(以拼音顺序排序) 邓小明、古妙宁、郭曲练、黄宇光、李立环、李文志、 刘进、王国林、王俊科、王志萍、吴新民、姚尚龙、 于布为、曾因明、张宏等。
依托咪酯的发展史
1972年,在美国上市,用于诱导和短小操作 1975~1980年间尝试用于全凭依托咪酯麻醉,尝试与镇
痛和肌松药物配伍 1978~1981年, ICU多发伤患者连续输注5天以上组的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