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水资源现状

合集下载

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措施中国淡水资源现状

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措施中国淡水资源现状

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措施中国淡水资源现状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种要素中,淡水资源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

今天的人类,可以没有石油,可以没有电力,也可以没有煤炭,但绝对不能没有淡水。

因为人类没有石油电力煤炭这些东西,照样可以生存,至多回到刀耕火种的年代;但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连同这个世界就会一同消亡。

所以,淡水资源,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生存质量,它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

所以,淡水资源保护是一个国家为了满足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维护淡水资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科学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影响淡水资源的经济、生态属性的各种行为进行干预的活动。

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在水量方面应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展淡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注意避免水源枯竭、过量开采。

同时,也要顾及环境保护要求和生态改善的需要。

在水质方面,应防治水污染,维持水质良好状态,要养活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和监督。

一、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

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

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

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

我国淡水资源的现状

我国淡水资源的现状

我国淡水资源的现状不管是生产还是生活,我们需要的都是干净的淡水,脏水、臭水都无法用于农业灌溉、养殖和日常使用,那么我国淡水资源的现状如何呢?因人口急剧增长,全球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近几年已减少25%。

历来被认为资源丰富的我国,水资源问题不容乐观,人口占世界的22%,而淡水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占有量为2400km3。

目前1.33亿hm2耕地中,尚有0.55亿hm2为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有0.93亿hm2草场缺水,全国每年有2亿hm2农田受旱灾威胁,农村8000万人和6000万只家禽饮水困难。

农业缺水量达3000亿m3。

我国主要河流黄河自8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出现断流,且断流流域不断延长,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数、历时不断增加,给工农业造成巨大损失,平均每年损失为200亿元,同时断流也给沿黄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淡水资源现状二、水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高达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全国9.5万公里河川,有1.9万公里受到污染,0.5万公里受到严重污染,清江变浊,浊水变臭,鱼虾绝迹,令人触目惊心。

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污染严重,86%城市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体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淡水资源现状三、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平衡受到破坏,一方面造成水源减少,一个些地区连年干旱,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连年出现洪涝灾害。

干旱和水灾都给工农业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土严重流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近50亿吨,相当于耕作层为33cm的耕地130万hm2,减少耕地300万hm2,经济损失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9%的水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著称世界,仅以黄河为例,黄河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的抬升,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地上悬河。

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中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地区水资源 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导致 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严重
水资源浪费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 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水质恶化,中国在 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导 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项目介绍
项目背景
介绍城市雨水收集与利 用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如缓解城市内涝、补充
地下水等。
项目内容
详细介绍项目的主要内 容,如雨水收集系统建 设、雨水处理和再利用
等。
项目效果
阐述项目实施后的效果 ,如改善城市内涝情况 、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
率等。
经验总结
总结项目实施的经验教 训,为其他城市或地区
04
具体实施方案与案例分析
工业废水处理与再利用方案
废水处理
建立完善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 ,确保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有 效去除。
废水再利用
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使其达到回用标准,用于工业冷 却、清洁等用途,降低新鲜水消 耗。
方案实施
制定明确的工业废水处理和再利 用方案,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提供借鉴和参考。
05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策略
预测未来水资源需求变化趋势
01
02
03
生活用水需求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 程,生活用水需求将持续 增加。
工业用水需求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将推 动工业用水需求的增长。
农业用水需求
农业现代化和高效节水技 术的推广将有助于降低农 业用水需求。
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案例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1)
•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中国水资源现状(2)
•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扣除难以利 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 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 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
•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 分布极不均衡
•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 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 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 方米
• 上海地处长江、太湖两大流域下游,水质既受到上游水污染的 影响,又有本地污染源的危害,在水资源上的最大问题是水污 染和水环境恶化,是一个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
• 据环境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断面监测,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 国家标准的地表水仅剩下1%,劣V类水质却占到68.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水资源现状(3)
• 中国水资源正在遭受严重污染
中国水资源现状(4)
•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 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 的趋势。
•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 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 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 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和世界水资源比较(1)
• 中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 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
• 中国水资源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 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 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 乏的国家之一
中国和世界水资源比较(2)
上海水资源现状
• 市内河道蜿蜒、黄浦江水身边流、紧贴长江与东海的上海,享 有“东方水都”的美名,然而,上海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

2023最新-水资源的调查报告【优秀4篇】

2023最新-水资源的调查报告【优秀4篇】

水资源的调查报告【优秀4篇】1。

珍惜水资源为您带来了4篇《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水资源的调查报告篇一一是人均占有量低,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

—平均,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为2160立方米,扣除不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可供利用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900立方米,已成为世界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现在全国每年缺水约400亿立方米,其中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

655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又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农业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约2.3亿亩左右。

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缺水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目前,我国已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

其中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6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二是水资源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与国土面积不匹配。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水资源量约占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西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河流取水量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地下水年均超采228亿立方米。

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已经开始引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三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仍。

我国降雨主要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季节降雨量变化大,南方降雨比较丰沛,北方普遍干旱少雨,导致北方城市和沿海城市(结构性缺水)严重缺水。

我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春末和夏季四个月(约占全年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的情况在北方尤其严重。

据水利部统计,1980—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大流域降雨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途径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途径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途径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 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二者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我国水资源总 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水资 源量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 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北方黄、淮、海3个流域人均水资源仅为全 国人均的1/5。到下世纪中叶,按16亿人口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 比现在降低1/4,约为1755立方米,淡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 5、水资源管理体制中的“多龙管水”不利于水资源的集 中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中水源工程归水利部门 管,配水设施归城建部门管,污水处理归环保部门管, 地下水归地矿部门管。这种部门切割式的管理,造成水 务管理中政出多门,必然不能产生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效 益。
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途径
• 1.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水环境特别是水污染 问题
• 3、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公民意识的落后,生产生活中水资源 浪费惊人
我国农业是用水大户,用水量占全部用水量的7o%以上,每年每 公顷农田灌溉用水量达15000多m3,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只有0.4左右, 仅及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渠系不配套,60%的 农业用水消耗损失于蒸发渗漏。黄河流域水资源近90%用于农业,农 业引黄灌溉耗水定额高出同样气候条件下先进灌溉定额的50%-100%, 而灌溉水利用率却只有30%,水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工业用水的重复 利用率低,耗水量大,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l0一20倍。
通过对水资源和水价的分析,水的定价原则没有实现 商品定价原则时,水利行业是“不完全竞争产业,它不同 于完整意义上的竞争产业。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 创造条件,使水利行业向“两化”过渡,即向水利服务功 能社会化、水利经济产业化过渡。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是 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的两把利剑,缺一不可。

三、中国的水情特征

三、中国的水情特征

第三章中国的水情特征一、中国水资源现状1.水资源总量与人均水资源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828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二、中国水资源特征1.南多北少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20世纪60年代为575亿立方米,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半多。

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

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黄河利津断流情况统计年份断流天数1991年821992年611993年751994年1211995年1251996年1361997年2261998年1421999年422000年至今没有断流。

*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南水北调的意义社会意义解决北方缺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论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论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重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恢复水域生 态功能,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01
挑战应对
02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淡水资源保护领域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和水环境质量。
03
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水治理,深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水资 源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04
活性污泥法
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实现污水净化。
膜分离技术
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实现污水资 源化利用。
人工湿地
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利用植物、微生物等净化污水,实现 污水生态处理。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进展
反渗透技术
利用半透膜原理,将海 水中的盐分与水分分离 ,得到淡水。
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水资源知识。
媒体宣传
02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水资源保
护理念和实践经验。
校园教育
03
将水资源保护纳入中小学课程,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形
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实践案例
志愿者行动
组织志愿者参与河道清洁、水源地保护等实践活动,提高公众对水 资源保护的参与度。
节水意识
倡导节约用水,鼓励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06
国际合作与交流经验借鉴
国际组织在水资源保护领域的合作机制
01
联合国水机制
通过全球水事伙伴关系加强各国在水资源管理、供水与卫生设施等方面
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危机。
02
世界水理事会
促进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推动水资源领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淡水资源现状
中国淡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
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北京已成全球最缺水特大城市。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

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

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中国有很多城市都缺水,但最缺水
的是甘肃省定西县,也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

全年降雨量只有25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以上。

至于缺水缺到什么程度?一辈子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死亡,当然这都不希罕。

希罕的是流泪都要张嘴喝点。

凡去过那里的人,心灵都会深深受到震撼。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到达28亿~33亿。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

”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

流经中
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

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

缺水:全面告急、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中国水质性缺水样本之上海篇市内河道
蜿蜒、黄浦江水身边流、紧贴长江与东海的上海,享有“东方水都”的美名,然而,它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

与中国北方一些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不同,上海有水,但缺的是好水。

尽管上海的水资源总量较为充分,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

从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来看,上海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45立方米,比北京还少,大大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世界人均8840立方米)的水平,也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线,全国排名仅为第23位。

据环境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断面监测,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仅剩下1%,劣V类水质却占到68.6%。

中国水质性缺水样本之江浙篇
江南之美在于水。

然而,水乡江南,却面临着缺水的困境,“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江浙地区尤为突出。

在浙北杭嘉湖地区,河网纵横,尤其有钱塘江、太湖和长江水可资利用,看似水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用水量已远超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上水资源保护不当,大量水体遭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江南水乡闹水荒”的
现象在这一地区尤为突出。

在浙江境内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的宁波市,最缺水时一些运水车在日夜不停地奔跑着,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象山县著名的针织企业巨鹰集团,为了解决缺水困境,雇用了6辆载重24吨的大槽车,24小时不停地向厂里送水。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舟山市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当地政府不得不花费巨大的成本大规模向海取水。

在著名的国际商贸城市义乌,市区有时每周正常供水仅9小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

据称,在义乌有两样商品最好卖,即水桶和水泵。

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缺水,这一让水乡人感到无比陌生和尴尬的事实已经真实地摆在
了人们的面前。

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苏锡常平原等历史上的天府泽国,目前基本上都处于程度不同的缺水状态,一些地区出现了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水资源危机给江南水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水质性缺水样本之广东篇
被誉为“空气中也能拧出水”的广东,近年来却面临着缺水的困扰,到2010年广东省缺水量将到达82.6亿立方米。

广东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雨量充分,而且还有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水系珠江穿境而过,其水资源总量为4190亿立方米,高居全国之首。

但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拥有量2200立方米的水平,逼近国际公认的
1750立方米的人均水资源的紧张警戒线。

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拥有量不足2000立方米。

粤西湛江地区仅为1500立方米。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加之近几年连年干旱,广东干旱缺水问题已十分突出。

据统计,全省约有1600万人饱受水质性缺水之苦。

粤东、粤西及沿海地区,以及粤北石灰岩山区已威胁到供水安全,东江流域及周边地区也潜伏着用水矛盾。

广东省地质勘察局预测,到2010年广东省缺水量将到达82.6亿立方米。

20805147235.5660.5240100020033041600 “水非常珍贵”、“节省每一滴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广州净派消毒保洁用品所研制生产的无水杀毒保洁啫喱,可以满足在无水状态下对手部进行清洁杀毒的成效,方便、快捷、实用、节能。

中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500毫升水,大约等于1.5公斤,一天就可以节约195万吨水,一年可以节约71175万吨水,请为我们的孩子后代留下一点珍贵的生命之源!手部日常清洁杀毒请实用”净派”除菌护手啫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