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10枚硬币
2020-2021合肥市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0-2021合肥市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一种锅每次最多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烙熟需要3分钟,烙熟5张饼至少要()分.A. 15B. 10C. 82.一个调查数据被呈现在一个圆饼图(扇形图)里。
下面的条形图()与这个圆饼图显示的是相同的数据。
A. B. C. D.3.176÷19=() (5)A. 7B. 8C. 6D. 94.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展开后的折痕()。
A. 相互平行B. 相互垂直C. 相互平行或垂直5.两个锐角可以拼成一个()。
A. 钝角或直角B. 锐角或直角C. 锐角、直角、钝角都可以6.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第二届青奥会主赛场,总建筑面积约400000平方米,约合()公顷。
A. 40B. 400C. 1007.由4个百万、3个千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A. 四位数B. 五位数C. 六位数D. 七位数8.已知0.3×b<0.3,那么b一定()。
A. 大于1B. 小于1C. 等于1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9.妈妈在烤盘上烤面包,每次最多烤2片,烤1面需要2分钟,正、反面都需要烤,妈妈烤5片面包最快要________分钟。
10.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上,纵轴上1格表示5人,表示20人的直条应画________格。
11.一个平行四边形两条邻边的长分别是8厘米和9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12.□24÷64的商是两位数,□最小填________;商是一位数,最大填________。
13.从9时到10时,分针转过________度,刚好是一个________角。
6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_角。
14.两个数的积是27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则积是________。
15.在横线上填上“>”“<”或“=”。
35620800________35062800 570万________5700001 2亿________2000万6公顷________6平方千米80000平方米________7平方千米 69×99+69________69×10016.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为十三亿三千九百七十二万四千八百七十二人,横线上的数写作________,最高位是________位.全国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常住人口达104303132人,横线上的数读作________,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约________人.赣州市人口总数为6855911人,从左起,第一个“5”表示5个________,赣州市人口总数精确到万位约________人.三、解答题17.智取硬币材料准备:准备10枚硬币。
《货币转化》练习题:五年级上册数学

《货币转化》练习题:五年级上册数学
货币转化练题:五年级上册数学
题目一
小明手里有10个1元硬币,他想将它们换成5元纸币,每张
纸币可以兑换多少个1元硬币?
解答:小明手里有10个1元硬币,每个硬币可以兑换1元,
所以他手里的10个硬币总共是10元。
而每张5元纸币等于5个1
元硬币的价值,所以小明可以用10个1元硬币兑换2张5元纸币。
题目二
小红手里有15个5角硬币,她想将它们换成1元硬币,可以
换多少个1元硬币?
解答:小红手里有15个5角硬币,每个硬币的价值是0.5元,所以她手里的15个硬币总共是7.5元。
而每个1元硬币的价值是1元,所以小红可以用7.5个1元硬币兑换7个1元硬币。
题目三
小李手里有30个1元硬币,他想将它们换成10元纸币和5元纸币,每种纸币各需要多少张?
解答:小李手里有30个1元硬币,每个硬币可以兑换1元,所以他手里的30个硬币总共是30元。
而每张10元纸币等于10个1元硬币的价值,所以小李可以用30个1元硬币兑换3张10元纸币。
同理,每张5元纸币等于5个1元硬币的价值,所以小李可以用30个1元硬币兑换6张5元纸币。
培养孩子注意力十个小游戏

培养孩子注意力十个小游戏1、数字速算游戏方法:随便写两个数字,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
例如2和7,把它们加起来,两数之和写在上面数字的旁边,并把原来上面的那个数写在下面那个数的旁边。
如此不断进行。
当两数之和大于10时,则记个位数。
规定用1分钟时间,时间一到就立即停止书写,看看自己1分钟能写多少组。
每天可以玩3次,坚持一个月即可见相当不错的效果。
如下图所示2、圈字游戏方法:家长随意写下有很多很多的数的数表,然后让孩子把表中指定的数字全部打圈。
例如:圈出所有的7:359156936982452365023665253622602369500907472002582058205820581242563514252123......也可以让孩子从指定的一篇文章中圈出指定的汉字,如:圈出所有的“的”字。
3、复述数字游戏就是出一组数字,如5473869,让学生重复它,可以从七位数字开始,当他感觉容易对付了,便升到八位,再升到九位,当升到十二位,便不要再升了。
每天只能升位一次。
可以将这个游戏每天玩10分钟左右,坚持一个月即可见相当不错的效果。
4、随意书写游戏方法:准备一张白纸,用7分钟时间,写完1—300这一系列数字。
测验前先练习一下,感到书写流利很有把握后就开始,注意掌握时间,越接近结束速度会越慢,稍放慢就会写不完。
一般写199时每个数不到一秒钟,后面的三位数字书写每个要超过一秒钟,另外换行书写也需花时间。
要求在四百二十秒钟内准确写完300个数字。
测验要求:(1)能看出所写的字,不至于过分潦草。
(2)写错了不许改,也不许做标记,接着写下去。
(3)到规定时间,如写不完必须停笔。
结果评定,家长将测验情况记录,留与以后的测验作比较。
5、听口令小游戏方法:发号口令,让孩子用手指出口令要求的内容。
例如说:“鼻子。
”孩子指鼻子。
说:“耳朵。
”孩子指向耳朵。
可以以五个口令或十个口令为一轮,每一轮全部指对,则给予孩子一定的积分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智力训练100题汇总含答案一

训练逻辑思维经典小学数学智力100题汇总含答案(一)数学智力题已开发智力为主加入了趣味数学以及智力测验等,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是一种训练思维逻辑的很好的方式,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些经典小学数学智力题吧!1.金色纸边的宽度在一幅长90厘米,宽40厘米的风景画的四周外围向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挂图,如果要求风景画的面积是整个挂图面积的百分之72,那么金色纸边的宽应为多少?2.两两相触的硬币五个大小相同的一元人民币硬币。
要求两两相接触,应该怎么摆?3.小明最多用了多少钱?小明拿着100元人民币去商店买文具,回来后数了数找回来的人民币,有4张不同面值的纸币,4枚不同的硬币。
纸币面值大于等于1元,硬币面值小于1元,并且所有纸币的面值和以“元”为单位可以被3整除,所有硬币的面值的和以“分”为单位可以被7整除,问小明最多用了多少钱?(备注:商店有面值为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和1元纸币,面值为5角、1角、5分、2分和1分的硬币找零。
)4.5=?1=5,2=15,3=215,4=2145那么5=?5.3000米决赛世界田径锦标赛3000米决赛中,始终跑在前面的甲、乙、丙三人中,一个是美国选手,一个是德国选手,一个是肯尼亚选手。
比赛结束后得知:(1)甲的成绩比德国选手的成绩好。
(2)肯尼亚选手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差;(3)丙称赞肯尼亚选手发挥出色。
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A 甲、乙、丙依次为肯尼亚选手、德国选手、美国选手。
B 肯尼亚选手是冠军,美国选手是亚军,德国选手是季军。
C甲、乙、丙依次为肯尼亚选手、美国选手和德国选手。
D 美国选手是冠军,德国选手是亚军,肯尼亚选手是季军。
6.巧倒硫酸一个不规则的透明玻璃瓶,上面只刻着5升、10升两个刻度,而里面装了8升硫酸。
现在需要从中倒出5升。
别的瓶子都没有刻度,硫酸的腐蚀性又大,请你想想,用什么方法一次就准确地倒出需要的量。
7.薯片促销现在薯片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商店免费以1包薯片与顾客交换8个包装袋。
小班居家益智游戏硬币教案

小班居家益智游戏硬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了解硬币的基本认识和价值;2. 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孩子了解硬币的基本认识和价值;2. 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孩子了解硬币的基本认识和价值;2. 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硬币;2. 清晰的教学PPT;3. 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用PPT展示不同国家的硬币,并让孩子们猜猜看这些硬币的价值;2. 学习:讲解硬币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包括硬币的材质、形状、图案和背面的特点,以及硬币的不同面值;3. 游戏一:硬币分类将不同国家的硬币混合放在一起,让孩子们分辨并分类,比较硬币的大小、图案和面值;4. 游戏二:硬币拼图将一些硬币拼图的图案打印出来,让孩子们根据图案拼出相应的硬币;5. 游戏三:硬币游戏将硬币摆成一些特定的形状或图案,让孩子们观察并模仿摆放;6. 游戏四:硬币投掷在一定距离外摆放一个容器,让孩子们用硬币投掷到容器中,看谁的命中率最高;7. 游戏五:硬币计算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他们用硬币来计算;8. 游戏六:硬币故事让孩子们根据硬币的图案编写一个小故事,展示他们的想象力;9. 游戏七:硬币合作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设计一个需要用到硬币的游戏,并进行比赛;10. 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总结硬币的基本认识和价值,以及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硬币的认识和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游戏中不仅学会了观察和分类硬币,还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游戏设计方面可以更加多样化,让孩子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
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掷硬币 数学问题

掷硬币数学问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掷硬币是一种简单常见的游戏,也是一种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
在数学领域中,掷硬币问题被广泛应用于概率论、统计学、随机过程等方面。
掷硬币问题的简单性与直观性使其成为许多数学问题的起点,通过分析掷硬币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数学结论。
我们来看一些关于掷硬币的基本概念。
通常情况下,硬币有两个面,分别是正面和反面。
掷硬币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性,即正面或反面。
如果我们假设硬币是公平的,也就是说正反两面出现的概率相等,那么在无限次掷硬币的情况下,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会趋向于平均分布。
掷硬币问题最常用的一个应用领域就是概率论。
通过掷硬币,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概率相关的结论。
我们可以计算出在掷一次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如果硬币是公平的,那么正面朝上的概率就是1/2。
同样,如果我们掷两次硬币,那么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是0次、1次或2次,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都可以通过概率计算得出。
掷硬币问题还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假设有一个有趣的游戏规则:每次掷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则你得到1美元,如果反面朝上,则你失去1美元。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掷硬币的次数和结果来计算得出你在游戏中可能的获胜概率和期望收益。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除了概率论之外,掷硬币问题还可以应用于统计学领域。
在统计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随机实验来获取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做出推断。
掷硬币可以模拟这种随机实验,通过掷硬币多次得到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样本的分布特性、方差等统计量。
通过对掷硬币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规律。
掷硬币问题还可以应用于随机过程的研究中。
在随机过程中,一个事件的发生通常是随机的,而掷硬币是一个典型的随机事件。
通过掷硬币的结果,我们可以了解随机过程中事件的演化规律和概率分布。
这对于研究各种随机过程,如布朗运动、马尔可夫链等,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六年级数学智力题:魔术师的硬币

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智力题:魔术师的硬币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玩抛硬币的游戏,那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查字典数学网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六年级数学智力题,为大家揭秘魔术师的硬币。
在一场魔术表演上,一位身着黑衣的魔术师走上舞台,将手中的十枚硬币零乱地撒在了桌面上,通过投影仪反射的图像,台下的观众可以清楚地从大屏幕上看到硬币中有的正面数字朝上,有的背面国徽图案朝上,从中看不出有什么规律。
接着魔术师说道,“我今天要给大家表演一个猜硬币的魔术,我要找一位现场观众来配合我”。
一位观众走到了台上,魔术师说,“你可以从这十枚硬币中任意选择其中的几个翻过来,为了方便起见,就按照你电话的末位号码来吧,麻烦你告诉我一下你的电话末位号码。
” 观众回答道,“是3”。
“那好,我现在背过身去,你任意选三个硬币把它们翻过来,然后在随意摆放一下这些硬币,把它们弄乱,然后再挑一个你喜欢的硬币把它盖住。
”魔术师说道。
观众按照魔术师的要求一一做了。
之后,魔术师转过身来,说“谢谢你的帮助,现在我把剩余的9个硬币收走”“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可以用我的魔法看到盖子下面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最后魔术师成功地猜出了硬币是反面朝上。
接着魔术师又请了几位观众上台,结果他每一次都可以猜出硬币的正反面。
你对魔术师的“眼力”感到惊奇吗?或许你认为,这个盖子是特制的,硬币是特制的或者魔术师用了复杂的数学方法推算,但实际上这个魔术的秘密非常简单,使用的是小学的数学知识: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在整个魔术过程中,魔术师需要记住三个奇偶数(1)硬币刚刚撒在桌面上时,暗暗记住了这十个硬币中有奇数个硬币还是有偶数个硬币正面朝上(例如图中有6个硬币正面朝上)(2)观众说出的电话末位号码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例如3是奇数),(3)在最后收走的9个硬币中偷偷地数一下其中有多少个硬币朝上,是奇数还是偶数当魔术师知道了观众给出的末位号码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后,如果这个数字是奇数,那么无论观众把原来硬币中正面的翻成背面的,还是把原来硬币中背面的翻成正面的,也无论各翻多少个,翻的硬币总数一定是奇数个,那么原来有奇数个正面朝上,最后一定是偶数个硬币正面朝上;(像上图中最后一定有奇数个正面硬币)反之,如果一共翻了偶数个硬币,那么原来有奇数个硬币正面朝上最后还是奇数个正面朝上,偶数个还是偶数个。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硬币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硬币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硬币一、引言硬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货币形式,它们不仅具有实际的价值,还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和游戏。
在中班科学教案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入硬币相关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培养观察力、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趣的硬币活动,旨在引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早期科学思维发展。
二、活动一:硬币堆叠目标: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材料:不同面额的硬币。
步骤:1. 在教室或户外准备一个平坦的表面,让孩子们坐在地上或桌子前。
2. 拿出一枚硬币,示范如何将硬币竖立在桌子上。
3. 鼓励孩子们依次尝试竖立硬币,看看谁能竖立更多的硬币。
4. 简单的绘制一张表格,记录每个孩子能竖立的硬币数量。
5. 提问孩子们为什么有些硬币容易竖立,而有些则不容易。
引导他们思考硬币表面的特点和形状对竖立的影响。
三、活动二:硬币探究目标:观察硬币的特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材料:不同面额的硬币、放大镜、白纸、铅笔。
步骤:1. 给每个孩子发放一枚硬币,并让他们仔细观察。
2. 引导孩子们描述硬币上的图案、文字和边缘的纹理。
3. 给孩子们提供放大镜、白纸和铅笔,鼓励他们尝试将硬币的图案描绘出来。
4. 让孩子们观察不同面额的硬币,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重量。
5.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硬币有不同的面额,以及硬币上的图案和文字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四、活动三:硬币掷骰子游戏目标:锻炼孩子的数学能力和计算技巧。
材料:一枚硬币。
步骤:1.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一枚硬币。
2. 定义硬币的正反面分别代表1和2,让孩子们轮流抛掷硬币。
3. 根据硬币的正反面,记录每个小组得到的数字。
4. 鼓励孩子们用所得数字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得出最终的分数。
5. 小组间进行比较,看哪个小组得分最高。
五、活动四:硬币检测真伪目标: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材料:不同面额的真伪硬币。
步骤:1. 准备一些真伪硬币,并将它们混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个益智的小数学游戏《10枚硬币》,希望大家喜欢
下图是10枚硬币,移动其中1枚硬币,使每一行上都有6枚硬币。
小伙伴你们以做来吗?是不是一直在拿这边补那边却一直解不出来。
题目其实很简单,只要不是被思维束缚的都可以起而一举的答出来。
大家在看到第一眼都只是看到了平面,其实只要大家把它联系到生活中实际就可以看出来了,硬币嘛,你只要把其中的一枚硬币(除交点外的)拿起来叠放在交点上的那枚硬币上就可以,不懂可看下图就会明白的:
黄色代表指示移动的硬币
黄色代表重叠的硬币
这样每行都可以是6个了,是不是很简单。
所以小编在这告诉大家,我们应该要全方位去思考问题,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