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部分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大学语文部分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大学语文部分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翻译:孔子说:“君子能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但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注释:“和”“同”是春秋时常用的两个概念。

和,谓和谐、调和,互相容纳、相互协调;同,指相同,同类,同一。

从人际关系来看:君子尚义,无乖戾之心,能和谐相处,但不盲从、不苟同,能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修正别人的错误意见。

小人尚利,利益一致时,看似趣味相投,沆瀣一气,一旦利益发生冲突,便互相抵触,甚至反目成仇。

从国家政治生态来看:“和而不同”强调多元共存,君王允许不同意见、不同主张的存在,虚心纳谏,广采符合民意和实际情况的谏言:臣下敢于触犯龙颜,大胆进谏,对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策略提出修正意见。

“同而不和”则无视客观矛盾的存在,行一言堂,独断专行,唯我独尊,压制不同意见;而臣下为了迎合君王,也违心附和,讨好卖乖。

“和而不同”广开政治言路,使朝政沿着良性循环的道路走下去;而“同而不和”给国家的政治生活投下重重阴影,埋下重重危机。

对比的句式揭示了“君子”与“小人”"和”与“同”的本质区别。

晏子论“和”与“不同”《左传》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①,子犹驰而造焉②。

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且:“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日:“和与同异乎?”对日:异。

和如羹焉,水、火、臨、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③,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④。

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⑥,民无争心。

故《诗》日:‘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嘏无言,时靡有争。

’⑦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⑧,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君子听之,以平其心。

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篇一: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路第十三》。

“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在对待具体实际问题的看法却不一定与对方相同,君子可以尊重和接纳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和谐相处,即为“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是说小人虽然在嗜好上相同,但小人心中始终存在着一己私欲,当小人利益相投一致时才可以和睦共处,但当小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或意见相左时,他们会为了各争私欲且发生冲突,便不能相互尊重,和谐友好共处。

即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这体现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君子在看待同一件事物时,他们的世界观虽相同,但在解决同一件事物却有着不一样的方法论。

例如,在我国革命历史上,刘伯承,邓小平两人之间的合作,充分验证了“君子和而不同”的从政道德。

在革命工作中,按照分工,刘伯承主管军事工作,邓小平主管政治工作。

但是分工却不分家,始终在工作上相互支持。

刘伯承工作态度是“举轻若重”,无论大事小事,事事必恭顺;而邓小平则是“举重若轻”,每遇到大事,都以轻松态度对待。

但两人从不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去做。

刘邓团结协作,默契配合,是刘邓大军数十年如一日地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能百战百胜。

矛盾是具有特殊性的,在对待革命工作这同一事件中,邓小平和刘伯承虽利用个人不同的方法论去解决同一件事物,但也可以同时促进革命的进步。

矛盾的特殊性也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中。

所以君子虽“不同”但却“和”。

“小人同而不和”,即小人盲目地随大流,自己对事物无独特的见解,无法正确的判断事物的正确性。

例如,台湾前主席陈水扁,在美国煽动下,鼓吹台独,公然声称要走“台湾自己的路”,两岸是“一边一国”。

在获得美国的支持下,陈水扁仍顽固地坚持“台独”,这必然对两岸关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了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鼓吹台独,蒙骗广大台湾民众,更是把极少数顽固“台独”分子的图谋强加给广大台湾人民,致使台湾经济受到影响,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更是将台湾引向灾难。

和而不同出自于哪里

和而不同出自于哪里

和而不同出自于哪里
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和而不同出自于哪里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所言。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于事物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

而对于人来说,“和”是和于观点与意见,是观点与意见的多样性统一。

同:同质事物的绝对同一,即把相同的事物叠加起来。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简单来说,“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就是我们的身体由血、肉、骨头等构成的一个整体,是1+1大于2的关系;“同而不和”是简单的相加关系,水加上水还是水,1+1还是1,没有
提高和促进的因素在里面。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解读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这是在处世为人方面。

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的区别。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完美版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完美版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篇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曰:“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何为“和而不同”,何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交际中能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和而不同”追求内在和谐统一,而不是表面上的相同。

今天,“和而不同”更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法则。

君子总是与人相协调,并不盲目地附和别人;小人一但见到别人成功就一窝蜂随波逐流。

美国开发西部的早期,形成了淘金热,人们都想借此发财。

史密斯也是如此,但他不像别人一样去淘金,而是去向淘金的人卖水。

结果许多淘金者空手而归,而他却大发一笔。

他顺应了淘金的潮流,这是“和”;但他没有去淘金这是“不同”。

加起来就是“和而不同”,所以他比别人高明,成为富翁是他应有的回报。

君子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小人强求一致,往往造成矛盾冲突。

一个乐队,想要奏出美妙的音乐,需要多种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乐交汇在一起形成美妙的交响乐。

反之,如果只有一种乐器,那单调乏味的声音可想而知。

生物分雌雄,动物分公母,人类分男女,倘若世界上只有一个性别,无法交媾,无法造就新的生命,那我们的生活将充满黑色。

我们的世界本来就该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美丽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和局面呢?”答案就是“不同”。

只有在“和”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同繁荣。

我们要通过接触、交流、对话来达到共识,以达到“和”。

我们所生活的该是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更是一个以“和而不同”的社会。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个人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国家要富强,世界要和,这一切要需要“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现实意义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腾飞西华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话一路品味过来,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经典,有哲理。

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

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

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

这样的人进步是很快的,也容易与人相处。

庸者聚合,在感情和义气上会很快的溶和,以求大家和和气气。

在这样的群体中,伤和气是大忌,会离心离德,会因小事难脱大祸,这样的群体是短命的。

做君子是要有胸怀,又要有坚持原则精神的。

胸怀宽阔,就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就听得进各种意见;别人的意见能使你清醒,能使你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改正缺点,就是进步。

庸者一般来说都会自以为是,好大喜功;说不得,摸不得;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无缘无故地瞧不起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遇到大的困难或一走了之,或死撑硬扛,不善于因势化解,曲折解决。

还有的本身就是迷迷糊糊,从来就没有大是大非而又喜于贪图小利,这样的人在一起,基本上是趣味和义气相投而不能长久。

君子共事,一定都是很懂得坚持原则的,也就是俗称的:按游戏规则办事。

这是很要水平的,是一定人生经验的积累,不是那些纸上谈兵的人可以真正做到的。

因为,坚持原则与沟通是一对矛盾,这又是做事业所必须的。

坚持原则本身就是件得罪人的事情,是在认认真真地扫除阻碍事业发展的障碍,是永无穷尽的;沟通就是要让参入者都明白按游戏规则办事的道理,坚持原则不是粗暴的排除异己,沟通也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把二者辨证地,和谐地统一起来,没有宽阔胸怀和懂得何为是非的,君子精神的人是根本做不到,也做不好的。

所以君子在一起,虽然意见和观点经常不同,但总是能够通过沟通与斗争达成共识,能够长久地相处。

君子与小人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_作文3000字_高二作文_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_作文3000字_高二作文_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篇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曰:“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何为“和而不同”,何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交际中能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和而不同”追求内在和谐统一,而不是表面上的相同。

今天,“和而不同”更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法则。

君子总是与人相协调,并不盲目地附和别人;小人一但见到别人成功就一窝蜂随波逐流。

美国开发西部的早期,形成了淘金热,人们都想借此发财。

史密斯也是如此,但他不像别人一样去淘金,而是去向淘金的人卖水。

结果许多淘金者空手而归,而他却大发一笔。

他顺应了淘金的潮流,这是“和”;但他没有去淘金这是“不同”。

加起来就是“和而不同”,所以他比别人高明,成为富翁是他应有的回报。

君子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小人强求一致,往往造成矛盾冲突。

一个乐队,想要奏出美妙的音乐,需要多种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乐交汇在一起形成美妙的交响乐。

反之,如果只有一种乐器,那单调乏味的声音可想而知。

生物分雌雄,动物分公母,人类分男女,倘若世界上只有一个性别,无法交媾,无法造就新的生命,那我们的生活将充满黑色。

我们的世界本来就该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美丽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和局面呢?”答案就是“不同”。

只有在“和”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同繁荣。

我们要通过接触、交流、对话来达到共识,以达到“和”。

我们所生活的该是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更是一个以“和而不同”的社会。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个人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国家要富强,世界要和,这一切要需要“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含义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含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含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一句古训,虽然言简意赅,但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含义。

君子是指有道德准则和品德高尚的人,他们能够在思想上和别人不同,但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仍能够以和为贵,保持友好和平的态度。

小人则是指缺乏道德和品德的人,他们都是按照既定的模式行事,缺少独立思考,很容易发生冲突和争斗。

在现代社会中,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表现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方面。

在不同的职场,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如果在工作中只顾自己的利益和想法,难免会与同事发生矛盾,在合作中难以互相理解和协调。

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懂得顾及整个团队的利益,协调各方面的看法和利益,以和为贵,以实际行动推进项目。

另一方面,小人同而不和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个人利益等原因而发生的斗殴、抢劫、欺骗等现象,甚至发展到了个人之间的语言暴力和恶意攻击。

这种行为无非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和利益,无视别人的感受和权益,也无视社会公德和法律准则。

这种同而不和的行为,不仅会破坏自身的名誉,也会毁坏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君子和而不同和小人同而不和的区别更加显著。

君子和而不同具有创新精神,懂得接受和尊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

小人同而不和则是注重个人私欲和目光短浅,会造成社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会让人类文明失去重要的进展方向和增长动力。

总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传承了中华文化多年的智慧和经验。

我们应该在现代社会中更加重视这句话,注重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中,以和为贵,尊重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在学习和工作中,拥有创新精神,注重合作共赢的精神,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留下的一句千古名言,是儒家的思想,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

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因为富有哲理,故耐人寻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

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

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

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

或许,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

在有些人看来,孤立的个体是很容易吃亏和受到伤害的,如果不加入某个帮派、不挤进某个圈子,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这种安全感的获得却是以
牺牲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的。

当一个人连真实的思想都不敢表达,连自己的见解都无权具备的话,这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

因此,真正的君子或许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和而不同”强调的是事物的多样性,强调的是有机的统一。

《国语》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正由于有了万事万物,才有了和谐的自然界,才能构成和谐的人类社会。

以音乐为例,只有用不同的音符,才能演奏出和谐美妙的旋律。

因此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必须正视社会中涌现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并在一致中得到化解。

“和而不同”不仅对每个人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对每个人更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君子和而不同”小至一个家庭、单位、大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大都同理。

窃以为“和”指的是和谐、统一,表现的是事物的相容性,它至少包括两种意思:一是说在一个群体“君子”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如国税部门根本宗旨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

二是每一个人的言行都应当围着同一个目标,大家应当齐心协力,团结一条心,不能各自为政。

而“不同”表现的是事物的多样性,是指在这个团结一致的群体中,应当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

因为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一样,
职责也不完全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但每个人都应当坚持原则,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为群体的发展献计献策,为共同的事业尽力尽责。

与此相反,倘若一个部门或单位缺乏民主的和谐气氛,代之为“一言堂”、“和稀泥”整天只能听见一个声音,不能充分发挥各人的主观能动性,则该部门、单位必然变得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小人同而不和”。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当面不说,背后乱说;表面一团和气,笑容可掬,实际上心怀叵测,暗藏杀机,这就是所谓的“小人”。

与小人共事,“同”的是一个表面,当面阿谀奉承,唯唯诺诺,对你笑脸相迎,有意见也不提,有建议也不说,实质上却是“不和”,背地里使绊子、下套子,干着分裂组织、损人利己的勾当,让你防不胜防。

所以“小人”求的是“面和心不和”,实际上起着内耗,破坏团结的作用。

如今,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构想,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

“和而不同”,一方面它强调的是人心的“和”,强调通过共同的奋斗目标以凝聚人心。

比如说我们吉安县国税局,相同的地方无疑是大家的根本利益,那就是为国家聚财,为纳税人服务。

同时另一方面也必须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正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同”,倡导大众献计献策,在全局上下积极营造一种“言者无罪,闻者足诫”的良好氛围,使每一个干部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而每一个中层干部则应当带头学做“君子”,做到有话当面说,坦坦荡荡;有意见会上提,义正辞严,坚决不做当面一套,背
后一套的“小人”。

而局领导更应当虚怀若谷,具有宽阔的胸襟与容量,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所以只有用“和”,才能化解着“不同”,也只能容纳“不同”,才能创造出崭新的、更高层次的“和”。

这既是辩证法,也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于是“和而不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我们也只有不断践行“和而不同”的为人处事哲学,才能创造出理想的和谐社会!
古人说:“众人之诺诺,不如一人之谔谔”。

的确如此,“同而不和”,它的“同”就是一种表面层次上的“唯唯诺诺”。

这种无原则的妥协,是回避了现实矛盾的彻头彻尾的假“和谐”。

“同而不和”,非但无益于事业而且制造了内耗与分裂。

由此可见,“同而不和”不仅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并且对于人们的行为准则带来极大的伤害,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抑制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