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筛选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之研究
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逐渐成为合成生物学、生物医学和药物研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子生物学运用分子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技术,研究生命过程中的分子基础和分子机制,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对药物的筛选、设计、优化和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因突变与药物疗效药物的疗效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而分子遗传学可以对基因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基因突变对疾病的产生影响,并可以运用对应的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疗效。
例如,药物Imatinib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突变基因BCR-ABL,在分子遗传学的帮助下,研究人员通过对患者血细胞中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确定了BCR-ABL突变是患者白血病的关键原因。
通过药物治疗,Imatinib直接作用于BCR-ABL蛋白,抑制了突变基因的表达,因此治疗效果显著。
二、药物设计与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成败取决于药物的设计,而分子生物学在药物设计和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定位到靶分子和激酶的活性结构区域,为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例如,人类IL-17A是一种导致炎症反应增强的细胞因子。
这种细胞因子和多种炎症性疾病有关联,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肥胖症,这为制定合适的药物疗法提供了新的途径。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出了重组人类IL-17A,并成功实现了分子水平上IL-17A的抑制,为研发抑制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分子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一种新颖的交叉学科,其目标是设计、合成和优化新型分子工具和功能,以满足研究者对分子生物学生命过程分子机制的理解。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细胞和分子工程学提供了新的平台,拓展了药物研发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最近,研究人员在合成生物学的帮助下,成功地设计制备了靶向肝癌、胃肠道肿瘤等癌症的纳米递药系统,大大提高了药物疗效和减少了副作用,并成为了肿瘤药物研发中的一股新势力。
综上所述,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从基因突变的疾病诊断到药物设计与优化,以及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均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可以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
1.药物研发: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研究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药效物质的作用机制以及其与疾病靶点的相互作用。
通过分析基因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数据,可以揭示中药的药效和治疗机制,进而加速新药的开发和筛选。
2.药效评估: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评估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例如,通过基因表达分析、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研究中药对细胞和生物体内不同基因、蛋白质的表达和代谢的影响,从而评估中药的疗效和副作用。
3.质量控制: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和品种鉴定。
例如,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对中药材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和检测,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纯度。
4.中药与基因相互作用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中药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基因多态性研究可以揭示不同个体对中药反应的差异,从而个体化用药和针对性治疗。
5.中药药效物质的合成: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合成和生产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和药效物质,提高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减少对传统中草药的依赖性。
这些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中医药领域提供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而提高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水平。
1/ 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以及技术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为遗传学、分子药理学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也为中药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本文将从中药开发的几个环节出发,讨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首先,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筛选有效成分。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确定中药中不同组分的含量,从而筛选更具有活性和药效的中药植物材料。
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用来筛选新型活性成分。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几百种比较陌生的植物成分,从而明确其中蕴含的药效。
其次,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用于识别和解析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机制。
通过结构活性关系的分析,可以研究中药物质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
还可以研究表观遗传学的不同基因条件下的中药作用机制,并寻找导致中药药效不同的基因调控。
第三,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改善中药药效。
通过靶向设计,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改进中药药效,提高其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转基因和改造新型活性成分来提高中药活性,从而提高其药效。
最后,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用于开发更安全、有效的中药药剂。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研究中药物质的作用机制和活性成分的毒性,从而研制出更安全、有效的中药药剂。
综上所述,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中药开发的多个环节,为中药开发提供帮助。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有效地筛选有效成分、识别和解析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机制,改善中药药效,以及开发更安全、有效的中药药剂。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的研发水平,我们应该加强对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用它来解决中药开发中面临的技术挑战。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药物研发已经从传统的试错方法转变为更精准的靶向治疗,成为当今药品研发的重要手段。
分子生物学技术十分广泛地应用于药物研发的各个环节,包括发现、筛选、设计、优化、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等,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就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基于基因的药物发现“基因药物”指的是具有治疗效果的基因或基因制品,已成为研发下一代药品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被发现,这为基于基因的药物发现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现在已经有不少基于基因的药物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如帕尼单抗、Tsilmnos和哌唑酰丙胺等。
在药物发现中,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被广泛采用。
基因芯片技术可以研究基因表达和基因调控网络,检查哪些基因与疾病发生有关,或者哪些基因与哪些化合物作用。
同样地,基于蛋白质组学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发现与疾病发生有关的新蛋白质标志物和新的药物靶点,通过大规模的筛选和识别技术,快速发现对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和药物。
2. 晶体学技术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晶体学是用来解析分子结构和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技术。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通常是靶标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晶体学技术可以揭示药物与靶标的作用机制。
晶体学技术适用于修饰化合物的新型沟通和亲和性增强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晶体学技术如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中被广泛应用。
在药物研发的各个环节中,晶体学技术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晶体学技术可以用于设计化合物库,优化药物分子,增强多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高药物的生物活性。
3. 利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编辑CRISPR是细菌和古菌中一种天然的防御机制,可以通过抵御侵略性的病毒入侵来维持自身和其它菌群的稳定性。
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以精准地切除、插入或更改特定的DNA序列,被广泛用于基因注释和功能研究中。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一门技术,它不仅为人类研究生命科学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手段,同时也为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概述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种利用分子水平的手段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技术,它主要通过对生物大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的分析,来研究生命科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这种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生命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出基因、疾病、细胞、生物进化等方面的新发现和新突破。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现在常用的新药筛选、药物肝毒性检测等都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的。
像基于基因的药物定制,即个性化治疗,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患者基因组的检测,并对患者的药物反应进行预测,从而为患者治疗提供最准确有效的方法。
同时,现代药物的制剂、检测等方面,也多处利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于PCR的药物检测,基于RNA干扰的药物治疗等。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组学中的应用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基因组的学科,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这个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目前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SNP检测)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的。
另外,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各项高通量测序产生的基因数据,也是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取得的成果。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受到关注。
例如,基于PCR技术对污染物指纹分析,不仅可以有效判断环境受到的污染类型,还能快速地定位污染源,为实现环境保护提供更为科学的手段。
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用于监测环境微生物的变化,从而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快速检测。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生物医学技术从基因工程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进,已经实现了从基因序列级别、蛋白质水平,到细胞、器官、系统水平的全方位医学研究。
药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在药学中的应用

药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在药学中的应用药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是现代药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的应用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药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在药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一、药物分子生物学的应用药物分子生物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通过分析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性。
药物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广泛,涉及药物设计、药物筛选、药物代谢、药物传递等多个方面。
1. 药物设计药物设计是通过对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设计出具有高效率和选择性的药物分子。
药物分子生物学为药物设计提供了许多工具和方法,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分子对接、药物分子模拟等。
这些技术可以加速药物研发过程,提高研发效率。
2. 药物筛选药物筛选是从大量的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治疗效果的候选药物。
药物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可以筛选出具有高亲和力和选择性的药物。
同时,药物分子生物学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为药物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3.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消除过程。
药物分子生物学可以通过研究药物与代谢酶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生成规律。
这对于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药物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4. 药物传递药物传递是将药物输送到目标组织或器官的过程。
药物分子生物学可以通过研究药物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发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减少副作用和毒性。
二、基因工程在药学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改良和调控。
在药学领域,基因工程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生产、基因治疗和药物检测等方面。
1. 药物生产基因工程可以通过改造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使其具有合成特定药物的能力。
这种方法被称为重组DNA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生命科学已经成为了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个领域里,分子生物学技术成为了研究和解析生命功能的关键工具之一。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指一系列可以利用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对这些分子进行分析、决解和操作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应用进行探讨,并且介绍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重大贡献。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1. 基因组分析:基因组分析是根据高通量技术(例如基因芯片和下一代测序)对DNA序列进行完整的测序、解读和诠释。
这项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性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基因组的复杂性和生命过程的本质。
2. 转录组分析:转录组分析是对RNA样品的高通量分析,以评估不同组织和生物中的各种基因的表达水平。
这项技术可以标识和描述基因的可变性,以及RNA样品中的异质性。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研究代谢通路和基因表达,还可以用于找到新的生物标记物,以诊断和治疗不同疾病。
3. 蛋白质组分析:蛋白质组分析是指对由细胞表达的所有蛋白质的数量和性质进行全面测定和分析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蛋白质互作的性质,发掘许多当前尚未被发现的新的生物标记物或是潜在的医疗靶点。
这项技术在癌症等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4. 单细胞分析:单细胞分析是用于在单个细胞水平上进行深入分析的技术,旨在了解全部种群的异质性和细胞之间/内部的功能差异。
这项技术对研究器官发育、神经转化、癌症进展等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主要应用1. 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方面已经带了很大的变革。
例如,基于PCR法技术能够获得微量的DNA物质,并且在相当小的标本中检测病原体的存在,而且它高度准确、灵敏、耗时短等特点。
RNAi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也已经成为了多种疾病的治疗新方法,如肿瘤、自身免疫病等。
2. 新药发现: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也正在改变我们发现新药物的方式。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深刻影响了现代生物医学领域,使得药物研发产生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技术、基因靶点筛选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优化方案。
本文将介绍这些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1. 基因工程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遗传工程手段对目标蛋白进行改造,以便提高其药物活性、亲和力、稳定性和药效延迟等优化。
例如,基因重组技术可用于生产生长激素、人造胰岛素、溶血酶和各种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制剂。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药物开发的速度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为药物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蛋白质组学技术可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关系,探寻蛋白质相关的疾病机制,并筛选具有治疗潜力的蛋白质药物。
例如,CCR5抑制剂马凯洛从临床实践证明,在治疗艾滋病毒方面的表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这项药物是基于CCR5与HIV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而研发的。
3. 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通量筛选技术,有助于加速药物研发的速度和效率。
在药物开发中,生物芯片技术可用于高通量筛选药物靶点、定位疾病标志物和筛选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
例如,利用DNA芯片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筛选出具有抗疟疾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并在临床前药物研发中进行优化和测试。
4. 基因靶点筛选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基因靶点筛选技术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潜在的药物靶点进行筛选的手段,可加速药物研发的速度和效率。
基因靶点筛选技术可应用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寻找已知靶点的新的调节器以及寻找基于病因治疗的新途径。
例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epinephrine可用于治疗哮喘,而基于肾上腺素受体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对哮喘治疗的理解和治疗手段的选择。
总之,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和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筛选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之研究摘要:药物筛选是新药物研究、制造、合成的必备过程,通过药物筛选,能够从已有的海量化合物中寻找到具有特定药物作用及治疗功能的新化合物,从而提高药物的研发效率,缩短其研发周期,起到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的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的应用对于药理研究及药物临床应用的推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药物筛选的特异性,对于药物筛选效率及成功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药物筛选;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应用Abstract:Drug screening is an essential process in the research, manufacture and synthesis of new drugs,through the screening of drugs, it is possible to find new compounds with specific drug action and therapeutic function from the existing massive compounds,reducing risk and costs of drug manufacture,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horten the cycle of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rug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creen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drug screening.Key words: drug screening; Biotechn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pplication0. 引言药物筛选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针对有可能药用的各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多肽、化合物、天然及海洋产物等,运用一定的筛选方法和技术,对其内部可能存在的具有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进行检测,并利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药用成分的提取与合成。
药物筛选在药物的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之间发挥了核心的桥梁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以分子生物学为应用基础的各类方法在药物筛选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高通量及高内涵筛选技术、反义核酸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流式细胞术、免疫分析法等。
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是受体学说,针对受体进行研究能够加强对于药物作用、激素及神经递质作用的认识。
针对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能够通过研究分子结构及基因序列推动人们了解各类物质结构与作用的关系,从而在细胞及分子层面研究受体进行生理病理调节的机制[1]。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药物筛选的研究与应用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大大加速了药物筛选的技术进步。
1. 高通量及高内涵筛选技术高通量及高内涵筛选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应用之一,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和高内涵筛选((high content screening HCS)是针对单细胞水平进行多参数分析的细胞成像分析方法,高内涵筛选(HCS)是高通量筛选的一种补充技术,更加侧重于多细胞样品的无偏成像。
HTS及HCS在药物筛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2]。
与传统的药物筛选技术相比,HTS及HCS通过显微镜下的全自动成像及无偏成像从细胞样品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同时能够在更为优化的生理生化环境中进行药物筛选研究,所获取的数据集更为丰富,对于药物筛选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有着更好的解释能力。
图1 高通量筛选及高内涵筛选技术高通量HTS技术具有具有高效、快速、微量的特点,其筛选靶点包括酶、受体、离子通道,一般以单一模型针对大量样品进行活性筛选,主要分析方法包括光吸收、化学发光、荧光检测等,HTS技术能够建立可观的靶标及化合物库,在先导化合物的评价、优化、毒性研究等多个阶段均有重要作用,对于创新药物的研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高内涵HCS技术主要在细胞分子层面进行多元分析,能够对细胞的生长过程、分化过程、凋亡过程以及其代谢、传导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筛选靶点包括细胞器、膜受体、胞内成分、离子通道等,HCS技术对于细胞表征的生理病理特征有更强的分析功能,其分析获取的先导化合物及阳性化合物有效率及成功率更高。
图2 高通量及高内涵筛选的应用相比较而言,高通量HTS技术更为侧重于同时能够对大量的样本进行检测,目前HTS技术已经进步到可以日筛选10万以上样本超高通量阶段。
而高内涵HCS技术更侧重于对单个样本的分析所呈现的信息更为丰富。
在药物筛\结合,能够在样本数量及微观丰富性方面大大提高药物筛选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2. 反义核酸技术反义核酸技术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作用方式,它是以mRNA具有互补作用的RNA分子,其基础的作用机理是与靶RNA进行碱基配对,反义核酸技术能够通过与特定的mRNA进行互补、阻断、翻译等作用,使得某些基因的表达实现封闭,体现为不表达或低表达的形式[3]。
反义核酸技术具有基因调节作用,对于有害及失控基因的抑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反义核酸技术主要包括反义RNA ( antisense RNA)、反义寡核普酸(an tisense oligonucleotide)、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 RNAi)等作用机制。
图3 反义核酸生化分子演变当前,反义核酸技术主要应用于体内外模型中对于各项靶基因功能进行验证或检测,对于基因敲除技术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反义核酸技术能够通过高通量HTS技术的应用,大量快速的发现药物靶基因,并且能够特异性的对潜在靶点的基因作用进行控制与干扰,这一技术能够为药物的靶点发现以及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手段,该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基因治疗、基因组研究、转录调控研究等。
反义核酸技术应用与药物筛选之中,具有高度特异性、高生物活性、高信息量等优点,同时由于反义核酸没有被发现存在显著毒性,并且能够最终实现降解与消除,因此相比传统的药物筛选方法,其获取的药物更为安全、低毒。
目前反义核酸技术在肿瘤、病毒感染、神经退行类疾病的药物筛选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3. 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的基本作用机制是通过微缩技术,利用分子生物学中特异性分子能够相互作用的原理,将不连续分析过程在硅芯片或玻璃芯片上进行集成,从而形成微型的化学生物分析机制,从而对各类生物组分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与筛选。
生物芯片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与药物筛选过程,通过测定分析可以对药物的靶点、活性、毒性、细胞表达等进行发现与评价。
图4 生物芯片技术应用演示依据固化内容物的差别,生物芯片可以分为基因芯片、多糖芯片、蛋白质芯片、神经元芯片等;根据作用原理的不同,生物芯片可以分为组件型微阵列、通道型微阵列、生物传感等多种类型的生物芯片,微阵列形式的生物芯片又称基因芯片(DNA Microarray),是目前研究中较为成熟的在药物筛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技术形式,尤其对于需要进行长时间追踪研究的药物筛选,这一方法有着尤为显著的作用。
该方法能够针对上千个基因进行平行测定,对于有效靶点的发现作用明显[4]。
同时,该技术对于药物筛选过程中的化合物的基因表达变化能够进行较好的监测。
目前的DNA Microarray主要的应用形式有两种,一类是对大量不同靶标的DNA进行分析,一类是对同一靶标的DNA通过不同探针序列的操作形式进行分析。
蛋白质芯片也在药物筛选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该技术突破了原有的应用较多的酵母双杂交技术的限制,能够通过功能性与检测性的蛋白质芯片实现对于药物筛选的体外研究。
目前的主要分析手段包括核磁共振、质谱仪、高效液相分析等。
此外,组织芯片是一种将大量微小组织固化于某介质而组成的高通量微阵列,这一研究方法能够使药物筛选在DNA、RNA、蛋白质多个层面上进行平行研究,对不同层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并建立数据库,对于指标、靶点、抗体等的筛选具有显著的适用性。
4.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重要进展,主要的技术形式是基因拼接及基因重组,该技术将不同类型的基因进行预先设计,而后在体外构建杂交的DNA分子,并将之导入活体细胞之后对原有的细胞特征进行改变。
图5 基因工程技术流程图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使得从人体中提取受体或受体亚型成为可能,并将所提取的基因在哺乳动物的细胞或者某类微生物中进行重组,从而用于进行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
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动物模型的有效性被大大加强,由于经过基因重组之后,实际的受体是从人体中提取的受体,通过该方法获得重组的受体,更为接近受体在人体中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状态,动物仅是研究的载体,因此其药物筛选的特异性与针对性得到了提升。
这一方法的应用使得药物的筛选与制备获得了显著的突破[5]。
该方法的出现使得原有的只能在人体特定位置或特定环境中存在的受体获得了大规模的制备,从而降低了特定受体的药物筛选的难度。
基因工程技术在胰岛素、干扰素、乙肝疫苗、白细胞介质等药物的制造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将基因工程技术继续应用于药物筛选,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特异性与筛选效率。
5. 转基因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是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代际改良而获得医药目的的一种技术运用形式,其基本作用机制是运用外源性的基因,通过实验的方法导入动物染色体基因组内,通过实验筛选后获得能够将转入基因遗传到下一代的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模型可以在药物筛选中用于疾病模型的制作,从而使得人类相关疾病能够通过转基因动物模型获得更具特异性的研究[6]。
通过动物模型的制备,特定的分子、细胞及整体情况能够在同一个动物模型中获得整合,对于特定疾病的药物筛选有着更为全面的模拟效果。
传统的动物模型一般通过外源干预的方法制作动物的疾病模型,由于疾病发生的过程、方式、诱因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关药物的研制在应用于人体方面需要有一个较长的研究试验过程。
转基因动物模型的运用能提升药物筛选对于人体的适用性,从而将这一过程大大缩短。
目前转基因动物模型在抗肿瘤、抗肝炎病毒、抗艾滋病病毒、肾脏疾病药物等方面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动物与人体不可避免的差异性,转基因动物模型仍然存在种族差异、转基因产物能否获得长期稳定表达、目的基因在试验过程中是否获得了完整的等位基因定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