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品评与风味缺陷的分析
啤酒品评相关知识-文档资料

④ 氧化味:
类似焦糖味,甜糊味。
⑤ 生酒花味: 和酒花库取出的颗粒酒花类似。
7、优质啤酒的香气和口味特征
• 有明显的酒花香 气,口味纯正, 爽口,酒 体协调,柔和, 无异香、异味。
8、基本味觉的敏感区
• 甜味:主要在舌尖部比较敏感。随着温度 升高而增强,37℃为最高点,超过37℃又逐渐 减弱。
• 酸味:主要在舌头中间部敏感。0~40 ℃范 围,酸味强度几乎不变。
(㎎/L)
乙醇
14000
15000~50000
正丙醇
50
5~15
异丁醇
10~12
4
异戊醇
55
30~70
活性戊醇 醇
45
类
戊醇
50
9~30 18
2-甲基丙醇
175
8~15
色醇
1.0
0.15~0.5
酪醇
10
3~6
3-甲基-2-丁烯硫 醇
0.03
0.0001~0.032
在啤酒中的味感
— 刺激的酒精味 干、辣的醇味
生酒花味 奶油味
风味成分
醋酸
丙酸
正丁酸
异丁酸
戊酸 有
机
己酸
酸 辛酸
癸酸
苯乙酸
乳酸
柠檬酸
辨别阈值(㎎ /L) 175 150 2.2 30 8 8 15 10 2.5 400 180
啤酒中的正常含量 (㎎/L) 40~145 3~5 0.6~3 0.7~4
0.03~0.3 1~6 3~9
0.1~3 0.9
• 1、超低温保藏法, • 优点:能保存菌种活力5年左右,操作简单,
维修费用低,但设备费用高
• ► 2、冻干管法
啤酒风味品评与啤酒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管敦仪. 啤酒工业手册[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366-383. [2] 顾国贤. 酿造酒工艺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332-335. [3] 李崎. 啤酒的风味物质控制与啤酒质量[J]. 中国啤酒, 2004,(6):59-61. [4] 韩国涛. 浅谈啤酒品尝[J]. 啤酒世界,2006,(1):31-32. [5] 刘春华. 浅谈啤酒酿造过程中的风味物质[J]. 啤酒科技,2006,(6):36-37.
控制方法:1)选择优良的酵母菌株。2)提高麦汁中α-氨基氮水平。3)使用外加酶制剂,添加α乙酰乳酸脱羧酶,简化双乙酰还原途径,缩短主发酵期。4)改善发酵工艺,保证双乙酰还原阶段足够的酵 母细胞浓度和主酵温度。5)控制成品酒中氧含量。 2.6 酸
啤酒中适量的酸,使啤酒口感活泼爽口,缺乏酸类则啤酒呆滞、粘稠、不爽口,而过量的酸会使啤酒 口感粗糙、不柔和、不协调,同时过量的酸也意味着啤酒发酵不正常,是污染产酸菌的标志。啤酒中的酸 来自原料、糖化发酵的生化反应、水及工艺调节外加酸。啤酒国标(GB4927-2001)规定:10.1 ~14.0 P 的啤酒,总酸≤2.6 ml/100 ml。
青草味 清漆味 干酪味 纸板味
酮类 酸类
酒花香味成分 其它
丁二酮(双乙酰) 2.3-戊二酮
正丁酸 己酸 乳酸 醋酸
香叶烯
硫化氢 二甲基硫(DMS)
0.1 1.0
2.2 8 40 175
0.20
0.01 0.15
0.03~0.25 0.01~0.6
0.6~3 1~6 3~20 40~145 0.1~1.0
醛类在麦汁煮沸和发酵过程中均有生成,对啤酒风味影响较大的是乙醛。乙醛对风味的影响标志着啤 酒的成熟度。乙醛在啤酒中的含量如超过 10 mg/L 会有不成熟口感,腐败性气味和类似麦皮不愉快苦味, 含量超过 25 mg/L 有强烈的刺激性辛辣感,口感郁闷,超过 50 mg/L 已无法下咽。在发酵过程中乙醛的变化 曲线如图 8。
实验三 啤酒品质品评

实验三啤酒品质品评实验目的:学习啤酒品评的基本知识,对常见啤酒做感官上的评价实验原理:见附录实验器材:市售常见啤酒实验步骤:啤酒应具备的条件1 爽快系指有清凉感,利落的良好味道。
即以爽快、轻快、新鲜、清凉感、利落表达的味感。
反义语有缓慢(迟钝)、腻厚、粘口、混浊、腻人、不利落、后味不好、沉重、无清凉感、不爽快等。
2 纯正的味指无杂味、纯正。
亦指表现为轻松、愉快、纯正、细腻、无杂臭味、干净等。
反义语为有杂味、不纯正、怪味、异味等。
3 柔和指口感柔和,亦指表现为温和、柔和、润滑、口味好等。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能显示为柔和。
柔和是良好的啤酒花的芳香和上等品中温和的苦味。
反义语为粗糙、干枯生硬、不润滑等。
4 醇厚指香味丰满、有浓度、给口中以满足感。
亦指表现为醇厚、芳醇、丰满、浓醇等。
反义词是无躯干、味不浓、水似的、淡、轻、不令人十分满意、单调等。
5 澄清有光泽,色度适中无论何种啤酒,都应该澄清有光泽,无混浊,不沉淀。
色度是确定酒型的重要指标,如淡色啤酒、黄啤酒、黑啤酒等。
6 泡沫性能良好淡色啤酒倒入杯中时应升起洁白细腻的泡沫,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如果是含铁多或过度氧化的啤酒,有时泡沫会出现褐色或红色。
7 有再饮性啤酒是供人类饮用的液体营养食品,只有再饮性,才能大量消费,企业才能继续生产。
作业:根据评价标准给市售啤酒打分。
附录——啤酒品评1.前言啤酒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能靠产品质量。
虽然啤酒中很多成分已经可以通过仪器测定,但因为这些成分之间的影响很复杂,因此,真正评价啤酒风味,仍以品尝为主。
2.啤酒品评的目的(1)掌握和评价啤酒成品、半成品、储存品(车间内部储存酒样)、主要生产原辅料、包装物的质量状况和适用性;(2)确定本企业各品牌啤酒和新产品的基本特征,并进行判定;(3)诊断现有产品存在的口感缺陷,进行对策性技术质量管理,评价和优化工艺及设备管理;(4)了解其它企业产品的口味特征,以对本厂工作有指导意义;(5)利用品评技术,掌握不同消费者对啤酒的口感嗜好,生产相应的产品。
啤酒品评相关知识-精选文档

3、啤酒为什么要进行感官品评?
双乙酰味
• • • • • • 酵母菌种特性 麦汁成份 酵母增殖不一致 发酵双乙酰还原时的温度、压力、酵母数 发酵污染啤酒有害菌 a-乙酰脱羧酶的添加
硫味
• 发芽时生成的S-甲基蛋氨酸在烘烤时分解 产生二甲基硫或前躯体。焙焦温度高、水 份低,可减少DMS量。 • 麦汁煮沸时,含硫氨基酸分解产生DMS。 • 酵母代谢产生硫化物,高温发酵产生硫化 物多。 • 发酵过程污染。
啤酒的感官与品评
一、啤酒的质量指标
• 感官指标: 外观、泡沫、香气、口味。
• 理化指标 :酒精、原麦汁浓度、总酸、
CO2、 双乙酰(VDK)。
• 卫生指标 :理化指标(铅、甲醛)、细
菌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肠道致病 菌)。
2、啤酒酿造各个环节对啤酒质量影响
大麦芽 大米 麦汁 主发酵 后发酵 过滤 灌装
介绍酵母的三种保存方法
• 1、超低温保藏法, • 优点:能保存菌种活力5年左右,操作简单, 维修费用低,但设备费用高
• ► 2、冻干管法
• 优点:储存、运输都比较方便,保存时间 长(20年以上);但是每次操作比较复杂、 每次操作需要固体二氧化碳、当地是否供 应有困难,设备费用高,需要专用设备。
1、品评术语解释
①滋味: 系指舌头神经末梢所感觉的甜、咸、 酸、苦四种味感而言。 ②口感: 比较复杂,系指饮用啤酒后,口内 的感觉。 ③气味: 更为复杂,它是指由鼻腔的神经末 梢所感觉的一切挥发性物质的气味。 ④风味: 是由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物质所引起 的一种整体感觉,它包括鼻闻和口尝。
风味物质、口味缺陷及应对措施-青啤李华

激的酒精味,还会有腻厚感。高级醇也叫杂醇油,低沸点
的杂醇油特别是异戊醇使人感到头疼即“上头”。高级醇 中异戊醇含量最高,占50%。
专业 协同 执行
鼎力支持市场
啤酒的口味缺陷及应对措施-酯类
6、酯类
酯的形成主要是糖代谢过程由醇类和羟酸的酯化反应生成。 适当的酯香与酒花香气协调配合,形成啤酒独特的清爽酒 香。若例乙酸异戊酯含量太高,会破坏啤酒应有的风味而产生 香蕉水似的溶剂味,带来异香、不愉快的苦味。啤酒酯类中含 量最多的是乙酸乙酯,占30-60%,其次是乙酸异戊酯。
啤酒的口味缺陷及应对措施
采取如下措施,有利于减少相应风味 备压 高级醇 酯类 有机酸 高 高 / 罐液位 高 高 / 温度 低 低 低 通氧 低 高 低
二氧化硫
低
低
高
高
专业 协同 执行
鼎力支持市场
啤酒的口味缺陷及应对措施
主酵产生,后熟减少
乙醛
青苹果,青草
2,3-戊二酮
甜味,蜂蜜,香水味
酵母代谢产生SO2、H2S ;
发酵过程污染杂菌如黄杆菌、足球菌、乳酸杆菌等,则会产生大量的H2S 、乙硫醇、DMS等
专业 协同 执行
鼎力支持市场
啤酒的口味缺陷及应对措施—酸味
8、酸味 酸味来源: 麦芽、麦汁(加酸调节) 发酵过程 过滤槽等设备刷洗不净、微生物污染
专业 协同 执行
鼎力支持市场
氨基酸降解生成相应的醇。
亮氨酸—异戊醇;异亮氨酸—活性戊醇;颉氨酸—异丁醇; 苯丙氨酸—苯乙醇;
酵母发酵糖类合成自身繁殖所需氨基酸时的副产物(高级
醇)。
专业 协同 执行
鼎力支持市场
啤酒的口味缺陷及应对措施-高级醇
啤酒常见的风味缺陷

啤酒常见的风味缺陷除了外来因素如原料、水、啤酒过滤、灌装、清洗过程等对啤酒口味的影响外,啤酒的主要风味缺陷大都由发酵过程的不正常代谢引起的。
(1)不舒适的苦味不舒适的苦味多表现为入口不细腻,苦味粗糙和后苦,其原因主要有原料和工艺两大因素。
原料因素有:水总硬度或镁、铁、锰离子含量太高;酒花质量差或存放时间过长;麦芽质量差或焙焦温度过高。
工艺方面主要有糖化和麦汁过滤时间长,过量的鞣质、花色苷和脂肪酸进入麦汁:糖化下料时使用了最后一遍的洗糟水;冷、热凝固物分离效果不好,泡盖下沉溶于酒中,工艺管道长霉,后贮温度过高,且有较多的酵母进入贮酒罐:发酵产生的高级醇和酯类含量偏高等。
(2)酵母味酵母味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气味和口味,酵母自溶时尤其明显。
带有酵母味的啤酒往往具有pH值偏高,色度偏深和泡沫性能较差的特点。
导致啤酒酵母味的原因有:贮酒温度较高和贮酒时间过长,酵母自溶并释放出脂肪酸;管道内生长霉菌,也会导致啤酒出现酵母味。
(3)水果味啤酒中的水果味主要是由酯类形成的,啤酒中应有适当的酯香,和酒花香气协调配合,形成啤酒独特的清爽酒香。
有的啤酒出现刺鼻的不愉快香气,此异常香味常和某一种酯类的含量过高有关,如乙酸异戊酯含量过高会使啤酒出现水果味,过多的乙酸乙酯会产生刺激感。
酯含量偏高偏低对啤酒风味都不好。
麦汁浓度愈高,产生的酯含量也愈高:加压发酵产生的酯偏高。
(4)生青味啤酒的生青味一般被描述为不成熟的气味和口味。
它是由于后酵时间太短和后酵工艺不合理造成的。
显味物质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和含量较高的乙醛。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挥发性硫化物如硫化氢、二氧化硫、二甲基硫、甲硫烯醇和一些低分子硫醇。
二氧化硫的口味阀值为10-20mgA而硫化氢的口味阀值仅为005-002mgL二甲基硫不高于100ugL时对啤酒口味有利,硫醇低于10ugL人们一般感觉不出来。
(5)双乙酰味双乙酰是啤酒中最主要的生青味物质,味道有些甜,如奶酪香味,也称为傻饭味,一般经常同口味不纯联系在一起。
啤酒中各种风味缺陷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啤酒中各种风味缺陷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范洪臣;车晋;王立群;邢楠楠;王铎
【期刊名称】《酿酒》
【年(卷),期】2008(35)4
【摘要】啤酒的风味缺陷,对啤酒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改善和预防这些风味缺陷至关重要,针对引起啤酒中风味缺陷的各种原因提出了解决风味缺陷的方法.
【总页数】3页(P102-104)
【作者】范洪臣;车晋;王立群;邢楠楠;王铎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50030;哈尔滨啤酒松江有限公
司,150046;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50030;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150028;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15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5;TS201.2;TS261.4
【相关文献】
1.罐装牛奶保藏期中缺陷风味产生原因分析 [J], 华旭;徐飞;赖其玲;张列兵
2.常见啤酒风味病害产生原因及预防 [J], 赵民强
3.啤酒中的风味物质及其防止啤酒风味老化的措施 [J], 姜淑荣
4.不锈钢带中鳞状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J], 何活源;凌锐
5.优特钢白点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J], 李成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啤酒品评中常见的口味缺陷及预防

主 发 酵 细胞 数 量 受 发酵 罐 冷 却 速度 的影 响 ,
冷却时间越长 , 冷却速度越快 , 酵母絮凝就会越
多 , 在 回收 前帮 助酵母 保 持健 康状 态 。 并
从 主发 酵 转 移 到后 酵 罐 的时 机非 常 重 要 , 如 果不 能按 时转 移 , 则转 移 的细胞 数会 太多 或太 少 。
发 酵温度 , 8 在 0~10小 时 内 达 到 峰 值 细 胞 数 。 0 对 数 生 长期 受 限 于麦 汁 中可 消耗 的养 分数 量 , 制
锌 是 一 种 酵母 养 分 , 主酵 期 间会 促 进 酵母 在 生 长 , 发 酵 结束 时会 加 速 酵母 絮凝 。由于 它 在 在 发 酵 前 的几 个 小 时 被 酵母 完 全 吸 收 , 以锌 是 啤 所 酒 中唯一不 存在 的麦汁 矿物 质 。在麦 汁冷 却器 的
体 积麦 汁 中添加 的酵母 数 , 获得 一致 的添 加 , 为 必
须确 定酵母 浆 的流速 以及 活性 细胞 的精确 浓度 。 7 发酵 罐 中酵母 的生 长与 发酵
麦 汁成分 确定 了最 终 产 品 中化 合物 可 能 的 比 例 , 发 酵 是 产 生 化 合 物 酿 造 优 质 啤酒 的 过程 。 但
康 迪 日用 化 工 有 限 公 司
体 积 会影 响整 个 发 酵和 啤酒 特性 , 当 的酵 母 浓 适
度对 发 酵和 啤酒 口味非 常重要 。添加 比例 是单 位
・5 7・
糖 转化 成酒精 和 C 反应 为产热 反应 , O该 需要外 部 冷却来 维 持发 酵温 度 。啤酒 糖度 的下 降速 度称 为 发 酵 速 度 或速 率 , 与 发 酵 液 中酵 母 细胞 数 成 正 它 比。酵母 细胞 数达 到峰值 约 3 天后 , 发酵 速度达 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啤酒品评与风味缺陷的分析方贵权唐颖陆幼兰摘要:本文对啤酒品评的目的、品评系统的建立、品评项目的确定和啤酒中主要风味物质的味觉特征及其口感阈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同时也就如何依据风味品评结果确定啤酒存在的风味缺陷及其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关键词:啤酒品评风味缺陷1 、引言:啤酒的风味质量稳定是啤酒成功销售,并长期拥有固定客户和赢得新消费者的前提。
好的、稳定的啤酒风味取决于原料的质量、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包装物特性、啤酒储存条件等,同时也与流通条件、货架时间等有关。
那么应该怎样保持啤酒风味的稳定、预防风味缺陷和保证口感基本均一呢?通常我们的作法一是严格生产、储存过程的工艺质量管理及卫生控制,同时对流通及货架期啤酒做出储存条件的规定并予以监督执行;二是通过生化、理化检测分析以预测和了解啤酒的货架期、保鲜值、风味物质的含量状况;在今天,我们对啤酒的口感、风味的检测和分析手段尚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啤酒风味稳定性的评价及对风味缺陷的确定、纠正、预防,主要还是依赖于啤酒的品评工作。
啤酒品评的目的如下:(1)掌握和评价啤酒成品、半成品、储存品(货架期商品)、主要生产原辅料、包装物的质量状况和适用性;(2)对不同品种的产品或新产品进行口感型格的确定和判定;(3)诊断现有产品存在的口感缺陷,进行对策性技术质量管理,评价和优化工艺及生产管理;(4)利用品评技术,掌握不同消费者对啤酒的口感嗜好,生产相应的产品。
2、啤酒品评系统的建立:2.1对品评人员的要求、培训和考核:2.1.1对品酒员的要求:(1)熟悉啤酒生产工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较为灵敏的味觉和嗅觉,熟悉啤酒风味中各主要风味的特点及某些成份不同比例的组合气味的特点。
(2)熟悉啤酒在不同储存时段和不同存放条件下的风味变化特点,可由此判断所品评啤酒的风味口感及品质状况。
(3)掌握各典型品种啤酒的风格及口感特点,了解部分地区消费者对啤酒的口感嗜好。
(4)能准确找出啤酒在风味和品质上存在的缺陷及产生缺陷的可能原因。
(5)为人公正、无偏见,不以个人好恶进行判断。
品酒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2.1.2.品酒员的培训:(略)2.1.3品评员的考核:按照每次品评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月度准确率予以考核,连续三月品评状况较差者,要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
2.2.啤酒品评系统建立:品评工作应该覆盖着啤酒风味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品评系统的建立应该包括三个部分:(1)外观检验评价部分:.以主要原辅材料、包装物、部分生产材料为主。
(2)生产工艺品评部分:围绕生产过程展开的以半成品(麦汁、过滤前的成熟发酵液及清酒)为主的品评,其目的是酒液口感质量的判别,以及工艺评价及优化、实验酒、新品种定型。
(3)综合评定部分:以成品、储存期酒、投诉酒、消费者嗜好研究为主。
2.3. 品评计划、评价项目的确立:品评系统的有效运作得力于一个完整的啤酒品评计划,它应包括细分的品评对象、评价项目和品评频次,见表1。
表1 品评工作计划3、啤酒中常见风味物质及缺陷特点分析:啤酒的风味主要来自于麦芽、酒花原料中的成分及酵母在发酵中的代谢产物,通过检测分析约有532种风味化合物与啤酒风味有关。
主要的风味成分有高级醇、酯类、二酮类、有机酸类、醛类以及硫化物等,它们适量而和谐的存在赋予了啤酒较好的风味特点。
但往往由于生产中的工艺技术及卫生管理的不善等原因,造成这些成分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了风味缺陷的产生。
3.1啤酒主要风味成分的口感阈值及味觉特征:通过反复的品评、查询资料、归纳总结,我们列出下表,以便于啤酒品评时对风味成分进行判断。
表2主要风味成分的口感阈值及味觉特征3.2.风味缺陷认知方法:风味缺陷是通过我们的嗅觉、味觉、感觉来确定和认知的,并基于此来判断它大致属于哪种风味缺陷,下面我们将就啤酒中几种常见的风味缺陷的感观表现特征通过表3列出,以便于我们对风味缺陷的判定。
表3啤酒常见风味缺陷的判定3.3.风味品评中的几点体会:啤酒的风味构成并不是孤立的某一种风味物质所能代表的,而是各种风味物质相互衬托、加成、影响的结果。
此外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认识:在啤酒的生产中凡是与啤酒接触的物品都可能带来风味问题。
(1)氧化味:在啤酒生产中,氧化味是最令酿酒者讨厌而又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尽管大家从麦芽生产、麦汁生产以及整个酿造、过滤过程和灌装、杀菌过程采取了大量有效的措施,可是氧化问题仍然防不胜防。
而且氧化味的表现也并不专一,它是有进程的,随着氧化程度的不同和储存条件、储存时间的不同氧化味的感觉也由轻到重。
它的味感表现形式也由初始的轻微纸板味发展到面包味、糊味、焦糖味、皮革味。
口感也由较为正常至涩、苦、苦味粗糙、微酸、酒体较差、焦糖味、入口酸、腐败的苦味、焦皮味、酸味。
感观上也表现为沉淀、泡沫差,同时啤酒颜色也逐渐加深。
(2)对原辅材料和与酒液有接触包装物外观检验评判的认识:许多啤酒厂的品评局限在酒液品评上,而我们认为防止啤酒风味缺陷要从原辅料、包装物及一些生产材料抓起,以往那种只依赖于外观、理化、新鲜度检验单的作法不能确保它们对啤酒的风味不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在运输时,被运输工具的机油污染或部分被雨淋湿,又未作气味评定而入仓。
可以说,当生产使用后,啤酒的风味缺陷就必然产生。
笔者只以瓶盖气味评定的重要性举例,纯生瓶盖的滴塑气味处理不当会导致啤酒异味,在接收时要通过嗅觉评定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同样是瓶盖,在火车运输时,如果被煤油小小污染了外包装,即便是隔着纸箱和密封两层的胶袋,未被煤油浸泡的瓶盖也一样有味,实验表明,这种气味保留持久,无法散去。
如果这种瓶盖被使用,风味缺陷当然会产生。
(3)重新认识酯香:过去常提到的酯香异常其实只是习惯问题,低级的脂肪酸酯赋予啤酒以芳香气味,如乙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
而在发酵中无支链饱和脂肪酸形成的气味难以接受的乙酯几乎都被结合在酵母细胞中,在啤酒中能够发现的最大分子量的酯类也只是辛酸乙脂,而具有臭味的癸酸乙酯几乎全部被结合在酵母细胞中。
因此,可以考虑在工艺上改善酵母形成酯的条件,使啤酒的醇酯比得以稳定的控制。
但要严加注意的是,提高了酯含量的同时必须降低啤酒中的溶解氧含量,否则会造成上面发酵啤酒的典型风味缺陷——纸板味。
酯自氧化生成亚油酸9—氢过氧化物经前躯体物质形成反—2—壬烯醛(纸板味)。
大多数品酒人员认为,除了上面发酵啤酒和黑啤酒之外,淡色下面发酵啤酒酯香明显即属于讨厌的异味。
可事实上淡淡的酯香却很被一些地区和消费者喜好,甚至于有些厂酯香味已成为其有别于其他啤酒的突出的风味特点。
(4)关于上头感:高级醇是构成啤酒风味的主要成分,适宜的高级醇含量可增加啤酒的协调和醇厚,但含量过高便造成啤酒风味的缺陷。
约占高级醇总含量50%的异戊醇大于等于80ppm会使啤酒饮后有头痛、头重、头晕的感觉,俗称“上头”;此外,这种感觉除高级醇外,酒花中的香叶烯的残留量高也会造成“上头”。
(5)双乙酰味:双乙酰的含量超过风味阈值时馊饭味就相应产生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我们发现有的酒样在品尝时,有馊饭味但双乙酰检测值却在.0.08 ppm以下,究其原因在于丙酮醛对双乙酰的气味有加成作用,对此也应检测丙酮醛的含量有无异常。
此外当成品啤酒中存在较多α-乙酰乳酸时,双乙酰这一指标在货架期的反弹将成为必然。
所以在尽量减少酒液中α-乙酰乳酸的同时,将成品啤酒的双乙酰控制在0.08 ppm以下是较为保险的。
(6)酸味:啤酒本身是一种偏酸性的胶体溶液,适量的有机酸给予啤酒愉快的酸味和爽口的苦味。
我们在品评中发现,酸味较重的啤酒其总酸并不高(国标≦2.6mlNNaOH/100ml),而当我们采用气质色谱仪分析时,发现酸感明显的啤酒中各有机酸的含量及比例相对于正常啤酒是不同的,有关的研究我公司尚在进行。
对于已经出现酸败的酒可以总酸合格与否做结论。
另外,我们认为口感淡薄欠醇厚的酒,它的酸味也会比较突出,当我们在检测其各有机酸含量的同时,切不能忽略对酒体醇厚有贡献的分子量为6000-10000道尔顿的蛋白质、多酚、苦味物质等含量的检测。
(7)生青味:有人认为乙醛含量的多少与啤酒生青味有关,而经过我们的深化研究表明,乙醛本身给予啤酒不良风味的影响是微小的,但是当它与双乙酰、硫化氢并存时就构成了典型的啤酒不成熟的、似发酵液的生青味。
4、风味缺陷产生的原因和纠正预防办法依据在前面所找到的风味缺陷,利用所掌握的啤酒酿造的技术和经验,我们在此探索导致产生风味缺陷的原因,并就几种常见的风味缺陷提出预防和纠正的措施供大家参考:表4风味缺陷产生原因及纠正预防措施:5、总结:在啤酒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啤酒品评对风味缺陷的分析及风味稳定性的研究是一个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题目。
品评工作的全面开展对风味缺陷的预防和纠正,优化工艺技术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提高风味质量的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思路。
注重开展啤酒品评工作,并通过品评来查找风味缺陷,进而指导生产技术工作,借此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这种方式对于那些习惯于单一通过生产过程数据分析和对生化、理化指标分析来查找我们所存在的工作缺陷和啤酒品质质量是否稳定的技术人员来讲,无疑是多了一种工作的思路。
当今中国啤酒业,风起云涌,产品竞争激烈而无序,但根本来讲企业要得到生存并求得发展,关键在于产品的品种和质量。
对于我们这些酿酒技术人员而言,这样就注定了啤酒品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品评与工艺技术管理的紧密结合,达到产品在市场上风味质量的长期稳定和提高,以满足消费者追求高品质、高稳定性产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企业要更好的生存,就要不断的扩大市场。
然而,啤酒也是有家园的。
当我们通过品评技术了解了市场的需求,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和品种,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风味质量均一时,就意味着企业取得了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