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案详案《小竹笋》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案《小竹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围绕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展开,包括小竹笋的结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竹笋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幼儿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小竹笋的结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竹笋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解、放大镜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小竹笋,引导幼儿关注小竹笋的生长情况,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小竹笋的结构与生长习性(10分钟)(1)教师展示小竹笋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外观特征。

(2)教师讲解小竹笋的结构、生长习性,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观察小竹笋的生长过程(15分钟)(1)教师出示小竹笋生长过程图解,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生长过程。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道关于小竹笋生长的题目为例,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幼儿思考。

例题:小竹笋在什么环境下生长得最快?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完成关于小竹笋生长过程的排序练习。

6. 创作环节(10分钟)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小竹笋生长的画。

六、板书设计1. 小竹笋的结构2. 小竹笋的生长习性3. 小竹笋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附近的小竹笋,记录其生长过程,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讨论、创作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观察,让幼儿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奇妙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中班优质科学教案详案《小竹笋》

中班优质科学教案详案《小竹笋》

中班优质科学教案详案《小竹笋》一、教学内容《小竹笋》是一节中班科学活动,本次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课程,活动主要让幼儿了解小竹笋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以及食用价值。

活动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植物的生长、生态环境以及食物链。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小竹笋的生长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教育幼儿关爱自然,珍惜食物,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感恩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小竹笋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以及食用价值。

难点:让幼儿理解小竹笋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和珍惜食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竹笋实物、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小竹笋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小竹笋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然后,通过播放小竹笋生长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小竹笋的生长环境。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PPT,讲解小竹笋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小竹笋从发芽到成熟的过程。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幼儿讲解小竹笋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检测幼儿对小竹笋知识的掌握。

例如:“小竹笋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小竹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等。

六、板书设计本次活动的板书设计包括小竹笋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以及食用价值等内容,通过板书,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小竹笋的相关知识。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小竹笋的生长过程。

2. 家长协助幼儿查阅资料,了解小竹笋的其他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竹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大自然的秘密》第四章第一节《小竹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竹笋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了解竹笋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竹笋,了解其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认知。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认识竹笋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笋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竹笋实物,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描述竹笋的外形特征。

(2)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竹林,让幼儿了解竹笋的生长环境。

2. 例题讲解:(1)通过PPT展示竹笋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竹笋是如何从小长大。

(2)讲解竹笋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让幼儿知道竹笋的好处。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彩泥制作竹笋,巩固对竹笋的认识。

(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竹林,让竹笋更好地生长?让幼儿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竹笋》2. 板书内容:(1)竹笋的外形特征:长长的、尖尖的、绿色的……(2)竹笋的生长环境:竹林、湿润的土壤、阳光……(3)竹笋的生长过程:发芽、长高、破土……(4)竹笋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心中的竹笋。

(2)和家人一起去竹林,观察竹笋的生长环境,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竹笋画:以幼儿自己的想象为主,外形特征正确即可。

(2)观察记录:竹林、湿润的土壤、阳光、竹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PPT、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竹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精品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精品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精品教案《小竹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小竹笋》这一教学内容源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生长》。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竹笋外形特征,解竹笋生长过程,探讨竹笋营养价值以及竹笋与其他植物生长异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竹笋,解其生长过程及外形特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增进幼儿对自然科学热爱,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竹笋生长过程及与其他植物生长异同。

2. 教学重点:竹笋外形特征及其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笋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解、磁性板、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手工材料(用于制作竹笋生长过程手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竹笋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外形特征。

2. 例题讲解:(1)讲解竹笋生长过程,通过图解、挂图等形式展示。

(2)讲解竹笋营养价值,让幼儿解竹笋对身体好处。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竹笋。

(2)分组讨论竹笋与其他植物生长异同,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竹笋外形特征:绿色、细长、呈圆柱形,顶部尖尖。

2. 竹笋生长过程:发芽、生长、破土、成熟。

3. 竹笋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竹笋生长过程,并标注各阶段名称。

2. 答案:竹笋生长过程包括发芽、生长、破土、成熟四个阶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竹笋生长过程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对竹笋与其他植物生长异同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竹笋生长,加深对生长过程认识。

(2)开展“我小竹笋”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关注二、教学难点与重点详细补充和说明1. 竹笋生长过程发芽:竹笋从土壤中萌发,逐渐向上生长。

生长:竹笋在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下,不断吸收养分,快速生长。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小竹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大自然礼物》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围绕“小竹笋”展开。

通过观察、体验、探索,让幼儿解小竹笋生长过程、外形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小竹笋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及其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好奇心,培养他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竹笋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关系。

2. 教学重点:观察小竹笋外形特征,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竹笋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解、小竹笋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小竹林,让幼儿发现小竹笋。

(2)邀请幼儿共同挖掘小竹笋,体验挖笋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小竹笋实物、图片和生长过程图解,让幼儿观察、解小竹笋生长过程、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讨论小竹笋与人类生活关系,如食用、工艺品制作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小竹笋外形特征。

(2)组织幼儿合作完成一幅以“小竹笋”为主题作品。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作品中关于小竹笋生长过程、外形特征等信息。

六、板书设计1. 小竹笋生长过程图解2. 小竹笋外形特征3. 小竹笋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幅关于小竹笋生长过程或与人类生活关系。

2. 答案示例:一幅描绘小竹笋从发芽、长高到成竹生长过程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挖笋活动表现出极高兴趣,但在讲解小竹笋生长过程时,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需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考察,解小竹笋在生活中应用,如竹制品制作、竹笋美食等,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小竹笋价值。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需要确保幼儿能够亲身体验挖笋乐趣,以此激发他们对小竹笋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案《小竹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小竹笋”一节。

通过观察、探索小竹笋的成长过程,使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竹笋的外形特征,知道它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珍惜植物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小竹笋,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竹笋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解。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寻找小竹笋,引导幼儿观察、触摸,初步了解小竹笋的外形特征。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小竹笋是从哪里来的吗?它是怎样生长的呢?”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小竹笋实物和图片,讲解小竹笋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小竹笋的生长规律。

(2)教师通过图解,让幼儿了解小竹笋从发芽到长成竹子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小竹笋,画出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图。

(2)分组讨论:小竹笋生长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生长?(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绘画作品,讲述小竹笋的生长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图解。

2. 幼儿绘画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小竹林,画出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图。

2.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幼儿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小竹笋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和绘画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引导幼儿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和绘画过程,共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竹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竹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竹笋》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竹笋》篇1活动目标:1.感知竹笋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生长变化的过程。

2.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课件、礼物包裹、竹笋生长过程图、竹笋若干。

活动过程:1.猜猜、说说,引发幼儿兴趣师:(出示大熊猫图片)今天大熊猫收到了朋友们送的一份神秘礼物,它们是大熊猫最爱吃的东西。

你们猜是什么?(竹子)师:你们猜对了,大熊猫最爱吃的就是竹子。

(出示竹子图片)师:可是竹子那么长,包裹那么小,装得下吗?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一位小朋友来摸摸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包裹里的东西摸起来什么感觉?你觉得是什么呢?答案揭晓:竹笋。

师:竹笋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是软的还是硬的?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原来竹笋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圆锥形的;外面包着一层笋壳,颜色有些是褐色的,还带点黄,有深有浅;而且竹笋摸起来是硬硬的。

2.玩玩、剥剥,认识竹笋师:可是熊猫最爱吃竹子,为什么要送一根竹笋呢?你能猜出这个秘密吗?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原来竹笋长大了就变成竹子了。

师:竹笋是怎样长大的呢?(出示竹笋生长过程图)请幼儿排序竹笋生长过程,并做动作扮演。

师:这里有很多竹笋,熊猫也想要请你们吃,可是现在就能吃吗?(要剥壳)师:笋宝宝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里,现在请你去试一试,剥一剥。

幼儿操作剥笋。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剥的才不破?你用什么办法剥的这么快?小结:原来剥笋要轻轻地,一层一层剥才不会破。

儿歌总结:小朋友们快快来,我们一起来剥笋,从外剥到里,从下剥到上,一层一层往里剥,笋宝宝露脸微微笑。

3.结束师:笋剥好了,我们送厨房请阿姨去制作美味的菜肴吧。

教学反思:活动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我准备了教具礼物盒,并制作了简洁的PPT课件,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情境。

中班优质科学优质教案详案《小竹笋》

中班优质科学优质教案详案《小竹笋》

中班优质科学优质教案详案《小竹笋》一、教学内容《小竹笋》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植物》,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认识竹笋生长过程,解竹笋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竹笋生长过程,认识竹笋特点,知道竹笋营养价值。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笋生长过程描述,竹笋特点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表达、合作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笋实物、生长过程图、竹笋观察记录表、竹笋图片、教学PPT。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竹林,观察竹笋,让幼儿描述看到竹笋。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竹笋生长过程,让幼儿解竹笋从发芽到成竹过程。

3. 课堂互动(10分钟)a.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竹笋特点。

b. 分享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随堂练习(5分钟)a. 让幼儿观察实物竹笋,用画笔描绘竹笋。

b. 填写竹笋观察记录表,记录竹笋生长过程。

a. 讲解竹笋营养价值和用途。

b. 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爱护竹笋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竹笋生长过程图。

2. 竹笋特点列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看到竹笋,并简单描述它特点。

2. 答案:竹笋外形呈圆锥状,颜色为绿色或淡绿色,表面光滑,质地脆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带领幼儿参观竹林,实地观察竹笋。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解竹笋,共同完成竹笋观察记录表。

3. 举办“我眼中竹笋”绘画比赛,激发幼儿对竹笋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需要重点关注幼儿对竹笋观察和描述。

由于幼儿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竹笋观察可能不够细致,描述也可能不够准确。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要耐心引导幼儿观察竹笋外形、颜色、质地等特点,并鼓励他们用自己语言进行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案详案《小竹笋》
幼儿园中班优质科学教案详案《小竹笋》【设计意圈】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万物生发。

《小竹笋》选材来自于中班“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

本次教学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意在让幼儿感知竹笋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从竹笋生长到竹子的变化过程,引导鼓励他们关注自然现象的不断变化。

同时幼儿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能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能得到相通。

【活动目标】
1.感知竹笋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生长变化的过程。

2.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礼物包裹、竹笋生长过程图、竹笋若干。

【活动过程】
1.猜猜、说说,引发幼儿兴趣
师:(出示大熊猫图片)今天大熊猫收到了朋友们送的一份神秘礼物,它们是大熊猫最爱吃的东西。

你们猜是什么?(竹子)
师:你们猜对了,大熊猫最爱吃的就是竹子。

(出示竹子图片)
师:可是竹子那么长,包裹那么小,装得下吗?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一位小朋友来摸摸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包裹里的东西摸起来什么感觉?你觉得是什么呢?
答案揭晓:竹笋。

师:竹笋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是软的还是硬的?
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原来竹笋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圆锥形的;外面包着一层笋壳,颜色有些是褐色的,还带点黄,有深有浅;而且竹笋摸起来是硬硬的。

2.玩玩、剥剥,认识竹笋
师:可是熊猫最爱吃竹子,为什么要送一根竹笋呢?你能猜出这个秘密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原来竹笋长大了就变成竹子了。

师:竹笋是怎样长大的呢?(出示竹笋生长过程图)
请幼儿排序竹笋生长过程,并做动作扮演。

师:这里有很多竹笋,熊猫也想要请你们吃,可是现在就能吃吗?(要剥壳)
师:笋宝宝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里,现在请你去试一试,剥一剥。

幼儿操作剥笋。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剥的才不破?你用什么办法剥的这么快?
小结:原来剥笋要轻轻地,一层一层剥才不会破。

儿歌总结:小朋友们快快来,我们一起来剥笋,从外剥到里,从下剥到上,一层一层往里剥,笋宝宝露脸微微笑。

3.结束
师:笋剥好了,我们送厨房请阿姨去制作美味的菜肴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