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护理管理

21 术后机械通气呼吸支持 .. 1
氧合 , 减少 呼吸做功 , 降低肺血管阻力 , 促进 心功能恢复【 I J 。呼吸 机根据患儿情况 已事先调节好各种参数 ,返 回病 房后 立即接呼 吸机 , 寸带交叉 固定气管插管 。定时测量 气管插管长度 , 用 防止
清晰、 对称 。观察 呼吸频率 、 节律深浅 , 呼吸机是否与患儿呼吸同 步; 观察 口唇 、 甲床有元紫绀及神志情况。 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 。 每 隔半小 时或 随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根据 其结果随时调整 呼吸 机各项参数。 21 加 温、 化 、 化呼吸道 , 时清除 呼吸道分 泌物 .. 3 湿 雾 及 由于 4 J 呼吸道分泌 旺盛 , ,L 同时气管黏膜 柔嫩 , 容易受损 , 吸痰不宜
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 以上简称先心病 ) 是公认 的有 效 手段 , 术后施 行有效的监测和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 、 确保 患 儿护理安全 、促进术后尽早恢复 以及提高先 心病手术成功率 的
关键 。
21 拔管指征 当患儿 意识 完全清醒 , .. 4 肌力恢复正常 , 循环系 统 稳定 , 良好 的咳嗽和 自主呼吸 , 有 动脉 血气分析在 正常范 围 , 无严重系统并发症 , 可考虑拔气道插管。 21 预 防和控制 呼吸道感染 .. 5 拔除气管插管后 ,给予糜蛋 白 酶、 地塞米 松 、 抗生素等 药物行超声 雾化或氧 气雾化 吸入 1 , 周
吐误 吸 。
2 . 循 环 系统 的 管理 2
A D 房 间隔缺损 )3例 ,O ( S( 1 T F 法洛 氏四联症 ) , 4例 全部病 例均
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呼吸道管理

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呼吸道管理发表时间:2011-10-13T10:56:46.8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21期供稿作者:段长虹[导读] 规范化的呼吸系统管理是病儿康复的重要因素。
段长虹(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453100)【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021-0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将于婴幼儿时期进行手术治疗。
心脏直视手术后的婴幼儿返回重症病房时,大都保留气管插管。
继续在重症病房内施行一段时间辅助呼吸。
所以,规范化的呼吸系统管理是病儿康复的重要因素。
1 临床资料我科重症病房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9月共施行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251例:男137例,女114例,年龄8个月至5岁,平均2.7±1.9岁,体重 8kg~25kg,平均16.5±7.6kg。
其中经口气管插管56例,气管插管时间3h~42h,平均8.6±6.3h;经鼻气管插管19例,气管插管时间5h-73h,平均12.5±8.3h。
2 呼吸机管理2.1选择合适呼吸机选择定容、定压持恒流的呼吸机,合理使用呼吸机,维持良好通气功能,预防缺氧发生。
2.2呼吸机参数设置2.2.1呼吸方式采用容量控制+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控制+PEEP,以及SIMV+压力支持+PEEP。
2.2.2吸入氧浓度(FIO2):术后回重症病房时,氧浓度给予80%,30分钟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常规术后为45%,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为60%。
2.2.3潮气量(VT):容量控制或SIMV时的VT为体重(kg)×(8~12)=ml数。
压力控制时,调整吸气压力(10~20cmH2O)以达到上述潮气量数值。
2.2.4呼吸机频率(RR):体重10~20kg,20次/分;>20kg 15~20次/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它会导致右心室和左心室之间的室间隔出现缺损,从而使氧合血和非氧合血混合,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为了保证婴幼儿在手术前、手术期和手术后的护理,以下是针对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内容。
1.术前护理: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对婴幼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和体重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社交环境和生活情况,以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在术前,要确保婴幼儿在手术时有空腹,通常要求术前4-6小时禁食,以减少手术中出现呕吐和误吸的风险。
2.手术期护理:在手术期,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指标。
特别要关注患儿的氧饱和度,确保其在手术期内的氧合情况。
若有情况异常,如氧饱和度下降或循环不稳定,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在手术期,护士还要保持婴幼儿体温的稳定。
由于手术期间体温的波动可能导致感染,因此护士要根据婴幼儿体温情况及时调整室温,使用保温垫或其他方法保持婴幼儿的正常体温。
麻醉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护士要密切观察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反应,包括呼吸情况、血压和心率变化等。
麻醉后,需要观察婴幼儿的恢复情况,并在恢复期间保持患儿的安静和舒适。
3.术后护理:手术后,护士需要确保患儿的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需要注意手术区域的血流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如出现肿胀、红肿、渗液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
护士还要观察患儿的氧饱和度、呼吸状况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患儿出现的呼吸困难、心率不齐等情况。
除此之外,还需要给患儿按时投予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并且要确保患儿的营养摄入,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患儿的康复。
术后还需要给患儿进行结构性心脏康复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手眼协调训练等,以帮助患儿恢复心理和生理功能。
总结起来,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护理中,关键是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氧合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

[ 关键词 ] 先天性心脏病 ; 肺动脉高压 ; 婴幼儿 ; 外科手术 [ 中图分 类号] R 5 . 64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10 .6X 2o 】90f 2 0226 (o 83-0  ̄0
P H是 指 肺 动脉 收 缩 压 >3 m g平均 压 ≥2 0m H , 5 m H , 毛 细 血 管 平 均 楔 压 或 左 心 房 压 ≤ 1 m g肺 5 m H , C D常见 的并 发症 。在 大 型 V D、D m g是 H S P A、 C V D和 T P D的患儿 中 , 不 能 及 时 诊 治 , 幼 AS AV 如 婴 儿 期就 可 能 合 并 严 重 P H。如 严 重 P H未 得 到 有 效
~
或硝普 钠等 。待 血 流 动 力 学稳 定 后 撤 离 呼 吸机 , 生 命体 征平 稳后转 入 普通病 房 。
2 结果
全组治愈 3 例 , 6 死亡 2 , 例 分别死于低心排综 合征 和 P 危 象 。术 后 发 生并 发 症 8例 , 中肺 部 H 其
感染 4例 , 不 张 1例 , 心排 综 合 征 3例 , 治 愈 肺 低 均
告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3 P A均 采 取左 腋 下 小 切 口行 动 脉导 管 结 扎术 。 例 D 体外循 环 ( P ) 术 3 CB 手 5例 , 用 Jsa 外 循 环 机 应 ot 体 r 和膜式 氧 合器 , 预充 全 血 、 白蛋 白 , 采 取 胸 骨 正 中 均
(D ) 例 ,S P A 9 V D合并继发性房问隔缺损 ( S ) 例, AD6 P A3例 , S D A D 3例 , 全 性 房 室 隔 缺 损 (A S 2 完 C V D)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课件

CVP ↑,BP正常 :血容量超负荷或右心衰—强心利尿。
CVP ↑ ,BP ↑: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量增多—血管扩张 剂,利尿剂,控制输血输液。
CVP进行性升高及BP 下降:可能为急性心包填塞或严重心功
能不全—强心利尿,心包引流。精
8
四肢是否温暖。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秒。 外周脉搏是否有力。 皮肤颜色是否粉红。 尿量。
手术后第一个24小时总液体入量: 体外循环病人=50%维持液量+其它丢失量(胸引管) 非体外循环病人=80%维持液量+其它丢失量(胸引管) 其后2-3天根据病情增加致100%维持液量 总输液速度(ml/h)= (50%维持液量+胸引管+药物) ÷24 胸引管丢失量≥3ml/kg/h×3h,5ml/kg/h×1h需立即输血直致< 2ml/kg/h,并且给予相应的止血措施。如果凝血项全正常,出血 量≥ 3ml/kg/h或第一个小时达精 到10ml/kg,立即通知外科1。1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可用阿托品﹑起博器;心动过速 可用西地兰﹑可达龙;室性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
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及时纠正。
精
6
心电图的监测
手术后要选择R波向上,P波显示清楚,QRS波幅大的 导联监测。
常见心律失常的判断。 手术后心率增快的常见原因:血容量不足﹑疼痛﹑低心
排﹑儿茶酚胺类药物的作用﹑体温>38度﹑缺氧 ﹑肺 不张﹑躁动﹑胃肠胀气﹑心包填塞﹑电解质紊乱。 手术后心率减慢的常见原因:房室传导阻滞﹑酸中毒﹑ 洋地黄等药物作用﹑大量镇静药﹑迷走神经兴奋。 心率过快过慢均影响心排量,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充分给氧,镇静,冬眠疗法,脱 水治疗,激素,神经营养药。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对策分析

1 . 1一般 资料
配合 , 以消除患儿焦虑和恐惧 的心理。 协助病人进行锻炼 , 并对其
每 一点进步及 时给予 鼓励 , 以增强对治疗 的信 心 。 在 出院前对患 儿及 家属进行必要的教育 , 教会他, f r i t h 何保护心脏。
本次研究 的全部 患儿均进行 了随访 。随访 时间为 1 个 月一 1
能愈合。
1 . 2 . 3饮食 护理 患儿术后要严格控制 液体人量 ( 1 ~ 5岁儿童入量
2 0 , - 4 0 ml J h , 5 ~ 1 0岁 儿 童入 量 4 0 — 8 0 ml J h , 1 0 ~ 1 4岁 8 0 — 1 2 0 mI A a )
1 . 5统 计 方 法
本组 3 0 0例 , 进行 了临床研究 , 男 性 患儿 1 5 6例 . 女性 患儿 1 . 4随访
1 4 4例 , 年龄 2 — 1 2岁 , 平均 ( 7 . 1 4 ± 1 . 0 3 ) 岁 。其 中室缺 修补术 2 0 5 ( 1 0 . 6 7%) 、 主动脉缩窄手术 1 0例( 3 . 3 3%) 。
过大易造成气 道黏膜损伤, 压力过小起不到吸引效果 , 每次吸痰时 2 . 1护 理 结 果
间不超过 l 0 ~ 1 5 s , 以防引起暂时性 P a O : 下降, 吸氮过程 中严格无 菌技术操作 全 组发生肺部并发症 1 0例 . 其中 1 例死 于低心排 出量综合
征, 其余肺部并发症 2例 , 肺炎、 肺不 张 8例均经治疗后痊 愈 , 心
随着心脏外科护理技术水平 的不 断提高 . 先天性心脏病 的护 由于大部分患儿多伴有严 重的焦虑 、 排 斥感 , 护士要为患儿做 好
理直接趋于低龄化 , 由于儿童心脏术后护理对技术 和设备要 求较 机械 通气前 的解释 , 告知患儿使用机 械通气 的必要性 、 目的和作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护理

关 键词 : 心 病 ; 械通 气 ; 期 脱 机 先 机 早 中 图分 类 号 :4 36 R 7.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6 4 4 0 2 1 一 4 0 8— 3 17— 9 X(00)0 — 0 0 0
s J 先 天性 心脏 病 ( 心病 ) 前往 往存 在心 JL  ̄ 先 术
2 护 理
21 术后护 理 .
后心 肺功 能恢 复 。 长期 应用 呼 吸机 辅助 呼 吸 , 但 延
迟拔 除气管插 管会增 加 呼吸机 相关 肺炎 …、 管损 气
21 准 备工 作 .. 1
患儿 进 入 I U前 1 ~ 0m n 检 C 5 3 i,
伤 、 道梗 阻 等并 发症 的发 生率 , 响术后 恢 复及 气 影 手 术效 果 。 因此 , 强 呼 吸机机 械通 气期 间气道 的 加 护理 , 在患 儿生命 体 征 平稳 、 自主 呼吸 良好 时及 时
21 严密 观察疴 隋变化 ( ) 密观察 生命体 征 .- 3 1严 及神 志变化 ;2做好 静脉输 液 的观察 , 持管道通 () 保
畅, 确保 药 物准 确输 入 ;3 做好 以下 监测 : 电监 () 心
5 7例 , 间隔缺损 + 间 隔缺损 1 室 房 8例 , 洛 氏四联 法 征 5例 , 洛 氏三联 征 2例 , 纯 肺 动脉 瓣 狭 窄 2 法 单
收稿 1 :0 0 0 — 4 3 2 1— 3 0 期 作 者 简介 : 吕媛 媛 (9 4 )女 , 北 保 定人 , 师 。 18一 , 河 护
查 呼吸机 各接 头连 接是 否正 确 , 接头 有无 漏气 , 。 检 查 呼吸 机 电源 、 缩 机 电源是 否 接好 , 据患儿 体 压 根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的呼吸道护理
张 金 枝 王 玉 伟 冯 丽
【 要】 目的 探 讨和 总 结婴幼 儿先 天性 心脏 病术后 的呼 吸 道护理 措 施 ,以减 少术后 呼吸 道 并发 症的 发生 , 摘 降低 病死率 。方 法 回顾 分析 20 06
新生儿 阶段 出现危重症象 ,另有 l 虽能渡过婴幼 儿期 ,但逐渐 发展 为 / 3
中重度肺小 动脉梗 阻性病 变 ,失 去手术机会 ,即使可 以治疗 ,其 手术 后并发症 多 ,病死率 高。所 以,新生儿和婴幼 儿阶段先 天性心脏病 的 外科 纠治是先天性 心脏病 治疗 的必 然趋势 。但 由于 患儿年龄 小 ,体 】
2 . 时复 诊 .3及 9 1 5 内每3 月复查 1 ,5  ̄年 个 次 年后 每年复 诊 1 次直至 终生 ,指导患
者对健侧 乳腺每周 自查 。 此外 ,家庭 和社会都 要给 予她 们关注 和支持 ,增 加战胜疾病 的信 心健 康的基础 。
必要时给予利尿剂 。
2 . 敏反 应 8过
在家庭 和工作单 位要努力 去做常规 的活动 ,如扫地 、擦桌 ,提轻 物 ,要求 在术后 12 - 个月要 完全恢 复肩部 运动 ,基本上 达到抬 举 自如
的程度 。
有 的化疗 药物如泰索 帝 ,滴注 时可发生 过敏反应 。轻度过 敏反应 最 常见的症状为 红斑 ,严重者 可表现为低 血压 、支 气管痉挛 、呼吸 困
在我 国,先天性 心脏病 的发生 率为出生新生儿 的6 %,每 年大约 .0 7
有 l万名先天性 心脏病 出现 ,其 中1 在 出生后6 5 / 3 个月 ~年 内,甚 至在 1
患儿进入 IU前准备好 适宜的呼 吸机 ,入 IU 时予去枕平卧 ,根 C C 据年龄和体质 量调 节好呼吸机参数 , 潮气量不可过大 , 以免造成气压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应用腹膜透析可迅 速改善术后心肾功能不全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应用指征:
• 术后早期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合并有毛细血管 渗漏综合征,常规治疗下仍少尿或无尿,持 续3~5小时,肺内渗出增多,中心静脉压进行 性上升
• 术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BUN、 Cr升高
腹透前 216±68 18.6 ±7.8 4.6 ±2.3 3.6 ±0.8
3.9 ±0.8
14.6 ±3.4
——
0.2 ±1.2
8.9 ±3.6
腹透后12小时 142 ±38 9.8 ±2.8 2.8 ±2.0 3.3 ±0.8
腹透后24小时 136 ±29 6.7 ±3.1 1.5 ±0.8 3.3 ±0.8
1999~2001年 61例腹透患儿循环和代谢指标变化(x ±s)
指标 Cr( umol/L)
BUN( mmol/L)
乳酸( mmol/L)
K+(mmol/L)
血浆白蛋白 (g/L)
中心静脉压 (mmHg)
每周期带出液 体量(ml/Kg)
尿量 ( ml/Kg -1/h) 总液体平衡量 (ml/Kg -1/d)
建立适合婴幼儿肺部 病变特点的呼吸支持策略
呼吸方面
• 肺部无病变或病变轻:容量模式—VT恒定 肺泡病变重(ARDS):压力模式/高频/PEEP/侧卧 —氧合 气压伤
• 小婴儿心肺稳定,但脱机困难者,应除外膈肌麻痹, 必要时膈肌折叠
• 拔管后早期呼吸功能不全,NCPAP 支持
NCPAP适应症: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患儿鼻孔
呼吸机管道
呼吸机管道
• 呼吸机模式置于压控档或BiPIP档:
PIP 10~16mmHg PEEP 2~4cmH2O RR接近自主呼吸 调节触发灵敏度
2000~2002年39例NCPAP 治疗前后呼吸循环参数变化(x ±s)
治疗前
治疗后 20min 治疗后
1h 治疗后
2h
RR
HR
BP
(次/分) (次/分) (mmHg)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腹透方法:
• 腹透管送入膀胱直肠凹 • 2.5%或4.25%的腹透液10~20ml/Kg.次 • 减轻水负荷——短周期:1~1.5小时/周期,
(入液10~15分钟,保留15~30分钟,排液 30~60分钟) • 带出毒素及代谢产物——适当延长保留时间, 监测透析液中BUN、Cr与血中浓度相近
腹透后48小时 138 ±32 6.6 ±2.5 1.3 ±0.7 3.2 ±0.7
—— 9.6 ±3.2 6.8 ±1.8 0.6 ±0.9
——
4.3 ±0.5 8.7 ±3.3 5.4 ±1.4 1.8 ±1.2 –8.1 ±4.8
4.7 ±0.6 9.2 ±2.6 5.5 ±1.6 1.5 ±0.9 –6.7 ±4.8
102 ± 11/
61±9 163 ±16 65 ±9
56 ±8
157 ±13
93 ±9/ 61 ±5
52 ±7 43 ±5**
151 ±12**
147 ±10**
91 ±9/ 60 ±5 89 ±8/ 58 ±5
PaO2 (mmHg)
76 ±18
84 ±15
93 ±15 106
±14**
PaCO2 (mmHg)
肺血管收缩 肺高压
呼吸方面
气管支气管管径细,气道阻力高 呼吸道梗阻、气道高反应
喉软骨软化,上气道狭窄 声门下水肿 呼吸功能储备差 呼吸机依赖 膈肌麻痹 呼吸机依赖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循环方面
以组织灌注参数的动态变 化作为判断早期循环的指标
• 动脉血压不敏感,轻~中度低血压,灌注好不需处理 • 乳酸≥2mmol/L,SvO2 <60%,提示早期低心排 • 治疗:①容量、游离钙离子、心率/律、镇静
• 渗出为主的缺氧性呼吸衰竭(早期ARDS、 肺水肿、肺内小侧枝) NCPAP——增加FRC 促进萎陷肺泡复张 肺水重新分布
• 严重声门下水肿、重症哮喘 NCPAP——提供快速良好的湿化气流 减轻大、小气道塌陷 克服增高的气道阻力 减少呼吸功
NCPAP使用方法: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 选择大小适宜的鼻塞 • 鼻塞与呼吸机管道相连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恢复特点及治疗对策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小儿心脏中心PICU
王旭 陈霞 杨菊先 张燕博 贺彦 张雅娟
1997~2002年度婴幼儿先心病手术情况
1200
6
1039
1000
5
4.2%
8004Leabharlann 600 567 400 200
例数 3 2 1
死亡率
2.1%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背景
早期干预 • 重症患儿早期病死率下降
• 终止继发心肺损害 • 满意的外科疗效
潜在问题 • 自身器官发育不成熟
• 心脏畸形复杂 • 对CPB、手术耐受差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恢复特点
循环方面
重症复杂畸形心肌储备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改变大
NO吸入及监测方法:
Dragger:NO/NO2传送及监测系统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 10 ppm 20ppm
• 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BP、HR、CVP、PAP)
呼吸参数(FiO2、PIP、Paw) 毒性反应(NO2、MetHb)
• 撤离前:治疗剂量 3ppm(1ppm)
• 拔管后PH:面罩吸入简易NO(0.3~1.0L/min)
低心排
循环方面
CPB 血管内皮受损 “毛细血管渗漏”
临床表现:
严重的全身性水肿,体重增加>10% 大量腹水、胸水 血压波动大、少尿 低心排 正性肌力药需求 胶体需求 术后早期(CPB中)开始,持续至术后2~3 天(重者3~5天)
呼吸方面
CPB
肺血管内皮损伤、间质水肿 肺不张 、低氧血症
CPB 血小板聚集、炎症介质释放
58 ±21
52 ±20
47 ±12 44 ±8*
注:与NCPAP前相比,*P<0.05,**P <0.01
配合吸入NO可有效防 治术后早期反应性肺高压
婴幼儿先心术后 主要的治疗对策
• 严重突发致命,预防为主 • PH手术适应症/术前调整 • 术后综合治疗:早期镇静
调节PaCO2 28~35mmHg或PH7.5~7.6 有效的血管扩张药物 配合5~20ppmNO吸入(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