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专题组合(四)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专题组合(四)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专题组合(四)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组合(四)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

读(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据中医师施孝文介绍,梅雨季节还未结束,不少市民已经________前往医疗机构咨询关于冬病夏治的事情了。

②过去五年间,中国快递市场的规模经历了一场疯狂增长,而国外快递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后,国内快递业的转型已________。

③官兵们一直冒着酷暑坚持在消防车旁为群众取水,及时缓解了当地群众用水的________,保证了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用水。

A.迫在眉睫迫不及待燃眉之急

B.燃眉之急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C.迫不及待迫在眉睫燃眉之急

D.迫不及待燃眉之急迫在眉睫

解析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容等待。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是名词性短语。迫在眉睫:睫,眼毛。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是形容词性短语。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跟随原声电影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大部分电影中角色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者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B.由于微信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犯罪分子的“新天地”,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软件,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值得大家关注。

C.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D.巴金“讲真话”的精神影响了一大批同样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作家,其中萧乾是受巴金影响最深的一位。

解析A项,句式杂糅,改为“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有困难”;B项,主语残缺,删去“由于”。C项,搭配不当,“加快”和“规模”搭配不当。

答案 D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今年的“双11”如期而至,各路电商大显神通,“剁手党”们你争我抢,毫无悬念地再创销售奇迹。“双11”当天,在一个小时之内已有220个国家和地区买家涌入速卖通下单。

当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仍然偏弱,但网购出口的喜人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外贸的有益补充。通过跨境电商,中国制造可以去掉大量的中间环节,________。这既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提供了更便捷的路径,也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空间。

A.在即时收集反馈信息的同时,甚至还可以直接卖到国外小商店和消费者手中

B.而且直接卖商品给国外小商店,或者消费者手中,即时收集反馈信息也成为可能

C.将商品直接卖到国外小商店,甚至消费者的手中,还可以即时收集反馈信息

D.甚至能直接将商品卖到国外小商店和消费者手中,还收集了即时反馈信息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本题,不仅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连贯,还要注意关联词的搭配。根据“这既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提供了更便捷的路径,也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空间”的提示,以及“中国制造可以去掉大量的中间环节”的暗示,应填递进性的语句。学生初选答案之后,一定要整体阅读,检查一下语意是否和谐统一。选择A项。

答案 A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进入2012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__①__,大数据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__②__?一组名为“互联网上一天”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 940亿封之多……大数据虽然孕育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日渐普遍和成熟,但它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绝不只限于技术层面,本质上,__③__,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补写句子要注意上下文的关联,①后面提到“这个时代的产物”所以这里应是现在是什么时代,再根据前文“信息爆炸”等内容,可答出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②处是一个问句,

根据后面回答的内容,应是在问大数据有多大。③从后文中的“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应是大数据让决策行为更理性。

答案①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②大数据到底有多大③它让决策行为更加理性(它改变了决策行为的依据)

5.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徽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

答案(示例)该标志包含“浪花”“双手”和整体的圆形,浪花表示海峡;双手表示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圆形将浪花和双手包容,寓意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携手并进的“和谐”“圆融”。(构图要素完整、寓意解说合理即可)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师者,________________”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性背诵,更注重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所以在平时背诵时,不能死记硬背,要对所背的内容理解,在背诵的过程中要做到字形字义相结合,更要理顺句子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关注容易写错的字。如“盈”“受”等。

答案(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张梦阳:沉潜“鲁”海四十载

于仲达

张梦阳大半生时间致力于鲁迅研究,清寂的书斋,尘封的书籍,却能让一个学者得寂寞,坚守思想。一个冷板凳一坐就是四十年,这份寂寞谁能忍耐?现在的学术界,也早已经不是一片净土了,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圈子,唯独缺乏“傻子”和“愚人”。张梦阳自称是“笨人”,自然做的是“笨事”。

从1982年至1991年,用了人生最宝贵的九年年华,主持编纂了五卷一分册一千万字的《1913——1983 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 1992 年至1999 年用七年时间写作了《阿Q 新论——阿Q 与世界文学中的精神典型问题》和《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 》两本专著,与人合作翻译、出版了鲁迅生前多次力主翻译的《中国人气质》;2000 年至2003 年写作了三卷本一百八十七万字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并梳理了阿Q、鲁迅杂文等专题研究的学术史。近年构思和写作了鲁迅传《苦魂三部曲》,确实是功德无量。学院里每一个做鲁迅研究的,都已经把他的书当作工具书了。但也就是这种精神打动了我:在这人人争名逐利的年头,居然还有人把自己的时间贡献给鲁迅研究,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许多专业研究者感到羞愧与欣慰。

鲁迅逝世以后的70 多年间,研究他的论文和文章,汗牛充栋。张梦阳仔细爬梳了鲁迅研究史,认真加以搜集、梳理、分析和综合,将鲁迅当作20 世纪的一种杰出精神文化现象,作出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的结论。做这样的工作,无疑要具有一种耐得寂寞的精神,先不说做研究,仅仅将有关鲁迅的论文和著作加以搜集和阅读,就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再对它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又需要多少时间?人之一生,除了吃喝拉撒休息应酬以外,还剩余多少时间?张梦阳居室宽敞、舒适,收入不多但足够花用。女儿一家已定居美国,职业医生,处于白领上层,居住着两层小楼、前后草坪的“豪宅”,生活优裕、稳定,多次要给他办绿卡,到他们那里长期居住。但美国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物质,也没有能吸引住他。

40多年间,置身孤静斋忍受了多少清苦与寂寞?他在后记中写道:又是一年秋风劲。北京出现了百年来最寒冷的秋天,尚未供应暖气,室内阴冷异常。而正是在这种难耐的环境中,终于写完了这部书的最后一个字。既觉得如释重负,又感到无限惆怅,写到最后时,竟禁不住热泪奔涌,顿有生命即将耗尽之感。我是一个很笨的人,不仅才气不大,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所谓的才气,还颇有点愚钝。我所采取的首先是清代朴学家式的笨拙却很实在的文献资料搜集梳理法。第一步,大量收集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锐意穷搜,竭泽而渔,尽力做

到没有遗漏;第二步,按照鲁迅学的方方面面和各个专题对论著资料进行分类;第三步,各类资料严格依照时间顺序排列,依序细读,做成编号卡片,卡片要求提炼精粹,简要评说;第四步,反复阅读卡片,思考问题,梳理脉络,辨析类型,探索含义,权衡得失,找出症结,列出提纲;第五步,在电脑上写作各个时期与各个分支的学史。写毕,反复与资料原文校核、订正,力求准确。这一道道工序,有如煎药煨汤,一道不可缺少,而且只能用文火慢煨,不可急火猛烧。这样,仅《野草》学史就积累三百余张卡片,耗时整整半年。这的确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是对于这种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的书,只能这么办。因为这部书将来对于后世的价值,可能就在于文献资料的全面系统和确凿坚实。可以想象,张梦阳完全是在经过长期孜孜砣砣、点点滴滴的愚笨准备后动笔写的,为了写作,他忍受住了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不是出自对于鲁迅的真正景仰,是不会倾情付出的。聪明人,是断不会受此精神折磨的。

张梦阳出生于1945 年,从1972 年在人民日报发表《鲁迅杂文辩证法研究札记》算起,至今已经整整四十多年,他的大半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鲁迅研究。1973 年他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分配到河北农村教小学,行囊很小,被褥里包裹着的一套《鲁迅全集》却很重。小小的破屋里睡着三个人,寒冬的黑夜里,他只能从被窝里伸出头来,趴在床头前的一块木板上、借着一盏浆糊瓶做的小油灯读《鲁迅全集》,翻展的书页已经磨折得昏黄糙旧了。在这种艰苦环境中读书,激发了他顽强的生命意志,几年下来,他把《鲁迅全集》读得烂熟。一提到鲁迅重要的话,就能当场翻到出处。对鲁迅的思想本质也有了较深的领悟与理解。在艰难困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往往有了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使命,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这两段名人(别林斯基、托尔斯泰)名言,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最需要、最本质的东西,一切浮华终将在时间面前颜色尽失,留下的只是贡献给人类文化宝库的真正的思想艺术。

(张梦阳答朱自奋记者问)

②张著的价值不仅在于全景式地描述了20 世纪中国鲁迅学史的全貌,让我们看到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的一个侧影;更为深远的意义还在于科学学理精神和求实、正派学风之倡导与实行。

(程致申《读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张梦阳潜心鲁迅研究,其成果之一就是用九年时间主持编纂了五卷一分册一千万字的《1913—1983 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

B.张梦阳对鲁迅的思想本质有较深的领悟与理解,出自对于鲁迅的真正景仰而产生研究鲁迅的兴趣,进而把《鲁迅全集》读得烂熟。

C.张梦阳不愿意去美国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坚持在寂寞难耐的环境中从事鲁迅研究,显示了一个学者不慕名利,专心学术研究的精神风范。

D.张梦阳大半生时间致力于鲁迅研究,其研究成果已被很多人借鉴。他自己的行动和丰硕成果践行了自己的人生信仰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解析B项,颠倒因果,是读熟了鲁迅的作品,才有对鲁迅的思想本质的较深的领悟与理解。

答案 B

8.张梦阳自称是“笨人”,做的是“笨事”。结合材料,具体说明张梦阳做了哪些“笨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在艰苦的环境中,用了几年的时间,把《鲁迅全集》读得烂熟。②采取清代朴学家式的梳理法搜集鲁迅研究的文献资料。③忍受肉体和精神的折磨,用40 多年时间研究鲁迅,取得丰硕成果。

9.作为一名专业研究者,张梦阳身上有哪些突出的品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②将学术学问视同自己的生命。③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④科学的研究方法。⑤求真务实的学风。

2018高考模拟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命题人:欧鹏举成特立蓝黄审校:周玉龙黎奕娜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几年网络文艺异军突起,网络小说、网络自制剧、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的呈现巨大的市场生命力,正抢占传统文艺市场。。 然而,相对于发展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文艺,网络文艺还是一个新概念,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仍未给出一个权威的统一清晰的界定,更别提系统科学的研究了。有学者从广义上归纳网络文艺的内涵,认为网络文艺是指具有网络精神的文艺作品,因此只要具备一定互联网因素的文艺作品都可以称为网络文艺,其中包括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传统文艺作品;也有学者把网络文艺狭义地理解为以数字化形式进行生产创作,并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对于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之间的关联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说法认为,网络文艺是传统文艺在网络上的延伸,旨在强调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都为文艺,即文艺本质论;另一种说法认为,网络文艺是传统文艺的补充,旨在强调网络文艺能够传达传统文艺之外的内容,丰富文艺的表现方式;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网络文艺完全独立于传统文艺之外,旨在强调网络文艺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语言的多媒介因素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型文艺,与传统文艺有着天然的鸿沟。这些观点尽管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仍有失偏颇。因为网络文艺和传统文艺之间既存在天然的有机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网络文艺既不是传统文艺在网络上的延伸,也不仅仅是传统文艺的补充。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就像两个有交集的集合,既有藩篱也有突破,既交融又交汇。从本质看,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只是媒介载体不同而已,那些经历过无数前辈提炼和检验的传统文艺创作和传播的基本规律、审美价值和文艺理论依然适用于网络文艺。由于技术带来的文艺内在特征和审美方式的质变,网络文艺突破了传统文艺内容和形式的限制,拥有传统文艺无法比拟的优势,隐含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内在规律。但必须承认的是,网络文艺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形态和特征并未完全展现,很难完全厘清与传统文艺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此,对两者关系的认知和把握应采取辩证的、长远的眼光和态度:一方面肯定两者的天然联系,但又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一方面承认两者的本质区别,但又不能将网络文艺视为独立的文艺类型;一方面

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篇一: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 析】 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点评】 高考作文命题有一些遵循的原则,就内容而言,就是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显然,这个作文题紧扣了这个原则,是一个关于“人生问题”的命题。相同的景点,对于不同游者,各有看法,各有取舍。由此推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立场观点的不同,对事物会有绝然不同的取舍与看法。 就试题与考生的贴近度而言,该试题做到了易而不俗,新而不涩。易,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认知能力的实际,让学生有活可说,有事可写,不能逼着学生在空中楼阁里面闭门造车;不俗,就是要不

落俗套,不老生常谈。新而不涩,就是试题新颖又不至于艰涩,考生浏览过后,顿时产生新鲜感与润滑感。 此外,该试题意境优雅,文字优美,阅读了试题文字,会让考生产生审美兴趣,美感由此而生。我一直认为,考试——尤其是语文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应该是一种审美体验。 当然,严格地讲,文题亦有些许瑕疵。比如,1.根据语言习惯“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不如“有人说没有,有人说有”顺畅。2.第二段“问下山的人”前面应该加上主语“游客”。因为,前一句的主语是“这里”(山腰),不能承前省略主语。须知,高考试卷的文字表述,是要极其规范严谨的。 【试题分析】 新材料作文,早就打破了“旧材料”作文,立意上单一的束缚,在立意与角度方面解读为:“没有最佳立意,只有最佳角度。”要想在选取角度上得较高的发展等级分,就要做到“角度新颖”。此外,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要分析清楚材料中的“要素”与“关系”。这则材料包含的要素有:“下山的人”、上山游客、风景、路途(山下、山腰、山顶)。而风景这个要素有一个由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渐进关系;路途这个要素有一个远与近,难与易的关系。弄清了材料的要素与关系,角度也就来了: 1.从“下山的人”要素,可以选取的角度有“不同的人对事物不同的观点与态度”; 2.从上山游客的要素,可以选取的角度有“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不断攀登,才能到达峰顶”等; 3.从风景的要素,还可以写“无限风光在‘顶’峰”; ???? 我们能不能放开思路,从分析要素的关系与要素的比喻义、象征义入手,另辟蹊径,探微入幽,从下面这些角度立意呢:

高考议论文结构类优秀作文示例 分论点分析

2017年高考议论文结构类优秀作文示例 心中有德 曾几何时,看惯了太多的钩心斗角,也看倦了太多的贪官污吏,内心迷惘而又不知所措你却笑着对我说,若心中有德,一切终将释然。(提出中心论点) 心中有德,是那淡泊名利的心境。(分论点一) 你静静地漫步于乡间丛林,身上穿着打着层层补丁的衣服,脚上穿着破了洞的草鞋,脸庞被晒得黝黑,唯有那眼睛依旧炯炯有神。我望着你,陌生而又熟悉。身于豪门,本该享受荣华富贵,平步青云,怎奈你那高昂的头颅,始终不愿垂下,宁可受苦受累也不为那“五斗米折腰”。你心中始终以百姓为重,却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事例概括、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那淡泊名利的心境,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牢记你,那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点题,呼应分论点一) 心中有德,是那舍生取义的精神。(分论点二) 你站在驶向零丁洋的船头上,平静而又无奈,平静是因为你视死如归,无奈是太多的无德者与元兵相勾结,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却敌不过内外夹攻。留炎汗多次来找你,他给你讲了那么多你看不到的“美好前程”,可你不但不接受,还对着留炎汗破口大骂,骂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事例概括)是的,我知道,纵然你失去所有,可你还有一件东西永存心中,

那就是德。你没有忘记百姓,没有忘记国家,于是便有了零丁洋上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刹那,远处的宋代为你永存。(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心中那舍生取义的精神,所以你永垂不朽。“文天祥”深深烙在人们的心上。(点题,呼应分论点二)心中有德,是那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情怀。(分论点三) 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多少个日日夜夜,你睡不上一点好觉,吃不上一顿好饭,更令人叹息的是,后主刘禅之无能。救国之重任全压在你身上,可你没选择逃避,你面对着,支撑着。不仅给蜀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谱写出了著名的《出师表》,以示你心中之德。(事例概括、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那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之心,使卧龙之名——诸葛亮流芳百世,成为千古佳谈。(点题,呼应分论点三)于是我明白了,因为心中有德,所以面对权利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因为心中有德,所以为国可以舍生取义;因为心中有德,所以常为国着想,为百姓担忧,直至死而无憾。 立德在心中,使心中有德,让你不再迷惘,而是在德之引导下,走正确之路,并无怨无悔的走完一生。即使平淡也有滋味,即使平凡也会伟大,即使孤独也会快乐。 因为心中有德!(结尾,呼应开头) 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其结构如下:

安徽省六安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对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硅是电子工业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②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③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④天然气、石油和煤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⑤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 ⑥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⑦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 ⑧医疗上可用碳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碳酸钡不溶于水 ⑨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00,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 ⑩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 A.①③④⑦⑩B.②③④⑤⑥C.①⑦⑧⑨⑩D.①②④⑦⑨⑩ 2.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沉淀,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一定不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8gNa2S固体和7.8 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2×6.02×1023 C.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胶体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生成2.24LO2,转移电子数为0.4 NA 4.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mol)() A.图1:n(O2)=1mol时,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B.图2:n(NaOH)=1mol时,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盐 C.图3:n(HCl)=1mol时,K2CO3逐步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反应生成的气体D.图4:n(HNO3)=1mol时,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5.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不能用来正确解释化学过程或事实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石英坩埚:SiO2 +2NaOH Na2SiO3 + H2O

高考满分作文(中心论点+分论点)

2011高考优秀作文(全国卷)赏析: 至诚,至成 松柏不会因为几次雨雪的侵袭而背弃它对大地常青的诺言。 江河不会因为几次干旱的肆虐而违背它对大海永恒的约定。 山川不会因为一点龟裂的伤痕而收回它对草木坚守的承诺。 它们尚且如此,作为"天、地、人"三才之首的人,又该如何呢? 是的,诚信是这个世界拥有的最珍贵的品格,它给了世界一个稳定的依赖,给了人心一方安稳的净土。 诚信是立业之本。在当今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接踵而至的时候,哪家企业能够信守对顾客负责的诺言,它便赢了一半,在阿里巴巴公司爆发诚信危机,内在诚信体系崩溃之时,我们期盼的是一个真正能够一诺千金,一诺千万金的企业站出来,让消费者真正放心,让承诺称得上是铁打的承诺!只是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顶起祖国的脊梁!只是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地成就一批有诚有信的企业家,而非钻营牟利的不法分子。 诚信是为人之道。在"吾日三省吾身"之时,言而有信是必审必省的一项,可见其重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的第一步,就是"修身",而"修身"的第一步,当推言而有信了。古人常为对老友的一句承诺而跋涉千里;孔子的弟子们为了他的遗愿耗时耗力;就连水泊梁山的绿林好汉,江湖大盗聚集之处,当头的就两个字:"信"和"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了一句诺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才是中国人对诚信的最好阐释! 诚信是科学研究的根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素不是精密的仪器,不是成熟的理论,更不是实验室得到的经费,而是存在于科学工作者脑中的对科学、对真理的承诺,如同医务工作者从医前的宣誓,这个承诺同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那些伪学术、假科学相比,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教会关押,迫害长达八年!但也无法改变他对科学和真理的忠诚。如果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对自己的誓言恪守,诚信地做每次的研究,不弄虚作假,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真正高效的科研环境,为祖国做出更具震撼力的贡献! 诚信是…… 我们许诺,所以我们遵从,我们约定,我们信赖,让我们怀着互诚互信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件小事,我们必将成功! 因为至诚,所以至成。 1

2011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

2011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精选 旧书 好风如水,月夜读书,寻得旧书,名曰:《昭君怨》。尘封许久,视之黯然,常以为书即美人,往昔之书,岂非古之美人乎?遥想当年,初出青梓,皓齿明眸,读之心如浴雪,而今黄尘满面,素蟫灰丝,蠹鱼百出。人生百热,终有一冷。好书如玉,兰心蕙质,然亦有生老病死,朱颜零落,纵玉貌绛唇,亦将委骨穷尘,莫不埋魂幽石;千古以来,历尽劫波,不禁喟叹。梦中与之语,对泣不能言: 三更无眠书当枕,一朝醒来梦无痕。旧梦一去生新恨,缣缃黯淡书蒙尘:“蠹鱼昼寝作旧宅,素蟫夜宴到新晨。可堪香销芳骨折,应是情绝累故人。几经寒暑肌色衰,往昔红颜不复存。自叹自怜还自怨,凄凄自语到黄昏:我知歌哭皆百态,自知此生在红尘”。“佳人秋士莫嗟叹,壮怀遂志本无门。黄金台上昭王死,望夷宫前徒逡巡。列侯将相轻千金,满朝朱紫尽王孙。纵然明日有万劫,此恨难消与谁说?”“一误流光悔后迟,半生青春便永诀。而今四月芳菲歇,只余子规空啼血:青春苒苒芳草茵,紫陌纷纷杏花雪。可怜东风唤不回,梦断故国旧山岳。帝城歌舞春色深,君臣欢娱醉日月。今日境遇竟如此,前世红尘何难越。烛影摇红光破碎,孤枕独眠双泪绝。愁肠百转不得结,虫噬鼠啮肝胆裂”。“平生非无沧海志,岂能空被尘埃没。长空白云向天拍,问君岂是容颜改?我今为君歌一曲,麒麟一夜呼天籁:美人黄卷今非在,豪杰埋骨凤凰台。白云苍狗复白云,沧海桑田复沧海。

斯既帝秦五刑具,却道天子重英才。宁戚饭牛歌《下里》,不能逐兔至上蔡。貂裘角弓生尘埃,欲骑青牛真可哀。茫茫黄沙秦关道,漠漠白云汉边塞。隐者行处没苍苔,何人高吟归去来?”“古来兴亡皆如此,如今方知伤我怀:秦淮灯影何茫然,汉水归舟只影单。梦沉书远鸿声断,绿浓红稀莺语缓。蓬莱无处觅蓬莱,关山难越越关山。遥夜举杯清酒暖,日暮倚楼翠袖寒。少年鬓发渐渐老,唯有春发今又还;当时年少春衫薄,如今鬓白心已远。看惯世间人悲欢,卷听川上水潺湲。山花烂漫清梦残,回首夕阳望乡关。盛宴归去人尽散,欲往东岳行路难。然则莫道桑榆晚,少年不可等闲看”。 学得古人句,铅华满面,不得要旨。书旧,尤需怜惜。智慧难得。“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青灯易灭,黄卷难销。愿与爱书者共勉。

最新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_议论文5篇

最新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_议论文5篇 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1 时下,人们喜欢美容,买贵重的化妆品。一项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会化妆的女性平均收入往往高于不化妆的女性,而且显得更聪明。所以,化妆的女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女人一定会化妆,一定会更注重仪容仪表。爱化妆是爱美之心的表现,这种心里人皆有之,但只注重这外在的"浅碧深红",而忽略了内在的"芳香馥郁",岂不是有徒虚表之嫌? 李清照描写桂花诗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想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年代确实离我们远了一些,不施粉黛想清新脱俗的女子也不多见了。我总认为,每天化一点淡妆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情好,也美化了风景,何乐而不为呢?但仅仅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施粉浓眉,翘首弄姿,妖艳惑众,而内里却"空空如也",岂不是俗不可耐?因此,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这应是我们追求的""。 艰苦朴素是一种美,但绝不是不修边幅;适当的修饰但不能妖艳,这样可以被世人接受。一个人无在家,还是立足社会,都应有责任和

担当精神,才能顶天立地,堂堂正正活出真我。而不是为别人活着。可巴金说过:人不是为了吃米而活着。那么除了吃穿住以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恰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高境界是有所作为。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不凡气质,舍弃行尸走肉的"空皮囊",就"必须敢于正视??敢当。"人有了精神气,往往就敢于担当。 外在之美不可少。试想,如果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在笔试成绩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面试选择是素面朝天、穿着打扮的颓废者,还是愿意选择精心修饰的朝气者,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美容打扮一番无可厚非。而金玉其外,虚有表面,缺少涵养、文化和能力,就是缺少内在之美的底蕴,这样的人能走多远,令人怀疑。因为韶华易逝,青春难再,能留得住的只是"芳香馥郁"的人格魅力。 内在修为是必须的。鲁迅说得好:"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先贤圣哲倡导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另一种美。关键是美的适度。如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残花香尤存,蜂蝶恋旧枝。德行、品格与学识能力等综合起来,方能彰显高贵气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果不想被社会淘汰,就跟上时代步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u:64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 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C.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D. 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3.关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而其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B. 死细胞的细胞膜会失去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C.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其流动性的基础 D. 二者的关系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 4.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过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为图中过程b

B. 物质B在细胞膜上分布均匀,物质A只参与物质运输 C. 物质A和C结合形成的结构具有识别、免疫等功能 D. 图中过程c的运输速率受O2浓度、温度等条件影响 5.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酶由活细胞产生并在活细胞内起作用 B.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所有酶在温度较高条件下都会失活 C. 在条件适宜时,酶在离开细胞后也能发挥作用 D. 所有的酶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都会失去活性 6.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酶对温度和pH的耐受程度(即保持活性的范围)的差异,科研人员作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酶对温度的耐受程度比乙酶大 B. 在pH为6~7的环境下,几乎测不到甲酶活性 C. 甲酶活性在任何环境中都比乙酶高 D. 测定pH对酶活性影响时温度应设为20 ℃ 7、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Cl2与Fe、Cu反应均生成高价氯化物 B.NH4HCO3晶体、固体I2受热均能变成气体 C.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点评】 高考作文命题有一些遵循的原则,就内容而言,就是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显然,这个作文题紧扣了这个原则,是一个关于“人生问题”的命题。相同的景点,对于不同游者,各有看法,各有取舍。由此推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立场观点的不同,对事物会有绝然不同的取舍与看法。 就试题与考生的贴近度而言,该试题做到了易而不俗,新而不涩。易,就是要贴近学生 生活实际与认知能力的实际,让学生有活可说,有事可写,不能逼着学生在空中楼阁里面闭门造车;不俗,就是要不落俗套,不老生常谈。新而不涩,就是试题新颖又不至于艰涩,考生浏览过后,顿时产生新鲜感与润滑感。 此外,该试题意境优雅,文字优美,阅读了试题文字,会让考生产生审美兴趣,美感由此而生。我一直认为,考试——尤其是语文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应该是一种审美体验。 当然,严格地讲,文题亦有些许瑕疵。比如,1.根据语言习惯“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不如“有人说没有,有人说有”顺畅。2.第二段“问下山的人”前面应该加上主语“游客”。因为,前一句的主语是“这里”(山腰),不能承前省略主语。须知,高考试卷的文字表述,是要极其规范严谨的。 【试题分析】 新材料作文,早就打破了“旧材料”作文,立意上单一的束缚,在立意与角度方面解读为:“没有最佳立意,只有最佳角度。”要想在选取角度上得较高的发展等级分,就要做到“角度新颖”。此外,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要分析清楚材料中的“要素”与“关系”。这则材料包含的要素有:“下山的人”、上山游客、风景、路途(山下、山腰、山顶)。而风景这个要素有一个由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渐进关系;路途这个要素有一个远与近,难与易的关系。弄清了材料的要素与关系,角度也就来了: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5篇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5篇 成人是人生必经的环节,然而这个环节的定义总是不十分明确,其精度应做到何种水准也往往无人关注,只有出现问题了,才会激起我们反思:何谓成人? 对于李杨的想法,其实我们都能理解,谁不希望有尊严地活着呢?在北京买房,几乎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让自己过上好生活就是有成就的标准,这其实是太过普遍的心理。我们应当反思,是谁造就了这个少年天才如今为了自己的功利而刁难父母的行为。 我想,或许多半原因都是孩子父母的自作自受。少年天才的形成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孩子所自愿。不足10岁,正处于贪玩的年龄,而"玩"是锻炼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最佳方式。那么,是谁强迫他过早地去接触高深的知识,扭曲他正常的成长历程,硬生生地被"炒作"成一个少年天才?毋庸置疑,是孩子的生身父母。我认为,当今父母大多形成了一种望子成龙的病态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父母的功利与短浅的见识,在孩子幼年时就植入了问题的种子,最终导致如今的后果。 不过我们还要反思,教育就没有问题么?我想也不是的。教育体

制太过模式化,从来都把考试设计成孩子的最大业务,不断灌输"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渐渐地,孩子们都明白了一个不用说即是合理的事实:考试成绩的好坏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至于什么全面发展,那都只是一纸空谈。 归根到底,是人们忽略了"成人"的精度。如果从上一代开始就能深思这个问题并做出改变,推行货真价实的素质教育;如果社会的教育方向是让孩子们积蓄能力,放眼未来,也许少一个李杨似的超常少年,却可以成就更多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成人"二字说起来容易,但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成人的标准到底应该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成人"是应该用一生来研讨总结的课题。我们不应该片面地把年龄作为衡量是否成人的唯一标准。"人性的光辉"才应当成为检验作为人是否合格的尺度。成人的精度,在于能为社会的进步而存在,而并非是一时的功利满足与物质享受。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2 平凡的一小球绒花,在风中摇晃,没有玫瑰的妖艳,没有百合的芬芳,配不上"花中君子"的大名,不可能与"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相提并论,蝴蝶蜜蜂也是拍拍翅膀就掠过去。或许只是惹人打喷嚏,令人厌烦的花儿!可是在空中轻盈舞动的蒲公英,就是能触动人心中最柔软之处。

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资料

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英语试卷 命题人: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 Telephone the seller. B. Change the order . C. Wait for some time. 2. Which sport does the man like to play now? A. Basketball. B. Tennis. C. Baseball. 3. 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about Uncle Jim? A. He eats too much. B. He has a sense of humor. C. His manners are just fine. 4. What will the man do this afternoon? A. Go to the library. B. Write his term paper. C. Talk with his professor. 5. What upsets the woman? A.Being unable to see her brother. B. Getting the wrong address for her brother. C. Not receiving any replies from her brother.

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真题与解析(满分范文)

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真题与解析作文真题 泉水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他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断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题目分析 很欣喜看到湖北卷终于出了这样一道意思简单直接的材料题目。泉水和喷泉,互为表里,题目的第一层意思也就是“其实”这二字之后的部分。“正是有XX那些默默不语的XX 不断地XX,才有了……”这句道理岂不是耳熟能详? 当然不要忘记,按照湖北历年的考试习惯,绝不会把作文出得这么简单。写作文有一句老话“题简单,立意难”,说的是如果一道题看上去很简单,那么审题不会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下,想要写出最佳立意就需要考生再多下思考功夫了。所以我们重新看一遍题目。第一句就暗藏玄机:泉水……一旦有机会,成为……喷泉,汇成溪流,奔向远方。所以同学们,泉水和喷泉本是一体,是同一个事物,有机会涌出地面了,泉水也就成了喷泉。

于是我们有的同学把题目理解成了以上的意思和关系,可不可以呢? 常见偏离题意的立意: 泉水涌出地面才成为喷泉,所以写抓住机会,促成改变; 要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就必须涌出地面,去吸引人们的眼球; 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使同一事物的命运不同,所以写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 …… 不是不行,但是,这些即使你的表述再完美,都不是最佳立意。 立意参考 立意三步走告诉我们,如果题目里面两个事物看似在分高下,那么第一步就是做选择,泉水和喷泉,选择哪个。选择喷泉的是傻瓜,选择泉水的才聪明。君不见,2013年辽宁卷的沙子与珍珠:

河北省邢台市2017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4级高三上学期第3次月考英语试卷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 30 分) 1. Where does Bob come from? A. France. B. America. C. Australia. 2.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first? A. Go to the cinema. B. Go to the post office. C. Attend a party. 3. What do we know about Jim? A. He is very lazy. B. He has lost his job. C. He has got a new job. 4. How many postcards will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buy in total? A. Ten. B. Twenty. C. Fourteen. 5. Why does Jimmy stay up late? A. Because his mother wants him to do his homework. B. Because he has to finish his homework. C. Because he is too tired to sleep at this hour.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will the man most probably do locally? A. Have a sightseeing tour. B. Attend a conference. C. Have a business talk. 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s booking? A. From the 17th to 20th. B. A double room with a private bathroom. C. Check-in around 7:30 a.m. Frida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does the man like to do after work? A. Play tennis and golf, and go for a run. B. Play tennis and golf, and go fishing. C. Play table tennis and golf, and go for a run. 9. How often does the man play golf? A. About once a week. B. About once a month. C. About once a year. 10.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t the clubhouse? A. At 1:30. B. At 1:13. C. At 2:30.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4题。 11. What does Jane think of her trip to the West Coast? A. It was terrible. B. It was wonderful. C. It was tiresome. 12. What's the disadvantage of Los Angeles? A. It is noisy and highly polluted. B. The weather is hot and humid. C. There is no subway and the bus service is bad. 13.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an Francisco? A. Warm and nice. B. Cool but comfortable. C. A little cold. 14. Why is it easy to go around in San Francisco? A. Because of the small size and good transportation. B.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subways. C. Because of the small population.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How many credits should the man get for a master degree in education? A. 15. B. 30. C. 45. 16. Why does the man want a lighter program at the beginning? A. Because he doesn't want to fail any classes. B. Because he wants to have time for social experience. C. Because he doesn't need to take more courses.

高考语文作文技能论点

高考作文常见写法模版: 1、题目的写法。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等;第二种题目就是论点,这种写法很特别也很醒目,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很好,读到下文会给阅卷人一种紧扣题目的大局感,比如《团结就是力量》、《重理轻文可以休矣》等等。 2、开头第一段的写法。如果是给材料议论文,则该段必须将材料压缩到60%左右,以此提醒阅卷人考生具备概括材料的语文能力,此项分数可以得到。如果是话题作文,则可随便谈论一些与下文论点有关的现象或者事实,不宜超过80字。此段结尾可以用一句设问(论点作为回答)引出下一段论点。 3、第二段为论点段。论点必须独占一段!!这是本模板效果的核心!这是一个最简单但是最有效的方法,切记。多年的学生经验告诉我,凡是试图让阅卷人费力寻找论点甚至不惜让阅卷人顶着酷暑归纳论点的作文,绝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及格的话就算比较走运了。论点宁可不新颖也绝对不要有争议,更不能出现立场上的错误,否则将变成零分作文,实在没有高水平的认识,可以选用大众化但绝对没有错误的论点——与报纸上的新闻论调一致是个可以遵循的简单原则。一败涂地的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为了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而写出了一些引起争议甚至极端到错误的论点,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4、第三至第五段,为分论点论述。这三段每段开头均为一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平行扩展关系,比如一篇谈论尊老爱幼的文章,分论点可以是1)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2)当今社会依然提倡尊老爱幼。3)世界各国都把尊老爱幼当作一种道德准则。这三个分论点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论述了论点,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另一种关系是递进关系,同样以尊老爱幼举例,递进的分论点可以是1)尊老爱幼是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体现。2)尊老爱幼是社会风气好坏的体现。3)尊老爱幼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否的体现。这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依照从个人到社会再到人类的层次递进,体现了逻辑的准确与思路的清晰,给人一种高水平认识的感觉。强烈推荐在高考中使用递进方式设置分论点,效果好,得分高。分论点的句式最好使用统一的句式,比如排比。 每段的分论点写完后,就进入使用论据进行论证的阶段。论证方法按照学校的教学所教,无非有事实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几种。我们可以写一些事例作为事实论证,引用相关的名人名言作为引用论证。但是这不能算是高水平的论证,每段论证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论述,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你的论证将被认为是堆砌事例和名言而毫无说服力,事实证明,自己的论述越多的文章,分数往往也越高。但是以现在中学生众所周知的贫乏的课外知识和思考能力,自己的论述从哪里来?这里有个不诚实但有效的办法,我们可以多多背诵一些名人名言——这一点显然不难办到——然后去掉说话人,把名人的论述当成自己的论述,不但有话说而且效果很好。同时,一旦我们在某个论点上没有名言可以引用,我们也可以自己说上一句,然后冠上名人的头衔就成了名言,不过一定要说的有哲理性,不要被别人看出破绽,事实论据也可如法炮制。但是此种方法不可多用,用于救急尚可,频繁使用定会漏洞百出。用时一定要使用生僻的名言与事例,切不可乱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资料。比如万不可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否则不但贻笑大方,分数也会大打折扣。高水平的同学可以尝试使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等等,生动形象,效果往往很好。注意,这三段的字数要保持大体一致,不可有的段过多有的段过少。有字数要求的作文主要靠这三段凑够字数,按800字的要求,这三段最少也要占到500字,也就是文学上常说的“猪肚”。 5、第六段是所谓辩证段。这一段主要是为了体现考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不必过多,几十字即可,防止将论点极端化以后出现漏洞。比如论点如果是“人必须学会自信”,那么有人也许会抬杠说自负也是自信,所以这一段必须指出,我们要自信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将自信和自负混为一谈,这样一说,文章就显得严密,给阅卷人的印象很好。 6、第七段要联系生活现实。可以指出论点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更可以联系时事,给人一种眼界开阔关心国家大事的感觉。比如还是谈自信,这一段就可以写自信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学习与交往中的意义,而且还可以联系神州五号成功发射,正是由于我们中华民族充满自信,才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上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此段也不宜过多,几十字足够。 7、最后一段可以以抒情句式发出鼓励或者号召。比如:让我们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吧!千万不要多写,一句足矣。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共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或答题纸上。 3.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 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 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time is it now? A. 10:40 B. 10:45 C. 10:50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book store B. In the library C. In a laboratory 3. What is the man most probably doing? A. Having an interview. B. Dealing with hi-tech problems. C. Talking with colleagues. 4.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 Travel less. B. Give up the job C. Consider the job carefully

2013湖北高考英语满分作文(1)

2014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 王祖元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 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发布了湖北高考事例作文模板,号召湖北高考不要出事例作文,然而,今年还是事例。今年,再次用去年的模板把今年的高考作文写一遍。呼吁湖北高考不要在写事例作文,只要是事例作文,一次为模板,搞定所有事例。请看一次模板写的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小事的意义”。 As is widely acknowledged,whatever small good deeds we do can definitely make a big difference in our life.I learned this from one of my experiences that I went through during my Senior One school life. One day, when I was wandering through the street, I suddenly witnessed an old man fall to the ground. Without hesitation, I hurried to help him stand up and rested him in a street chair nearby. What surprised me most was that some classmates warned me not to do it again as the family might mistake me for the offender. I was so frustrated that I almost accepted the fact that I had really done something improper.It was my parents’approval and the teachers’praise as well as the family’s gratitude that helped me the good deed I had done. From then on, whenever possible and wherever necessary, I am always willing to give a helping hand to those in ne ed. It wasn’t long before I was chosen as one example in our school for helping others. From this story, I am absolutely convinced that small kind deeds are worth doing in spite that we may be wronged for thi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contribute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下面回顾一下去年一次模板写的2013年的高考作文—“bad words”的影响和其他几篇类似的事例作文。 2013湖北高考英语满分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