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习题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PT完美版【全册】课件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4.7, (教材第13页第3题) 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
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 4.65 ),最大是
( 4.74 )。
巩固练习
(教材第13页第3题)
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
0 . 1 8 ······ ( 两 )位小数 × 0 . 0 6 ······ ( 两 )位小数
(0. 0 1 0 8) ······ ( 四 )位小数
2. 两个因数0.18和0.06中一共有( 四 )位小数,就 从积的( 右 )边起数出( 四 )位,点上小数点。
六、巩固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0 . 1 8 ······ ( 两 )位小数 × 0 . 0 6 ······ ( 两 )位小数
(0. 0 1 0 8) ······ ( 四 )位小数
1. 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 18)×( 6 )的积,再 点( 小数点 )。
六、巩固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选自《创优作业100分》P4]
0.5 6 × 0.0 4
224
两位小数 两位小数 ( 四)位小数
0.5 6 × 0.0 4
0. 0 2 2 4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 要在前面用0补足, 不够,怎样点小数点? 再点小数点。
观察这几个例子,说说小数乘法该注意些什么?
积的位数够 积的位数不够,要添零 先添零,再去末尾的零 1.积的位数不够时,要添0占位,再点小数点。 2.乘积末尾有0时,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 末尾的0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PT 完美版【全册】课件
1 小数乘法 第5课时 积的近似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坐标系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够准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游戏中物体的位置。
2.探究新知: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数对: (列,行)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习题课件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合理地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 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 教学效果。
THANKS。
形式多样
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 算题和应用题等多种题型 。
难度适中
题目难度适中,既注重基 础知识的巩固,又适当增 加了一些挑战性。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 的主要知识点,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 解。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设计
小组合作探究目标
明确小组合作探究的目标,确 保活动有针对性。
探究任务分配
根据小组成员特点,合理分配 探究任务,发挥各自优势。
探究过程指导
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给予必 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活动顺 利进行。
探究成果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成果展示, 并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参
与度和学习效果。
实施建议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互评、实践评价等,以全 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评价过程,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总结
本节课教学亮点回顾及经验总结
知识点讲解清晰
针对理解偏差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目 要求和概念。
针对缺乏灵活性
设计多种题型和情境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灵活运 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技巧总结与分享
仔细审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课文课件全

对应练习
(教材第59页“做一做”)
1.动车的速度为220千米/ 时,普通列车 的速度为120 千米/ 时。
巩固练习
(教材第57页第12题)
4.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个/分) 分
个
x
5
5x
150÷m
m
150
a
t
c= at
王红每分钟打字50个,利用表中的公式计算她1
小时打多少个字。
1小时=60分
c=at=50×60=3000(个)
答:她1小时打3000个字。
拓展练习
(教材第57页第13题)
5* .在右图中,
120+10a (2)根据这个式子,当a等于25时,商店一共
有多少千克苹果?
a=25,120+10a=120+10×25=370(千克)
对应练习
(教材第58页“做一做”)
2.仓库里有货物96吨,运走了12车,每车运b 吨。
(1)用式子表示仓库里剩下货物的吨数。
96-12b (2)根据这个式子,当b等于5时,仓库里剩下
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第2题)
4.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t与3的和。 t+3
(2)20减去a的差。20-a
(3)x的2倍。 2x
(4)b除以12的商。 b÷12
(5)a的5倍减去4.8的差。 5a-4.8 (6)比x小9的数。 x-9
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第3题)
有20人,平均分成a组, 每组(20÷a)人。
当x等于8时,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7×8=56(根)
摆x个正方形比摆x个三角形多用了多少根小棒呢?
方法小结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11课时_实际问题与方程(二)》(说课稿)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11课时_实际问题与方程(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11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二)”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三个例题,分别是“修路问题”、“烙饼问题”和“过河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方程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关系,建立方程,并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引导探究法为主,辅以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方程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讲解: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4.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8课时_解方程(二)》(说课稿)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8课时_解方程(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五单元第08课时,主要内容是解方程(二)。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需要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根据我对五年级学生的了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方程知识基础,对解方程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解方程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方程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引出本课时主题——解方程(二)。
2.知识讲解: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重点讲解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
3.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4.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实际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解方程的步骤。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练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练习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练习的方式来巩固学生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材通过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位置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位置知识。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位置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题、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电影院、公园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如: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同时,让学生理解,数对中的数字是有顺序的,不能随意更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坐在第5列第3行,请用数对表示他的位置。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章教案应用题

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我们解答过许多应用题,有一步计算的、也有两步计算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并归纳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检验的方法。
(板书:应用题)二、讲授新课1、学习例1例1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一)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意?如何分析数量关系?(3)怎样分步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4)怎样验证是否正确?(二)汇报讨论结果①演示课件1下载(出示摘录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及线段图)②提问:要求剩下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要先求出什么?后3天做了多少套怎么求呢?已经做的套数怎么求?③学生列式分步:75×5=375(套)660-375=285(套)285÷3=95(套)综合:(660-75×5)÷3=(660-375)÷3= 285÷3= 95(套)④教师小结检验过程。
方法一: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验每一步列式和计算是不是对。
方法二:把最后结果当做已知数,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
(三)、规纳概括:1.总结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由学生讨论)2.出示课件2 下载提问:这四步你感觉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一步上?哪一步最重要?3.小结:解答应用题时,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题意上,因为解题思路是根据题意确定的。
第二步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思路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1.四年级和五年级要给500棵树浇水,四年级每天浇50棵,浇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级来浇,浇了5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cm)
第一幅图:3.2×6.25=20(cm²) 第二幅图:4.5×4.5=20.25(cm²)
第三幅图:4.23×5.9=24.957(cm²)
10.先调查下面这些物品每千克的单价,再计算总价。
11. 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 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70.5×6.4=451.2(km)
将小水桶盛满水倒入大水桶中,再次将小水桶盛满水倒入大水
桶中,这时大水桶有8kg水,第三次将小水桶盛满水向大水桶中
倒,大水桶中已有8kg水,大水桶倒满后,小水桶剩下1kg水。 将大水桶中的水倒掉,再把小水桶剩下的水倒在大水桶中,将 小水桶再次盛满水倒入大水桶中,这时大水桶中就有5kg水。
验 算: ×
0.072×0.15=0.0108 0.0 7 2 × 0.1 5 3 6 0 7 2 0.0 1 0 8 0 0.1 0.0 7 3 1 0 5 0.0 1 0 8 5 2 0 0
7. 世界上最大的一颗巨杉,质量是蓝鲸的18.7倍, 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颗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 米?
0.18×8.45=1.521
0.1 × 8.4 9 7 2 1 4 4 1.5 2 1 8 5 × 0 验 6 算: 8 1.5 0
8.4 0.1 7 6 4 5 2 1 5 8 0 0
2 0 0 × 3.7 1 4 6 7 4 0.0
4.5×0.002 =0.009 4.5 × 0.0 0 2 0.0 0 9 0 验 算: 0.0 0 2 × 4.5 1 0 8 0.0 0 9 0
0.3 9 × 2.9 3 5 1 7 8 1.1 3 1 2.9 × 0.3 9 2 6 1 验算 8 7 1.1 3 1 0.5 8 × 0.0 8 0.0 4 6 4
验算
0.0 8 × 0.5 8 6 4 4 0 0.0 4 6 4
3.7×200=740
3.7 × 2 0 0 7 4 0.0
验算
练习二
1. 列竖式计算。 1.8×23=41.4 1.8 × 2 3 5 4 3 6 4 1.4 1.06×25 =26.5 1.0 6 × 2 5 5 3 0 2 1 2 2 6.5 0
0.37×0.4=0.148 0.3 7 × 0.4 0.1 4 8
0.082×0.14=0.01148 0.0 8 2 × 0.1 4 3 2 8 8 2 0.0 1 1 4 8
(1)0.5×0.8=0.4(元) 答:普通冰箱一天的电费是0.4元。 (2)0.22×0.5=0.11(元) 答:节能冰箱一天的电费是0.11元。 (3)参考答案: 问:节能冰箱比普通冰箱一天能省多少电费? 0.4-0.11=0.29(元) 答:节能冰箱比普通冰箱一天省0.29元电费。
14. 根据65×39=253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 的数。你能想出几种填法? 参考答案 25.35=( 6.5 )×( 3.9) =( 0.65)×( 39 ) 2.535=( 0.65)×( 3.9 ) =( 6.5 )×(0.39)
2. 计算下面元) 1.60×7.5=12.00(元) 7.20×7.2=51.84(元)
3. 判断下面各个积的小数位数有没有错误。 56.7×38=2154.6 2.8×5.6=1.568 × =15.68 0.37×0.94=3.478 × =0.3478 1.23×29.2=359.16 × =35.916 1.56×0.9=1.404 0.78×6.1=47.58 × =4.758
答:他坐火车的路程是451.2km。
12. 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 756 756×0.9○ >4.25 4.25×1.1○ <1 1×0.94○ >31.4 31.4×1.2○
13. (1)普通冰箱一天的电费是多少? (2)节能冰箱一天的电费是多少?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7×0.86=6.02 7 × 0.8 6 4 2 5 6 6.0 2 27×0.43 =11.61 2 7 × 0.4 3 8 1 1 0 8 1 1.6 1
0.6×0.39=0.234 0.6 × 0.3 9 5 4 1 8 0.2 3 4 0.055×0.06=0.0033 0.0 5 5 × 0.0 6 0.0 0 3 3 0
4. 小娟要冲洗14张照片,每张照片冲洗费0.85元。 她一共要花多少钱?
14×0.85=11.9(元)
答:她一共要花11.9元。
5. 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 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1.28×30=38.4(万千米) 答:月球到地球有38.4万千米。
6. 先计算,再验算。 0.39×2.9=1.131 0.58×0.08 =0.0464
体重150t, 体长25.9m。
150×18.7=2805(吨)
25.9×3.2=82.88(m)
答:这颗巨杉重2805吨,高82.88m。
8. 一只梅花鹿高1.46m,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 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
1.46×3.5=5.11(m) 答:这只长颈鹿高5.11m。 5.11-1.46=3.65(m) 答:梅花鹿比长颈鹿矮3.6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