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课件-认识整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教案及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教案及说课稿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研究数学。
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教学内容:91—92页的内容及练十六的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优秀惯。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钟面,能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2.会认读整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时针、分针的钟面模型学具筹办:有时针、分针的钟面模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砚们,你们喜爱去朋友家玩儿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几个朋友家看看(出示课件),看:公鸡啼,小鸟叫,太阳出来了,听这是什么声音?生:钟表。
师:对,这是林林家的钟响了。
谁能告诉老师现在是几时了?(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
你见过哪些钟表?看来呀,大家对认钟表已经都有了一点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的认识一下钟表.(出示课题)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一)借助经验,认识钟面1.感知钟面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钟面模子,看看钟面上有什么?再拨动钟面模子侧面的按钮,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组内说一说.2.汇报评价。
师:刚才,你们看钟的时候,发现什么了?谁知道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什么针?(出示钟面模型)你是怎么知道的?那谁知道这根又粗又短的针叫什么针?(生汇报的同时并让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指一指,摸一摸)师:你是怎样辨别时针、分针的?(重视学生评价)师:拨动按钮,小朋友们还发现了钟面上的时针跑的慢,分针跑的快,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转动的?请小朋友们用小手比一比。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知识讲解 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
问题导入你能写出下面几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教材84页例题)
过程讲解
1.识别钟面上的时间
2.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有两种:中文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中文表示,写作8时,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写时,应在“:”的前面写8,在“:”的后面写“00”,即8:00。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写出其他两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3.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写整时有两种方式,即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误区警示
【误区】图中钟面上的时间是(12时)。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完全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图中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表示6时。
错解改正6
温馨提示
当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时,才是12时。
7.1认识整时(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7.1 认识整时(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讲授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整时。
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整时的概念,学会用数字表示整时,并能正确认识和区分不同的整时。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整时概念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数字表示整时,并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识别和运用整时。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整时的概念,以及如何用数字表示整时。
同时,我也会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整时,并学会区分它们。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时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数字卡片、时钟模型等。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整时的定义,以及如何用数字表示整时。
我会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整时,并学会区分它们。
例如,我会展示一个时钟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的整时。
在学生掌握了整时的概念后,我会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回答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我会让学生用数字表示不同的整时,或者判断一个给定的时间是否是整时。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整时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例如,我会让学生用数字表示给定的时间,或者判断一个给定的时间是否是整时。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掌握了整时的概念,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也会考虑如何将整时的概念拓展到其他数学领域,例如时间的计算和转换。
这就是我对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整时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和引导,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时的概念,并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整时的概念理解是学生掌握时间知识的基础,因此,如何清晰地传达整时的定义和特征是教学中的关键。
学生对于数字表示整时的方法的学习,是他们在数学实践中应用时间知识的重要环节。
如何通过教具和学具的有效使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二)探索新知,合作探究
活动4:区分中拓展认识 出示两幅对比情境图。 师:小明9时在看书,他睡觉是在什么时间? 师:同样是9时,为什么小明做的事情不同? 学生讨论后交流: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 【设计意图】通过两幅情境的对比,帮助学生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区分上午 与晚上的时间,为后面24记时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认识钟表》
01 说教材 04 说学法
02 说教学目标
03 说教法
05 说教学过程
06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内容:《认识钟表》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 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板块,让学生 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 结构:认识钟面→整时的认、读、写(钟面和电子表)→时间观念建立
二、说教学目标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要求: 理解常见的量,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总结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时间的两种表示形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 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智慧平板
练习1:连一连 练习2:拨一拨 练习3:画一画 练习4:说一说 练习5:写一写 【设计意图】通过5种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从多个角度加以强化和巩固,帮助学生 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结合智慧平板的使用,进一步清晰地掌握学生在每个 方面的课堂学习情况,更具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解,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 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 落到细节处。
认识整时(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整时(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掌握整点、半点、零点的概念。
2.能够读写整点、半点、零点的表示方法。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二、学习重难点1.整点、半点、零点的概念和区别。
2.对时间的表达方法。
三、学习内容1. 整点、半点、零点整点是指小时正点,如8点、9点。
半点是指小时的30分钟,如8点半、9点半。
零点是指24小时制中的0点,如0点、12点。
注:这里的小时指的是十二小时制。
2. 时间的表达方法在十二小时制中,我们用“时:分”的方式来表示时间,如3:15表示3点15分。
如果分针指向零刻度,我们可以直接说“整点”。
如果分针指向“30”刻度,则可以直接说“半”。
在24小时制中,我们使用“时:分:秒”的方式来表示时间,如15:05:30表示15点5分30秒。
3. 练习题1.你知道今天现在是几点吗?2.现在是下午1点20分,请问还有多久到下午3点?3.你在家等朋友,他说3点钟到,你需要等几分钟?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
让学生观察钟表上不同时间的指针位置,引导学生认识整点、半点、零点。
2.讲解法。
讲解整点、半点、零点的概念和区别,以及时间的表达方法。
3.练习法。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让学生上手练习,并加深记忆。
五、教学资源1.钟表2.教学视频3.练习题六、学习评价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观的案例讲解,以及实际操作的练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评价上,老师可以结合练习题进行个别评价,或者通过课后随机提问的方式进行整体评价。
在教学反思上,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特点,更好地进行教学资源和方法的优化。
《认识整时》(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认识整时》年级:一年级上册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时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表达整时。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1. 整时的概念和识别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守时习惯。
教学难点:1. 整时的识别和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守时习惯。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整时的图片和时钟。
2. 时钟模型或实物,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3. 练习题或活动素材,用于巩固学生的认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时钟,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时钟,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知道时间。
”二、探究整时的概念(10分钟)1. 展示课件或黑板上的整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整时的图片,整时就是指小时和分钟都是整数的时间,比如1点、2点、3点等。
”3. 引导学生观察时钟模型或实物,讲解整时的识别方法。
三、练习整时的识别和表达(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或活动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整时的识别和表达练习。
2. 学生练习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纠正。
四、培养时间观念和守时习惯(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守时?”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守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安排时间,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
”3. 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时间表,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守时习惯。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学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整时的概念和识别方法,以及培养时间观念和守时习惯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时钟,记录下整时的时间,并与家长分享。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时 认识整时课件

、认识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字,
有时针和分针。
、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
指向几,就是几时。
、拨整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认识整时》
猜
滴答滴答,
谜
会走没有腿,
语
会说没有嘴 , 它会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认识钟面
11 12 10 9 8
76
11 12 10
9
8 76
1 2
3
4 5
1 2
3
4 5
11 12 10
9
8 76
1 2
3
4 5
刻度
大格
一共有 12 个大格
12 11 10
10
2
9
3
8
4
7 6 5,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就 是5时。
11 12 1
10
2
9
3
8
4
76 5
11 12 1
10
2
9
3
8
4
76 5
6时
8时
你发现了什么?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请你修一修、画一画。
1小时后是几时?
11 12 1
10
2
9
3
8
4
76 5
11 12 1
10
2
9
3
8
4
76 5
7时
9时
12时
7:00
7时
9:00
9时
2:00
2时
12时
4时
6时
12:00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整时的概念。
2.了解钟面上的刻度和时针、分针的指向。
3.掌握整小时钟相对于分钟钟差5分钟时,所处的位置。
### 能力目标4.能够使用时钟读出整小时时间。
5.能够根据时钟上的指针,判断当前所处的整小时时间。
### 情感目标6.培养学生对时间的准确感知和自主学习的兴趣。
7.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识整时的概念。
2.掌握时钟上的刻度和指针指向的关系。
### 难点3.判断分钟钟相对于整点钟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出示一个标准钟表,向学生解释钟盘和指针的含义,并让学生观察指针指向的位置。
2.学习:教师介绍整时的概念,告诉学生整时是指整点的时间。
3.练习:让学生根据时钟上的指针,快速说出当前的整时时间。
4.巩固:组织学生做练习册上对应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整时时间,让他们思考如何用时钟来表示。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回顾前一节课所学内容。
2.引入:教师向学生提出整时钟相对于分钟钟差5分钟时所在的位置,让学生思考。
3.学习:教师示范时钟读数,并让学生跟读。
4.练习:让学生自行操作时钟,判断整时钟相对于分钟钟的位置。
5.拓展:让学生自行设计时间练习题,交流答案并讨论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整时的概念,掌握了时钟上刻度和指针指向的关系,以及整时钟相对于分钟钟的位置。
通过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培养他们对时间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自行设计时间练习题,写出题目及答案。
3.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整时钟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读懂时钟,并能够准确地判断整时钟相对于分钟钟的位置。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