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通路研究的技术方法

合集下载

信号通路研究思路

信号通路研究思路

信号通路研究思路1.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开始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可以考虑以下问题:该研究对于现有技术有何改进?有何应用前景?是否能够解决一些现有问题?通过明确背景和意义,可以引导研究方向的确定。

2.文献综述:为了充分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技术,需要进行文献综述。

通过检索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利文献,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可以考虑以下问题: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哪些?还有哪些方向可以进一步研究?3.建立模型:在进行信号通路研究时,一般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行为。

可以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例如传输线模型、电路模型或者控制系统模型等。

建立模型时需要考虑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噪声干扰以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

4. 仿真与实验:通过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和实验是信号通路研究的重要手段。

仿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如Matlab或SPICE)进行,通过输入相应的参数和初始条件,观察系统的响应特性。

实验则需要搭建实际的电子电路或者控制系统,通过测量和观测来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

在进行仿真和实验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检测手段和仪器设备,并合理设计测试方案。

5.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根据仿真和实验结果,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可以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参数下系统的性能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6.结果讨论与总结:在得到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结果讨论和总结。

其中,需要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限制和局限性进行讨论,总结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同时,可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引导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信号通路研究的思路一般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建立模型、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与总结等几个方面。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序实施这些步骤,可以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科研工作的质量。

有关信号通路的研究报告

有关信号通路的研究报告

有关信号通路的研究报告
标题:信号通路研究报告
摘要:
本研究报告旨在综述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

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部和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机制,对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介绍信号通路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重点探讨信号通路在癌症、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应用。

通过对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1. 引言
1.1 信号通路的定义和重要性
1.2 信号通路的分类和组成要素
2. 信号通路的研究方法
2.1 细胞培养和体外实验方法
2.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信号通路研究中的应用
2.3 蛋白质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网络的分析
2.4 基因敲除和基因过表达技术在信号通路研究中的应用
3. 信号通路与癌症
3.1 癌症中的异常信号通路激活
3.2 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3.3 信号通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4. 信号通路与免疫系统
4.1 免疫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机制
4.2 信号通路在免疫细胞激活和调节中的作用
4.3 信号通路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5. 信号通路与神经系统
5.1 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机制
5.2 信号通路在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5.3 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6. 结论
本报告总结了信号通路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信号通路的研究对于揭示细胞功能、疾病机制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并利用这些知识开发新型治疗策略。

靶向信号通路的具体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靶向信号通路的具体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靶向信号通路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靶向信号通路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靶向信号通路的具体作用机制时,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技术来深入探究信号通路在细胞内的调控机制、相互作用及生物学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1. 克隆和表达基因:通过克隆靶向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转染至目标细胞中,实现靶向基因的表达,进而研究其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2. RNA干扰: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靶向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观察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及相关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3. 免疫共沉淀: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信号通路中不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信号传递机制。

4. 蛋白质纯化和鉴定:通过蛋白质纯化技术提取目标蛋白质,进一步通过质谱等方法鉴定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其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5. 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利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蛋白质的表达及定位,研究信号通路在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6. 荧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信号通路中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及相互作用,研究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7.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全面分析信号通路中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及相互作用,揭示信号通路的整体调控机制。

8. 细胞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筛选:通过细胞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筛选,研究不同信号通路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探究信号通路的具体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研究靶向信号通路的具体作用机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揭示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及生物学功能,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有望揭示更多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信号通路研究方法

信号通路研究方法

信号通路研究方法信号通路研究是生物学、医学和药物研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它涉及到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调控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在信号通路研究中,科学家们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来解析信号通路的结构和功能,以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信号通路研究方法,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是一种常用的信号通路研究方法。

通过该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特异性抗体来富集目标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从而分析信号通路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

免疫沉淀结合质谱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鉴定未知的信号通路蛋白,揭示信号通路的调控网络。

其次,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在信号通路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全面地分析细胞或组织中的蛋白质组成和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发现新的信号分子和调控机制。

例如,质谱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鉴定信号通路中的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甲基化等,揭示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此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也是信号通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该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观察信号分子在细胞中的定位和分布情况,揭示信号通路的空间结构和动态变化。

同时,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信号通路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最后,基因编辑技术(gene editing)在信号通路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可以精确地编辑细胞基因组,研究特定基因在信号通路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信号通路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有助于揭示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和调控机制。

综上所述,信号通路研究方法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组成、信号分子定位和基因功能等。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全面地解析信号通路的结构和功能,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方法与应用细胞信号通路,是指不同细胞之间,或同一细胞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传递方式、响应机制等,为了维持生命体内平衡,而在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调节和控制各种生理活动的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

细胞信号通路涉及诸如激素受体、嵌合受体、递质受体等,以及他们和各种信号分子例如细胞内途径相关的蛋白、激酶、低分子小分子化合物和离子等的相互作用。

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为生命科学领域内探索生命机理、关键蛋白和化合物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对于疾病的防治和新药研发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就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展开讨论。

1. 细胞信号通路研究大致过程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在实验室内一般会遵循以下程序进行:首先,选定试验对象(一般为研究的蛋白、化合物或细胞),确定所要探究的信号通路方向和相关存活率物质。

其次,应用体外或体内细胞系统,包括复合物、细胞质、全细胞等,进行相应刺激,收集所产生的信号分子和底物,进行初始分离和预处理;接着将预处理过的组分加入适当的化学和分离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和解析;最后,将获得的材料送入质谱计和分子拓扑实验室,利用肽质谱、分子拓扑等技术进行鉴定、验证和定量。

以上是研究细胞信号通路的大致流程。

2. 细胞信号通路研究的实验技术(1)膜抓纸法膜抓纸法是一种快速简单的实验技术,适用于分析受体和激酶的信号传递,可用于测定激酶活性和鉴定其下游分子。

该技术基于类似于风琴的原理将一个磷酸诱导剂卡在了细胞膜表面上,细胞环境中的激酶会通过识别磷酸诱导剂而与其相互作用,进而在膜表面释放出磷酸成分。

再将膜取出,膜表面固定到含有荧光标记磷酸诱导剂的膜片上,通过荧光信号测定已结合的底物含量。

膜抓纸法可以应用于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

(2)蛋白芯片蛋白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生物芯片,使用多个精细的技术,在荧光、电化学或色标特性的基础上确定细胞蛋白的互作关系。

该技术利用基底作为载体固定一系列的蛋白,然后在蛋白表面上耦合结合分子,再通过模拟体内微环境进行细胞分析。

细胞信号通路研究

细胞信号通路研究

细胞信号通路研究细胞信号通路是细胞内外环境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对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概况,包括其重要性、研究方法和进展等方面内容。

一、细胞信号通路的重要性细胞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通过它可以调控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细胞信号通路在维持细胞的稳态、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调节细胞分化和凋亡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了解和研究细胞信号通路可以揭示细胞内分子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有助于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方法1. 生物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是细胞信号通路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离纯化细胞蛋白、酶活性测定、互作蛋白筛选等技术手段,可以鉴定和分析细胞内关键蛋白、酶和互作蛋白等重要组分,揭示细胞信号通路的结构和功能。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细胞信号通路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基因克隆、表达调控和基因敲除等技术手段,可以研究细胞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和调控机制。

例如,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敲除或修饰细胞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从而揭示其功能和调控机制。

3. 生物信息学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细胞信号通路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对细胞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预测其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信息。

同时,借助数据库查询和分析工具,可以系统地整合和分析细胞信号通路研究的大量数据,揭示其网络结构和调控机制。

三、细胞信号通路研究的进展1. 重要信号通路的研究细胞信号通路研究中,一些重要信号通路得到了广泛关注。

如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在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多种疾病中的异常活化或失活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2. 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信号通路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方法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方法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方法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传递方式,它通过化学分子、蛋白质交互作用等机制,将外界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影响细胞的功能和生理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对于了解细胞行为和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验方法的角度,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方法。

1. 蛋白质互作筛选技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核心是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筛选不同方式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来鉴定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

蛋白质互作筛选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酵母双杂交技术(Y2H),另一种是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

Y2H技术通过将目标蛋白作为转录激活子和Gal4 DNA结合结构域的两部分,分别融合到质粒上,再分别转染到酵母体内,通过筛选表现为酵母生长能力和抗药性的融合蛋白来鉴定目标蛋白与其它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FRET技术则是通过在不同染色体位置上植入接受荧光信号的荧光染料,并利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来促进或抑制荧光共振转移,进而评估蛋白间互作的程度。

2. 免疫共沉淀技术免疫共沉淀技术(immunoprecipitation, IP)是利用特异性抗体将目标蛋白从混合物中沉淀下来,然后利用Western blot等技术鉴定目标蛋白及其相互作用伴侣。

通常,这种技术用于筛选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质复合物。

IP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抗体固定于亲和树脂或凝胶上,混合特定样品后,离心使混合物中手磁珠/凝胶上沉淀出特定的蛋白质。

这样就能得到该蛋白质与其它可能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以便于对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3. 蛋白质微阵列技术蛋白质微阵列技术(protein microarray)是一种基于生物芯片技术的高通量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通过在微阵列上构建不同表达型的蛋白质,采用荧光标记法或抗体测定法,来鉴定不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微阵列技术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新方法,它可以同时检测数千种蛋白相互作用,极大地提高研究的效率。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机制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机制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机制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内部功能的调控和维持需要通过信号传递机制来实现。

细胞在接收模拟物或其他细胞的信号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子变化,最终转换为细胞内部的生物学响应。

这个过程称为细胞信号转导(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它对细胞发育、分化、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的正常和异常调控至关重要。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机制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为活跃和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

为了深入探究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和分子调控,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技术和方法,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都有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1. 免疫共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进行结合,并以此来鉴定该蛋白质的复合物中的其他蛋白质成分。

例如,在研究一种新型受体的内部信号传递机制时,可以利用该技术来鉴定其结合的激酶或适配蛋白,以此来推断其信号传递通路。

2.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是一种对细胞、组织和生物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全面识别、分析和比较的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二维凝胶电泳、液质联用、质构分析等,可以鉴定大量蛋白质的确定结构、性质和功能。

这种技术为研究细胞信号转导提供了更为详细和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于发掘新的信号转导通路或潜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3.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是一种利用特异性双链RNA分子来靶向破坏目标基因或RNA序列的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在细胞内直接干扰信号传递通路中的基因表达,以此达到探究信号转导通路的目的。

该技术不仅可以鉴定新的基因、分析基因功能,还可以加深对复杂信号通路机制的了解。

4. 功能性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功能性基因组学是一门生物学的交叉学科,它通过大规模的发掘和分析基因(基因组)信息,以研究基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Relative kinase activity
12 10 8
6
4 2 0 0 5 10 20 30 60 90 120
Time (min)
Effect of individual MAPK pathways on PRAK activity in intact cells
Control MKK7(D) MKK1(E)
几种MAPK通路抑制剂的化学结构示意图:
O NH2 OCH3 N H N OH O
N
F
PD98059
OCH3 O CH=CH OH
SB202190
N
H N S N CH3 O
O
CH=CH
OH OCH3
F
Curcumin
SB203580
Effects of SB203580 and PD98059 on endogenous PRAK activity
25 36 32 35 38
Construction of p38 loop-12 to ERK like structure
p38 p38(E) p38(6+) p38(6+E) p38(VAP) p38(DL) p38(VAPD6+LE) ERK2
...DFGLARHTDDE------MTGYVATRWYRAPE... ...DFGLARHTDDE------MTEYVATRWYRAPE... ...DFGLARHTDDEHDHTGFMTGYVATRWYRAPE... ...DFGLARHTDDEHDHTGFMTEYVATRWYRAPE... ...DFGLARVADPE------MTGYVATRWYRAPE... ...DFGLARHTDDD------LTGYVATRWYRAPE... ...DFGLARVADPDHDHTGFLTEYVATRWYRAPE... ...DFGLARVADPDHDHTGFLTEYVATRWYRAPE...
信号通路研究的技术方法
一、蛋白激酶磷酸化及其活性测定 二、蛋白磷酸化位点分析及其功能鉴定 三、DNA重组技术的应用 四、病毒技术对于揭示细胞信号通路的作用 五、细胞信号分子特异性抑制剂的应用 六、细胞信号分子的荧光标记 七、细胞信号分子的三维结构分析 八、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九、报告基因技术 十、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技术
MAPK Dural Phosphorylation Sites L-12 Length * * DFGLARHTDD-------------EMTGYVATRWYRAPE 25 DFGLARQADE-------------EMTGYVATRWYRAPE 25 DFGLARQADS-------------EMTGYVVTRWYRAPE 25 DFGLARHADA-------------EMTGYVVTRWYRAPE 25 DFGLARTAGTS-----------FMMTPYVVTRYYRAPE 27 DFGLARTACTN-----------FMMTPYVVTRYYRAPE 27 DFGLARTAGTS-----------FMMTPYVVTRYYRAPE 27 DFGLARIADPEHDH-------TGFLTEYVATRWYRAPE 31 DFGLARVADPDHDH-------TGFLTEYVATRWYRAPE 31 DFGMARGLCTSPAEH------QYFMTEYVATRWYRAPE 32
Chromatograph y
+
+
+
Electrophoresis pH1.9
Electrophoresis pH1.9
Electrophoresis pH1.9
T182 is the regulatory phosphorylation site of PRAK
A
p38-PRAK(182A)
B
hp38 hP38 hp38 hp38 hJNK1 hJNK2 hJNK3 hERK1 hERK2 hBMK1
YHOG1 DFGLARIQDP-------------QMTGYVSTRWYRAPE YSMK1 DFGLARGIHAGFFKCHS--TVQPHITNYVATRWYRAPE YMPK1 DFGLARGYSENPVEN------SQFLTEYVATRWYRAPE YKSS1 DFGLARCLASSSDSRET---LVGFMTEYVATRWYRAPE YFUS3 DFGLARIIDESAADNSEPTGQQSGMTEYVATRWYRAPE domain VII VIII
p38
LPS、UV刺激心肌细胞共聚焦显微镜大体扫描
LPS
UV
Control
七、细胞信号分子的三维结构分析
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对于揭示信号分子的功能的作用
八、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蛋白激酶结构域
PH TH SH3 SH2 Kinase Btk
SH3
SH2
Kinase
Src
1.蛋白质结合实验
+ - + - + - + - + + + - + p38 HSP27 Fold of Activation
+
p38-PRAK(182D)
20
15 10 5 0
+
p38-PRAK(wt)
+
Electrophoresis pH 8.9
三、DNA重组技术的应用
活性诱变体 无活性诱变体 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5 Relative luciferase activity
10
5
0 LPS LPS+FHPI Control EGF
Induction of c-Jun through MEF2C phosphorylation by p38
十、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技术
研究细胞内蛋白质尤其是转录因子与特定核酸序列的相互作用。
-80kDa -47kDa -39kDa
P38 MAP Kinase Pathway
二、蛋白磷酸化位点分析及其功能鉴定
Phosphopeptide map of HSP27 hosphorylated by PRAK in vitro
Chromatography PRAK Chromatography MAPKAPK2 MIX
十一、对细胞内信号分子的干预技术 十二、信号分子基因表达检测技术
一、蛋白激酶磷酸化及其活性测定
蛋白激酶磷酸化的检测


裂解培养的细胞获得裂解上清
以免疫共沉淀法获得蛋白激酶
SDS-PAGE
再加入蛋白激酶磷酸化特异性抗体
以Phospho Ab-HRP Western 化学发光检 测试剂盒测定蛋白激酶的磷酸化程度。
p38
HSP27
TNF
-
+
-
+
-
+
-
-
-
+ + -
+ +
- -
- -
Arsenite PMA SB203580 PD98059 -
- + - -
- - - - + + + - - + _ +
+ - +
六、细胞信号分子的荧光标记
LPS
EGF
Control
p38
p38
p38
pR primer
PCR prim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mbers of MAPK family
JNK2 JNK3 JNK1 p38 p38 p38 p38 ERK1 ERK2 ERK5
Loop-12(T-Loop) sequence of MAP kinases
第 一 步 附着
第二步 激活
第三步 紧密粘附
第四步 渗出
:趋化因子受体
:Ig家族成员 :白细胞激活物 :选择素配体
EC EC
:选择素 :白细胞整合素 :PECAM
白细胞的渗出过程
5. 噬 菌 体 展 示 技 术
九、报告基因技术
研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通过转录因子对基因启 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
p38 is involved in the enhancement of TNF- promoter transactivity
EMSA
十一、对细胞内信号分子的干预技术
研究细胞内蛋白质尤其是转录因子与特定核酸序列的相互作用。
反义核酸技术的应用
RNAi
RNAi
Figure 1. Effects of mex-3 RNA interference on levels of the endogenous mRNA. Nomarski DIC micrographs show in situ hybridization of 4-cell stage embryos. (A) Negative control showing lack of staining in the absence of the hybridization probe. (B) Embryo from uninjected parent showing normal pattern of endogenous mex-3 RNA (purple staining). (C) Embryo from parent injected with purified mex-3 antisense RNA. These embryos (and the parent animals) retain mex-3 mRNA, although levels may be somewhat less than wild type. (D) Late 4-cell stage embryo from a parent injected with dsRNA corresponding to mex-3 ; no mex-3 RNA is detected. (Templates used for interfering RNA and in situ probes were largely nonoverlapp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