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颜色:污浊,呈牡蛎灰色。持久性,稠密的醋 酸白色。
血管:细点状或大的镶嵌。个别血管扩张。毛 细血管间距加宽。
碘试验:按以上标准(3/6)时,而碘试验 (-),即病变区呈芥末黄色,视为高度病变。
RCI总分:6-8 = CIN II或CIN III
44
宫颈病变
细胞学
阴道镜检 组织活检 颈管诊刮
13
HPV感染
正常人 CIN1 CIN2 CIN3 宫颈癌
<4% 30% 55% 65% 99.8%
14
HPV感染引起疾病进展
高危HPV持续感染是CIN3发展和维持之必然 患者仅由检HPV感染的持续;疾病的进展危险
就长期存在 HPV感染使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增加250倍
“Clinical progression was not seen in the absence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Nobbenhuis MAE et al.
15
HPV感染“年轻化”
HPV DNA 在<25岁者相对高 HPV DNA 在>30岁者相对低 >30岁、高危HPV(+)、PAP(-)
发展成HSIL者高于HPV(-)者116 倍
16
HPV感染,包括各种“疣”都应该认为是 STD
HPV感染和分型是处理的重要依据 HPV感染是筛查的不可缺乏的内容 “pap smear + HPV test ——
近年,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 其原因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I) 增加有关。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而言, 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9
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3) 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上皮内低度病变教材教学课件

上皮内低度病变教材教学课件

随访目的和意义
阐述随访在上皮内低度病变患 者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随访内容和方法
介绍随访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包括随访时间、随访方式、随
访项目等。
随访制度建立
提出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规 范随访流程和管理要求,确保 随访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随访结果应用
将随访结果应用于预后评估、 复发风险预测等方面,提高患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极性紊 乱等。
3
与正常组织的鉴别诊断
通过对比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形态学差异进行 鉴别。
形态学特征分析
光学显微镜下表现
01
细胞异型性、核质比增大、核分裂象等。
电子显微镜下表现
02
细胞器变化、细胞膜结构异常等。
特殊染色技术在形态学分析中的应用
03
如免疫组化染色、特殊染色等,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上皮内低
者管理水平和治疗效果。
06 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辅导
心理问题筛查工具介绍
焦虑、抑郁量表
如SAS、SDS等,用于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
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
如PCL-C等,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
生活质量评估工具
如SF-36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
有效沟通技巧培训
倾听技巧
学习如何有效倾听患者的 诉求和感受。
表达同理心
掌握表达同理心的技巧, 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 持。
鼓励与引导
学习如何鼓励患者表达情 感,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 病。
家属参与支持模式构建
家属教育
对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心理支持 等方面的教育。
家属参与治疗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 提供情感和生活支持。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PPT课件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PPT课件

诊治方式

1.放射治疗
适用于:①中晚期患者; ②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早期患者;
③宫颈大块病灶的术前放疗;
④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

2、CIN生物靶向细胞疗法
全新的生物治疗技术,以清除体内hpv病毒为主,改善患者被破坏的 细胞组织,从而达成防止癌变的目的。

3.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 (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来缩小肿瘤病灶及控制亚临床转移,也用于放疗增 敏。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包括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将轻、中、重度非典型性 增生分别称为上皮内瘤变Ⅰ、Ⅱ、Ⅲ级,并将原位癌也列入上皮 内瘤变Ⅲ级。上述癌前疾病和病变多通过非典型增生而发生癌变 的。
检查方法

1、阴道镜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及Ⅲ级以上、TBS分类为 鳞状上皮内瘤变,均应在阴道镜观察下选择可疑癌变区行宫颈活组织检查。
非典型性增生分级

非典型性增生多发生于鳞状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上皮。鳞状上皮 的非典型性增生, 根据其异型性程度和或累及范围可分为轻、中、 重度三级。 若这种改变累及上皮下部的 l/3,为轻度非典型增生;如累及超过 上皮下部1/3---2/3处,为重度非典型增生;若累及上皮全层,则 已成为原位癌。轻、中度非典型性增生,在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 常。而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则很难逆转,常转变为癌。

2、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为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依据。 所取组织应包括间质及邻近正常组织。宫颈刮片阳性,但宫颈光滑或宫颈 活检阴性,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3、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应在宫颈转 化区取材。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相关问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相关问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它属于癌前病变,还不是人们所说的癌。

因为这种病变,大部分人可以逆转为正常,特别是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部分病人可以维持在原有的病变状态;一小部分人可进展为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临床经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的低度、中度及重度上皮内病变,特别是中度或高度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其中实际包含有极少的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的存在。

这是因为,所取得的组织是临床通过活检钳咬取的很小的组织。

它在某种个别情况下,还不能完全反映宫颈病变的全貌,这里有医生经验的差异等因素。

这是常规咬取活检所存在的问题。

所以,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提倡小组织多点活检。

另外对中、高度上皮内病变的患者进行宫颈锥切治疗。

这种治疗我们称之为诊断性治疗。

就是说在手术或高频电刀锥切治疗后,最终标本经病理检查仍诊断为中、高度上皮内病变,即该病人已经达到了预防宫颈癌发生的治疗目的。

当然,这部分病人还应定期随诊,特别是HPV感染者或锥切组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的患者,锥切处理原则上只达到了一个诊断的目的。

临床仍需要根据病理检查的最终结果及切缘情况,做严密随诊或进一步的扩大手术范围、采用其它手段的治疗。

宫颈细胞病理学技术进展简介细胞病理学也称细胞诊断学或临床细胞学,是以组织学为基础观察探讨和研究细胞团块,组织碎片和单个细胞结构、形态以及细胞彼此关系的一门科学。

应用细胞学检查方法对女性生殖道癌瘤的诊断不但非常有效,而且是现代医学癌瘤诊断中最简便、最易为患者接受、准确率很高的方法。

细胞诊断学发展到现今的水平实际上是从希腊医Papanicolaou GN(巴氏)开始的,巴氏通过对阴道细胞的长期观察,发现了源于子宫颈癌的细胞,1941年发表了应用阴道细胞涂片诊断宫颈癌的论文,1943年与Traut合着一书《以阴道涂片诊断宫颈癌瘤》,开创了现代细胞病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并使其迅速发展。

巴氏理论和技术对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诊断起了重要的作用,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50年间降低了70%。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PPT参考课件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PPT参考课件
8
ASC-US
来自修复细胞 非典型修复细胞
取自萎缩的鳞状上皮 少量核异质细胞
9
ASC-US
ASC-US可重复很差,报告率5-10%,专家建议控 制在5%以下。
处理: 三种处理方式 反馈性做HPV病毒检测 1年内复查TCT 阴道镜检查
10
2、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对应组织学的CINⅠ级
15
LSIL
LSIL检出率约2.5% 40%-60%LSIL可检出CINⅠ级,
10%-25%LSIL被检出CINⅡ级或以上, 另有少部分组织学结果为阴性。 强调随访!
处理: LSIL需做阴道镜检查及活检 组织学未发现CINⅡ/Ⅲ,一年内复查一次TCT; 组织学明确为CINⅡ/Ⅲ,应行宫颈锥切术。
24
HSIL
储备细胞来源
可见核沟
25
HSIL
细胞形态怪异,三角形、梭形
26
HSIL
易误诊为ASC-H
27
HSIL
HSIL检出率约0.5%; 55%-65%活检发现 CINⅡ/Ⅲ或原位癌;
1%-2%HSIL被检出浸润性鳞癌; 若仅做一次活检,可能有近一半的HSIL不能发现异常。
处理: HSIL应做阴道镜及活检,后续处理取决于活检结果。 组织学明确为CINⅡ/Ⅲ,应行宫颈锥切术; 因活检有可能漏诊相当数量的CINⅡ/Ⅲ, 因此,多数HSIL需做诊断性宫颈锥切。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1
内容
鳞状上皮异常
ASC-US LSIL ASC-H HSIL SCC
2
TBS概述
Bethesda报告系统 (The Bethesda system,TBS)是一种描述性诊断。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是什么意思图文(共10张PPT)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是什么意思图文(共10张PPT)
第4页,共10页。
非典型性增生症状
(1)黏膜白斑病。常发生在口腔、食管、外阴等处黏膜,病变肉眼观呈白色斑块,镜下见鳞状上皮过度增生 和角化,并有一定异型性,病变有可能发展为鳞状细胞癌。
(2)子宫颈糜烂。指子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被来自子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取代。在糜烂 愈合中,储备细胞增生并化生为鳞状上皮。由于慢性炎症过程可导致不完全鳞化和异型增 生,少数演变为宫颈鳞状细胞癌。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及淋巴瘤、转移性癌等。 然而近 20 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 HPV 感染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CIN 并非是程度不同的连续的单一病变,而可以分为两类 临床病理过程有明显差异的病变:低度病变和高度病变。
1、物理治疗:1包、括物乳腺理红治光疗检:查治包疗括仪乳和冷腺冻红治光疗检,通查过治加疗热或仪冷和冻冷破冻坏异治常疗增,生组通织过。加热或冷冻破坏异常增生组织。
第7页,共10页。
鉴别诊断
确诊主要依据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应注意与有类似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各种宫颈病变鉴别。包括: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息肉、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颈结核性溃疡等; :宫颈黏膜下肌瘤、宫颈管肌瘤、宫颈乳头瘤等;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及淋巴瘤、转移性癌等。
第8页,共10页。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是什么意思
北京武总二院宫颈癌前病变诊疗中心 主讲人:张静芝
第1页,共10页。
CIN 的术语是上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被广泛使用的病理诊 断。然而近 20 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 HPV 感染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CIN 并非是程度不同的连 续的单一病变,而可以分为两类临床病理过程有明显差异的病 变:低度病变和高度病变。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息肉、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颈结核性溃疡等; 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 然而近 20 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 HPV 感染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CIN 并非是程度不同的连续的单一病变,而可以分为两类

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ppt课件

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ppt课件
.
宫颈癌辅助检查
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 要方法。宫颈暴露在阴道顶端,易于观察和取材,所以目前在临床 对凡已婚妇女,妇科检查或防癌普查时,都常规进行宫颈细胞刮片 检查,作为筛查手段。使宫颈早期癌的诊断阳性率大大提高,可达 90%以上。 为了提高涂片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注意要从宫颈癌好发部位即鳞状 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材。由于老年妇女鳞、柱状上皮交界区向 颈管内上移,取材时除了从宫颈阴道处刮取涂片外,还应从宫颈管 处取材涂片,以免漏诊。 但是要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可有5%~l0%的假阴性率, 因此,均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定期检查,以此方法作筛选。
.
四、容易混淆的病变 反应性改变,如炎症时上皮层内的鳞状上皮胞浆松解,海绵变; 放疗后改变:核有异型性,但细胞稀疏,不拥挤,细胞核染色质不清楚, 胞浆有退变,可见空泡,最重要的是核/浆比例不高; 老年性改变:细胞全层萎缩、变小,核内有空泡。绝经后的妇女宫颈活检 诊断时要小心; 腺样基底细胞癌,易误诊为 HSIL 累腺; 有时成团连 成片的组织细胞,可误诊为 HSIL 。
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
.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
CIN 的术语是上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被广泛使用的病理诊断。 然而近 20 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 HPV 感染有 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CIN 并非是程度不同的连续的单一病变, 而可以分为两类临床病理过程有明显差异的病变:低度病变和高度 病变。
.
tct检查: tct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简称,tct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它是目前国际上十 分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 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tct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为100%,同时还能 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低度CIN病变》幻灯片

《低度CIN病变》幻灯片

病因
(1)性生活、婚姻与妊娠:性生活过早(18岁前)的女性,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较18岁后者高4倍,假设妇女性生活过早又患梅毒、淋病等性传播疾病者, 那么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要高6倍。科学研究认为,青春期前的妇女,下生殖 道尚未成熟,对致病因素的刺激比较敏感,过早性生活容易引起年轻女性子 宫颈部的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HPV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中某些类型可 引起细胞异常分化、生长和癌变。
(2)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就是H 感染,其他还有衣原体、淋病和 疱疹病毒感染等。传播疾病是引致子宫颈癌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 还可以引起不孕及盆腔感染等。因此,一旦疑心自己可能有性传播疾病感染, 千万不要羞于脸面,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因为绝大多数性传播疾病在早期 阶段是可以治愈的。
临床表现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一般不表现明显病症,或仅有一般宫颈炎的病症, 如白带增多。也有主诉白带带血或性接触后少量阴道流血等。
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癌前病变,它具有可逆性,即一局部病变 可自然消失,但它还具有进展性,即病灶可开展,甚至癌变。其可逆 性和开展性与病变的范围、程度有关。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自然消失 的可能性明显大于中、重度。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开展为癌的可能性 明显大于轻、中度。也有学者认为,宫颈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良 性的异常增殖,可自然转为正常。
(3)避孕药、避孕套和阴道隔膜:性交时使用了醑胶制成的避孕套或阴道隔膜 者,那么可以降低子颈癌发病的危险性。
(4)贫穷和营养不良:贫穷阶层的人,往往得不到良好的医疗照顾,因此进展 体检比较少,一些癌前病变也常常不容易被发现;另外,贫穷者往往伴有营养 不良,新鲜水果、蔬菜吃的也少,所以,这局部人群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会相 对增高。另外,免疫系统反响低下者,或做过器官移植的病人,容易引起某 些病毒感染,从而增加了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过早性生活、杜绝性生活 混乱。
2.定期做妇科检查,已婚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发现问题应进一步做病理学检查。
3.对已发现的宫颈病变及生殖系统感染,尤其是人乳头状病毒 HPV感染人群,应积极采取相应诊疗措施,以防宫颈癌的发生和 发展。
预后
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等密切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预 后差。宫颈腺癌早期易有淋巴转移,预后相对较差。总 而言之,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3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Βιβλιοθήκη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它属于癌前病变,还不是人们 所说的癌。因为这种病变,大部分人可以逆转为正常, 特别是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部分病人可以维持在原有 的病变状态;一小部分人可进展为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 等。
3.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 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来缩小肿瘤病灶及控制亚临床转移,也用于放疗增敏 。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