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全文翻译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https://img.taocdn.com/s3/m/d767704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7.png)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1) [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翻译赏析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宋代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匈奴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陆游词赏析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
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
“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
”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
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
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
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
“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
“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当年万⾥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当年万⾥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译⽂] 当年远⾏万⾥为建功,匹马单⾝投军到梁州。
[出典] 南宋陆游《诉衷情》注:1、《诉衷情》陆游当年万⾥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谁料,⼼在天⼭,⾝⽼沧州。
2、注释:①觅:寻求。
②梁州:古陕西地,此指汉中前线。
③关河:此指⼤散关、渭河⼀带。
何处:不知何处。
⽆踪迹可寻之意。
④“胡未灭”三句:胡未灭:⽤《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语意。
鬓先秋:鬓发先⽩。
⑤“此⽣”三句:天⼭:这⾥代指西北边境前线。
沧洲:⽔边陆地,常指隐⼠居住之地。
这⾥指陆游退隐所住的镜湖之滨。
3、译⽂1:想到年轻时为功名万⾥从军,跨骏马,上梁州,保卫边疆。
旧时的关河在哪⾥,已如梦境,穿过的貂裘,也变得暗淡⽆光。
敌⼈未消灭,我的头发已⽩,想到这,就要哭,但有何⽤?谁能料这⼀⽣竟这样空过,我的⼼在西北,⾝却要⽼死湖旁!译⽂2:当年为了建功⽴业,报效祖国,单枪匹马奔赴梁州前线。
如今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过去的从军⽣活,那时出征的战袍都已经尘封⾊暗了。
胡⼈还未消灭,两鬓都已花⽩,只能独⾃⽩⽩地伤⼼落泪。
这⼀⽣谁能预料,原想⼀⼼⼀意在天⼭抗故,如今却只能⽼死于沧洲!译⽂3:回忆当年鹏程万⾥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活已成梦中之串,梦⼀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招裘。
胡⼈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地淌流。
这⼀⽣谁能预料,原想⼀⼼⼀意抗故在天⼭,如今却⼀辈⼦⽼死于沧洲!译⽂4:想当年,我怀着报国⽴功的豪情壮志,不远万⾥来到西北边疆,单枪匹马驰骋于万⾥疆场,出⽣⼊死地保卫梁州,寻觅建功⽴业以求取封侯的机会。
⽽如今,边塞军旅⽣活只能在梦中见到,梦醒后就烟消云散,⽆影⽆踪。
惟有当年在军队中穿的貂裘还保存着,可它的上⾯却积满了灰尘,颜⾊暗淡⽆光,变得陈旧不堪了。
时⾄今⽇,侵占中原的⾦兵还没有消灭,然⽽⾃⼰的两鬓却已花⽩⼀⽚,宛如秋霜。
《诉衷情》译文及赏析

《诉衷情》译文及赏析《诉衷情》译文及赏析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背景选自《放翁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的国人。
注释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
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霜: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
译文1: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江湖!译文2: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建功立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景,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译文3: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诉衷情的译文及注释

《诉衷情的译文及注释》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诉衷情”的译文和注释。
先来说说“诉衷情”这首词的译文。
比如说,“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意思就是回想当年,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疆保卫梁州。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位英勇的战士,独自骑着马,去遥远的地方守卫国土,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说的是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身在何处?陈旧的貂皮裘衣都已经落满了灰尘。
这让人感觉到一种失落和无奈。
再看“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意思是金兵还没有消灭,自己的双鬓却已经先花白了,只能白白地流泪。
这里能体会到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谁能想到这一生,心在抗敌前线,人却老在了沧州。
这是多么的遗憾和悲哀啊!
接下来讲讲注释。
“万里觅封侯”,这里的“万里”指的是很远的地方,“觅封侯”是指寻求建功立业,获取封侯的机会。
“戍梁州”,“戍”就是守卫的意思,“梁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尘暗旧貂裘”,“尘暗”是指灰尘使物品变得灰暗,“貂裘”是一种珍贵的皮衣。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个同学,他一开始不太理解“诉衷情”的意思,觉得很难。
但是后来,他认真看了译文和注释,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慢慢就明白了诗人的心情。
他就像穿越到了古代,和诗人一起感受着喜怒哀乐。
同学们,通过译文和注释,咱们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希望大家以后读诗词的时候,都能认真看看译文和注释,这样就能走进诗词的世界,体会其中的美妙啦!。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译文|作者简介《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这首词通过现在和过去的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宋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及注释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注释⑴诉衷情:词牌名。
⑵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⑶戍(shù):守边。
梁州:《宋史·地理志》:“兴元府,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
”治所在南郑。
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⑷关河:关塞、河流。
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
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
梦断:梦醒。
⑸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⑹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
南宋词中多指金人。
此处指金入侵者。
⑺鬓:鬓发。
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⑻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
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⑼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
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有“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句。
诉衷情原文及翻译

诉衷情原文及翻译译文及注释译文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匈奴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注释选自《放翁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的爱国诗人。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
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这里比喻多年没有披挂上阵,甲胄尘封,不能立功边陲。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秋: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
赏析一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
开篇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从戎南郑的生活。
起处用“当年”二字领起,化实为虚,点出所叙系指往事。
“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
“匹马”既是纪实,也刻划出作者从军时的勃勃英姿。
陆游《诉衷情》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释: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霜:白。
空:白白的。
空空的。
料:预料。
翻译: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时机,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从前防守边疆要塞的参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黯淡。
金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斑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抗金的前线,人却老死在沧州。
一:〔1〕比拟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
〔4分〕〔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
〔4分〕【参考答案】〔1〕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
本词中“空〞字点染出这种近乎绝望的失望与痛苦,感情愈发的悲愤,沉郁。
陆游认为自诩为塞上长城有何用,年事已高,有心无力,“空〞“已〞二字相映,写出了无限沉痛,极大悲愤。
〔答复出相同,且说出相同的情感2分,具体分析两句诗句2分〕〔2〕词人直抒胸臆,把过去的壮志凌云、英姿勃发、渴望建功立业与现实的报国无门、惆怅悲凉、愤慨不满作比照。
塑造了自己鬓发已白、雄心不减、因时时牵挂边关而痛苦呻吟的爱国词人的形象。
〔技巧及分析2分,形象及分析2分〕。
诉衷情原文及翻译

诉衷情原文及翻译诉衷情原文及翻译诉衷情,词牌名,又名“桃花水”“诉衷情令”“渔父家风”等。
以温庭筠《诉衷情·莺语》为正体,该词为单调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韵六平韵。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诉衷情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诉衷情原文及翻译篇1译文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匈奴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注释选自《放翁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的爱国诗人。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
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这里比喻多年没有披挂上阵,甲胄尘封,不能立功边陲。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秋: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
赏析一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全文翻译导读:诉衷情
作者:陆游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串,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招裘。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