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炎支原体ppt演示课件

肺炎支原体ppt演示课件
肺炎支原体特点
具有独特的生物结构,介于细菌 和病毒之间,是一种兼性厌氧的 微生物。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体表面
传播。
传播途径
感染者在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可传染 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 过直接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 年。
心血管系统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 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血管 疾病。
消化系统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 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 吐、腹泻等。
神经系统
极少数情况下,肺炎支原 体感染可能引起脑膜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
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长发育迟缓
心理影响
长期反复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反复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儿童 心理压力增大,产生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
05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与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项目及意义
抗原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 存在肺炎支原体抗原, 快速确定病原体感染。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肺 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 判断感染及免疫状况。
核酸检测
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 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核 酸,提高诊断准确性。
培养分离
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或肺 泡灌洗液培养分离肺炎 支原体,为临床治疗提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心包炎等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原因可能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病毒 或细菌感染等有关。
神经系统并发症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原因可能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病毒或细菌感染等有关 。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①MP型别与载量 ②MP耐药 ③黏液高分泌 ④高凝状态 ⑤混合感染 ⑥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oxin, CARDS Tx)产生等
黏液高分泌
➢ 黏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是气道黏液中的主要成分;
➢ 有研究证实MP能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体外培养的气道上 皮细胞表达MUC5AC基因和黏蛋白明显增多;MP可激活 TLR2受体(Toll样受体2),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表达黏 蛋白;
支原体肺炎
概述
❖ 肺炎支原体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被确认为支原体属的一 个种
❖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 的急性肺部炎症
❖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 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 β-内酰胺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天然耐药 ❖ 由于近年来发现我国肺炎支原体在体外对大环内酯类抗
❖ 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方 地区则是夏秋季节高发。
❖ 好发于学龄期儿童 ❖ 进入体内不一定均会出现感染症状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
病初大多呈阵发性干咳,
少数有黏痰,偶有痰中带
血丝,咳嗽会逐渐加剧,
个别患儿可出现百日咳样 其他系统表现
痉咳,病程可持续2周甚 大约25%出现
CARDS Tx
➢ 重组CARDS Tx的相关性及剂量依赖性细胞毒性效应,气道上皮细胞和 粘膜下层细胞凋亡、坏死,微绒毛、纤毛细胞的消失
➢ 重组CARDS Tx处理的小鼠与MP感染的小鼠相比,细胞炎症反应表现相 似,并且炎症反应程度与CARDS Tx具有剂量相关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ARDS Tx的浓度与MP菌落总数(CFU)以及肺组 织炎症反应程度正相关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疫苗接种后,仍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减少感染风险。
控制策略
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
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减少传播途 径。
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提高预防意 识。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需严危人群进行筛查
对高发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患者。
详细描述
儿童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咳嗽、发热 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不典型。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 增多,X线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疗程一般2-3周。
病例二:成人支原体肺炎合并症的诊治经验
总结词
成人支原体肺炎可出现多种合并症,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改善预 后的关键。
支原体肺炎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社区 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 、鼻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 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儿童 和青少年为主。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咳嗽多为阵发性刺 激性呛咳,咳少量黏液,发热
THANKS
感谢观看
肺泡炎症
随着病情发展,炎症逐渐侵犯肺泡 ,导致肺泡内浆液渗出及中性粒细 胞浸润,进而形成肺实变。
肺间质改变
部分患者肺间质会受到累及,表现 为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血管扩张、 充血,间质水肿及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浸润。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MP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包括IgM和IgG,通过中和MP抗原 及促进吞噬细胞对MP的吞噬作用来 清除MP。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支原体肺炎PPT课件
对症处理
⑵平喘 对喘憋严重者。多发生于婴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的。可毛细支气管炎处理
抗支原体治疗
1支原体是细胞外寄生菌,支原体在人体细胞外寄生,较少侵入血液及组织内。 2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
抗支原体治疗
MP无细胞壁,故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抗生素对其无效,应选择能干扰和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作用于核糖体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四环素类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患儿。由此,大环内酯类是小儿MP感染的首先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治疗
轻度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口服有关药物,这些药物包括红霉素和新一代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等。阿奇霉素小儿10mg/(kg·d),1次口服,口服3d后有效组织水平可维持7d,故停用4d,作为一个疗程,共2-3疗程。国外通常采用的方案是:第1天10mg/kg,第2~5天为5mg/kg,总剂量仍是30 mg/kg。罗红霉素每次2.5mg/kg,每日2次;红霉素30-50mg/(kg.d),分2次口服,克拉霉素:用量为l0~15mg/(kg·d),分2次口服。疗程7-14天。
MP的阳性率
MP检出率
31.3%
26.2%
34.0%
0%
10%
20%
30%
40%
全国
北京
上海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年1月第29卷第1期,3-8页。 2。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年1月第27卷第1期。27-30页。
(%)检出率
N=244
N=103
N=665
MP─儿童CAP主要病原

肺炎支原体ppt课件

肺炎支原体ppt课件
特点
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起病缓慢, 症状轻微,但也可能引起严重的 肺部感染。
流行病学特点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体 表面传播。
季节性
多发于秋冬季节。
人群易感性
儿童和青少年易感,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 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 皮疹、关节痛等表现。
饮食
合理的饮食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促进身体恢复。建议食用高蛋白 、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 食用刺激性食物。
氧气治疗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氧 气治疗,以缓解缺氧症状。
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胸腔积液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胸腔积 液,严重时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
液治疗。
心肌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心肌炎 ,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脏情况
避免接触感染
避免与已知感染肺炎支原 体的人密切接触,包括在 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佩戴 口罩。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拥挤的场所,有助于降低 肺炎支原体传播的风险。
清洁和消毒
定期对公共场所的物体表 面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 是高频接触的物体如门把 手、扶手等。
呼吸道疾病监测
加强公共场所的呼吸道感 染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 疑似病例,控制疫情扩散 。
,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神经系统并发症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神经系 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等, 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神经系统症
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Hale Waihona Puke 04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善
01
02

支原体肺炎的护理ppt课件

支原体肺炎的护理ppt课件
支原体肺炎的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目录大纲 CONTENTS
01
支原体肺炎的基本知识
03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
05
支原体肺炎的并发症及预防
02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 04 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措施 06 支原体肺炎的康复与预防
Part 01
支原体肺炎 的基本知识
支原体肺炎 的定义
01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
况。
CT检查
CT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肺部 病变,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诊
断。
MRI检查
MRI检查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价值有限,但在特定情况下可
提供重要信息。
医生的诊断
01 询问病史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 括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
伴随症状等。
02 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 括肺部听诊、胸部触诊等,以了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 体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及毛 细支气管炎样改变
02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症状主要为乏力、咽痛、 头痛、咳嗽、发热、食欲 不振、腹泻、肌痛、耳痛 等
03
支原体肺炎的传播 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 期较长,可达2-3周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
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通过呼吸 道感染引起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 的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有助于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血清学检查
通过血清学检查,检测支原体抗体,有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确诊支 原体肺炎。
PCR检测
PCR检测可快速、准确地检测支原体DNA,是支 原体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

肺炎支原体ppt课件

肺炎支原体ppt课件

03
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研究
针对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耐药机制
、传播途径、影响因素等方面,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未来研究方向
肺炎支原体疫苗的研究
目前尚无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疫苗,因此开展肺炎支原体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科学价值。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措施研究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等。
健康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共游泳 池、商场等。
疫苗接种
目前尚无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疫苗,但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和肺炎球菌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研究,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降低耐药 率。
THANKS
感谢观看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 2-3周,患者在感染初期通常没
有明显的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 咳嗽、咳痰、发热、头痛、咽痛 、胸痛等,但不同患者的症状可
能有所不同。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其他并 发症,如支气管炎、鼻窦炎、中
耳炎等。
02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诊断方法
01 临床症状
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等,具有抗菌消炎、清热 解毒的作用,可用于辅助 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
养阴润肺类中药
如麦冬、百合、枸杞等, 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的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护理ppt课件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护理ppt课件
发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进入呼 吸道,附着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并 繁殖,引起细胞损伤和免疫反应 ,导致肺炎等病变。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 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
易感人群
儿童、青少年和免疫力较低的 人群易感。
流行季节
秋冬季为高发季节,但全年均 可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中药汤剂与抗生素联合应用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以协同增效。
针灸与物理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可选用针灸、拔罐、推拿等物理治疗方法,以缓解 症状。
饮食调养与情志护理
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 情志刺激。
04
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热型及伴 随症状,警惕高热惊厥。
药物降温
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 观察降温效果及不良反 应。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01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根据患者口味,制定合理食谱,保证营养摄入。
02
鼓励多饮水
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以补充发热时的水分丢失。
03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诊断标准
01
02
03
临床症状
持续咳嗽、咳痰、胸痛、 发热等呼吸道感染表现。
胸部X线检查
肺部炎症浸润影,呈斑片 状或云雾状,可伴胸腔积 液。
血清学检查
冷凝集试验阳性,肺炎支 原体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
鉴别诊断
病毒性肺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糖皮质激素:MP感染可产生自身抗体,并诱
导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肺外多系统损害,尤其 是中枢神经系统,部分患儿病情严重。而GC是 目前最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并具有免疫抑制作
支气管镜在RMPP诊治中的应用
• 经支气管镜的呼吸道灌洗介入治疗可直
接清理黏液栓,减少管腔阻塞,减轻炎 症反应,畅通呼吸道,对改善RMPP预后 有积极作用。
• 在某些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为呼吸
窘迫综合征得重症MPP患儿,呼吸道黏膜 呈重度损害,可有广泛黏膜糜烂﹑坏死 上皮脱落阻塞管腔,此时若能经支气管 镜灌洗治疗,可在短期内有效疏通呼吸
谢谢!
肺炎支原体电镜下: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症状
• M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大部分呈亚急性﹑渐进
性,可持续1个月以上。病初有咽痛,一旦感染 波及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就可出现顽固 难愈的咳嗽﹑持续干咳或少痰,影响患儿睡眠, 可引起喘息,发热并不明显或仅低热。3%10%MP感染较重,引起肺炎时,肺部可见大片状 阴影﹑肺部实变﹑胸腔积液,由于黏液阻塞而 导致肺不张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可出现呼 吸困难﹑气促﹑喘息等,一些危重患儿还可出 现ARDS。
• 辅助检查:查血常规示:WBC
胸部CT(2013-11我院):
• 诊断要点:1.刺激性咳嗽,夜间明显;伴
发热,为中低度发热;肺部体征多不明 显。
2. 血中MP-IgM阳 性。++>1:160。
3.胸部CT表现是:支气管 肺炎改变,均一性实变影。
重症MPP和RMPP
•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在确诊MP基础上出现,1明显气
夜间剧咳,痰少而黏稠。年长儿可有咽痛﹑胸闷﹑胸痛等。婴 幼儿起病急,可喘憋及呼吸困难。
• 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婴幼儿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及湿罗音。
• 部分患儿有肺外表现。
• 冷凝集试验阳性(>1:32)可做参考,恢复期血清MP抗体4倍
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或血中MP-IgM阳性。
• 胸片表现是:以肺门阴影增浓为主支气管肺炎改变间质性
RMPP判断指标:
• 选发热时间大于10 d、肺部大片高密度实变影
(以实变影占2/3肺叶、CT值40 HU为界限,伴 或不伴胸腔积液)、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 细胞、CRP作为自变量,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发热时间大于10 d、CRP升高、肺部大片高密度 均匀实变影超过2/3叶(伴或不伴有胸腔积液) 是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
• 1神经损害 • 2.心血管系统:引起心肌炎ˎ心包炎及心内膜炎
• 3.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ˎ白细胞减少ˎ血小板减少或增多ˎ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ˎAAˎDIC等
• 4.皮肤粘膜表现:以皮疹多见,形态多样,有红斑ˎ斑丘疹ˎ水疱ˎ麻疹
样或猩红热样丘疹ˎ紫癜等。
• 5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纳差ˎ恶心ˎ呕吐ˎ腹痛ˎ肝大等
肺炎改变④均一性实变影。
肺部x线表现:
肺部X线改变为MPP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可分为4 种 (1)支气管肺炎;
• (2)问质性肺炎; • (3)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似大叶性肺炎改变; • (4)肺门阴影增浓. • 上述改变可相互转化,可有游走性浸润,淡薄
云雾状浸润,亦可有胸腔积液.
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所示:
• 以上结果提示,发热持续10 d以上、CRP大于40
mg/L、肺部高密度均匀实变影(范围超过2/3 肺叶,CT值大于40 HU,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
• 1.抗MP治疗:
• 2.控制合并细菌感染:MP感染患儿如痰﹑肺泡
灌洗液或胸水细菌培养阳性,或胸水常规生化 检查有细菌感染证据,或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治疗后血WBC 及CRP等炎性指标持续升高者, 可能存在混合细菌感染,可考虑联合使用其他 抗生素。
难治性肺炎支 原体肺炎
RMPP的发病机制
• MP的耐药现状:耐药MP引起的肺炎发热时间长﹑病程长
﹑并发症多,RMPP或重症MPP增多可能与MP出现耐药有 关。
• 免疫功能紊乱:MP感染可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多次感染MP可加重MPP的发生,这是反复感染对致敏的 机体产生的超敏反应;由于MP抗原与人体心﹑肺﹑肝﹑ 脑﹑肾和平滑肌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MP感染后可产 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沉积于相应部位形成抗原抗体 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和免疫细胞,从而发生强大的免 疫反应,不仅累积呼吸系统,使肺内炎症进一步加重, 而且可产生肺外各系统的严重并发症。而RMPP患儿免疫
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所示:
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所示:
不同年龄儿童MPP的临床特征
指标
婴幼儿组
学龄组
体温36-38.5℃ 7(33.3) 4(4.0)
体温>38.5℃ 14(66.7) 97(96.0)
干咳
4(19.0)
65(64.4)
有痰咳
17(81.0)
学龄前组 8(20.5) 31(79.5) 20(51.3) 19(48.7)
• 6泌尿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最为常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
水肿﹑少尿﹑高血压,血清补体降低,甚至急性肾衰竭。
• 7五官:结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中耳炎
• 8.肌肉骨骼:关节痛﹑关节炎﹑肌痛,多为腓肠肌疼痛。
• 多见于年长儿肺,炎也可支见于原婴体幼儿肺。炎诊断:
• 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刺激性咳嗽,可似百日咳样咳嗽,
• 学龄组儿童,多表现为高热,刺激性干咳重,
肺部体征轻,平均发热时间长(10.31天);肺 部影像学主要则表现为肺段以及肺叶浸润所致 的大片影,可伴有胸腔积液、肺不张等表现, 以单侧肺受累为主。
病例分析:
• 患儿,男,1岁,以“咳嗽伴发热4天”
入院。患儿咳嗽,为刺激性干咳,夜间 为著,咳嗽剧烈时呕吐,不伴气喘及呼 吸困难;间断发热,最高体温约38.7℃, 不伴皮疹及抽搐。查体:咽充血,双侧 扁桃体1度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 干湿性罗音。在入院后第4天患儿双肺可 闻及固定湿啰音。
促或心动过速,伴或不伴动脉血压下降,三凹征及发 绀等。2有效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1周以上无效(持续 腋温≥38.5℃或肺部影像学无好转甚至进展),或持 续发热超过10天。3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大片状致密影, 占据一个肺段或肺叶以上范围,可累及单叶或多叶病 变。4出现胸腔积液ˎ肺不张ˎ肺梗死/肺脓肿等肺内并 发症。5出现严重低氧血症(P2O2<7.98KPa)或其他 系统严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ˎ心衰ˎ心肌炎ˎ消化 道出血ˎ明显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
肺炎支原体感染
何•为细肺胞外炎寄生支菌原-致体病的—支原M体P生有3种物,特即M性P.
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
革兰染色阴性。
•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IgM抗体:第1周末开始
出现,至第3-4周达高峰,2-4个月时消失, 恢复期血清MP抗体(主要为IgM)呈4倍以 上升高,滴度在1:32以上有诊断意义。
MPP 患儿胸部X线比较
X线表现 学龄组
小叶实质浸润 60(59.4)
肺段实质浸润 26(25.7)
间质浸润型 2(2.0)
婴幼儿组
13(61.9) 0(0) 4(19.0)
学龄前组
29(74.4) 7(17.9) 2(5.1)
综合上表所示:
• 婴幼儿组咳痰及喘息症状相对明显,体温以中
低度发热为主,少数无发热,且平均热程较短 (仅5.43天),肺部干湿罗音多;肺部影像学 主要表现为小叶浸润所致的小斑片影,常累及 双侧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