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仿用句式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训练4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含解析)

考点强化训练四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时间:40分钟)1.趵突泉公园扩建后,有人题写了一副楹联。
请用下面的词语组成这副对联。
柳色泉声鸣环佩展画屏入耳迎眸答:答案:泉声入耳鸣环佩,柳色迎眸展画屏2.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手法相同。
示例:我不是宽阔无垠的海洋,也不是汹涌澎湃的湖泊,而是灿烂阳光下的一滴露珠。
答:答案:(示例)①我不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不是坚不可摧的磐石,而是崎岖山路上的一粒碎石。
②我不是平静宽广的湖泊,也不是叮咚作响的溪流,而是翠绿荷叶上的一颗水珠。
3.根据文中画线句作相应仿写。
文人的情趣和性格似乎与游走在他们笔下的物有一种微妙的牵系。
屈原笔下的香草,刘禹锡笔下的陋室,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几千年寻觅的途中,中国文人在那些神性的物体上④____________________,但也消磨着自己的悲愤和怨气。
答案:(示例)①朱自清笔下的荷塘②老舍笔下的茶馆③沈从文笔下的古城④寄托着自己心酸的诉求和希望(或“寄寓着自己内敛的宽容和修为”)4.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
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宁愿像谦逊低调的百合,绽放于幽寂的山谷中;也不学庸俗张扬的牡丹,盛开在嘈杂的街巷旁。
答:答案:(示例)宁愿做孤独寂寞的苍鹰,飞翔在苍凉的戈壁上;也不做聒噪短视的麻雀,跳跃在低矮的灌木中。
宁愿学坚贞不屈的腊梅,绽放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也不做攀援炫耀的凌霄花,摇曳在高高的枝头。
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组句子。
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雪,飘舞,旋转,坠落,聚积,不断强化自我,扩展自我,只要有适宜的低温,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凝结出原驰蜡象的壮景。
答:答案:(示例)①火,闪烁,跳跃,摇曳,游移,不断模拟自我,再现自我,只要有足够的氧气,在任何时空中都能爆裂出辐射状的光芒。
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 考点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考点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 (2017·浙江卷·T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3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本题和以往的仿写题稍稍有所不同,它不要求语言的生动,而是要求语言的简洁明了。
题干中要求非常明确,即用归谬法来反驳平常生活中的错误看法或观点。
考生只需先假设生活中人们常提到的某一错误观点,然后顺着此说法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即可。
句式上,采用“如果……那么……”的模式。
答案(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 1 -。
2017高考复习公开课之仿用句式精品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之仿用句式》公开课教学设计执教者:张志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确仿写要求过程与方法:掌握仿写的原则、解题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锤炼语言,提升写作水平教学重难点:掌握仿写的原则、解题思路一、导入(课前播放张学友音乐《情书》)刚才的这首课前音乐叫《情书》,是远古时期的一位歌神张学友所唱。
我想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写过情书吗?(没有)我们做人要诚实,再问一遍,有没有?(真的没有)看来我只能拿出证据了,在今年教师节这一天,有几个班级向我深情地表白了,其中一个这样表白的:“从不曾忘记我们许下的诺言,相信在这个明媚的十一月,我们将一一实现,亲爱的勇哥,教师节快乐!我们永远爱你!”你们还敢说这不是情书吗?为了避免以后别人说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接下来老师把压箱底的功夫教给你们,教你们写让人无法拒绝的情书。
二、仿句之“我还是很喜欢你”系列示例: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
语文版:1、我还是很喜欢你,像落红化作春泥,至死不渝。
2、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钗头凤搁下了最后一笔,相思成疾。
3、我还是很喜欢你,像当年所植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数学版:1、我还是很喜欢你,像反函数与坐标轴,可望而不可即。
2、我还是很喜欢你,像sin平方加cos平方,始终如一。
物理版:1、我还是很喜欢你,像物理的自由落体,不计阻力。
地理版:1、我还很喜欢你,像地球自转八万里,仍在原地。
2、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雨洒落在热带与极地,不远万里。
恶搞版:•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青光眼没有治好,瞎得可以。
•我还是很喜欢你,像小时候吃辣条,不看生产日期。
•我还是很喜欢你,偷鸡不成没关系,我有的是米。
•我还是很喜欢你,算了,语文老师对不起。
英语版:I still like you ve ry much, for ever……(过渡语:相信刚才的情书仿写教学一定会让各位同学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大笔一挥,所向披靡,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地了解什么是仿句,如何完美地仿句。
备战最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14仿用句式含解析

考点14 仿用句式仿用句式是高考高频考点,要求考生能仿照题目所提供语句的句式特点,新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结构与示例类似的句子,且内容方面要符合相关要求。
该题型特殊留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言语的优美。
纵观近年考情,高考对仿用句式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1.考查方式绝对不变。
详细来看,题目常常给出必然的示例要求考生仿写,有时会限定话题内容;有时要求自选话题,如2017年高考浙江卷第5题,就明确要求“仿照上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2.选择的语料涉及面广,次要有诗句仿写、哲理句的仿写、图文类的仿写等。
高考仿用句式题,考查的灵活度越来越高,仿写的话题宽泛,综合性加强,考生要想精确解答仿写题,必需积累一些关于修辞手法方面的知识,且要把握仿写“形神兼备”的全体要求。
考向一限定话题型仿写1.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
”由于性情、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本人独到的理解。
请你从以下四个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他们各自对生命的理解。
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反。
备选人物陶渊明徐志摩桑地亚哥巴金示例苏东坡——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需心胸旷达,才能笑到起点。
【答案】示例陶渊明——生命就是一只冲出樊笼的鸟儿,只需回归自然,才能自在飞行。
徐志摩——生命就是一个星辉斑斓的梦,只需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才会让梦长留。
桑地亚哥——生命就是一场单枪匹马的战役,只需先打败本人,才能打败对手。
巴金——生命就是一只在黑夜里跟随光明的小舟,只需以爱为桨,才能拥抱明天的太阳。
只需……才……”的方式,这个不难模仿,难的是结合人物的经历、性情或其精神世界的核心对生命作出诠释。
好在备选的人物均出自教材,考生绝对熟悉。
如写“陶渊明”,考生可联系高中课文《归去来兮辞》,明确陶渊明对官场的讨厌,对自在生活的爱好,以诠释生命的价值;如写“徐志摩”,则可联系课文《再别康桥》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来写;如写“桑地亚哥”,则可联系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行来写;如写“巴金”,则可联系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精神品行来写。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全国通用含解析)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考情把脉]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高考对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2015·江苏高考]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 B解析 A 项,以“试”“裁”赋予“东风”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 项,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 项,“有情”“含春泪”“无力”“卧”,以人的情态、动作写“芍药”“蔷薇”,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D 项,以“开门”“翻书”赋予“南风”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2.[2015·湖北高考]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
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④构字、组词不必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
构字部件:禾 亻 口 日 又 月 言构字词示例:+又→友→友善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 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一)(日+月→明→文明) 创文明..社会 建和谐中国 (示例二)(禾+日→香→书香) 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 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 解析 先分析试题所给示例的构思特点:由构字部件联想到汉字,再由汉字联想到词语,最后以这个词语为核心写出立意积极、句式整齐的两句话。
再按照题目要求,依顺序一步一步完成答案。
做题时要注意题干中“两个不同的部件”“一个汉字”“一个双音词”等关键信息。
3.[2015·天津高考]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
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句式的仿用、变换

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句式的仿用、变换《考试大纲》对句式的考查表述为“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E。
选用句式,指的是依照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别同,语意深浅的别同等)或题目规定,挑选恰当的句式。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依照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具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变换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依照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属于语言的应用,有较强的灵便性,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1.(2012·课标全国高考)根据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毅;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别要张扬。
2.(2011·课标全国高考)把下面那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能够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别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爱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爱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3.(2011·课标全国高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庸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庸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庸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4.(2011·广东高考)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具单句(含标点符号别超过35个字)。
①确实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选用句式在课标全国卷试题中普通别单独设题,假如设题则为挑选题,并与语言表达连贯题一起考查。
变换句式题,普通以主观题为主,要紧有长短句的转换、重组式转换、改造式转换等,有时与简明、连贯、得体等其他考点综合考查。
2017版《大高考》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五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专题五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在下面横线处补写两句话。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与前面的句子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幸福,不是因为获得的多,而是计较的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答本题,既要合理,又要合式。
所谓合理,就是答案须言之成理,能给人以启示。
所谓合式,就是在形式上与例句要保持一致,符合“……,不是……,而是……”的形式,同时前后两个短语应当构成对比,如“获得的多”与“计较的少”。
答案知足,不是因为占有量大,而是欲望值小富足,不是因为财富如山,而是精神富有可爱,不是因为外貌漂亮,而是心灵美丽伟大,不是因为人人为你,而是你为人人(任选两句即可)2.下面的两句话在网上颇为流行,请仿照其结构续写两个字数相同、句式一致的句子。
心如金,永远真淳,永不为世俗的邪念所腐蚀。
情如金,永远真挚,永不为世俗的贪念所蛊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作答本题,先确定仿写对象,然后思考仿写对象应具有的品质,再确定所用词语。
所写句子的句式应该是“……如金,永远……,永不为世俗的……所……”。
答案言如金,永远真诚,永不为世俗的妄念所左右。
思如金,永远真笃,永不为世俗的杂念所玷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写出空缺的语句,要求句式前后一致,语意连贯。
清清楚楚看昨天,①________________,高高兴兴看明天。
②________________,向明天要动力,向今天要成果。
跌倒的时候,要能认识障碍,勇敢站起;失意的时候,要能自我检讨,再次出发;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彷徨的时候,要能看清目标,不变方向!解析作答本题,要依据横线处前后句来确定所填句子的内容和形式。
如①处前后分别有“昨天”和“明天”,可知①处所填句子与“今天”有关。
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秘籍:专题0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含修辞)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主要考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和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常是把对选用和仿用的考查同对语法、修辞的考查结合起来,同扩展和变换句式结合起来,既注重形式的一致,也注意内容选择的灵活。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其知识依托为句式的基本特征知识、语法知识与修辞知识等。
热点题型一选用句式例1、(2015·新课标Ⅱ)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答案】C。
【提分秘籍】所谓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其中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
选用句式的目的就是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句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选用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式。
只要不是病句,句式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符合语境的需要。
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
其次是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
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
再次是比较各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012·四川卷)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 注意: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第三步,组织答案,此外,仿写要结合节日特点进行。 【答案】 (示例)(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4分)
答案(示例):
【示例】
残花缀在繁枝上;
鱼儿游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能够另选描述对象、句式结构一致得2
【解析】要注意“鱼儿”和“湖水” 分,修辞手法和意境相似得2分。)
的关系,“鱼儿”和“月影”的关系,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
【思维指导】 第一步,审清例句。“比”“化”“从”“北”均为由象形字“人”
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它们的字义与形体结构联系紧密,例句运用七 字句描述了“比”和“化”的形义关系:“二人排齐向右站,亲密并列 肩比肩”形象生动地解读了“比”的“并列”之义;“左人正立右倒画, 人形颠倒表变化”形象生动地解读了“化”的“变化”之义。两个解读 描述合理,且均押韵。
以及动词“听见”的内容和“月影”的
搭配。按题意要求来完成,注意通感的修辞和意境的相似及句式结
构一致。同时注意选择的描述对象不得与示例一样。
2.(2014·湖北卷)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
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
“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
(二)仿例句的“神”— 内在的意蕴、 隐含的道理。
仿写语句的一般步骤和注意点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审清题目要求 分析例句结构,确定保留的词语 把握修辞手法 理清句意关系 正反联想,筛选材料表达
1.(201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
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高考专题复习
①明确仿写的类型,有的放矢 ②总结仿写答题的方法,胸有成竹 ③学以致用实战练习,稳扎稳打
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 语句的形式,再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 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考情分析
2013年高考
全国大纲卷20题 辽宁卷17题 山东卷17题 浙江卷7题 重庆卷20题
答案(示例):(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思维指导】 第一步,明要求,仿写对联的一般要求是上下联字数相等, 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内容大致相关或相反。
第二步,分析内容,题干明确要求“内容与节日相关”,这对仿句有了内 容上的限制;要求“可以不考虑平仄”,则降低了试题难度。两个小题中的节 日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与屈原有关,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喝 雄黄酒等习俗;“中秋”佳节,圆月当空,象征团圆,有吃月饼、祭月等习俗。
2014年高考 重庆卷20题 浙江卷7题
北京卷20题 2015年高考 湖北卷21题
天津卷20题
命题热点
近年来,仿写题命题热点主要表 现为:材料里关注现实、人生;内容 上关注情感、哲理;修辞上关注比喻、 对偶;形式上关注排比句、短诗、对 联;思维上关注联想、想象。
考什么
仿写题重在“仿”:
(一)仿例句的“形”— 句式,修辞。
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 了迁谪的无奈。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 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 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 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
宁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远离喧 嚣;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雅休闲;是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恬淡从容;更是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超脱人生。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 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运用、语言连贯、句式仿写等能力。仿 写时首先要注意与例句的“……犹如……,……却无……,……而 不……”的格式保持一致;其次,例句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手法,仿句修辞要与之保持一致;最后,要注意意境保持一致。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解析】仿写对联的一般要求是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 致,平仄相对,内容大致相关或相反。题干明确要求“内容与节日相关”, 这对仿句有了内容上的限制;要求“可以不考虑平仄”,则降低了试题难 度。两个小题中的节日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与屈原有关,赛龙舟、 吃粽子、挂菖蒲、喝雄黄酒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秋”佳节,圆月当空, 象征团圆,有吃月饼、祭月等习俗。仿写要结合节日特点进行。
第二步,分析“从”“北”形义关系。“从”即“跟随”之义,而 字形是一个人跟在一个人后面;“北”即“相背”之义,而字形是两人 相背而立。
第三步,组织仿写。仿照例句运用两个七字句来分别表达 “从”“北”的形义关系。注意押韵。
3.(2013·大纲版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 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 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答案(示例):宽容犹如大海,阳光直射却无 怨言,溪流汇入而不拒绝。
4.(2012·新课标全国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 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
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注意题干中“另写两句 话”“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的要求。内容上,续写的 句子要有象征寓意。
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解(析4分】)仿写要体现形义
二人排齐向右站 左人正立右倒画
的特点,“从”即“跟随” 之义,“北”即“相背” 之义。另外,要注意押韵。
亲密并列肩比肩
人形颠倒表变化
答案(示例):
再者注意例句每句七个字, 共十四个字,所仿写的句 子也要符合这个特点。
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