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发票校验技能
SAP系统 发票校验操作指导

SAP系统发票校验操作指导
系统登录:
单击进入
输入集团
用户名
密码
语言
进入主操作界面
进入发票校验操作界面录入事务代
码MIRO
公司代码
8820录入,
执行回车
录入发票开
具日期
在参照内录
入发票号
录入发票金
额
录入供应商编
码,若查找见下
页
单击
选中后单击复制按钮
若单号可以连续则进行范围输入
单击多项选择可以输入不连续的单号
单击执行进行数据检索
注意选择工资核
算数据页
选择项目类
别可以对运
费和装卸费
进行区分减
少数据检索
量
0001表示
运输
0005表示
装卸
数据检索完毕,做以下显示
注意:这种是数
据全部选中状
态
单击取消全
选按钮
根据实际单据选择,选
中后单击这一行表示
选中,再次单击全消选
中
单击模拟
查看余额,若余额
为零,则表示发票
金额和业务金额相
符,校验通过
若无误,单
击过帐
在发票上记
录发票凭证
号
查看菜单项
单击下一凭证,
查看财务凭证
在发票上记录
会计凭证号希望大家抽时间多进行练习。
SAP发票校验技巧

发票校验是MM模块中采购流程的一步,一般企业在做发票校验时,都是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下面介绍一下MIRO的一些操作技巧;一、MIRO抬头数据1、基本数据发票日期:一般是指凭证日期,对应FI中的凭证日期;过账日期:发票和FI凭证的过账日期;这两个日期都可以作为付款条件的计算日期;金额、税额:这个是指实际发票的金额和税额,税额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自动计算;计算税额:如果勾选,那就可以让系统自动计算税额,一般不勾选,因为发票总有些税额差异;税率:发票的税率,可以让系统按公司代码默认一个税率,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V_ST,定义一个默认的税率;比如大多数发票都是17%的增值税,可以默认J1税率;还有一种税务默认方法,是针对集团层的,按照事务类型,如果在公司代码下面没有默认,那就用事务类型的默认税码,事务码OBZT;上图中交易有4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空白所有事务相关下面三个选项都包括MMIV发票校验后勤发票校验,对应事务码MIROFIAP FI发票收据FI发票输入,对应事务码FB60FIAR FI支出发票FI发票输入,对应事务码FB70参照:这个参数一般是用来输入实际增值税发票的号码,系统还有一个重复发票号码的校验功能,用来核对是否对同一张增值税发票做了重复校验;要启用这个功能,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DC,定义双重发票校验的设定参数:可以把公司代码、参照、发票日期等参数一起用来判定重复发票的依据,也可以设定期中的一个参数;然后在供应商主数据中启用双重发票校验功能;2、支付款项基线日期:这个是根据付款条件计算的默认值;付款条件:付款条件可以用事务码OBB8定义,具体里面的参数在FI模块中介绍过了,下面主要说一下,发票校验时,付款条件是如何默认带出的,如下表:选项事务类型默认付款条件PO参考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第一个PO对应的付款条件,一般是从供应商的采购组织主数据中带出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运费供应商的公司代码主数据PO不参考发票/后续事项开票方公司代码主数据贷项/后续事项无建议,但可以在发票参考号中设定到期日、折扣:都是从付款条件计算得到的;固定:是对现金折扣的固定;付款方式、付款冻结:都可以从付款条件中带出,也可以在这里修改;发票参考号:这个是应用与贷项发票或者后续发票,维护原来的发票号码,这样可以和原发票一起计算到期日;如果这里不维护发票参考号,那贷项凭证的到期日就是基线日期;如果想让贷项凭证的付款条件起作用,那就需要在发票参考号上维护V;开户行:供应商主数据中带过来的;3、细节未计划的交货费:就是未计划的运费,运费分两种,一种是计划内运费,一种是计划外运费,两种运费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凭证类型:FI凭证类型;分配、抬头文本:对应到FI凭证中的分配、抬头文本;发票方:PO凭证中的出票方,对应PO中的下图:4、税收这个是计算税额的,如果PO行项目存在多个税率,可以在这里调整每个税率的税额;5、金额分摊这个可以对发票金额设定多个付款方式和付款条件,有点类似分期付款;二、MIRO项目数据MIRO发票校验,可以参照PO,也可以过账到单独的总账科目和物料上,这个可以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TCULIV,激活总账科目和物料视图;上图勾选上,发票校验才会有相应的视图,这两个视图的发票校验与FB60差不多;在PO参考中,一般都是选择采购订单/计划协议,也可以选择交货单或者提单,交货单用于供应商的发货单,而提单是用于国际贸易业务的提单,可以在MIGO 收货时输入:这样在MIRO校验时,可以把交货单或者提单作为选择的条件;在PO参考中,还可以选择是否要校验交货成本:上图1,是选择物料校验,还是交货成本校验,有3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1货物/服务项目物料或者服务项目本身2计划交货成本计划内运费3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两者按交货单或者提单选择参考PO项目,无法选出交货成本的项目;上图2,是行项目的屏幕格式,就是可以查看哪些字段,其实就是行想项目中的表格格式,这个MIRO没有表控制技术,只有几个预选择的行格式;三、两个用户参数这里介绍一下发票校验时两个用户参数,这两个参数对用户操作来说,还是挺有用的;1、IVAMOUNTADJUST这个参数是控制当发票校验数量变更时,金额是否相应的自动更改;比如下图:如果在用户参数中设定为:注意参数值为大写的X;那发票校验数量改为2时,金额自动变成25,不需要手工调整;如果没有这个用户参数,那金额还是37.5;2、IVFIDISPLAY这个参数是控制发票校验过账时,是否要把发票凭证和会计凭证一起显示,这个有什么用的呢?比如财务人员处理发票校验(很多情况下是财务人员在操作),那发票过账后,要把会计凭证记录下来,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个参数了;如上图,IVFIDISPLAY已经在用户参数中设定为X,那发票过账时,在左下角会显示发票凭证和财务凭证:如果参数不勾选,那会计凭证号码就没有了;四、收货冲销忽略发票校验的处理有时候我们在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后,需要对某项收货做冲销处理;系统默认的设定是,必须先冲销了发票校验,然后再冲销收货的;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不冲销发票校验,直接做收货冲销;这个主要是用于临时调整库存,收货冲销后,马上就会做收货处理,并且和发票校验能对应起来,这样就省了一道发票校验冲销的步骤了;用这个操作要慎重,不小心就可能发票校验和收货对应不起来了,一般用于顾问操作,关键用户或者最终用户不建议这个操作;事务码OMBZ,可以设定哪些移动类型可以这样操作:上图,都是一些冲销的移动类型,勾选上,就表示这个移动类型可以不按发票校验收货冲销了;如果对移动类型勾选上,你就可以直接对已经发票校验完的PO做收货冲销了,不需要先冲销发票。
SAP发票校验容差

SAP发票校验容差是指收货金额与发票金额的差异,容差类型有很多种:如果在发票校验过程中,差异金额超出了上面设置的容差范围,那系统会报出警告或者错误信息(用户定制),并且冻结发票,不允许直接付款;配置发票的容差用事务码OMR6,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这些容差在SAP发票校验中的应用;1、PP:这个是发票校验的价格差异;就是PO的单价与发票校验的单价出现差异;假设PP容差设定为上下浮动10%,如下图:假设PO单价为150,那么发票单价为155时,校验的结果为:价格差异5元,在容差范围之内,报绿灯信息,表示发票校验通过;如果发票单价为175时,校验的结果为:价格差异25元,不在容差范围之内,报黄灯信息,发票会冻结,报出的警告信息为:2、DQ:发票校验的数量差异;就是发票校验的数量可以与收货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测试这个容差时,需要把M8 504消息设置为警告(正常情况,这个消息号是错误的,是为了控制未收货就发票校验了);假设DQ的容差设置为:注意:所有容差只能设置金额和百分比;这里我们按百分比设定一个10%的上限;假设PO收货数量为10个,如果发票数量为11个,校验的结果为:发票数量为11个,在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校验通过;如果发票数量为12个,不在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校验报警告信息;报出的具体警告信息为:也就是说数量超过了DQ设定的容差,才会报出警告信息;3、BW:按PO价格的单位,计算收货数量与发票数量的差异;这个一般是针对PO中出现两个单位,一个是PO单位,一个是PO价格单位,这里要校验的就是按PO价格单位计算的数量差异;假设BW的容差设定为:BW只是校验数量,不存在金额的;假设PO的数量为5PC,PO价格单位是KG,PO中两单位的换算比率是1:5,如下图:假设正常MIGO收货,收货后如下图:然后发票校验,MIRO:假设发票校验时,按PO价格单位的数量是26个,如下图:PO价格单位26个,在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通过;假设发票校验时,按PO价格单位的数量是27个,如下图:PO价格单位27个,超过了7%的容差范围,发票校验警告信息,具体的信息为:4、BR:按PO价格的单位,计算PO数量与发票数量的差异;这个容差和BW类似,一个是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一个是基于PO的发票校验;5、PS:按估价价格计算的差异;如果PO中的价格标识了估价,在PO项目明细的条件控制页面,如下图:那PP容差就不起作用了,要设定PS的容差;判定的原理和PP容差类似,不多介绍;6、BD:就是小差异;发票校验允许实际发票金额与收货数量存在一定的尾差,可以直接过账到某个科目;不需要再具体调整某个PO项目,如下图:这个设置很简单,只有一个金额,注意这个的差异是MIRO校验时抬头金额与项目明细金额的差异,不是收货金额与发票金额的差异;假设PO收货金额150,发票校验金额160,如下图:尾差是10元,在容差范围之内,校验通过;假设PO收货金额150,发票校验金额161,如下图:尾差是11元,在容差范围之外,校验不通过;7、AP:有PO参考的行项目允许的最大金额;这个是设定每个PO行项目的最大金额,如果超过这个容差,就对发票冻结,但不会对发票出具警告或者错误信息;要设定这个容差之前,需要激活行项目检查,事务码OMRI,设定行项目金额检查可以根据公司代码、行项目类别和是否收货相关,设定容差检查;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PA,按公司代码激活行项目检查;设定AP容差:就一个金额限制,是对每个PO行项目的检查,每个PO行项目不允许超过这个金额就OK了;假设MIRO发票校验,金额为17.55,如下图:在AP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过账时在左下角的信息为:无冻结过账的标识;假设MIRO发票校验,金额为35.1,如下图:不在AP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过账时在左下角的信息为:,发票已经冻结了;8、AN:无PO参考的行项目允许的最大金额;这个是对无PO参考的发票校验作的设定,和AP容差类似,对应MIRO中的校验如图:标红框的总账科目和物料的校验,由AN控制,具体的容差控制和AP是一样的;注意,AN的容差设定,也需要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PA,激活行项目检查;9、DW:这个是需要收货的PO,当收货为零时,发票校验允许的最大金额;这个发票校验一定是基于订单的校验,对于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无效;而且是收货数为零,如果已经有收货了,那就按照DQ容差作控制;假设DW容差设定如下:就是当还未开始收货,允许PO可以发票校验的总金额最大不超过100;注意这个金额是不含税金额,是用数量×PO价格计算的;创建一个PO,如下图:不收货,直接做发票校验;当发票校验数量是6时,如下图:校验金额是90,在DW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通过;当发票校验数量是7时,如下图:校验金额是105,不在DW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出具警告信息;可以查看一下具体的信息:10、KW:这个是针对交货成本的容差设定;对货物移动项目不起作用;就是货物具有计划内交货成本时,收货时过账的交货成本与发票校验时的差异;假设KW的容差设定为:这里只按百分比对上限做检查,设定为7.5%;假设一个PO中有交货成本,如下图:正常PO收货后,MIRO发票校验,这里为了做测试,只校验交货成本;假设发票中的交货成本是16,如下图:差异1元,在KW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通过;假设发票中的交货成本是17,如下图:差异2元,不在KW容差范围之内,出具警告信息,可以查看一下具体的警告信息:11、LA:这个是对框架订单的总金额检查,当发票校验的总金额超过PO金额时,可以设定一个容差,在这个容差范围内允许过账;如下图为LA容差的设定:创建一个框架PO,如下图:PO总金额为1000,框架PO不需要收货,然后发票校验;当发票金额为1050时,如下图:发票在LA容差范围之内,校验通过;当发票金额为1051时,不在LA容差范围内,会报出下图信息:发票校验时,会出具警告信息(这个可以定制成错误信息)12、LD:注意,这个价值是指天数,如果过账日期在有效期之前,那就用起始日期减去过账日期;如果过账日期在有限期之后,那就用截至日期减去过账日期,如果计算的日期在容差范围之内,就允许过账;创建一个框架PO,如下图:假设发票校验的日期是,如下图:发票校验日期在LD容差范围之内,允许发票校验,无消息发出;假设发票校验的日期是,如下图:发票校验日期不在LD容差范围之内,系统发出一个警告信息,查看警告信息的内容:13、ST:日期偏差的值范围;这个容差挺有意思的,也只有德国佬能想出来;怎么计算的呢?值范围=(PO计划交货日期-发票校验输入日期)×行项目金额注意是系统输入日期,这个是没办法更改的;这个值范围就是要设定的容差,只有一个上限,这是控制什么呢?就是控制发票不能提早输入后,提前付款了;假设ST设定的容差为:创建一个PO,假设PO的计划交货日期为,如下图:MIGO收货后,用MIRO发票校验,假设当期日期为,如下图:计算一下值范围:35.6×(-)=71.2;计算公式为:当发票金额小于等于临界值,冻结概率=发票金额/临界值×百分比;当发票金额大于临界值,冻结概率=百分比;另外,还要用事务码M30维护表V_169P_SA,激活公司代码的随机冻结;以上就是所有的发票校验容差,期中能经常使用的就是PP、DQ、BD等几个,其他的不怎么会使用;容差冻结发票过账,也可以用事务码OMRM把消息类型改一下,直接就不让发票过账了;当发票过账冻结后,如果想继续付款,那就用事务码MRBR去解冻发票,一张发票可能存在多个冻结类型;如果付款,需要把所有的冻结点都解冻了;。
SAP发票校验容差

假设PO单价为150,那么发票单价为155时,校验的结果为:价格差异5元,在容差范围之内,报绿灯信息,表示发票校验通过;如果发票单价为175时,校验的结果为:价格差异25元,不在容差范围之内,报黄灯信息,发票会冻结,报出的警告信息为:2、DQ:发票校验的数量差异;就是发票校验的数量可以与收货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测试这个容差时,需要把M8 504消息设置为警告(正常情况,这个消息号是错误的,是为了控制未收货就发票校验了);假设DQ的容差设置为:注意:所有容差只能设置金额和百分比;这里我们按百分比设定一个10%的上限;假设PO收货数量为10个,如果发票数量为11个,校验的结果为:发票数量为11个,在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校验通过;如果发票数量为12个,不在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校验报警告信息;报出的具体警告信息为:也就是说数量超过了DQ设定的容差,才会报出警告信息;3、BW:按PO价格的单位,计算收货数量与发票数量的差异;这个一般是针对PO中出现两个单位,一个是PO单位,一个是PO价格单位,这里要校验的就是按PO价格单位计算的数量差异;假设BW的容差设定为:BW只是校验数量,不存在金额的;假设PO的数量为5PC,PO价格单位是KG,PO中两单位的换算比率是1:5,如下图:假设正常MIGO收货,收货后如下图:然后发票校验,MIRO:假设发票校验时,按PO价格单位的数量是26个,如下图:PO价格单位26个,在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通过;假设发票校验时,按PO价格单位的数量是27个,如下图:PO价格单位27个,超过了7%的容差范围,发票校验警告信息,具体的信息为:4、BR:按PO价格的单位,计算PO数量与发票数量的差异;这个容差和BW类似,一个是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一个是基于PO的发票校验;5、PS:按估价价格计算的差异;如果PO中的价格标识了估价,在PO项目明细的条件控制页面,如下图:那PP容差就不起作用了,要设定PS的容差;判定的原理和PP容差类似,不多介绍;6、BD:就是小差异;发票校验允许实际发票金额与收货数量存在一定的尾差,可以直接过账到某个科目;不需要再具体调整某个PO项目,如下图:这个设置很简单,只有一个金额,注意这个的差异是MIRO校验时抬头金额与项目明细金额的差异,不是收货金额与发票金额的差异;假设PO收货金额150,发票校验金额160,如下图:尾差是10元,在容差范围之内,校验通过;假设PO收货金额150,发票校验金额161,如下图:尾差是11元,在容差范围之外,校验不通过;7、AP:有PO参考的行项目允许的最大金额;这个是设定每个PO行项目的最大金额,如果超过这个容差,就对发票冻结,但不会对发票出具警告或者错误信息;要设定这个容差之前,需要激活行项目检查,事务码OMRI,设定行项目金额检查可以根据公司代码、行项目类别和是否收货相关,设定容差检查;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PA,按公司代码激活行项目检查;设定AP容差:就一个金额限制,是对每个PO行项目的检查,每个PO行项目不允许超过这个金额就OK了;假设MIRO发票校验,金额为17.55,如下图:在AP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过账时在左下角的信息为:无冻结过账的标识;假设MIRO发票校验,金额为35.1,如下图:不在AP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过账时在左下角的信息为:,发票已经冻结了;8、AN:无PO参考的行项目允许的最大金额;这个是对无PO参考的发票校验作的设定,和AP容差类似,对应MIRO中的校验如图:标红框的总账科目和物料的校验,由AN控制,具体的容差控制和AP是一样的;注意,AN的容差设定,也需要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PA,激活行项目检查;9、DW:这个是需要收货的PO,当收货为零时,发票校验允许的最大金额;这个发票校验一定是基于订单的校验,对于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无效;而且是收货数为零,如果已经有收货了,那就按照DQ容差作控制;假设DW容差设定如下:就是当还未开始收货,允许PO可以发票校验的总金额最大不超过100;注意这个金额是不含税金额,是用数量×PO价格计算的;创建一个PO,如下图:不收货,直接做发票校验;当发票校验数量是6时,如下图:校验金额是90,在DW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通过;当发票校验数量是7时,如下图:校验金额是105,不在DW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出具警告信息;可以查看一下具体的信息:10、KW:这个是针对交货成本的容差设定;对货物移动项目不起作用;就是货物具有计划内交货成本时,收货时过账的交货成本与发票校验时的差异;假设KW的容差设定为:这里只按百分比对上限做检查,设定为7.5%;假设一个PO中有交货成本,如下图:正常PO收货后,MIRO发票校验,这里为了做测试,只校验交货成本;假设发票中的交货成本是16,如下图:差异1元,在KW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通过;假设发票中的交货成本是17,如下图:差异2元,不在KW容差范围之内,出具警告信息,可以查看一下具体的警告信息:11、LA:这个是对框架订单的总金额检查,当发票校验的总金额超过PO金额时,可以设定一个容差,在这个容差范围内允许过账;如下图为LA容差的设定:创建一个框架PO,如下图:PO总金额为1000,框架PO不需要收货,然后发票校验;当发票金额为1050时,如下图:发票在LA容差范围之内,校验通过;当发票金额为1051时,不在LA容差范围内,会报出下图信息:发票校验时,会出具警告信息(这个可以定制成错误信息)12、LD:这个是对框架订单的时间检查,比如说框架订单有效期从2014.10.01-2014.10.05,那如果过账时间不在这个期限范围内,就可以设定一个容差,在这个容差范围内允许过账,例如LD可以设定如下图:注意,这个价值是指天数,如果过账日期在有效期之前,那就用起始日期减去过账日期;如果过账日期在有限期之后,那就用截至日期减去过账日期,如果计算的日期在容差范围之内,就允许过账;创建一个框架PO,如下图:假设发票校验的日期是2014.10.07,如下图:发票校验日期在LD容差范围之内,允许发票校验,无消息发出;假设发票校验的日期是2014.10.08,如下图:发票校验日期不在LD容差范围之内,系统发出一个警告信息,查看警告信息的内容:13、ST:日期偏差的值范围;这个容差挺有意思的,也只有德国佬能想出来;怎么计算的呢?值范围=(PO计划交货日期-发票校验输入日期)×行项目金额注意是系统输入日期,这个是没办法更改的;这个值范围就是要设定的容差,只有一个上限,这是控制什么呢?就是控制发票不能提早输入后,提前付款了;假设ST设定的容差为:创建一个PO,假设PO的计划交货日期为2014.10.13,如下图:MIGO收货后,用MIRO发票校验,假设当期日期为2014.10.11,如下图:计算一下值范围:35.6×(2014.10.13-2014.10.11)=71.2;值范围大于设定的ST容差,所有过账会冻结发票,如下图:假设计划交货日期改成2014.10.12呢,那值范围就是35.6了,在ST容差范围之内了,系统会允许过账的,如下图:14、VP:移动平均价差异;这个是当物料以V单价核算时,如果发票校验导致的物料价格变动,这里可以设定一个百分比的容差;超过这个容差,就冻结发票;但这个容差,我没有测试出结果来;15、随机冻结随机冻结就是按照一定的概率来冻结发票,要设定对发票校验的随机冻结,需要设定两个参数;事务码M30维护表V_169P_S,设置随机冻结:按公司代码设定临界值和百分比;。
SAP系统内的发票校验

SAP系统内的发票校验SAP系统是由若干个组成部分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因此一个公司内的不同部门可以互相合作。
发票校验是物料管理(MM)系统的一部分。
它提供物料管理部分和财务会计,成本控制和资产管理部分的连接。
物料管理模块的发票校验为以下目的服务:•它完成物料采购的全过程-物料采购从采购申请开始,接下来是采购和收货,并以收到发票而结束。
•它允许处理不基于物料采购的发票(例如,服务费,其它花费,过程费用,等等)。
•它允许处理贷项凭证,既可以是发票的取消,也可以是打折扣.发票校验不是对支付进行处理,也不是对发票进行分析.这些需要处理的信息被传递到其它部门.发票校验的任务包括:•输入接受到的发票和贷项凭证.•检查发票的内容,价格和计算的准确性.•执行一个发票的帐目记帐•更新SAP系统内的一些数据,例如,未结算项目和物料价格.•检查那些因为与采购订单出入太大而被冻结的发票.SAP系统的高度集成允许这些任务能够平稳和高效地进行.发票校验的过程每个发票包含不同的信息项。
记帐一个发票,你必须将这些信息送入计算机。
如果一个发票反映一个现存的事务,一些信息已经保存在系统中。
系统建议这些信息为省缺的数据,你只需要对它进行比较,并且在需要时进行任何可能的修改。
如果发票以一个采购订单为依据,你只需要输入该采购订单号。
系统选择正确的事务并且从采购订单中提取数据,包括供应商,物料,订购的数量,供货条款,付款条款。
当然,如果有变化时,你可以修改这些省缺数据。
你可以显示采购订单的历史,例如,有多少货物已经到货,以及有多少已经开出了发票。
如果在采购订单或收货和发票中有变化,系统将在屏幕上发出一个警告。
如果变化在预先设定的允许范围内,系统将允许该发票被记帐,但将自动地冻结它被支付。
发票必须在一个分开的步骤中被批准。
如果变化不在允许的范围内,系统将不允许该发票被记帐。
发票被输入时,系统将找到相应的帐户科目。
系统将自动生成销售税,现金折扣清算和价格差异,这些记帐的记录被显示出来。
sap实施-SAP采购发票校验流程 精品

业务流程名称:采购发票校验流程编号及版本号编号:BPD-MM13版本:V1.0业务流程定义文件签署表业务流程定义文件是描述未来在SAP R/3中处理业务的详细流程定义,其定义的业务流程及其中所涉及的SAP功能已得到以下项目组成员的接受并已签署。
1. 业务流程目的:采购发票校验指采购发票的收票、校验和入帐。
2. 业务流程的相关原则:2.1本流程主要描述的是在后勤物料管理模块进行的发票校验,即对采购订单进行发票校验。
2.2 后勤发票校验是采购业务的后端,主要指收到供应商的发票后,在系统内对发票的信息进行检查,结合系统内的订单收货纪录、采购订单等信息综合的进行校验,确保发票信息无误后再进行发票的正式过账,产生对供应商的应付款。
2.3 发票校验的对象包括采购货款和交货成本。
交货成本主要包括运费和关税。
2.4 后勤发票校验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收货做发票校验。
如果出现票到未收货的现象,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做系统处理。
2.5 交货成本中的关税和运费在发票校验时可以选择不同于采购订单的出票方,比如关税可以选择海关作为出票方,运费可以选择物流公司。
2.6 在发票校验时,会出现供应商发票和采购订单的价格或者数量不一致的情况:a.价格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价格差异–发票金额与采购金额的不一致小额发票差异–发票金额与采购金额存在的尾数差异汇兑损益–如果是国外采购,会存在采购时的汇率与做校验时的汇率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会产生汇兑损益以上几种价格差异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具体的容差限制,如百分比容差或者绝对值容差。
当发票校验时发生的差异超过容差限制时,系统会冻结住该发票的付款。
财务部门需要做差异分析,确认该差异是否可以接受,如不能接受,需要冲销发票校验。
b.数量差异如果发票数量与收货数量上存在差异,需要财务部门跟采购部门一起确认差异的原因后再做发票校验,原则是不允许数量上存在差异。
2.7 发票校验时的注意事项:a.供应商在出货后,采购部门需要催促供应商尽快将发票送达。
SAP 发票校验

SAP 发票校验发票校验属于物料管理(MM)模块,发票为财务和成本控制提供付款信息和发票评估。
后台配置:1.容差配置:T-CODE:OMR6 容差是基于公司代码的配置,因为发票是根据公司代码开具.配置上\下限"检查限制",或设置%.一般企业要配置四种容差, BD(自动形成小的差异),DQ(超出金额: 数量偏差),PP(价格变化),VP(移动平均价格差异).2.配置供商容差:PATH:物料管理->后期发票校验->收到的账单->配置指定供应商容差,在发票校验中,供应商特定的参数的设置。
在一个公司代码中,只可以将一个容差组分配到一个供应商。
在供商主数据(XK02)中有一个容差组3. 配置发票校验条件:PATH:物料管理->后期发票校验->信息确认->维护条件->修改-发票校验4. 配置凭证类型: PATH:物料管理->后期发票校验->收到的账单->号码分配->维护科目凭证的编号范围->凭证类型5. 配置默认税代码: PATH:物料管理->后期发票校验->收到的账单->维护税代码的缺省值根据公司代码设置开票前准备:1.做采购订单时在项目明细"发票"页上"基于收货的IV"字段设置为"X".这个很重要,我在做发票校验时就发现这个错误,经查询就是这个没勾.发票校验:1.有差异的发票校验差异分为数量差异\价格差异\计划差异\采购订单价格数量差异\质量检查数量差异:发票数量大于已交货数量和已开发票数量的差异价格差异:发票金额/发票数量<>净订单价格计划差异:PO Delivery Schedule 的收货日期与实际收货日期的差异. 猜的采购订单价格数量差异:收货数量\价格与采购订单的数量价格之间的差异.质量管理:如果商品激活了质量管理,则在过账时过到检查库存.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T-Code:MIRO 后勤 ®零售 ®采购 ®后勤发票校验 ®凭证输入 ®输入发票输入公司代码,然后选择凭证类型(贷项凭证\发票),结算总金额为负则为贷项凭证,为正则发票,当发票即含有进也含有退时在输入采购订单号右边的Button,单击进入后,把退货选成贷向,进货选成借向,否则无法做发票校验,SAP 系统外创建发票时,比如调BAPI "BAPI_INCOMINGINVOICE_CREATE" ,这时可不指定退和进的凭证方向,SAP会自动记入.有差异的发票如果想过账,按公司规定,可以计入差异科目或者设置容差范围,计差异科目选择发票"总账科目"页,输入差异科目,注意借贷方,差异的借贷方与正常发票里的借贷相反,比如说贷向凭证,差异科目记入借方.一般刚做完的发票付款要设置为冻结,付款方式也要设置(账扣),基线日期(财务启始处理付款日期).T-Code:MIR4 后勤 ® 零售 ® 采购 ® 后勤发票校验 ® 进一步处理 ®显示发票凭证显示发票2.无差异的发票校验过程是一样,只是数量和金额无差异.3. 预置发票T-Code:MIR7 后勤 ®零售 ®采购 ®后勤发票校验 ®凭证输入 ®输入发票®预制发票SAP可以做预置发票,相当于发票请求单,请求单是可以进行多次修改的,保存后不自动过账.做完预置发票后执行MIRO,选择预置发票.4.后台发票校验T-Code:MIRA 后勤 ®零售 ®采购 ®后勤发票校验 ®凭证输入 ®输入后台校验的发票后台发票校验是在后台进行发票的检查,如果在容差范围之内,将在后台直接过账.5.后台检查发票的正确性T-Code:WC23今天在外部用BAPI做发票校验的时候,报了一个错误"输入有效收货的参考 (行 000001)",查了好久,以为是SAP跨年度的问题,但是在SAP中做就没问题,后来调试得知,所做的收货是2007年的,BAPI里的行项目的"参考年度"我添的是当前年度"2008",所以出这个错误,最终取收货日期做为参考年度,OK."输入有效收货的参考 (行 000001)"这个还有一种情况,冲销的单据又被冲销,如果这个收货也参与发票,通过BAPI的方试也会报这个错。
【Sap实施】SAPLES操作指导书财务发票校验员

输入/NFB03进入凭证查询界面或者在凭证录入菜单内选择查看即可
3.凭证查看审核.(所有岗位)
需要对某一张凭证进行查看或审核时
凭证查看处理事务码:FB03
1.输入凭证号码,回车执行
凭证更改处理事务码:FB02
2.输入凭证号码,回车执行
4.凭证反冲(所有岗位)
审核会计发现某笔凭证错误或业务需要进行反冲时
2
创建订单后,点击保存时,应自动产生交货单的订单类型未产生交货单
产生原因:订单输入不完整;解决方法:执行修改订单,点击“编辑”中“不完整日志”,选中不完整的项目,并点击“完成数据”,将凭证补全,最后保存。
凭证输入处理事务码:FB50
路径:财务会计---总分类帐---凭证输入—凭证
1.输入凭证日期,凭证类型,公司代码:8820,记帐日期,记帐期间,货币/汇率(RMB),参照:12345,记帐码:借方40,贷方50
2.科目选择,金额录入
3.保存,凭证生成
警示:
凭证录入时注意科目选择的正确性,金额输入的正确性,借贷方是否相等,记帐码的选择是否正确
凭证反冲处理事务码:FB08(未与清帐相关的冲销处理)
1.录入:凭证号码,公司代码:8820,会计年度,冲销原因选择
2.执行,冲销凭证自动产生,为需要被冲销凭证的相反方向记帐。
凭证反冲处理事务码:FBRA(与清帐相关的冲销处理)
1.录入:凭证号码,公司代码:8820,会计年度,冲销原因选择
2.选择重置并冲销
3.输入记帐日期,凭证号码,创建者等选择打印条件,执行
警示:
按业务实时产生凭证,凭证量非常大,应该考虑是否打印凭证。
附页1:事业部操作常见问题查询方式及处理方法
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票校验是MM模块中采购流程的一步,一般企业在做发票校验时,都是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下面介绍一下MIRO的一些操作技巧;一、MIRO抬头数据1、基本数据发票日期:一般是指凭证日期,对应FI中的凭证日期;过账日期:发票和FI凭证的过账日期;这两个日期都可以作为付款条件的计算日期;金额、税额:这个是指实际发票的金额和税额,税额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自动计算;计算税额:如果勾选,那就可以让系统自动计算税额,一般不勾选,因为发票总有些税额差异;税率:发票的税率,可以让系统按公司代码默认一个税率,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V_ST,定义一个默认的税率;比如大多数发票都是17%的增值税,可以默认J1税率;还有一种税务默认方法,是针对集团层的,按照事务类型,如果在公司代码下面没有默认,那就用事务类型的默认税码,事务码OBZT;上图中交易有4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空白所有事务相关下面三个选项都包括MMIV发票校验后勤发票校验,对应事务码MIROFIAP FI发票收据FI发票输入,对应事务码FB60FIAR FI支出发票FI发票输入,对应事务码FB70参照:这个参数一般是用来输入实际增值税发票的号码,系统还有一个重复发票号码的校验功能,用来核对是否对同一张增值税发票做了重复校验;要启用这个功能,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DC,定义双重发票校验的设定参数:可以把公司代码、参照、发票日期等参数一起用来判定重复发票的依据,也可以设定期中的一个参数;然后在供应商主数据中启用双重发票校验功能;2、支付款项基线日期:这个是根据付款条件计算的默认值;付款条件:付款条件可以用事务码OBB8定义,具体里面的参数在FI模块中介绍过了,下面主要说一下,发票校验时,付款条件是如何默认带出的,如下表:选项事务类型默认付款条件PO参考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第一个PO对应的付款条件,一般是从供应商的采购组织主数据中带出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运费供应商的公司代码主数据PO不参考发票/后续事项开票方公司代码主数据贷项/后续事项无建议,但可以在发票参考号中设定到期日、折扣:都是从付款条件计算得到的;固定:是对现金折扣的固定;付款方式、付款冻结:都可以从付款条件中带出,也可以在这里修改;发票参考号:这个是应用与贷项发票或者后续发票,维护原来的发票号码,这样可以和原发票一起计算到期日;如果这里不维护发票参考号,那贷项凭证的到期日就是基线日期;如果想让贷项凭证的付款条件起作用,那就需要在发票参考号上维护V;开户行:供应商主数据中带过来的;3、细节未计划的交货费:就是未计划的运费,运费分两种,一种是计划内运费,一种是计划外运费,两种运费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凭证类型:FI凭证类型;分配、抬头文本:对应到FI凭证中的分配、抬头文本;发票方:PO凭证中的出票方,对应PO中的下图:4、税收这个是计算税额的,如果PO行项目存在多个税率,可以在这里调整每个税率的税额;5、金额分摊这个可以对发票金额设定多个付款方式和付款条件,有点类似分期付款;二、MIRO项目数据MIRO发票校验,可以参照PO,也可以过账到单独的总账科目和物料上,这个可以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TCULIV,激活总账科目和物料视图;上图勾选上,发票校验才会有相应的视图,这两个视图的发票校验与FB60差不多;在PO参考中,一般都是选择采购订单/计划协议,也可以选择交货单或者提单,交货单用于供应商的发货单,而提单是用于国际贸易业务的提单,可以在MIGO 收货时输入:这样在MIRO校验时,可以把交货单或者提单作为选择的条件;在PO参考中,还可以选择是否要校验交货成本:上图1,是选择物料校验,还是交货成本校验,有3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1货物/服务项目物料或者服务项目本身2计划交货成本计划内运费3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两者按交货单或者提单选择参考PO项目,无法选出交货成本的项目;上图2,是行项目的屏幕格式,就是可以查看哪些字段,其实就是行想项目中的表格格式,这个MIRO没有表控制技术,只有几个预选择的行格式;三、两个用户参数这里介绍一下发票校验时两个用户参数,这两个参数对用户操作来说,还是挺有用的;1、IVAMOUNTADJUST这个参数是控制当发票校验数量变更时,金额是否相应的自动更改;比如下图:如果在用户参数中设定为:注意参数值为大写的X;那发票校验数量改为2时,金额自动变成25,不需要手工调整;如果没有这个用户参数,那金额还是37.5;2、IVFIDISPLAY这个参数是控制发票校验过账时,是否要把发票凭证和会计凭证一起显示,这个有什么用的呢?比如财务人员处理发票校验(很多情况下是财务人员在操作),那发票过账后,要把会计凭证记录下来,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个参数了;如上图,IVFIDISPLAY已经在用户参数中设定为X,那发票过账时,在左下角会显示发票凭证和财务凭证:如果参数不勾选,那会计凭证号码就没有了;四、收货冲销忽略发票校验的处理有时候我们在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后,需要对某项收货做冲销处理;系统默认的设定是,必须先冲销了发票校验,然后再冲销收货的;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不冲销发票校验,直接做收货冲销;这个主要是用于临时调整库存,收货冲销后,马上就会做收货处理,并且和发票校验能对应起来,这样就省了一道发票校验冲销的步骤了;用这个操作要慎重,不小心就可能发票校验和收货对应不起来了,一般用于顾问操作,关键用户或者最终用户不建议这个操作;事务码OMBZ,可以设定哪些移动类型可以这样操作:上图,都是一些冲销的移动类型,勾选上,就表示这个移动类型可以不按发票校验收货冲销了;如果对移动类型勾选上,你就可以直接对已经发票校验完的PO做收货冲销了,不需要先冲销发票。
五、外币PO的发票校验如果是外币的PO,那发票校验时可能存在汇率差异,这个汇率差异系统用多中处理方式;1、PO中的汇率我们先看看PO中的外币设定,在PO抬头的交付/开票页面:在PO中货币、汇率是可以修改的,这个汇率是直接带到MIGO收货中,这个汇率默认是去M的汇率类型;固定汇率:如果勾选了,那发票校验时,就按这个汇率来做发票校验,不会有汇率差异;2、发票校验的汇率在MIRO发票校验时,发票抬头的细节页面:上图标红色的是发票校验时的汇率,默认是从凭证类型设定的汇率类型中取值;就是RE凭证类型中设定的默认汇率类型,如果空白,就取M汇率;当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汇率来修改;如果PO勾选了固定汇率,那这个发票汇率无法修改;3、汇率差异的处理如果发票校验的汇率与PO的汇率存在差异,那在SAP中有不同的过账方式,对应如下表:序号选项库存数差异过账处理1PO中有科目分配/直接过账到对应的科目分配中;2库存物料V单价库存数能覆盖发票校验数库存科目3库存物料V单价库存数不足按不同的方式处理4库存物料S单价/前面第1、2种业务过账比较简单,也很好理解,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第3、4种方式,其实它们的过账方式是一样的。
其过账方式是在后台配置的,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PK,定义汇率差异的处理方式:上图就是根据不同的公司代码,配置不同的汇率差异处理方式;激活:有3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空白GR和IR 之间的汇率差异只有汇率差异X IR和假定汇率之间的汇率差异先计算汇率差异,剩余为价格差异N没有汇率差异,只有价格差异只有价格差异ERT:如果激活那参数选了X,那这里就要再指定一个汇率类型,作为计算汇率差异的依据;也就是说,第3、4种方式是把总的差异在汇率差异和价格差异之间做分配,两个差异的过账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汇率差异对应在OBYC的KDM事务中设定科目,如下图:价格差异对应在OBYC的PRD事务中设定科目,如下图:4、前台操作测试针对上图的过账方式,创建一个PO,对应的汇率类型为USD:RMB = 6.26;发票校验时的汇率是6.4;假设Z汇率为6.31;PO订单不含税金额为2USD;收货过账,再发票校验,模拟的FI凭证为:上图是美元货币的FI凭证,这个对应的差异科目都是零美元;再看看人民币的凭证:这里面有3个汇率,一个是PO的汇率6.26,发票的汇率6.4,假定的汇率6.31;PO价格为2USD,对应的计算公式如下:总差异=( 6.4 –6.26 )×2 = 0.28;汇率差异=( 6.4 –6.31)×2 = 0.18;价格差异=0.28-0.18 = 0.10;以上就是汇率差异的计算方式,其实应用的意义不是很大;11、LA:这个是对框架订单的总金额检查,当发票校验的总金额超过PO金额时,可以设定一个容差,在这个容差范围内允许过账;如下图为LA容差的设定:创建一个框架PO,如下图:PO总金额为1000,框架PO不需要收货,然后发票校验;当发票金额为1050时,如下图:发票在LA容差范围之内,校验通过;当发票金额为1051时,不在LA容差范围内,会报出下图信息:发票校验时,会出具警告信息(这个可以定制成错误信息)12、LD:这个是对框架订单的时间检查,比如说框架订单有效期从2014.10.01-2014.10.05,那如果过账时间不在这个期限范围内,就可以设定一个容差,在这个容差范围内允许过账,例如LD可以设定如下图:注意,这个价值是指天数,如果过账日期在有效期之前,那就用起始日期减去过账日期;如果过账日期在有限期之后,那就用截至日期减去过账日期,如果计算的日期在容差范围之内,就允许过账;创建一个框架PO,如下图:假设发票校验的日期是2014.10.07,如下图:发票校验日期在LD容差范围之内,允许发票校验,无消息发出;假设发票校验的日期是2014.10.08,如下图:发票校验日期不在LD容差范围之内,系统发出一个警告信息,查看警告信息的内容:13、ST:日期偏差的值范围;这个容差挺有意思的,也只有德国佬能想出来;怎么计算的呢?值范围=(PO计划交货日期-发票校验输入日期)×行项目金额注意是系统输入日期,这个是没办法更改的;这个值范围就是要设定的容差,只有一个上限,这是控制什么呢?就是控制发票不能提早输入后,提前付款了;假设ST设定的容差为:创建一个PO,假设PO的计划交货日期为2014.10.13,如下图:MIGO收货后,用MIRO发票校验,假设当期日期为2014.10.11,如下图:计算一下值范围:35.6×(2014.10.13-2014.10.11)=71.2;值范围大于设定的ST容差,所有过账会冻结发票,如下图:假设计划交货日期改成2014.10.12呢,那值范围就是35.6了,在ST容差范围之内了,系统会允许过账的,如下图:14、VP:移动平均价差异;这个是当物料以V单价核算时,如果发票校验导致的物料价格变动,这里可以设定一个百分比的容差;超过这个容差,就冻结发票;但这个容差,我没有测试出结果来;15、随机冻结随机冻结就是按照一定的概率来冻结发票,要设定对发票校验的随机冻结,需要设定两个参数;事务码M30维护表V_169P_S,设置随机冻结:按公司代码设定临界值和百分比;临界值:就是随机冻结发票的临界金额,和百分比一起使用;百分比:随机冻结的概率;按照临界值、百分比和发票金额,计算的冻结概率如下表:临界值百分比发票金额冻结概率1000020%1000 2.00%1000020%2000 4.00%1000020%500010.00%1000020%800016.00%计算公式为:当发票金额小于等于临界值,冻结概率=发票金额/临界值×百分比;当发票金额大于临界值,冻结概率=百分比;另外,还要用事务码M30维护表V_169P_SA,激活公司代码的随机冻结;以上就是所有的发票校验容差,期中能经常使用的就是PP、DQ、BD等几个,其他的不怎么会使用;容差冻结发票过账,也可以用事务码OMRM把消息类型改一下,直接就不让发票过账了;当发票过账冻结后,如果想继续付款,那就用事务码MRBR去解冻发票,一张发票可能存在多个冻结类型;如果付款,需要把所有的冻结点都解冻了;资产订单收货在SAP系统中,对固定资产采购订单进行收货后,看了一下物料凭证,结果没有发现相应的会计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