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唱歌曲属于侵犯音乐著作权吗

合集下载

音乐类法律案例(3篇)

音乐类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8年,我国某知名音乐制作人王某创作了一首名为《时光如梦》的歌曲,并取得了该歌曲的著作权。

随后,王某将该歌曲授权给一家音乐公司进行发行。

然而,不久后,王某发现某短视频平台上大量用户上传了《时光如梦》的翻唱版本,且未经其许可进行商业用途。

王某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短视频平台及侵权用户承担侵权责任。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短视频平台上用户上传的翻唱版本是否构成侵权?2. 短视频平台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3. 侵权用户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三、法院判决1. 关于翻唱版本的侵权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作品,均构成侵权。

本案中,短视频平台上用户上传的《时光如梦》翻唱版本,属于对原作品的演绎,未经著作权人王某许可,侵犯了王某的著作权。

2. 关于短视频平台的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中,短视频平台在接到王某的通知后,未及时删除侵权内容,因此,短视频平台与侵权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3. 关于侵权用户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本案中,侵权用户侵犯了王某的著作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音乐版权的边界与维权问题,具有以下法律意义:1. 明确了音乐版权的保护范围本案明确了音乐版权的保护范围,包括音乐作品的著作权、邻接权等。

在音乐作品的传播过程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任何形式使用作品,均构成侵权。

2. 强化了网络平台的侵权责任本案强化了网络平台的侵权责任,要求网络平台在接到侵权通知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抖音里的音乐翻唱或改编,属于侵权行为吗?

抖音里的音乐翻唱或改编,属于侵权行为吗?

抖⾳⾥的⾳乐翻唱或改编,属于侵权⾏为吗?背景2018年9⽉14⽇,针对重点短视频平台企业在专项整治中的⾃查⾃纠情况和存在的突出版权问题,国家版权局在京约谈了抖⾳短视频快⼿等15家重点短视频平台企业。

其中,抖⾳平台积极响应国家版权局与国家⽹信办、⼯信部、公安部等关于“剑⽹2018"专项⾏动号召,坚决打击侵犯版权⾏为,通过⾃查、⽤户举报等⽅式,共下架版权相关⾳频751个、视频5284个、重置⽤户资料81个,⽔久封禁严重侵权⽤户11203个,封禁轻微侵权⽤户(6个⽉)4140个。

那么,对于此项整顿有不同的声⾳,让我们⼀起听听吧!赵虎律师观点⾳乐、歌曲,是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根据法律规定,未经允许,没有法律依据,擅⾃使⽤或者修改后使⽤他⼈作品的,属于侵犯他⼈著作权的⾏为。

在抖⾳等平台,有⼤量的短视频都有背景⾳乐或者配乐,很多⾳乐还经过了修改。

如果这些⾳乐的使⽤和修改没有得到授权的话,⽆疑是侵犯他⼈的著作权的。

就这个定性⽽⾔,⽆论抖⾳平台也好,短视频制作者也好,应该有相应的认识。

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多年,如果这点认识都没有的话,是不能让⼈信服的。

那么,既然⼤家都有认识,为什么还发⽣侵权呢?⼤概有这么⼏点原因:1、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年的时间,传统的法律中和法制观念中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真正深⼊⼈⼼还需要时间;2、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知识的分享才是主流;3、经济社会,疯狂逐利,漠视他⼈权利,让商⼈主动顾忌他⼈知识产权,⽆异与虎谋⽪;4、⾏政、司法机关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坐视侵权⽅式发家的企业做⼤做强。

综上,这个问题上,法律早有答案,讨论已⽆意义。

张⽟娇观点抖⾳是⼀款⾳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是⼀个专注年轻⼈的15秒⾳乐短视频社区。

⽤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15秒的⾳乐短视频,形成⾃⼰的作品。

从抖⾳的模式看,⾳乐短视频背景⾳乐的来源有两种,⼀种是抖⾳平台上⾯的⾳乐,这种⾳乐可以理解为是平台⾃带的⾳乐,初步判断是得到⾳乐作品著作权⼈授权使⽤的作品;另外⼀种是通过⽤户本地上传,然后使⽤抖⾳平台的剪辑功能,剪辑出⾃⼰需要的⾳乐⽚段。

浅说翻唱音乐作品的法律定位

浅说翻唱音乐作品的法律定位

浅说翻唱音乐作品的法律定位翻唱音乐作品是指通过演唱、重新演绎或改编他人已经创作、发表并享有著作权的音乐作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各种翻唱的音乐作品,而翻唱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音乐表达形式。

然而,在法律层面上,翻唱音乐作品的版权问题成为了一个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浅析翻唱音乐作品的法律定位。

一、著作权法对翻唱音乐作品的保护以我国为例,我国的《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范围。

根据该法,音乐作品的著作权包括了音乐及歌词两个方面,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享有对其作品进行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

而翻唱音乐作品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就是根据这些权益来判断的。

二、翻唱音乐作品的法律定位在分析翻唱音乐作品的法律定位时,可以从合法性和侵权性两个方面来考虑。

1. 合法的翻唱音乐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一个人想要翻唱他人的音乐作品,首先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正常情况下,著作权人可以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授权给翻唱者,使其可以合法地翻唱该作品。

这也意味着翻唱者需要支付相应的版税,作为对著作权人权益的补偿。

2. 侵权的翻唱音乐作品如果翻唱者未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擅自翻唱他人的音乐作品,就构成了侵权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著作权人有权对翻唱者进行追究责任,并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

三、著作权人的权益与翻唱者的权益著作权法的立足点是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但同时也兼顾了翻唱者的权益。

尽管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的翻唱行为是侵权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

1. 合理使用原则如果翻唱作品符合合理使用原则,那么就不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

合理使用是指在不侵犯著作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地使用他人的著作,以引用、评论、讨论、教学、科研、新闻报道等方式使用。

2. 享受著作权人应得的报酬翻唱者在通过合法授权的情况下翻唱一首作品,需要向著作权人支付一定的版税,作为对其权益的补偿。

网络歌手翻唱的歌算侵权吗

网络歌手翻唱的歌算侵权吗

⽹络歌⼿翻唱的歌算侵权吗在⽹络上如果听到的⽐较好听的歌,有可能会下载,然后进⾏翻唱,对于下载之后翻唱然后上传这种情况是否构成侵权?法律的规定是如何的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络歌⼿翻唱的歌算侵权吗翻唱别⼈的歌曲,如果为⼀般益表演翻唱节⽬,未向公众收取费⽤,也未向表演者⽀付报酬的,可以不经著作权⼈许可,不向其⽀付报酬。

但是未取得授权⽽使⽤别⼈的歌曲参加商业⽐赛并进⾏电视直播、拍MV等⽤于商业⽤途就涉及侵权,包括在酒吧⾥演唱和歌⼿翻唱视频在⽹上传播等都可能涉及侵权。

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1、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字作品、⾳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等作品。

2、第10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播权、信息⽹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享有的其他权利。

3、第24条规定,使⽤他⼈作品应当同著作权⼈订⽴许可使⽤合同。

4、第48条规定,未经著作权⼈许可,复制、发⾏、表演、放映、⼴播、汇编、通过信息⽹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著作权⾏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翻唱别⼈歌曲并传到⽹上的⾏为本⾝就属于侵权,但是⼀般版权⼈管不过来也就不管了,另外版权⼈也可能因为翻唱能够增加歌曲的影响⼒⽽故意不管。

但是如果你唱得过好以⾄于影响⼒特别⼤,那么版权⼈管你就有利可图了。

根据以上内容的相关回答可以得出,从⽹络上⾯下载好歌曲之后,翻唱⼀般来讲是不会算是属于著作权侵权的,但是不可以向公众收取费⽤,如果翻唱之后在公共场所⽤作商业⽤途就会构成侵权,如果您还有相关法律咨询可以致电店铺在线律师解答。

对音乐抄袭的法律规定(3篇)

对音乐抄袭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然而,在音乐创作过程中,抄袭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原创音乐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维护音乐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保护音乐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打击音乐抄袭行为。

本文将对我国音乐抄袭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音乐抄袭的定义音乐抄袭,是指未经原创音乐人同意,擅自复制、改编、翻唱、演奏、传播原创音乐作品的行为。

抄袭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邻接权等合法权益。

三、音乐抄袭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我国关于著作权保护的基本法律,对音乐抄袭行为具有明确的界定和处罚规定。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以下权利:(1)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复制作品的权利;(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4)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5)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6)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7)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8)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9)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10)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11)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著作权法》中的一些条款进行了细化,明确了音乐抄袭行为的认定标准。

改编和翻唱行为涉嫌侵害他人著作权

改编和翻唱行为涉嫌侵害他人著作权

改编和翻唱行为涉嫌侵害他人著作权颜值(颜井辰)尊重并保护著作权是我们的共识,我国《著作权法》相关条款规定,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多年前,笔者就回答过网友咨询并指出未经许可改编和翻唱行为属于涉嫌侵犯他人的著作权的行为。

昨天的中秋晚会可以说是群星璀璨,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西游记》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被改编、翻唱的行为却出现了一些议论。

作为经典曲目,陪我们走过了无数春夏秋冬,足足影响了几代人。

但是,在不断创新的当下,这首歌也被改编、翻唱,作曲者以及大部分网友认为这首经典歌曲改编得不好,没有经过授权人授权,还歪曲了作品本意,属于不尊重著作权的行为,据公开新闻报道来看,近年来未经授权人许可而对歌曲进行改编、翻唱的事件频频出现,屡遭侵权质疑。

翻唱是一种既创新又吸引听众的一种方式,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在创作理念和节目内容上不断创新出奇,成为深受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喜爱的创新形式之一,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媒体的繁荣与发展,翻唱的方式和内容也非常广泛,根据现行《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翻唱他人的歌曲是合法的:第一种情况是,合理使用,具体到翻唱歌曲的规定是: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但对于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很难掌握,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由法院审理以后认定。

第二种情况是,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三种情况是,取得著作权人或音著协的许可。

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和作曲者本人认证微博来看,本次中秋晚会改编、翻唱的行为并未取得授权人的书面许可,显然是违反《著作权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关于我国翻唱行为的法律责任分析

关于我国翻唱行为的法律责任分析

关于我国翻唱行为的法律责任分析摘要:随着近年来,国内数字音乐平台的正版化整顿,盗版音乐问题已经得到极大解决。

但是,在各式商业演出,以及市场上越发多样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原创歌曲被翻唱侵权的现象却仍层出不穷。

无论在商业巡演,还是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如要翻唱歌曲,必须以获得著作权人的合法授权为前提。

但是,在此法律规定以及社会共识之下,为何相关侵权事件仍屡现不止?什么是翻唱行为?翻唱行为如何定性?翻唱行为背后所涉及的法律责任又该如何分析?这些就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翻唱;法定许可;侵权责任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从2011年旭日阳刚翻唱《春天里》侵权而面临原唱者汪峰的抵制,到2013年曲婉婷状告李代沫在节目中翻唱《我的歌声里》侵权事件闹得满城风雨,再到2018年独立音乐人李志一纸诉状将哇唧唧哇告上法庭。

在我国,音乐翻唱、改编造成侵权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时候翻唱者在未经许可下的情况下唱红了一首歌,给大众带来音乐上的视听盛宴。

对于原唱者来说是该感激还是选择保护自己的权益?事实上,在很多节目中翻唱、改编他人歌曲的选手对于自己演唱的歌曲是否造成侵权问题并不清晰明确,很多歌手对于音乐作品是否侵权的界定十分模糊。

在这些音乐作品侵权问题乱象丛生的背后是大众对于侵权问题、版权保护意识的不明确,法律保护制度的缺失和漏洞,更是关乎我国当前时代下音乐版权保护问题的发展与成长。

二、歌曲翻唱行为的界定(一)直译性翻唱直译性翻唱就是基本忠实于首唱歌曲的原貌,除了歌手本身的音质不同以外,歌曲本身在歌词、旋律、伴奏以及音乐的整体风格等方面都不做修饰或改变。

直译性翻唱有以下两种形式:(1)本色翻唱。

本色翻唱突出“原唱”歌手的音色特征,在旋律、编曲及配器上几乎一致,翻唱歌手的音质与原唱歌手近似,发声以及情感表达上也是完全模仿原唱歌手。

(2)个性翻唱。

即旋律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编曲配器不同,歌手的音色与演唱风格基本相同,音乐的风格保持不变。

版权-翻唱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

版权-翻唱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

翻唱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既然是翻唱歌曲,就涉及版权问题,现在音乐节目的版权意识增强了很多,一是音乐人知道有维权的权利,二是电视台也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

那么翻唱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有哪些?如何处理翻唱作品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呢?人们所说的“翻唱”实际上是指将已经发表并由他人演唱的歌曲重新演唱,其中根据自己的风格重新演绎但不改变原作品的一种行为。

翻唱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有哪些?如果所翻唱的音乐作品已经以录音制品的形式出版发行过,再以CD、卡带等录音制品中翻唱他人作品的,属于法定许可的范围,不需要经著作权人事先许可,但要在两个月内按照法定许可的付酬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找不到著作权人的,可以向中国著作权协会支付报酬。

如果在录像制品、电视音乐(MTV)或现场表演中翻唱他人作品的属于非法定许可的使用方式,须经作者本人或协会的许可,音著协负责对会员的作品有权发放翻唱使用许可。

如果翻唱外国歌曲一般会涉及到是否要将外文歌词翻译成中文的情况,我国著作权法把这项权利规定为作者享有,如果翻唱外文歌曲需要将歌词翻译为中文的话须经作者本人同意,并合作者协商有关报酬。

翻唱歌曲版权问题应该怎么处理?翻唱别人的歌曲,如果为一般益表演翻唱节目,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但是未取得授权而使用别人的歌曲参加商业比赛并进行电视直播、拍MV等用于商业用途就涉及侵权,包括在酒吧里演唱和歌手翻唱视频在网上传播等都可能涉及侵权。

现在很多节目方也会找到版权人或者音著协来主动沟通版权事宜。

在合法的情况下,作品被翻唱本身也是作品被传播很好的手段,“比如白百何在《跨界歌王》中演唱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很有她自己的个性,让一首老歌焕发青春。

”随着版权意识的增强,音乐节目的版权也越来越规范。

作为节目制作方,灿星在使用歌曲之前,都会主动来接洽版权并支付版权费。

尊重版权也是对词曲作者的尊重,这一点对于音乐创作也是极为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所说的“翻唱”实际上是指将已经发表并由他人演唱的歌曲重新演唱,其中根据自己的风格重新演绎但不改变原作品的一种行为。

如果所翻唱的音乐作品已经以录音制品的形式出版发行过,再以CD、卡带等录音制品中翻唱他人作品的,属于法定许可的范围,不需要经著作权人事先许可,但要在两个月内按照法定许可的付酬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找不到著作权人的,可以向中国著作权协会支付报酬。

如果在录像制品、电视音乐(MTV)或现场表演中翻唱他人作品的属于非法定许可的使用方式,须经作者本人或协会的许可,音著协负责对会员的作品有权发放翻唱使用许可。

如果翻唱外国歌曲一般会涉及到是否要将外文歌词翻译成中文的情况,我国著作权法把这项权利规定为作者享有,如果翻唱外文歌曲需要将歌词翻译为中文的话须经作者本人同意,并合作者协商有关报酬。

“音乐侵权”似乎无法可依,法官综合各方面意见得出的判断成为决定性依据。

对此律师表示,包括影视作品的侵权,很多判断标准都是十分模糊的。

对于如何杜绝类似侵权案件,律师认为在相关法律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唯有进行行业自律,如果你的作品确实是抄袭的,那么即使法律不给你定罪,你的音乐作品也会被歌迷所唾弃,这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只有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东西才有市场,这个世界也才能真正‘清静’。

据了解,在音乐圈中,认定抄袭也有将“8个小节雷同”作为判断音乐作品是否抄袭的标准。

而律师对此明确表示,我国并无相关版
权法,版权法律都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之下,而《著作权法》中根本没有类似“8小节雷同即算抄袭”的相关法律,“法律中对音乐侵权并不像商标、专利,它没有量化的标准,因此类似官司更多的是靠法官的‘自由裁定’。

说白了,这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法官本人对音乐的理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