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
2023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

2023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精选2023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精选1设计思路: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
”“图书是干净的,不脏。
”“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
”“玩具多漂亮呀,不脏。
”当我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出现。
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干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蔽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活动目标: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活动准备: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聊天。
活动过程: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老师: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
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
老师: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该说什么呀?(谢谢哥哥姐姐!)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
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
提问: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
)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
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材第四章《传染病的预防》,详细内容为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幼儿园小朋友由于抵抗力较低,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小朋友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知道这是一种传染病。
2. 学会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足口病症状图片、预防手足口病宣传画、洗手液、肥皂。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手足口病症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通过图片让幼儿对手足口病产生直观的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1)症状:发热、口腔溃疡、手心、脚心出现水疱。
(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3)预防措施: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
(1)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2)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3)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4. 互动环节(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手足口病症状:发热、口腔溃疡、手心、脚心出现水疱。
2.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3. 预防措施: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宣传画。
答案: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预防手足口病的宣传画,如:洗手、戴口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讲解、互动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但部分幼儿对预防措施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开展“我是卫生小标兵”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幼儿园中积极参与卫生保健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通用8篇)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2、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心理上知道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活动难点: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预防手足口的专题视频、医护人员外套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藏着一些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病菌,一旦潜伏在我们身体上,我们也会成为疾病的传播者,而且身体会很不舒服。
请说说你知道的传染病有哪些?二、基本环节1、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听说过这种病吗?说说你知道的病症。
2、看视频:预防手足口3、回顾(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视频里看到、听到的预防手足口的方法记录下来,大家讨论,推选美术技能强的一名同伴做记录)——因为看过听过可能会忘记,但是自己记录一遍会有很深的印象。
4、请各小组做记录的幼儿带上记录好的大纸卡贴在黑板上,并指着记录的内容一一陈述,师幼倾听。
5、小结:看记录卡总结幼儿熟悉的几种方法,教师适当补充。
三、结束部分老师准备了红色和绿色的小卡放在图书区,小朋友们每天来幼儿园后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哪一张卡在晨检谈话中告诉大家:红色的卡表示身体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绿色的卡表示很健康。
没有发热或者不是转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儿园,带上医生开的药,保育老师会照顾你喝药。
健康的身体需要学会自己关心。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第2篇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师精品教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师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幼儿常见疾病与预防》,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手足口病的认识与预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3. 增强学生的疾病防范意识,培养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手足口病的概念、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洗手液、口罩等)。
学具:彩笔、画纸、洗手液、口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影响。
2. 讲解:(1)展示PPT,介绍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主要症状。
(2)讲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手足口病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洗手、戴口罩等预防措施,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分享彼此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手足口病的认识与预防》2. 内容:(1)手足口病的概念(2)传播途径(3)主要症状(4)预防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2)列举三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臀部皮疹等。
(2)预防方法:①勤洗手:用洗手液洗手,保持手部清洁;②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减少病毒传播;③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幼儿园常见疾病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应基于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课程目标。
2024年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教材,主要围绕“认识手足口病”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常见疾病及其预防》,详细内容为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患病后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症状,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 学会关心同伴,增强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手足口病的症状及其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足口病症状图片、预防手足口病宣传册、PPT课件。
学具:彩笔、画纸、洗手液、口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朋友患上手足口病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手足口病,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展示手足口病症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3)通过PPT课件,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并实践。
3. 例题讲解:以一个手足口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预防和处理。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画出预防手足口病的宣传画。
(2)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比赛,检验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手足口病2. 主要内容:(1)手足口病症状:发热、口腔溃疡、手、足、臀部皮疹。
(2)传播途径:飞沫、接触传播。
(3)预防措施: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预防手足口病?2. 作业题目:如果你身边的小朋友患上了手足口病,你应该怎么做?答案:关心同伴,提醒他们及时就医,自己也要加强预防,避免被传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情景导入、详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幼儿对手足口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开展“健康小卫士”活动,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同伴。
(2)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共同做好幼儿的预防工作。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同伴,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足口病图片、PPT、视频、故事书。
学具:画笔、画纸、洗手液。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得手足口病的经过,引导幼儿关注手足口病。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手足口病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症状。
(2)教师结合PPT,讲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举例讲解,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对生活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一个手足口病的病例,让幼儿分析病例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操作(10分钟)(1)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并现场演示。
(2)让幼儿动手实践,互相监督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手足口病2. 内容:(1)手足口病的症状(2)传播途径(3)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答案:勤洗手、吃熟食、多喝水、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2. 画一幅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掌握预防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家长讲座,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同时,加强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幼儿园小班手足口健康教案

幼儿园小班手足口健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材第四章《关注生活,保护健康》第三节《手足口病的预防》。
详细内容包括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挂图、洗手步骤图、消毒液、香皂、毛巾。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洗手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为幼儿讲解手足口病的危害,引导幼儿关注健康。
2. 新课导入(10分钟)a. 教师出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挂图,讲解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b. 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引导幼儿跟随学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预防手足口病?”b. 教师邀请幼儿回答,并进行点评。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正确的洗手步骤。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1.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挂图2. 正确洗手步骤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正确的洗手步骤,并标注每个步骤的名称。
答案:步骤1:湿手,用水将手湿润。
步骤2:搓肥皂,用手心搓肥皂。
步骤3:搓手心,用手心搓手心。
步骤4:搓手背,用手心搓手背。
步骤5:搓指缝,用手指搓指缝。
步骤6:冲洗肥皂,用水将肥皂冲洗干净。
步骤7:擦干双手,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
2. 课后拓展:与家长一起完成家庭洗手检查,监督家庭成员的洗手习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入,使幼儿对手足口病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教授洗手方法时,注意让幼儿动手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开展家庭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
同时,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1教学活动目标:1、幼儿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保护自己的牙齿。
(知识)2、通过学习、实践,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重难点)3、初步养成吃完东西要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情感)准备:材料准备:1、大嘴巴丁丁头像一个2、一次性纸杯、温水、接水桶、小毛巾3、背景音乐《洗刷刷》,《刷牙歌》场地准备: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请幼儿吃点心,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你们做朋友,我给你们带来了神秘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张大嘴巴老师一人给你们分一块尝尝,咦你们瞧还有谁在张着嘴巴等着我呀?哦,他叫丁丁,你们跟他打个招呼吧!)2、出示丁丁头像,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他今天吃的东西可真多,一起说说他都吃了什么。
)3、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准确点数食物的数量、说出食物的名称。
(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咱们一起来数一数。
)4、渗透情感教育,要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丁丁吃了这么多东西,有蔬菜,有水果、还有鱼,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教师通过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丁丁是一个不挑食健康的小朋友。
(希望你们也能像丁丁一样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二、通过帮丁丁漱口,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及作用。
解决重难点1、通过谈话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漱口对口腔的保护作用。
(中午在幼儿园吃完饭,丁丁就要午睡了,你们看嘴巴里有这么多东西,可以睡觉吗?为什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嘴巴变干净?) (吃完东西要漱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嘴巴、牙齿干干净净不生病。
)2、老师帮助丁丁漱口,幼儿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
(咱们来帮丁丁把嘴巴变干净,谁知道漱口需要用什么东西?水杯和干净的温水能让嘴巴变干净。
)小朋友仔细看,我是怎么样丁丁漱口的。
(刚才我帮丁丁漱口,都漱了哪里?)3、请幼儿亲身体验,帮丁丁漱口,加深印象。
(丁丁的嘴巴干净了吗?还有几样东西?谁想来继续帮帮他?)4、幼儿通过教丁丁漱口,再次学习漱口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活动: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顾慧丽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洗手歌》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师:“今天,顾老师要去健康乐园做游戏,谁愿意和我一起去?”“想做健康宝贝的请跟我一起来!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概述。
(出示图1)“谁来告
1、师:“健康乐园到了,大家请看大屏幕。
”
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对,是在做晨检。
我
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时,老师都要在班级门口对每个小朋
友做检查。
”
2、师:“谁知道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
3、师:“小朋友有没有见过手足口病人呢?顾老师也没有见
过。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
(出示图2)
教师小结:什么是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
在手心、脚心和口腔内起许多小泡泡,所以叫“手足口病”。
它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疾病,尤其5岁以下的小朋友。
手足口病一般在每年的3—11月份出现,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的传播速度极快,传播方式也很多,主要
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被患
者的粪便、唾液、咽部的分泌物污染的食物和物品传播的,
例如:一个小朋友患了手足口病,我们和他握手,或者用他用
过的毛巾、口杯、餐具、床上用品、等都会被传染的。
如果患
了手足口病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比如:脑膜炎、心肌
炎、肺水肿等等,个别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
三、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师:“手足口病虽然很可怕,但是我们只要注意卫生是可以预防的呀!
谁知道有哪些预防的方法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
1、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4、不吃生冷的食物、不喝生水
5、瓜果要洗干净削皮后再吃,不吃变质的食物
6、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7、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四、出示课件——教师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
1、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这时候不要忘了关到水龙头,节约用水)
2、搓。
手心、手背、指缝相对揉搓20秒。
(学习六步洗手法:(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4)双手互握,互搓指背(5)一手握住另一手大拇指,来回旋转(6)一手指尖在另一手心旋转搓擦
3、冲。
用清水把手冲干净
4、捧。
捧起清水把水龙头洗干净,再关上水龙头
5、擦。
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五、用儿歌的形式巩固六步洗手法
师:“六步洗手法我们学过了,现在把我们的六步洗手儿歌念给在座各位老师听一听好吗?”
六、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顾老师要奖励奖励大家,发给你们好吃的,再吃东西之前要干什么呢?(洗手)对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洗
手吧!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