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茶-乌龙茶.77页PPT

合集下载

青茶ppt讲解

青茶ppt讲解

都有存茶于陶罐的习俗,遇风寒冷热以陈茶当药。
下面我把八道简化为六道, 节约资源。
1、落茶
把茶叶放入茶具,茶量约7-8克,占茶具容量的五 分之一。
2、洗茶
把开水倒入茶壶,用壶盖刮去表面的泡沫,洗净茶 叶表面涤尘。
3、冲茶
把98摄氏度的沸水提高冲入茶壶,使茶叶转动,激 发茶性,泡出茶中的真味。
韵香型

韵香系列产品特色:本产品制作方法是在
传统正味做法的基础上再经过120℃左右烘焙
10小时左右,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原料
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
壤种植的茶树,经过精挑细选、传统工艺精制
拼配而成。茶叶发酵充足,传统正味,具有 “浓、韵、润、特”之口味,香味高,回甘好, 韵味足,长期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铁观音茶叶基本属性 2.名茶产地(安溪铁观音) 3.铁观音传说 4.主要分类(清、浓、韵、陈) 5.正炒铁观音做法及特点 6.铁观音品尝 7.辨别秋茶
• 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也是全
国名茶黄金桂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
茶出口的基地县。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
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良,驰名中 外。据《安溪县志》 自古“名茶藏名山,名 山出名茶”。安溪铁观音主要产于安溪县境 内的剑斗镇,感德镇和西坪祥华等海拔较
乌龙茶的采摘
• 季节——春季最佳 • 时间——晴天的午间最佳
闽南乌龙
• 铁观音:条索紧结,色泽乌润而绿,有兰 花香,滋味醇厚甘鲜
• 黄金桂:条索紧细,色泽润亮,香气幽雅 鲜爽,带桂花香型
广东乌龙
• 芝兰香单丛:芝兰花香显著,色乌褐油润, 老丛味独特,汤色橙黄明亮
• 桂花香单丛:成茶呈鳝鱼色,汤色金黄清 澈,桂花香气浓郁

中国六大茶类之青茶

中国六大茶类之青茶

保健功能
消除危害美 容与健康的 活性氧
抗肿瘤, 预防老化
改善皮肤 过敏
防癌症
减肥瘦身 降血脂
茶叶展开,外观有青蛙皮般灰白点,叶间卷曲成虾 球状,叶片中间淡绿色,叶底边缘镶红边,称为 「绿叶红镶边」或「青蒂、绿腹、红镶边」。
采摘季节
冻顶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 春茶采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 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下旬; 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下旬; 冬茶则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 采摘未开展的一芽二、三叶嫩梢。 采摘时间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最佳,采后立即送 工厂加工。
输入文字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较输成入熟文字
形容成“芝(麻开开花面节节三高”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形、容新成“鲜芝麻、开花节节高”,
指像芝麻开均花一匀样一, 致。
指像芝麻开花一样,
一年比一年好.
一年比一年好.
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 也不可过老,过输老入则文字滋味淡薄,香气粗劣。
制茶品质以秋茶为最好,春 茶次之。秋茶的香气特高, 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
铁观音茶的采制技术特别,不是 采摘非常幼嫩的芽叶, 而是采摘 成熟新梢的2—3叶, 俗称“开面 采”,是指叶片已全部展开,形 成驻芽时采摘。
采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 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 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
形容成“芝麻开花节节高”,
而且应尽量避免指在像芝雨麻天开花采一样和, 带露水采;不同 一年比一年好.
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 青,不得混淆。
烘干
萎凋
摊晾
摇青
揉捻 杀青 做青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 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 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

PPT第六章 乌龙茶分析

PPT第六章 乌龙茶分析

乌龙茶名品介绍
福建乌龙茶按照产地、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 闽北乌龙主要分布于武夷岩山、建瓯、建阳等地,其中以武夷岩茶为极品。 武夷岩茶总体特征为:外形条索肥壮紧接匀整,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 状沙粒,俗称“蛤蟆背”,色泽绿润带宝光,俗称“砂绿润”。内置香气馥郁隽永, 具有特殊的“岩韵”,俗称“豆浆韵”,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 澈艳丽,叶底柔软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浅黄绿色,耐冲泡。 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六、干燥
茶叶经过揉捻后,采用烘焙的方法进行干燥,分为毛火和足火。一般揉捻
和烘焙交替进行。目的在于蒸发茶叶中的水分,缩小茶叶体积,固定外形, 保持足干,防止霉变。 七、摊凉 茶叶干燥后,通过自动摊凉机将叶内热量迅速散发,以达到冷却的目的, 摊凉后茶叶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3.5-4%之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福建乌龙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大红袍
乌龙茶名品介绍
大红袍属四大名枞之首,可谓乌龙茶中的“茶中之王”。大红袍既是茶树名, 也是茶名。其发酵程度比铁观音深,干茶、茶汤香气、味道接近红茶。其品质特征 为特级外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带宝色或油润;香气锐、浓长,滋味醇厚、 岩韵明显、回味干爽;汤色深橙黄;叶底软亮匀齐,边红或带朱砂色。分特级、一 级和二级。 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 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
四、杀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根基形成,炒青是承先启后的转折工序,
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按捺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 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 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感化粉碎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 此外,还可挥发部分水分,使叶片柔软,便于揉捻。 杀青方法分为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两种,以机械杀青为主。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PPT课件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PPT课件

各号茶的正茶及三
口茶再经手工拣剔
后,做到“三清一
净“即茶中的梗 、
片、杂物清,地下
茶净,这样就可进
入下一道工序。
楚雄农校 卢 斌 制
.
10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
干燥
楚雄农校 卢 斌 制
.
11
青茶要求叶底的黄亮红边,是形成于萎凋和做青阶段,由于萎凋时叶 缘失水快,细胞滚浓缩也快,氧化趋势加强,加之摇青时叶片与筛网 摩擦,破坏边缘细胞,多酚类化合物与氧化接触被氧化而使叶缘变红。 从物理性状来说,如果鲜叶太幼嫩,没有达到一定的硬化程度,萎凋 失水过快,摇青时鲜叶较平优于筛面,就不能达到擦破叶缘细胞的目 的,而且会使整个叶片产生红变,制成的茶叶的香气不高,不符合品 质要求。
气和去除臭味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摇青创造良好的条件。晒青温度要求日 光柔和余射,摊叶宜均薄,必要时可"二凉二晒",时间10分钟至1小时,其 间翻拌2-3次。晒青程度,一般 至失去光泽,叶色转暗绿,顶叶下垂,梗 弯而不断,手捍有弹性感。晒青后要再青,使其鲜叶"还阳"
室内萎凋: 将采回的鲜叶摊放在笳笠上,静置于凉青架,酌 情翻动2-3次使萎凋
一般采摘期,春茶在谷雨前后,夏茶在夏至前后,暑茶在立秋前 后,秋茶在秋分前后,冬片在霜降后。各茶季的采摘间隔期为40 -50天,在具体掌握上,应做到"开头适当早,中间网刚好,后 期不粗老"
楚雄农校 卢 斌 制
.
5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
日光萎凋: 它利用光能热量使鲜叶适度失水,促进栈的活化,这对形成乌龙茶的香
均匀,闵青一般不独进行 ,与晒青相结合,它的主要作用:一是散发叶面 水分和叶温,使茶青"转活"保持新鲜度;二是可调节晒青时间,延缓晒青水 分蒸发的速度,便于摇青在一天是对晒青不足的鲜叶,也是一种补救的方法。 凉青的适度是:嫩梗青绿饱水,叶表新鲜、无水分。

青茶ppt

青茶ppt

鉴别真假铁观音秋茶第二招:干茶鲜绿且带光泽者为秋茶
正宗安溪铁观音秋茶,其干茶颜色应为鲜绿色。取少许干茶于灯光下,如 呈绿色且富有光泽度,即为正秋;如果颜色暗乌且欠光泽度,一般即为暑茶。 如果茶叶呈春茶之色,即乌油色(似柿饼着霜之色),是品质上乘的正秋茶。
鉴别真假铁观音秋茶第三招:有鲜水果香味者为正
安溪铁观音 秋茶冲泡后,其气味的最大特征是,有鲜水果花香味即所谓求香味。以此 鉴别,如不具这一气味特征基本可以认定是非秋茶。若是暑茶,气味特征 主要是有类似带腥的味道。
广东乌龙



芝兰香单丛:芝兰花香显著,色乌褐油润, 老丛味独特,汤色橙黄明亮 桂花香单丛:成茶呈鳝鱼色,汤色金黄清 澈,桂花香气浓郁 黄枝香单丛:有自然橘子花香 茉莉香单丛:冲泡时冒出茉莉花香,汤色 橙黄明亮,山韵味较浓
台湾乌龙



冻顶乌龙茶:茶叶呈半球状,色泽墨绿; 差汤色金黄,带浓郁花香或蔬果香。一年 四季均可采摘 文山包种茶:轻发酵茶,风味比较趋于绿 茶 东方美人茶:茶叶外观白毫肥大,叶部呈 红黄绿相间;茶汤明亮艳丽,呈现橙红色, 香气中有天然熟果香


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也是全国名茶 黄金桂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基地 县。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 叶品质优良,驰名中外。 安溪铁观音主要产于安溪县境内的剑斗镇,感德 镇和西坪祥华等海拔较高的山区,铁观音就是由 那里青山绿水、景色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 出来的。
6、品茶
乘热细啜,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斟 细饮。
鉴别真假铁观音秋茶
鉴别真假铁观音秋茶第一招:干茶紧结掷杯声脆为正
取少许干茶掷入盖碗,发出清脆之声即为秋茶,如若声音沉闷,应为暑茶。 正宗秋茶铁观音外形紧结,且有厚、实、重外形特征,掷杯自然声大,而பைடு நூலகம்暑茶外形松弛、轻飘,其掷杯声相对沉闷。

制茶学 第六章 青茶

制茶学  第六章 青茶
• 但现在比较流行轻做青,变色程度较轻, 属清香乌龙茶。
冻顶乌龙
高山乌龙
金萱
木栅铁观音
文山包种茶
东方美人茶
• 乌龙茶的鲜叶要求具有一定的成熟度,新梢 形成驻芽后才采,即“开面采”。
• 开面分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一般采 摘中开面~大开面的2~4叶。
• 若鲜叶太嫩,做青过程很容易红变,成茶 会出现红褐和暗青,内质香低味苦。
• 国内乌龙茶消费量也迅速增长,促进了乌 龙茶生产的快速发展。现在除福建、广东 、台湾三省生产乌龙茶外,浙江、湖南、 江西、四川、安徽、贵州、湖北、广西、 陕西、山东等省也在发展乌龙茶生产。 2014年我国乌龙茶产量已达24.54万t。
• 乌龙茶创制于福建。福建乌龙茶产量最多, 品质也最好。分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 两者制法不同,品质特点也不同。
• 乌龙茶采摘以北风晴天下午采为好。 • 晴天有利于萎凋(包括晒青)和做青的正常进行。 • 北风天一般气候比较凉爽,空气湿度小,有利于萎
凋,也能有效地控制做青中的理化变化。 • 南风天比较闷热,空气湿度大,做青时变化过快,
容易红变。 • 下午采摘鲜叶含水量较低,容易萎凋。闽南认为下
午2~4时采最好,采后马上晒青品质最好。
• 凤凰水仙制法与武夷岩茶大同小异,属 闽北制法,品质特征也相似。
• 广东乌龙茶也有采用闽南制法,品质特 征也似闽南乌龙茶。
凤凰单枞
岭头单枞
单枞
பைடு நூலகம்
老枞水仙
饶平奇兰
石古坪乌龙茶
观音
• 台湾乌龙茶,主要采用闽南制法,也有 闽北制法。花色品种有乌龙、包种、金 萱、东方美人茶等。乌龙茶做青最轻的 是台湾,做青最重的也是台湾。
• 若鲜叶太老,难以揉捻成条,成茶外形粗 大,色泽枯绿,内质也差,香短味薄。

青茶-台湾乌龙茶

青茶-台湾乌龙茶
乌龙茶和包种茶的茶馆,称“乌龙包种茶馆”。
1895年(清光绪21年),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台湾乌龙茶的市场已 经大大不如从前,代之而起的是具有花香的包种茶。危机也是转 机,乌龙茶为求解脱困境,逐渐在制造技术上求突破,彰显出乌 龙茶的特色,于是以四分之三发酵的制造方法,具有果香味做为 乌龙茶的主要特色,市场的反映很好,乌龙茶再度得到市场的肯 定。而高级乌龙茶所特有的熟果香气,带有蜂蜜甘的滋味,外形 黄、白、红三色相间,犹如婉约的“东方美人”,若加上一滴白 兰地酒,更是芬芳迷人,因此,又称为“香槟乌龙茶”、“东方 美人茶”。到了1923年,三井公司更设立新式工厂,专门制做四
人到台湾来收购乌龙茶的粗制品。
1868年(清朝同治7年),英国商人约翰杜德(John Dodd)深 感台湾粗制乌龙茶,每年运往福州从事加工精制,再行包装 以备运销,诸多不便。因此杜德氏乃聘请福州茶师,购进制 茶器具,来到台北,从事乌龙茶的精制试验,获得成功,隔 年,1869年(清同治8年),杜德氏将127860公斤的台湾乌 龙茶以福摩沙茶(Formosa Tea)的标记,装载了两艘帆船直 航美国,大受欢迎,这是台湾乌龙茶首次运销国际的第一人
凤凰 单枞
分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方式。杀青就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迅速终止发酵,相对固定做青 成果。无论是手工还是机械,杀青适度的标准是叶面由绿变为浅绿,略呈浅黄色,叶面完全失去光 泽,叶片卷皱,由潮湿有粘性转为干松,手握成团,枝梗折而不断,嗅之无青草气,略带甜蜜味。
凤凰 单枞
凤凰单枞晒青要求在下午阳光不太强烈时进行,以下午3:30-5:30分,气温22-28摄氏度为宜,晒青时间20-30分 钟,晒青失水率控制在7-10%之间。其标准是以叶片失去光泽,鲜叶基本贴筛,拿起时芽枝直立,端叶下垂为佳。

青茶乌龙茶课件PPT

青茶乌龙茶课件PPT
பைடு நூலகம்
摇青
摇青后茶青红边开始出现。
静置
摇完青后把茶青围成窝状(也就是四周茶青 较厚,当中较薄)。
《制茶民谣》中说: 人说粮如银,我道茶似金。 武夷岩茶兴,大念制茶经。 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 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拣梗。 九复十筛分,道道工夫精。 人说粮如银,我道茶似金。 武夷岩茶兴,全靠制茶人。
3. 铁观音茶
原产于福建安溪县,为闽南乌龙茶的代表品类。 外形条索卷曲、壮洁、沉重,有的形如秤勾,有 的状似晴蜒头,色泽鲜润、砂绿显,滋味醇厚鲜 爽、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 有余香”之誉。
4.东方美人
主产于台湾新竹县一带,属重发酵(80%) 的乌龙白毫茶,又名为白毫乌龙茶。曾风行 欧美,成为英国王室贡品,女王命名为“东 方美人”。茶芽肥大呈条状,有甜香,汤色 橙红,有熟果味香或蜂蜜香,滋味甜醇。
东方美人茶采收期在炎夏六、七月,即 端午节前后10天。东方美人茶最特别的地 方在于,茶菁必须让小绿叶蝉(又称浮尘 子)叮咬吸食,昆虫的唾液与茶叶酵素混 合出特别的香气,茶的好坏决定于小绿叶 蝉的叮咬程度。
为了要让小绿叶蝉生长良好,东方美人 茶在生产过程绝不能使用农药,因此生产 较为不易,也更显其珍贵。
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蛋白酶活性,防 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和发酵,同时使做青叶失 去鄣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程序提供基 础条件。
炒青时间约为7~10分钟。成熟标准为叶 态干软,叶片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 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
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 低火直至出锅。
因茶树长在岩石中,故名岩茶。
两种方式。 其间还不断用沸水浇淋壶身,为的是加温,把茶的精美真味泡出来。
台湾著名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曾说的好:一壶茶泡出它的人情、诗情和乡情。 武夷岩茶初制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