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案(2011)

合集下载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有疗效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有疗效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有疗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指新生儿在围产期(指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

是因在围生期出现窒息从而导致新生儿的脑部出现缺氧缺血性的损伤,包含神经病变和病理生理病变,部分的患儿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截止到目前为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造成新生儿和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因此现阶段要加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重视程度,通过提高预防和加强治疗的方式来避免因脑损伤造成的死亡和损伤。

婴儿期指一岁以内的小儿,因此在一岁以内的小孩,任何导致婴儿缺氧的因素都可能会引起婴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这里面主要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它的核心是缺氧,缺氧新生儿它分为生前生时和生后,生前缺氧的主要因素是包括,孕母胎盘和胎儿,孕母合并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孕母有妊高症孕母有糖尿病,孕母严重的营养不良,胎盘的因素,胎盘功能不成熟胎盘过小,脐带受压脐带打劫脐带过长,脐带过细导致胎儿缺氧,胎儿本身的原因,有严重的心脏病,胎儿有严重遗传代谢病,也导致生前新生儿缺氧,生后和生时的新生儿缺氧,也会导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生时新生儿缺氧可能是生前新生儿,胎儿缺氧的一种延续,也可能是在分娩时因为复苏,不及时或者复苏的措施不得当,或者复苏效果不良引起,新生儿呼吸循环抑制,导致缺氧引起脑损伤,生后新生儿的缺氧,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几率比较小,主要可能的因素发生误吸或者喉梗阻,或者呼吸道的异常,导致新生儿生后缺氧缺血引起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脑血流分布不平衡。

缺氧缺血时,全身血流重新分配,血液优先供应一些重要器官,如心、脑、肾上腺等。

尽管脑血流量增加,但并非脑内各区域的供血都均匀增加,首先保证代谢最旺盛的部位,如基底核、丘脑、脑干和小脑等,而在脑动脉终末供血区域仍然是血流分布最薄弱部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全身亚低温治疗安全性评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全身亚低温治疗安全性评估
温在(4 0 .) 3 . ±0 5 ℃左右 , 续7 h 对照组在 监护 下维持 肛温在( 7 0 .) , 组急性 期及恢 复期其 余治疗措 施相 同 。 持 2, 3 .±0 5℃ 2 通过 比较2 组患
儿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发生来评价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安全性。 结果 () 1与对照组比较, 全身亚低温治
红 外辐 射 台 ( 内温 度 调 整 在2 ~2 ℃) , 用 北 京 恒邦 P — 室 6 8 上 应 &C A
亡 和慢 性 神 经 系 统 损伤 的 重要 原 因。 病 率 约 为活 产 儿 的( ~8/ 发 1 )
l0 , 中 1% ~2 % 在新 生 儿 期死 亡 , 活 者 中2 % ~3 % 可能 00 其 0 0 存 5 0
数 据 以 士s表 示 , ) 应用S S O 0 计 软 件 对数 据 进 行 统计 P S t .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处 理 。 著性 检验 采 用两 样 本均 数 比较 ( 金 和x检验 , <00 显 舛 验) 以P .5 作 为 显 著性 差 异 的 标 准 。 2 结 果 () 身 亚低 温治 疗 组 患儿 在 低温 治疗 过 程 中 , 1全 心率 偏 慢 , 对 与
疗组 患儿在低 温治 疗过 程 中, 心率 偏慢 ,组比较 差异 有显著性 。 钠 、 2 血 血钙 、 糖 、 气等指标正常 ,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 2全 身亚低 血 血 2 ()
温治疗组患儿未出现皮肤硬肿、 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抽搐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 结论 全身亚
HI 的 临 床 有 效性 和安 全性 做 了一 些 研 究 , 由于 采 用 低 温 方 法 E 但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刘素哲;刘翠青;李丽;纪素粉【摘要】Objective: Observation and care of vital sign that selective head cooling with mild hypothermia treating of neonate hyacidepoxic -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 Methods:To select 50 full - term newborn infant which of severe asphyxia, within 24 hours birth,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 a non -blinded manner to two groups which of 25 patients. The therapy group received by treatment of head cooling with hypothermia,rectal temperature maintained at( 35 ±0.2 )℃ ,head temperature maintained at( 34 ±0. 3 )℃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maintained 72 hours,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Monitoring parameters of blood pressure,heart,breathing and 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 The data were to be carry on statistics processing used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SPSS 10.0 statistics software. Results:The therapy group except the heart to descend obviously than control group in 72 hours( P <0.01 ),the rest index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In nursing,except monitoring body temperature,maintained rectal temperature at( 35 ±0.2 )℃ , we also ought to monitoring the change of vital sign.%目的: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重度窒息、生后24 h内的足月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用选择性头部降温的方法,维持直肠温度在(35±0.2)℃,头部温度维持在(34±0.3)℃,维持头部降温72 h;对照组不进行降温治疗.分别对两组进行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治疗组除心率在72 h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下降外(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护理上除严密监测患儿的体温、保持直肠温度在(35.±0.2)℃外,还应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1(008)021【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作者】刘素哲;刘翠青;李丽;纪素粉【作者单位】050031,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050031,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050031,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050031,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正文语种】中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各种因素引起脑缺氧、缺血,所导致的脑损伤综合征,易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小儿智能发育障碍、脑性瘫痪和癫痫,是造成儿童中枢神经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要点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要点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要点一、定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1opathy,HI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

二、评估/观察要点1评估患儿胎龄、分娩方式,出生时反应、体温、呼吸等情况。

2.评估呼吸和循环功能,呼吸频率、节律和类型,心率、血压、血气分析。

3.评估患儿的意识和肌张力的变化。

三、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根据患儿缺氧状况,给予鼻导管或头罩吸氧。

如缺氧严重,可考虑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3.监测患儿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患儿神志、瞳孔、前囱张力及有无抽搐。

(二)症状护理1惊厥护理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声光刺激,患儿侧卧位,操作轻柔。

若患儿出现烦躁尖叫、肌张力增高等惊厥先兆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药物解痉,注意观察用药后患儿反应。

4.亚低温治疗的护理(1)降温使头部温度维持在34~35(。

头部降温的同时注意四肢的保暖,可置于远红外辐射台或热水袋保暖,给予持续的环境温度及肛温监测,了解体温波动情况。

降温过程中观察患儿的面色,反应,末梢循环状况,注意心率变化,如出现心率过缓或心率失常,及时与医生联系是否停止亚低温的治疗。

(2)复温亚低温治疗结束后,必须给予复温。

复温宜缓慢,时间>6小时,体温上升速度不高于每小时0.51,避免快速复温引起低血压。

(三)出院指导1一个月后复查,预约高压氧治疗。

2.早期给予患儿感知刺激、视听、语言和动作的训练,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3.恢复期指导家长掌握康复干预的措施,得到家长的配合并定期随访。

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恢复作用

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恢复作用

2℃ , 6 头部温度 3 2—3 ℃ , 温在 3 3 肛 6—3 .  ̄ 6 5C。身 体用暖
注 :2=1 .6 查 表 0f】 . 1P<o 0 X 92 , l2 =92 , .1
床保 温。或者 自制冰帽 , 每三小时换 1次。 14 生后 1 7天给予 上述患者颅 脑 B超 或头颅 c . ~ T检查 ,
17 随访 .
出院后前半年每月来 院复诊一次 , 后半年每 2~
现低灌 流 , 随之出现脑小动 脉扩张 以保持脑血供恒定 , 出现一
过性脑血流增加 , 次灌注 将损害脑 细胞 。从颅脑 B超在 窒 再 息后 3~ 小 时脑血流显著降低 , 生儿 窒息对机体的影响主 5 新
3 个月 随诊一次 , 从运 动功 能, 认知功 能 , 情感交 往 , 语言 , 神 经发育状 况 , 听力 , 视力 , 病死率等 对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 脑病 亚低温治疗疗效评价 , 神经发 育状 况对是否 出现 四肢痉 挛麻 痹、 癫痫发作 、 脑瘫等 临床症状进行 衡量。凡遗 留有语言 、 听 力、 视力 、 排泄 、 动障碍 、 运 癫痫 、 严重精神障碍 、 智力低 下的患 儿为重症后遗症病例 ; 凡遗 留有多动 、 进食 、 运动技 能障碍 、 精
表2
见表 2 。
温治疗设定为 Ⅱ组 , 所有病例都将先天性疾病 、 重度宫内生长
迟缓 病 危 患 儿 排 除 在 外 。
I、 ¨组 后 遗症 百 分 率 比较 结 果
12 主要设备 . 动生化分析仪 。
电脑控 制颅脑 降温 仪 、 颅脑 B超 、T、 自 C 全
13 亚低 温 头部用 电脑控制颅脑降温仪亚低温设定 为 2 . 4
史者 ,07年 7月 ~ 0 8年 1 出生窒息 病 例 2 20 20 2月 6例 , 给 均

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观察

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观察
组相同 。 12 2 护 理 监 护 措 施 : ..
注 :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结 果 比 较 , <0 0 治 P .5
从表 中看出 , 治疗组 在实施亚低温治疗后 2 、8 7 4 4 、2h心率 明显减慢 , 与治疗前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5 , 0 0 ) 而呼 吸、 血压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治疗组 与对 照组 比较 ,
维普资讯

中 国 实用 医 刊 20 0 8年 l 0月第 3 5卷 第 l 9期
C ieeJ u n l f rcia dcn c. hn s o r a at l oP c Me i eO t i
8 0’ ' l
, !

5 ・ 7
6h 以鼻咽温度为温控标准 , , 由计算 机 自动 控制调 整降 温帽水 温, 维持鼻 咽温 度为 ( 4±0 2 3 . )℃ , 续 7 , 止头 部 降 温 持 2h 停 后, 自然复温 , 6h体温仍 在 3 6℃ 以下者 采用 红外线 辐射 温床 复温 。对照组不进行 亚低温治疗 , 其他 治疗 ( 三维持- g 症 ) z 4 两
头部 亚低 温 治 疗 新 生 儿缺 血 缺 氧 性 脑 病 的 观 察
赵 丽 萍
( 河南省中牟县人 民医院, 中牟 4 15 ) 54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 病( I ) HE 的疗效及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疗效 的影 响。方法 将
3 6例新生儿 H E患儿 随机 分成 对照组 1 , 予常规 治疗 ( I 6例 给 三维持三 对症 ) 治 疗组 2 , 0例 , 除给 予对照 组治 疗外, 头部
予母乳 喂养 , 不能 自主吸吮的患儿及早给予滴 管喂养或 胃管喂

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引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危重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

亚低温治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亚低温治疗仪通过将新生儿的体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减少脑细胞的死亡,降低脑水肿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

本文将就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

1.亚低温治疗仪的原理和特点亚低温治疗是指将患儿的体温控制在32-34℃之间,维持48-72小时,然后逐渐升温至正常体温。

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脑细胞的死亡,降低脑水肿和炎症反应,促进脑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亚低温治疗仪是通过控制患儿的体温来实现治疗的,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创伤等特点。

2.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有着显著的应用效果。

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减少脑损伤的程度,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同时,亚低温治疗还可以减少患儿的并发症和症状,降低治疗的费用和时间成本。

3.亚低温治疗仪的临床应用实例以医院为例,该医院引进了亚低温治疗仪并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

经过一年的实践,该医院发现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4.亚低温治疗仪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尽管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亚低温治疗仪的成本较高,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患儿的体温,且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治疗成本,未来可以引进更先进的亚低温治疗仪,改善治疗的技术和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专家共识(2022)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专家共识(2022)
推荐12:临床状态不稳定患儿经过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稳定后可启动 亚低温治疗且目标温度为35 ℃,随后根据患儿临床状态调整目标温度。
四、亚低温治疗的其他问题
4.轻度HIE患儿的亚低温治疗:轻度HIE患儿同样存在神经发育障碍,多表现 为轻微脑功能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行为异常、社会适应障碍、学习困难、 语言发育延迟等,这些需要更长的随访时间才能发现。目前,部分新生儿重 症监护病房对轻度HIE患儿也进行亚低温治疗,且有逐渐增加趋势。轻度HIE 患儿给予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异常率,提示轻度HIE患儿 可能从低温治疗中获益。
推荐4:新生儿HIE亚低温维持治疗时间为72 h。
一、亚低温治疗的实施
5. 复温方法:有关亚低温治疗如何复温的临床研究缺乏。国际多中心临床 研究均采用缓慢复温,复温的时间≥5 h,体温上升≤0.5 ℃/h。快速复温可 能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高血钾、凝血功能障碍、血糖紊乱、惊厥和低血压 等。因此应对肛温、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如果出 现上述情况应暂停复温,维持原来温度至少4 h或直到症状缓解,然后再开始 复温治疗。
推荐7:开展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需要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和基本支持治 疗技术。
三、亚低温治疗期间监护
2.亚低温治疗期间神经重症监护:新生儿HIE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 的主要原因。从适合亚低温治疗患儿的筛查、治疗决策到出院后随访,神经 重症监护均占有重要地位。应采用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建设专家共识推 荐的监护和评估方法包括脑电生理监测(脑电图、脑功能和诱发电位)、脑 氧监测、脑血流监测、神经影像诊断设备、遗传与分子诊断和神经发育评估 量表。
推荐9:亚低温治疗的患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应进行神经发育评估。
四、亚低温治疗的其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方案·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11.05.005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案(2011)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者单位 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201102通讯作者 邵肖梅,E⁃mail :shao_xiaomei@1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医生资质及必备能力要求 应当具备新生儿专业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

①具备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如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惊厥、脑干体征等)的能力;②具备熟练掌握(并能具体指导团队)亚低温治疗流程和复温流程的能力;③具备(并能具体指导团队)对亚低温治疗期间监护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有深刻理解的能力。

2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患儿父母及监护人的知情告知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 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必须征得患儿父母及监护人同意并应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医生与患儿父母及监护人的谈话内容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医生应告知: ● 目前多项高质量研究证据表明,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新生儿HIE 的病死率和18个月时严重伤残的发生率,但远期效果不确定。

新生儿HIE 患儿家长及监护人可选择,也可不选择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中也可随时提出终止。

 ● 适合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新生儿HIE 是有标准的。

 ● 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①循环系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栓塞、严重低血压和肺动脉高压;②血液系统:凝血功能异常和血小板减少;③呼吸系统:低氧血症;④代谢紊乱:低血糖、高血糖、低血钙、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⑤肝、肾功能损害;⑥皮肤:破溃、坏死和硬肿。

3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总体标准 亚低温有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冰帽系统)和全身亚低温(冰毯系统)2种方式。

可根据临床应用经验选择,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哪种方式治疗新生儿HIE 临床效果更好。

目前尚无简易亚低温方式与冰帽、冰毯系统治疗新生儿HIE 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使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3.5~34℃(目标温度),可接受温度为33~34.5℃,同时直肠温度维持在34.5~35℃。

全身亚低温使直肠温度维持在33.5~34℃(目标温度),可接受温度为33~34.5℃。

 ● 亚低温治疗最适宜在生后6h 内进行,越早越好。

 ● 亚低温治疗时间为72h 。

 ● 亚低温治疗复温后至少严密临床观察24h 。

 ● 强烈建议出院后至少随访至生后18个月。

4 新生儿HIE有以下情况不适合进行亚低温治疗 ● 出生12h 以后。

 ● 初始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 ,又称脑功能监测)监测正常。

 ● 存在严重的先天性畸形,特别是复杂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神经系统畸形,存在21、13或18⁃三体等染色体异常。

 ● 颅脑创伤或中、重度颅内出血。

 ● 全身性先天性病毒或细菌感染。

 ● 临床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PLT <50×109·L -1。

5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选择标准 胎龄≥36周和出生体重≥2500g ,并且同时存在下列情况:①有胎儿宫内窘迫的证据;②有新生儿窒息的证据;③有新生儿HIE 或aEEG 脑功能监测异常的证据。

 ● 胎儿宫内窘迫的证据至少包括以下1项:①急性围生期事件,如胎盘早剥或脐带脱垂或严重胎心异常变异或迟发减速;②脐血pH <7.0或BE >16mmol ·L -1。

 ● 新生儿窒息的证据(满足以下3项中的任意1项):①5min Apgar 评分<5分;②脐带血或生后1h 内动脉血气分析pH <7.0或BE >16mmol ·L -1;③需正压通气至少10min 。

 ● 新生儿HIE 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HIE 诊断标准。

 ● aEEG 脑功能监测异常的证据,至少描计20min 并存在以下任意1项,①严重异常:上边界电压≤10μV ;②中度异常:上边界电压>10μV 和下边界电压<5μV ;③惊厥。

6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临床实施6.1 临床实施前的准备·733·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1年9月第6卷第5期 ● 新生儿放置在远红外辐射式抢救台或暖箱中,优先使用远红外辐射式抢救台。

 ● 关闭远红外辐射式抢救台或暖箱电源。

 ● 新生儿尽量裸露,除去新生儿身体部位一切可能的加温设施。

 ● 监测心电、氧饱和度、血压和体温,aEEG监测脑功能。

 ● 建立动、静脉通路。

 ● 完善治疗前检查:常规ECG,血常规,CRP,血气分析,乳酸,血电解质(钠、钾、氯、钙),血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头颅B超。

6.2 温度探头放置的具体要求 ● 直肠温度探头:插入直肠5cm左右,并固定于大腿一侧。

 ● 鼻咽部温度探头:放置长度相当于鼻孔至耳垂的距离,蝶形胶布固定。

 ● 食道温度探头:放置长度相当于鼻孔至耳垂,然后向下至剑突的距离再减去4cm,蝶形胶布固定。

 ● 放置皮肤温度探头于腹部,监测皮肤温度。

特别提示 温度探头放置后应标记位置,作为操作后无滑脱的检验指示。

6.3 选择合适的冰帽或冰毯 冰帽应大小适中,覆盖头部,应不遮盖眼睛;冰毯应大小适中,覆盖躯干和大腿。

特别提示 冰帽或冰毯均不能覆盖新生儿颈部。

6.4 亚低温实施6.4.1 初始治疗 ● 如果新生儿体温已经在亚低温治疗的可接受温度范围内,直接进入维持治疗状态。

 ● 如果新生儿体温没有达到可接受的温度范围,开始诱导亚低温治疗,1~2h达到亚低温治疗的目标温度(33.5~34℃)。

特别提示 直肠温度降至可接受温度范围的最低限度(33℃)时,应开启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式抢救台电源给予维持体温。

6.4.2 维持治疗 达到亚低温治疗的目标温度后转为维持治疗72h。

 ● 连续监测皮肤、鼻咽部或食道温度:开始每15min 记录1次,直至达到目标温度后1h,然后每2h记录1次,复温期间每小时记录1次。

 ● 监测新生儿体温低于或高于目标温度1℃以上或新生儿出现烦躁、颤抖等应通知主治医生。

 ● 每4h检查新生儿皮肤1次,每2h变动1次体位。

 ● 冰毯或冰帽应保持干燥。

 ● 测定血气的化验单应标注当时新生儿的体温。

 ● 亚低温治疗期间,根据临床需要可继续给予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 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湿化器温度按照常规设置。

 ● 亚低温期间新生儿皮肤可能发暗或呈灰色,如果氧饱和度正常,不需特殊处理。

 ● 如果新生儿存在持续低氧血症(经过积极呼吸支持治疗后,SaO2仍低于80%)或持续低血压(积极支持治疗和予血管活性药物后,平均动脉压仍低于35mmHg),应考虑停止亚低温治疗。

 ● 亚低温治疗期间,心率会降至90·min-1以下,亚低温治疗仪报警设置应调整为低于80·min-1,如果心率持续降低或出现心律失常,应及时处理或停止亚低温治疗。

 ● 开始亚低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应终止亚低温治疗,按照复温流程进行复温。

6.4.3 监测指标 ● 亚低温治疗期间的24、48和72h复查血常规、动脉血气、乳酸、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钙和凝血功能,必要时随时复查。

 ● 亚低温治疗期间应行心电监护,脑功能监测,住院期间至少完成一次常规EEG检查。

 ● 亚低温治疗复温后24h进行脑影像学检查。

 ● 亚低温治疗期间每天进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检查。

6.4.4 需要中断亚低温治疗时的处理 ● 如果新生儿需要离开NICU进行影像学检查或其他操作,应暂时中断亚低温治疗,关闭降温设备。

 ● 新生儿检查时尽可能保留冰帽或冰毯,如果必须去除,尽可能缩短去除时间。

6.4.5 复温方法 ● 自然复温法:关闭亚低温治疗按钮,关闭远红外辐射式抢救台电源或暖箱电源,逐渐开始复温。

 ● 人工复温法:设定鼻咽部温度或直肠温度为每2h 升高0.5℃。

特别提示 复温期间每小时记录1次鼻咽部温度或直肠温度,直至温度升至36.5℃。

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脑损伤课题组:邵肖梅,周文浩,程国强,曹云,王来栓。

参考文献[1]Shao XM(邵肖梅),Cheng GQ,Zhou WH.Efficacy ofselective head cooling with mild systemic hypothermia after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trial.Chin J Evid Based Pediatr(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2):99⁃105[2]Shao XM(邵肖梅),Cheng GQ,Zhou WH.Safety of selectivehead cooling with mild systemic hypothermia after neonatalencephalopathy:multicentre randomized trial.Chin J EvidBased Pediatr(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1):9⁃25·833·ChinJEvidBasedPediatr September2011,Vol6,No5[3]The Group of Neonatology ,Chinese Pediatric Society ,Chinese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学组).Diagnostic criteria for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Chin J Contemp Pediatr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2):97⁃98[4]Sun JQ (孙金峤),Chen YL ,Zhou WH.Meta⁃analysis of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ypothermia for neonates with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Chin J Evid Based Pediatr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4):340⁃348[5]Edwards AD ,Brocklehurst P ,Gunn AJ ,et al.Neurologicaloutcomes at 18months of age after moderate hypothermia for perinatal hypoxic ischaemic encephalopathy :synthesis andmeta⁃analysis of trial data.BMJ ,2010,340:c363[6]TOBY Study Group.Whole body hypothermia for the treatmentof perinatal asphyxial encephalopath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trial.BMC Pediatr ,2008,8:17[7]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Neonatal Research Network.Whole⁃body hypothermia forneonates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N Engl J Med ,2005,353(15):1574⁃1584[8]Zhou WH ,Cheng GQ ,Shao XM ,et al.Selective head coolingwith mild systemic hypothermia after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China.J Pediatr ,2010,157(3):367⁃372[9]Gluckman PD ,Wyatt JS ,Azzopardi D ,et al.Selective headcooling with mild systemic hypothermia after neonatal encephalopathy :multicentre randomised ncet ,2005,365(9460):663⁃670[10]The Infant Cooling Evaluation Collaboration.Whole⁃bodyhypothermia for term and near⁃term newborns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11Apr 4.Epub ahead of print(收稿日期:2011⁃06⁃10 修回日期:2011⁃08⁃16)(本文编辑:张崇凡)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1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负责人学分举办日期 小儿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学习班备案项目黄国英109月15~21日 第一届全国儿童呼吸生理及肺功能临床应用研讨会2011⁃06⁃01⁃046张 皓109月14~18日 癫综合诊治康复新进展学习班2011⁃06⁃01⁃044王 艺1010月8~12日 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新技术研讨班2011⁃06⁃04⁃017许政敏1010月10~14日 NICU 高危儿出院后随访和早期干预2011⁃06⁃03⁃016曹 云1010月10~14日 儿童重症感染诊治培训班2011⁃06⁃01⁃041陆国平1010月11~16日 儿童心理行为量表学习班2011⁃06⁃04⁃014徐 秀1010月14~22日 儿童皮肤病诊治进展学习班2011⁃06⁃04⁃015周莲宝1010月20~24日 儿童皮肤血管瘤诊治和激光治疗进展学习2011⁃06⁃04⁃018周莲宝610月26~28日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高级学习班2011⁃06⁃01⁃045王立波1011月1~7日 小儿危重症护理进展2011⁃14⁃04-011张玉侠1011月2~6日 儿科心身医学理论及实用技术学习班备案项目高鸿云1011月19~23日 全身运动(GMs )评估及高危儿管理高级培训班2011⁃16⁃00⁃054杨 红1011月25~29日 举办时间与应得学分以所发通知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