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范本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范本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范本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重要的制造行业,但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存在着一些职业病危害。

本文旨在介绍机械制造业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措施。

一、噪声危害及预防措施噪声是机械制造业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对工人的听力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听力健康,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使用隔音设施:在生产车间和设备周围安装隔音设施,如隔音板、隔音罩等,有效减少噪声的传播。

2. 优化工艺流程: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噪声源的产生,例如使用低噪声工艺设备或加装消音器等。

3. 个体防护措施:工人需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有效减少噪声对耳膜的刺激。

二、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机械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粉尘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1. 通风设备安装:在生产车间安装通风设备,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及时排除粉尘。

2. 粉尘防护措施:工人需佩戴防尘口罩,阻挡粉尘进入呼吸道。

3. 定期清扫:定期清洁和清扫生产设备、工作区域,防止粉尘积聚。

三、化学物质危害及预防措施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了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如溶剂、涂料等,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替代有害物质:使用无害或低毒的替代品,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量和暴露风险。

2. 严格标识和储存:对使用的化学物质进行严格标识,储存在专用的地方,防止泄露和混淆。

3. 个体防护设备:工人需佩戴个体防护设备,如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避免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四、机械伤害及预防措施机械制造业存在着机械伤害的危险性,如机械碰撞、夹伤、切割伤等。

为了预防机械伤害,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安全防护设施:在生产车间中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安全门等,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2. 良好的机械维护: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机械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模版(3篇)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模版(3篇)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模版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工人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噪音、高温度、高压力等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一系列职业病。

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造业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1. 噪音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一项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长期接触噪音会引起听力损害,同时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

2. 有机溶剂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会引起头晕、恶心、嗜睡、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3. 金属粉尘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中含有一定的有毒金属元素,如铅、汞等。

长期吸入金属粉尘会引起铅中毒、汞中毒等疾病,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

4. 高温机械制造车间内温度较高,特别是一些高温炉膛工作环境,容易引起中暑、热射病等。

5. 机械振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机械设备会产生较强的振动,长期接触振动会引起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二、职业病防护措施1. 声学防护措施在机械制造车间内应安装吸声装置,减少噪音污染。

工人在高噪音环境下工作时,应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进行保护。

2. 化学防护措施机械制造过程中应选用低毒无害的溶剂,并采取有效的通风设施把有机溶剂排除车间外部。

操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或呼吸器。

3. 粉尘防护措施机械制造过程中应设置封闭式操作台,并安装抽风装置,及时排出车间内产生的粉尘。

工人应佩戴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进行保护,注意个人卫生。

4. 温度调控措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车间应安装冷却设备,保持车间的温度适宜。

同时,工人应适时补充水分,保持适当的体温。

5. 振动防护措施对于产生较强振动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隔振措施,减少振动对工人的影响。

工人应佩戴防护手套,减少手部的振动受力。

6. 健康教育和监测企业应对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工人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重工机械生产项目职业病防治要点范本

重工机械生产项目职业病防治要点范本

重工机械生产项目职业病防治要点范本引言:在重工机械生产项目中,职业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随着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有害气体、粉尘等环境中,职业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生产的正常进行,特制定了以下职业病防治要点范本,以供参考。

一、建立和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1. 合理设定职业病防治目标和工作计划。

2. 制定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和职责。

3. 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记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包括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职业病检查结果等。

4. 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和改进,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不断进行优化。

二、加强工作环境管理1. 对生产现场进行合理规划,确保通风良好、光线适宜。

2.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装置,如防尘面具、防噪耳塞等,保护工人免受有害物质和高噪音的侵害。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环境,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和排放标准的达标。

4. 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5. 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三、加强职业卫生管理1. 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对生产现场进行定期监测和采样分析。

2. 对工人进行定期的职业病体检,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及时干预和治疗。

3. 加强职业病危害排查,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源。

4. 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5. 建立职业病案例报告制度,对已发生的职业病案例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

四、加强健康监护1. 对高职业病危害岗位的工人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护,包括体检、疫苗接种等。

2. 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康复和再教育,帮助他们重新融入工作和生活。

3. 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和救济措施,保障职业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持1. 配备职业病防治专业人员,建立职业病防治技术团队。

2. 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治技术培训,提高职业病防治技术水平。

3. 加强与有关职业病防治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及时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最新技术和经验。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正式)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5562-74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案例11987年,小周和小何同时进入某机械制造厂,都分配在翻砂车间当学徒。

两人都是20来岁的棒小伙,经常在一起工作,就像一对亲兄弟。

两人也有不同的地方,小周干什么总是有条有理,又喜欢讲究个人卫生,上班时穿的工作服总是整整齐齐,领口扎得严严实实,一进入车间工作就戴上防尘口罩,一年到头都坚持。

而小何呢,自认为年轻,体力棒,平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总觉得戴口罩太闷气,一点儿粉尘不算什么,何必受那个洋罪。

每年厂里组织的体格检查,他也总是借故溜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何”变成了“大何”,他经常出现干咳、胸痛、气短的毛病,特别是干起活儿来,这些症状就会加重。

一天,厂里的安全员要他去疾控中心检查,经X线胸片检查,小何被确诊为I期矽肺。

案例2李某,男,39岁,某机械厂喷漆工。

20xx年9月2日,他因头昏、眼花、全身无力,在当地医院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被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因无钱治病,李某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便回家,后在当地医院每月输血一次,为治病到处借钱,已是倾家荡产。

机械制作行业的职业病防护方法范本

机械制作行业的职业病防护方法范本

机械制作行业的职业病防护方法范本在机械制作行业,由于操作人员长时间进行重复性工作,以及与机械设备接触,存在一定的职业病风险。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公司应该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方法。

以下是一个机械制作行业的职业病防护方法范本,供参考。

一、环境治理1. 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2. 配备适当的排风设备,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浓度。

3. 定期清理工作区域,保持工作区域的干净整洁。

4. 对于易产生粉尘的场所,应增加粉尘收集装置,减少粉尘的扩散。

二、个人防护措施1. 提供各种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帽等,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选择。

2. 为每一位员工提供适合的防护服装,确保身体各个部位的安全。

3. 及时更换和维护防护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效果。

4. 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5.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和保养防护设备。

三、作业控制措施1.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和过度劳累。

2. 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

3. 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减少特定工作对身体的长期损害。

4. 对于特殊工艺和特殊工作环境,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员工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5.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定期监测工作环境的卫生状况。

四、技术改进和装备更新1. 鼓励采用技术改进和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操作。

2.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操作员工的体力负担。

3. 根据最新的职业病防护要求和技术标准,及时更新和更换设备。

五、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1. 确保公司制定和执行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的相关政策。

2. 注重职业病防护培训,加强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的遵守程度。

通过以上的职业病防护方法,可以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危害。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示范文本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示范文本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案例11987年,小周和小何同时进入某机械制造厂,都分配在翻砂车间当学徒。

两人都是20来岁的棒小伙,经常在一起工作,就像一对亲兄弟。

两人也有不同的地方,小周干什么总是有条有理,又喜欢讲究个人卫生,上班时穿的工作服总是整整齐齐,领口扎得严严实实,一进入车间工作就戴上防尘口罩,一年到头都坚持。

而小何呢,自认为年轻,体力棒,平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总觉得戴口罩太闷气,一点儿粉尘不算什么,何必受那个洋罪。

每年厂里组织的体格检查,他也总是借故溜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何”变成了“大何”,他经常出现干咳、胸痛、气短的毛病,特别是干起活儿来,这些症状就会加重。

一天,厂里的安全员要他去疾控中心检查,经X线胸片检查,小何被确诊为I期矽肺。

案例2李某,男,39岁,某机械厂喷漆工。

20xx年9月2日,他因头昏、眼花、全身无力,在当地医院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被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因无钱治病,李某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便回家,后在当地医院每月输血一次,为治病到处借钱,已是倾家荡产。

亲属怀疑是他是在工作中接触油漆导致患病,20xx年11月11日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举报。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范本(2篇)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范本(2篇)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范本机械制造行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工人往往容易患上职业病。

为了保障工人健康,本文将针对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的预防进行详细阐述。

一、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的危害机械制造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暴露在各种危害因素下。

常见的职业病主要包括噪声聋、尘肺病、有机溶剂中毒等。

这些职业病不仅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而且给企业带来了损失。

1. 噪声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噪声是一种常见而又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工人出现噪声聋。

噪声聋不仅会影响工人的正常听力,还会对其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给家庭带来困扰。

2. 尘肺病尘肺病是机械制造行业中另一种常见的职业病。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工人吸入这些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尘肺病。

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气喘、胸闷等,严重时可导致工人死亡。

3. 有机溶剂中毒机械制造行业中使用的许多溶剂都含有有机化合物,这些溶剂具有较高的挥发性。

长期暴露在有机溶剂环境中,工人容易患上有机溶剂中毒。

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脑神经系统受损。

二、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机械制造行业必须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噪声控制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使用噪声防护设备,安装噪声隔板,调整机械设备的工作方式等。

另外,还应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耳塞、耳罩等,保护工人的听力。

2. 尘肺防护尘肺病的主要原因是吸入大量的粉尘颗粒。

为了防止工人患上尘肺病,机械制造行业应采取措施降低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例如,加强设备清洁,使用封闭式生产设备,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3. 有机溶剂控制对于机械制造行业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应加强管理,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

工人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有机溶剂的危害性及使用方法。

机械制作行业的职业病防护方法范本

机械制作行业的职业病防护方法范本

机械制作行业的职业病防护方法范本一、引言职业病是一种长期从事特定工作环境、接触特定有害因素而致,可导致慢性病或损害工人身体健康的疾病。

机械制作行业是一种重要的制造业,其中面临着一些特定的职业病危害。

本文将针对机械制作行业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职业病防护方法范本,以指导从事机械制作工作的人员保护自身健康。

二、机械制作行业的职业病危害1. 噪声危害机械制作行业中,常常伴随着高噪声环境。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可导致听力受损、耳鸣等问题。

2. 震动危害机械制作过程中,许多机械设备会产生震动。

长期暴露在高频率、高强度的震动环境下,可导致手臂、颈部、腰部等部位的慢性损伤。

3. 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机械制作行业中,常用的润滑油、溶剂、喷漆等化学物质含有有害物质。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皮肤问题等。

4. 粉尘危害机械制作过程中,金属加工、打磨等工序会产生大量粉尘。

长期吸入这些粉尘,可引发尘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三、职业病防护方法范本1. 噪声危害防护方法(1)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时,应佩戴合适的防噪音耳塞或耳罩。

(2) 优化工作环境,采取隔声隔音措施,减少噪音产生和传播。

(3) 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听力问题。

2. 震动危害防护方法(1) 优化机械设备设计,减少震动产生。

(2) 配备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和座椅,减少震动对人体的传递。

(3) 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慢性损伤问题。

3. 有毒有害物质危害防护方法(1) 采取有效的通风设备,及时排除有毒有害物质。

(2) 配备个人呼吸防护装备,如口罩等。

(3) 建立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控制措施,如封闭操作、戴手套等。

(4)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监测,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4. 粉尘危害防护方法(1) 采取有效的除尘设备,定期清理工作区域。

(2) 戴好防尘口罩,避免粉尘吸入。

(3)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监测,确保粉尘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4736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标准版本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预防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案例11987年,小周和小何同时进入某机械制造厂,都分配在翻砂车间当学徒。

两人都是20来岁的棒小伙,经常在一起工作,就像一对亲兄弟。

两人也有不同的地方,小周干什么总是有条有理,又喜欢讲究个人卫生,上班时穿的工作服总是整整齐齐,领口扎得严严实实,一进入车间工作就戴上防尘口罩,一年到头都坚持。

而小何呢,自认为年轻,体力棒,平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总觉得戴口罩太闷气,一点儿粉尘不算什么,何必受那个洋罪。

每年厂里组织的体格检查,他也总是借故溜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何”变成了“大何”,他经常出现干咳、胸痛、气短的毛病,特别是干起活儿来,这些症状就会加重。

一天,厂里的安全员要他去疾控中心检查,经X线胸片检查,小何被确诊为I期矽肺。

案例2李某,男,39岁,某机械厂喷漆工。

20xx年9月2日,他因头昏、眼花、全身无力,在当地医院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被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因无钱治病,李某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便回家,后在当地医院每月输血一次,为治病到处借钱,已是倾家荡产。

亲属怀疑是他是在工作中接触油漆导致患病,20xx年11月11日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举报。

卫生部门对李某所在的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苯超标8~17倍,二甲苯超标1.8~6.3倍,李某每天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环境里工作8~10h。

11月29日,当地疾控中心根据职业史、现场检测资料等,诊断李某患上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案例320xx年10月,某机械厂电焊车间承担一批急需焊接的零部件。

当时车间有专业焊工3名,因交货时间较紧,3台焊机同时开工。

由于有的零部件较大,有的需要定位焊接,电焊工人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必须由他人协助。

车间主任在没有配发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临时安排3名工人辅助电焊工操作。

3名辅助工在焊接时需要上前扶着焊件,电光直接照射眼睛和皮肤,他们距离光源大约1m,每人每次上前约30~60min不等。

工作了半天,下班回家不到4h,3名辅助工出现眼睛剧痛、怕光、流泪、皮肤有灼热感等症状,即日到医院求治。

检查发现3人均两眼球结膜充血、水肿,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的皮肤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其中1名工人仅穿着背心短裤操作,结果肩部、两臂及两腿内侧均出现大面积水疱,并且有部分已脱皮。

机械制造是各种工业的基础,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50万~200万劳动者从事机械制造产业,包括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这些工作存在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1.铸造铸造可分为手工造型和机械造型两大类。

手工造型是指用手工完成紧砂、起模、修整及合箱等主要操作过程,其劳动强度大,劳动者直接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性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大,案例1就是在这种生产环境下发生的。

机械造型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劳动者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机会少,职业危害相对较小。

粉尘危害:造型、铸件落砂与清理时会产生大量的砂尘,其中粉尘性质及危害性大小主要决定于型砂的种类,如选用石英砂造型,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危害较大。

化学毒物与物理性危害因素:砂型与砂芯的烘干、熔炼、浇注会产生高温与热辐射;若采用煤或煤气作燃料,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若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则存在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2.锻压锻压是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坯料产生部分或全部塑性变形,从而获得锻件的加工方法。

物理因素危害:噪声是锻压工序中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锻锤(空气锤和压力锤)可产生强烈噪声和振动,一般为脉冲式噪声,强度一般超过100dB(A)。

20xx年,对某机械厂锻压车间的噪声检测结果为83~100.2dB(A),平均为92.08dB(A)。

冲床、剪床也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但强度比锻锤小。

加热炉温度高达1200℃,锻件温度也在500℃~800℃之间,工作场所中存在高温与强辐射热等物理性危害因素。

粉尘与毒物危害:锻造炉、锻锤工序中加料、出炉、锻造过程可产生金属粉尘、煤尘等,尤以燃料工业窑炉污染最为严重。

燃烧锻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3.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主要是使零部件在不改变外形的条件下,改变金属的性质(硬度、韧度、弹性、导电性等),达到工艺上所要求的性能。

热处理包括正火、淬火、退火、回火和渗碳等基本过程。

热处理可分为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和特殊热处理等。

有毒气体:热处理工序要用到种类繁多的辅助材料,如酸、碱、金属盐、硝盐及氰盐等。

这些辅料一般都具有腐蚀性和毒性。

如氯化钡作加热介质,工艺温度达1300℃时,氯化钡大量蒸发,产生氯化钡烟尘污染车间空气;氯化工艺过程中有大量氨气排放到车间空气中;渗碳、氰化等工艺过程使用的氰化盐(亚铁氰化钾等)毒性很大;盐浴炉中熔融的硝盐与工件的油污作用会产生氮氧化物。

此外,热处理过程经常使用甲醇、乙醇、丙烷、丙酮及汽油等有机溶剂。

物理性危害因素:热处理工序都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车间内各种加热炉、盐浴槽和被加热的工作都是热源。

这些热源可造成高温与强热辐射的工作环境。

各种电机、风机、工业泵和机械运转设备均可产生噪声与振动。

但多数热处理车间噪声强度不大,噪声超标现象较少见。

4.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利用各种机床对金属零件进行车、刨、钻、磨、铣等冷加工;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通常是通过铸、锻、焊、冲压等方法制造成金属零件的毛坯,然后再通过切削加工制成合格零件,最后装配成机器。

一般机械加工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相对较小,主要是金属切削中使用的乳化液,以及切削对工人的影响。

通常所用的乳化液是由矿物油、萘酸或油酸及碱(苛性钠)等所组成的乳剂。

因机床高速转运,乳化液四溅,易污染皮肤,引起毛囊炎或粉刺等皮肤病。

机械加工的粗磨和精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金属和矿物性粉尘。

人造磨石多以金刚砂(三氧化二铝晶体)为主,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极少,而天然磨石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可能导致铝尘肺和矽肺。

绝大多数机床产生的机械噪声在65~80dB(A)之间,超标现象较少见。

特种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加工工具有关。

如电火花加工存在金属烟尘;激光加工存在高温和紫外辐射;电子束加工存在射线和金属烟尘;离子束加工存在金属烟尘、紫外辐射和高频电磁辐射,若使用钨电极,还有电离辐射危害;电解加工、液体喷射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相对危害较小。

此外,设备运转会产生噪声与振动危害。

5.机械装配简单的机械装配工序职业危害因素很少,复杂的装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与特殊装配工艺有关。

如各类电焊存在电焊职业病危害;使用胶黏剂以及涂装工艺都存在职业病危害问题。

防护措施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集中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的矽尘危害(案例1)、涂装生产过程中的苯及同系物等有机溶剂危害(案例2),以及电焊作业中的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案例3),为此,机械制造工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应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

1.合理布局在车间布局上,要考虑减少职业病危害交叉污染问题。

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室外或远离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铆工和电焊、(涂)喷漆工序应分开布置。

2.防尘铸造应尽量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

清砂是铸造生产中粉尘浓度最高的岗位,应予以重点防护,如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同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配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尘口罩。

3.防毒及应急对热处理和金属熔炼过程中可能产生化学毒物的设备,应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

对产生高浓度一氧化碳、氰化氢、甲醛和苯等剧毒气体的工作场所,如某些特殊的淬火、涂装和使用胶黏剂岗位,应制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配备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4.噪声控制噪声是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重要职业病危害之一。

噪声控制主要包括对铸造、锻造中的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

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集中布置,并设置隔声屏蔽。

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应在进气或排气口进行消声处理。

对集控室和岗位操作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

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配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5.振动控制振动是机械制造工业中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对铆接、锻压机、型砂捣固机、落砂、清砂等振动设备应采取减振措施或实行轮岗操作。

6.射频防护应选择合适的屏蔽防护材料,对产生高频、微波等射频辐射的设备进行屏蔽或进行距离防护和时间控制。

7.防暑降温应做好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

宜采取工程技术、卫生保健和劳动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如合理布置热源、供应清凉含盐饮料、轮换作业、对集控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